风险管理之巴塞尔协议

http://www.intelliflow.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5

前言:

风险管理是银行业的一项重要管理领域,以前中国银行普遍存在“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随着中国银行业不断发展成熟,银行正在从运营管理走向风险管理。目前中国银监会正在全力推动在中国银行内部建立起以巴塞尔新协议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国内银行业在风险管理应用研究和系统实践上还基本是一片空白,我们作为金融IT服务公司,也深刻认识到在这个领域存在的巨大挑战和机会。研发部门正在与公司内部方案部、市场部、开发部等多个部门,以及外部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对该领域应用进行研究。

我们将陆续节选出一部分研究成果在《融通月刊》上发表,让大家了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也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参与其中。近期会陆续刊出《风险管理之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之国内现状》、《风险管理之市场风险》。

1         巴塞尔协议背景

(一)什么是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在瑞士巴塞尔达成的若干重要协议的统称,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指导、行动指南和实践总结。协议实质是为完善与补充单个国家对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不足,减轻银行倒闭的风险与代价。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研究显示,全世界大约有100多个国家采纳了巴塞尔协议。

(二)发展过程

巴塞尔委员会原来是国际清算银行下面的一个小规模的委员会,88年推出巴塞尔协议第一版,该版本94年前后在中国的银行业陆续开始实施。96年在原来的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引入了第二个风险,市场风险,98年把操作风险进行了定义和量化,到01年的时候作了多次定量影响的分析调查,最终在04年的7月份新巴塞尔协议定稿,这是巴塞尔协议发展的历程。

(三)历史背景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促使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强化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后,西方银行普遍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并由此催生了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

在统一资本监管要求下,各银行积极构建以满足资本充足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资本作为直接吸收银行风险损失的“冲器”到了广泛认同。20世纪90年代,金融衍生工具在银行领域迅速普及,市场风险问题日益重要,推动了巴塞尔委员会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努力推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新战略,以应对多风险联动的管理压力。经多次征求意见,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1.1      1988年版本

(一)  主要内容

1988年7月公布的巴塞尔协议,明确提出基于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概念,这次协议迈出了建立统一的跨国银行监管平台的第一步。1988年巴塞尔协议定义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         一是界定了风险资产(risk wave assets),即RWA,这是一个线性的简单模型,风险资产=∑风险资产类型×权重。这是首次明确提出风险资产概念。当时的风险权重是监管当局自行制定的,巴塞尔没有特别的要求。

2.         第二是界定了资本(qualified capital)概念:

a)         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主要是包括普通股股东权益、非积累性永久优先股以及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少数者权益,需减去商誉和其他扣减项。

b)        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包括复合资本工具,如累积性永久优先股和99年期债务工具等。这些工具在理论上是永久性的,并兼有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的特征。二级资本也包括一些期限较短的工具,如初始期限至少为5年的次级信用债券。

c)        在1996年的修正案中,还规定了三级资本,可以用来保障交易账户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不能保障传统账户上的信用风险)。三级资本或次级附属资本包括初始期限至少在2年以上的次级信用债券。

3.         第三个是界定了资本充足率要求。

a)         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两个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一个标准考察的是银行总的资本充足的情况;第二个标准是着重考察与特定表内、表外业务相关的信用风险情况。

b)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c)        根据1988年的原稿,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总额占风险加权资产比重应在8%以上,以控制信用风险。在资本总额中,一级资本的比重应在50%以上。

(二)  主要特点

1988年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二是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意义。通过强调资本充足率,促使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三是受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强调国家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不同国家的授信风险权重比例存在差异。

(三)  不足

该协议所涵盖的风险范围相当有限,忽视了很多与资本充足相关的复杂的问题,诸如资产组合效应和保障合约等问题。因为进行风险分散的资产组合遭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要小很多,另外,在存在保障合约的情况下,资产组合对某特定交易对手的净风险敞口将会变得很小。该协议还完全忽略了为交易账户上的适销证券保有资本准备的问题。

在认识到这些缺陷后,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对原稿进行了修改。传统账户上的利率风险和其他的一些风险(如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均被纳入。

1.2      1996年修正案或1998年巴塞尔协议

为了加强对银行经营中市场风险的监管和控制,1995年在十国集团中央银行领导人的认同下,发表了《结合市场风险的资本协议修正案》,作为《巴塞尔协议》的补充, 自1996年1月正式执行。我们简称为《补充协议》或《修正案》。

《补充协议》是针对银行经营中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计划。它制定了一个具体的风险测量框架,并对《巴塞尔协议》的资本范围作了一些补充。

(一)风险测量框架

由于市场的变化,使银行经营面临着表内和表外项目可能遭受损失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价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修正案》要求银行保持适当的资本保险金,以应付其承受的市场风险。《补充协议》改变了《巴塞尔报告》中将表外业务比照表内资产确定风险权重并相应计提资本金的简单做法,提出了两种计量风险的办法:标准计量法和内部模型计量法。

1、标准计量法

将市场风险分解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和期权的价格风险,然后对各类风险分别进行计算并加总;内部模型法也就是基于银行内部VaR(Value-at-Risk)模型的计量方法,这是将借款人分为政府、银行、公司等多个类型,分别按照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计量模型来计算市场风险,然后根据风险权重的大小确定资本金的数量要求。

2、内部模型法

内部模型法的推出是一大创新,引起了银行界的广泛关注。但鉴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又不够具体和完善,因而并未得到广泛运用,以至于银行对此法的运用还需满足诸如要有足够的高水平模型运用人员、要认真执行风险管理等等条件并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

(二)资本要求

1、资本范围的定义

《补充协议》在《巴塞尔协议》的一级资本(核心资本)和二级资本(附属资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级资本的概念。三级资本由短期次级债务组成。

2、资本比率计算

按《巴塞尔协议》的框架,将市场风险的测量值(资本保险金)乘以12.5(即最低资本要求8%的倒数),加到信用风险方案中的风险加权资产中,而计算式的分子是原协议中的一级资本、二级资本与应付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的总和。另外,合格而尚未使用的三级资本也可分开报告。

《补充协议》为银行监管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国际银行之间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一步的公平竞争,并为各国商业银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确保银行稳健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尤其对尚未建立起内部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更具有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

1.3      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

新资本协议的起草工作始于1998年。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央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一致同意公布《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一)三大支柱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内容由三大支柱组成:

1、支柱之一:最低资本金要求。

新协议保留了1988年巴塞尔协议中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要求,但风险范畴有所拓展,不仅包括信用风险,同时覆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具体操作上与1988年协议相同,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时,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乘以12.5(即最低资本比率8%的倒数),将其转化为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操作风险资本)×12.5〕

2、支柱之二:外部监管。

目的是要通过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确保银行有合理的内部评估程序,便于正确判断风险,促使银行真正建立起依赖资本生存的机制。

3、支柱之三:强化信息披露,引入市场约束。

要求银行不仅要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的信息,而且要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资本结构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而且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核心信息,而且要披露附加信息。

(二)内部评级法(IRB法)

内部评级法(IRB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银行将账户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六大风险:公司业务风险、国家风险、同业风险、零售业务风险、项目融资风险和股权风险。银行根据标准参数或内部估计确定其风险要素,并计算得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这些风险要素主要包括:违约概率(PD),指债务人违反贷款规定,没有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概率;违约损失率(LGD),指债务人没有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的状况,它表现为单位债务的损失均值;违约风险值(EAD),指交易对象违约时,对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估计;期限(M),指银行可以向监管当局提供的交易的有效合同期限。

根据内部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权重、计提资本。

(三)三大特点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

1.         一是要实现向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监管模式过渡;

2.         二是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全面纳入资本充足率计算,使资本状况与总体风险相匹配,提高了监管的全面性和风险的敏感度;

3.         三是推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披露,重点向资本充足率、银行资产风险状况等市场敏感信息集中,确保市场对银行的约束效果,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

2         巴塞尔协议分析

2.1      新旧巴塞尔协议比较

旧巴塞尔协议出于减少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目的过分强调了资本充足性,但却忽略了决定银行安全稳健性的其他因素,即银行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监管者的外部评估以及市场约束等。

新巴塞尔协议相对于旧巴塞尔协议而言,增加了监管和风险控制的范围,引进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管理框架,积极推动了金融风险防范的标准化。

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原则性区别

旧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

强调单一风险的度量

更注重银行内控方法,监管者外部评估和市场自律约束的协调统一

以不变应万变(one size fits all)

更具灵活性,提供了多种策略和激励性措施以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宽泛粗略的框架性规定

更具市场敏感性的制度性安排

总之,新资本协议力图更加全面而敏感地反映银行风险,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保持资本充足率的一致性,以避免国际活跃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处理方案,以适应现实所需;使处理资本充足率的各种方法更为敏感地反映银行头寸及其业务的风险程度等。

2.2      巴塞尔协议指导思想

1、从风险管理中获得竞争优势

巴塞尔协议的价值是帮助我国的银行慢慢的从运营管理走向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最主要的改革态势是,如果一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他有很强的量化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话,就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

2、从风险管理中获得更高回报

因为巴塞尔协议是鼓励大家用一个概念:经济资本。在巴塞尔协议里,鼓励银行不管做什么样的交易,一定要先把风险算清楚。实行巴塞尔协议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在经济上更能够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资本分配比如说金融投资,就可以更精确的估计到风险。如果能够更加精确的估计到风险,就不会涉及一些将来会造成亏损的产品。形成一个更优秀、更透明的营运,和一个更有效的销售和推广。这是巴塞尔协议的终极目的。

实施巴塞尔协议会有形的利益就是能够解冻盈余资金,为客户创造更多的高回报产品。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51014/viewspace-571491/,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51014/viewspace-571491/

[转贴]风险管理之巴塞尔协议相关推荐

  1. 人民银行笔试经验分享,一定要看!

    根据如信银行考试中心发布: 一.人行招聘过程概览 (1)报名时间和要求 每年招聘公告发出的时间大概是10月初,去年是10.9号,隔天起可以开始网上报名,一共持续10天左右.在此提醒大家,人行一次只能报 ...

  2. 金融分析与风险管理——风险价值(VaR)

    金融分析与风险管理--风险价值(VaR) 1. 风险价值(VaR)简述 1.1 Python可视化风险价值 2. VaR值的测度方法 2.1 方差-协方差法 2.2 历史模拟法 2.3 蒙特卡洛模拟法 ...

  3. 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与金融行业 系列九:巴塞尔协议解读(1)介绍

    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与金融行业 系列九:巴塞尔协议解读(1)介绍 本篇不同于本系列文章中的其他文章,本文只是笔者研读巴塞尔标准后所整理的其主要内容,侧重于计算RWA方面.现分享出来,请读者指正.     ...

  4. 实时智能决策引擎在蚂蚁金服风险管理中的实践

    摘要:以"数字金融新原力(The New Force of Digital Finance)"为主题,蚂蚁金服ATEC城市峰会于2019年1月4日上海如期举办.金融智能专场分论坛上 ...

  5. 开发管理 CheckLists(4) -风险管理

    本文章主要介绍在项目启动前怎么样分步骤的去识别风险,才去什么方式去识别风险.        有需要做风险识别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简单的走上一遍,或者可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注意:本文章 ...

  6. 简练软考知识点整理-项目风险管理简介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和控制风险等各个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项目中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项目中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 项目风险管理的各个过程, ...

  7. SAP SD基础知识之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SAP SD基础知识之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一,概要简介 在SAP系统中,有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功能,通过FI和SD,目的是为了最小化交货和提供服务中的信用风险.有了信用管理功能,我们可以定义如何根据信用 ...

  8. 风险管理、收尾管理和知识产品管理

    2016年4月6日   风险管理.收尾管理和知识产品管理 一.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包括哪六个过程?(记) 风险管理规划:决定如何进行.规划和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 风险识别:判断哪些风险会影响项目, ...

  9. 安全预测 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三大趋势

    本文讲的是安全预测 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三大趋势,云计算.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及其他迅速出现的新技术加大了数据治理策略面临的威胁.知道安全威胁在如何变化是风险管理规划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关乎贵企业的 ...

  10. IT风险管理专家CISRE认证

    IT风险管理专家CISRE认证 CISRE旨在针对国际国内IT风险管理专家(Certificated Information System Risk and Control Expert)通过系统知识 ...

最新文章

  1. 超链接浏览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的用法
  2. java 中io的删除文件_总结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7种方法-JAVA IO基础总结第4篇
  3. 计算机专业直接工作简历,2017计算机专业工作简历
  4. 遗传算法求函数最大值实验_小知识:什么是遗传算法
  5. Linux6.8 ssh开启,CentOS 6.8升级 ssh到最新版SSH-8.2p1
  6. wps图表xy轴颠倒_用EXCEL来搞艺术之图表类型变换
  7. matlab通信工具comm,matlab无线通信例程及simulink仿真
  8. 看完这篇 HTTP,跟面试官扯皮就没问题了
  9. ajax传回的数据做表格,Datatables ajax返回的数据顺序与表格中的数据顺序不一致...
  10.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8.2
  11. 【数据结构-串】手算KMP算法的next和nextval数组
  12. iOS 查看Realm数据库表
  13. ionic 中的折线图与柱状图
  14. 什么是 GPU 加速的计算?
  15.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务,促进教考协调,创新教育形式,服务人才培养 ——计算机学院2016-2017(1)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纪实...
  16. python求和:1/3+3/5+5/7+7/9+...+97/99
  17. LOG高斯-拉普拉斯算子
  18. GSoC: GitHub Checks API 项目第一阶段总结
  19. B2B2C/B2B/B2C商城源码
  20. 1.4 发布、订阅和取消订阅

热门文章

  1. lesson 19 sold out 票已售完-买东西-what a pity真可惜,hurried to冲忙赶到哪里,at any moment随时
  2. 怎么建立局域网_用ZeroTier搭建属于自己的虚拟局域网(VLAN)
  3. 5v继电器模块实物接线_5v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4. c语言中eof的作用,eof在c语言中表示什么
  5. 雷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_雷达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
  6. 从Facebook更名Meta看元宇宙||亚太元宇宙新纪元峰会正式启动
  7. 百度排名批量查询_一篇文章告诉你如何快速实现百度霸屏?
  8. quartz定时器简单使用
  9. excel复选框_在Excel公式中使用复选框结果
  10. python计算加权平均分_python – 使用pandas数据帧计算加权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