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三发布。

本刊开源(GitHub: senlypan/weekly),欢迎投稿,推荐或自荐文章/软件/资源,请提交 issue 。

封面图

欧盟正在建设一条价值 110 亿美元的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via)

本周话题:美团的推荐算法,是在玩火吗?

美团算法推荐

从今年3、4月份开始,周围陆续有男性朋友说自己的美团首页,频繁被推荐一些类 “色/情” 擦边的营销产品服务,还调侃说美团真懂自己,当然,我并没太在意。

但是,最近发现自己的美团首页也充斥着这类打着 “单身无人”、“男士专享”、“纯/欲”、“私/密空间”、“乳/式按摩” 、“宅/欲”、“解/压”、“技/师” 等极具诱导标签的营销产品服务。

于是我好奇的找了一个小范围的微信群,问了一句:“ @所有人 你们把美团的首页截图一下,看看有啥?

结果惊呼,几乎所有男性伙伴们,在美团首页都能看到此类产品服务的推荐信息,我列贴部分:

我相信大部分男性,今天打开美团首页,依然能看到此类推荐的产品服务。

当然,不止是 美团,很多互联网平台,依靠自身大流量优势,吸纳海量用户,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浏览记录、地理位置、交易行为、兴趣爱好、联系方式等等,进行最大程度的商业化利用。

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例如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诱导沉迷等不合理的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烦恼。而更有甚者,通过算法推荐展示低俗信息吸引眼球、诱导过度消费、推荐类色/情信息诱导未成年,甚至使用一些突破人性道德伦理的营销方式来达成交易,这些行为,都是在法律边缘试探。

  • 针对已婚妈妈,过度推荐儿童消费
  • 针对未成年,推荐游戏、甚至色/情类信息
  • 针对老年人,推荐保健品、理财类
  • 针对男性,当然就是以上的解压/放松、单身/按摩、私密/宅诱等等。
  •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骚扰电话、你孩子姓名、年龄、学历等等都可能被恶意侵犯、利用。

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信息被互联网平台无限滥用和过度消费吗?

当然不是!算法,需依法!

国家早已给 “算法” 立规矩!3月1日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互联网清朗行动

早在 2004 年 ,国家就陆续推出过许多管理行动通知以及管理规定,包括但不仅限于算法分级分类治理、网络安全、信息服务,以及算法推荐备案治理等。

一直以来,国家在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以及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 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上线的通告
  • 加强算法风险全流程治理 创设算法规范“中国方案”
  • 专家解读|规范算法推荐 发展科技法理
  • 关于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并且,重点检查具有较强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大型网站、平台及产品,包括:

  • 督促企业利用算法加大 正能量传播
  • 处置 违法和不良 信息
  • 整治 算法滥用 乱象
  • 积极开展 算法备案
  • 推动 算法 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 营造 风清气正 的网络空间

因此,美团等平台有可能确实在玩火、在打擦边球。(via)

但是,不管如何,我倒是好奇一个问题?未来这些大互联网平台的算法,我们普通人能够干预或参与吗?

恰巧,这两天网上很多人在讨论马斯克入股、收购 推特,而其中主要在讨论一个很有意思的言论:“如果埃隆·马斯克能够以 430 亿美元成功收购 Twitter ,他希望 Twitter 的算法能够公开,以确保平台公平“。简单来说,就是马斯克认为:Twitter 应该开放算法! 这个言论在引起很激烈的讨论,特别是在我们 IT 人群当中,更有意思的是,发明推特的人也认同这个想法!

然后,我发现有一篇文章 《马斯克是对的:Twitter 应该把算法开源》 ,还针对马斯克的观点做了一些实际分析。

作者认为如果开放算法,有利于增加透明度和为用户创造更多选择,将会是一件好事,并从几个维度去分析讨论:

  • 增加使用率
  • 减少骚扰
  • 重建信任

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而且我认为,如果包括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平台,未来都能开放算法,那对于苦互联网平台久矣的网民来说,绝对会是一件开创性的好事,虽然对像美团此类大平台并不需要再去考虑扩大用户规模、或者说让用户保持信任之类的行为(由于市场已经基本垄断),所以仅剩下的一个直接好处,那就是避免算法被平台滥用,导致我们受到无尽的骚扰与侵犯,导致我们裸露在毫无节制的各种算法当中,仅此而已。

基本,以上就是我简单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对于如今大平台的算法与推荐,是否感到厌恶?

科技动态

1、英雄归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历时半年,完成创纪录任务后载3名机组人员安全降落(中文)

发射成功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轨半年

神舟十三号机组人员在轨道上度过了六个月。

神舟十三号任务将实现五个方面的任务目标,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 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 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 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 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 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 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神舟十三号飞船标识。

生活与工作
























via


成功着陆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左至右)安全顺利出舱 (新华社 )

新起点,新记录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致敬航天英雄。

2、一种新的储能系统可以将太阳能储存近二十年(英文)

转储太阳能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Kasper Moth-Poulsen 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能源系统,可以将太阳能储存长达 18 年。

这项新技术基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开发的太阳能系统 MOST——分子太阳能热能储存系统。这项技术是基于一种特殊设计的分子,当它与阳光接触时会改变形状,该研究在早期阶段提出时就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兴趣。

按需释放储能

瑞典研究团队把存储有太阳能的 MOST 材料(降冰片二烯),运到中国上海,经过中国上海交通大学胡志宇教授、李涛教授团队,成功利用 MEMS-TEG 发电芯片进行了 按需 放热发电的实验室演示,首次实现了分子太阳能至热能储存释放继而转换为电能。

思考

像我们平时给充电宝充满电,过一段时间再用发现没电了,蓝牙耳机也是如此,是否未来也能改用这类储能系统,让充电宝、蓝牙耳机等等,也能放上18年。

  •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报道
  • 《细胞报告物理科学》杂志
  • CellPress细胞科学-CRPS:实现太阳能异地存储且按需发电的新型绿色能源技术

3、流行的智能手机发出多少辐射?(英文)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工作和学校到日常任务,这些手持设备已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大多数人每天在手机上花费5-6 个小时。而且,鉴于我们的手机会散发出微量的辐射,我们每天都会将自己暴露在辐射中数小时。

但是不同的手机发出的辐射量不同,在德国联邦辐射防护办公室收集的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视化了当今市场上一些流行的智能手机的辐射排放。

摩托罗拉 Edge 2020 的辐射发射最高,SAR 值为每公斤1.79 瓦的辐射。

SAR值最低的智能手机是 中兴 Blade V10,每公斤辐射0.13瓦。

  • 虽然,目前没有重要的研究证明手机辐射的有害影响。
  • 但是,长时间接触智能设备的人,至少可以量化他们的辐射暴露量,并选择哪些品牌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4、使用基本材料制作微型冰箱的方法(英文,视频)

第 1 步:准备主要电子设备

第2步:制作冰箱的主壳



第 3 步:继续构建主冰箱


第4步:完成冰箱


灵感

1、多边形动物变形(纯CSS)

Wyatt Nolen 创建了一个很酷的动画,它使用 div 叠层、路径裁剪和 CSS 动画,就实现了两个多边形动物之间的转换效果。

2、美国公民现在可以在护照申请中选择性别“X”(英文)

美国增加第三个性别选项,除了以前可用的“F”和“M”选项外,申请护照的美国公民现在可以在他们的申请中选择性别“X”,以使护照对那些认定为双性、未指定或其他性别认同的人更具包容性。

3、超无聊的网站:鼠标指针指示器

打开网站之后,移动鼠标,网站就会读取一张照片,照片里会有人的手指正好指着你的鼠标……

开发者真的太无聊了,哈哈哈哈哈。




虽然很无聊,但又觉得手指识别得很精准,反正我是玩了快20分钟。

当然,我建议你去玩一下:https://pointerpointer.com/

文章

1、什么是网络钓鱼?示例、类型和技术(英文)

网络钓鱼是一种网络攻击,它使用伪装的电子邮件来诱骗收件人放弃信息、下载恶意软件或采取其他一些所需的行动。

作为最古老的网络攻击类型之一,网络钓鱼 可以追溯到 1990 年代,目前它仍然是最广泛和最有害的网络攻击之一,网络钓鱼攻击方式和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些 轰动一时 的网络钓鱼诈骗:

  • 名人LUO照泄露
  • 希拉里竞选团队邮件外泄

文章详细介绍了网络钓鱼的攻击类型、攻击原理以及相关防御手段。

2、《请不要再将数据库称作CP或AP (Please stop calling databases CP or AP)》(英文,推荐)

Jeff Hodges 在他那篇精彩的博客文章 Distributed Systems for Young Bloods(面向年轻人的分布式系统) 中,建议我们用 CAP 定理来描述和评论系统。 很多人都听取了这个建议,描述他们的系统为"CP"、“AP” 或者有时候 “CA”。

而 Martin Kleppmann 教授对 Jeff Hodges 关于 CAP 定理的观点持不同意见,他认为 CAP 定理过于精简,且被广泛误解,导致它对描述一个系统没有多大用处. 。因此 Martin Kleppmann 教授恳请大家最好还是放弃 CAP 定理并停止引用和讨论. 并且要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权衡系统。

参与 分布式系统相关设计 的研发同学,应该关注这个话题。

Martin Kleppmann 教授是我认为巨牛的一位教授、软件工程师和企业家,而且还出过音乐作品。

他出版的这本书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中文版) ,在国内豆瓣评分高达 9.7 分,本书几乎涵盖大部分分布式系统的应用设计场景,以及背后或底层的原理,深入浅出,初学者、高手,都会有所收获,特别推荐大家!

另外,本文你也可以通过中译版 《请不要再将数据库称作CP或AP》 进行阅读。

3、5 张图表了解 2022 年的软件工程工资(数据来源Hired)(英文)

或许 Hired 统计的数据 无法代表国内的实际情况,但是技术岗位趋势,值得参考。

网络安全人才短缺持续加剧,后端工程师排在第七。

Go 语言成为最热门最受欢迎的技术技能。

Python 和 JavaScript 最受工程师的喜爱,Java 仅排第三。当然,如果把国内并入统计,很大可能就是 Java 语言最热门。

希望通过软件拯救世界的排名中,第一大领域是公共卫生,接着是思考教育、未来的工作和气候变化三大话题。

工具

1、Chalk.ist:超颜值的源码图片生成器

一款可以快速将您的源代码变成漂亮图片的工具。支持自定义主题、样式、边距等。

目前支持的语言包括 Json、YAML、HTML、Markdown、Twig、JavaScript、TypeScript、CSS、SCSS等。

我小试一下,代码编写还支持语法提示,很良心的一款高颜值源码图片生成器,点一个赞。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图像风格,可以尝试这款 Carbon ,相比 Chalk.ist ,Carbon 提供了更高粒度的定制化,试试吧,或许你会喜欢。

2、Doodle Icons:400 多个免费手绘图标

Doodle Icons 是一款很特别的手绘图标,可以在 PNG 和 SVG 格式以及 Figma 中使用,提供 15 类图标,可以在任何类型的项目中免费使用。

3、giscus:基于github的评论系统 (10分钟就集成到我的个人网站)

giscus 是基于 github 的一款开源评论系统,基本有以下几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