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徐 凯教授的分享,仅供学习,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一生中会做无数的各种形式的报告

做报告的意义

  • 展示工作的重要途经
  • 展示自我的重要机会
  • 基于PPT的报告
    • 与纯口头演讲不同,有PPT辅助,可讲逻辑性更强的内容
    • 涉及能力:归纳总结、有效沟通、视觉传达、口头表达

做学术报告的意义

  • 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种场合的学术报告

  • 课程报告(实验、阅读)
  • 讲课教学(上课、讲座、科普)
  • 论文答辩(毕设、硕士、博士)
  • 项目答辩(申报项目、奖项等)
  • 学术讨论(实验室、课题组的内部交流)
  • 学术交流(学术访问的报告)
  • 学术会议(学术会议论文宣讲、主旨报告等)
  • 求职应聘(大学教职、公司岗位)
  • 其它场合(研讨会、论坛等)

多种场合的学术报告

  • 共同点:

    • 目标是让人记住/感兴趣你的工作
    • 时间永远是不够的(10~20分钟)
      • 讲的简短而又清晰很难
    • 聚焦于传递核心观点
    • 听众中常有非专业人士
    • 有效表达沟通很重要
      • 有价值的内容 + 清晰简洁的形式

如何做一个好的学术报告?

  • 了解你的听众
  • 构思好想传递的信息
  • 设置好报告的高峰点
  • 设计好报告的路径图
  • 准备好报告的内容
  • 打磨好报告的形式
  • 预演和练习你的报告

了解你的听众

  • 弄清谁是你的听众至关重要

  • 按照对你工作的熟悉程度分,由多到少:

    • 研究合作者: 导师、实验室同学/同事
    • 小同行专家: 相同研究领域的专家
    • 大同行专家: 相同专业但不同领域的专家
    • 跨同行专家: 不同专业的专家
    • 本专业学生: 本科生、研究生
    • 科普对象: 非专业学生、中小学生、普罗大众
  • 思考:

    • 你的听众已经知道什么?

      • 简单介绍背景上下文,一笔带过
    • 他们最想知道什么?
      • 报告的重点
      • 重点≠大篇幅;着重思考如何讲清楚
    • 什么内容会让他们打瞌睡?
      • 少讲或不讲
    • 什么内容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 可放在报告的靠后部分,或在报告最后加强

构思好想传递的信息

  • 一般只传递一个最重要信息

    • 至多三个(很难驾驭!)
  • 常见问题:我的研究、论文确实包含很多工作内容,怎么办?
    • 多项工作要成体系:基于同一个科学发现、同一个核心洞见、同一个设计理念;得到同一个核心结论/观点
    • 简单堆砌互不相干的工作,无法聚焦
    • 需要思考和归纳,这正是学术报告的精髓所在!

设置好报告的高峰点

  • 思考: 你的工作最令你得意的点是什么?

  • 按照重要性由高到低:

    • 开创的新问题(前人从未研究过的问题)
    • 取得的新发现(前人从未观察过的现象)
    • 提出的新想法(对某类已知问题的新思路)
    • 提出的新方法(对某类已知问题的新解法)
    • 实施的新改进(对某个已知方法的改进)
    • 开展的新应用(将某个方法应用到新场景)
  • 一个报告一般设置一个高峰点

  • 报告的 高峰点应投放最多的篇幅/时间

  • 目的是为了把最得意的部分讲清楚

  • 在高峰点抛出最重要观点,传递出最重要的信息

设计好报告的路径图

  • 报告的其余部分都应该为高峰点服务

    • 做好铺垫

      • 动机: 为什么值得做到?
      • 难点: 为什么不容易做到?
    • 做好收敛
      • 结论: 有什么新论断?有什么新贡献?

学术报告内容准备

  • 报告题目(恰当选取)
  • 报告人、单位简介
  • 引入环节(开门见山)
  • 报告提纲(结构化你的报告)
  • 研究背景(研究动机)
  • 方法介绍(报告主体)
  • 实验结果(报告重点)
  • 结论与展望(点睛之处)
  • 致谢

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选取原则

  • 答辩题目一般与论文/项目的题目一致
  • 会议论文报告题目与所发表论文题目一致
  • 其它学术报告或分享:
    • 围绕要传递的关键信息
    • 太长(太具体)或太短(太笼统)都不好
      • 《基于RGBD相机和随机优化方法的在线三维重建及其在室内机器人环境感知中的应用》——太长
      • 《在线三维重建》——太短
      • 《基于随机优化的在线三维重建及应用》——适中
  • 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
    • 《如何做好一场学术报告?》
  • 可以采取主标题 + 副标题的方式:
    • 《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
    • 《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如何做好学术报告》
    • 体会二者有何不同?
  • 可以考虑与大会主题相关联

报告人、单位简介

  • 注意点

    • 答辩报告可以先做自我介绍,让评委知道你是谁
    • 学术交流可以介绍自己、宣传自己的单位/实验室
    • 不宜太长,一页PPT为宜
    • 可以关联所做报告的核心观点和贡献
      • 你的研究经历,如何开始这项工作的,小故事?
      • 你实验室的研究简介,做出这项贡献的为什么是你们?

引入环节

  • 引入环节的适用场合

    • 听众多样,具体情况不太明确
    • 场合大,听众多,难抓注意力
    • 报告被安排在“疲劳时间”
  • 引入环节的重要性

    • 开场即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提起听众的兴趣
    • 开门见山,快速传递核心观点与洞见
  • 引入环节的形式(由易到难)

    • 讲一个故事

      • PPT要配合(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即兴发挥的可无PPT)
      • 要扣主题; 纯粹为了大家轻松一乐也未尝不可(看场合)
      • 抛出新结论
        • 也许是颠覆大家已有认知的结论(但一定要能自圆其说)
        • 也许是让人耳目一新、刷新记录的新结果(图、视频最好)
      • 展示新发现
        • 实验中获得的第一手科学发现,从未被发现或讨论过
      • 提出新问题
        • 深入思考而得的新科学问题,从未被人们深入思考过

报告提纲

  • Golden Rule of Presentation:

    • “Tell them what you’ll tell them, tell them, and tell them what you told them.” —— Marlina Davidson
  • 用提纲来“结构化”你的报告

    • “导航”作用: 无结构的报告容易让人迷失
    • 反复出现、一以贯之,时刻提醒听众“我在哪”
    • 如何设计?思考和设计“路径图”
  • 提纲的形式

    • 文字型,流程图
  • 流程图型的报告提纲

研究背景

  • 为核心观点(包袱)做好铺垫

    • 铺垫要集中: 一切面向核心观点和洞见;不谈无关的内容
    • 铺垫量适中: 太少则无感;太多则可能会失去听众注意力
  • 研究背景的一般构成
    • 研究领域
    • 关注问题
    • 领域现状
    • 研究动机
    • 核心洞见

通过背景介绍告诉听众研究动机:

  • 研究领域: 注意听众的了解程度,尽可能用通俗的表述方式描述你的领域关注什么、为何重要?

  • 领域现状: 简要回顾别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类似问题的,重点讲思路,以及你的思路的不同点

  • 关注问题: 你的研究工作在你的领域中的定位,这个问题为什么是领域中的重点、难点、痛点?

  • 核心洞见: 你的研究思路/方法的底层逻辑、核心洞见是什么,基于什么观察、什么推理?为何有意义,值得关注?

方法介绍

  • 方法介绍是报告主体:

    • 面向听众: 根据受众的不同,决定内容的取舍
    • 少比多好: 很多场合无法现场互动,听众很容易走神
    • 少比多难:
      • 摊开了讲,林林总总,事无巨细,很容易讲很多……
      • 但在有限时间内,既能给听众一个全局认知,又能聚焦重点,同时还能把听众讲明白,是一件很难的事!
      • 很多时候,很难兼顾:根据听众需求来判断,哪一方面更重要
      • 尝试问自己:如果只给我一页PPT,我最想讲什么?如果给我三页,我讲什么,怎么讲?……
  • 常见问题: 我的方法就是很复杂,无法简短地讲清楚,怎么办?

    • 再想想你的听众

      • 如果是普通大众,为什么要让他们理解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 如果是同行专家,他们知道的比你多,只讲最具特色、最具独创性的点,就够了
    • 堆砌很多内容,把PPT做得很冗长,往往是用篇幅来掩盖自己在思考和准备上的缺失,是自我安慰!
  • 总结凝练是重要能力,是一名科研人员的必备素质,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锻炼!

  • 如何更聚焦、更简洁?

    • 侧重独创性: 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
    • 侧重“论”,而非“述”: 聚焦于为什么(why)这么做,而不是具体怎么做(how)
  • 报告是论文的重新创作:切忌照搬论文内容

    • 核心洞见应该用一两页PPT交代清楚!
    • 换一种表述形式: 公式→图解;文字→流程图;证明→思维导图
    • 一图胜千言!图片和视频是缓解疲劳的好办法

实验结果

  • 实验结果与讨论是报告的最重要部分!

  • 很多人对实验结果与讨论有很大误解:

    • 有些人把大量时间放在了方法部分,到了实验部分却草草收场
    • 有些人认为:实验部分无非就是展示自己的方法很好、很 work,那就把论文里的图表展示一遍就好了
  • 事实上:

    • 实验结果是你研究论文中最客观的部分,也应该是最可信的部分(造假除外),用数据说话!
    • 你所声称的任何创新和观点,都必须落在实验验证上,用数据兑现你的“承诺”!
    • 实验结果是最不烧脑,但又包含很大信息量的部分,很容易将人们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
    • 实验结果中所包含的有趣现象,对听众的吸引力要远高于其它内容!

  • 结果展示

    • 报告中 每一个声称的创新点、贡献点,都应有对应的实验结果来支撑
    • 在实验结果中设置包袱、亮点,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 必要时可以重新创作:新图表、新视频片段
  • 结果讨论
    • 每一个实验结果(图表),都应有对应的分析
    • 最好能够呼应前面提到的观点、论断,提升报告的整体感
    • 结果中,不好的部分也要深入讨论,提升报告的可信度

结论与展望

  • 结论与展望是报告的点睛之处:

    • 结论是听众最后带走的信息(Take Home Messages),直接影响听众对你报告的判断
    • 一般而言,结论应与创新点、观点相呼应
    • 结论应基于深入的思考:深刻性、启发性
    • 结论应连接和面向未来工作展望

学术报告形式

PPT形式

  • 关于模板
  • 关于排版
  • 关于字体
  • 关于颜色
  • 关于动画
  • 关于图表视频
  • 核心是让听众感觉你的报告既专业又认真

关于模板

  • 使用单位模板是较为保险的做法
  • 互联网上的绚丽模板,往往并不好用
  • 基本原则是 “简单、干净、清晰”
    • 简单: 版式尽可能简单,白色模板没毛病
    • 干净: 不要有太多装饰图案,颜色要清淡
    • 清晰: 背景图片不要干扰和影响前景文字
  • 正文的 logo 应小一些,不要有动画
  • 可以添加页码(最好同时给出总页数)

关于排版

  • 基本原则是 “对称”!
  • 相同的事物用统一的名称
  • 同样的内容用同样的版式
    • 例如,介绍多篇代表作的主要思想,可以用同样的版式、内容提纲
  • 并列的内容应保持形式对称
  • 同级别、同功能的文字,字体和颜色一致
  • 并列的图片,大小尽可能一致
  • 能对齐的地方尽量对齐
  • 文字对齐、图对齐,图中元素的 对齐

关于字体

  • 基本原则:

    • 整个报告 不要超过 两种字体、三种字号
    • 尽量使用等线字体: 微软雅黑、等线、黑体、Arial、Calibri
    • 不要使用非等粗字体: 宋体、Times New Roman
  • 根据场合/听众选择字体
    • 正式场合尽量选择常见字体
    • 适用于思政课的字体:楷体、行楷、隶书
    • 适用于源代码的字体:Courier
    • 非正式场合的字体:幼圆、琥珀、Comic

关于颜色

  • 非饱和原则: 尽量使用非饱和色
  • 直观性原则: 颜色的语义要直观
  • 一致性原则: 相同功能颜色一致
  • 可以参考专业配色

关于动画

  • 基本原则: 非必要不加动画;动画以简单直接为宜
  • 需要动画的情况:
    • 文字逐行、逐段呈现:使用出现、淡出等特效
    • 切忌使用飞入、旋转等夸张特效

  • 需要动画的情况:

    • 示意图、流程图展示:使用边擦除+节点淡出,可以配合退出、隐藏、强调等特效

关于图表视频

  • 图片分辨率要尽可能高
  • 图片亮度适中,内容清晰
  • 不要随意缩放改变图片比例
  • 并列图片尺寸一致、间隔一致
  • PPT中播放视频,时长不宜超过2分钟,如果较长,要有讲解(视频中有录音除外)

关于图表

  • 数据尽可能以图形展示
  • 如一定要用表格,要有聚焦点,围绕聚焦点讲解

演讲环节

演讲与 PPT 的配合问题

  • 切忌照着 PPT 念

    • 有的人把PPT当做讲稿,罗列并宣读长篇大段的文字,听众无法提起兴趣
  • 亦不要完全脱离 PPT
    • PPT呈现出内容,会立刻吸引听众注意力,如果讲解与PPT对不上,则听众很容易迷失
    • 原则上,PPT上出现的每一项内容,都应该 “师出有名”,否则就变成了注意力分散点
  • PPT 是导航提纲:
    • 只写要点,非整段话,细节口头表达
    • PPT 用于引导演讲思路
    • 允许自己即兴发挥,现场效果最好!
    • 正式场合,如准备讲稿,要提前练熟!
  • PPT 是交流看板:
    • 加深听众对重要概念、观点的印象
    • 主动引导听众关注PPT的注意点、亮点

  • PPT 要配合演讲思路

    • PPT 随时配合演讲,突出(高亮)显示讲到的部分
    • 如需详细讲解某一个复杂过程(如算法流程),最好用动画把 过程拆分、分步展示
  • 如需回顾前面讲过的内容,直接把内容呈现出来,切忌来回翻动PPT(提前预演和规划)
  • 演讲者的现场表现(对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都适用)
    • 让自己 自信起来,听众更愿意被你说服

      • 自信点: 充分思考和准备的核心洞见
    • 让自己兴奋起来,听众更愿意被你感染
      • 兴奋点: 充分准备的 PPT 内含的亮点
    • 与听众交流互动: 眼神、问答等
      • 在听众中寻找 “点头者”,像在与之对话
    • 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小幽默
    • 可以适当配合肢体语言

  • 演讲者的礼节礼貌(对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都适用)

    • 开场感谢: 邀请者,到场听众等
    • 谦逊地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
    • 报告致谢: 导师、同事、资助项目、审稿人等

  • 预留充足时间给问答环节
  • 认真听取提问者的问题,必要时做记录
  • 回答给所有听众:回答前重复一遍问题
  • 简明扼要,避免长篇大论、一对一讨论
  • 尊重+谦虚:切忌不懂装懂、傲慢无礼
  • 询问提问者: 不知是否回答了您的提问
  • 可提前准备问题,以及相应的备用PPT

总结(Take Home Messages)

  • 做好一个报告/演讲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 弄清听众是谁,以此决定内容和形式
  • 认真对待每一次报告
    • 充分准备: 内容 + 形式;专业 + 认真
    • 总结反思: 听众反馈如何?包袱响了没有?……
  • 从他人的报告中学习
    • 反复体会,这个报告为什么能让我听明白?
    • 是哪一页PPT吸引了我,哪些关键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反复打磨练习: 讲给别人听,获取反馈,思考修改

References

如何做好一个学术报告:徐 凯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How to do presentation相关推荐

  1. Android 双屏开发 Presentation 的使用教程

    使用Presentation 开发双屏 可以把Presentation 理解为一个特殊的Dialog 如果不知道Presentation 的使用,就简单的理解为类似自定义Dialog 下面来简单的演示 ...

  2.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介绍外连接)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2011/08/12 更新:2010 年 12 月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为开发人 ...

  3. EchoesWorks —— 打造下一代技术Blog/Presentation 框架(招兵买马)

    又开始造一个新的轮子了,不过这次的起因比较简单,是想重新发明一个更好的博客.Presentation系统(框架) -- EchoesWorks. 如名字所言,我所需要的是一个回声工坊,即将博客.Pre ...

  4. java poi3.15 ppt,Apache POI PPT - 演示( Presentation)

    Apache POI PPT - 演示( Presentation) 通常,我们使用MS-PowerPoint来创建演示文稿. 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使用Java创建演示文稿. 完成本章后,您将能够使用J ...

  5. 重构——71将领域和表述/显示分开(Separate Domain from Presentation)

    将领域和表述/显示分开(Separate Domain from Presentation) 1.某些GUI类之中包含了领域逻辑 2.将领域逻辑分离出来,为它们建立独立的领域类 动机 MVC模式的核心 ...

  6.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中的数据绑定(使用XmlDataProvider作控件绑定)

    原文: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中的数据绑定(使用XmlDataProvider作控件绑定) ------------------------------ ...

  7. 第二章 创建webGL设备和绘制缓冲区呈现 Context Creation and Drawing Buffer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创建webGL设备和绘制缓冲区呈现 Context Creation and Drawing Buffer Presentation     在开始使用webGL API之前您先要从现有的HT ...

  8. Android7.1 Presentation双屏异显原理分析

    绪论        随着用户的需求增多,特别是对于一些Android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的一些Android智能设备可能有多个屏幕,用户不仅想要在主屏幕上显示内容,同样在第二屏幕上也要显示想要的内容,这样 ...

  9.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中的命令(Commands)简述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中的命令(Commands)简述 原文: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中的命令(C ...

  10. 演练:在 Windows 窗体中承载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复合控件 【转载】

    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745781.aspx 更新:2007 年 11 月 本演练演示如何创建 WPF 复合控件,并通过使用 Elemen ...

最新文章

  1. 接收服务器显示帧控制错误,Websocket连接关闭,出现错误“接收到意外的继续帧”...
  2. 使用Nomad构建弹性基础架构:计划和自我修复
  3. win7 系统盘下AppData文件夹中Local和Roaming分别有什么作用?
  4. jquery easyui dataGrid动态改变排序字段名
  5. java之arr.toString()与Arrays.toString(arr)区别
  6. 大数据面试-01-大数据工程师面试题
  7. Post与Get传值读取方法
  8. 谷歌再次修复已遭利用的两枚高危0day (CVE-2020-16009/16010)
  9. Java面向对象(一)20170517
  10. ubuntu下arpoison安装
  11. 纯净版Windows7系统迅雷下载路径
  12. 数值计算之第二期:误差分析
  13. 列表套字典三者匹配对应关系
  14. Android在recycleview中进行全选和取消全选
  15. PS无痕修改文字技巧
  16. 测试 这篇是拿来测试51ditu的OpenAPI的
  17. 99% 的程序员想不到的一个技巧,绝对让领导眼前一亮,好感倍增!
  18. linux用户无法接收邮件,linux 下 搭建邮件邮件服务器(Postfix+Dovecot)(一)-系统账户登陆收发邮件...
  19. 爬取今日头条收藏夹文章列表信息
  20. Kernel panic - not syncing VFS 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热门文章

  1. Oracle的for循环执行顺序详解
  2. Day518.数据库的设计规范 -mysql
  3. 送给新初一家长:进入初中后, 成绩差距是如何拉大的?
  4. iOS友盟分享成功不走回调
  5. Python数据攻略-Pandas数据重塑及透视表
  6. 【SV书的章节练习题】Chap.3 Combinational Logic Using SystemVerilog Gate Models
  7. 3.9 push、pop指令
  8. String可不可变???
  9. [vijos] 遭遇战
  10. 23日广铁加开列车159列 深圳至潮汕方向有少量余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