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网络这一块的时候,看到了100Base-T、100Base-TX等这些东西,在IEEE802.3中,也到处是这些词。大体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正文。
  以太网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局域网技术,最初由Xerox公司于1975年研制成功,1979年7月~1982年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规范DIX,以此为基础形成的IEEE802.3以太网标准在1989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在20多年中以太网技术不断发展,成为迄今最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产生了多种技术标准。
  这些名字都是不同时期的以太网标准,标准名字来源于所使用的物理介质,下面先拆解一下这类名词:

10/100/1000: 数字100用单位MHz (Megahertz)表示网线设计的频率。即100 MHz。MHz的值越大,网线所支持的速度就越快。如果你尝试将这种类型的网线用于更高的频率(和速度)中,那么它将不工作或者变得极为不可靠。100 MHz以每秒100Mbit的速度传输,这在理论上指的就是12 Mbps。然而,在实际中,可能还无法获得超过4 Mbps。
BASE: BASE是英文baseband的缩写,指的就是基带。表示没有使用频分复用或者其它频率转换技术,每一个信号在一个单一频率上完全控制线缆。
数字T/F/C等: 一般数组表示传输长度;T代表承载信号的物理介质是双绞线缆(分为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和STP(Shielded Twicted Pair,屏蔽双绞线)),在这里每一对传送信号的双绞线互相缠绕以(FEXT和NEXT之间)减少电磁干扰和串扰;F表示光纤
最后的字母或数字(4/X等): 在同一种传送速率下有多种不同的标准,它们之间以一个字母或数字跟随T/F/C之后的方式来区隔(例如TX)。它显示了网线的结构并指出包含的绞线对的数量。某些高速标准使用同轴电缆,则分配代号为CX。
下面详细说明每种组合的意义:

10base5
  10BASE5(也被称为thick Ethernet or thicknet)是以太网的第一个商用变体。
  10BASE5的名称来源于物理介质的几个特征:10指的是其10Mbit/s的传输速度; BASE是基带信号的缩写(与宽带相反),5代表最大段长度为500米(1600英尺)。
  使用直径10mm的50欧姆粗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总线拓扑结构,站点网卡的接口为DB-15连接器,每个网段允许有100个站点,每个网段最大允许距离为500m,网络直径为2500m,既可由5个500m长的网段和4个中继器组成。

  利用基带的10M传输速率,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传输数据。 该系统在安装和维护上难度较大。
  该部分在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1 的Clause 8有详细的介绍。


从2003年开始,IEEE 802.3已经不再使用这个新安装标准。

10Base2
  10BASE2(也被称为cheapernet,thin Ethernet,thinnet和thinwire)是以太网的变体,使用以BNC连接器端接的***细同轴电缆***。为降低10base5的安装成本和复杂性而设计的。
  10BASE2这个名字来源于物理介质的几个特性:10来自10 Mbit / s的传输速度; BASE代表基带信令;2代表最大段长度接近200米(实际最大长度为185米)。
  其使用廉价的R9-58型50欧姆细同轴电缆,总线拓扑结构,网卡通过T形接头连接到细同轴电缆上,末端连接50欧姆端接器;每个网段允许30个站点,每个网段最大允许距离为185m,仍保持10Base5的4中继器/5网段设计能力,允许的最大网络直径为5x185=925m。

  利用基带的10M传输速率,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传输数据。与10base5相比,10Base2以太网更容易安装,更容易增加新站点,能大幅度降低费用。
  该部分在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1 的Clause 10有详细的介绍。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是占主导地位的10 Mbit / s以太网标准
此MAU不建议用于新安装。 自2011年9月以来,该部分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base-T(涵10BASE-Te)
  标准的通用名称来源于物理媒体的各个方面。 前导号码(10BASE-T中的10)是指以Mbit/s为单位的传输速度。 BASE表示使用基带传输。 T表示双绞线(Twisted pair cables),每个信号的一对导线绞合在一起以减少对之间的电磁干扰和串扰。 对于相同传输速度有几种标准的情况下,它们通过T之后的字母或数字来区分,例如TX,指的是编码方法和通道数量,后面介绍。
  这是1990年通过的以太网物理层标准。使用***两对非屏蔽双绞线***,一对线发送数据,另一对线接收数据,用RJ-45模块作为端接器,星形拓扑结构,信号频率为20MHz,必须使用3类或更好的UTP电缆;布线按照EIA568标准,站点中继器和中继器中继器的最大距离为100m。保持了10base5的4中继器/5网段的设计能力,使10base-T局域网的最大直径为500m。10Base-T的集线器和网卡每16秒就发出“滴答”(Hear-beat)脉冲,集线器和网卡都要监听此脉冲,收到“滴答” 信号表示物理连接已建立,10base-T设备通过LED向网络管理员指示链路是否正常。

  双绞线以太网是以太网技术的主要进步之一,此前的以太网都是使用同轴电缆,自此以后,双绞线正式取代同轴电缆走上了历史舞台。10base-T因为价格便宜、配置灵活和易于管理而流行起来,现在占整个以太网销售量的90%以上。
  该部分在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1 的Clause 14有详细的介绍。


10base-F
  是使用光缆的以太网,使用双工光缆,一条光缆用于发送数据, 另一条用于接收;使用ST连接器,星形拓扑结构;网络直径为2500m,定义了4种不同的规范,分别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1 的Clause 15, Clause 16, Clause 17, and Clause 18


10Base-FL
  L是Link的缩写,10BASE-FL是以太网光纤上最常用的10BASE-F规范。 在10BASE-FL中,FL代表光纤链路。 它取代了原始的光纤中继器链路(FOIRL)规范,但保留了与基于FOIRL的设备的兼容性。 支持的最大段长度为2000米[2]与FOIRL设备混合时,最大段长度限于FOIRL的1000米。


注意 - 不建议将此MAU用于新安装。 自2003年9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如今,10BASE-FL很少用于网络,并已被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100千兆位以太网标准所取代。

10Base-FB
  B为Backbone的缩写,是用来说明一个同步信令骨干网段,用于在一个跨越远距离的 转发主干网系统中将专用的10Base-FB同步信令中继器连接在一起。单个10base-FB网段最长可达2000m。


注意 - 不建议将此MAU用于新安装。 自2011年9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Base-FP
  P为Passive的缩写,是用来说明点对点的连接方式,一个网段的长度可达500m。一个光缆无源星形耦合器最多可连接33台计算机。这形成了一个以信号耦合器为中心的星型网络。 没有已知的设备实现了这个标准。

100base-T
  又称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是许多以标称速率100 Mbit/s(较早的以太网速度为10 Mbit / s)传输流量的以太网标准的统称。在快速以太网标准中,100BASE-TX是最常见的。
  名称中的“100”是指100Mbit/s的传输速度;而“BASE”是指基带信令; 破折号后面的字母(“T”或“F”)是指承载信号的物理介质(分别为双绞线或光纤);而最后一个字符(“X”,“4”等)指的是使用的行代码方法。 快速以太网有时被称为100BASE-X,其中“X”是FX和TX变体的占位符。
  1995年5月正式通过了快速以太网/100Base-T规范,即IEEE 802.3u标准,是对IEEE802.3的补充。与10base-T一样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但100Base-T包含4个不同的物理层规范, 并且包含了网络拓扑方面的许多新规则。
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在实际使用中,100 Base-T有时候用于指100Base-TX网线规格。

100Base-T4
  100BASE-T4是快速以太网的早期实现。 它需要四对铜质双绞线,但这些双绞线只需要是3类而不是TX所要求的5类。 一对保留用于发送,一个用于接收,其余两个将通过协商切换方向。
  是为了利用大量的3类音频级布线而设计的。信号频率为25MHz,因而可以使用数据级3、4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也可使用音频级3类线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并且在节点间的最小长度是2.5米。采用EIA568布线标准;由于没有专用的发送或接收线路,所以***100Base-T4不能进行全双工操作***; 100base-T4采用比曼彻斯特编码法高级的多的6B/6T编码法。
  100BASE-T4未被广泛采用,但为其开发的技术被用于1000BASE-T。
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的Clause 23:


注 - 不建议将此PHY用于新安装。 自2003年9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0Base-X
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的Clause 24 规定了一系列100 Mb/s物理层实现共同使用的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媒体附加(PMA)子层,统称为100BASE-X。 目前在这个系列中有两个实施例:100BASE-TX和100BASE-FX。 100BASE-TX指定通过两对双绞线5类电缆进行操作。 100BASE-FX指定通过两根光纤进行操作。
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的Clause 24:


100Base-TX
  使用两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或1类屏蔽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数据,另一对用于接收数据,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布线符合EIA568标准;采用4B/5B编码法,使其可以125MHz的串行数据流来传送数据;其支持全双工, 使用MLT-3(多电平传输-3)波形法来降低信号频率到125/3=41.6MHz。***100Base-TX使100Base-T中使用最广的物理层规范。 ***
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的Clause 25:

100Base-FX
  100BASE-FX是光纤上的快速以太网版本。 它使用通过两根光纤传输的1300纳米近红外(NIR)光波长,一根用于接收(RX),另一根用于发送(TX)。 对于半双工连接(为了确保检测到碰撞),最大长度为412米(1,350英尺),对于全双工多模光纤,最大长度为2千米(6,600英尺)。 100BASE-FX使用与100BASE-TX相同的4B5B编码和NRZI线路代码。 100BASE-FX应使用SC,ST,LC,MTRJ或MIC连接器,SC是首选。
  使用多模(62.5或125um)或单模光缆,连接器可以是MIC/FDDI 连接器、ST连接器或廉价的SC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根据连接方式不同而变化,例如:对于多模光纤的交换机-交换机连接或交换机-网卡 连接最大允许长度为412m,支持全双工模式,如果是全双工链路,则可达到2000m。100Base-FX主要用于高速主干网,或远距离连接,或有强电气干扰的环 境,或要求较高安全保密链接的环境。
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的Clause 26。

#100Base-T2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只用2对3类UTP线就可以传送100Mbps的数据,因而针对100Base-T4不能实现全双工的缺点,IEEE开始制定100Base-T2标准。100Base-T2 采用2对音频或数据级3、4或5类UTP电缆,一对用于发送数据,另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可实现全双工操作;采用RJ45连接器,最长网段为100m,符合EIA568布线标准。采用名为PAM5x5的5电平编码方案。
对应于最新的IEEE Std 802.3™-2015的SECTION 2 的Clause 32:


注 - 不建议将此PHY用于新安装。 自2003年9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0BASE-T1
100BASE-T2没有被广泛采用,但为其开发的技术被用于1000BASE-T。100BASE-T1在IEEE 802.3bw-2015条款96中标准化的100BASE-T1中,​​数据通过单个铜线对传输,每个符号3位(PAM3)。 它仅支持全双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双绞线电缆需要支持66 MHz,最大长度为15米。 没有定义特定的连接器。 该标准适用于汽车应用,或者快速以太网将被集成到其他应用中。 在IEEE标准化之前,它已被开发为BroadR-Reach。

  ***自动协商模式:***在100Base-T问世以后,在以太网RJ-45连接器上可能出现的信 号可能是5种以上不同的以太网信号(10Base-T、10base-T全双工、100base-TX、100Base-TX全双工或100Base-T4)中的任一种。为了简化 管理,3.11.71 IEEE已推出了Nway(IEEE自动协商模式),它能使集线器和网卡知道线路另一端能有的速度,把速度自动调节到线路两端 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优先的顺序为:100Base-T2全双工,100Base-T2,100Base-TX全双工,100Base-T4,100Base-TX, 100Base-T全双工, 10Base-T)。这是增强型的10Base-T链路一体化信号方法,并与链路一体化反向兼容。这种技术避免了由于信号不兼容可能造成的网络 损坏。具有这种特性的装置仍允许人工选择可能的模式。

  千兆以太网技术有两个标准:IEEE802.3z和IEEE802.3ab。IEEE802.3z制定了光纤和短程铜线连接方案的标准(1000BASE-X)。IEEE802.3ab制定了五类双绞线上较长距离连接方案的标准(1000BASE-T)。

1000BASE-X
  IEEE802.3z定义了基于光纤和短距离铜缆的1000Base-X,采用8B/10B编码技术,信道传输速度为1.25Gbit/s,去耦后实现1000Mbit/s传输速度。

IEEE802.3z具有下列千兆以太网标准:

1000BASE-CX:
1000BASE-X 在特制的屏蔽电缆传输的接口规格(参见 IEEE 802.3 Clause 39.)屏蔽类双绞线,传输距离25米。

1000BASE-LX(long wavelength laser)
1000BASE-X 采用单模或多模长波激光器的规格(参见 IEEE 802.3 Clause 38.)。采用直径为62.5um或50um的多模光纤时,工作波长范围为1270-1355nm,传输距离为550m;采用直径为9um或10um的单模光纤,工作波长范围为1270-1355nm,传输距离为5km左右。

1000BASE-SX(short wave-length laser)
1000BASE-X 采用多模短波激光器的规格(参见 IEEE 802.3 Clause 38.)。只支持多模光纤,可以采用直径为62.5um或50um的多模光纤,工作波长为770-860nm,传输距离为220-550m。

1000BASE-T
采用四对五类平衡电缆的1000 Mb/s 物理层规格 (参见 IEEE 802.3 Clause 40.)。与10Base-T、100Base-T完全兼容。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ZCShouEXP」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CShouCSDN/article/details/80208596

以太网学习之二 物理介质(10Base、100Base-T、100Base-TX等)相关推荐

  1. Ethernet(以太网)之二 物理介质(10Base、100Base-T、100Base-TX等)

    Ethernet(以太网)之二 物理介质(10Base.100Base-T.100Base-TX等) 在搞网络这一块的时候,看到了100Base-T.100Base-TX等这些东西,在IEEE802. ...

  2. 语义分割:基于openCV和深度学习(二)

    语义分割:基于openCV和深度学习(二) Semantic segmentation in images with OpenCV 开始吧-打开segment.py归档并插入以下代码: Semanti ...

  3. qml学习笔记(二):可视化元素基类Item详解(上半场anchors等等)

    原博主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qq21497936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qq21497936/article/details/7851 ...

  4. Mybatis底层原理学习(二):从源码角度分析一次查询操作过程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先阅读一下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对理解这篇文章很有帮助,特别是Mybatis新手: 写给mybatis小白的入门指南 mybatis底层原理学习(一):SqlSessionFac ...

  5. [转载]dorado学习笔记(二)

    原文地址:dorado学习笔记(二)作者:傻掛 ·isFirst, isLast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遍历dataset的时候会用到 ·dorado执行的顺序,首先由jsp发送请求,调用相关的ViewM ...

  6. Membership学习(二)membership入门

    Membership学习(二)membership入门 --不写一行代码在asp.net中实现用户验证管理系统 这篇文章我们将实现一个简单的网站,在网站中实现用户的身份验证,创建用户,修改密码 还有限 ...

  7. appium学习【二】:用try捕获异常后,用例的执行结果为pass

    appium学习[二]:用try捕获异常后,用例的执行结果为pass 参考文章: (1)appium学习[二]:用try捕获异常后,用例的执行结果为pass (2)https://www.cnblog ...

  8. PyTorch学习笔记(二)——回归

    PyTorch学习笔记(二)--回归 本文主要是用PyTorch来实现一个简单的回归任务. 编辑器:spyder 1.引入相应的包及生成伪数据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

  9. tensorflow学习笔记二——建立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拟合二次函数

    tensorflow学习笔记二--建立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2016-09-23 16:04 2973人阅读 评论(2) 收藏 举报  分类: tensorflow(4)  目录(?)[+] 本笔记目的 ...

最新文章

  1. 大火的Apache Spark也有诸多不完美
  2. java从尾到头打印链表数据_Java编程实现从尾到头打印链表代码实例
  3. 计算机编程软文,全盲男孩自学编程,一句话打动无数网友…
  4. 成都电讯学院研发的计算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5. RT-Thread--线程管理
  6. 从源码角度看ContentProvider
  7. 学习Kubernetes 和容器技术体系的最佳方法
  8. 计算机睡眠功能命令,windows睡眠命令怎么使用
  9. 后端要学MySQL_后端程序员需要掌握MySQL数据库吗
  10. Java修改图片格式
  11. alsa mixer编程
  12. 泰坦尼克号生命值预测
  13. iMeta | 深圳先进院戴磊组开发可同时提取共存菌株的组成和基因成分谱的菌株分析工具...
  14. 纯前端 HTML+JS版, Vue.js版 二维码:生成、扫描、识别、解析、扫一扫
  15. 2016阿里巴巴校招内推offer (by 伟伯)
  16. 2019年区块链安全事件总结,全球损失超60亿美元 | 盘点
  17. java中sql去除游标_SQL游标 - java.beggar - BlogJava
  18. 视频会议室装修部署指南
  19. MySQL关系运算和连接运算,数据库的关系运算和完整性约束
  20. LINUX 下C实现线程池《转载》

热门文章

  1. php 上传二进制图片,关于PHP CURL上传二进制流图片
  2. python flask框架部署方法
  3. 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计算机,暨南大学和深圳大学哪个好?学校和怎么选?...
  4. 手机怎样升级Android10,国行三星手机Android 10.0升级计划表 Note10明年2月升级
  5. 扫码枪发商品快递时录入发货快递单号到对应产品订单明细
  6. pip安装了 但是python找不到_解决python明明pip安装成功却找不到包的问题
  7. r型聚类分析怎么做_利用Excel实现R型聚类分析
  8. 推荐系统实践(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ItemCF)
  9. 自然语言中的重要概念——熵(Entropy)
  10. 杰奇2.4以上版本,重写加入删除书架js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