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的下半年,涨薪后的我刚刚有办法存下钱来。失去了工资太低怎么规划都不行的借口,我决心只依靠自己的收入生活,并计划了年底的一场旅行。

结局讲在前面,最后我去成了那场旅行(虽然也是以贫穷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只要好好安排用度,用现有的收入也能过上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如果你也是为自己的消费习惯感到不安的人类,或觉得花了很多钱也没有过上好的生活,不妨往下读读我这一年的实践。

我可以花多少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后,不必像学生时代那样「能省则省」,我目前采用「除了目标存款,剩余的钱可以都花掉」的消费方针。

听起来好像很痛快,但实际上由于收入的有限和存款目标的固定,「可以花掉的钱」并不足以让我大手大脚,但还称得上宽裕。

目标存款的确定

目标存款视个人需求而定,但至少应涵盖以下几类:

  • 失业基金:至少应等于当前一个月的工资。

  • 大病基金:由于我每月缴交医保的标准较高、商业保险也齐备,所以定在五千元。

  • 中长期计划基金:用于一年内的计划,比如旅行计划、购买昂贵家电的计划。

存款的小 tips:

  • 我把年终奖全额存下来作为失业及大病基金,中长期计划基金靠每个月慢慢攒。

  • 我将存款放在一张不常用的银行卡中,且不将它绑定任何快捷支付方式,日常消费时就假装这张卡不存在。

怎么花「可以花的钱」?

由于收入还不足以支撑随心所欲的购物,因此把钱花在「刀刃上」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避免:冲动消费和制造(本不存在的)需求。

通过「欲望清单」,认清自己真实的需求

在一位朋友强烈推荐后,我重新捡起清单应用 Clear 作为「欲望清单」(兼「购物清单」),上至昂贵的大件,下至柴米油盐,我都记录在 Clear 中。

通过管理清单,我渐渐能分辨「虚假需求」和「真的需要」,然后通过只买「真的需要」的东西,同样多的钱就能花得更开心。建立清单有以下几个要点:

收录物品的原则

起初,除了心仪已久的各种大件电器,我并不知道该往清单里添加什么物品,于是我清扫了一遍自己的购物车,结果发现琳琅满目的一车物品中真正用得到的只有不到十件。然后我把筛选后的物品记录到清单中,将其余物品从购物车中删除,到现在购物车也只维持着这样的物品数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我目前的物品收录原则是:

  • 在当前消费能力内

  • 用途明确

  • 能提升生活质量

  • 目前就需要

每当我想要一件物品时,我都会进行「收录原则拷问」,几个问题问完之后,「是不是真的要买这件物品」自然清晰明了。

? 举个例子:「买一台特斯拉」这种明显超出我当前消费能力的物品就不会出现在清单中。

清单的分组

我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建立了 5 个分组:

  1. 大件慎重

  2. 日常用品

  3. 衣物配饰

  4. 社交浪荡

  5. 购物清单

分组 1 - 4 属于「欲望清单」,2 - 4 中超过 300 元的物品会进入分类 1。当物品达到可以购买的状态,我会在「购物清单」中加上一笔,在实际购物时使用;米、水、纸巾这类生存消耗品会直接进入购物清单。

分组管理可以让我专心对付某个分类,避免在买衣服时陷入「要不要买洗衣机」的思索,还能看到最近在这一类别的花费,事前遏制消费冲动。

购买优先级

在「欲望清单」内,我还会用「购买优先级」让自己三思。收录物品时,我就会确定它的优先级,并用 emoji 进行标示,得到 ✅ 的物品才可以进入「购物清单」。

我习惯的优先级 emoji 如下:

✅:满足全部「收录原则」,决定购买

❕:价格轻松,但仍在犹豫

❕❓:能提升生活质量,但价格不低仍在犹豫

❓:就是想买,但物品用处、提升效果不明确

❕❕:贵,不知道性价比如何

维护「欲望清单」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清单就基本成型,之后要做的是多多使用和日常维护。我会定期将那些不再符合「收录原则」的物件从清单中删除,每次这样做的时候,还会有种「啊,又省钱了」的安心感。

执行「购物清单」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只是打算买件大衣过冬,但逛着逛着觉得那顶帽子、这双鞋子也很不错,脑子一热就买了下来。过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也没有多喜欢这些东西,但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因此,在实际购物时,「购物清单」除了防止脑子不好漏买东西,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阻止冲动消费。

在购物时,我会按照清单进行购买,可以少买一件、但绝对不多买一件。如果真的碰到非常心仪的计划外物品,我会遵循收录原则把它记录到「欲望清单」中(在试衣间或者货架旁偷偷地),然后在店铺里稍稍多消磨一些时间、或者干脆离开店铺冷静一下,通常的结局都是,没一会儿就会忘记自己刚刚「一见钟情」的那样物品。

减少计划外消费的小贴士

  • 人为制造购买欲 vs 眼不见则心如止水

除了管理现有的欲望,不要人为「生成」新的欲望也很重要。各大购物 App 的算法真的很强大,推荐的东西净是合我胃口的,所以闲来无事一定不要刷购物 App,也不要过多关注促销资讯、种草博主……少买一件东西节约的钱,早就能弥补没赶上促销多花的钱了。

  • 多个透支渠道 vs 一个透支渠道

除了信用卡还有一定的申请门槛,现在的很多透支渠道简简单单就能开通,如果你各处雨露均沾,到了账单日就难免惊讶「居然花了这么多?」。

透支渠道越分散,你就越难搞清楚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预算。所以,如果你没办法避免提前消费,只使用一个透支渠道可能是最明智的决定。

  • 分期 vs 绝对不分期

账单分期只能带来一个月的松缓——已经分期过的账单不能再次分期,同时你还需要在次月支付不低的利息。次月的新账单又还不上了怎么办?那就再分期呗。雪球越滚越大,会陷入不断分期不断付息的恶性循环。

即便是「X 期免息」的产品,由于分期减轻了当下的负担感,让你在日常消费时完全忘了还有那么一大笔钱要还,到了账单日又会陷入灾难。因此,「不要分期、不要分期、不要分期!」

  • 我全都要 vs 给所有物品设置一个最高数量

那些你管不住自己的手狂买的东西,不妨试试给它们设置一个最高数量,比如:短袖 T 恤不超过 X 件、帽子不超过 X 顶……

可是,在物品数量达到上限后,还强烈地想买一顶新帽子该怎么办?很好办,在买新东西前,我都会先确定要丢一件与新东西功能重复的旧物,等新东西到货确认满意要留下来后再把旧物丢掉。如果不能狠心丢掉旧物,那说明目前还没有必要买新东西。

  • 随大流消费 vs 我就不去了

这里的「随大流」不仅仅指跟着别人买最近流行的产品,还包括碍于情面才去的聚会、同事一起点奶茶时也自然地「跟了一杯」,这些消费并不能带来幸福感,还会让我在该给好朋友买生日礼物时发现没有了预算,想买演出门票时囊中羞涩。

经过一阵子的实践,我发现说一句「我就不去了」「不上车」并不难,也不会对社交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因为并没有人在意),省下来的钱可以在看演出时买到更好的座位,何乐而不为。

如何对待我们的「拿铁因子」

前段时间偶然了解到「拿铁因子 (the latté factor) 」,觉得非常有趣。拿铁因子的理论很简单:「每天一杯拿铁,积攒一段时间就是不小的数目」,甚至 官网 上还有计算器,告诉你如果不喝拿铁,一年可以多存多少钱(含存款利息)。

但我们真的可以不喝这杯拿铁吗?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爱好,对于爱拿铁的人来说,缺少拿铁的一天并不是完整的一天;而我这样一年到头不喝一杯咖啡的人也没有省下一部车——我喜欢逛杂货店,买不便宜的的化妆品、首饰、文具。这些会让人定期且持续支出、但可舍弃的物品就是「拿铁因子」。

虽然这些爱好是快乐源泉,但目前的收入并不能支持我同时拥有多个爱好。那就狠下心来舍弃拥有这些特性的「拿铁因子」:

  • 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 没有实际用途

比如我的「拿铁因子」化妆品、首饰、文具,其中化妆的优先级最高,所以在手头紧张的情况下,我会将只是觉得好看而买的首饰和文具舍弃。开始删减拿铁因子后,前三个月我算了算不买某项「拿铁因子」究竟节省了多少钱,当然小几百的金额并没有让我多惊讶,但长期看可能真的是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金钱之外的关系

前些日子读到理想国对《做二休五》的导读,这书讲一个叫做大原扁里的年轻人,如何通过减少自己的用度达到一周只工作两天的目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钱发明出来,润滑着整个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粗暴地说,挣多少钱,就是和世界发生多少关系。」

之前,我一边嘲笑着自己是社畜,一边随便地花掉挣来的钱,从而渴望挣更多的钱,被消费主义兜得团团转。

年底那趟旅行,我住不贵的旅店,控制三餐的花费,享用着日出后一点点变得澄蓝的天空,在变凉的海水里看了圣诞节的落日。这些生活中的光亮,与「昂贵」都没有什么关系。

希望 2019 年,我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满意的生活,与世界多发生一些金钱之外的关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MD4Li0TIFjq34E5uxxv7Q

「穷人」花钱指南 —— 简要理财相关推荐

  1. 「Python」socket指南

    开始 网络中的 Socket 和 Socket API 是用来跨网络的消息传送的,它提供了 进程间通信(IPC) 的一种形式.网络可以是逻辑的.本地的电脑网络,或者是可以物理连接到外网的网络,并且可以 ...

  2. GitHub 上这个「计算机科学」自学指南火了!

    公众号关注 "GitHubPorn" 设为 "星标",每天带你逛 GitHub! 作者:Ozan Onay.Myles Byrne 译者:Keith Null ...

  3. 云和恩墨「压岁钱」领取指南

    ~HAPPY NEW YEAR~ 据不完全统计 许多成年人步入社会工作后 就再没有收到过压岁钱了 对此 云和恩墨的看法是 诚邀您为云和恩墨"带岗带盐" 春节假期前后 成功推荐候选人 ...

  4. 「程序员做饭指南」霸榜GitHub,还用数学公式解决「吃什么」世纪难题,微软程序员出品...

    点击上方"AI遇见机器学习",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鱼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我也是没想到啊,GayHub啊不 ...

  5. 「云端 JavaScript 漫游指南」

    7 月 30 日在 w3ctech 的 JavaScript 活动广州场 讲了一节「云端 JavaScript 漫游指南」,实质上就是 Node.js 入门讲座.希望通过这一节讲座,让原本熟悉 Jav ...

  6. 14K Star,「程序员做饭指南」冲上热榜

    来自公众号:OSC开源社区 作者:叶子 近日,GitHub上一个名为「HowToCook」的项目冲上热榜,没错就是一份程序员做饭指南,可它又不是一份普通的做饭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它拥有丰富的菜 ...

  7. keil5图标变成白色_设计师必看的图标设计指南「下」

    书接前文,图标设计指南下篇. 我们了解了 icon 的基本知识,那么如何设计一个好的 icon 呢?怎样评判我们的 icon 是否合适,是否贴合整个产品呢?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才是一个好的 icon . ...

  8. Akka 指南 之「持久化」

    温馨提示:Akka 中文指南的 GitHub 地址为「akka-guide」,欢迎大家Star.Fork,纠错. 文章目录 持久化 依赖 示例项目 简介 体系结构 事件源 标识符 恢复 恢复自定义 恢 ...

  9. 一份数学小白也能读懂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入门指南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在众多经典的贝叶斯方法中,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由于包含大量数学知识,且计算量很大,而显得格外特别.本文反其道而行之,试图通过通俗易懂且不包含数学语言的方法,帮助读者对 M ...

最新文章

  1.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知识总结
  2. Python可视化神器Yellowbrick使用
  3. Android10.0应用进程创建过程以及Zygote的fork流程-[Android取经之路]
  4. opencv 卡尔曼 java_卡尔曼滤波经典例子(opencv)
  5. Python+selenium 自动化-基本环境搭建,调用selenium库访问百度查询天气实例演示
  6. MySQL-主从架构探索
  7. 企业微服务:搭建环境
  8. mysql降低数据库版本_三步10分钟搞定数据库版本的降迁 (将后台数据库SQL2008R2降为SQ...
  9. postgresql9.5 run 文件linux安装后配置成开机服务
  10. JDK1.8源码下载及获取、导入IDEA阅读、配置JDK源码
  11. 静态方法获取spring的bean实例
  12. mysql卡住如何定位_MySQL 5.7中如何定位DDL被阻塞的问题
  13. Windows 2000活动目录详解之基础篇
  14. oracle 扩容undo,某银行积分系统数据库RAC环境扩充undo表空间
  15. VMware虚拟桌面,后台更改用户密码后,掉域的问题
  16. sqlserver 建表语句
  17. IP变更导致redis集群不可用解决办法
  18. 基金:波动率、收益率、贝塔系数、最大回撤率、夏普比率
  19. R语言中的I(x^2)
  20. 微软服务器登录慢怎么解决,登录微软账户特别慢的原因

热门文章

  1. 35岁以后的大龄程序员,该何去何从?
  2. 华为 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认证实验模拟上机试题
  3. python通过qt5添加水印_Python 批量加水印就这么简单!
  4. COMSOL java API——编译comsol模型java文件
  5. VSCODE的底部状态栏为什么是紫色
  6. 采用Newmark-β法求解振动方程——MATLAB
  7. 支付宝老版 合作商家ID 安全检验码 查看方法
  8. Nginx 新手入门学习
  9. 部署Zabbix监控平台,配置及使用Zabbix监控系统,自定义Zabbix监控项目
  10. linux 进程状态显示dl,Linux系统中的实时调度器DL调度器的原理是什么?详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