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 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户经济物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国内生成总值的衡量

  • 国内生成总值(gross demestic product, 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成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的组成部分

  • GDP被分位四个组成部分,消费©, 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 Y=C+I+G+NXY = C+I+G+NXY=C+I+G+NX
    • 消费是家庭该买新住房之外用户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 投资是对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购买。它是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购买的总和
    •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真实GDP与名义GDP

  •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 GDP平减指数:
    •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 * 100
  • 第二年通货膨胀率:
    • (第二年GDP平减指数 - 第一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 100

GDP衡量经济福利

  • GDP是经济福利的一个良好的衡量指标,因为人们对高收入的偏好大于低收入。但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一个完美指标。例如,GDP不包括线下的价值和清洁的环境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 消费者物价指数(comsumer price index), 表示相对于基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是多少。这个指数用户衡量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消费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可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率

  •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问题

    • 没有考虑到,随时间推移,消费者用变得较便宜的物品替代原有物品的能力。
    • 没有考虑到新物品的引进而使1美元购买了提高
    • 这个指数没有衡量物品与服务质量变动而被扭曲。
    • 由于这些衡量问题,消费物价指数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率
  • 消费物价指数 VS GDP平减指数
    这两个物价指数通常同时变动,但有重大差别

    • GDP平减指数涵盖所有生产出来的物品与服务,而不是消费的物品与服务。
    • 消费者物价指数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而GDP平减指数一直随着GDP的构成的变动而自动地改变物品与服务的组合
    • 用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结果并不一致
  • 不同时间的美元数字并不代表购买力的真实差别,应该用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 各种法律和私人合同用物价指数来校正通货膨胀的影响。

  • 当考察利率数据时,对通货膨胀的校正特别重要

    • 名义利率:通常所公布的利率,储蓄账户上随着时间增加美元的比率
    • 真实利率:考虑到美元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动,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

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第25章 生产与增长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 按人均GDP衡量的经济繁荣在世界各国差别很大。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的平均收入是最贫穷国家的十倍以上。由于真实的GDP增长率差别也很大,所有各国的相对低位一直在急剧变动

生产率

  • 一个经济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该经济生成与服务的能力。

  • 生产率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 物质资本
    • 人力资本
    • 自然资源
    • 技术知识
  • 资本积累收益递减限制:

    • 收益递减效应:拥有的资本越多,该经济从新增加的一单位资本中得到的产量增加就越少。结果,尽管储蓄会引起一定时期的高增长,但是随着资本、生产率和收入的增加,增长最终会放慢。
    • 追赶效应:由于收益递减,在穷国资本的收益特别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由于追赶效应可以增长的更快
      生产率与经济政策的联系
  • 政府的政策能以许多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

    • 鼓励储蓄和投资
    • 鼓励国外投资
    • 促进教育
    • 促进健康
    • 维护产权和政治稳定
    • 允许自由贸易
    • 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方面,更加迅速的人口增长会通过使自然资源供给紧张和减少每个工人可得到的资本量而降低生产率
    •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口可以提高技术进步的速度,应为会有很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想匹配的机构
  • 美国金融体系由各种金融机构组成,例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银行、和共同基金。所有这些机构的作用都是使哪些想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的家庭资源流入到哪些想借款的家庭和企业手中
    • 债券: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债务的责任声明(期限,信用风险,税收待遇)
    • 股票:代表企业所有权,代表对企业所获取利润的索取权
    • 银行:从想储蓄的人那里吸收存款,并用这些存款向借贷人发放贷款。赚钱利率差
    • 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各种股票、债券或同时包含股票与债券的选择,即资产组合机构
  • 国民收入账户恒等式说明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对于一个封闭经济来说,国民储蓄一定等于投资。金融机构是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想匹配的机制
  • Y = C(消费) + I(投资) + G(政府购买) + NX(净出口)
  • 利率可以有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
    •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想把自己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并贷出去的家庭。
    • 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想借款投资的家庭和企业
    • 为了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或事件如何影响利率,应该考虑它们如何影响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 国民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加公共储蓄。政府预算赤字代表负的公共储蓄,从而减少了国民储蓄和可用于投资的可贷资金供给。当政府预算赤字挤出了投资时,它就降低了生产率和GDP增长

第27章 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 金融学:研究人们如何在某一时期内做出关于配置资源和应对风险的决策和学科。

  • 由于储蓄可以赚取利息,所有今天的货币量比未来相同的货币量更有价值。人们可以用现值的概念比较不同时间的货币量。任何一笔未来货币量的现值是现行利率既定时为产生未来这一货币量今天所需的货币量

    • 现值、终值(未来货币量)、复利
  •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可以通过购买保险,财产多元化,选择低风险和低收益的有价证券组合来降低风险

    • 多元化: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限来降低风险
  • 基本面分析: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来前景进行的研究

  •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理论

  • 有效市场的一个含义是,股票价格应该是随机游走(一种不可预期的变量变动路径)的

  • 市场非理性:股票的价格波动部分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第28章 失业

失业的确认

  • 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如全日制学术,退休人员
  • 劳动力 = 就业者数量 + 失业者数量
  • 失业率 = 失业者数量 / 劳动力
  • 劳动力参工率 = 劳动力 / 成年人口
  • 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
  • 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合适自己技能的工序需要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寻找工作

  • 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
  • 公共政策干预寻找工作可能是更坏的
  • 取消失业保险会减少经济中的失业量,但经济学家们这种公共政策(失业保险)提高福利还是降低福利看法不一致

最低工资法

  • 当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均衡水平时,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而减少的劳动需求,存在劳动过剩,一些工人失业

工会和集体谈判

  • 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
  • 工行对经济的好坏:
    • 坏处: 工会把工资提高到了竞争市场应有的水平之上时,工会就减少了劳动需求量,市一些工人失业,并降低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工资。引起了无效率和不公平
    • 工会是与雇佣工人的企业的市场势力抗衡所必须的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剔除了失业的第四个原因。企业发现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是有利的。高工资可以改善工人健康状况、降低工人流动率、提升工人努力程度、提升工人的素质

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29章 货币

货币的含义

  • 货币的职能:

    • 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 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 价值储藏手段(store of value)
  • 流动性可以说明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容易程度

  • 货币的种类:

    • 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的货币(黄金)
    •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确定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美元)
    • 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的铸币

联邦储备体系

  • 中央银行:为了监管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的机构。联邦储备即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 银行与货币供给:
    • 准备金: 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
    • 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
    • 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准备金率的倒数
    • 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创造了货币

美联储控制货币的工具

  • 公开市场操作:买卖美国政府债券
  • 向银行发放贷款
    • 贴现率(discount rate):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
  • 法定准备金:关于银行必须根据存款持有的最低准备金含量的规定
  • 支付准备金利息:当一家银行以美联储的存款持有准备金时,美联储现在为这些存款向银行支付利息
  • 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进行隔夜贷款时的利率
  • 美联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是不完全的

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紧缩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 物件总水平上升是,货币的价值下降(p是消费者物价指数,1/p就是亿美元能购买的物品与服务量)

  •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水平。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决定均衡物价水平(美联储所创造的货币供给是固定的)

  • 古典二分法:

    •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 货币中立性: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
  • 货币流通速度:V = (P * Y)/M

    • P:物价水平,GDP平减指数
    • Y:产量,真实GDP
    • M:货币量
    • 数量方程式:M * V = P * Y Y,说明经济中货币量上升必然反映在其他三个变量中的一个上:物价水平上升, 或者产量上升,或者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 货币数量论的本质:

    • 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的时候,名义产出价值同比例(P * Y)变动。物品与服务产出量Y主要有要素供给决定,产量基本不变。所以同比例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上,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收入,物价水平上升,用户的钱就不值钱了,好像就是向每个持有货币的人征税

  • 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进行一对一调整,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的成本

  • 通货膨胀本身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因为收入与物价膨胀是同步的
  • 皮鞋成本(shoeleather cost):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 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不当
  • 通货膨胀引起税收扭曲
  • 任意财富再分配
  • 通货膨胀不好,但通货紧缩可能更坏

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 封闭经济:不与世界上其他经济相互交易的经济
  • 开放经济:与世界上其他经济自由交易的经济
  • 净出口(贸易余额):一国出口值 - 一国进口值
  • 贸易盈余: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
  • 贸易赤字:进口大于出口的部分
  • 资本净流出 = 本国居民购买外国资产- 外国人购买本国资产(本国居民多花的钱)
  • 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相等(NCO = NX)
  • 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 贸易赤字:

      • 出口<进口,净出口<0,Y<C+I+G, 储蓄<投资,净资本流出<0;
    • 贸易平衡:
      • 出口=进口,净出口=0,Y=C+I+G, 储蓄=投资,净资本流出=0
    • 贸易盈余
      • 出口>进口,净出口>0, Y>C+I+G, 储蓄>投资,净资本流出>0

国际交易的价格:真实汇率与名义汇率

  • 名义汇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
  • 真实汇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与服务交换另一国的物品与服务的比例
    • 真实汇率 = (名义汇率*国内价格) / 国外价格
    • 研究整个经济时,关注物价总水平,使用一篮子物品与服务,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 购买力平价理论:一种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的汇率理论 。基本逻辑是:一种物品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否则就存在套利的机会。
  • 当中央银行印发的大量货币时,无论根据它能购买到的物品,还是根据它能买到的其他通货,这种货币的价值都减少了,从而贬值。
  • 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局限性:
    • 许多物品不容易进行贸易的
    • 即使是可贸易物品,在不同国家生产时,也不能完全替代

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 S(储蓄) = I(国内投资) + NCO(资本净流出)

    • NCO > 0时,一国有资本净流出
    • NCO < 0时,一国有资本净流入
  • 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
  • 外汇市场的平衡价格是真实汇率
    • NCO(资本净流) = NX(净出口)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

  • 在可贷资金市场上,供给来自国民储蓄S,需求来自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真实利率使供求平衡
  • 在外汇市场上,供给来自资本净流出,需求来自净出口,真实汇率使供求平衡
  • 资本净流出联系两个市场,关键决定因素是真实利率。真实利率高时,净资本流出低。真实利率低时,净资本流出高
  •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 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真实的利率
    • 真实利率决定了资本净流出,资本净流出提供了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
    • 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真实汇率

政策和事件如何影响开放经济

  • 政府预算赤字

    • 赤字代表负的公共储蓄,减少了国民储蓄
    • 减少了可贷资金,利率上升
    • 较高的利率减少了资本净流出
    • 资本净流出使外汇市场美元供给减少,汇率上升
    • 汇率上升,美国物品更加昂贵,美国出口减小了,进口增加了,从而净出口减小了。
    •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政府预算赤字提高了真实利率,挤出了国内投资,引起美元升值,并使贸易余额向赤字方向变动
  • 贸易政策

    • 对进口物品征税
    • 进口配额,对进口的物品进行数量限制
    • 对日本汽车实行进口配额时:
      • 可贷资金市场和资本净流出没有变动
      • 在汇率既定时,净出口增加了(进口减少了),因此,外汇市场美元需求增加了,美元汇率升高。美元升值往往减少净出口,折旧抵消了贸易余额的影响。
      • 最终结果是:进口配额减少了进口,也减少了出口,但净出口没变
  • 资本外逃:一国资产需求大量且突然减少

    • 资本净流出增加时,可贷资金的需求更大,真实利率上升 ,货币贬值

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 衰退(recession):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
  • 萧条(depression):严重的衰退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且不可预测的
  •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变动
  •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

  • 古典理论描述的长期世界,但是并没有描述短期世界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模型
    • 总需求曲线: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政府,企业和外国客户想购买物品的数量
    • 总供给曲线: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物品的数量

总需求曲线

  •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 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消费者更富有,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物品需求量更大。刺激消费
    • 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购买想要的物品所需的货币越少,把一些钱借出去减少货币持有量,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的投资和支出,从而增加了物品与需求量,刺激投资
    • 汇率效应:物价水平越低,利率下降,寻求国外投资,净资本流出增加,外汇市场美元供给增加,汇率下降,美国的物品更便宜,净出口增加,从而增加了物品的需求量。刺激出口
  •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 C
    • 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 I
    • 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G
    • 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NX

总供给曲线

  •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生产(真实gdp)取决于它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供给,以及把这些生产要素变成物品的技术,而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都是相同的
  • 长期供给曲线的移动:

    • 劳动变动引起移动
    • 资本变动引起移动
    • 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移动
    • 技术知识的变动引起移动
  • 总需求和总供给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 现实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和货币政策
    • 技术进步提高了产量,长期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向右移动
    • 结果是,产量的增加和物价的上升(通货膨胀)
  • 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粘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相对经济状况调整缓慢
    • 粘性价格理论:一些物品与服务相对经济状况调整缓慢
    • 错觉理论:未预期到的低物价水平使一些供给者认为自己的相对价格下降了,引起生产减少
    • 供给量=自然产出水平 + 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
  •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
    • 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
    • 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
    • 技术变动引起的移动
    • 预期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移动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 利用总需求移动与总供给移动考察短期波动的两个基本原因

  • 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四个步骤

    • 确定事件是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还是总供给曲线移动,或者都移动
    • 确定移动方向
    • 说明这种移动如何短期影响产量和物价水平
    • 分析如何从短期均衡变动到长期均衡
  • 总需求移动的影响
    悲观情绪笼罩的经济(股票市场崩溃等)

    • 悲观情绪影响支出计划,影响总需求曲线
    • 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短期中,产量下降,物价水平下降
    • 短期向长期的均衡转变:物价水平降低,工人接受低的名义工资,企业劳动成本减少,雇佣更多工人,扩大生产,供给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政府可以扩大需求
  • 总供给移动的影响
    假设一些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了

    • 影响总供给曲线
    • 高生产成本使销售物品不太有利可图,供给量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 产量减少,物价上升,这种情况成为滞涨(stagflation)
    • 工人对高物价水平的反应是要更高的名义工资,企业成本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左移动,滞涨问题加剧。在某一点,低产量与低就业水平将压低工人的工资,当名义工资下降,企业成本降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政府可以扩大内需总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阻止总供给对产量的影响

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

  • 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平衡

    • 货币供给:

      • 美联储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改变银行准备金数量从而改变货币供给
      • 美联储通过调整贴现率(银行从美联储借准备金的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
      • 美联储通过改变法定准备金(银行根基其存款必须持有的准备金量)和改变它支付给银行持有的准备金利率来改变货币供给
      • 货币供给量由美联储控制,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不取决于利率
    • 货币需求
      •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并减少货币需求量
    • 均衡利率:货币供给需求平衡
  • 当考虑长期因素时,记住可贷资金理论,该理论强调了经济中储蓄倾向和投资机会的重要性;当考虑短期因素时,记住流动性偏好理论,钱掉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的需求
    • 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了较高的利率
    • 较高的利率减少了物品的服务的需求量
  • 货币供给变动

    • 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时,降低了利率,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是的物品服务需求量,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美联储紧缩货币供给时,增加了利率,减少了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服务需求量,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旨在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可以描述为货币供给增加,也可以描述为利率降低;旨在紧缩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可以描述为货币供给减少,又可以描述为利率提高

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

  • 财政政策:政府决策者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的确定

  • 政府支出水平的变动:

    • 乘数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者支出时引起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 边际消费倾向(MPC) :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
    •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引起企业工人收入增加,计划购买更多的物品,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从而减少投资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 税收变动

    • 政府减税,刺激消费

      • 乘数效应:收入和利润增加,进一步刺激消费
      • 基础效应:较高的收入引起较高的货币需求,利率提高,贷款成本提高,减少投资,总需求减少

运用政策稳定经济

  • 当人们过分悲观时:美联储可以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扩大总需求
  • 当人们过分乐观时:美联储可以紧缩货币,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 反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主要论点是,这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相当长的时滞
  • 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衰退,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变动
    • 经济衰退,政府征税减少,自动减税刺激总需求,降低经济波动程度
    • 经济衰退,工人被解雇,申请失业保险补助。这种政府支出自动增加刺激了总需求

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 一条表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曲线,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是负相关的关系
  • phillips curve说明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组合是由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 短期中,物品与服务总续期增加引起产量增加,就业越多,物价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率升高
    •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使总需求曲线移动,都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 货币供给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导致低失业和高通货膨胀
      • 货币供给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导致低通货膨胀和高失业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 在长期中,失业并不取决于货币量增加和通货膨胀。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物价上升而产量不变(总供给是垂直的),失业率不变,但通胀率变高
  • 在长期中,人们可以预期到美联储的决定引起多高的通货膨胀率,名义工资将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a(实际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
  • 自然率假说: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率最终都要回到正常率或自率的观点

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

  • 牺牲率:通货膨胀减少一个百分点引起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
  • 当美联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时,经济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率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失业回到了自然失业率
  • 反通货膨胀的代价取决于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的速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可信任的低通货膨胀承诺可以通过引起预期的迅速调整而降低放通货膨胀的代价

第十三章 最后的思考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的问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 积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者认为,经济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并相信政府可以管理总需求,以抵消内在的不稳定性
  • 积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批评者强调,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时滞,而且预期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是很差的,稳定经济的努力可能是以经济不稳定告终

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

  • 增加政府支出的人认为,减少税收可能被用于储蓄而不是支出,因此直接的政府支出能更多的增加总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
  • 减税支持者认为,减税可以扩大总需求又可以扩大总供给,而且政府支出迅速增加会引起浪费性的公共项目产生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

  • 货币政策规则支持者认为:相机抉择的政策会饱受能力不足,滥用权力和政策前后不一致的痛苦。
  • 货币规则的批评者认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在对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做出反应较为灵活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 零通货膨胀支持者认为:通货膨胀有很多成本,消除通货膨胀的代价,压低就业和产量,只是暂时的,如果宣布可信的降低通货膨胀计划,代价可以减少
  • 零通货膨胀反对者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很小的成本,但降低通货膨胀所必须的衰退代价高昂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平衡政府预算支持者认为,预算赤字通过增加子孙后代的税收并减少他们的收入而吧不公正的负担加在他们身上。

  • 平衡政府预算批评者认为,赤字只是财政政策的一小部分,政府各种支出计划在内的财政政策能影响几代人的利益

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 支持者:社会用许多方法抑制储蓄,例如对资本收益征收重税和减少哪些积累了财富的人享有的补助。支持修改税法以鼓励储蓄,例如把所得税改为消费税
  • 批评者:许多刺激储蓄的变动主要是富人收益,而富人不需要减税。这种变化对私人储蓄影响不大,通过降低政府预算财政赤字来增加公共储蓄可以提高更直接更平等地增加国民储蓄

《宏观经济学》 学习笔记相关推荐

  1. 第二行代码学习笔记——第六章:数据储存全方案——详解持久化技术

    本章要点 任何一个应用程序,总是不停的和数据打交道. 瞬时数据:指储存在内存当中,有可能因为程序关闭或其他原因导致内存被回收而丢失的数据. 数据持久化技术,为了解决关键性数据的丢失. 6.1 持久化技 ...

  2.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二章——探究活动

    知识点目录 2.1 活动是什么 2.2 活动的基本用法 2.2.1 手动创建活动 2.2.2 创建和加载布局 2.2.3 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注册 2.2.4 在活动中使用Toast ...

  3.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八章——运用手机多媒体

    知识点目录 8.1 将程序运行到手机上 8.2 使用通知 * 8.2.1 通知的基本使用 * 8.2.2 通知的进阶技巧 * 8.2.3 通知的高级功能 8.3 调用摄像头和相册 * 8.3.1 调用 ...

  4.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六章——详解持久化技术

    知识点目录 6.1 持久化技术简介 6.2 文件存储 * 6.2.1 将数据存储到文件中 * 6.2.2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6.3 SharedPreferences存储 * 6.3.1 将数据存储到 ...

  5.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三章——UI开发的点点滴滴

    知识点目录 3.1 如何编写程序界面 3.2 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 * 3.2.1 TextView * 3.2.2 Button * 3.2.3 EditText * 3.2.4 ImageView ...

  6.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十章——探究服务

    知识点目录 10.1 服务是什么 10.2 Android多线程编程 * 10.2.1 线程的基本用法 * 10.2.2 在子线程中更新UI * 10.2.3 解析异步消息处理机制 * 10.2.4 ...

  7.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七章——探究内容提供器

    知识点目录 7.1 内容提供器简介 7.2 运行权限 * 7.2.1 Android权限机制详解 * 7.2.2 在程序运行时申请权限 7.3 访问其他程序中的数据 * 7.3.1 ContentRe ...

  8.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五章——详解广播机制

    知识点目录 5.1 广播机制 5.2 接收系统广播 * 5.2.1 动态注册监听网络变化 * 5.2.2 静态注册实现开机广播 5.3 发送自定义广播 * 5.3.1 发送标准广播 * 5.3.2 发 ...

  9. 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第九章——使用网络技术

    知识点目录 9.1 WebView的用法 9.2 使用HTTP协议访问网络 * 9.2.1 使用HttpURLConnection * 9.2.2 使用OkHttp 9.3 解析XML格式数据 * 9 ...

  10. 安卓教程----第一行代码学习笔记

    安卓概述 系统架构 Linux内核层,还包括各种底层驱动,如相机驱动.电源驱动等 系统运行库层,包含一些c/c++的库,如浏览器内核webkit.SQLlite.3D绘图openGL.用于java运行 ...

最新文章

  1. SAP CRM one order三层内存模型
  2. 石头剪刀布代码android,微信小程序源码解说:石头剪刀布(附源码下载)
  3. Unity Transform bug
  4. tomcat管理员在远程(不同)机器上访问管理页面
  5. 一个小型的无线路由器 Linux 系统OpenWRT
  6. python一帧一帧读取视频_如何使用openCV和python从流中逐帧获取视频
  7. 3航空公司客户价值分析
  8. iOS开发之音视频边下边播缓存方案
  9. 流量偷跑,运营商该不该赔偿?
  10. 数据安全管理软件-企业如何保护数据安全?
  11. 我的FLASH情结2010——浅谈FLASH WEB GAME与创业(2)
  12. storyboard 苹果启动图_苹果App Store审核要求使用Storyboard启动界面的解决方案
  13. python socket send_Python socket.send方法代码示例
  14. memcached + mysql_memcached+Mysql(主从)
  15. homeassistant mysql_给Homeassistant更换PostgreSQL数据库
  16. 职责链模式之真假美猴王
  17. 最优化算法的简单基础介绍(主要侧重于二次规划(QP)的问题优化)
  18. nuke12安装不了?nuke12 mac 安装教程 nuke12安装步骤教程分享
  19. secureCRT字体颜色、文件夹和文件区分显示的解决办法
  20. abaqus复合材料三维弹性本构模型+塑性+渐进损伤-复合材料 3D VUMAT

热门文章

  1. 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一)
  2. 乐理:十二平均律与大小调
  3. 使用Docker搭建实验室共享GPU服务器
  4. Web安全——同源策略理解
  5. 一些名人语录(不断添加中...)
  6. Generative Image Inpainting with Contextual Attention(CVPR2018)
  7. 功耗:Leakage Power
  8. 学术诚信的重要性_坚守学术道德,弘扬学术诚信
  9. 单细胞测序的marker基因
  10. 非root用户用bluefish保存文件时报permission denied错误解决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