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里总部西溪园区,亲橙里(购物中心),盒马鲜生。第一次在盒马鲜生购物,对这里的自主结账流程一脸茫然——扫脸,输入手机号后四位,支付成功。甚至连扫付款码的过程都省去了。

  当时的我是慌张的,习惯了扫码支付,总觉得少了一步。不过,也让我想明白了一点:智能生活其实就是对复杂的生活流程不断做减法。

  这样的智能,对于生活而言,难说好坏,倒是背后的整个技术体系值得解剖开来学习一下,毕竟,要赶上这趟单向列车,我们需要搞懂的已不只是人文关怀。

  变革,开始

  2017年10月,阿里云IoT事业部总经理库伟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推荐了一本书《人类简史》,并将物联网的使命归结为三点:

  将物理世界抽象到数字世界;

  让人类通过数字世界重新认识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将变革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就在这场大会召开四个月前,当时的阿里云IoT事业部(现更名为: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发布了智能生活开放平台,同样由库伟站台。

  

  彼时,阿里的智能生活开放平台初次露面。

  然而,此前智能家居、智能生活,甚至全屋智能的概念已经沸沸扬扬,巨头们的IoT业务布局也已经初具规模:

  2017年2月,华为在MWC上发布了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EC-IoT(Edge Computing IoT,边缘计算物联网)解决方案;

  2017年6月,阿里云IoT事业部正式发布智能生活开放平台;同月,京东发布了Alpha人工智能平台;

  2017年9月,百度总裁张亚勤在百度云智峰会上表示,百度进入到以ABC融合为标志的Cloud2.0时代;

  2017年11月,小米召开首届小米IoT开发者大会,会上宣布全面对外开放小米IoT开发者平台。

  真正的军备竞赛才刚刚开始。

  三次迭代,注重出海

  真正的大战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然后,施以猛然一击。

  时间拨转到2018年,在3月的阿里云栖大会·深圳分会上,阿里高级副总裁胡晓明宣布阿里巴巴全面进军IoT,IoT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的第五大主赛道。与此同时,飞燕平台1.0正式发布。

  这里的飞燕平台,正是前文提到的智能生活开放平台,至此,阿里云面向智能生活的飞燕平台也正式面世。

  “飞燕平台1.0主要是将整条设备智能化链路打通,当时我们提出了五步实现智能化,即「创建-功能定义-模组选择-人机交互-量产」。”阿里云智能IoT生活产品总监陈明波解释称,“这条链路可以让厂商快速将其设备在(阿里)云端建立一个数字模型,基于这个数字模型可以配置诸如APP、人机交互界面,以及与部分平台去做对接等能力。”

  

  作为第一个正式版本,飞燕平台1.0为B端用户提供了实现设备在云端数字化的基本功能,并将设备联网、人机交互、设备互联等功能进行了初步实现,诸如智能插座、智能台灯等智能设备正可以通过这样的步骤实现联网(智能),从而实现传统设备转型升级。

  相较而言,在2018年之前,部分智能设备已经经历了多个单品迭代期,设备联网已成趋势,上云上平台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国内用户对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国内设备厂商经历了两拨淘汰赛后,死掉一批,活下来一批,同时又不断有新入局者,众多设备厂商、平台厂商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整个市场格局仍不明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有越来越多设备厂商开始寻求出海,开拓海外市场成为部分厂商继续开拓市场和深化布局的选择。

  我们看到很多厂商的设备完成智能化后,其量产设备需要卖到海外,提供给海外客户。要提供海外服务,无论是在数据合规、数据安全,还是用户体验上,对平台服务能力都有更高的本地化要求。由此,我们在进行第二个版本迭代时,在海外不同地区构建了我们的数据中心和加速节点。

  时隔两个月,飞燕平台2.0版本在5月的云栖大会·武汉分会上正式发布,这一版本正是针对国内设备厂商出海这个点进行的切入。为此,阿里云在全球布局了“3大数据中心(法兰克福、美西、新加坡),14个全球节点,200+国家和地区”。

  

  相较而言,飞燕平台前两个对外正式版本迭代较为迅速,雷锋网认为,这也是在201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阿里云在IoT方向基本战略定调后的一路小跑。毕竟,在B端和C端的智能设备已经不在少数,整个市场也已不再停留在初期设备研发和市场试水阶段,而是初期技术问题解决后,遇到了用户体验提升和规模化量产输出的问题。

  设备出海已然成风,厂商出海会遇到哪些问题,在讲飞燕平台第三次版本迭代之前,这是一个值得先搞明白的问题。

  厂商出海遇到的四大难题

  设备出海,包括在基础设施搭建、审查/认证机制、各类平台对接等方面都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对此,陈明波认为,主要会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成本高。由于需要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出售设备,如果自建云服务,对于设备厂商的成本压力会比较大;

  第二,海外环境复杂。包括服务环境、网络环境对设备厂商的开发、调试过程有较大的困难;

  第三,法律审查、认证复杂。在设备出海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法律法规的监管和审查,包括美国、欧盟都有严厉的审查机制,例如欧盟著名的数据通用保护条例(GDPR)。对于很多设备厂商而言,疲于应付这些繁杂的审查机制;

  第四,国外各类平台的对接。在出海过程中,设备厂商需要对接各类国外平台,诸如国外在语音方面广泛应用的有亚马逊的Alex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

  现在中国有很多中小企业有出海需求,在不同产业带有很多厂商需要对外出口,但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开发能力其实是有欠缺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设备厂商的人力成本、建设成本、时间成本的要求较高。

  据雷锋网了解,针对设备出海,部分设备厂商或平台厂商由于出海较早,自己搭建了整个PaaS+SaaS层业务,在国外会选择使用亚马逊或微软的云服务(IaaS),在国内则选用阿里云。

  尽管阿里云随后布局了PaaS层,并将相关业务拓展到海外,也逐渐有设备厂商或平台厂商基于阿里云的PaaS平台搭建SaaS服务,但早期的PaaS+SaaS业务模式直到现在仍有延续。

  雷锋网认为,对于有能力的厂商而言,自建PaaS平台自然能够带来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在成本上需要更高的投入;对于成本有限的中小厂商而言,选用阿里云的PaaS平台,能够带来更大的便利性,也能节省成本。

  然而,这里仍有几个问题值得考量:在未来头部效应逐渐形成过程中,市场空间将会怎样分配?现在的平台厂商究竟是想分一杯羹,还是拿下一席之地?各厂商能承受多大的竞争压力?当然,目前来看,这还需要再经历几轮淘汰赛。

  第三次迭代:为飞燕再加一环

  2019年3月,时隔一年,在阿里云进入“行癫”时代后,第一场名为「十年再出发」的阿里云北京峰会上,阿里云也迎来了飞燕平台3.0版本,即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开放平台3.0。

  在这一年里,阿里云在IoT领域的布局也从2018年9月库伟在云栖大会·杭州峰会上提出的「智能人居、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三大IoT主要业务,发展到如今的「智能城市、智能制造、智能生活、智能园区、智能人居、智能商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医疗、文娱体育、智能校园」十一个细分领域。

  其中,智能生活也被单独提出,作为一环。

  具体到智能生活开放平台3.0,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注意到,阿里云再次强调的仍然是「出海」这一概念。毕竟,相对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国内智能家居/智能生活市场,国外市场对设备厂商和平台厂商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在版本迭代方面,陈明波告诉雷锋网,智能生活开放平台3.0主要针对基础服务能力、平台接入能力、设备接入能力方面做了提升:

  基础服务能力方面,增加服务中心,提供更多的服务承载,为设备提供更多的扩展服务;

  平台接入能力方面,针对语音能力,接入国外亚马逊Alexa和谷歌Google Assistant,接入阿里自家的天猫精灵;

  设备接入能力方面,加入多媒体方案,包括语音、视频方案,即让摄像头具备接入能力。

  

  除此以外,新版本拥有支持8种全球主流语言,提供一型一密设备烧录方式,纳入ID2安全解决方案等能力。

  雷锋网注意到,在智能生活平台3.0版本中,将整个下层通用服务能力分为接入中心、服务中心、运营中心。陈明波告诉雷锋网,“针对这三大中心的能力,阿里云也会进行持续更新。”

  针对出海能力,除去针对本地化布局提供相关服务,阿里云也为智能生活服务平台增加了一环——与淘宝、天猫、速卖通、1688淘工厂等线上电商平台打通。

  “我们有物联网市场,发布到我们物联网市场上的方案,我们也会对接到1688淘工厂。1688上有很多物联网方案买家,我们希望方案厂商可以通过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平台打造不同产品方案,供1688上商家去选择。”陈明波告诉雷锋网,“速卖通则是为国内厂商提供了一个开拓海外市场的渠道。”

  当然,出海只是当下的一大趋势,与此同时,“飞燕也是服务所有智能化的单品厂商,致力于提供便捷、安全、可靠、全球化服务的PaaS平台。”陈明波特别强调。

  PaaS与SaaS的边界

  同样是在阿里云北京峰会上,阿里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然而,从智能生活开放平台3.0版本中不难看到有智能插座、智能灯、智能门锁等免开发解决方案这样“类SaaS”能力,这不由让人疑惑:阿里云如何定义PaaS与SaaS的边界?

  针对这一问题,阿里云智能IoT生活技术总监陈辰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大连包皮手术多少钱 http://yyk.39.net/hospital/f9a8f_knowledges.html

  第一,阿里云在平台上构建了三个中心:接入中心、服务中心、运营中心。这些能力不带有产品特性,是一些通用的服务和能力。包括接入中心的创建产品、管理产品、产品上线等能力,服务中心的各种云平台侧的能力,以及运营中心的产品销售后的运营数据管理、客户分布监测等能力,这些服务不带有任何行业属性,其本身是典型的PaaS平台的能力。

  第二,在阿里云PaaS平台上加入了一些看起来比较像SaaS服务的免开发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在我们的客户群中有一部分客户的专长在于传统制造业,所有的智能化过程都免不了端上的智能和云端的一些服务,如何使这些客户的传统硬件智能化其实就成了问题。

  “我们现在策略是与合作厂商,我们在智能生活开放平台上的所有项目都会给方案商一条路径让他去选择:方案厂商是否愿意把方案或项目背后的技术落地成为一个独立的SaaS服务,面向其他的合作方开放这样的服务能力。”

  阿里云在智能生活开放平台上的免开发解决方案,像空调、门锁、灯这些项目大部分是外部的合作方(方案厂商)搭建的,“方案厂商在我们的平台上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项目,同时也有机会转型为云端SaaS服务或商业化SaaS服务供应商——将这一方案沉淀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会帮方案厂商去做一些发布。”对于传统制造商而言,则可以选用这样的免开发解决方案进行设备智能化升级。

  简言之,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开发平台虽然会提供一些免开发解决方案,但大部分是方案厂商在其上沉淀下来的能力,这些能力为相关领域的通用方案,真正各细分领域的SaaS服务商则是基于这一PaaS平台,聚焦各自细分领域,提供更垂直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方案。

  据阿里云3月公布数据显示,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开放平台拥有500+免开发方案,100+方案商用户,1000+品牌商用户。

  智能生活开放平台的开放模式

  智能生活开放平台如何对外开放,设备厂商或平台厂商如何应用这一平台?陈明波告诉雷锋网,主要有三种方法:

  用户的智能设备通过AIiOS系统或SDK接入阿里云服务后,基于阿里云提供的物模型,在云端形成设备的数字模型,最终的数字模型存储在用户的设备池中(租用模式),设备池中的设备信息、数据信息归属于用户所有。

  第一类用户,希望自主开发APP,只需要集成阿里云的SDK,实现对接入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第二类用户,已经有自己的企业云,云端有自己诸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对于这类用户,阿里云开放云端接口,从而实现“云云对接”,以供用户进行业务模式拓展,其中,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开放平台主要负责设备连接管理、数字模型管理和能力建设;

  第三类用户,主要是中小企业,不想自己开发APP,也不愿意找外包去做,这样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开放平台的公版APP实现在移动端应用,即免开发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第一,我们支持用户完全定制自己的业务,也就是完全作为PaaS平台,提供所有开发能力。此外,我们也支持不同级别开发能力的厂商,想要自己多开发的,我们为其开放接口;想要少开发的,可以调用我们的SDK,甚至应用我们的公版APP。

  端侧布局:芯片&系统

  随阿里云IoT智能生活开放平台3.0版本一起公布的,还有端侧的相关数据:

  “2018年,阿里云IoT芯片出货量2亿片,预装AliOS Things系统的芯片截止今年3月累计出货量1亿片。”

  陈辰告诉雷锋网,其中,IoT芯片主要分为三类:

  广域通讯芯片。包括2G、3G、4G、NB-IoT、LoRa等芯片;

  近场通讯芯片。包括WiFi、蓝牙、Zigbee,以及射频类SoC芯片;

  控制类芯片。诸如各类MCU芯片。

  阿里云在今年3月阿里云北京峰会上,推出两款WiFi定制芯片,主打智能设备配网。“WiFi类设备配网转化率/成功率在技术上是有一定缺失的,我们针对这样的难点,推出了一些定制化芯片。”

  据雷锋网了解,WiFi、蓝牙等芯片或模组已经成为当下巨头厂商针对性布局的点,包括国内华为、小米等也都有针对性布局。

  对于物联网操作系统,AliOS Things系统针对物联网设备开发加入诸多特色功能,陈辰特别向雷锋网提到三方面能力:

  第一,加入设备应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等模块。由于嵌入式终端资源有限,AliOS Things采用微服务架构对设备应用进行管理;

  第二,加入传感器管理框架(uData)、定位框架(uLocation)、同一设备管理(uAgent)增值中间件。“我们的目的是让设备厂商不用管下层传感器是哪个厂商来做的,不用管具体的硬件特性,只要面向传感器标准化数据做业务逻辑就可以。”

  第三,针对物联网典型的云边端一体化常用功能,AliOS Things已经集成了诸如定位、语音、视频的能力,从而方便与云端结合。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4148257/2376451

阿里的后智能生活时代相关推荐

  1. 阿里的后智能生活时代 1

    杭州阿里总部西溪园区,亲橙里(购物中心),盒马鲜生.第一次在盒马鲜生购物,对这里的自主结账流程一脸茫然--扫脸,输入手机号后四位,支付成功.甚至连扫付款码的过程都省去了. 当时的我是慌张的,习惯了扫码 ...

  2. 小米狂秀硬核技术!推多项产业AIoT方案,打造智能生活时代

    小米举办年度2019 MIDC小米开发者大会,小米AIoT的一众大咖们推出了小爱同学3.0.MiNLP平台1.2.AIoT智能酒店/地产解决方案.新款蓝牙Mesh模组等等.同时,小米还宣布,小米手机/ ...

  3. EMW3080 STC15轻松实现设备上云3(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智能生活开放平台)

    警告:本系列教程针对ILOP.A221固件开发,如使用其他ILOP固件,请自行修改配网部分.数据上报部分及解析服务器下发信息部分! 从本节开始我们就开始写程序用STC15单片机了实现设备上云啦!在此之 ...

  4. EMW3080+STC15轻松实现设备上云1(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智能生活开放平台)

    警告:本系列教程针对ILOP.A221固件开发,如使用其他ILOP固件,请自行修改配网部分.数据上报部分及解析服务器下发信息部分! 本系列教程接入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 智能生活开放平台 / 阿里智 ...

  5. 后“双减”时代的智能教育市场,智能家居行业有机会分一杯羹吗?

    说到2021年最"悲催"的行业,非校外培训和在线教育行业莫属.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g ...

  6. 新时代来了,如何加速智能制造与智能生活?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在2017年12月7日云栖大会苏州峰会上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制造与智能生活>的主题演讲.对于我国的制造业现状.智能制造与智能生活.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机器人 ...

  7. EMW3080+STC15轻松实现设备上云2(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智能生活开放平台)

    警告:本系列教程针对ILOP.A221固件开发,如使用其他ILOP固件,请自行修改配网部分.数据上报部分及解析服务器下发信息部分! 1.登录智能生活开放平台 2.创建项目 3.新建产品 4.点击刚刚创 ...

  8. 上汽联合阿里百亿投资,打造智能汽车时代的领跑者!

    2020可谓是本世纪的一个分野,200多年的工业文明体系肆无忌惮的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诱发的疫情使得人类被迫由原子世界向数据世界迁徙. 新思潮.新技术开始涌动,各行各业都在求新思变.数据 ...

  9. 直击!10万阿里小二的复工生活

    简介: 带大家一起走进复工后的阿里园区,一起了解阿里小二的复工生活. 2月24日,阿里小二接到通知,开始陆续返回工作地园区办公.于是一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大迁徙"拉开了序幕-- ...

最新文章

  1. centos7下selinux永久关闭
  2. c#中嵌入echarts_利用c#+jquery+echarts生成统计报表(附源代码)
  3. css怎样将图片设置成正方形,而且随着浏览器窗口大小的改变而自适应缩放
  4. 在软盘上找不到id地址标记_记录一下我的群辉使用腾讯云域名解析IPv6地址
  5. 不忘每份支持,网易云信感谢一路有你
  6. S/4HANA和CRM Fiori应用的搜索分页实现
  7. Resource Monitor的使用和理解
  8. 批量转换Caltech Pedestrian Dataset中annotations中的.vbb文件为.txt文件
  9. 201621123062《java程序设计》第11周作业总结
  10. uWSGI +Flask+torch Cannot re-initialize CUDA in forked subprocess
  11. 关于用transmac黑苹果制作引导盘无法识别
  12. python和javascript哪个好学-python和js哪个难学
  13. vs启动错误:Exception Processing Message 0xc0000005 Parameters...
  14. 牛客小白月赛25 C.白魔法师
  15. 得到APP互联网营销分析
  16. 前后端分离 MVC 架构与 Java 接口规范,深入剖析必要性!
  17. 主成分分析二级指标权重_SPSS主成分分析|指标权重值计算真的不难!(上)
  18. 地质学跨考计算机难不难,地理学考研跨考难么
  19. intel AMD平台主板等级分类
  20. 王道计算机网络课代表 - 考研计算机 第五章 传输层 究极精华总结笔记

热门文章

  1. SDK开发mp3播放器
  2. 三种最典型的大数据存储技术路线
  3. ettercap 局域网嗅探
  4. pythonselenium软件_Python+Selenium开发工具安装及下载
  5. SNIFF嗅探器原理
  6.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 IU - IoU - 交并比 (2)
  7. Web App、Hybrid App与Native App
  8. python+wordcloud+jieba实现制作词云
  9. Detour 4.0 的编译
  10. rEFInd去掉不必要的启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