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资料,无意间看到10000小时理论的相关文章,决心试一试。

1.本人大学四年学习通信,对于虚拟现实和图形学相关并无了解。

2017-9至今,大约学习了一年时间,365天去除上课学习其他的,节假日、以及自己偷懒等等,大约150天,每天学习假设8小时,大约是1200小时,还剩下8800小时。约合如果每天学习8小时,需要1100天,大概36-37个月。

2.本人最近学习英语,所以需要英语也要试一试,假设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忽略,一共学了六年,只计算工作日每年大概180天,每天学习英语1.5小时,加上最近两年所学的英语,大概就是那么大概是 8*180*1.5 = 2160小时,还剩下7840个小时。

本人计划每隔几个礼拜一更新

附:

10000小时准则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Outlier》《Blink》《Tipping point》的作者)有个“10000小时标准”:任何人,无论天才与否,在某方面成为卓越者都必须经历10000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10000小时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一周练习20个小时,总共10年的练习时间。天赋只是其中一部分,天赋可以让你提早进入10000个小时的练习,决定练习的有效性,关键还是时间。你得不断投入时间。让时间来孕育你,让你的天赋得以顺产。

几乎每个时代的心理学家都在不断探索你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是不是真有先天的才能?答案很显然:有。不是所有出生在1月的人,最终都在职业联赛打球。只有一些人能走到这一步?他们拥有这方面的天赋。成就是天赋与后天储备结合后的产物。然而,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学家越是深入考察天才们的人生经历,越是发现天赋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储备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首先对天才展开争论的案例,是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和他的两个同事在柏林的顶级音乐学院做的一个试验。在学院一些教授的帮助下,他们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然后,所有学习小提琴的学生都被问及一个问题:在你的一生中,从拿起小提琴开始,你练习过多少个小时?
      所有的人,三个组所有的学生,都开始回放已经过往的时间,差不多都是从5岁的时候开始。在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几年里,每个人练习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样,每周大约2~3个小时。但是到8岁左右,差别开始显现出来。一个班级最为出色的学生练习的时间开始多于其他学生:9岁的时候每周6小时,12岁的时候每周8小时,14岁的时候每周16小时,这样一步一步增加练习时间,一直到20岁的时候,他们还在不断练习,他们的练习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个人的思想,从而表演得更为出色!这样的练习每周超过30个小时。实际上,到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的生命中练习了10 000个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 000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练习时间只有4 000个小时。
  随后,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又在钢琴业余演奏者和专业演奏家之间做了比较,得到的情形一模一样。钢琴业余演奏者在童年时期,每周练习的时间从来没有超出过3个小时,到20岁左右,他们练习的全部时间大约是2 000个小时;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专业演奏家,他们每年都会有计划地逐步增加自己每周的练习时间,在他们20岁左右,练习钢琴的全部时间达到了10 000个小时。
  埃里克森和他同事的研究,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如果和其他人一样仅练习很少的时间,任何一位音乐工作者都不可能成为佼佼者。他们也发现很少有“劳而不获者”,一个比他人更勤勉工作的人,不会仅停留在一个较高的水准,而会寻求更大的突破。埃里克森和他同事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拥有进入顶级音乐学校的实力,那么,看他是否比其他人更勤勉,就能断定他是否能从学生中脱颖而出。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不仅比他人勤勉,而且,他们非常非常地勤奋刻苦,这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紧张练习对那些能够肩负重要使命的卓越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一遍一遍研习专业技能。事实上,研究者们都认为,卓有成效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 000个小时,这真是不可思议!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 000个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Daniel Levitin)写道,“无论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演奏家、棋手,还是作案屡屡得手的惯犯,对他们的练习时间进行统计的结果,一次次毫不例外地都得到10 000这同一个数字。10 00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一周练习20个小时,或者是10年的练习时间。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的练习时间远远超过其他人。然而,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练习,一个人的技能就达到世界水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案例。可以看出,长时间的练习能让人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保证一个人成为专家。”
  即使我们眼中的天才,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莫扎特,例如,这位著名的音乐家6岁就开始作曲。但是,心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 Howe)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里面却说道:
  在成长为作曲家之前,早期莫扎特并不让人觉得超凡脱俗。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在父亲的指导下取得进步。沃尔夫冈小时候的许多作品,例如钢琴和管弦第七协奏曲,几乎都是在其他作曲家帮助下完成的。当然这些协奏曲只是莫扎特音乐生涯的起点,直到21岁之前,莫扎特才创作了被世人公认为杰作(莫扎特第9、17号钢琴协奏曲)的作品:从这时开始,莫扎特开始了十来年的协奏曲作曲家生涯。
  另一位音乐评论家哈诺德·勋博格甚至认为,莫扎特的音乐生涯实际上“发展迟缓”,在经过了20多年的作曲锻炼之后,才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作品。
  象棋大师的成长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只有国际象棋的传奇大师鲍比·菲舍尔例外,他只用了9年时间,就进入了顶尖棋手的行列)。10年意味着什么?它是10 000个小时的艰苦训练。对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来说,10 000个小时是个魔幻般的数字。
  捷克和加拿大这些国家的球队队员名单中显现出来的令人迷惑的现象,也可以用上面的观点来解释。在这些名单中,几乎没有人出生在9月1日之后,这看起来或许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也许会认为,在捷克曲棍球和足球运动员中,那些能力超凡的运动员凭借自己的努力,即便在下半年出生,即便他们出生较晚,他们依旧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入顶尖行列。
  但是对埃里克森和其他反对把天赋放在首位的人来说,是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意外惊喜的。那些虽然满了8岁,但出生较晚的天才,之所以没能选进明星球队,是因为他们年龄偏小了。由于年龄偏小,他们失去了一些额外的练习时间。结果便是,在曲棍球职业联赛考察球员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冲击10 000小时的练习纪录?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由于练习时间低于10 000个小时,他们的技能便无法达到顶尖竞技水平的要求。即便是莫扎特——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也不能跨过10 000小时这项练习纪录。练习不是让你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是帮助你做得越来越好。
  有意思的是,10 000个小时会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如果不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如果你不坚持,就不可能达到10 000个小时的训练标准。你需要有好的父母,他们能鼓励你支持你;你不能太贫穷,因为如果你为了达到目标,不得不分出一部分时间去做兼职,那么一天之中剩下的时间就会很少。事实上,大部分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人,他们都需要一些特别的安排。例如进入曲棍球联赛的全明星球队,或者是有某种特别的机遇,使得他们能达到10 000个小时的训练标准。

相关资料:

https://blog.csdn.net/yunhua_lee/article/details/52710405

https://blog.csdn.net/cuifengqinghan/article/details/32715551

10000小时的差距相关推荐

  1. 敲了 10000 小时代码,我也没能成为一名高级程序员

    [CSDN 编者按]Malcolm Gladwell在<离群索居>(Outliers)一书中曾言,要真正掌握某件事情,需要10000小时的练习.而本文作者Greg Bulmash拥有40多 ...

  2. 成功的10000小时定律

    转载自:http://www.vzton.com/Infomation/chuangye/chuangyezhidao/2011/0707/93769.html 摘要: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 ...

  3. 10000小时定律:成为大牛的秘密是什么?

    你好,我是华仔. 在第16讲中我向你介绍了我自己总结的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而这套方法的指导原则就是10000小时定律. 那么这个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呢?它有用吗?要怎么用?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今天这一 ...

  4. 60岁还在写代码的程序员大师,Delphi、C#、TypeScript之父Anders Hejlsberg(安德斯·海尔斯伯格):编程符合10000小时定律

    [转载]Delphi.C#之父Anders Hejlsberg 近日首次访华,并在10月24日和27日参加了两场见面会,分享了他目前领导开发的TypeScript项目,并与国内前端开发者近距离交流.本 ...

  5. 大时代、10000小时定律和徐霞客

    前段时间在地铁的时候,听到两个老人聊天,其中有一个说,如果我生在战争年代,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有这样感慨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尤其是老骥伏枥又志在千里的人.然而大时代没那么容易遇到,或者,有那么多人后知后 ...

  6. 哲理故事(51)-一万小时定律(10000小时法则)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qu ...

  7. 10000小时和10000次提交

    10000小时和10000次提交 都说要想成为某个行业的大师必须花费10000个小时: 那么要想成为优秀的程序员必须向Github提交10000次代码.

  8. 10000小时后,我从外包走进了字节跳动

    点击上方[全栈开发者社区]→右上角[...]→[设为星标⭐] 10000小时练习 我做对的事情 被"字节范儿"圈粉 下一个3年 你配得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但你必须自己主动去拿. 10 ...

  9. 再谈10000小时,三板斧破四困境

    转载自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 <硅谷来信>–自己花钱在得到买的,后整理的全部文章,分享链接如下: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078 ...

最新文章

  1. Android存储空间不足的解决办法
  2. C语言 泛型链表 如何计算(结构体中各元素)相对内存地址?(字节对齐,结构体对齐)offsetof()函数 ( (struct X*)0 ) -> Y)语法(匿名结构体)
  3. 使用Gitblit 搭建Windows Git服务器
  4. python的hashlib库
  5. 计算机考研分数2019,2019考研分数线和国家线有什么关系
  6. Redis:02---安装Redis(Linux+Windows+Docker)
  7. @Scheduled不执行的原因
  8. Java中print、printf、println的区别(对原文进行缩减,截取对自己有用的)
  9. 电子发票撤销 java_已确认的发票如何撤销
  10. 神经网络可视化工具Netron
  11. Unity3D研究院之静态自动检查代码缺陷与隐患
  12. IOS流媒体播放器V1.1_rtsp、rmtp、m3u8、mms、mmsh
  13. 微信小程序连接第三方接口
  14. Silvaco TCAD仿真10——MOSFET结构仿真
  15. (18) 基于时空多图卷积网络的网约车需求预测
  16. python 写脚本 获取qq好友地理位置_Python获取统计自己的qq群成员信息的方法
  17. firefox_config
  18. echarts-世界地图
  19. PnP解算及SolvePnp用法
  20. window android sd卡,如何修复在Windows/Android设备中不能被识别的Micro SD卡?

热门文章

  1. HTTP的基础知识和DNS的解析过程
  2. 如何把企业数据迁移到阿里云服务器中
  3. 科普 | 通俗易懂的介绍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4. markdown 如何书写 arg min max公式
  5. 联想电脑 linux bios设置,联想台式电脑bios设置图解教程
  6. RTKLIB源码解析(一)、单点定位(pntpos.c)
  7. 【加文老师】快速入门数学建模竞赛系列课程问答帖
  8. 部署.net core webAPI 访问wwwroot静态图片 500错误
  9. matplotlib 鼠标拖动坐标图像/鼠标滑轮放大缩小坐标图像
  10. 基于Kaggle训练集预测的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耗的时间序列预测(Matlab代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