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了解一些关键词

认证、授权与凭证

什么是认证(Authentication)?

通俗地讲就是 验证当前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的过程,即你是谁?证明“你是你自己”(比如:你每天上下班打卡,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当你的指纹和系统里录入的指纹相匹配时,就打卡成功)
常见的互联网中的认证:用户名密码登录邮箱发送登录链接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只要你能收到邮箱/验证码,就默认你是账号的主人!认证主要是为了保护系统的隐私数据与资源。
拓展:什么是会话?认证通过后,为了避免用户每次操作都进行认证(除银行转账等),可以将用户信息保存在会话中会话就是系统为了保存当前用户的登录状态所提供的机制,常见的有基于Session 和 Token的方式,具体见下文。

什么是凭证(Credentials)

实现认证和授权的前提是需要一种媒介(证书) 来标记访问者的身份。
例如: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张专属的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通过身份证,我们可以办理手机卡/银行卡/个人贷款/交通出行等等,这就是认证的凭证。
在互联网应用中,一般网站会有两种模式,游客模式和登录模式。游客模式下,可以正常浏览网站上面的文章,一旦想要点赞/收藏/分享文章,就需要登录或者注册账号。当用户登录成功后,服务器会给该用户使用的浏览器颁发一个令牌(token),这个令牌用来表明你的身份,每次浏览器发送请求时会带上这个令牌,就可以使用游客模式下无法使用的功能。

Cookie与Session

什么是Cookie?

HTTP 是无状态的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每次客户端和服务端会话完成时,服务端不会保存任何会话信息):每个请求都是完全独立的,服务端无法确认当前访问者的身份信息,无法分辨上一次的请求发送者和这一次的发送者是不是同一个人。所以服务器与浏览器为了进行会话跟踪(知道是谁在访问我),就必须主动的去维护一个状态,这个状态用于告知服务端前后两个请求是否来自同一浏览器。而这个状态需要通过 cookie 或者 session 去实现。
cookie 存储在客户端: cookie 是服务器发送到用户浏览器并保存在本地的一小块数据,它会在浏览器下次向同一服务器再发起请求时被携带并发送到服务器上。
cookie 是不可跨域的: 每个 cookie 都会绑定单一的域名,无法在别的域名下获取使用,一级域名和二级域名之间是允许共享使用的(靠的是 domain)。

什么是 Session?

session 是另一种记录服务器和客户端会话状态的机制
session 是基于 cookie 实现的,session 存储在服务器端,sessionId 会被存储到客户端的cookie 中

session 认证流程:

用户第一次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相关信息,创建对应的 Session
请求返回时将此 Session 的唯一标识信息 SessionID 返回给浏览器
浏览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 SessionID 信息后,会将此信息存入到 Cookie 中,同时 Cookie 记录此 SessionID 属于哪个域名
当用户第二次访问服务器的时候,请求会自动判断此域名下是否存在 Cookie 信息,如果存在自动将 Cookie 信息也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会从 Cookie 中获取 SessionID,再根据 SessionID 查找对应的 Session 信息,如果没有找到说明用户没有登录或者登录失效,如果找到 Session 证明用户已经登录可执行后面操作。
根据以上流程可知,SessionID 是连接 Cookie 和 Session 的一道桥梁,大部分系统也是根据此原理来验证用户登录状态。

Cookie 和 Session 的区别

安全性: Session 比 Cookie 安全,Session 是存储在服务器端的,Cookie 是存储在客户端的。
存取值的类型不同:Cookie 只支持存字符串数据,想要设置其他类型的数据,需要将其转换成字符串,Session 可以存任意数据类型。
有效期不同: Cookie 可设置为长时间保持,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默认登录功能,Session 一般失效时间较短,客户端关闭(默认情况下)或者 Session 超时都会失效。
存储大小不同: 单个 Cookie 保存的数据不能超过 4K,Session 可存储数据远高于 Cookie,但是当访问量过多,会占用过多的服务器资源。

拓展:Session局限性

看起来通过 cookie + session 的方式是解决了问题,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上述情况能正常工作是因为我们假设 server 是单机工作的,但实际在生产上,为了保障高可用,一般服务器至少需要两台机器,通过负载均衡的方式来决定到底请求该打到哪台机器上。

假设登录请求打到了 A 机器,A 机器生成了 session 并在 cookie 里添加 sessionId 返回给了浏览器,那么问题来了:下次添加购物车时如果请求打到了 B 或者 C,由于 session 是在 A 机器生成的,此时的 B,C 是找不到 session 的,那么就会发生无法添加购物车的错误,就得重新登录了,此时请问该怎么办。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session 复制
A 生成 session 后复制到 B, C,这样每台机器都有一份 session,无论添加购物车的请求打到哪台机器,由于每台服务器都存有相同的session, 都能从中找到session,因此不会有问题。


这种方式虽然可行,但缺点也很明显:
同一样的一份 session 保存了多份,数据冗余
如果节点少还好,但如果节点多的话,特别是像阿里,微信这种由于 DAU 上亿,可能需要部署成千上万台机器,这样节点增多复制造成的性能消耗也会很大。
二、session 粘连

这种方式是让每个客户端请求只打到固定的一台机器上,比如浏览器登录请求打到 A 机器后,后续所有的添加购物车请求也都打到 A 机器上,Nginx 的 sticky 模块可以支持这种方式,支持按 ip 或 cookie 粘连等等,如按 ip 粘连方式如下

这样的话每个 client 请求到达 Nginx 后,只要它的 ip 不变,根据 ip hash 算出来的值会打到固定的机器上,也就不存在 session 找不到的问题了,当然不难看出这种方式缺点也是很明显,对应的机器挂了怎么办?
三、session 共享
session + redis 实现session 共享原理:
当客户端第一次发送请求后,nginx将请求分发给服务器1 ,然后将服务器1 产生的session 放入redis中,这样的话 客户端、服务器1 和redis中都会有一个相同的session,当客户端发送第二次请求的时候,nginx将请求分发给服务器2 (已知服务器2 中无session),因为客户端自己携带了一个session,那么服务器2 就可以拿着客户端带来的session中的session ID去redis中获取session,只要拿到这个session,就能执行之后的操作。

什么是 Token(令牌)

Acesss Token

访问资源接口(API)时所需要的资源凭证
简单 token 的组成: uid(用户唯一的身份标识)、time(当前时间的时间戳)、sign(签名,token 的前几位以哈希算法压缩成的一定长度的十六进制字符串)
特点:

服务端无状态化、可扩展性好
支持移动端设备
安全
支持跨程序调用
token 的身份验证流程:

1.客户端使用用户名跟密码请求登录
2.服务端收到请求,去验证用户名与密码
3.验证成功后,服务端会签发一个 token 并把这个 token 发送给客户端
4.客户端收到 token 以后,会把它存储起来,比如放在 cookie 里或者 localStorage 里
5.客户端每次向服务端请求资源的时候需要带着服务端签发的 token
6.服务端收到请求,然后去验证客户端请求里面带着的 token ,如果验证成功,就向客户端返回请求的数据
注意:

  • 每一次请求都需要携带 token,需要把 token 放到 HTTP 的 Header 里
  • 基于 token 的用户认证是一种服务端无状态的认证方式,服务端不用存放 token 数据。用解析 token 的计算时间换取 session 的存储空间,从而减轻服务器的压力,减少频繁的查询数据库
  • token 完全由应用管理,所以它可以避开同源策略。

Refresh Token

  • 另外一种 token——refresh token
  • refresh token 是专用于刷新 access token 的 token。如果没有 refresh token,也可以刷新 access token,但每次刷新都要用户输入登录用户名与密码,会很麻烦。有了 refresh token,可以减少这个麻烦,客户端直接用 refresh token 去更新 access token,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操作。

    两者区别:
  • Access Token 的有效期比较短,当 Acesss Token 由于过期而失效时,使用 Refresh Token 就可以获取到新的 Token,如果 Refresh Token 也失效了,用户就只能重新登录了。
  • Refresh Token 及过期时间是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只有在申请新的 Acesss Token 时才会验证,不会对业务接口响应时间造成影响,也不需要向像Session 一样一直保持在内存中以应对大量的请求。

token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用token)?

  • 完全由应用管理,可以避开同源策略
  • 支持跨域访问,cookie不支持, Cookie 跨站是不能共享的,这样的话如果你要实现多应用(多系统)的单点登录(SSO),使用 Cookie 来做需要的话就很困难了。但如果用 token 来实现 SSO 会非常简单,只要在 header 中的 authorize 字段(或其他自定义)加上 token 即可完成所有跨域站点的认证。
  • token是无状态的,可以在多个服务器间共享
  • token可以避免CSRF攻击(跨站请求攻击)
  • 易于扩展,在移动端原生请求是没有 cookie 之说的,而 sessionid 依赖于 cookie,sessionid 就不能用 cookie 来传了,如果用 token 的话,由于它是随着 header 的 authoriize 传过来的,也就不存在此问题,换句话说token 天生支持移动平台,可扩展性好。

- 拓展1:那啥是CSRF呢?

攻击者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欺骗用户的浏览器去访问一个自己曾经认证过的网站并运行一些操作(如发邮件,发消息,甚至财产操作如转账和购买商品)。由于浏览器曾经认证过(cookie 里带来 sessionId 等身份认证的信息),所以被访问的网站会认为是真正的用户操作而去运行。

那么如果正常的用户误点了上面这张图片,由于相同域名的请求会自动带上 cookie,而 cookie 里带有正常登录用户的 sessionid,类似上面这样的转账操作在 server 就会成功,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CSRF 攻击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同样域名的每个请求来说,它的 cookie 都会被自动带上,这个是浏览器的机制决定的!

至于完成一次CSRF攻击必要的两个步骤:

1、首先登了一个正常的网站A,并且在本地生成了cookie
2、在cookie有效时间内,访问了危险网站B(就获取了身份信息)

Q:那我不访问危险网站就完了呗?
A:危险网站也许只是个存在漏洞的可信任网站!

Q:那我访问完正常网站,关了浏览器就好了呀?
A:即使关闭浏览器,cookie也不保证一定立即失效,而且关闭浏览器并不能结束会话,session的生命周期跟这些都没关系。

-拓展2:同源策略?

就是不同源的客户端脚本在没有明确授权情况下,不准读写对方的资源!
同源就是:协议、域名与端口号都相同。
同源策略是由 Netscape 提出的著名安全策略,是浏览器最核心、基本的安全功能,它限制了一个源中加载脚本与来自其他源中资源的交互方式。

-拓展3:什么是跨域,如何解决?

当浏览器执行脚本时会检查是否同源,只有同源的脚本才会执行,如果不同源即为跨域。

产生原因:它是由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造成的,是浏览器对JavaScript实施的安全限制。

解决方案:

nginx(静态服务器)反向代理解决跨域(前端常用),a明确访问c代理服务器,但是不知道c的内容从哪里来,c反向从别的地方拿来数据。(忽略的是目标地址),浏览器可以访问a,而服务器之间不存在跨域问题,浏览器先访问a的服务器c,让c服务器作为代理去访问b服务器,拿到之后再返回数据给a。
jsonp:通常为了减轻web服务器的负载,我们把js、css、图片等静态资源分离到另一台独立域名的服务器上,在html页面中再通过相应的标签从不同域名下加载静态资源,而被浏览器允许。
添加响应头

-拓展4:易于扩展?

比如有多台服务器,使用负载均衡,第一次登录转发到了A,A中seesion缓存了用户的登录信息,第二次登录转发到了B,这时候就丢失了登录状态,当然这样也是有解决方案可以共享session,但token只需要所有的服务器使用相同的解密手段即可。

-拓展5:无状态?

服务端不保存客户端请求者的任何信息,客户端每次请求必须自备描述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识别客户端身份。服务端只需要确认该token是否是自己亲自签发即可,签发和验证都在服务端进行。

-拓展6:什么是单点登录?

所谓单点登录,是指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Token 的缺点

  • token 太长了:token 是 header, payload 编码后的样式,所以一般要比 sessionId 长很多,很有可能超出 cookie 的大小限制(cookie 一般有大小限制的,如 4kb),如果你在 token 中存储的信息越长,那么 token 本身也会越长,这样的话由于你每次请求都会带上 token,对请求来是个不小的负担

  • 不太安全:网上很多文章说 token 更安全,其实不然,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我们说 token 是存在浏览器的,再细问,存在浏览器的哪里?既然它太长放在 cookie 里可能导致 cookie 超限,那就只好放在 local storage 里,这样会造成安全隐患,因为 local storage 这类的本地存储是可以被 JS 直接读取的,另外由上文也提到,token 一旦生成无法让其失效,必须等到其过期才行,这样的话如果服务端检测到了一个安全威胁,也无法使相关的 token 失效。

所以 token 更适合一次性的命令认证,设置一个比较短的有效期!!!

拓展:不管是 cookie 还是 token,从存储角度来看其实都不安全(实际上防护 CSRF 攻击的正确方式是用 CSRF token),都有暴露的风险,我们所说的安全更多的是强调传输中的安全,可以用 HTTPS 协议来传输, 这样的话请求头都能被加密,也就保证了传输中的安全。

其实我们把 cookie 和 token 比较本身就不合理,一个是存储方式,一个是验证方式,正确的比较应该是 session VS token。

Token 和 Session 的区别

  • Session 是一种记录服务器和客户端会话状态的机制,使服务端有状态化,可以记录会话信息。而 Token 是令牌,访问资源接口(API)时所需要的资源凭证。Token 使服务端无状态化,不会存储会话信息。
  • Session 和 Token 并不矛盾,作为身份认证 Token 安全性比 Session 好,因为每一个请求都有签名还能防止监听以及重放攻击,而 Session 就必须依赖链路层来保障通讯安全了。如果你需要实现有状态的会话,仍然可以增加 Session 来在服务器端保存一些状态。
  • 所谓 Session 认证只是简单的把 User 信息存储到 Session 里,因为 SessionID 的不可预测性,暂且认为是安全的。而 Token ,如果指的是 OAuth Token 或类似的机制的话,提供的是 认证 和 授权 ,认证是针对用户,授权是针对 App 。其目的是让某 App 有权利访问某用户的信息。这里的 Token 是唯一的。不可以转移到其它 App上,也不可以转到其它用户上。Session 只提供一种简单的认证,即只要有此 SessionID ,即认为有此 User 的全部权利。是需要严格保密的,这个数据应该只保存在站方,不应该共享给其它网站或者第三方 App。所以简单来说:如果你的用户数据可能需要和第三方共享,或者允许第三方调用 API 接口,用 Token 。如果永远只是自己的网站,自己的 App,用什么就无所谓了。

JWT概述

  • JSON Web Token(简称 JWT)是目前最流行的跨域认证解决方案。是一种认证授权机制。

  • JWT 是为了在网络应用环境间传递声明而执行的一种基于 JSON 的开放标准(RFC 7519)。JWT 的声明一般被用来在身份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间传递被认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便于从资源服务器获取资源。比如用在用户登录上。

  • 可以使用 HMAC 算法或者是 RSA 的公/私秘钥对 JWT 进行签名。因为数字签名的存在,这些传递的信息是可信的。

JWT 的原理

  • 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服务端认证成功后,会返回给客户端一个 JWT

  • 客户端将 token 保存到本地(通常使用 localstorage,也可以使用 cookie)

  • 当用户希望访问一个受保护的路由或者资源的时候,需要请求头的 Authorization 字段中使用Bearer 模式添加 JWT,其内容看起来是下面这样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服务端的保护路由将会检查请求头 Authorization 中的 JWT 信息,如果合法,则允许用户的行为

  • 因为 JWT 是自包含的(内部包含了一些会话信息),因此减少了需要查询数据库的需要

  • 因为 JWT 并不使用 Cookie 的,所以你可以使用任何域名提供你的 API 服务而不需要担心跨域资源共享问题(CORS)

  • 因为用户的状态不再存储在服务端的内存中,所以这是一种无状态的认证机制

JWT 的使用方式

方式一

当用户希望访问一个受保护的路由或者资源的时候,可以把它放在 Cookie 里面自动发送,但是这样不能跨域,所以更好的做法是放在 HTTP 请求头信息的 Authorization 字段里,使用 Bearer 模式添加 JWT。

GET /calendar/v1/events
  • 用户的状态不会存储在服务端的内存中,这是一种 无状态的认证机制

  • 服务端的保护路由将会检查请求头 Authorization 中的 JWT 信息,如果合法,则允许用户的行为。

  • 由于 JWT 是自包含的,因此减少了需要查询数据库的需要

  • JWT 的这些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完全依赖其无状态的特性提供数据 API 服务,甚至是创建一个下载流服务。

  • 因为 JWT 并不使用 Cookie ,所以你可以使用任何域名提供你的 API 服务而不需要担心跨域资源共享问题(CORS)

方式二

跨域的时候,可以把 JWT 放在 POST 请求的数据体里。

方式三

通过 URL 传输

http://www.example.com/user?token=xxx

Token 和 JWT 的区别

相同:

  • 都是访问资源的令牌

  • 都可以记录用户的信息

  • 都是使服务端无状态化

  • 都是只有验证成功后,客户端才能访问服务端上受保护的资源

区别:

  • Token:服务端验证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Token 时,还需要查询数据库获取用户信息,然后验证 Token 是否有效。

  • JWT:将 Token 和 Payload 加密后存储于客户端,服务端只需要使用密钥解密进行校验(校验也是 JWT 自己实现的)即可,不需要查询或者减少查询数据库,因为 JWT 自包含了用户信息和加密的数据。

拓展:

常见的前后端鉴权方式

  • Session-Cookie

  • Token 验证(包括 JWT,SSO)

  • OAuth2.0(开放授权)

常见的加密算法

不可逆加密:【Hash加密算法/散列算法/摘要算法】

  • 一旦加密就不能反向解密得到密码原文,一般用来加密用户密码,app的服务器端数据库里一般存储的也都是加密后的用户密码。

  •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首先把密码类数据经过MD5加密算法加密,然后再在外面使用可逆的加密方式加密一次,这样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即便数据被截获了,但是想要完全破解,还是很难的。

  • Hash算法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单向算法,用户可以通过Hash算法对目标信息生成一段特定长度的唯一的Hash值,却不能通过这个Hash值重新获得目标信息。因此Hash算法常用在不可还原的密码存储、信息完整性校验等。

  • 用途:一般用于效验下载文件正确性,一般在网站上下载文件都能见到;存储用户敏感信息,如密码、 卡号等不可解密的信息。

  • 常见的不可逆加密算法有:MD5、SHA、HMAC

可逆加密:可逆加密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

  •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的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出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时用的密钥以及相同加密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回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收发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这就需要解密方事先知道加密密钥。

  • 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 用途:一般用于保存用户手机号、身份证等敏感但能解密的信息。

  •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高级加密标准)、DES(数据加密算法)、3DES、Blowfish、IDEA、RC4、RC5、RC6

非对称加密:【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公有密钥加密,私有密钥解密】

  • 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的保密方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

  • 服务器存私钥,客户端拿公钥,客户端加解密算法可以做成so库。

  • 非对称加密与对称加密相比,其安全性更好;非对称加密的缺点是加密和解密花费时间长、速度慢,只适合对少量数据进行加密。

  • 用途:一般用于签名和认证。

  •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公钥加密算法)、DSA(数字签名用)、ECC(移动设备用)、Diffie-Hellman、El Gamal

常见问题

使用 cookie 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因为存储在客户端,容易被客户端篡改,使用前需要验证合法性,所以,不要存储敏感数据,比如用户密码,账户余额;使用 httpOnly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 尽量减少 cookie 的体积,能存储的数据量不能超过 4kb;一个浏览器针对一个网站最多存 20 个Cookie,浏览器一般只允许存放 300 个Cookie

  • 设置正确的 domain 和 path,减少数据传输

  • cookie 无法跨域(每个 cookie 都会绑定单一的域名,无法在别的域名下获取使用)

  • 移动端对 cookie 的支持不是很好,而 session 需要基于 cookie 实现,所以移动端常用的是 token

使用 session 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将 session 存储在服务器里面,当用户同时在线量比较多时,这些 session 会占据较多的内存,需要在服务端定期的去清理过期的 session

  • 当网站采用集群部署的时候,会遇到多台 web 服务器之间如何做 session 共享的问题。因为 session 是由单个服务器创建的,但是处理用户请求的服务器不一定是那个创建 session 的服务器,那么该服务器就无法拿到之前已经放入到 session 中的登录凭证之类的信息了。解决方案:写客户端cookie的方式、服务器之间session数据同步、用mysql数据库共享session数据。

  • 当多个应用要共享 session 时,除了以上问题,还会遇到跨域问题,因为不同的应用可能部署的主机不一样,需要在各个应用做好 cookie 跨域的处理。

  • sessionId 是存储在 cookie 中的,假如浏览器禁止 cookie 或不支持 cookie 怎么办? 一般会把 sessionId 跟在 url 参数后面即重写 url,所以 session 不一定非得需要靠 cookie 实现

  • 移动端对 cookie 的支持不是很好,而 session 需要基于 cookie 实现,所以移动端常用的是 token

使用 token 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如果你认为用数据库来存储 token 会导致查询时间太长,可以选择放在内存当中。比如 redis 很适合你对 token 查询的需求。

  • token 完全由应用管理,所以它可以避开同源策略

  • token 可以避免 CSRF 攻击(因为不需要 cookie 了)

  • 移动端对 cookie 的支持不是很好,而 session 需要基于 cookie 实现,所以移动端常用的是 token

使用 JWT 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因为 JWT 并不依赖 Cookie 的,所以你可以使用任何域名提供你的 API 服务而不需要担心跨域资源共享问题(CORS)

  • JWT 默认是不加密,但也是可以加密的。生成原始 Token 以后,可以用密钥再加密一次。

  • JWT 不加密的情况下,不能将秘密数据写入 JWT。

  • JWT 不仅可以用于认证,也可以用于交换信息。有效使用 JWT,可以降低服务器查询数据库的次数。

  • JWT 最大的优势是服务器不再需要存储 Session,使得服务器认证鉴权业务可以方便扩展。但这也是 JWT 最大的缺点:由于服务器不需要存储 Session 状态,因此使用过程中无法废弃某个 Token 或者更改 Token 的权限。也就是说一旦 JWT 签发了,到期之前就会始终有效,除非服务器部署额外的逻辑。

  • JWT 本身包含了认证信息,一旦泄露,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该令牌的所有权限。为了减少盗用,JWT的有效期应该设置得比较短。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权限,使用时应该再次对用户进行认证。

  • JWT 适合一次性的命令认证,颁发一个有效期极短的 JWT,即使暴露了危险也很小,由于每次操作都会生成新的 JWT,因此也没必要保存 JWT,真正实现无状态。

  • 为了减少盗用,JWT 不应该使用 HTTP 协议明码传输,要使用 HTTPS 协议传输。

- 只要关闭浏览器 ,session 真的就消失了?

不对。对 session 来说,除非程序通知服务器删除一个 session,否则服务器会一直保留,程序一般都是在用户做 log off 的时候发个指令去删除 session。

然而浏览器从来不会主动在关闭之前通知服务器它将要关闭,因此服务器根本不会有机会知道浏览器已经关闭,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大部分 session 机制都使用会话 cookie 来保存 session id,而关闭浏览器后这个 session id 就消失了,再次连接服务器时也就无法找到原来的 session。

如果服务器设置的 cookie 被保存在硬盘上,或者使用某种手段改写浏览器发出的 HTTP 请求头,把原来的 session id 发送给服务器,则再次打开浏览器仍然能够打开原来的 session。

恰恰是由于关闭浏览器不会导致 session 被删除,迫使服务器为 session 设置了一个失效时间,当距离客户端上一次使用 session 的时间超过这个失效时间时,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已经停止了活动,才会把 session 删除以节省存储空间。

作者:_code_x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ab856c32222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 :
https://juejin.im/post/6844904034181070861
https://www.jianshu.com/p/b2e23939ad46
https://blog.51cto.com/jamesfancy/2065665
https://blog.csdn.net/kaixuansui/article/details/94433920
https://www.cnblogs.com/yuki-nana/p/14001600.html
https://www.cnblogs.com/xiaozhang2014/p/7750200.html
https://mp.weixin.qq.com/s/j-6ngGKRJvB3gfY4VJaU4A

Cookie Session Token 与 JWT 解析相关推荐

  1. 理解cookie与token(JWT)

    文章目录 理解cookie与token(JWT) 基于cookie方式 JWT(Json Web Token) 理解cookie与token(JWT) 基于cookie方式 • 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名 ...

  2. 2、cookie session token详解

    cookie session token详解 转自:http://www.cnblogs.com/moyand/ 发展史 1.很久很久以前,Web 基本上就是文档的浏览而已, 既然是浏览,作为服务器, ...

  3. Cookie、Session、Token与JWT解析

    作者:_code_x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ab856c32222 认证.授权与凭证 什么是认证(Authentication)? 通俗地讲就是验证当前用户的身份 ...

  4. cookie session token区别_彻底理解cookie,session,token

    点击上方"Java知音",选择"置顶公众号" 技术文章第一时间送达! 作者: 墨颜丶 cnblogs.com/moyand/p/9047978.html 发展史 ...

  5. cookie session token区别_cookie、session与token的真正区别

    发展史 1.很久很久以前,Web 基本上就是文档的浏览而已, 既然是浏览,作为服务器, 不需要记录谁在某一段时间里都浏览了什么文档,每次请求都是一个新的HTTP协议, 就是请求加响应, 尤其是我不用记 ...

  6. cookie session token 之间的区别

    cookie 和session的区别 1.cookie数据存放在客户的浏览器上,session数据放在服务器上. 2.cookie不是很安全,别人可以分析存放在本地的COOKIE并进行COOKIE欺骗 ...

  7. 熬夜彻底搞懂Cookie Session Token JWT

    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 HTTP 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 HTTP 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 什么是无状态呢?就是说这一次请求和上一次请求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互不认识的,没有关联的. 看过电影<夏洛特烦恼&g ...

  8. 大剑无锋之浅析Cookie/Session/Token

    Cookie Cookie是客户端保存用户信息的一种机制,用来记录用户的一些信息,也是实现Session的一种方式.Cookie存储的数据量有限,且都是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存储大 ...

  9. 测试面试题:cookie/session/token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测试面试必问:   token,cookie,session 有什么区别? 1.解释 1>Cookie cookie 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东西,指的就是浏览器里面能永久存储的一种数据,仅仅是浏览器实 ...

最新文章

  1. 使用jquery 根据下拉列表的name值查找被选中的值
  2. python画图零基础入门教程_Python 零基础 快速入门 趣味教程 (咪博士 海龟绘图 turtle) 6. 条件...
  3. Addr、@运算符与Pointer类型
  4. 如何进行服务器备份操作系统,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上做备份和恢复
  5. Windows系统云服务器安装、配置 MySQL 数据库
  6. [JZOJ5866]【NOIP2018模拟9.13】指引
  7. uni-app微信小程序uni.getLocation获取位置;authorize scope.userLocation需要在app.json中声明permission;小程序用户拒绝授权后重新授权
  8. 我的一些学习经验:ONVIF
  9. conda : 无法将“conda”项识别为 cmdlet、函数、脚本文件或可运行程序的名称。请检查名称的拼写,如果包括路径,请确保路径正确,然后再试一 次。
  10. VSCode 插件离线安装方法(转载)
  11. 2022版全国各地mapinfo格式电子地图及mapinfo二次开发
  12. sql server2016中文版
  13. EDFbrowser查看edf文件及睡眠分期认识
  14. 道德经和译文_老子《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
  15. python控制结束多线程_python进阶八——并发编程之多线程
  16. javaScript 生成随机字母 随机数字的5种方法
  17. 小米实习面试总结(1)
  18. Sql Server 和 Access 操作数据库结构Sql语句
  19. 亲身体会:自学和培训的区别
  20. Unity 使用RVO2(orca)算法

热门文章

  1. 如何评价广告营销效果
  2. “中国POS机龙头”的数据化转型之道
  3. android身份生成器程序,Android P 安全性更新
  4. MGW PCI Framework Architecture
  5. 天空盒(Skybox)
  6. 设计模式 | 装饰模式
  7. C#打开系统图片查看器查看图片
  8. MyCms 自媒体 CMS 系统 v3.2.0,新增两款免费插件
  9. html中空心字怎么打,Word里的空心字怎么打啊?
  10. OpenCPN介绍及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