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刺"首见于()

A.《针灸甲乙经》
B.《黄帝内经》
C.《难经》
D.《针经指南》
E.《针灸大成》

2.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标志为()

A.行针时间达到一定长
B.刺入腧穴达一定深度
C.得气
D.医者完成各种操作手法
E.施以补泻手法

3.刺激强度中,捻转的中度刺激量是()

A.捻转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
B.捻转角度大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
C.捻转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
D.捻转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大于90次/分
E.捻转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次/分

4.首先提出捻转、提插等单式补泻手法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针经指南》
D.《针灸甲乙经》
E.《备急千金要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灸法量学要素的是()

A.艾灸时患者的体位
B.艾灸的间隔时间
C.艾灸施灸的距离
D.艾炷的大小
E.施灸壮数

6.下列腧穴中,可以直刺、深刺的是()

A.缺盆
B.膻中
C.条口
D.中封
E.期门

7.下列腧穴中,只能平刺的是()

A.紫宫
B.三阴交
C.完骨
D.中脘
E.承泣

8."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出自()

A.《灵枢·经脉》
B.《灵枢·九针十二原》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千金方》

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作用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10.行针的目的不包括()

A.激发经气
B.防止晕针
C.缓解滞针
D.催气速行
E.补虚泻实

11.肌肉薄浅部位的腧穴进针时,应采用()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

12.下列各组腧穴中,宜用仰靠坐位的是()

A.大椎、风池、曲池、血海
B.印堂、哑门、肺俞、足三里
C.上星、迎香、膻中、廉泉
D.人中、肾俞、委中、昆仑
E.百会、腰阳关、环跳、阳陵泉

13.取头、面、胸、腹部以及下肢前面的腧穴应选择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仰靠坐位
E.俯伏坐位

14.适用于长针的毫针进针方法是()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15.舒张进针法适用于().

A.皮肉浅薄的部位
B.长针的进针
C.短针的进针
D.皮肤松弛的腹部
E.肌肉丰厚的部位

16.下列腧穴中,针刺时适合用提捏进针法的是()

A.百会
B.太阳
C.头维
D.下关
E.印堂

17.下列各项操作中,属于开阖补泻法之泻法的是()

A.出针时按揉针孔
B.出针后揉按针孔
C.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迅速按闭
D.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
E.出针时快速捻转,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

18.下列各项操作中,属于疾徐补泻法之补法的是()

A.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B.进针快,少捻转,出针慢
C.进针慢,多捻转,出针慢
D.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
E.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

19.下列各项操作中,属于提插补泻法之泻法的是()

A.重提轻插,幅度小,频率快
B.重提轻插,幅度大,频率快
C.重提轻插,幅度小,频率慢
D.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E.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慢

20.下列各项操作中,属于捻转补泻法之泻法的是()

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B.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C.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E.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轻

21.下列各项操作中,属于迎随补泻法中之补法是()

A.针尖顺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B.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C.针尖垂直于经脉循行方向刺入
D.针尖交叉经脉循行方向刺入
E.斜刺进针,变换角度,再向四周刺入

22.呼吸补泻法的泻法是()

A.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B.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C.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D.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
E.吸气时出针,呼气时提插

23.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B.呼气时进针,吸气时提插
C.呼气时进针,吸气时捻转
D.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E.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24."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此语首见于()

A.《灵枢·经脉》
B.《灵枢·九针十二原》
C.《素问·针解》
D.《千金方》
E.《难经·七十二难》

25.《标幽赋》所载"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描述的是()

A.行针
B.得气
C.手法
D.进针
E.出针

26.阳证、虚证、新病,宜采用的刺法是()

A.浅刺
B.深刺
C.速刺
D.慢刺
E.点刺

27."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出自于()

A.《针灸甲乙经》
B.《素问》
C.《灵枢》
D.《针灸大成》
E.《千金方》

28.治疗热痹宜选用的是().

A.刮法
B.弹法
C.烧山火
D.透天凉
E.平补平泻法

29.艾炷灸可分为().

A.明灸和着肤灸
B.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C.间隔灸与悬灸
D.着肤灸和间隔灸
E.直接灸与实按灸

30.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疱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31.铺灸法所属的是()

A.直接灸
B.天灸
C.隔物灸
D.明灸
E.非瘢痕灸

32.药物灸又称为().

A.艾卷灸
B.隔物灸
C.化脓灸
D.灯草灸
E.发疱灸

33.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

34.下列各项,属直接灸的是()

A.无瘢痕灸
B.温和灸
C.温针灸
D.太乙针灸
E.雷火针灸

35.中等艾炷的大小是()

A.如麦粒大
B.如枣大
C.如粟粒大
D.如半截橄榄大
E.如半截枣核大

36.瘢痕灸的灸疮一般形成的时间是()

A.灸后3天左右
B.灸后7天左右
C.灸后10天左右
D.灸后15天左右
E.灸后30天左右

37.治疗中风脱证宜选用的灸法是()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雀啄灸

38.治疗痄腮常用的灸法是()

A.直接灸
B.间接灸
C.温针灸
D.灯火灸
E.天灸

39.治疗虚劳、顽痹,宜选用()

A.直接灸
B.隔盐灸
C.隔蒜灸
D.隔附子饼灸
E.隔姜灸

40.下列灸法中,不属于艾灸的是()

A.太乙针灸
B.悬灸
C.间接灸
D.实按灸
E.天灸

41.下列灸法中,不属于艾条灸的是()

A.温和灸
B.温针灸
C.太乙针灸
D.回旋灸
E.雀啄灸

42.最早记载拔罐法的古代医书是()

A.《肘后方》
B.《备急千金要方》
C.《黄帝内经》
D.《五十二病方》
E.《难经》

43.下列疾病中,一般不采用拔罐法治疗的是()

A.风湿痹痛
B.神经麻痹
C.高热抽搐
D.痛经
E.毒蛇咬伤

44.留罐时间一般为()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25分钟
E.25~30分钟

45.走罐时常选择的罐具是().

A.竹罐
B.陶罐
C.玻璃罐
D.抽气罐
E.多功能罐

46.下列各项中,属于拔罐适应证的是()

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
C.大血管部位
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

47.用镊子夹乙醇棉球,燃后在罐内绕1~2圈,退出后将罐吸附至穴位,此方法为()

A.闪火法
B.投火法
C.架火法
D.闪罐法
E.推罐法

48.拔罐法古称()

A.吸血疗法
B.吸脓疗法
C.排气疗法
D.角法
E.闪法

49.下列不属于吸罐方法的是()

A.滴酒
B.闪火
C.贴棉
D.投火
E.煮药

50.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首选的方法是()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血拔罐法
E.留针拔罐法

51.下列各病,应首选刺血拔罐法的是()

A.咳嗽
B.腹泻
C.牙痛
D.扭伤
E.咽痛

52.适合药罐法的罐具是()

A.玻璃罐
B.陶罐
C.抽气罐
D.竹罐
E.水牛角

5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孕妇腹部不宜拔罐
B.皱纹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C.心脏、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
D.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E.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

54.感冒发热用耳尖三棱针放血疗法宜选()

A.刺络法
B.散刺法
C.点刺法
D.挑刺法
E.叩刺法

55.下列各项中,属于形成皮肤针法基础的是()

A.络刺
B.豹纹刺、经刺
C.焠刺、输刺
D.九刺、五刺、十二刺
E.半刺、毛刺、扬刺

56.皮内针法不宜埋针的部位为()

A.关节
B.耳部
C.腹部
D.背部
E.大腿部

5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

A.每秒50~100次
B.每秒50次以上
C.每秒100次以上
D.每秒2~5次
E.每秒10~20次

58.耳针法中,穴位注射的一般注射剂量为()

A.0.1~0.5ml
B.0.1ml
C.0.3~0.5ml
D.0.5~1ml
E.1ml

59.现今之三棱针在古"九针"中被称为()

A.镵针
B.铍针
C.锋针
D.毫针
E.大针

60.皮肤针法所依据的理论是()

A.皮部
B.络脉
C.经别
D.经筋
E.正经

61.下列各组病证中,不适合用埋针法治疗的是()

A.胃痛、哮喘
B.肥胖
C.腰痛、痹证
D.小儿急惊风
E.痛经、月经不调

62.电针法中,密波的频率为()

A.每秒50~100次
B.每秒50次以上
C.每秒100次以上
D.每秒2~5次
E.每秒10~20次

63.下列各部位中,能进行穴位注射的是()

A.小静脉内
B.腕关节内
C.坐骨神经部位
D.头皮部位
E.腰背部脊柱内

64.散刺法又称()

A.点刺
B.豹纹刺
C.循经刺
D.毛束0
E.半束0

65.穴位注射中,面部腧穴宜用的注射剂量是()

A.0.3~0.5ml
B.0.1~0.2ml
C.1ml
D.2~3ml
E.0.5~1ml

66.电针中,能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用于缓解肌肉痉挛的波形是()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67.电针中,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用治多种痿证的波形是()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68.电针中,动力作用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的波形是()

A.疏波
B.密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69.电针中,动力作用强,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形是().

A.疏波
B.密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70.用于治疗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的头穴线为()

A.额中线
B.额旁1线
C.额旁2线
D.额旁3线
E.顶中线

71.标准头穴线的数目是()

A.15条
B.18条
C.10条
D.14条
E.16条

72.治疗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应选择的标准头穴线为()

A.颞前线
B.颞后线
C.枕上正中线
D.枕上旁线
E.枕下旁线

73.从头部前顶穴至颞部胆经悬厘穴引一斜线,此线称为()

A.顶中线
B.顶颞前斜线
C.顶颞后斜线
D.颞前线
E.颞后线

74.《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经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通过的时间是()

A.1982年
B.1984年
C.1989年
D.1990年
E.1993年

75.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的部位是()

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顶肌
E.颅骨外膜

76.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称之为()

A.耳轮尾
B.耳轮结节
C.耳轮脚
D.对耳轮体
E.对耳轮上脚

77.耳穴中,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郭的分布部位是()

A.耳垂
B.耳舟
C.对耳轮体
D.三角窝
E.耳甲

78.位于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的耳穴是()

A.髋
B.坐骨神经
C.交感
D.神门
E.肾上腺

79.根据脏腑辨证选穴原则,脱发应选择的耳穴为()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80.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的耳穴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81.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称为()

A.屏上切迹
B.屏间切迹
C.屏轮切迹
D.耳甲
E.耳甲腔

82.耳穴中,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在耳郭的分布部位是()

A.耳垂
B.耳舟
C.耳甲艇
D.耳甲腔
E.耳甲

83.位于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的耳穴是()

A.盆腔
B.神门
C.内生殖器
D.肝
E.肾上腺

84.位于耳轮角消失处即耳甲4区的耳穴是()

A.食管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E.大肠

85.据脏腑辨证选取耳穴,皮肤病应选择的是()

A.心、小肠
B.肝、胆
C.脾、胃
D.肺、大肠
E.胃、膀胱

86.牙痛取"大肠"所依据的选穴原则是()

A.按相应部位取穴
B.按临床经验取穴
C.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D.按经络辨证取穴
E.按脏腑辨证取穴

87.同时针刺左侧风池、外关、悬钟、足临泣,首选体位是()

A.向右侧卧位
B.伏卧位
C.仰靠坐位
D.向左侧伏坐位
E.仰卧位

88.斜刺的角度应为()

A.15°左右
B.25°左右
C.35°左右
D.45°左右
E.60°左右

89.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

A.补虚泻实
B.提插补泻
C.开合补泻
D.补法与泻法
E.平补平泻

90.关于得气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针刺入后,即可感觉到该部位特殊的感觉和反应
B.经气感应产生时,经常感觉针下落空感
C.患者针下出现酸麻胀重,沿着一定的方向传导
D.得气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E.只有针刺才会得气

91.下列腧穴中,宜采用斜刺的是()

A.百会
B.胆俞
C.肾俞
D.太溪
E.阳白

92.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
B.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
C.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
D.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E.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93.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A.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E.针尖垂直经脉,逆经而刺

94.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后不按针孔
B.出针时摇大针孔
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D.出针后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95.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
B.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C.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D.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E.进针快,少捻针,快出针

96.下列哪组属行针辅助手法().

A.提插法,捻转法,震颤法
B.提插法,捻转法,弹针法
C.震颤法,弹针法,刮柄法
D.提插法,捻转法,刮柄法
E.提插法,刮柄法,震颤法

97.针刺右侧风市、日月、飞扬、足临泣穴,应选取的体位是()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俯卧位
D.仰卧位
E.仰卧位

9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风寒痹痛
B.肿疡初起
C.阳痿早泄
D.便秘实证
E.中风脱证

99.雀啄灸属于()

A.天灸
B.艾炷灸
C.温针灸
D.温灸器灸
E.艾条灸

100.化脓灸属于()

A.直接灸
B.间接灸
C.温和灸
D.回旋灸
E.实按灸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1】相关推荐

  1.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11】

    1.治疗风寒痹痛常用() A.灯草灸 B.隔姜灸 C.隔蒜灸 D.隔盐灸 E.隔泥灸 2.治疗丹毒,应首选的拔罐法是() A.刺络拔罐法 B.留针拔罐法 C.走罐法 D.闪罐法 E.排罐法 3.治疗皮 ...

  2.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12】

    1.针刺双侧环跳时体位宜为() A.仰卧位 B.俯伏坐位 C.俯卧位 D.侧俯坐位 E.仰靠坐位 2.撰写<针灸聚英>的是()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3.最早 ...

  3.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9】

    1.原穴主要治疗() A.五脏六腑病证 B.表里经脉病证 C.五脏病证 D.六腑病证 E.急性病证 2.络穴主要治疗() A.五脏六腑病证 B.表里经脉病证 C.五脏病证 D.六腑病证 E.急性病证 ...

  4.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7】

    1.肝气犯胃所致呕吐证的治疗配穴应取() A.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 B.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胃俞.上脘 C.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膻中.丰隆 D.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太冲.阳陵泉 ...

  5.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3】

    1.手太阴之别名曰() A.通里 B.列缺 C.内关 D.太渊 E.外关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 A.大指小指之端 B.小指大指之端 C.大指次指之端 D.次指大指之端 E.中指之端 3.在面部发生 ...

  6.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4】

    1.足太阳经背部第一.二侧线循行之后会合的部位是() A.腰部 B.臀部 C.腘窝部 D.踝部 E.足小趾 2.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循行交接的部位是() A.足大趾内侧 B.足大趾外侧 C.足二趾 ...

  7.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5】

    1.治疗外感咳嗽的主穴是() A.列缺.太渊.三阴交 B.肺俞.列缺.合谷 C.肺俞.列缺.太渊 D.列缺.合谷.三阴交 E.肺俞.三阴交.合谷 2.下列不属于穴位贴敷法治疗咳嗽常用穴的是() A.肺 ...

  8.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6】

    1.患者左颞部疼痛,开始为激烈的搏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兼见头昏,胸脘痞闷,苔白腻,脉滑.治疗除主穴外,应配用的腧穴是() A.合谷.内庭 B.百会.行间 C.中脘.丰隆 D.血海.膈俞 E.后 ...

  9. 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题库【8】

    1.某女,25岁.时感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纳后痛减,兼见泛吐清水,便溏,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弱.治疗应取() A.足三里.内关.中脘 B.胃俞.梁门.中脘 C.足三里.梁门.肝俞 D.肾俞.下脘. ...

最新文章

  1. deepin root密码_Deepin安装MySQL
  2. 商品规格js_品优购电商系统开发 第3章 规格及模板管理
  3. bat判断3306端口号是否被占用
  4. 【剑指offer】字符串的排列
  5. 前端学习(1737):前端调试值测试窗口的切换
  6. 视觉SLAM笔记(36) 3D-2D: PnP
  7. 数据科学 IPython 笔记本 7.13 向量化字符串操作
  8. java 中的 long
  9. 关于将Tesorflow的SavedModel模型转换成tflite模型
  10. yxy小蒟蒻的201119总结
  11. 移动硬盘显示无法访问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的文件寻回办法
  12. 小程序解决上拉加载更多时数据超过1024KB
  13. Android Qcom Display学习(十三)
  14. maximo安全组没有添加用户的权限
  15. 合作对策模型的简单实现
  16. QQ空间迁移_【SRX550_HA_以及端口绑定高可靠性尝试】
  17. html导航栏动态图标,导航栏动态图.html
  18. 北大韦神答辩PPT,最后一页文字被挑剔!
  19. Acwing寒假每日一题(一)笨拙的手指
  20.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未来网络之憧憬——情景网络

热门文章

  1. 通话记录模拟v1.0安卓
  2. 推荐系统应用研究:音乐电台
  3. 教你制作XP主题一键安装包
  4. c语言小游戏出拳,C语言--拳击小游戏
  5. 如何用Python开发象棋小游戏
  6. Springboot毕设项目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招聘系统dm1tu(java+VUE+Mybatis+Maven+Mysql)
  7. 计算机怎么程序记事本,如何使用计算机的记事本
  8. 前端实现每天只能签到一次
  9. 谭铁牛院士:向生物学习 开启模式识别新突破
  10. c语言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