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为个人学习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baiOSI模型du中最低的一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zhi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MAC层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Logical Links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媒体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应用

不管是在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目前普遍采用的是IEEE 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逻辑链路(Logical Links)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面向连接的服务,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建立逻辑线路,但在两个端系统间要维持会话。

面向需要应答连接的服务 分组传输并有返回信号的逻辑线路。这种服务产生更大的开销,但更加可靠。

无应答不连接服务 无需应答和预先的传送。在端系统间没有会话。

OSI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细分为较低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较高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当它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它从MAC子层向上传送。如果有多个网络和设备相连,LLC层可能将分组送给另一个网络。例如,在一个NetWare服务器上,你可能既安装了以太网络适配器又安装了令牌网络适配器,NetWare自动地在连接到适配器的网络间桥接,这样原来在以太网上的分组就可以传送到令牌网上的目的地了,LLC层就象网络段间的交换或链路中继,它将以太网的帧重装成令牌环网的帧。

相关条目:Connection-Oriented and Connectionless Protocols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Data-Link Layer OSI Model 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Layered Architecture分层体系结构;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Protocol Stack协议栈。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物理层和Mac层的区别相关推荐

  1. 第三章:zigbee学习笔记之物理层和mac层帧格式分析

    本文原地址:https://blog.csdn.net/tainjau/article/details/81634681 IEEE802.15.4工作组致力于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ireless per ...

  2. 网络协议 3 - 从物理层到 MAC 层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们见证了 IP 地址的诞生,机器一旦有了 IP,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里和其他的机器展开沟通了.     今天,我们来认识下 物理层 和 MAC 层.     日常生活中,身为 ...

  3. 网络协议 3 - 物理层 和 MAC 层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们见证了 IP 地址的诞生,机器一旦有了 IP,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里和其他的机器展开沟通了.     今天,我们来认识下 物理层 和 MAC 层.     日常生活中,身为 90 后 ...

  4. 63-从物理层到MAC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游戏?

    5.从物理层到MAC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游戏? 开篇词 一旦机器有了 IP,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里和其他的机器展开沟通了. 故事就从我的大学宿舍开始讲起吧. 我们宿舍四个人,大一的时候学校不让 ...

  5.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MAC层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 ...

  6. 从物理层到MAC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游戏?

    目录 第一层(物理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 小结 上一节,我们见证了 IP 地址的诞生,或者说是整个操作系统的诞生.一旦机器有了 IP,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里和其他的机器展开沟通了. 故事就从 ...

  7. 网络笔记(5) 从物理层到MAC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游戏?

    上一节,我们见证了 IP 地址的诞生,或者说是整个操作系统的诞生.一旦机器有了 IP,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里和其他的机器展开沟通了. 故事就从我的大学宿舍开始讲起吧.作为一个八零后,我要暴露年龄了. 我 ...

  8. 第5讲 | 从物理层到MAC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游戏?

    上一节,我们见证了 IP 地址的诞生,或者说是整个操作系统的诞生.一旦机器有了 IP,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里和其他的机器展开沟通了. 故事就从我的大学宿舍开始讲起吧.作为一个八零后,我要暴露年龄了. 我 ...

  9. 【图解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和MAC层的亲密关系

    机器有了IP,就能在网络和其他机器通信. 物理层 电脑连电脑时,需要配置这俩电脑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要想两台电脑能够通信,这三项必须配置成为一个网络,可以一个是192.168.0.1/24 ...

最新文章

  1. 专访季虎:如何突破瓶颈构建高质量风控系统?
  2. 算法--------------有效的数独
  3. 如何实现字符串的翻转,不用php库函数翻转字符串
  4. spring19:AspectJ的初步介绍
  5. 项目调试之小工具---文件名替换
  6. 【科普】国内外高质量数据科学竞赛平台有哪些?
  7. [css] 怎么让div中的图片和文字同时上下居中?
  8. Android 实现ListView的A-Z字母排序
  9. mysql 创建视图 主键_MySQL数据库基础操作命令,本文助你更上一层楼!
  10. 线程池,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11. H3C 模拟器 pc与sw直连 开启telnet
  12. android webview 百度地图,Android WebView显示地图
  13. 解决联想笔记本电源选项 电源管理无效
  14. openwrt 格式化_OpenWRT上进行EXT4格式化和内容写入
  15. 1月到12月 周一到周日 十二种颜色 用英语怎么说
  16. Hive beeline详解
  17. ubuntu 设置打开文件的默认方式
  18. pandas 实例操作:美国人口案例分析
  19. 微软Windows8“消失”了的宣传壁纸
  20. 股票查询与分析系统(Qt 5.9.8)

热门文章

  1. VNPY回测踩坑全记录
  2. Thinkphp 树形菜单(基于zTree)简单好用
  3. 有道云笔记不需要开通会员即可导出思维导图的方法
  4. ChatGPT 余额查询接口
  5. GitHub怎么用 GitHub是什么 新手怎么用GitHub 图文并茂,不看都不行
  6. ConvergenceWarning: lbfgs failed to converge (status=1)
  7. iOS-发布APP到AppStore
  8. Linux: crash: invalid kernel virtual address: ffffffffb54b75b0 type: “cpu_possible_mask“
  9. PHPExcel的常用功能
  10. NPUCTF write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