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我在看学生提交的中期报告时,再次遇到“字号,行距,磅,像素……”之类概念,然后搜了很多资料,看我的脑壳痛,眼冒金星。之前,在2017年7月16日,我在B站上传了《排版的艺术》,当时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和全局,我当时的印象“网上到处都是软件操作的视频”,所以细节方面留给同学们自学。其实那个时候,就遇到了“字号,行距,磅,像素……”的问题,但是因为录制视频太累(制作1分钟视频,用了我1~2小时)就暂时搁置了。可是问题始终就是问题,自己如不亲身解决,看来它是不会自己解决自己的。所以,这次决定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不再成为问题。

下面的链接是《排版的艺术》,这个Season制作了3个episode,今年可能会继续做……从E004开始 :)

【SPOC】资料篇.S02E001.排版是什么意思(from helixyz2015)

【SPOC】资料篇.S02E002.书籍类的排版(from helixyz2015)

【SPOC】资料篇.S02E003.撰写和排版的流程(from helixyz2015)

目录

一、问题的来源

二、从纸质印刷品到虚拟排版带来的变化

2.1  记录信息的媒介

2.2  两种虚拟排版的方式

2.2.1  所见≠所得

2.2.2  所见=所得(所见即所得)

2.3  不同排版的度量方式

2.3.1  画格子的智慧

2.3.2  度量的单位

2.4  行高与字高的关系

2.4.1 字高

2.4.2  固定值行高

2.4.3  相对值行高

三、总结


一、问题的来源

图1  中期报告填表要求

“图1”为《中期报告》的填表要求,其中第五条里,同时使用了两种单位,“小四”和“磅”。

“小四”、“行”、“磅”是排版时所使用的不同“度量单位”,度量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测量长度”,使用是各种长度单位,最典型的就是mm,inch 。

我们打开word的相应设置(见图2),可以看到可供选择的“度量单位”有5种,分别是“英寸、厘米、毫米、磅、十二点活字”。这些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对应的是不同领域,如果不理解它们的意思,就很难进行选择,选错了对排版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图2  word选项→高级→度量单位→“5选1”

二、从纸质印刷品到虚拟排版带来的变化

技术进步往往是点突破带来面收获,新技术往往会带意想不到的东西,完成top-down之后,还需要做bottom-up设计,要么未雨绸缪,要么亡羊补牢。这个过程中,感知力最重要,想不到的东西做不到,大脑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2.1  记录信息的媒介

文明传播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听说声音相关,读写文字相关。

记录文字的媒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典型媒介为纸张,阅读信息只需要有“光,自然光、人造光...”即可;第二阶段的典型媒介是存储器,阅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电子设备解码,然后展示在电子屏幕上。

我们现在处在第二个阶段,既可以从纸质印刷品上阅读,又可以从电子屏幕上阅读。当电子文档需要被打印成为纸质印刷品的时候,电子屏幕就变成了虚拟的纸张,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使用虚拟纸张进行排版了。

2.2  两种虚拟排版的方式

共有两种虚拟排版方式,一种是“所见≠所得”,一种是“所见=所得”,各有利弊,推荐不经常排版的人士用“所见=所得”的软件工具。

2.2.1  所见≠所得

最早出现的是“所见≠所得”排版软件。排版时,“写编程代码”,现在比较常见的同类排版工具是“LaTeX”。

找了一个例子,给新手感受一下(https://blog.csdn.net/qq_16587307/article/details/92829098)。因为我不用这工具,所以与之相关的使用细节,请到原链接请教作者(https://blog.csdn.net/qq_16587307/article/details/92829098)。

图3  用Latex软件编辑文档,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16587307/article/details/92829098

这段代码经过工具的编译、打印等一系列处理,才能变成我们熟悉的东西(详见图4)。

图4  用Latex软件打印出来的最终结果,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16587307/article/details/92829098

对于期刊、杂志这类印刷品来说,排版格式都是固定的,所以排版类似“填表”。这个过程转到Latex软件,就是用“编程代码”把排版格式描述出来(称为模版),然后进行“文字、图片、公式等等“填空,因此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排版的效率。

对于普通人来说,排版没有固定模版,背诵代码和敲代码的成本太高,不推荐用这种软件。如果让你在windowslinux之间二选一,你选择windows,那就和我一样,适合用“所见=所得”的工具。

2.2.2  所见=所得(所见即所得)

所见=所得(所见即所得),我第一次听到“所见即所得”是在几年前。当时是和计算机专业的同事聊天,他突然来了句“word就是所见即所得的”,我当时就懵了,完全听不懂,当场学习……解释是“你在word上看到的内容,和打印出来是一样的”,我当时很疑惑“难道还有不一样的么?”

这个世界很大,2.2.1就是不一样的案例,当然这是我很久之后才知道的,当时那哥们儿也没说清楚:)

不过你不要在意这些,世界太大了,不知道是正常的。如果你愿意研究和学习,就像我是研究芯片设计的,但是正在写和排版相关的一样,“你是自由的,想做就做……”。

WPS是第一款所见即所得的文字编辑排版工具,所见即所得 =你从电子屏幕上看到的内容和打印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word的商业运作能力过于强大(先抄了WPS,然后免费),读书时最先接触到的是word(实验室的计算机里很难找到WPS,大家都在用word),然后就没有换别的工具。图5和图6,是两个使用word排版的案例,这是我们普通人最常见到的。

图5  我写的文档,纯文字排版

图6  这是我的讲义,图形+文字

2.3  不同排版的度量方式

排版是怎么回事儿(请看前面的视频),这里我们换个视角。排版类似“在停车场分区,画出标志线,然后把车按照规则停到车位当中”。用来“写字”的纸就是停车场,文字就是车,画线、停车就是排版。线要画到规定的位置上,这个时候就需要量好距离,量出距离就要涉及的到度量方式了。

2.3.1  画格子的智慧

“图7”是两张A4幅面的纸,左边的是白纸,右边的画了格子。其实,左边的也画了格子,只是我没有把它显示出来。现在各种大考只要是和写字相关的(比如写作文,简答题),常能见到这种场景:学生先在答题纸上用铅笔画出“右边的格子” → 用黑色签字笔在格子里写字就→ 写完之后再把“铅笔画的格子擦掉”,这样写出来的试卷异常的整洁美观,容易拿高分。

各种美观的印刷品也用了同样的方法。

图7  白纸(左图),画了格子的纸(右图)

再次回顾一下张纸的区域划分,在图8中,黄色区域是撰写正文的区域,白色为不能撰写正文的区域。图9,白色区域太小,但是可以用来打辅助,放比如书名、章节名、页码,预留给装订的空间,给读者预留做手写笔记的空间等等。

图8  纸上的空间划分(黄色区域是撰写正文的区域,白色为不能撰写正文的区域)

图9,白色区域太小,但是可以用来打辅助,一个作用是放置提醒信息,比如书名、章节名、页码;另一个作用预留空间,比如给装订的空间、给读者预留做手写笔记的空间、手指翻译的触摸空间等等。通常来说,装订线习惯放在左侧或者右侧(当然放在上面和下面也不是不可以),提醒信息习惯放在页眉或者页脚(当然也有放在左侧和右侧的),这个只有习惯,如果没有规定你可以自由发挥(毕业论文是左侧装订的)。

图9,页眉、页脚、装订线

在纸上画格子的方法“确定标志物(建立坐标系,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都会用到) → 量好尺寸做标记 → 画线”。在图10中,(左侧)用箭头标出确定“主攻”和“助攻”区域需要量好的尺寸,(右侧)在word中对应的设置界面。

图10,(左侧)“助攻”区域需要量好的尺寸,(右侧)在word中对应的设置界面

写文字的主要区域(主攻区域),要量的尺寸见“图11”右侧的图。写文字需要,所以要确定的尺寸为前间距后间距行的高度(行高)字的高度(文字高度)

行高有两种定义体系:

第一个定义体系,把“行高”叫做“行距”,行距 = 行间距 + 字的高度。有些排版的软件会采用这个定义体系,需要注意在这个体系中,行距行间距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行间距<行高,行距=行高)。

第二个定义体系,把“行高”叫做“行距”和“行间距”,所以在这个体系中,行距就是行间距(行间距=行高,行距=行高)。

这两种系统是互相打架的,你在使用软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设置出错!

图11  把写字的格子画出来       

图12  (左侧)文字撰写区尺寸标记,(右侧)word软件中对应的设置

2.3.2  度量的单位

铅字排版面对的是实物虚拟排版面对的是电子屏幕,二者前期不同,但是后期都要统一到实物。我们使用“所见=所得”的排版工具,就需要把电子屏幕上看到的东西实物100%对应起来。

度量的对象是平面图形,使用的单位就是长度单位,具体分为“基本单位衍生单位”,衍生单位是以基本单位为基础造出来。

排版用的基本单位是英寸(inch)毫米(mm)厘米(cm)

咱们用的国际单位(公斤,公尺,公里...),所以对我们来说,基本单位是“毫米(mm)厘米(cm)”这个两个。在你排版的时候,手边准备一把尺子,在纸上量出来的效果和排版出来应该是相同的。

2.3.2.1  历史上的工业制造水平,最小刻度 Point(磅)

真实的世界是不连续的,它不能无限细分,就好像我们用的纸币,它是由最小面值的,现在的最小面值是1角,我们能够组合出的各种金额都是1角的倍数,无论如何都无法组合出1角的分数(比如 0.1角)

印刷的基本方法:制作印版(在蜡纸这类可以阻挡油墨的物质上,雕刻出图形或者文字,保留下来蜡纸阻挡油墨,去掉的部分可以通过油墨)→ 把印版贴到丝网上(丝网,把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网孔用来透过油墨,网用来支撑和保护印版,蜡纸易碎不能直接刷墨) → 在丝网上刷油墨(油墨-丝网-蜡纸-纸面) → 油墨穿过没有蜡纸覆盖到网孔到达“纸面” → 印刷完成

使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的图形(文字也是一种图形),是由透过网孔的墨点组成的。网孔密度=墨点密度,决定了印刷的清晰度。制作丝网的物理材料有物理极限,所以透过油墨的网孔密度是有上限的,不能无限大。

在排版印刷中,文字的高度和宽度形成的文字大小都有特有的度量单位来计算,即点数(point)和西塞罗(ciceros)。现代常用point(pt)作为单位。

1675年法国福尼尔(Fournier)发明点制度量系统,后由巴黎字体商菲尔曼.迪多改良,建立起现代的排版度量系统,随后迪多改良的点制系统逐渐被全欧洲采纳。如今,迪多点制主要用于欧洲,而英美点制主要用于英格兰和美国。这两个点制系统里的“点”都是最小的度量单位。

在常规的排版中,字号以“点”来单位。活字的大小称为“字号”,而字母的宽度称作“字宽”,

1点(迪多点)=0.376毫米=1.07英美点=0.0148英寸=0.00123英寸。

1点(英美点)=0.3527毫米=1/72英寸(Office里面的点)

“磅”指的是point的音译发音,正确的中文译名应为“点”或“点数”。平常听到某某文字多少“磅”皆是俗称,专业人士皆以“点”称呼。point缩写为pt,例:4pt,即4点。所以大家须注意不要将重量单位“磅”作为文字单位来翻译。

—— 引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3%85/19392230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有如下几个:

第一个信息:1点(英美点)=0.3527毫米=1/72英寸(Office里面的点)。因为“1英寸=25.4毫米”,所以“1点=0.3527778毫米”,“1毫米=2.834646点”

第二个信息Point的中文翻译有两种,俗称“磅”,专业人士称“点”。Word的设置中使用的中文翻译是“磅”,很多人和我都被word给先入为主了

第三个信息:Point是一个绝对数值,是(1675年左右)欧洲精密制造水平。

第四个信息:“迪多点,“英美点”数值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法国和英国在同一时期(1675时代)的印刷术水平差异,显然英国更胜一筹。印刷术就是那个时代的互联网,5G,通过它推动知识普及,提高这个地区的人口素质。1675年代的“0.07英美点”微小技术差异,经过165年的龟兔赛跑,结果是1840年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1785年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40年英国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

第五个信息:欧洲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源地,它一直都没有懈怠,现在最好的机器仍然来自欧洲,芯片制造需要的高精度光刻机制造商只有荷兰的ASML。

图13  (上方)ASML的高精度光刻机,(下方)芯片测试、晶圆细节、Die细节

2.3.2.2  工业革命的龟兔赛跑,DPI(dots per inch

在丝网印刷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各种升级版的印刷术,针式打印,喷墨打印,激光打印等等,都继承了“墨点打印”。主要进展体现在印刷效率、印刷成本(人工、设备采购运行维护)、印刷质量等方面。

印刷质量的进步体现在用于印刷的墨点“单点越来越小、整体密度越来越大”,视觉效果(分辨率)是“印刷的图形越来越清晰”。墨点越来越小,已经无法使用普通的尺子进行测量,于是人们引入新的度量单位DPI来描述印刷术的进展。

DPI(dots per inch)无量纲,n(dpi)描述的就是“每英尺上有n个墨点”,即 n(dot)=1(inch)

1 英寸大约是成人「大拇指尖端到第一指关节」的长度。1930 年,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Institution)订定「1 英寸等于2.54 公分」的换算标准。

以300dpi为例,每个墨点的大小为 (25.4mm÷300)/2=0.04235mm=42.35um,日常打印用300dpi分辨率就已经很高了。

HP 8500A 商务喷墨一体机,打印分辨率为4800×1200dpi,计算对应墨点大小为(2.64um,10.58um),上世纪80年代的cpu芯片的制造精度就是2~3um(um,微米=0.001毫米)。

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显示屏,基本上都是用小发光点拼出来的。

图14  电子显示屏,LCD、OLED放大图(右侧为局部放大图),引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63252)

LCD 由液晶和光源组成,液晶不发光(液晶是遮光罩阵列),空间关系是(光源-三基色滤片-液晶-你),通过控制每个遮光罩是否让光通过,组合出各种图像来。OLED发光,空间关系是(三基色OLED单元-你),通过控制每个OLED单元发光,组合出各种图像来。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看《LCD, QLED, OLED, MicroLED》,《OLED 和 LCD 什么区别?》科普一下。

数码相机的感光底版与此类似,由感光器件的点阵构成,数码相机通过每个感光器件记录下“穿过透镜落在感光器件上的光信息”。

在纸张上显示图形 → 电子屏上显示图形 → 数码相机采集图形信息,这是一脉相承的。把电子显示屏上能够“透过光、能发光”的点称为物理点,把数码相机里“感光点阵中的每个感光器件”称为物理点 → 用“物理点”对应“墨点”(都是dots),我们就可以DPI(dots per inch)来描述显示屏和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DPI描述的对象:打印机墨点密度显示屏的最大分辨率数码相机的最大分辨率;单位相同:点数/英尺

2.3.2.3  工业革命的龟兔赛跑,PPI(pixels per inch

像素(px,pixel),用来表示图形的最小图形单元。它是由电子显示屏上相邻的物理点组成的,你可以选择用1个物理点构成1个像素,也可以选择n个物理点构成1个像素。随着n增多,我们就会看到马赛克效果,图形的分辨率直线下降。

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里有多少个像素。计算机显示器常见分辨率的表示方式是两个数字相乘,比如1920×1080,表示水平方向1920个像素垂直方向1080个像素。显示屏尺寸是对角线的长度,计算显示屏的PPI,正确方式=对角线上的像素数/显示屏的尺寸

px次级计数单位1(px)=n(dot)(dot,显示屏的物理点);

PPI次级密度单位(无量纲),n(ppi)表示每英寸上有n个像素,即n(px)=1(inch)

处理图像的软件(photoshop,画图板,等等),喜欢使用像素(px)作为度量单位,因为我们是看着电子显示屏处理图形,所以用像素表示是非常方便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像素值物理长度需要换算,计算方法是“像素值/当前显示屏的PPI”。如果你不需要打印的话,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做位图(bit map)时,像素设置的高一些就行了。用自己的眼睛感觉分辨率够用了,就行了。

三、word中的行高与字高

3.1  行高与字高的关系

行的高度字的高度没有必然关系,你可以设置固定的行高,也可以设置相对的行高。通常我们希望“行”和“字”之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也就是把“字都写在格内”。

word中,行距和行间距是同一个东西,指的都是行高;第二,使用word编辑文字的流程“把字打出来 → 使用段落功能调整行高”,所以设定的次序时“字高→行高”。

图15  行高(行的高度)、字高(字的高度,文字高度)

3.2  字高

中文版word字高的单位是“字号”。

选项卡对话框中输入阿拉伯数字(自然数或者小数),默认单位是;在字体详细设置对话框里,可以输入“图16,第一列的中文字号,比如,小二、四号、小四、五号……”或者阿拉伯数字(自然数或者小数),默认单位是

图16   字号~磅(点)~毫米~word默认4种PPi下的像素值

英寸(inch)、厘米(cm)、毫米(mm)、磅(pt,point)、十二点活字(皮卡,pc,pica)的换算关系:

1 inch = 2.54 cm = 25.4 mm = 72 pt = 6 pc1 pc =12 pt

3.3 行高

中文版word,识别的行高单位是中文“”,其中,磅(点,piont,pt)是固定值单位,Office里面的1点 = 1点(英美点=0.3527毫米=1/72英寸。

你没看错,在中文版word中,“”是与“”类似的“基本长度单位”。因为在汉语中,行又会出现行距、行间距中,所以很容易引起误会。注意,在word中又被定义为长度单位,输入的时候直接输入“n行”,n为大于0的小数,“比如,0.5行,1行,1.5行,2行,……

中文版word中的非常魔幻,作为基本长度单位,“1行=磅”,并不是唯一的确定值

如(图17)所示,(段落-间距-行距)就包含了“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最小值固定值多倍行距”多种情况,每种情况下,可能对应不同的长度

不同情况下,输入数字的默认单位也有差异。另外有的情况下,又只能输入阿拉伯数字,不能同时输入单位。

图17  段落-间距-行距

3.3.1  固定值的“行

划定文档网格(文档网格-网格-只指定行网格)就相当于“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拿到了一个画好横格的本子,然后里面写字(如图18所示)”,这是两条横线之间的距离就是行高,这个格子划定之后就等于确定了行高,也就是一行的高度,所以 1行 的值就唯一固定了。

在word软件设置中,共有两种情况是服从“已经划定文档网格”的,也就是根据画好的格字往纸上写字。

第一种情况:(图17)选择 段落-间距-行距(固定值最小值 的情况下,行的值固定值

第二情情况:(图19划定文档网格文档网格-网格-只指定行网格)并且与(图17)文档网格对齐段落-间距-如果定了文档网格,则对齐到网格),这个表示服从“划定的文档网格”,行的值固定值

接下来我们要弄清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1行=?磅”,第二个是设定值设定的是“行高,还是行间距行高=行间距+字高)”

图18  划定文档网格

3.3.1.1  1行=?磅

(图19)在“页面设置-行数-跨度”对话框中,跨度的数值有两个含义,首先,跨度的数值=横格线之间的距离(如图19,背景中灰色水平横线就是横格线,word称为行网格;如图15,横格线之间的距离就是行高);其次 =跨度的数值,我们使用跨度的数值定了“”这个word中的基本长度单位。

如图19,跨度=18磅,所以,=18磅 ,那么, n行=n×=n×18磅

图19  word中的“行数设置”,页面设置→文档网格→行数→跨度,每页行数~跨度

设置跨度的值的具体操作(图19):

页面设置→文档网格→行数→跨度(修改跨度、每页行数均可),鼠标单击跨度后面的↑↓按钮”,能够看到每页的值跨度的值同时发生变化(如果直接在对话框输入数值,则看不到。只能单击“确定按钮”之后,再次打开页面,查询行数或者跨度的数值)。

3.3.1.2  共三种设定值,对应的是行高

第一、二种情况:段落-间距-行距(固定值最小值)-设定值,可以填入数字n(默认单位是);可以填入带单位(“”)的数值,比如,n行n磅(其中,n>0,小数)。

第三种情况有前置条件,即,(图19划定文档网格文档网格-网格-只指定行网格)并且与(图17)文档网格对齐段落-间距-如果定了文档网格,则对齐到网格)的情况下:段落-间距-行距(多倍行距)-设定值,填入数字n(默认单位是n为小数),“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 是 多倍行距 的特例,即n×,n=1,1.5,2 。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确定,“图1”《中期报告》的填表要求第五条,“行间距固定值20磅”的意思就是“行高为20磅”。

3.3.1.3  用 word 测试 “用 跨度的值 定义

“用3.3.3.1的方法” 预先设定 字高=18磅1行=跨度=18磅 接下来,我们把以“”和“”做为单位的两组值,填入“段落-间距-行距(固定值)-设定值”中,做对比(图20)。

行高分别设为1行2行3行18磅36磅54磅,如图19所示,采用“行”和“磅”为单位,设置的结果完全相同。这说明在word中,“”=跨度的值

图20  在“段落-间距-行距(固定值)”模式下,在设定值中填入两种单位的值

3.3.1.4  用 word 测试 “字高和行高”

预先设定的 字高=18磅1行=跨度=18磅 ,段落-间距-行距(固定值)-设定值(18磅 ),也就是行高=18磅

我们继续做实验,字高改为9磅24磅36磅,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图21)。

图21  字高>行高,字不能完全显示出来

3.3.2  相对值的“行

白纸模式,要么是不划定文档网格,要么是划定了文档网格但是不遵守(段落-间距- 如果定了文档网格,则对齐到网格),这个时候“行”为相对值。行的值字高决定。因为,不同字体的字高不同,同种字体、不同字号的字高不同,所以相对值的行的值变化很多。

3.3.2.1  “1行=?磅

1行 对应的是 单倍行距单倍行距 = 该行内 最大字高 + 额外间距 ,其中额外间距字体有关。没有找到额外间距的计算函数,只知道是“一小段”,实测增量很小。因为不同字体的高矮不同,所以单倍行距也不同,所以n倍行距也不同,所以更换字体后,会感觉版面不同,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

(段落-间距-行距)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多倍行距,共4种情况使用相对值的“行”。

通用选项是“n倍行距”(也就是 多倍行距),n倍行距 = n × 单倍行距 ,其中(n>0,小数,如 0.8,1.3,3,4,……), 1.5倍行距2倍行距 是最常用的,单独列为选项,所以默认值n=3

图22  “n倍行距”在word中的对应设置选项

3.3.2.2  共三种设定值,对应的是行间距行高=行间距+字高,图22

第一种情况是不划定文档网格(文档网格-网格-无网格),第二种情况是划定了文档网格但是不遵守(段落-间距- 如果定了文档网格,则对齐到网格)。

段落-间距-行距(多倍行距)-设定值,填入数字n(默认单位是n为小数),“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 是 多倍行距 的特例,即 n × ,n=1,1.5,2 。

数字n对应的是行间距(图23中左侧,灰色文字“行间距”),我们得到的行高=字高+行间距。“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 是 多倍行距 的特例。

图23  诡异的行距设定值

3.4  word写字的策略

经过一天思考,发现word的“行”也没有那么神奇,只是开始不理解它的来源。

word用软件的方法还原了人类在“空白纸”和“格子纸”上写字的行为。在空白纸上写字,只能用前面写的字作参考完成排版;在格子纸上写字,所有字都写到格子里,画格子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基本排版。

所以,空白纸模式下,也就是要么是不划定文档网格,要么是划定了文档网格但是不遵守(段落-间距- 如果定了文档网格,则对齐到网格),“行的大小”用文字的大小参考,注意这里的“行”是一个基本长度单位

所以,格子纸模式下,也就是遵守文档网格,“行的大小”是由(页面设置→文档网格→行数→跨度)决定的。

一片云彩散,反向设计非常难做!我们虽然知道,每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必然有一个合理的原因,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找到那个合理的原因。

3.5  文字在“行内”的排版

当行高 >字高的时候,文字在行内就会各种排版位置。

图24,展示了可能出现的3种情况,分别是:靠底下写(A),在正中间写(B),靠顶上写(C)。

图24  文字在行内的三种排版位置

3.5.1  固定值,最小值,多倍行距,文字在“行内”的排版,从这里开始还需要修改!!!

今天(2020-3-13 14:46)刚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和大家分享一下。

图25展示的4种情况:预设条件是 跨度=36磅字高=36磅

图25  遵守网格(1-固定值行距=72磅,2-最小值行距=72磅,3-2倍行距),不遵守网格(4-2倍行距

详细说明:

第1种情况,固定值行距,文字靠底部排版。

第2种情况最小值行距,文字靠底部排版,比固定值行距更接近底部最小值模式的设计目的=把写在这行的所有字、图形”都装进来,要实现这个目标,写字的时候肯定是靠着格子的最底下写。因此,最小值行距系统

第3种情况,遵守网格的多倍行距,文字在正中间排版,文字与格子上下边等距离,这个情况要注意。

第4种情况,不遵守网格的多倍行距,文字紧靠顶部排版,这个情况与最小值行距刚好相反。

3.5.2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

出去卖菜了,回来继续写,今天碰巧发现的

最小值,最小行距应该同所在行的最大字体或图形相适应。

三、总结

现在是 2020-3-12 14:10,我开始写这个Blog的时间大概是 2020-3-11 16:00左右,写了很久之后突然想起来可以直播,于是打开B站账号的开始直播大概是2020-3-12 2:00左右,我在B站的个人空间链接是 https://space.bilibili.com/95409809  ,直播间名字字符车间,看我直播是深入学习的过程,欢迎关注。

粗率的计算一下,这些一共用了14+(24-16)=22小时,凌晨花了30分钟左右吃了1碗泡面,然后就一直在工作。从直播开始,直播间里有9位朋友一直在陪着我,非常感谢大家,希望通过观看我的劳动能够让你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今年因为传染病的原因,同学现在还都在家待命,不能返校。一直都是在学校里学习,在图书馆学系,可能无法适应在家里独自一人做毕业设计,进度上就会不及时甚至落后。我也知道口头鼓励喊加油的意义不大,但是不能面对面指导,相隔千山万水,的确是无力。我想榜样的效果应该更好,希望跟我做毕业设计的同学们,通过亲眼看我做事情,能够获得力量,开启自己的小宇宙……

互联网看上去什么都有,但是从含金量上来说,与学校是天壤之别。我用22小时展示了如何在网上自学,包括搜索资料,整理资料,撰写的自己理解和领悟。现代社会是一个持续前进的社会,大学毕业只是拿到了进入社会的门票,大学毕业才是人生的起跑线,接下来的计算公式:

人生 = 自学能力 × 总结能力 × 专业洞察力 × 自我展示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 抵御挫折的能力

哪里有弱项,哪里就抓紧时间补起来,进入社会是迟早的事情,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2020-3-12 14:34

字号,行距,磅,像素……(word排版)相关推荐

  1. Word字体大小对照换算表(字号、磅、英寸、像素)

    字号"数值"越大,字就越小. 中文字号 英文字号(磅) 毫米 像素 1英寸 72pt 25.30mm 95.6px 大特号 63pt 22.14mm 83.7px 特号 54pt ...

  2. Word排版之字体字号规范

    Word排版时不同级的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会更有层次感,以下就是不同级标题的字体字号规范. 项目 字体 字号 行距 备注 章标题(1级标题) 黑体(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18pt ...

  3. 【MathType】彻底解决公式大小与文章文字大小不统一(含字体的字号与磅(pt)和像素(px)之间的换算关系)

    文章目录 1.大小不一致原因 2.字体的字号与磅(pt)和像素(px)之间的关系 3.彻底解决方法 在使用Mathtype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公式大小不统一的情况,这时候手动去拖动大小的话非常不理想, ...

  4. CSS 中文字号、磅和像素对照关系

    本文介绍中文字号.磅(pt)和像素(px)的对照关系,方便大家设计网页时参考合适的字号,一般网页正文字体为12px到16px,相当于9-12磅字号大小,标题文字可以稍大一点,具体参见下文表格字体大小, ...

  5. 专业排版字号、磅数与实际尺寸对照表

    专业排版字号.磅数与实际尺寸对照表 印刷文字有大.小的不同变化,排版及图象处理软件中汉字字体大小的计量,目前主要采用印刷业专用的号数制和点数制.其尺寸规格以正方形的汉字为准(对于长或扁的变形字,则要用 ...

  6. 毕设word排版:页眉:宋体五号,居中排列。左面页眉为论文题目,右面页眉为章次和章标题。页眉底划线的宽度为0.75磅。 页码:宋体小五号,排在页眉行的最外侧,不加任何修饰

    详细链接:[超详细word排版]页眉:宋体五号,居中排列.左面页眉为论文题目,右面页眉为章次和章标题.页眉底划线的宽度为0.75磅. 页码:宋体小五号,排在页眉行的最外侧,不加任何修饰.

  7. word度量单位无效_ABBYY FineReader 12的具体使用方法和word排版设置

    ABBYY FineReader 12是一款专业的OCR图文识别软件.该软件可快速方便地将扫描纸质文档.PDF文件和数码相机的图像转换成可编辑.可搜索的文本,下面我们具体的演示与讲解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

  8. gis插入的文本怎么搞成两行_怎么样制作标书?Word排版技巧大全,让标书制作更简单...

    怎么样制作标书? Word排版技巧大全 让标书制作更简单 word应该是办公软件中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但是很多人都不重视,认为它简单易学,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掌握它的基本用法,以致于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直不 ...

  9. 【工具使用】Word 排版

    Word 排版 文章目录 Word 排版 1.封面设计 2.目录的生成 2.1 插入分隔符 2.2 插入目录 2.3 导航窗口 3.样式的使用 3.1word自带样式 3.2新建自己的样式 3.3新建 ...

最新文章

  1. http://www.huihoo.com/ 灰狐网站 Linux 专业网站
  2. ubuntu 配置网络
  3. 硬核艿艿,新鲜出炉,直接带你弄懂 Spring Boot Jar 启动原理!
  4. VC6.0环境设置说明
  5. 攻防世界(pwn)--Mary_Morton 利用格式化字符串+栈溢出破解Canary的保护机制
  6. Linux中grep命令 常用选项
  7. 一步步学习操作系统(1)——参照ucos,在STM32上实现一个简单的多任务(“啰里啰嗦版”)...
  8. 快乐数(Leetcode第202题)
  9. C++编程积累——C++实现十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
  10. 关于JAVA匿名内部类,回调,事件模式的一点讨论
  11. matlab求雷克子波相位谱,求雷克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的MATLAB程序,谢谢 !!!!!...
  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多重共线性问题处理方法
  13. shiro 30分钟未操作_大道至简:请笑纳股票精华知识:30分钟k线操作,用最简单的超短线炒股方法赚大钱!...
  14. 微PE安装win10系统 GPT、BOOTMGR PBR、EFI PART红色
  15. 浅谈深度学习泛化能力
  16. Linux如何让程序在后台运行
  17. 王兴在这个被互联网遗忘的网站上,留下了一万多条碎碎念。
  18. 【QT实现TCP和UDP协议通信(二)】
  19. linux su命令_Linux Su命令示例教程
  20. 超星阅读器文件转为PDF文件

热门文章

  1. 如何进行图片局部转TXT文档
  2. 从诚信的角度探索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与学
  3. ubuntu搭建MNN环境
  4. Bootstrap学习文档(三)
  5. 移动硬盘在计算机中不显示数据能恢复,移动硬盘在电脑上不显示怎么办?分享常用电脑知识...
  6. html5英文参考文献,外文参考文献引用常识介绍
  7. (私人收藏)[开发必备]最全JQuery离线快速查找手册(可查询可学习,带实例)
  8. 我的世界java活板门会被烧没_《我的世界》新版1.14的活板门特性改变了?玩家开发出新的玩法!...
  9. 西门子变频器中文调试软件
  10. OPEN.V.x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