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C

转载 2017年11月20日 15:46:31
  • 149

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一般简称之为MAC控制器,物理层的芯片我们简称之为PHY。许多网卡的芯片把MAC和PHY的功能做到了一颗芯片中,比如Intel 82559网卡的和3COM 3C905网卡。但是MAC和PHY的机制还是单独存在的,只是外观的表现形式是一颗单芯片。当然也有很多网卡的MAC和PHY是分开做的,比如D-LINK的DFE-530TX等。

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和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间的互连设备。DTE即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TE的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头、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EMAC 和 PHY之间的连接使用的是 MII 接口。详见下文

转载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148050-id-131084.html

  MII是英文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介质独立接口”,该接口一般应用于MAC层和PHY层之间的以太网数据传输,也可叫数据接口。(MAC与PHY间的管理接口一般是MDIO)
    MII接口的类型有很多,常用的有MII、RMII、SMII、SSMII、SSSMII、GMII、RGMII、SGMII、TBI、RTBI、XGMII、XAUI、XLAUI等。下面对它们进行一一介绍。

MII接口

TXD(Transmit Data)[3:0]:数据发送信号,共4根信号线;
RXD(Receive Data)[3:0]:数据接收信号,共4根信号线;
TX_ER(Transmit Error):  发送数据错误提示信号,同步于TX_CLK,高电平有效,表示TX_ER有效期内传输的数据无效。对于10Mbps速率下,TX_ER不起作用;
RX_ER(Receive Error):  接收数据错误提示信号,同步于RX_CLK,高电平有效,表示RX_ER有效期内传输的数据无效。对于10Mbps速率下,RX_ER不起作用;
TX_EN(Transmit Enable): 发送使能信号,只有在TX_EN有效期内传的数据才有效;
RX_DV(Reveive Data Valid): 接收数据有效信号,作用类型于发送通道的TX_EN;
TX_CLK:发送参考时钟,100Mbps速率下,时钟频率为25MHz,10Mbps速率下,时钟频率为2.5MHz。注意,TX_CLK时钟的方向是从PHY侧指向MAC侧的,因此此时钟是由PHY提供的。
RX_CLK:接收数据参考时钟,100Mbps速率下,时钟频率为25MHz,10Mbps速率下,时钟频率为2.5MHz。RX_CLK也是由PHY侧提供的。
CRS:Carrier Sense,载波侦测信号,不需要同步于参考时钟,只要有数据传输,CRS就有效,另外,CRS只有PHY在半双工模式下有效;
COL:Collision Detectd,冲突检测信号,不需要同步于参考时钟,只有PHY在半双工模式下有效。 
MII接口一共有16根线。

RMII接口

RMII即Reduced MII,是MII的简化板,连线数量由MII的16根减少为8根。

TXD[1:0]:数据发送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MII接口的一半;

RXD[1:0]:数据接收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MII接口的一半;

TX_EN(Transmit Enable):数据发送使能信号,与MII接口中的该信号线功能一样;

RX_ER(Receive Error):数据接收错误提示信号,与MII接口中的该信号线功能一样;

CLK_REF:是由外部时钟源提供的50MHz参考时钟,与MII接口不同,MII接口中的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是分开的,而且都是由PHY芯片提供给MAC芯片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据接收时钟是由外部晶振提供而不是由载波信号提取的,所以在PHY层芯片内的数据接收部分需要设计一个FIFO,用来协调两个不同的时钟,在发送接收的数据时提供缓冲。PHY层芯片的发送部分则不需要FIFO,它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MAC就可以了。

CRS_DV:此信号是由MII接口中的RX_DV和CRS两个信号合并而成。当介质不空闲时,CRS_DV和RE_CLK相异步的方式给出。当CRS比RX_DV早结束时(即载波消失而队列中还有数据要传输时),就会出现CRS_DV在半位元组的边界以25MHz/2.5MHz的频率在0、1之间的来回切换。因此,MAC能够从 CRS_DV中精确的恢复出RX_DV和CRS。

在100Mbps速率时,TX/RX每个时钟周期采样一个数据;在10Mbps速率时,TX/RX每隔10个周期采样一个数据,因而TX/RX数据需要在数据线上保留10个周期,相当于一个数据发送10次。

当PHY层芯片收到有效的载波信号后,CRS_DV信号变为有效,此时如果FIFO中还没有数据,则它会发送出全0的数据给MAC,然后当FIFO中填入有效的数据帧,数据帧的开头是“101010---”交叉的前导码,当数据中出现“01”的比特时,代表正式数据传输开始,MAC芯片检测到这一变化,从而开始接收数据。

当外部载波信号消失后,CRS_DV会变为无效,但如果FIFO中还有数据要发送时,CRS_DV在下一周期又会变为有效,然后再无效再有效,直到FIFO中数据发送完为止。在接收过程中如果出现无效的载波信号或者无效的数据编码,则RX_ER会变为有效,表示物理层芯片接收出错。

SMII接口

SMII即Serial MII,串行MII的意思,跟RMII相比,连线进一步减少到4根;

TXD:发送数据信号,位宽为1;
RXD:接收数据信号,位宽为1;
SYNC:收发数据同步信号,每10个时钟周期置1次高电平,指示同步。
CLK_REF:所有端口共用的一个参考时钟,频率为125MHz,为什么100Mbps速率要用125MHz时钟?因为在每8位数据中会插入2位控制信号,请看下面介绍。
 TXD/RXD以10比特为一组,以SYNC为高电平来指示一组数据的开始,在SYNC变高后的10个时钟周期内,TXD上依次输出的数据是:TXD[7:0]、TX_EN、TX_ER,控制信号的含义与MII接口中的相同;RXD上依次输出的数据是:RXD[7:0]、RX_DV、CRS,RXD[7:0]的含义与RX_DV有关,当RX_DV为有效时(高电平),RXD[7:0]上传输的是物理层接收的数据。当RX_DV为无效时(低电平),RXD[7:0]上传输的是物理层的状态信息数据。见下表:

当速率为10Mbps时,每一组数据要重复10次,MAC/PHY芯片每10个周期采样一次。
MAC/PHY芯片在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串/并转换。

SSMII接口

SSMII即Serial Sync MII,叫串行同步接口,跟SMII接口很类似,只是收发使用独立的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不再像SMII那样收发共用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传输距离比SMII更远。

SSSMII接口

SSSMII即Source Sync Serial MII,叫源同步串行MII接口,SSSMII与SSMII的区别在于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的方向,SSMII的TX/RX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都是由PHY芯片提供的,而SSSMII的TX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是由MAC芯片提供的,RX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是由PHY芯片提供的,所以顾名思义叫源同步串行。

GMII接口

与MII接口相比,GMII的数据宽度由4位变为8位,GMII接口中的控制信号如TX_ER、TX_EN、RX_ER、RX_DV、CRS和COL的作用同MII接口中的一样,发送参考时钟GTX_CLK和接收参考时钟RX_CLK的频率均为125MHz(1000Mbps/8=125MHz)。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下,那就是发送参考时钟GTX_CLK,它和MII接口中的TX_CLK是不同的,MII接口中的TX_CLK是由PHY芯片提供给MAC芯片的,而GMII接口中的GTX_CLK是由MAC芯片提供给PHY芯片的。两者方向不一样。
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GMII接口都是兼容MII接口的,所以,一般的GMII接口都有两个发送参考时钟:TX_CLK和GTX_CLK(两者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前面已经说过了),在用作MII模式时,使用TX_CLK和8根数据线中的4根。

RGMII接口

RGMII即Reduced GMII,是GMII的简化版本,将接口信号线数量从24根减少到14根(COL/CRS端口状态指示信号,这里没有画出),时钟频率仍旧为125MHz,TX/RX数据宽度从8为变为4位,为了保持1000Mbps的传输速率不变,RGMII接口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在参考时钟的上升沿发送GMII接口中的TXD[3:0]/RXD[3:0],在参考时钟的下降沿发送GMII接口中的TXD[7:4]/RXD[7:4]。RGMI同时也兼容100Mbps和10Mbps两种速率,此时参考时钟速率分别为25MHz和2.5MHz。
TX_EN信号线上传送TX_EN和TX_ER两种信息,在TX_CLK的上升沿发送TX_EN,下降沿发送TX_ER;同样的,RX_DV信号线上也传送RX_DV和RX_ER两种信息,在RX_CLK的上升沿发送RX_DV,下降沿发送RX_ER。

SGMII接口

SGMII即Serial GMII,串行GMII,收发各一对差分信号线,时钟频率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采样,参考时钟RX_CLK由PHY提供,是可选的,主要用于MAC侧没有时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RX_CLK不使用。收发都可以从数据中恢复出时钟。
在TXD发送的串行数据中,每8比特数据会插入TX_EN/TX_ER 两比特控制信息,同样,在RXD接收数据中,每8比特数据会插入RX_DV/RX_ER 两比特控制信息,所以总的数据速率为1.25Gbps=625Mbps*2.
其实,大多数MAC芯片的SGMII接口都可以配置成SerDes接口(在物理上完全兼容,只需配置寄存器即可),直接外接光模块,而不需要PHY层芯片,此时时钟速率仍旧是625MHz,不过此时跟SGMII接口不同,SGMII接口速率被提高到1.25Gbps是因为插入了控制信息,而SerDes端口速率被提高是因为进行了8B/10B变换,本来8B/10B变换是PHY芯片的工作,在SerDes接口中,因为外面不接PHY芯片,此时8B/10B变换在MAC芯片中完成了。8B/10B变换的主要作用是扰码,让信号中不出现过长的连“0”和连“1”情况,影响时钟信息的提取,关于8B/10B变换知识,我后续会单独介绍。

TBI接口

TBI即Ten Bit Interface的意思,接口数据位宽由GMII接口的8位增加到10位,其实,TBI接口跟GMII接口的差别不是很大,多出来的2位数据主要是因为在TBI接口下,MAC芯片在将数据发给PHY芯片之前进行了8B/10B变换(8B/10B变换本是在PHY芯片中完成的,前面已经说过了),另外,RX_CLK+/-是从接收数据中恢复出来的半频时钟,频率为62.5MHz,RX_CLK+/-不是差分信号,而是两个独立的信号,两者之间有180度的相位差,在这两个时钟的上升沿都采样数据。RX_CLK+/-也叫伪差分信号。除掉上面说到的之外,剩下的信号都跟GMII接口中的相同。
大多数芯片的TBI接口和GMII接口兼容。在用作TBI接口时,CRS和COL一般不用。

RTBI接口

RTBI即Reduced TBI,简化版TBI,接口数据位宽为5bit,时钟频率为125MHz,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同RGMII接口一样,TX_EN线上会传送TX_EN和TX_ER两种信息,在时钟的上升沿传TX_EN,下降沿传TX_ER;RX_DV线上传送RX_DV和RX_ER两种信息,在RX_CLK上升沿传RX_DV,下降沿传RX_ER。

万兆以太网接口的端口速率为10Gbps,主要有XGMII和XAUI两种,另外还有HIGIG,不过HIGIG是Broadcom公司的私有标准,这里暂不介绍。

XGMII接口

TXD[31:0]:数据发送通道,32位并行数据。
RXD[31:0]:数据接收通道,32位并行数据。
TXC[3:0]:发送通道控制信号,TXC=0时,表示TXD上传输的是数据;TXC=1时,表示TXD上传输的是控制字符。TXC[3:0]分别对应TXD[31:24], TXD[23:16], TXD[15:8], TXD[7:0]。
RXC[3:0]:接收通道控制信号,RXC=0时,表示RXD上传输的是数据;RXC=1时,表示RXD上传输的是控制字符。RXC[3:0]分别对应RXD[31:24], RXD[23:16], RXD[15:8], RXD[7:0]。
TX_CLK:TXD和TXC的参考时钟,时钟频率15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156.25MHz * 2 * 32 = 10Gbps 。
RX_CLK:RXD和RXC的参考时钟,时钟频率15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

XGMII接口共74根连线,单端信号,采用HSTL/SSTL_2逻辑,端口电压1.5V/2.5V,由于SSTL_2的端口电压高,功耗大,现在已很少使用。HSTL即High Speed Transceiver Logic,高速发送逻辑的意思。SSTL,即Stub Series Terminated Logic,短路终止逻辑,主要用于高速内存接口,SSTL目前存在两种标准,SSTL_3是3.3V标准;SSTL_2是2.5V标准。

XAUI接口

由于受电气特性的影响,XGMII接口的PCB走线最大传输距离仅有7cm,并且XGMII接口的连线数量太多,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XGMII接口通常被XAUI接口代替,XAUI即10 Gigabit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10G附属单元接口,XAUI在XGMII的基础上实现了XGMII接口的物理距离扩展,将PCB走线的传输距离增加到50cm,使背板走线成为可能。
源端XGMII把收发32位宽度数据流分为4个独立的lane通道,每个lane通道对应一个字节,经XGXS(XGMII Extender Sublayer)完成8B/10B编码后,将4个lane分别对应XAUI的4个独立通道,XAUI端口速率为:2.5Gbps * 1.25 * 4=12.5Gbps。

在发送端的XGXS模块中,将TXD[31:0]/ RXD[31:0],TXC[3:0]/ RXC[3:0], TX_CLK/ RX_CLK转换成串行数据从TX Lane[3:0]/ RX Lane[3:0]中发出去,在接收端的XGXS模块中,串行数据被转换成并行,并且进行时钟恢复和补偿,完成时钟去抖,经过5B/4B解码后,重新聚合成XGMII。

XAUI接口采用差分线,收发各四对,CML逻辑,AC耦合方式,耦合电容在10nF~100nF之间。

XAUI接口可以直接接光模块,如XENPAK/X2等。也可以转换成一路10G信号XFI,接XFP/SFP+等。

有些芯片不支持XAUI接口,只支持XGMII接口,这时可以用专门的芯片进行XGMII/XAUI接口转换,如BCM8011等。

---------------------请叫我华丽的分割线--------------------------


对于10/100M的MII
   rx_clk都是PHY提供,为2.5MHz/25MHz
   tx_clk都是PHY提供,为2.5MHz/25MHz
   数据位4bit,即使用MDI的4根线,即2对差分线

对于1000M的GMII
  rx_clk 由PHY提供,为125MHz 
  gtx_clk由MAC提供,为125MHz
  数据位8bit 即使用MDI的8根线,即4对差分线


对于10/100/1000M的(G)MII
  rx_clk由PHY提供,为 2.5MHz/25MHz/125MHz
  10/100M时,使用tx_clk,由PHY提供,为2.5MHz/25MHz
  1000M时, 使用gtx_clk,由MAC提供,为125MHz


对于10/100/1000M的RGMII
    rx_clk由PHY提供,为125MHz
    gtx_clk由MAC提供,为125MHz

---------------------请叫我华丽的分割线--------------------------

对于MAC和PHY连接,我们称为 Forward (G)MII 
对于MAC和MAC相连,叫 Reverse (G)MII

EMAC和PHY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通信架构划分情况相关推荐

  1. 控制层远程调用业务层_如何应用数据访问服务层分离系统中的业务层和持久层之间耦合关系...

    软件项目实训及课程设计指导--如何应用数据访问服务层分离业务层和持久层之间耦合关系 作者已经在本系列文章<软件项目实训及课程设计指导--如何正确地设计J2EE应用系统持久层中的各个组件结构及关系 ...

  2. Dao层、Service层和Controller层之间的关系

    主要思想是面向接口编程.表示层调用控制层,控制层调用业务层,业务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是为了解耦和.提高代码复用. Dao层 Dao层主要做数据持久层的工作, 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联络的一些任务都封装在此 D ...

  3. Java各层之间的关系

    Action(controller) ↓ Service ↓ command ↓ Dao ↓ Dao.bean ↓ bean Action  是Struts的控制层   service是mvc中的服务 ...

  4. 均匀带电球壳的场强E及电势U的大小与距球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

    我们假定存在这样一个均匀带电球壳. 首先我们来分析场强E: 很容易我们得到E=q/(4πεr²),r≥R(球壳外) 紧接着对球壳内进行分析,我们有高斯定理 由于因为球面内部没有电荷分布,我们得到E=0 ...

  5. 查看表之间的关系 需要在eas中的商业分析-扩展报表中心-报表平台下的语义层方案管理...

    查看表之间的关系 需要在eas中的商业分析-扩展报表中心-报表平台下的语义层方案管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uojiabao/p/10974079.html

  6. 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和五层协议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

    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和五层协议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层(Application).表示层(Presentation).会话层(Ses ...

  7. java各层之间的调用关系dao_MVC的dao层、service层和controller层

    1.dao层 dao层主要做数据持久层的工作,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联络的一些任务都封装在此,dao层的设计首先是设计dao层的接口,然后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定义此接口的实现类,然后就可以再模块中调用 ...

  8. Zigbee网络架构+ZigBee的体系结构+理解zigbee节点的实现的案例+“51单片机” 和 “zigbee” 、 “cc2530芯片” 之间的关系+芯片cc2530

    ZigBee技术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形成星型.树型和网状网,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 以下拓扑结构的节点,均是指支持zigbee协议的并以其通信技术手段,实现节点处所需要功能的产 ...

  9. Linux以太网卡架构解析-MAC层和PHY层

    引子 最近,在调试基于Freescale IMX6UL板子的以太网口时,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网口插拔时,系统检测不到Link Down.Link UP事件.并且,在使用ifconfig eth0 u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单个模块编译的方法
  2. matlab计算海洋浮力频率_水下机器人在海洋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3. Spring的配置文件详解
  4. 我是大道至简山寨版~
  5. preference java_Java使用Preference类保存上一次记录的方法
  6. 2021-2025年中国导线管行业市场供需与战略研究报告
  7. MySQL---数据库从入门走向大神系列(二)-用Java对MySQL进行增删改查
  8. 我的FPA性格色彩测试结果
  9. Atitit.软件GUI按钮与仪表盘(01)--报警系统--
  10. 在css中arial,Helvetica或Arial作为CSS中的基本字体?
  11. 金蝶云星空python二开根据物料旧编码链接物料编码做单据
  12. 常见电平转换电路--超简单
  13.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Can not set xx field xx to jav问题解决
  14. visio2013画图时两条直线交叉, 如何让它不弯曲
  15. jupyter代码字体大小_Jupyter Notebook 更改字体、字体大小、行高
  16. java算球体积的代码_java - 球体体积法不起作用 - 堆栈内存溢出
  17. 运行django项目报错Couldn‘t import Django
  18. python基本函数的使用_python基础之函数的应用
  19. 论“GPL就是给软件开发者们准备的坑”
  20. 第8天:鼠标控制与32位模式切换

热门文章

  1. 四连涨!海尔智家这波私有化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2. 打印大的打印机打印不出来
  3. 3DMax2021建模入门篇
  4. hive实战——谷粒影音
  5. 知网 - 情感分析用词语集(beta版)- 情感词库
  6. CnOpenData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名称数据简介
  7. python采集最新世界大学排名, 来看看你的母校上榜没~
  8. GODADDY上买域名心得
  9. flyingsaucer转换多个html,使用 itext、flying-saucer 实现html转PDF
  10. 华为机试—拼音翻译成阿拉伯数字(只有数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