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腾讯的老师聊天,期间提到了写博客、公众号发文,老师的一句话“不过得有持续的内容才行”,振聋发聩!让我思考良久......

因为有太多的博主写着写着就各种原因断更了,“可持续”的确是写作者的一路向前走、所向披靡的唯一的法宝。

1、博客起源

研究生阶段搞 C++,机缘巧合读了《我是一只IT小小鸟》(豆瓣评分:7.8 分),关注到书中作者之一的“C++的罗浮宫”博主刘未鹏老师,后面自然读了他的长销书《暗时间》。这本书我至少读了两遍之上,对当时的我冲击很大,现在读当时做的读书笔记,仍然感觉“字字珠玑”,值得慢速、逐字逐句读。

一方面:正如《暗时间》书的内容介绍部分提及:“在这8年里,作者平均每个月写1篇博客或更少,但从未停止。”,我当时的想法是:竟然有人能做到这么长久的自律和勤奋。

另一方面:书中的很多警句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比如:“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比如:“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

书中有一章标题是“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提及——“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

我认为就是我在 2012 年前后定下写博客的思想源头。近 10 年过去了,我非常庆幸当时的决定,同时又感觉莫名的“诚惶诚恐”般的后怕——如果十年前不做这个决定,现在的我在何方?想想都很后怕,一阵“冷颤”从后背抽搐到前胸,不敢多去想......

最初写博客可能和很多读者一样,没的写,所以转载居多,而后转载+评论或者读书笔记,最后才一步步走到原创的路子上。

看一下第一篇原创拙作,可以用“不忍直视、惨不忍睹”来形容。

2、和 Elasticsearch 结缘

第一篇原创后,博客就没有断,至少每月都有产出,以学生时代参加比赛(百度之星、中兴捧月)、准备面试(C/C++、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模式)为主,然后就是: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反思和总结。

2015、2016年前后,偶然机会项目组需要调研:Mysql 与 Elasticsearch 实时同步问题,给出的调研问题:如何支持增、删、改、查的同步。其实现在看来就是阿里开源的 canel 基于binlog 做的事情,当时canel 还不支持 Elasticsearch。我调研了大量 logstash 的文章,实现了:全量+增量同步,发现了数据量大后可能的内存问题(早期版本 logstash 内存问题比较多)。

2016年写了浏览量近10万+《深入详解Elasticsearch》专栏。2016年的年度总结中我是这么写的:”对于Elasticsearch的迭代版本的确变化很快,从最早的1.X,2.X.Y,到现在稳定的5.X,国内外研究和使用都处于起步阶段。'当一个东西有很大应用价值,并且互联网上仅有有限较旧的资料时,这就是机会所在'。 我基于ES2.3.4版本,发现Mysql和ES实时同步的确有很多疑点和不确定点,且github, stackoverflow, google搜索到的都是不成体系的资料,促使我形成专栏。”

现在看来当时就是发现了:“Elasticsearch + 博客” 这么一个机会。

如果从2016年算起,到2021年已经 5年+时间,算作:5年(其实已远大于5年)。每年工作去掉零头,算作300天(其实不止300天)。每天工作和 Elasticsearch 相关算作:7个小时(一天工作远不止7小时,通勤路上我也是刷 Elastic 社区、刷 Elastic 社群)。

那么总的时间是多少呢?算一下便知:5 * 300 * 7 = 10500 小时。其实:会远超过 10000小时。

畅销书《异类》中提及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 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其实,过了 10000 小时,我深有感触:自己不过是刚入门,离所谓“大师”还有十万八年里要走,保守估计,还得练习 10 年+ 以上才敢说进阶。

3、写公众号

通勤路途辛苦,我也不喜欢开车,培养了三大爱好:“听相声/书/付费教程、看文章/论坛、冥想/睡觉”。有深度的技术文不适合颠簸的公车上读,技术的深度和睡觉的速度成正相关,越深奥的文章越容易犯困。

2017年那会迷上《时间的朋友》作者李笑来的公众号文章(PS:我是新东方文化的粉丝,个人偶像之一就是俞敏洪,俞老师早些年的几乎所有随笔我都读过,我人生第一次去北京只仅参观了:天安门、清华北大、新东方总部),笑来老师早期文章“七年就是一辈子”系列都是绝佳的实战+深思后的文章,文章逻辑缜密、严谨,耐人寻味和深思。比如:“避免三个大坑:莫名其妙凑热闹、心急火燎随大流、为别人操碎了心”,比如:“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很多观点都是相见恨晚,我感触很深并深信“人至践则无敌”的行动纲领,所以也及早的付出了行动。

3.1 行动之一:通勤路上刷 Elastic 中文社区。

学习别人的问题并尝试回复问题,这个习惯当时坚持了近 3 年,现在频率稍微变低,但还是会刷。

“好处”之一:一不小心 Elastic 中文社区积分排名全国 Top 5。

“好处”之二:极大的扩展了技术交流圈。

我第一时间响应 Elastic 日报编辑招聘要求,“扩编”成为了Elastic 日报责任编辑,负责周五日报搜集、发布工作。

注意:日报编辑是公益行为,没有任何酬劳的。大家伙乐此不疲,一天一篇,今天我发的第1264篇。之前倒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看来,对于普通 Elastic 学习者的我,相当于坐上了直达电梯,和 Elastic 中国第一人 medcl大神、和 Elastic 认证中国第一人魏彬老师等10几位大厂大佬在一个群里。

后面还结缘认识了:极客时间Elasticsearch课作者阮一鸣老师,有过深度的交流,我集结成了短文一篇。更为好玩和有趣的是:这篇文章还得到阮一鸣老师父母的微信公众号的首次赞赏。

我将 Medcl 大神和 Elastic 社区顶级大神 Wood 大叔的音频专访第一时间做成了图文版,得到 wood 大叔的微信称赞和授权后发布。

2019 年自费去北京参加了 Elastic 开发者大会,面基了:Medcl、魏彬老师、Elastic 捷哥、Elastic中国区前总裁王总、张超老师、日报编辑团队小伙伴等。

期间还获得过:阿里云、腾讯云、Elastic 官方等一线互联网厂商的面试邀约。

以上的所谓的“好处”,或许叫“好处”都显得功利一些,都非有意而为,在我看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2 行动之二就是:写公众号。

我印象很深,那是一个夜晚,风儿没有那么缠绵(~~ 突然整出了歌词 ~~),我躺在躺椅上,给老婆说出了自己思考很久的决定:“我准备做公众号了”,当时畅想了很多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真的是兴奋的是一晚上没有睡好。这是一个躺床就能秒睡、怎么叫都叫不醒的中年人为数不多又难得可贵的“失眠的一晚”。

定下写公众号之前注册过两个公众号,都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无疾而终。而当晚执意定下的这个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铭毅天下Elasticsearch”公众号,最主要的是当时定下的基调就是:写 Elasticsearch 相关的技术文为主,写读书笔记、个人总结为辅,该定调才决定了公众号能走到今天。

公众号红海泛滥的当下,能活下来就相当不容易,得益于 rochy 大佬的相关优化建议,目前微信搜索“Elasticsearch”,铭毅天下公众号排第一名。

4、做社群——“死磕Elasticsearch”知识星球

2018 年前后,由于 elastic.blog.csdn.net 博客 + 铭毅天下公众号,逐步积累了 2000 人+ 的 Elasticsearch 技术交流 QQ 群,我自己也加了近 10 个 Elasticsearch 技术交流群。

刷社区和刷QQ技术群,给我的第一直观感觉就是:隔几天都会有重复的问题出现,很多问题我都能第一时间找到社区文章出处、官方地址或者直接给出答案。

偶然的原因,在“新生大学”的交流群里,有看到发知识星球相关推广的文章,才萌生了让技术问题进一步落地、组建一个更纯粹的技术交流社群的想法。

彼时的我初出茅庐、锋芒毕露,以为有了一定的门槛,不大会有人加入,就完全是试水的心态。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星球也意外的、坚强的存活下来了,且内部圈子里口碑还不错。

4.1 为了让 Elastic 知识更好的落地,我做了 N 多尝试

  • 星球名称:死磕 Elasticsearch

死磕的内涵:刻意练习 + 10000小时,《异类》+《刻意练习》+《心流》三本书的思想整合。

  • 星球成员:近 1200 人

  • 星球运营周期:3.3 年+

  • 星球slogo:更短时间更快习得更多干货!

  • 星球嘉宾:中国最强 Elasticsearch 嘉宾阵容(魏彬老师、阮一鸣老师、张超老师、杨振涛老师、阿里云、腾讯云、IBM等一线互联网大厂大佬)

  • 星球成就:51 位球友通过 Elasticsearch (ECE)认证、2位球友通过 Kibana(ECA)认证,占据中国通过总人数的一半+。

  • 星球资料:《Elasticsearch 最少必要知识》电子书已集结成册,《Elasticsearch 最少必要知识》全套视频陆续更新中,预计:今年完结,每月邀请一位嘉宾或者星主自己视频分享一次(已坚持5个月+),教程+视频无限次回看。基本保障技术问题有问有答,历史问题快捷搜索。

  • 星球特色:刻意练习落地实施——打卡学习。

4.2 做知识星球心得体会

4.2.1 “蚕食”式的学习

这个点,我想了一整天.....

我老家住在农村,很自豪的是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小时候家里就养蚕。第一次给蚕喂桑叶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拿了一堆桑叶相对均匀的撒给各个养蚕的大托盘里(蚕的栖息地),我心想,这总够吃一阵了吧?‘’

蚕个头不大,嘴巴就更小一些,甚至你得把它托在手里才能看到他的“小嘴”。

但是,其实真过不了多久,整个单片桑叶甚至整个托盘的桑叶会被吃个精光。幼小的心灵的我颇感震撼!再放眼看整个蚕房,“嗤嗤嗤”的声音和吃剩的桑叶的骨架,着实相当壮观!

“蚕食”多用在:“比喻如蚕吃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

我突然想到:比喻学习也很贴切。什么意思呢?

如果把 Elasticsearch 甚至搜索引擎当做美味的“桑叶”(N多片)的话。

作为星主的我和大家一样,无非就是一个小蚕,可能我是相对活跃、“窜动的厉害”的小蚕,如果再加一个特点就是:头大、脸皮厚。

如果单靠一个小蚕吃掉所有桑叶,的确会耗时很久。

但是,N 多小蚕一起,一点点“蚕食”桑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映射到 Elasticsearch 学习是一样的道理,知识点就像 N 多片桑叶,如果一个人去啃,很可能会“迷失”、甚至中途想放弃。

但是,如果有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球友有来自:美国硅谷、加拿大、中国台湾)的近千家互联网公司的球友,一起在不同的方向“蚕食”桑叶,并且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共享的。一起去攻克难题、交流分享,对大家来说是互利共赢,每个人都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4.2.2 持续刻意练习

《异类》中的 10000 小时定律毕竟是相对不那么严谨,刻意练习是接地气的正统学习方法。

《刻意练习》中强调的 “3F”原则是刻意练习的三个核心准则。

  • 原则1:Focus(保持专注)

保持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是做好练习的前提条件。这点,我们一直是坚守的,近 99% 的内存都是围绕星球主题:Elasticsearch 展开的。

包含但不限于:Elasticsearch 架构选型、方案选型、技术问题交流、实战问题解答、Elastic 工作推荐、求职心得交流等。

科学作家万维钢老师说:“心流,可以说是刻意练习的一个结果”,我认为刻意练习的最高境界是“心流”,这也是我们所憧憬的状态。

  • 原则2:Feedback(注重反馈,收集信息)

对比一个人学习,或者几个人在公司内部交流学习,会很闭塞,容易出现的情况——瓶颈问题。受限于:个人能力和架构师能力。如果仅你一个人研究 Elasticsearch,你就是公司的瓶颈;如果一个小团队研究 Elasticsearch,小团队就是公司的瓶颈,问题若团队解决不了,一般就会搁浅了。

其实,放眼全国或者全球,很多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可能别人早已经解决,早已经有靠谱的方案,不过这些方案可能没有及时公开到互联网。知识星球给这种点对点、点对多点的知识获取提供了更多可能,架起了知识桥梁,填补了搜索引擎搜不到的空白。

我会不定期的归拢知识星球、星球微信群里的信息,把大家常问的问题形成“错题本”,存档到星球的“错题本”模块,让更多人获益、相同问题不犯错,少走弯路。

同时,知识星球+微信群相辅相成,一方面:知识星球用于知识的沉淀、更纯粹,永久存储,避免出现类似:QQ群、微信群找不到聊天记录的情况。另一方面:相对零散琐碎的即时交流,微信群更合适。同时,我还会将微信群里有价值的信息(聊天截图、知识点、发散技术点及价值链接)搬运到知识星球,以便永久归档,日积月累,形成知识宝藏。

  • 原则3:Fix it(纠正错误,并且进行修改)

同行交流尤其数百、上千同行的交流,开放互通的交流氛围,是很容易扫清知识盲区的,如果:别人提到的点、给出的链接,我们不知道。

一般第一反应:“他是怎么知道的?他研究了哪些链接,读过哪些文档?看过哪些源码?我怎么我没有找到?”这些反思,都利于我们及时纠偏、纠错,及早发现未知、迎头赶上。

4.2.3 机会把握

2019 年参加 Elasticsearch 大会,主席台上 Medcl 宣布了中国只通过 21 位 认证工程师。我当晚的总结是这么写的:“很震撼、很稀缺!思考:从经济学角度,稀缺就意味着贵;同时,稀缺也意味着机会!感叹难度大的同时,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努力都有了方向。”

我能做的就是:2020 年2月5日拿下 Elastic 认证,并分享经验、逐步形成《最少必要知识手册》,截止2021-06-19,我已带领 51 位球友拿下认证。

这是非常细分领域的一个非常小、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不 care 领域的尝试,但是很成功,这也增强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只要是机会就会有人看到,但我会选择抢先起跑,用强大的执行力和毅力,做到头部!

关于机会,我的一点不成熟思考如下:

  • 当大家都在看公众号文章的时候,写公众号的就有机会;

  • 当大家都在写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持续写的就会有机会;

  • 当大家都在持续更新的时候,用户思维+定位精准+立意明确+持续更新就会有机会;

  • 当大家都在刷视频的时候,做视频就会有机会;

  • 当大家都在做视频的时候,持续做视频就会有机会;

  • 当大家都在持续做视频的时候,用户思维+定位精准+立意明确+持续更新视频就会有更新。

  • 当大家都在做星球的时候,做好星球的管理、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调性、形成社群良性互动和沟通、给球友提供干货、节省球友时间、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提升服务意识的星球就会有机会。

4.2.4 全量思维+增量思维

回归到 Elasticsearch 的学习,本质是:算法+搜索引擎原理+Lucene原理+Elasticsearch原理+源码的学习、积累。

全量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官方文档的全量、比如书籍的全量。

通过 Elastic 认证考试,必然会涉猎几乎全量的官方文档以及细节内容,这点毋庸置疑。

这个过程,对于夯实基础和认知有非常大的帮助。

有的读者说,英文的文档,我不喜欢看。那么全量的中文书籍是推荐大家学习的。

这时候,读者可能惊讶:“不会吧?”,其实看得多了,就会有筛选,正如:刘未鹏老师提倡的“只看好书”。

我是兴趣爱好的角度,会买全量的书(如下截图),单本书我会看:作者如何构思、如何将实战、原理串在一起。

多本书对同一知识点,我会串着看,看大家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解读,谁更深入、谁讲的更透,如何讲的更透。

全量思维:不见得是逐字逐句的全部读完,而是让我能快速对比,识别出重点。

增量思维是什么呢?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官方文档没有的内容,甚至Google、Stackoverflow 也搜不到的,就是需要增量习得的内容,在哪里学?

在Elastic社区、微信群、QQ群、知识星球里面学习别的公司的业务场景、积累、总结。逐步形成增量思维。

全量备份 + 增量部分能保障我们的集群数据的高可用。

同样的,全量思维 + 增量思维时间长了肯定会形成一定的壁垒。

毕竟,这相当耗费精力,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的。

4.3 关于星球良性增长的一点思考

4.3.1 多设身处地的多为大家着想

甚至说成:舍身触地都不过分。

  • 舍身:舍弃自己的小我,成就大家的大我。

  • 触地:接地气,不端着架着。

用户思维——从别人的场景、别人的问题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4.3.2 互相成就

利他就是利己,星主多花了时间,就会节省 N 多人的时间。对此,星主是值得的、应该去做的。

星球促成了数个企业主招聘和球友的换工作需求,很多球友拿到“阿里云、微软、滴滴、拼多多”的 offer 就是非常好的印证。

星球联系 Elastic 官方组织了两次 Elastic 认证考试团购,累计 60 人+,每人节省 500 元+ 人民币,也是互相成就的非常好的印证。

4.3.3 以身作则

星主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我自己带项目团队面临项目进度进展缓慢的时候,我一般都会说一句“周末我会过来加班,大家根据自己的进度做好协调”,从未强制过团队成员加班。

当然,这不是内卷,这是作为项目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应该做的。就和带兵打仗一样,将领和军官就得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大喊“跟我冲”,而不是躲在后面疾呼“给我冲”。

4.3.4 少有人走的路

写博客拼到底拼的是坚持和毅力,我自己近几年的每篇博客平均耗时 6 小时左右,要经历:构思、框架、填充、排版、调优等过程。谁苦谁知道,都是累和泪。

而,运营星球更是非常耗时间的过程,我已亲眼目睹很多大厂大佬的星球的“无疾而终”,方向都非常棒,什么原因呢?

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再去深究的话,就是:有退路。

我既然选择了这条狭窄的路,就得去坚持下去,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已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和回头路。

哪怕历尽艰辛、我只能会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最终形成自己的“少有人走的路”。

5、小结

我一直以来没有特殊的爱好,并因此深感惭愧和自责。当我偶然间看到字节老大张一鸣说:“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喜欢汽车,不打高尔夫,就喜欢做产品,看书,和有意思的人交流作者。”才感觉没有什么自责的,这或许是企业家气质(哈哈)。

我唯一的运动项目:乒乓球,打的也不咋地。估计随意挑个广场舞大爷,也能打过我。后面我反思:关于乒乓球,我都是低水平勤奋,从来没有刻意练习过发球,更不用说练习“变换发球”了,只求一时赢球的快感和大比分落后又追赶后反超的刺激。

我在大学和读研唯一能和同学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看了 N 多演讲 + 不少闲书,尤其偶像俞敏洪的演讲,应该是当时能找到的全量。这个东西当时不觉得有用,但是,10几年过去了,这是我极大的心灵财富。至少遇到困境和选择的问题时候,我能克服、我能选对,即便我选不对,我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Elasticearch 的确给了我刻意练习的机会,我用它锻炼我的心性、磨练我的意志力,非常不可思议又惊险刺激。研究的越久、实践的越久,越感觉自己懂得越少,不会的东西太多、太多,甚至感觉自己就是“小学生”,很多问题等待去实践、去研究、去研读原理、去死磕源码,或许这就是成长吧!这个过程很苦,但很值,这让我笃信了:深耕一个领域,必然大有可为!

俞老师的“潜心一技、做到极致”是我和很多读者很喜欢的一句话。可以引申解读为两层含义:

一是:潜心。

要耐得住寂寞,要勇于坚持。

真如最近非常火的河南大学程民生教授的演讲金句:“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成功有时候不需要精明,在浮躁的社会,沉着冷静就是胜利,稳重坚守就是成功。你跟着浮、你跟着躁,你就跟着成为泡沫了。”

一是:极致。

极致:就是精益求精。

正如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教授的百岁新年愿望里写的那样:“Good better best,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意为: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刻意练习 10000 小时只是刚起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愿和大家同行!

推荐:

  • 如何系统的学习 Elasticsearch ?

  • 全网首发!《 Elasticsearch 最少必要知识教程 V1.0 》低调发布

  • 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Elasticsearch 技能更快提升方法论

更短时间更快习得更多干货!

中国50%+Elastic认证工程师出自于此!

刻意练习 Elasticsearch 10000 个小时,鬼知道经历了什么?!相关推荐

  1. Dan计划:重新定义人生的10000个小时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1年4月16日 一. 1985年,芝加哥大学的Benjamin Bloom教授,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如何培养天才>(Developing Talent in ...

  2. 程序员的10000个小时理论

    科技界的"劳模"会是什么样? 智商情商双高,痴迷又偏执,拥有卓绝的创造力--凡是形容一个天才的标签,贴在这家伙身上完全不够用. 比尔·乔伊,你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你一定知道那家市 ...

  3. 10000个小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一 密歇根大学在1971年成立了它崭新的计算机中心.它位于安阿伯市的毕尔大道,外墙用浅褐色砖砌成,正前方是深色玻璃.密歇根大学体型庞大的计算机矗立在一个宽阔的白色房间内,摆在中间地带.一名教职员工回忆 ...

  4. mysql cst_一次 JDBC 与 MySQL 因 “CST” 时区协商误解导致时间差了 14 或 13 小时的排错经历...

    摘要 名为 CST 的时区是一个很混乱的时区,在与 MySQL 协商会话时区时,Java 会误以为是 CST -0500,而非 CST +0800. CST 时区 名为 CST 的时区是一个很混乱的时 ...

  5. mysql印度时区_一次 JDBC 与 MySQL 因 “CST” 时区协商误解导致时间差了 14 或 13 小时的排错经历...

    CST 时区 名为 CST 的时区是一个很混乱的时区,有四种含义: 美国中部时间 Central Standard Time (USA) UTC-06:00 澳大利亚中部时间 Central Stan ...

  6. 一次 JDBC 与 MySQL 因 “CST” 时区协商误解导致时间差了 14 或 13 小时的排错经历...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CST 时区 名为 CST 的时区是一个很混乱的时区,有四种含义: 美国中部时间 Central Standard Time ...

  7. mysql system_time_zone cst_【转贴】一次 JDBC 与 MySQL 因 “CST” 时区协商误解导致时间差了 14 或 13 小时的排错经历...

    摘要 名为 CST 的时区是一个很混乱的时区,在与 MySQL 协商会话时区时,Java 会误以为是 CST -0500 ,而非 CST +0800 . CST 时区 名为 CST 的时区是一个很混乱 ...

  8. 至今心有余悸,说一段我每天工作16小时的恐怖经历

    文/北妈 阅读本文需要 2.4分钟 一 最近北京帝都因为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原因,又开始新增病例了,北京部分区域又上调二级紧急防控,不得随意进出,不过还好,目前报道也就几十例阳性,这次有关部门防控响应很快 ...

  9. Elasticsearch 滞后8个小时等时区问题,一网打尽!

    1.实战问题 如下都是实战环节遇到的问题: logstash谁解决过时区问题,mysql是东八区shanghai 但是这玩意读完存到es就少了8小时? 目前索引会比真正时间晚8小时,导致8点前的日志写 ...

最新文章

  1. 北大AI公开课2019 | 商汤科技沈徽:AI创新与落地
  2. 单机多节点有意义吗_十行代码让你的单机“影分身”,分布式训练速度快到飞起...
  3. 【视频】vue生命周期函数
  4. 七十五、Python | Leetcode哈希表系列
  5. bootstrap学习(三)表单
  6. vue watch 第一次不执行_Vue 实现前进刷新,后退不刷新的效果
  7. 【51Nod - 1268】和为K的组合 (背包 或 dfs)
  8. iOS 直播推流 - 搭建基于RTMP的本地Nginx服务器
  9. android 磁盘日志记录,GitHub - xflyandroid/XLog: 一个简易的日志打印框架(支持打印策略自定义,默认提供2种策略:logcat打印和磁盘打印)...
  10. 机载L波段卫星通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1. require smarty.class.php 报错,Smarty 报错
  12. SMM框架简单用户增删改查
  13. 浅谈大型互联网的企业入/侵及防护策略
  14. linux mysql常用基本操作,Linux下MySQL数据库常用基本操作 一
  15. C语言零基础入门级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流+ASCII 码表+面试题【系统学习第二天】
  16. 中蜂几月份自然分蜂_中蜂一年自然分蜂几次?_库百科养蜂养殖
  17. Pytorch系列笔记(六)
  18. js字符串转数字(数字转字符串)
  19. 浅析侧供给结构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补
  20. 造纸专用型压力变送器STG94L-E1G-00000-1C

热门文章

  1. nginx修改响应头(可屏蔽后端服务器的信息:IIS,PHP等)
  2. vivo7.0系统手机最完美激活Xposed框架的教程
  3. HyperLynx(十三)Hyperlynx前放置之对网络的EMC分析
  4. html获取微信授权以及微信支付
  5. 关灯后灯常亮、微亮、闪烁——多种原因分析
  6. Android drozer漏洞检测
  7. 什么是iu组装服务器,IU李知恩和“买家秀”在“教科书”级别的私有服务器共享是邻居...
  8. 2022年百华鞋业祝您新年快乐,虎年大吉
  9. 苹果x与苹果xs的区别_苹果X面容无法录入苹果售后维修案例
  10. iOS apple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