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经理世界:云计算“落地”

2009.01.13  来自:IT经理世界      共有评论(3)条 发表评论    收藏

经过多年概念流变诞生的“云计算”,在谷歌、IBM的引领下会在2009年落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how_ads_zone(13);</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z.csdn.net/adjs.php?n=084568344&what=zone:13&charset=utf-8&exclude=,&referer=http%3A//www.csdn.ne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经过多年概念流变诞生的“云计算”,在谷歌、IBM的引领下会在2009年落地。

谷歌在全球投资了近40个大型数据处理中心,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网络,为其实施“云计算”战略提供了雄厚的资源。

蓝色巨人IBM凭借其在IT基础设施及中间件领域的强势,其“云计算”战略采用的是“卖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是眼下最热门的概念,几乎到了“人人都说云计算”的地步2008年,“云计算”概念之于IT厂商,有点像前几年“Web2.0”概念之于普通网民,不论是卖硬件、中间件的,还是做应用软件或服务的,也包括做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络等互联网产品的企业,甚至还有许多企业的CIO,见面恐怕也都会严肃或不严肃地问一句“你云计算了吗?”然而,在概念的泛滥和某种程度的炒作背后,实际上各家还是在做着自己本来就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把一些根据时代变迁和商业环境的转变而推出的新业务都扣上那么一个帽子,云计算成为最合适的概念。

其实,云计算概念的提出者谷歌和IBM,一个是网络应用产品最成功的企业,一个是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中间件等领域最成功的企业。所谓的“云”,其实可以等同于Web网络,但经过时代变迁,网络本身其实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1997年Sun和甲骨文提出瘦客户端、网络终端(Net PC)、网络操作系统(NetOS)等概念时,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才刚刚开始,网民数量、带宽、存储和服务器成本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后来,又曾出现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ASP(Applicatio Service Provider)等概念,但都随着2000年以来互联网泡沫破灭,而被人们遗忘。

但是,今天的云计算却获得了空前的支持和响应。2007年10月底,随着微软宣布推出Windows Azure(微软正在伊利诺伊州和西伯利亚建立大型数据中心,Azure试图为中小企业提供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出租服务),已经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的业界巨头包括了谷歌、IBM、Sun、亚马逊、英特尔、微软、惠普、联想、EMC等,可谓群贤毕至。但正如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说的,不是每家厂商都能从云计算赚到太多钱,因为每家厂商凭借不同资源推出的云计算背后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

我们有必要先看看各家在云计算的帽子下面究竟在做什么?拉里·埃里森说,“没人会在云计算方面赚到太多钱”。实际上,这个说法既对又不对。很显然,拉里·埃里森是从传统软件行业的层面来看,他理解的云计算很可能是软件部署从企业自己的服务器转移到集中的数据中心,并根据需要通过网络提供给企业,范围可以扩展到亚马逊和Sun公司推出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的租用业务上,微软的Azure也是走这条路。

如果把“云计算”仅仅定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计算和存储的租用服务,充其量扩展到一些大型机构,比如帮助政府部门建立公共数据中心的话,我们同意埃里森的观点,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很赚钱的商业机会。联想副总裁魏江雷介绍,联想推出的“CEMS”公共商用计算平台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服务器的成本问题,“CEMS”的“C”就是成本,“E”是效率。他认为,现在服务器硬件设备的竞争已经进入“同质化”阶段,厂商在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时首先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率。他表示,“过去20%多的服务器利润空间不会再出现了。”当然,在中间件上,IBM、惠普和联想都有自己独家的技术体系,存在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但是在谷歌看来,这还不是云计算的全部。事实上,谷歌也有类似亚马逊、Sun和微软Azure一样,面向个人网站或中小企业的计算能力从免费到付费的出租服务,即谷歌企业应用引擎。但是,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却说,“谷歌其实并没有真正推出云计算后台的出租服务。”谷歌的核心还是使用“很容易扩张或缩减的,用标准的方式编程”的网络产品,李开复说:“所以我觉得我们并没有云计算后台出租的产品,应该不会(和亚马逊、Sun等公司)有直接的竞争。”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谷歌投资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网络,它提供计算资源租用的成本相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者依靠提供免费的单机服务器再卖服务(例如Windows Azure)的公司要低。但是,按照李开复的说法,未来这种服务也只是保持在小规模上,换句话说,谷歌认为,自己建立庞大的数据中心运行自己的产品,比租出去运行别人的东西给自身带来的价值更高。因此,在云计算理念下,按照“自用”还是“他用”就分化出不同的商业模式,“他用”又分化出“卖基础设施”和“出租资源”两种形式。

“基础设施”就是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各种中间件,做这种生意的包括了英特尔、惠普、戴尔和IBM的服务器部门、EMC、联想等老牌IT巨头,这种业务会随着云计算扩张而扩大,但边际收益递减,必须不断降低成本;而“出租服务”或者说“卖资源”,则包括亚马逊、Sun等公司,资源管理方式从过去粗放的、分散的企业自己管理的模式,转变为集约的、由集中的数据中心和专业人员管理的模式,会像银行或者集中供电一样,更安全和高效。而谷歌的云计算是一种“边际收益递增”的产品(应用),说通俗些就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律,一个产品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成功,搜索引擎和谷歌关键词广告则是典型的成功例子,使用最多,赚钱最多,赢家通吃。这个基本逻辑决定了谷歌的云计算会有更高的利润。

把“云”编入教科书

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大都是在数学或者物理学上有重大创新的公司,他们往往利用领先优势,反哺大学,为他们的重大创新培养未来的人才。比如英特尔为了推进多核事业,占领计算机行业制高点,建立了与大学广泛合作的机制,因为英特尔的创新是基于物理科学的。而现今互联网的战略资源是数据,谁掌握并能利用最多的数据,谁就占领了制高点,谷歌为了占领这一制高点,就要向数学中找到前进的动力,与研究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

如果将谷歌比作一辆战车,那么数据就是它的燃料,算法就是它的发动机,它需要不断释放出对用户有用的产品去获取燃料,不断改进算法,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益,但最核心的是驾驶员,他决定这部战车去哪里获取数据,拿来数据又如何让发动机高效地利用。比如今天回头看谷歌中国当初与新浪网、天涯等本土媒体和社区网站展开合作,就是要拿到本地化的数据,搜索引擎技术本没有“更懂中文”还是“更懂英文”之分,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丰富的本地数据让搜索引擎学习。另一方面,算法和基于云计算开发的方式就需要和本地高校合作,培养本地的人才。

谷歌与高校的合作可谓深谋远虑,其在学术界和青年学子中的号召力也非常强大。实际上,云计算课程早在2006年就付诸行动,已经给学术界和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播下种子。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介绍,他们的这门课是类似一门实验体验课,主要目的是让本科生熟悉如何利用海量数据做开发,如何让开发的程序跑在数百万台服务器上,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基于一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然后就练习在单一机器和操作系统上编程的全新思维方式。

学生们实验模拟的百万服务器集群,可能由不同厂商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构成,但由于有大量集成异构系统的中间件以及开放出来的许多接口,有编程基础知识的计算机系本科生就能在上面开发,编程已经不是困难,学会如何利用大规模、同质化、分布式计算的服务器才是关键。因此,李开复在去年10月谷歌内部举办的谷歌与高校的“云计算”研讨会上才会强调,“谷歌在招聘工程师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的不是编程,而是算法。”

2007年年初,谷歌CEO施密特来访中国时也讲到人才问题,他说,每年中国计算机系毕业生是美国的3倍,这一巨大人才资源他们不会不重视。而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正是处在巅峰期大力推进云计算前沿研究的谷歌需要的人才,因为他们有想象力,没有羁绊,容易适应新的开发环境。让他们在二、三年级就了解云计算,比到了就业期再去考某某工程师资格认证效果要好得多。也许谷歌的最终目标是要让计算机系的基础教科书里写进“云计算”这一章节,2009年,在二、三年级接受过“云”理念的第一批本科生或研究生都陆续开始了工作,这门课也已经推广到北大、北航、华中科技、上海交大等许多学校。

两大开源OS的未来

2008年,谷歌推出的两个产品引起了市场关注,但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它们就是基于移动设备的Android和PC上的Chrome。这两个产品意义重大,必将在2009年有重要进展。

曾任台湾清华大学的教授,现任职于谷歌技术部门的黄泰一博士介绍了一项有意思的教学实践案例。他借助谷歌开源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为学生们学习云计算环境下的开发提供基础。过去不同的教授讲授程序开发难免会有对不同平台的倾向,学生刚刚习惯了Windows Mobile平台,下学期换了教授又要学习Symbian平台,而使用开源的Android可以很快适应并在上面实验各种代码,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这样本科的学生可以迅速变成谷歌云计算平台上的高级开发者。由于内地还没有推出使用Android系统的G1,在这方面的感觉可能滞后,所以台湾的黄泰一博士的实践可视为一个信号。

Android降低开发者学习曲线的信号告诉我们什么呢?对任何产品的开发和完善来说,学习成本的下降都会引发开发者的聚集,然后就是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迅速提升,Android平台的G1及其升级版,包括其他可安装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可能在2009年会迎来它们的拐点。黄博士介绍,Android的教学工具已经普及到台湾30来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这对未来打击最大的恐怕是Windows Mobile平台,其上面的开发者可能会大量流失,Symbian也会受到影响。

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例举了谷歌中国的一个发现,那就是iPhone从推出到现在,他们发现使用智能手机访问谷歌网页的数量是过去的50倍。谷歌工程副总裁Alfred Spector则进一步指出,人们将使用太多的设备与“云”互动:电脑、手机、PDA,还有游戏。互动性能的增强和丰富将不仅给“云”带来更多的信息,还将为我们提供关于人们如何思考、系统如何反应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意味着更好的搜索。

谁也不会想到Chrome会是取代Windows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开始。Chrome和Android一样是开源软件,甚至追根溯源,Chrome的开发团队里有Android的团队早期成员加入,可以说,Chrome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就像Android之于手机一样,是一个操作系统级别的软件。李开复说,我们发现现在很多用户95%的时间都花在浏览器上,未来谷歌会努力让剩下的5%也逐渐转移到浏览器上来。李开复的意思很明显,未来的浏览器就是操作系统,所以谷歌一定要在IE和火狐等主流软件之外推出一个开源浏览器,就是为未来的Web OS布局。当然在这个领域,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也有自己的战略,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与Facebook强调社交联络应用和娱乐有所不同,谷歌的浏览器操作系统上面最有可能推进的应用是在线的Office,可能它取代微软Office的速度会比我们想象得要快。

综合以上云计算产业链发展的情况,我们预计,在经济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的2009年,大型企业和机构转移到公共商用计算平台,或者说云计算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萧条时期的IT更多是缩减或者维持,即使移植到一个更低成本的数据中心中,也是要有不小费用的。政府机构或许会有这方面投入,IBM、联想等厂商正在瞄准这个市场。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可能会开始向“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租用模式转移,因为他们的移植成本要低很多。最后,在“不太赚钱的”产业环节之外,依然可以维持高利润预期的是谷歌模式的云计算,我们会看到它的不断演进,以至于会影响到“卖基础设施”和“出租资源”的模式,改变整个“大云计算”的产业链,重复其借助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媒体中占据制高点的历史。

上面文章来源:

http://news.csdn.net/n/20090113/122392.html

IT经理世界:云计算“落地”相关推荐

  1. (转载)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淘宝效应

    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 这家外部性极强的企业正在改写商业规则 有没有哪家商业组织敢于提供与国家统计局相悖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平台淘宝网就这么做了.7月5日,淘宝网第一次公布了 ...

  2. 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揭开华为海外的真相

    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揭开华为海外的真相 图为:IT经理世界本期封面报道--华为在欧洲 三个国家三个故事,三个市场三级台阶--华为在欧洲 文/冀勇庆 "您是从华为来的?能否帮我介绍一下这家公 ...

  3. 我是如何超越PPG的(摘自:IT经理世界;作者:李黎)

    "我们太牛了!"无论是电话里,还是见面,陈年总是沉浸在犹如自恋般的喃喃自语中.2007年底VANCL凡客诚品的生意在月销售收入200万元时他就已经陶醉,现在,VANCL每月的销售收 ...

  4. 《IT经理世界》:中国软件业开始起飞

    在大中华的信息技术产业中,一直以来唱主角的都是制造业.过去的20多年是"中国制造"蓬勃发展的时代,它既催生了联想.宏碁.华为.海尔等世界级的信息产业巨人,也造就了台积电.比亚迪.鸿 ...

  5. 少一点张扬,多一点谦虚;少一点英雄主义,多一点实事求是——读2008第11期《IT经理世界》

    少一点张扬,多一点谦虚:少一点英雄主义,多一点实事求是--读本期<IT经理世界> - [在路上] 2008-11-10 11期<IT经理世界>总有不少好文章.写写印象深刻的几篇 ...

  6. 【转载】《IT经理世界》:腾讯的瓶颈

    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程苓峰曾在<IT经理世界>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腾讯的瓶颈 >,通过与分析师对话的形式,分析了腾讯当前所面临发展瓶颈,并表示 在领先业务上,腾讯擅长的微创新没问题 ...

  7. 《IT经理世界》:腾讯的瓶颈

    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程苓峰曾在<IT经理世界>上发表过一篇文章< 腾讯的瓶颈 >,通过与分析师对话的形式,分析了腾讯当前所面临发展瓶颈,并表示 在领先业务上,腾讯擅长的微创新没问 ...

  8. 网御星云御云成果展 促进云计算落地

    本文讲的是网御星云"御云"成果展 促进云计算落地,12月4日消息,日前,网御星云在京召开了其云计算安全产品"御云"的成果展示会.会上,网御星云产品总监段伟恒分享 ...

  9. 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淘宝潜规则

    这家外部性极强的企业正在改写商业规则 有没有哪家商业组织敢于提供与国家统计局相悖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平台淘宝网就这么做了.7月5日,淘宝网第一次公布了基于自己数据得出的今年 ...

最新文章

  1. 当AI有了情商,会说话就多说点
  2. mysql update join 锁表_Mysql事务中Update是否会锁表?
  3. Java设计模式探讨之单例模式
  4. sql 修改时间戳语句_从 0 到 1 搭建技术中台之 SQL 审核平台
  5. 《JavaScript凌厉开发 Ext详解与实践》的目录
  6. 数学建模第六节2020.5.15-17补
  7. 第一百四十一节,JavaScript,封装库--DOM加载
  8. linux用于电脑,适用于 Linux的Windows子系统正在获得这些有用的新功能的介绍
  9. 基于加速度计的倾角检测算法-C语言程序
  10. Domain=DDXMLErrorDomain Code=1 (null)
  11. OpenWRT设置ADGuardHome+小喵咪
  12. 教你如何简单快速有效的添加微信好友
  13. 2022-2028年中国互联网+纸尿裤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14. 松贷后房价涨跌内幕 吃透楼市12个规律不吃亏
  15. Log日志存放到本地文件
  16. 单片机加减法计算器_51单片机之4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报告
  17. android 内核老版本下载安装,百度极速版老版本下载安装
  18. 初遇林纳斯(Linux)——Linux历史
  19. 【转】王怡 自由主义的书单
  20. (重磅!价值一千元的R代码送给你)芯片探针序列的基因组注释 芯片没有注释信息 从头基因组比对gtf文件开始atcg 只有探针核苷酸序列的首先探针核苷酸序列需要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然后比对后的文件

热门文章

  1. 使用计算机时什么是死机,电脑经常死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2. android利用shap画小圆圈(空心圆、实心圆)
  3. android 多 webview,Android webview多窗口
  4. EPSON 针式打印机 直接打印条形码
  5. 最新ECSHOP修改60条
  6. cocos2d-x 开发者大会之cocos2d-x与三国群殴传
  7. 用pygame实现网上游戏‘球球情侣‘(用pygame.mask完成碰撞检测)
  8. python广告搞笑_教你用 Python 写一个搞笑版的“笨鸟”游戏:牛逼的黄瓜
  9. 关于 ReentrantReadWriteLock 的延续思考
  10. 谣言检测相关论文阅读笔记:DDGCN: Dual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Rumor Detection on Soci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