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01

研究背景

镉 (Cd),尤其是一种非必需的有毒金属,在 20 种强毒素中排名第 7,由于其人类暴露的高风险和在土壤中的长时间滞留,成为最受关注的优先污染物之一(EST|广东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团队发现水分管理改变土壤-水稻系统中芽和节/叶之间的镉同位素分馏!)。与物理和生物修复策略(例如,土壤混合、电动、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相比,原位化学稳定由于其在降低 Cd 毒性方面的效率和低成本而被广泛用于修复 Cd 污染的土壤和生物利用度。有机改良剂(如生物炭、堆肥和秸秆)通过形成稳定的有机配体-金属络合物来稳定土壤中的 Cd 和其他金属。石灰材料(如石灰石和氢氧化钙)可以通过增加土壤 pH 值和土壤胶体和有机物质的负电荷吸附位点来有效地稳定土壤中的大多数金属。粘土材料(如海泡石和沸石)在 Cd 稳定中的应用主要基于它们的高表面积和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在各种 Cd 稳定剂中,石灰石(主要是 CaCO3)、生物炭和农作物秸秆在先前的研究中被高度推荐,因为它们对土壤恢复具有多重作用,包括降低 Cd 生物有效性、缓解土壤酸化和增强土壤生态功能。

土壤中的多种微生物在同时维持多种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丰富和稀有微生物物种对环境干扰的反应并不总是一致的。丰富的物种通常占据更广泛的生态位,可以利用更多类型的资源,这使它们比稀有物种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然而,研究也报道了相互矛盾的结果,表明稀有类群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在遭受气候变化和其他干扰,如铜胁迫、热休克、冻融和机械干扰时更加稳定。此外,在许多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丰富和稀有群落的不同组装过程,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在原位化学稳定过程中,稳定剂的应用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多种变化,包括金属形态、土壤 pH 值和有效养分。这些变化可能因此改变微生物群落中丰富和稀有物种的组装和分布模式,导致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未知结果。鉴于丰富和稀有物种可能对功能属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区分丰富和稀有类群在恢复 Cd 污染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中的作用很重要,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

02

研究进展

2021年10月12日,学术期刊mSystems发表相关研究成果,题名:Distinct Responses of Rare and Abundant Microbial Taxa to In Situ Chemical Stabilization of Cadmium-Contaminated Soil,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郝秀丽为论文通讯作者!

我们假设稀有群落可能比丰富群落对土壤修复引起的 Cd 生物有效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更敏感,并且稀有类群的恢复可能在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进行了一项为期 3 年的田间试验,应用了五种土壤改良剂(CaCO3以及生物炭和稻草,单独使用或与 CaCO3 结合使用)。土壤修复对微生物丰富和稀有群落的组成变化、生态位宽度和组装过程的影响被表征为揭示微生物反应和修正诱导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机制。特别是,我们旨在 (i) 比较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富和稀有分类群对不同土壤改良剂的响应,(ii) 评估它们对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贡献,以及 (iii) 确定丰富和稀有群落的关键物种,在不同的稳定处理中与土壤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有关。

03

研究结果

与丰富的群落相比,稀有细菌群落对土壤 pH 值和 Cd 物种形成的生态位宽度更窄,并且对不同土壤改良剂改变的环境变化更敏感。然而,土壤改良剂对稀有和丰富的真菌群落具有类似的影响。稀有和丰富细菌群落的组装分别受可变选择和随机过程(扩散限制和非支配过程)的支配,而稀有和丰富真菌群落的组装则受扩散限制控制。土壤改良剂引起的土壤 pH、Cd 形态和土壤有机质 (SOM) 的变化可能在稀有细菌类群的群落组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通过不同修正恢复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与特定关键物种的恢复密切相关,特别是稀有细菌类群(Gemmatimonadaceae和 Haliangiaceae)和稀有真菌类群(Ascomycota)。

图1.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影响因素

图2. 土壤改良剂对稀有和丰富类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图3. 微生物稀有和丰富群落的组装过程

图4. Keystone OTU 及其与环境变量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详细实验结果与讨论,推荐阅读原文(见文末) !

文有任何疏漏,欢迎大家后台/留言指正。同时,如果你有任何好文/进展想要分享,欢迎大家投稿。

往期精彩回顾

1. EST|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沿海承压含水层系统中高地质成因铵环境提出溶解有机物处理途径的新见解!

2. EST|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宏基因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揭示氨对产甲烷菌和合成菌的毒性、酶合成以及厌氧消化关键酶的影响!

3. Microbiome|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研究揭示北极泥炭土活跃的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关系!

4. Microbiome|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揭示极地海洋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磺基丙酸循环的生物地理特征!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Cell专刊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mSystems:华中农大郝秀丽组发现稀有/丰富微生物类群对镉污染土壤改良剂的不同反应!...相关推荐

  1. ISME:华中农大李霞组发现大豆根际微生物组变化与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关系

    文章目录 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与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关系 写在前面 摘要 背景 结果 不同类型土壤中大豆根际区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多样性 图 1 三种类型土壤中大豆根际区微生物组的α和β多样性 不同根 ...

  2. Nature子刊:华中农大Kenichi Tsuda组利用植物体内原位细菌转录及蛋白组学鉴定寄主免疫攻击的病原菌蛋白...

    华中农业大学Kenichi Tsuda教授课题组利用植物体内原位细菌转录及蛋白组学鉴定了被寄主免疫系统攻击的病原菌蛋白 北京时间2020年6月15日晚23时,植物学权威期刊<自然-植物>在 ...

  3. 华中农大津田賢一组招植物微生物组、生物信息方向博士后

    华中农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津田賢一(Kenichi Tsuda)教授 团队招收多名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等博士后 • PI简介 津田賢一(Kenichi Tsuda),华中农业大学二级教授 ...

  4. EM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稀有与丰富微生物类群的分化策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题目: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稀有与丰富微生物类群的分化策略 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20) 三年均IF:5.2 通讯作者:梁玉婷 & 孙 ...

  5. mSystems | 中科院微生物所东秀珠组发现细菌和古菌协同代谢甜菜碱产甲烷

    中国南海冷泉细菌和产甲烷菌协同作用代谢甜菜碱产甲烷 Bacteria and archaea synergistically convert glycine betaine to biogenic m ...

  6. 生物信息/微生物组期刊推荐:mSystems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期刊简介 mSystems 创刊于2017年,是美国微生物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旗下开放获取期刊.期刊文章侧重单细胞和微生物群落代谢 ...

  7. mSystems:南京土壤所禇海燕组受邀发表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综述(官方配视频简介)

    文章目录 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写在前面 视频介绍 快讯 图 1 长期以来在微生物生物地理学领域已发表文章的数量 图 2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中需要进行时空研究的 ...

  8. mSystems:华南农大揭示水稻SST基因调控根际微生物协同耐盐机制

    水稻SST基因通过土壤代谢物调控根际微生物协同耐盐机制 Rice SST variation shapes the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conferrin ...

  9. EI:南土所褚海燕组发现农业土壤微生物核心菌群能够提升土壤生态功能

    农业土壤微生物核心菌群能够提升土壤生态功能 Abundance of kinless hubs within soil microbial networks are associated with h ...

最新文章

  1. php mysql orm_PHP ORM操作MySQL数据库
  2. python学习音频-详解python播放音频的三种方法
  3. VC++ 下使用QT初步入门学习
  4. Android Studio使用说明
  5. linux两个卷组可以合并,Linux系统中所有的逻辑卷必须属于同一个卷组()。
  6. Ruby语法解释:attr_reader,attr_writer和attr_accessor
  7. Oracle备份还原操作方法
  8. 利用Mahout实现在Hadoop上运行K-Means算法
  9. win10彻底禁用chrome自动升级方法
  10. iptable 简析
  11. TX1、跨平台文件传输工具\使用记录
  12. js判断浏览器是否搜狗浏览器
  13. 究竟什么是软件资产管理(SAM)?企业应该怎么做?
  14. 基于Fuzzy Logic的人群疏散模型(考虑攻击者的情况)
  15. iOS 逆向编程(二十三)dsc_extractor 动态库提取器
  16. Oracle数据库常用语法总结
  17. 使用关键词快速搜索商品代码
  18. 部署大宗商品撮合交易平台,实现高效交易与资源信息对接
  19. Matlab主成分分析法
  20. Excel隔行插入空行(亲自实践)

热门文章

  1. 如何快速融入团队(四)
  2. 高德引擎构建及持续集成技术演进之路
  3. 那些年用过的Redis集群架构(含面试解析)
  4. 互联网人必读的30本书
  5. 企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
  6. 国产项目管理软件/敏捷开发工具
  7. RSocket云原生架构下的另一种通信协议选择
  8. All-in-One 模式安装 KubeSphere 异常问题记录
  9. NoSQL数据库四大分类
  10. php十天入门教程,十天学会php之第十天_PHP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