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度学习先驱Hinton开源的Capsule论文《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无疑是去年深度学习界最热点的消息之一。得益于各种媒体的各种吹捧,Capsule被冠以了各种神秘的色彩,诸如“抛弃了梯度下降”、“推倒深度学习重来”等字眼层出不穷,但也有人觉得Capsule不外乎是一个新的炒作概念。

本文试图揭开让人迷惘的云雾,领悟Capsule背后的原理和魅力,品尝这一顿Capsule盛宴。同时,笔者补做了一个自己设计的实验,这个实验能比原论文的实验更有力说明Capsule的确产生效果了

菜谱一览:

1、Capsule是什么?

2、Capsule为什么要这样做?

3、Capsule真的好吗?

4、我觉得Capsule怎样?

5、若干小菜。

I. 前言

Capsule的论文已经放出几个月了,网上已经有很多大佬进行解读,也有大佬开源实现了CapsuleNet,这些内容都加速了我对Capsule的理解。然而,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网上多数的解读,都只是在论文的翻译上粉饰了一点文字,并没有对Capsule的原理进行解读。比如“动态路由”那部分,基本上就是照搬论文的算法,然后说一下迭代3次就收敛了。但收敛出什么来?论文没有说,解读也没有说,这显然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也难怪知乎上有读者评论说:

所谓的capsule为dl又贡献了一个花里胡哨的trick概念。说它是trick,因为hinton没有说为什么routing算法为什么需要那么几步,循环套着循环,有什么理论依据吗?还是就是凑出来的?

如何评价深度学习之父Hinton发布的Capsule论文?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292765/answer/251295911

这个评论虽然过激,然而也是很中肯的:凭啥Hinton摆出来一套算法又不解释,我们就要稀里糊涂的跟着玩?

II. Capsule盛宴

宴会特色

这次Capsule盛宴的特色是“vector in vector out”,取代了以往的“scaler in scaler out”,也就是神经元的输入输出都变成了向量,从而算是对神经网络理论的一次革命。然而真的是这样子吗?难道我们以往就没有做过“vector in vector out”的任务了吗?有,而且多的是!NLP中,一个词向量序列的输入,不就可以看成“vector in”了吗?这个词向量序列经过RNN/CNN/Attention的编码,输出一个新序列,不就是“vector out”了吗?在目前的深度学习中,从来不缺乏“vector in vector out”的案例,因此显然这不能算是Capsule的革命。

Capsule的革命在于:它提出了一种新的“vector in vector out”的传递方案,并且这种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解释的。

如果问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为什么有效,我一般会这样回答:神经网络通过层层叠加完成了对输入的层层抽象,这个过程某种程度上模拟了人的层次分类做法,从而完成对最终目标的输出,并且具有比较好的泛化能力。的确,神经网络应该是这样做的,然而它并不能告诉我们它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这就是神经网络的难解释性,也就是很多人会将深度学习视为黑箱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来看Hinton是怎么来通过Capsule突破这一点的。

大盆菜

如果要用一道菜来比如Capsule,我想到了“大盆菜”:

大盆菜介绍

盆菜作为客家菜的菜式出现由来以久,一般也称为大盘菜,大盘菜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时候每桌一盘,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令人大有渐入佳景之快。

Capsule就是针对着这个“层层递进”的目标来设计的,但坦白说,Capsule论文的文笔真的不敢恭维,因此本文尽量不与论文中的符号相同,以免读者再次云里雾里。让我们来看个图。

如图所示,底层的胶囊和高层的胶囊构成一些连接关系。等等,什么是“胶囊”?其实,只要把一个向量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它就是一个“胶囊”,是的,你没看错,你可以这样理解:神经元就是标量,胶囊就是向量,就这么粗暴!Hinton的理解是:每一个胶囊表示一个属性,而胶囊的向量则表示这个属性的“标架”。也就是说,我们以前只是用一个标量表示有没有这个特征(比如有没有羽毛),现在我们用一个向量来表示,不仅仅表示有没有,还表示“有什么样的”(比如有什么颜色、什么纹理的羽毛),如果这样理解,就是说在对单个特征的表达上更丰富了。

说到这里,我感觉有点像NLP中的词向量,以前我们只是用one hot来表示一个词,也就是表示有没有这个词而已。现在我们用词向量来表示一个词,显然词向量表达的特征更丰富,不仅可以表示有没有,还可以表示哪些词有相近含义。词向量就是NLP中的“胶囊”?这个类比可能有点牵强,但我觉得意思已经对了。

那么,这些胶囊要怎么运算,才能体现出“层层抽象”、“层层分类”的特性呢?让我们先看其中一部分连接:

图上只展示了u1u1的连接。这也就是说,目前已经有了u1u1这个特征(假设是羽毛),那么我想知道它属于上层特征v1,v2,v3,v4v1,v2,v3,v4(假设分别代表了鸡、鸭、鱼、狗)中的哪一个。分类问题我们显然已经是很熟悉了,不就是内积后softmax吗?于是单靠u1u1这个特征,我们推导出它是属于鸡、鸭、鱼、狗的概率分别是

(p1|1,p2|1,p3|1,p4|1)=1Z1(e⟨u1,v1⟩,e⟨u1,v2⟩,e⟨u1,v1⟩,e⟨u1,v1⟩)(1)(1)(p1|1,p2|1,p3|1,p4|1)=1Z1(e⟨u1,v1⟩,e⟨u1,v2⟩,e⟨u1,v1⟩,e⟨u1,v1⟩)

我们当然期望 p1|1p1|1和 p2|1p2|1会明显大于 p3|1p3|1和 p4|1p4|1。不过,单靠这个特征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综合各个特征,于是可以把上述操作对各个 uiui都做一遍,继而得到 (p1|2,p2|2,p3|2,p4|2)(p1|2,p2|2,p3|2,p4|2)、 (p1|3,p2|3,p3|3,p4|3)(p1|3,p2|3,p3|3,p4|3)、...

问题是,现在得到这么多预测结果,那我究竟要选择哪个呢?而且我又不是真的要做分类,我要的是融合这些特征,构成更高级的特征。于是Hinton认为,既然uiui这个特征得到的概率分布是(p1|i,p2|i,p3|i,p4|i)(p1|i,p2|i,p3|i,p4|i),那么我把这个特征切成四份,分别为(p1|iui,p2|iui,p3|iui,p4|iui)(p1|iui,p2|iui,p3|iui,p4|iui),然后把这几个特征分别传给v1,v2,v3,v4v1,v2,v3,v4,最后v1,v2,v3,v4v1,v2,v3,v4其实就是各个底层传入的特征的累加,这样不就好了?

vj=squash(∑ipj|iui)=squash(∑ie⟨ui,vj⟩Ziui)(2)(2)vj=squash(∑ipj|iui)=squash(∑ie⟨ui,vj⟩Ziui)

从上往下看,那么Capsule就是每个底层特征分别做分类,然后将分类结果整合。这时 vjvj应该尽量与所有 uiui都比较靠近,靠近的度量是内积。因此,从下往上看的话,可以认为 vjvj实际上就是各个 uiui的某个聚类中心,而 Capsule的核心思想就是输出是输入的某种聚类结果

现在来看这个squashsquash是什么玩意,它怎么来的呢?

浓缩果汁

squash在英文中也有浓缩果汁之意,我们就当它是一杯果汁品尝吧。这杯果汁的出现,是因为Hinton希望Capsule能有的一个性质是:胶囊的模长能够代表这个特征的概率。

其实我不喜欢概率这个名词,因为概率让我们联想到归一化,而归一化事实上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我觉得可以称为是特征的“显著程度”,这就好解释了,模长越大,这个特征越显著。而我们又希望有一个有界的指标来对这个“显著程度”进行衡量,所以就只能对这个模长进行压缩了,所谓“浓缩就是精华”嘛。Hinton选取的压缩方案是:

squash(x)=∥x∥21+∥x∥2x∥x∥(3)(3)squash(x)=‖x‖21+‖x‖2x‖x‖

其中 x/∥x∥x/‖x‖是很好理解的,就是将模长变为1,那么前半部分怎么理解呢?为什么这样选择?事实上,将模长压缩到0~1的方案有很多,比如

tanh∥x∥,1−e−∥x∥,∥x∥1+∥x∥tanh⁡‖x‖,1−e−‖x‖,‖x‖1+‖x‖

等等,并不确定Hinton选择目前这个方案的思路。也许可以每个方案都探索一下?事实上,我在一些实验中发现,选择

squash(x)=∥x∥20.5+∥x∥2x∥x∥squash(x)=‖x‖20.5+‖x‖2x‖x‖

效果要好一点。 这个函数的特点是在模长很接近于0时起到放大作用,而不像原来的函数那样全局都压缩。

然而,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如果在中间层,那么这个压缩处理是不是必要的呢?因为已经有了后面说的动态路由在里边,因此即使去掉squashsquash函数,网络也已经具有了非线性了,因此直觉上并没有必要在中间层也引入特征压缩,正如普通神经网络也不一定要用sigmoid函数压缩到0~1。我觉得这个要在实践中好好检验一下。

III. 动态路由

注意到(2)(2)式,为了求vjvj需要求softmax,可是为了求softmax又需要知道vjvj,这不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吗?这时候就要上“主菜”了,即“动态路由”(Dynamic Routing),它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来更新(部分)参数,从而初步达到了Hinton的放弃梯度下降的目标。

这道“主菜”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它是怎么想出来的?最终收敛到哪里去?让我们先上两道小菜,然后再慢慢来品尝这道主菜。

小菜1

让我们先回到普通的神经网络,大家知道,激活函数在神经网络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当然,激活函数本身很简单,比如一个tanh激活的全连接层,用tensorflow写起来就是:

y = tf.matmul(W, x) + b
y = tf.tanh(y)

可是,如果我想用x=y+cosyx=y+cos⁡y的反函数来激活呢?也就是说,你得给我解出y=f(x)y=f(x),然后再用它来做激活函数。

然而数学家告诉我们,这个东西的反函数是一个超越函数,也就是不可能用初等函数有限地表示出来。那这样不就是故意刁难么?不要紧,我们有迭代:

yn+1=x−cosynyn+1=x−cos⁡yn

选择 y0=xy0=x,代入上式迭代几次,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 yy了。假如迭代三次,那就是

y=x−cos(x−cos(x−cosx))y=x−cos⁡(x−cos⁡(x−cos⁡x))

用tensorflow写出来就是

y = tf.matmul(W, x) + b
Y = y
for i in range(3):Y = y - tf.cos(Y)

如果读者已经“预习”过Capsule,那么就会发现这跟Capsule的动态路由很像

小菜2

再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在NLP中有很多对应的情景,但图像领域其实也不少。考虑一个向量序列(x1,x2,…,xn)(x1,x2,…,xn),我现在要想办法将这nn个向量整合成一个向量xx(encoder),然后用这个向量来做分类。

也许读者会想到用LSTM。但我这里仅仅想要将它表示为原来向量的线性组合,也就是:

x=∑i=1nλixix=∑i=1nλixi

这里的λiλi相当于衡量了xx与xixi的相似度。然而问题来了,在xx出现之前,凭什么能够确定这个相似度呢?这不也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吗?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也是迭代。首先我们也可以定义一个基于softmax的相似度指标,然后让

x=∑i=1ne⟨x,xi⟩Zxix=∑i=1ne⟨x,xi⟩Zxi

一开始,我们一无所知,所以只好取 xx为各个 xixi的均值,然后代入右边就可以算出一个 xx,再把它代入右边,反复迭代就行,一般迭代有限次就可以收敛,于是就可以将这个迭代过程嵌入到神经网络中了。

如果说小菜1跟动态路由只是神似,那么小菜2已经跟动态路由是神似+形似了。不过我并没有看到已有的工作是这样做的,这个小菜只是我的头脑风暴。

上主菜~

其实有了这两个小菜,动态路由这道主菜根本就不神秘了。为了得到各个vjvj,一开始先让它们全都等于uiui的均值,然后反复迭代就好。说白了,输出是输入的聚类结果,而聚类通常都需要迭代算法,这个迭代算法就称为“动态路由”。至于这个动态路由的细节,其实是不固定的,取决于聚类的算法,比如关于Capsule的新文章《MATRIX CAPSULES WITH EM ROUTING》就使用了Gaussian Mixture Model来聚类。

理解到这里,就可以写出本文的动态路由的算法了:

动态路由算法

初始化bij=0bij=0
迭代rr次:
  ci=softmax(bi)ci=softmax(bi);
  sj=∑icijuisj=∑icijui;
  vj=squash(sj)vj=squash(sj);
  bij=⟨ui,vj⟩bij=⟨ui,vj⟩。
返回vjvj。

这里的cijcij就是前文的pj|ipj|i。

“嘿,终于逮到个错误了,我看过论文,应该是bij=bij+⟨ui,vj⟩bij=bij+⟨ui,vj⟩而不是bij=⟨ui,vj⟩bij=⟨ui,vj⟩吧?”

事实上,上述算法并没有错——如果你承认本文的推导过程、承认(2)(2)式的话,那么上述迭代过程就是没有错的。

“难道是Hinton错了?就凭你也有资格向Hinton叫板?”别急别急,先让我慢慢分析Hinton的迭代出现了什么问题。假如按照Hinton的算法,那么是bij=bij+⟨ui,vj⟩bij=bij+⟨ui,vj⟩,从而经过rr次迭代后,就变成了:

v(r)j=squash⎛⎝∑ie⟨ui,v(0)j+v(1)j+⋯+v(r−1)j⟩Ziui⎞⎠vj(r)=squash(∑ie⟨ui,vj(0)+vj(1)+⋯+vj(r−1)⟩Ziui)

由于 v(r)jvj(r)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 vjvj,那么我们可以写出

v(r)j∼squash(∑ier⟨ui,vj⟩Ziui)vj(r)∼squash(∑ier⟨ui,vj⟩Ziui)

假如经过无穷多次迭代(实际上算力有限,做不到,但理论上总可以做到的), 那么r→∞r→∞,这样的话softmax的结果是非零即1,也就是说,每个底层的胶囊仅仅联系到唯一一个上层胶囊!这时候vjvj已不再是聚类中心,而是距离它们聚类中心最近的那个uiui。

这合理吗?我觉得很不合理。不同的类别之间是有可能有共同的特征的,这就好比人和动物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有眼睛。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朋友是这样解释的:rr是一个超参数,不能太大,太大了就容易过拟合。首先我不知道Hinton是不是也是同样的想法,但我认为,如果认为rr是一个超参,那么这将会使得Capsule太丑陋了!

是啊,动态路由被来已经被很多读者评价为“不知所云”了,如果加上完全不符合直觉的超参,不就更加难看了吗?相反,如果换成本文的(2)(2)式作为出发点,然后得到本文的动态路由算法,才能符合聚类的思想,而且在理论上会好看些,因为这时候就是rr越大越好了(看算力而定),不存在这个超参。事实上,我改动了之后,在目前开源的Capsule源码上跑,也能跑到同样的结果。

至于读者怎么选择,就看读者的意愿吧。我自己是有点强迫症的,忍受不了理论上的不足。

IV. 模型细节

下面介绍Capsule实现的细节,对应的代码在我的Github中,不过目前只有Keras版。相比之前实现的版本,我的版本是纯Keras实现的(原来是半Keras半tensorflow),并通过K.local_conv1d函数替代了K.map_fn提升了好几倍的速度,这是因为K.map_fn并不会自动并行,要并行的话需要想办法整合到一个矩阵运算;其次我通过K.conv1d实现了共享参数版的。代码要在Keras 2.1.0以上版本运行。

全连接版

先不管是Hinton版还是我的版本,按照这个动态路由的算法,vjvj能够迭代地算出来,那不就没有参数了吗?真的抛弃了反向传播了?

非也非也~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各个vjvj都一样了。前面已经说了,vjvj是作为输入uiui的某种聚类中心出现的,而从不同角度看输入,得到的聚类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了实现“多角度看特征”,于是可以在每个胶囊传入下一个胶囊之前,都要先乘上一个矩阵做变换,所以(2)(2)式实际上应该要变为

vj=squash(∑ie⟨u^j|i,vj⟩Ziu^j|i),u^j|i=Wjiui(4)(4)vj=squash(∑ie⟨u^j|i,vj⟩Ziu^j|i),u^j|i=Wjiui

这里的 WjiWji是待训练的矩阵, 这里的乘法是矩阵乘法,也就是矩阵乘以向量。所以,Capsule变成了下图

这时候就可以得到完整动态路由了

动态路由算法

初始化bij=0bij=0
迭代rr次:
  ci=softmax(bi)ci=softmax(bi);
  sj=∑iciju^j|isj=∑iciju^j|i;
  vj=squash(sj)vj=squash(sj);
  bij=⟨u^j|i,vj⟩bij=⟨u^j|i,vj⟩。
返回vjvj。

这样的Capsule层,显然相当于普通神经网络中的全连接层。

共享版

众所周知,全连接层只能处理定长输入,全连接版的Capsule也不例外。而CNN处理的图像大小通常是不定的,提取的特征数目就不定了,这种情形下,全连接层的Capsule就不适用了。因为在前一图就可以看到,参数矩阵的个数等于输入输入胶囊数目乘以输出胶囊数目,既然输入数目不固定,那么就不能用全连接了

所以跟CNN的权值共享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权值共享版的Capsule。所谓共享版,是指对于固定的上层胶囊jj,它与所有的底层胶囊的连接的变换矩阵是共用的,即Wji≡WjWji≡Wj,

如图所示,共享版其实不难理解,就是自下而上地看,就是所有输入向量经过同一个矩阵进行映射后,完成聚类进行输出,将这个过程重复几次,就输出几个向量(胶囊);又或者自上而下地看,将每个变换矩阵看成是上层胶囊的识别器,上层胶囊通过这个矩阵来识别出底层胶囊是不是有这个特征。因此很明显,这个版本的胶囊的参数量并不依赖于输入的胶囊个数,因此可以轻松接在CNN后面。对于共享版,(2)(2)式要变为

vj=squash(∑ie⟨u^j|i,vj⟩Ziu^j|i),u^j|i=Wjui(5)(5)vj=squash(∑ie⟨u^j|i,vj⟩Ziu^j|i),u^j|i=Wjui

至于动态路由算法就没有改变了。

反向传播

尽管我不是很喜欢反向传播这个名词,然而这里似乎不得不用上这个名字了。

现在又有了WjiWji,那么这些参数怎么训练呢?答案是反向传播。读者也许比较晕的是:现在既有动态路由,又有反向传播了,究竟两者怎么配合?其实这个真的就最简单不过了。就好像“小菜1”那样,把算法的迭代几步(论文中是3步),加入到模型中,从形式上来看,就是往模型中添加了三层罢了,剩下的该做什么还是什么,最后构建一个loss来反向传播。

这样看来,Capsule里边不仅有反向传播,而且只有反向传播,因为动态路由已经作为了模型的一部分,都不算在迭代算法里边了

做了什么

是时候回顾一下了,Capsule究竟做了什么?其实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来讲,Capsule就是提供了一种新的“vector in vector out”的方案,这样看跟CNN、RNN、Attention层都没太大区别了;从Hinton的本意看,就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聚类思想来代替池化完成特征的整合的方案,这种新方案的特征表达能力更加强大

V. 实验

MNIST分类

不出意外地,Capsule首先被用在MNIST中做实验,然后效果还不错,通过扰动胶囊内的一些值来重构图像,确实发现这些值代表了某种含义,这也体现了Capsule初步完成了它的目标。

Capsule做分类模型,跟普通神经网络的一些区别是:Capsule最后输出10个向量(也就是10个胶囊),这10个向量各代表一类,每个向量的模长代表着它的概率。事实上,Capsule做的事情就是检测有没有这个类,也就是说,它把一个多分类问题转化为多个2分类问题。因此它并没有用普通的交叉熵损失,而是用了

Lc=Tcmax(0,m+−∥vc∥)2+λ(1−Tc)max(0,∥vc∥−m−)2Lc=Tcmax(0,m+−‖vc‖)2+λ(1−Tc)max(0,‖vc‖−m−)2

其中 TcTc非零即1,表明是不是这个类。当然这个没什么特殊性,也可以有多种选择。论文中还对比了加入重构网络后的提升。

总的来说,论文的实验有点粗糙,选择mnist来做实验显得有点不给力(好歹也得玩玩fashion mnist嘛),重构网络也只是简单粗暴地堆了两层全连接来做。不过就论文的出发点,应该只要能证明这个流程能work就好了,因此差强人意吧。

我的实验

由于普通的卷积神经网络下,mnist的验证集准确率都已经99%+了,因此如果就这样说Capsule起作用了,难免让人觉得不服气。这里我为Capsule设计了一个新实验,虽然这个实验也是基于mnist,但这个实验能很充分说明了Capsule具有良好的整合特征的能力。Capsule不仅work,还work得很漂亮。

实验是这样的:

1、通过现有的MNIST数据集,训练一个数字识别模型,但最后不用softmax做10分类,而是转化为10个2分类问题;

2、训练完模型后,用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的图片并不是原始的测试集,是随机挑两张测试集的图片拼在一起,然后看模型能不能预测出这两个数字来(数字对即可,不考虑顺序)。

也就是说,训练集是1对1的,测试集是2对2的。

实验用Keras完成,完成的代码可见我的Github。这里仅仅展示核心部分。

首先是CNN。公平起见,大家的CNN模型都是一样的

#CNN部分,这部分两个模型都一致
input_image = Input(shape=(None,None,1))
cnn = 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input_image)
cnn = 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cnn)
cnn = AveragePooling2D((2,2))(cnn)
cnn = 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cnn)
cnn = 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cnn)

然后先用普通的Pooling+全连接层进行建模:

cnn = GlobalAveragePooling2D()(cnn)
dense = Dense(128, activation='relu')(cnn)
output = Dense(10, activation='sigmoid')(dense)model = Model(inputs=input_image, outputs=output)
model.compile(loss=lambda y_true,y_pred: y_true*K.relu(0.9-y_pred)**2 + 0.25*(1-y_true)*K.relu(y_pred-0.1)**2,optimizer='adam',metrics=['accuracy'])

这个代码的参数量约为27万,能在mnist的标准测试集上达到99.3%以上的准确率,显然已经接近最佳状态。下面测试我们开始制定的任务,我们最后输出两个准确率:第一个准确率是取分数最高的两个类别;第二个准确率是取得分最高的两个类别,并且这两个类别的分数都要超过0.5才认可(因为是2分类)。代码如下:

#对测试集重新排序并拼接到原来测试集,就构成了新的测试集,每张图片有两个不同数字
idx = range(len(x_test))
np.random.shuffle(idx)
X_test = np.concatenate([x_test, x_test[idx]], 1)
Y_test = np.vstack([y_test.argmax(1), y_test[idx].argmax(1)]).T
X_test = X_test[Y_test[:,0] != Y_test[:,1]] #确保两个数字不一样
Y_test = Y_test[Y_test[:,0] != Y_test[:,1]]
Y_test.sort(axis=1) #排一下序,因为只比较集合,不比较顺序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用模型进行预测
greater = np.sort(Y_pred, axis=1)[:,-2] > 0.5 #判断预测结果是否大于0.5
Y_pred = Y_pred.argsort()[:,-2:] #取最高分数的两个类别
Y_pred.sort(axis=1) #排序,因为只比较集合acc = 1.*(np.prod(Y_pred == Y_test, axis=1)).sum()/len(X_test)
print u'不考虑置信度的准确率为:%s'%acc
acc = 1.*(np.prod(Y_pred == Y_test, axis=1)*greater).sum()/len(X_test)
print u'考虑置信度的准确率为:%s'%acc

经过重复测试,如果不考虑置信度,那么准确率大约为40%,如果考虑置信度,那么准确率是10%左右。这是一组保守的数据,反复测试几次的话,很多时候连这两个都不到。

现在我们来看Capsule的表现,将CNN后面的代码替换成

capsule = Capsule(10, 16, 3, True)(cnn)
output = Lambda(lambda x: K.sqrt(K.sum(K.square(x), 2)))(capsule)model = Model(inputs=input_image, outputs=output)
model.compile(loss=lambda y_true,y_pred: y_true*K.relu(0.9-y_pred)**2 + 0.25*(1-y_true)*K.relu(y_pred-0.1)**2,optimizer='adam',metrics=['accuracy'])

这里用的就是共享权重版的Capsule,最后输出向量的模长作为分数,loss和optimizer都跟前面一致,代码的参数量也约为27万,在mnist的标准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同样也是99.3%左右,这部分两者都差不多。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在前面所定制的新测试集上,Capsule模型的两个准确率都有90%以上!即使我们没有针对性地训练,但Capsule仍以高置信度给出了输入中包含的特征(即哪个数字)也就是说,我们训练了单个数字的识别模型,却有可能直接得到一个同时识别多数字的模型,这显然是很符合人类的学习能力。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更细致地分析特征的流动情况,确定数字的顺序(而不单单是当成一个集合来识别),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多数字识别模型。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apsule的可解释性,也表明Capsule确确实实形成了良好的特征表达,减少了信息损失。

当然,如果构造双数字的训练集让普通的CNN+Pooling训练,那么它也能work得很好,因此不是说旧的架构不能work,而是旧的架构迁移能力不够好。说白了,那就是普通的CNN+Pooling每一个任务都要“手把手”教才行,而capsule则具有一定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VI. 思考

看起来还行

Capsule致力于给出神经网络的可解释的方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Capsule应该是成功的,至少作为测试版是很成功的。因为它的目标并不是准确率非常出众,而是对输入做一个优秀的、可解释的表征。从我上面的实验来看,Capsule也是很漂亮的,至少可以间接证明它比池化过程更接近人眼的机制。

事实上,通过向量的模长来表示概率,这一点让我想起了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它也是通过波函数的范数来表示概率的。这告诉我们,未来Capsule的发展也许可以参考一下量子力学的内容。

亟待优化

显然,Capsule可优化的地方还有非常多,包括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我觉得整个算法中最不好看的部分并非动态路由,而是那个squashsquash函数。对于非输出层,这个压缩究竟是不是必要的?还有,由于要用模长并表示概率,模长就得小于1,而两个模长小于1的向量加起来后模长不一定小于1,因此需要用函数进一步压缩,这个做法的主观性太强。这也许需要借助流形上的分析工具,才能给出更漂亮的解决方案,或者也可以借鉴一下量子力学的思路,因为量子力学也存在波函数相加的情况。

实践角度来看,Capsule显然是太慢了。这是因为将动态路由的迭代过程嵌入了神经网络中。从前向传播来看,这并没有增加多少计算量,但从反向传播来看,计算量暴增了,因为复合函数的梯度会更加复杂。

反向传播好不好?

Hinton想要抛弃反向传播的大概原因是:反向传播在生物中找不到对应的机制,因为反向传播需要精确地求导数。

事实上,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尽管精确求导在自然界中很难存在,但这才意味着我们的先进。试想一下,如果不求导,那么我们也可以优化的,但需要“试探+插值”,比如将参数αα从3改为5后,发现loss变小了,于是我们就会想着试试α=7α=7,如果这时候loss变大了,我们就会想着试试α=6α=6。loss变小/大就意味着(近似的)梯度为负/正,这个过程的思想跟梯度下降是一致的,但这个过程一次性只能调节一个参数,而我们可能有数百万的参数要调,需要进行上百万次试验要才能完成每一个参数的调整。而求梯度,就是一种比重复试探更加高明的技巧,一次性作全部调整,何乐而不用呢?

池化好不好?

Hinton因为卷积中的池化是不科学的,但我并不这样认为。也许对于MNIST这个28*28的数据集并不需要池化也能work,但如果是1000*1000的大图呢?越远的东西就越看不清,这难道不是池化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池化也是可取的,不过池化应该对低层的特征进行,高层的信息池化可能就会有问题了。退一步讲,如果坚决不用池化,那我用stride=2的卷积,不跟stride=1的卷积后接一个大小为2的池化是类似的吗?笔者前面的Capsule实验中,也将池化跟Capsule配合使用了,效果也没有变糟。

VII. 结语

这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我写的最长的单篇博客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个Capsule饭局满不满意呢?

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Hinton真会起名字,把神经网络重新叫做深度学习,然后深度学习就火了,现在把聚类的迭代算法放到神经网络中,称之为做动态路由,不知道会不会再次重现深度学习的辉煌呢?(笑,闪~)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 http://kexue.fm/archives/4819/

揭开迷雾,来一顿美味的Capsule盛宴相关推荐

  1. 网络模型: Capsule

    前言 Capsule网络,又称为胶囊网络,被深度学习之父Hinton于17年提出.本质上将神经网络中一个细胞蕴含的变量改为了向量,并将细胞称之为胶囊.向量可以代表特征,向量的模长代表特征显著的.并且网 ...

  2. 胶囊网络(Capsule)学习笔记

    1. 前言 最近学习了一下胶囊网络(Capsule Net),这里写一篇博客记录学习笔记. 胶囊网络于2017年,由深度学习先驱Hinton发布的开源论文<Dynamic Routing Bet ...

  3. Capsule Network

    Capsule Network最大的特色在于vector in vector out & 动态路由算法. vector in vector out 所谓vector in vector out ...

  4. Capsule Networks 解读资源

    以下是一个挺细节的解读,还包含博主苏剑林对一些问题的见解 揭开迷雾,来一顿美味的Capsule盛宴 再来一顿贺岁宴:从K-Means到Capsule 三味Capsule:矩阵Capsule与EM路由 ...

  5. 浅谈capsule胶囊网络

    1.capsule 网络 Hinton团队在2017年 发表 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 一文. capsule是使用向量来表示参数的一组神经元,或者说是特征.文 ...

  6. 【NLP】深度学习文本分类|模型代码技巧

    文本分类是NLP的必备入门任务,在搜索.推荐.对话等场景中随处可见,并有情感分析.新闻分类.标签分类等成熟的研究分支和数据集. 本文主要介绍深度学习文本分类的常用模型原理.优缺点以及技巧,是「NLP入 ...

  7. 推荐系统多兴趣召回最新进展

    作者 | Y_yongqaing1 整理 | NewBeeNLP 推荐系统的传统召回方法是每个用户仅生成一个向量,会导致召回结果被最近的兴趣所主导.多兴趣召回方法旨在为每个用户生成多个向量,从而更精准 ...

  8. 基于胶囊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代码实现)

    1 简介 胶囊网络(CapsNet)由 Hinton 于2017年10月在<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中提出,目的在于解决 CNN 只能提取特征,而 ...

  9. 再来一顿贺岁宴 | 从K-Means到Capsule

    作者丨苏剑林 单位丨广州火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丨NLP,神经网络 个人主页丨kexue.fm 在本文中,我们再次对 Capsule 进行一次分析. 整体上来看,Capsule 算法的细节不是很 ...

  10. 胶囊网络(Capsule Network)在文本分类中的探索

    作者丨杨敏 单位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丨自然语言处理 文本建模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忽略词序.对文本进行浅层语义建模(代表模型包括 LDA,EarthMover's ...

最新文章

  1. BZOJ1315 : Ural1557Network Attack
  2. faster rcnn源码解读总结
  3. java、前端、php、asp.net开发资源分享(视频教程,源码,项目)
  4. 安装python环境与运行_专栏G|轻松学Python01:Python环境搭建与运行
  5. 从实例一步一步入门学习SpringCloud的Eureka、Ribbon、Feign、熔断器、Zuul的简单使用(附代码下载)
  6. python爬虫-爬取壁纸酷主页内容
  7. [NOI2014] 起床困难综合症(二进制,贪心)
  8. git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操作
  9. Elasticsearch核心知识图谱
  10. html怎么更改手势手型,弹钢琴时纠正手型手势的正确方法
  11. 从WINDOWS切换到LINUX后,JDBC MYSQL 中文存储变为问号问题
  12. bzoj千题计划259:bzoj3122: [Sdoi2013]随机数生成器
  13. linux的增删改查、压缩与解压缩
  14. MCSkin3D我的世界皮肤制作器 中文补丁
  15. Spug发布前端项目实战全过程
  16. 011游移方位惯导系统的力学编排之指令角速度
  17. Jquery 提交表单
  18. 简单好用微服务套件AnnoViper DashBoard全新版来啦
  19. 互联网集体下沉,PKQ后又一匹下沉黑马出现了
  20. XDU-OJ-C语言-Test 2

热门文章

  1. 健康管理软件 PHP,健康管理信息系统
  2. 【Latex】PPT画图,导出emf格式,word插入emf文件并导出pdf,pdf裁剪并导出eps文件,latex插入eps文件
  3. AI算法工程师面试题
  4. syncnavigator关于win10、win8系统无法注册机进行激活的问题
  5. 步态识别技术与ReID技术
  6. 谷歌浏览器离线更换皮肤-安装谷歌浏览器插件与问题解决
  7. Ardunio开发实例-BME280传感器
  8.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VLAN间路由
  9. 致远项目管理SPM系统五大技术平台层-CMP能力概述
  10. 图像加密算法毕业论文【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