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接触”开始成为疫情中的现实需求,AI这个曾经引发过数次热潮的产业从幕后走向前台,逐渐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未来AI与产业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学术界和产业界对此又有何看法?

2020年4月16日,京东数科产业AI中心主办的“产业AI公开课”第一季第二期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的指导下,力邀学术界和产业界大咖——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茂松和京东数科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薄列峰对话探讨《疫情背后,AI与产业关系的再思考》话题,共同展望AI产业的未来!

公开课从“AI在此次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话题展开。清华大学的孙茂松教授认为,在此次疫情中,信息化和AI都各自发挥了相应的作用。相较而言,信息化技术在此次疫情中帮助人们掌握疫情动态,进行远程信息交流乃至线上线下物流配送,对抗疫助力极大;而除却一些无接触AI产品外,国内抗疫中的大多数AI技术多是在为信息化产品提供背后算法上的支持和辅助分析工作,并未深度涉及抗疫核心任务(如药物及疫苗研制)。这反映了中国当下AI领域发展的一个严重短板——AI在与产业行业的深度融合上,依然有所欠缺。事实上,AI在助力研发药物和疫苗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空间。不过,此次疫情也为AI未来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契机,例如大大推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的教育领域大有用武之地。这也可能是“乔布斯之问”提出多年之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全面启程的破冰之举。此外,在大气预报、金融等重要领域AI都已崭露头角,提供了里程碑式发展的可能性。孙茂松分析,当前这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产业行业重要的窗口机遇期在今后的三到五年。从整个人工智能产业来看,与各产业行业相融合的核心技术先发行者必将取得独到的优势;而解决产业行业的重大应用,具有高度的挑战性,也会反过来促进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

作为AI和产业结合的实践者之一,薄列峰也从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AI与产业关系的思考。首先,在此次抗疫过程中视觉测温系统、疫情问询的机器人、智能外呼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都是疫情中出现的基于现实需要的优秀案例。这次疫情,对AI在在线教育、服务行业、农业、工业等场景的落地,都起到了推进作用。薄列峰认为,当下中国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了AI产业化的优势:首先,中国在AI应用人才的储备上具有显著优势。过去几年,中国在AI应用领域做积极的探索,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方向上投入相当大。产业化方向上的大量人才储备的增长得益于人口基数,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AI基础领域上人才储备的不足。其次,中国的AI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产业结构配置较为齐全。假如产业不齐全,应用场景就会受到限制。最后,当下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中国各行业对推动AI落地的意愿非常强烈。在人力成本逐渐增加,生产效率已经提升到了产业瓶颈的时候,产业层面都十分期待AI技术在产业落地后,为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两位嘉宾一致认为,疫情结束之后,在疫情中诞生出来的这些与AI相关的需求,不太可能倒退或消亡。但是,在未来AI产业的发展当中,仍然会面临一些技术上的挑战。薄列峰认为,未来在算法层面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员,我们需要为未来高速发展的AI产业去输送更多的相关人才。而在更高级的人工智能上,我们的理解还是比较局限的。目前我们所开发的这些深度学习算法和机器学习的算法,实际上也都还不太具备类似人类进行学习行为的能力。另外,我们在硬件层面,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制约。如果我们想去实现高阶的人工智能,还有比较长一段路要走。孙茂松教授也认为,如今的人工智能还不太具备理解机制,这也就是当下以视觉为依托的应用场景不能太复杂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京东数科产业AI公开课,是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担任指导单位、京东数科产业AI中心主办,力邀产业一线的行业大咖及学界专家,聚集产学研的多方能量,探讨前沿技术与产业结合点,以数字化实现真正破局,重塑新的增长路径,并为全产业的AI研发人员打造一个开放、公益的交流平台。第一季主题为“AI将如何改变下一个十年”,除了本期AI产业的话题外,后续还有智能城市、风控、数字营销等多个话题将在京东数科服务号播出,欢迎届时观看。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AI与行业深度融合还有巨大的潜力空间相关推荐

  1. 东南大学计算机程光,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程光: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 培养高质量多层次人才队伍...

    在主题为<高校网络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报告中,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程光从网络安全的指导思想.学科概念.建设方案.培养方案等几方面分享了东南大学在建设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2. 清华大学孙茂松:自然语言处理一瞥,知往鉴今瞻未来

    来源:AI科技评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本文约62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近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亲手执笔,对自然语言处理的贡献.当前境界与未来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人类语言( ...

  3. 孙茂松:机器能创造吗?

    来源:TsinghuaNLP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1)6月5日-6日在杭州举行.6月5日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系主任李小兵教授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 ...

  4. 中国AI学会会士今年增选公示:14位大牛入围,孙茂松周明在列

    行早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今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增选迎来公示,共有14人入围,获得学会的最高学术荣誉. 其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创新工场人工智 ...

  5. 南大周志华vs清华孙茂松深刻思辩:AI本科教育该不该单独设系?

    问耕 夏乙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国大学该不该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在昨天的<AI人才教育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6. 清华人工智能研究院孙茂松:大数据与富知识双轮驱动成NLP未来发展关键

    来源:大数据文摘 本文约3500字,建议阅读7分钟. 孙茂松副院长为你介绍大数据与富知识双轮驱动成NLP未来发展的关键. 10月8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清华大学FIT楼举行了"'自然语 ...

  7. 对话清华教授孙茂松:第三代人工智能要处理“可解释性”问题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约38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 孙教授与你分享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法. 正如人类会综合利用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信息,让人工智能(AI)从多角度.多模态.多学科学习 ...

  8. 清华大学孙茂松当选 2022 年度 ACL Fellow

    他曾领导开发了 AI 作诗系统"九歌".学堂在线. 作者 | 李梅    编辑 | 陈彩娴 来源 | AI科技评论 近日,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ACL)官方公布了 2022 年度 A ...

  9. 【华人学者风采】孙茂松 清华大学

    [华人学者风采]孙茂松,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Web智能和社会计算.现任或曾任863重点项目&qu ...

最新文章

  1. 详解Vuex常见问题、深入理解Vuex
  2. 基于visual Studio2013解决C语言竞赛题之1031猜数
  3. 各地延迟上课,请收好这份线上教学操作指南
  4. UJAM Virtual Guitarist SILK for mac(尼龙弦原声吉他)
  5. leetcode刷题日记-在线选举
  6. 【.NET6+WPF】WPF使用prism框架+Unity IOC容器实现MVVM双向绑定和依赖注入
  7. EndNote自定义引用格式和参考文献格式
  8. Java自定义动态数组
  9. noip2016海港(超级详细)
  10. Doubango代码学习(四):ragel state和message parser
  11. Java毕业设计-疫情防控系统
  12. Still,yet和already的用法
  13. Codevs 3100 蜗牛的旅行
  14. Presto架构和使用总结
  15. 阿里资深数据分析师回答那些关于数据分析师的最常见的几个问题
  16. Android 主线程子线程执行关系
  17. 【python实现网络爬虫(4)】实习僧网站信息爬取(字体反爬虫破解)
  18. mysql运行语句时出现 FUNCTION *** does not exist
  19. Oracle锁表解决方法的详细记录详解
  20. sm总线控制器找不到驱动程序_【KHGEARS钧兴谐波 | 新品】埃斯顿发布总线伺服驱动系统 ProNet Summa...

热门文章

  1. 《高速电路设计实践》- 读书笔记
  2. 3310 4g java_疾速上网!诺基亚3310现推出4G LTE版
  3. 求解填数字游戏问题(DFS回溯)
  4. 下岗工人创业4年身家千万
  5. Mac SecureFX 打开时乱码
  6. 【Firefox】类edge个性化主题
  7. VMware Workstation16安装win10系统图文教程
  8. turicreate 视频_人工智能图片分类器:turicreate在Windows环境下简明使用教程
  9. Android View的圆角和阴影(border and shadow)
  10. 2021-07-31(测试--总结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