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击]程序

1.三击介绍

  • 三击判定:在完成第一次【单击】之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本程序使用的是300ms),接着完成第二次【单击】,时间间隔重新计时,然后又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完成第三次【单击】,及判定为【三击】。
    注:【单击】是包括按下和释放按键的过程,判定方式沿用上文所说的,如果忘了,可以参考上文。
  • 三击响应时序图

    注:
    T1:是单击判定的时间,范围:30ms < T1 < 3000ms。
    T2:是判定双击的时间间隔,是个定值 300ms。这个时间间隔的计算,是从第一次【单击】释放后开始计时,直到第二次【单击】释放按键后结束。在完成第一次【单击】后(释放按键后开始计时),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如果再一次完成【单击】
    T3:是判定三击的时间间隔,双击之后,在这个时间内,再一次有【单击】,击判定为【三击】。其实质与T2一样。

2.按键程序结果

按键程序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判断有无单击按键;
  • 第二部分:判断双击,即是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有无第二次【单击】;
  • 第三部分:判断三击,即是在【双击】后,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有无再一次的【单击】。

    3.三击程序的源代码以及注释

    程序的注释写的很详细,应该是可以读懂的,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讨论。
    以下是key.c 的源代码:

// =========================== key.c ======================
#include "reg51.h"#define KEY_INPUT           P1.0    //  按键IO#define KEY_STATE_0         0       //  按键状态
#define KEY_STATE_1         1
#define KEY_STATE_2         2
#define KEY_STATE_3         3#define SINGLE_KEY_TIME     3       //  SINGLE_KEY_TIME*10MS = 30MS     判定单击的时间长度,软件消抖
#define KEY_INTERVAL        30      //  KEY_INTERVAL*10MS    = 300MS 判定双击的时间间隔
#define LONG_KEY_TIME       300     //  LONG_KEY_TIME*10MS   = 3S   判定长按的时间长度#define N_KEY               0       //  no click
#define S_KEY               1       //  single click
#define D_KEY               2       //  double click
#define T_KEY               3       //  Triple click
#define L_KEY               10      //  long press// ----------------------------------- key_driver --------------------------
unsigned char key_driver(void)
{     static unsigned char key_state = 0;static unsigned int  key_time = 0;unsigned char key_press, key_return; key_return = N_KEY;                         //  清除 返回按键值key_press = key_input;                      //  读取当前键值switch (key_state)     {       case KEY_STATE_0:                       //  按键状态0:判断有无按键按下if (!key_press)                     //  有按键按下{key_time = 0;                   //  清零时间间隔计数key_state = KEY_STATE_1;        //  然后进入 按键状态1}        break;case KEY_STATE_1:                       //  按键状态1:软件消抖(确定按键是否有效,而不是误触)。按键有效的定义:按键持续按下超过设定的消抖时间。if (!key_press)                     {key_time++;                     //  一次10msif(key_time>=SINGLE_KEY_TIME)   //  消抖时间为:SINGLE_KEY_TIME*10ms = 30ms;{key_state = KEY_STATE_2;    //  如果按键时间超过 消抖时间,即判定为按下的按键有效。按键有效包括两种:单击或者长按,进入 按键状态2, 继续判定到底是那种有效按键}}         else key_state = KEY_STATE_0;       //  如果按键时间没有超过,判定为误触,按键无效,返回 按键状态0,继续等待按键break; case KEY_STATE_2:                       //  按键状态2:判定按键有效的种类:是单击,还是长按if(key_press)                       //  如果按键在 设定的长按时间 内释放,则判定为单击{ key_return = S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值:单击key_state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继续等待按键} else{key_time++;                     if(key_time >= LONG_KEY_TIME)   //  如果按键时间超过 设定的长按时间(LONG_KEY_TIME*10ms=300*10ms=3000ms), 则判定为 长按{key_return = L_KEY;         //  返回 有效键值值:长按key_state = KEY_STATE_3;    //  去状态3,等待按键释放}}break;case KEY_STATE_3:                         //  等待按键释放if (key_press) {key_state = KEY_STATE_0;          //  按键释放后,进入 按键状态0 ,进行下一次按键的判定}        break; default:                                //  特殊情况:key_state是其他值得情况,清零key_state。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没有初始化key_state,第一次执行这个函数的时候key_state = KEY_STATE_0;break;}return  key_return;                         //  返回 按键值
} // ----------------------------------- key_read --------------------------------
unsigned char key_read(void)
{ static unsigned char key_state1=0, key_time1=0;unsigned char key_return,key_temp;key_return = N_KEY;                         //  清零 返回按键值key_temp = key_driver();                    //  读取键值switch(key_state1) {         case KEY_STATE_0:                       //  按键状态0:等待有效按键(通过 key_driver 返回的有效按键值)if (key_temp == S_KEY)          //  如果是[单击],不马上返回单击按键值,先进入 按键状态1,判断是否有[双击]的可能{ key_time1 = 0;                 //  清零计时key_state1 = KEY_STATE_1; }             else                                //  如果不是[单击],直接返回按键值。这里的按键值可能是:[长按],[无效按键]{key_return = key_temp;         //  返回 按键值}break;case KEY_STATE_1:                       //  按键状态1:判定是否有[双击]if (key_temp == S_KEY)              //  有[单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 内,再次有[单击],则为[双击],但是不马上返回 有效按键值为[双击],先进入 按键状态2,判断是否有[三击]{key_time1 = 0;                  //  清零 时间间隔key_state1 = KEY_STATE_2;       //  改变 按键状态值} else                                //  有[单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内,没有[单击]出现,则判定为 [单击]{key_time1++;                    //  计数 时间间隔if(key_time1 >= KEY_INTERVAL)   //  超过 时间间隔{ key_return = S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单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              }              break; case KEY_STATE_2:                       // 按键状态2:判定是否有[三击]if (key_temp == S_KEY)              // 有[双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 内,再次有[单击],则为[三击],由于这里只扩展到[三击],所以马上返回 有效按键值为[三击]{key_return = T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三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 else                                // 有[双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内,没有[单击],则判定为 [双击]{key_time1++;                    // 计数 时间间隔if(key_time1 >= KEY_INTERVAL)   // 超过 时间间隔{ key_return = D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双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              }              break; default:                                //  特殊情况:key_state是其他值得情况,清零key_state。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没有初始化key_state,第一次执行这个函数的时候key_state1 = KEY_STATE_0;break;}return key_return;                          // 返回 按键值
}

使用注意:
1)硬件:按键的一端接地(GND),另一端接IO口。IO为输入,一定要有上拉电阻。
2)定时器:这里为了精确的定时,所以使用了定时器,定时器的时间是10ms。
3)扫描周期:调用此函数时,一定确保”扫描周期“要小于10ms。不然按键内所涉及的时间就会不准,会偏大。所涉及的时间包括消抖时长,按键长按时长等。
扫描周期定义:从 第一次进入按键扫描程序 开始,到第二次进入按键扫描程序时 结束,之间所用的时间。
测量扫描周期的方法:可以在按键扫描程序的第一句,添加IO口取反函数,然后用示波器查看改IO口,其IO口周期的一般就是扫描周期了。
4)特别注意以上程序的3个关于时间的宏,相当的重要。如果想更改按键的单击的灵敏度,双击(三击)的速度,或者长按的时间,只需要修改这些宏的值即可。
比如:针对于老人的使用的按键,就需要将双击的速度调节的慢一点,就可以将KEY_INTERVAL的值增大。

  • SINGLE_KEY_TIME:单击的灵敏度,值越小,越灵敏。
  • KEY_INTERVAL :双击的点击速度,修改这个值,值越小,速度越快。同时这个值也决定了单击的响应时间,因为单击之后,还需要判断在这个时间间隔内没有第二次单击,如果没有才是真正的单击,所以单击响应的时间为:SINGLE_KEY_TIME+KEY_INTERVAL;
  • LONG_KEY_TIME :长按的时间,修改这个即可,值越大,时间越长。

4.按键程序的使用实例

这里以C51位硬件平台进行实例讲解
1)实例程序的功能:

  • 单击:取反LED1
  • 双击:取反LED2
  • 三击:取反LED3
  • 长按:点亮LED1,LED2,LED3

2)硬件:

  • 按键IO:P1.0
  • LED1 :P2.0
  • LED2 :P2.1
  • LED3 :P2.2

以下是 main.c 源代码:

// =========================== key.c ======================#include "reg51.h"
#include "key.c"#define LED_ALL_ON()    P2 |= 0x07
#define LED_ALL_OFF()   P2 &= ~0x07sbit LED1 = P2.0;                   // 定义LEDIO口
sbit LED2 = P2.1;                   // 定义LEDIO口
sbit LED3 = P2.2;                   // 定义LEDIO口unsigned char g_u8_KeyValue;        // 按键值
unsigned char g_flag_10ms_key;      // 10ms 计时标志void key_read();                    // 声明读取按键函数void T0_Init_10ms(void)             // timer0,初始化函数 ,定时时间为 10ms
{ TMOD |= 0x01;TH0 = (65535 - 10000)/256;TL0 = (65535 - 10000)%256;ET0 = 1;TR0 = 1; EA = 1;
}//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P1.0 = 1;                                       // P1.0 拉高T0_Init_10ms();                                 // 定时器0,初始化,定时10mswhile(1){if(g_flag_10ms_key)                         // 等待10ms,定时完成{g_flag_10ms_key = 0;                    // 清零10ms定时标志g_u8_KeyValue = key_read();             // 读取按键值switch(g_u8_KeyValue){case S_KEY: LED1 = !LED1; break;    // 单击 取反LED1case D_KEY: LED2 = !LED2; break;    // 双击 取反LED2case T_KEY: LED3 = !LED3; break;    // 三击 取反LED3case L_KEY: LED_ALL_ON(); break;    // 长按 点亮所有的LED}}}
}// timer0 中断服务程序
void IRQ_T0(void) interrupt 1
{g_flag_10ms_key = 1;                        // 置位 10ms 定时标志
}

Pillar Peng
2016.3.29 - 17:30


有之前单击,双击,三击的介绍,四击以及N击只是一小段程序的区别。有兴趣的可以扩展一下4击以及N击,试着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其实很简单的,只需要更改key_read 函数即可,大家可以对照双击,三击和四击的程序,就可以看得出来,改动的地方很少。

将扩展的四击程序附在这里:

// =========================== key.c ======================
#include "reg51.h"#define KEY_INPUT           P1.0    //  按键IO#define KEY_STATE_0         0       //  按键状态
#define KEY_STATE_1         1
#define KEY_STATE_2         2
#define KEY_STATE_3         3#define SINGLE_KEY_TIME     3       //  SINGLE_KEY_TIME*10MS = 30MS     判定单击的时间长度,软件消抖
#define KEY_INTERVAL        30      //  KEY_INTERVAL*10MS    = 300MS 判定双击的时间间隔
#define LONG_KEY_TIME       300     //  LONG_KEY_TIME*10MS   = 3S   判定长按的时间长度#define N_KEY               0       //  no click
#define S_KEY               1       //  single click        单击
#define D_KEY               2       //  double click        双击
#define T_KEY               3       //  Triple click        三击
#define Q_KEY               4       //  Quadruple click     四击
#define L_KEY               10      //  long press          长按// ----------------------------------- key_driver --------------------------
unsigned char key_driver(void)
{     static unsigned char key_state = 0;static unsigned int  key_time = 0;unsigned char key_press, key_return; key_return = N_KEY;                         //  清除 返回按键值key_press = key_input;                      //  读取当前键值switch (key_state)     {       case KEY_STATE_0:                       //  按键状态0:判断有无按键按下if (!key_press)                     //  有按键按下{key_time = 0;                   //  清零时间间隔计数key_state = KEY_STATE_1;        //  然后进入 按键状态1}        break;case KEY_STATE_1:                       //  按键状态1:软件消抖(确定按键是否有效,而不是误触)。按键有效的定义:按键持续按下超过设定的消抖时间。if (!key_press)                     {key_time++;                     //  一次10msif(key_time>=SINGLE_KEY_TIME)   //  消抖时间为:SINGLE_KEY_TIME*10ms = 30ms;{key_state = KEY_STATE_2;    //  如果按键时间超过 消抖时间,即判定为按下的按键有效。按键有效包括两种:单击或者长按,进入 按键状态2, 继续判定到底是那种有效按键}}         else key_state = KEY_STATE_0;       //  如果按键时间没有超过,判定为误触,按键无效,返回 按键状态0,继续等待按键break; case KEY_STATE_2:                       //  按键状态2:判定按键有效的种类:是单击,还是长按if(key_press)                       //  如果按键在 设定的长按时间 内释放,则判定为单击{ key_return = S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值:单击key_state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继续等待按键} else{key_time++;                     if(key_time >= LONG_KEY_TIME)   //  如果按键时间超过 设定的长按时间(LONG_KEY_TIME*10ms=300*10ms=3000ms), 则判定为 长按{key_return = L_KEY;         //  返回 有效键值值:长按key_state = KEY_STATE_3;    //  去状态3,等待按键释放}}break;case KEY_STATE_3:                         //  等待按键释放if (key_press) {key_state = KEY_STATE_0;          //  按键释放后,进入 按键状态0 ,进行下一次按键的判定}        break; default:                                //  特殊情况:key_state是其他值得情况,清零key_state。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没有初始化key_state,第一次执行这个函数的时候key_state = KEY_STATE_0;break;}return  key_return;                         //  返回 按键值
} // ----------------------------------- key_read --------------------------------
void key_read(void)
{ static unsigned char key_state1=0, key_time1=0;unsigned char key_return,key_temp;key_return = N_KEY;                         //  清零 返回按键值key_temp = key_driver();                    //  读取键值switch(key_state1) {         case KEY_STATE_0:                       //  按键状态0:等待有效按键(通过 key_driver 返回的有效按键值)if (key_temp == S_key )             //  如果是[单击],不马上返回单击按键值,先进入 按键状态1,判断是否有[双击]的可能{ key_time1 = 0;                 //  清零计时key_state1 = KEY_STATE_1; }             else                                //  如果不是[单击],直接返回按键值。这里的按键值可能是:[长按],[无效按键]{key_return = key_temp;         //  返回 按键值}break;case KEY_STATE_1:                       //  按键状态1:判定是否有[双击]if (key_temp == S_key)              //  有[单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 内,再次有[单击],则为[双击],但是不马上返回 有效按键值为[双击],先进入 按键状态2,判断是否有[三击]{key_time1 = 0;                  //  清零 时间间隔key_state1 = KEY_STATE_2;       //  改变 按键状态值} else                                //  有[单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内,没有[单击]出现,则判定为 [单击]{key_time1++;                    //  计数 时间间隔if(key_time1 >= KEY_INTERVAL)   //  超过 时间间隔{ key_return = S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单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              }              break; case KEY_STATE_2:                       // 按键状态2:判定是否有[三击]if (key_temp == S_key)              // 有[双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 内,再次有[单击],则为[三击],由于这里只扩展到[三击],所以马上返回 有效按键值为[三击]{key_time1 = 0;                  // 清零 时间间隔key_state1 = KEY_STATE_3;       // 改变 按键状态值 } else                                // 有[双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内,没有[单击],则判定为 [双击]{key_time1++;                    // 计数 时间间隔if(key_time1 >= KEY_INTERVAL)   // 超过 时间间隔{ key_return = D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双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break; case KEY_STATE_3:                       // 按键状态3:等待按键释放if (key_temp == S_key)              // 有[三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 内,再次有[单击],则为[四击],马上返回有效按键值为[四击],{ key_return = Q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四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 else                                {                                   // 有[三击]后,如果在 设定的时间间隔(KEY_INTERVAL*10ms=30*10ms=300ms)内,没有[单击],则判定为 [三击]                 key_time1++;                    // 计数 时间间隔if(key_time1 >= KEY_INTERVAL)   // 超过 时间间隔{ key_return = T_KEY;       // 返回 有效按键:[三击]key_state1 = KEY_STATE_0; // 返回 按键状态0,等待新的有效按键}              }             break; default:                                //  特殊情况:key_state是其他值得情况,清零key_state。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没有初始化key_state,第一次执行这个函数的时候key_state1 = KEY_STATE_0;break;}return = key_return;                        // 返回 按键值
}

Pillar Peng
2016.3.30 - 14:04


友情链接:

第一部分:【按键】[独立按键] - 1:单击

第二部分:【按键】[独立按键] - 2:双击

【按键】[独立按键] - 3:三击 以及 N击相关推荐

  1. AD按键-矩阵按键-独立按键:

    原理:利用数组分压+AD采集: 优点:一个IO口可以做成多个按键,节省IO口(矩阵键盘在>4时优点才能体现出来):可备用作为AD基准输入. 缺点:不能做成组合按键(或者电阻要精确选择):且离IO ...

  2. 单片机:独立按键的应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一) 熟悉单片机 I/O 口的输入控制: (二) 熟悉开发板上单片机 I/O 口与数码管. 独立按键的电路连接: (三) 掌握 keil C 软件的使用: (四) 掌握独立按键的应 ...

  3. 51单片机之按键(独立按键矩阵按键)

    难的东西学不会是因为简单的知识没学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按键 1.1基础温习 (1)按键的物理结构 (2)单片机引脚有两种状态(I/O)输入[读]或者输出[写] (3)上拉电阻的作用.通过这个电阻把 ...

  4. 蓝桥杯单片机学习4——独立按键矩阵按键

    上期学习了数码管的静态显示,这次我们来学习独立按键&矩阵按键 独立按键 原理很简单,当作为独立按键使用时,跳线帽的23接在一起,此时按键如果按下,则按键连接的IO口电平会被拉低,通过捕获IO的 ...

  5. 【按键】[独立按键] - 1: 单击,双击,三击以及N击

    此按键程序的实现的功能是单个独立按键的[单击],[长按],[双击],[三击]以及[多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说[单击],[长按]的程序: 第二部分是讲[双击]: 第三部分是讲[三击],[ ...

  6. (三)51单片机基础——独立按键与数码管

    从小就对电器元件比较感兴趣吧,经常拿坏的电器里面的芯片拆下来玩,甚至那些没坏的电器,比如我家的电视,也会希望它能坏掉,我好去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能播放节目--,所以我第一眼看到51单片机的时候 ...

  7. AutoLeaders控制组—51单片机学习笔记(LED控制、独立按键、数码管)

    本篇内容是观看B站江科大自化协UP主的教学视频所做的笔记,对其中内容有所引用,并结合自己的单片机板块进行了更改调整. 以下笔记内容以一个视频为一个片段(内容较多,可能不适合速食,望见谅) 根据测试,目 ...

  8. 51单片机入门教程_独立按键控制系列

    一.老规矩 先上代码 #include <REGX52.H>void main() {while(1){if(P3_1==0 || P3_0==0) //如果K1按键或K2按键按下{P2_ ...

  9. verilog基础-状态机之FPGA独立按键消抖设计与验证(熟练testbench的写法)

    独立按键消抖设计与验证 本实验主要是为了锻炼状态机的思维模式以及熟练掌握TB的写法 本节主要收获了:define的用法,另外就是,顶层的input在TB中是reg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把激励当做寄存器来 ...

最新文章

  1. 图模型+Bert香不香?完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表征学习模型Graph-Bert
  2. 今日 Paper | 高效骨干搜索;学习扩充;最小人脸检测器;​DEPARA等
  3. VTK修炼之道70:体绘制讨论_光照阴影、VTKLODProp3D
  4. 贾扬清谈云原生-让数据湖加速迈入3.0时代
  5. 安卓案例:利用SQLiteDatabase操作数据库与表
  6. poj3254(状压dp入门第一道题,很详细)
  7. 【后缀数组】洛谷P3809模板题
  8. 图形数据库 Neo4j(2) ----Java
  9. 不同VPC路由器通过静态路由、动态路由(OSPF)实现网络互通实战
  1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
  11. 中专计算机专业包括哪些方面,中专计算机有什么专业?
  12. SU2 CFD代码阅读
  13. webfreer下载及设置
  14. 医院洁净手术室设计装修要点SICOLAB
  15. 有财学院http://www.godgold.com/learn/title_asp/index.html
  16. android 电商app组件化,APICloud AVM多端开发案例深度解析(一)--生鲜电商app开发
  17. SQL智能提示插件--SQLPrompt_7.2.0.241(破解 )
  18.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苏·西蒙诺夫
  19. 06.破解Windows7密码
  20. 探讨【查找】的经典题目(很重视细节)

热门文章

  1. 数据结构 【树状数组】【线段树】【珂朵莉树】
  2. Origin:绘制累积概率曲线
  3. easyui combobox多选属性
  4. 郭靖与黄蓉 -- 说说《射雕》(转)
  5. Jtest工具介绍及使用案例
  6. MPU6050 简介
  7. [2019BUAA软件工程]个人期末总结感想
  8. C语言课程设计之停车场管理问题
  9. matlab中怎么判断一个pushbutton按钮是否按下,matlab的GUI 想问下 每个控件例如pushbutton的函数要怎么编写,函数与普通的m文件一样吗?...
  10. 6.2多线程-互斥锁/死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