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on 开始测试 Cent 的beta测试版,这是一项“宏伟工程”,自今年2月以来,我们一直在构思和建设。Cent 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但它却有着简单的界面以及更为简单的使命:让每个人都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取收益。简单来说,这是社交网络发展到收入来源的演变升级。

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免费劳动。我们在没有直接经济价值回报的网络中倾注了创造力。Statue,Tweet,Instagram,Snap…所有这些社交网络都需要花费时间才能为很多人创造并提供独特的价值。然而,它们所产生的所有价值几乎都变成了那些维护上述服务的企业的利润。

在区块链之前,从未真正出现过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考虑到技术可行性,互联网企业必须创建集中化的代码库,并且由于他们创建和维护着这个软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使用该软件的物质报酬。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互联网的另一种替代性底层结构已经开始发展,它允许新型的用户补偿网络的存在。

万维网使信息获取变得民主化,区块链正以同样的方式使价值和信任获取变得民主化。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新世界,在这里,网络是连接 价值而非实质性 价值的主要来源。网络的连接价值正是应该获取利润的部分,但实质性价值(来源于网络中个人的内容)应该自主地重新分配给网络中那些从这一价值中获益最多的用户。Cent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之上。

Cent基于一些关键的想法而产生:首先就是,社交网络并非真正的社交网络,而是内容网络。你 “存在”于Facebook上,是因为你在Facebook上创作发布了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以照片、状态、评论或视频等任意形式呈现,如果没有内容创作者赋予其生命,任何主流的社交网络都只是一个空白页面。我们在这些网络上的“社交”,程度仅限于我们消费、点赞、评论和分享他人内容

考虑到社交网络实则为内容网络,Facebook的估值居然能超过4000亿美元,真的很不可思议,毕竟几乎所有的平台用户都是以0美元的价格生产内容。如果作家在他们的出版商增值的同时能赚钱,那么这些内容创作者就不应该在他们所分享的网络增值的同时也赚钱吗?全球有近30%的人在Facebook上发布内容,而Facebook所提供的技术 价值真的等价于用户所创造的内容价值吗?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在我们看来,经济(和世界)的未来取决于创造者,而互联网的历史则是迈向这一必然性的缓慢进程。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进程是很可怕的。自动化系统,代码和机器人技术将继续取代人类工作(以及他们的收入来源),通常这类工作并非直接依赖于人类特有的劳动。那么,什么样的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呢?

人类特有的唯一劳动就是计算机(目前)不能做的劳动。一份职业越需要一个基于算法的工作流程,那么这份工作就会越快成为一个实际的算法(倒咖啡,加糖,刷卡,然后重复)。基于以上趋势,未来经济的基础必须依靠那些难以转化为算法的东西。这一基础必须由某些获利机制组成,而这些机制可以直接利用人类非算法的部分——观点和创造力获利。

观点,在这里,就是指你理解世界的独特角度,你的主观性,你的个人感受。创造力,就是你运用你自己的观点所创造出来的东西。

当那些批判技术高速发展的人警告我们蔓延肆虐的全球性失业将会导致社会混乱和经济萧条时,他们常常将“就业”和“收入”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只要社会需要资金,如果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那么大规模失业毫无疑问只会是一场灾难。

人们总认为失业本身就是一件坏事,但它一定是吗?大规模就业真的是一个开明社会的最大成就吗?如果人类发明机器人去做他们不想做的工作,那么这些工作不再需要人类,就真的变成一个悲剧了吗?

在很多方面,情况正好相反。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可以被视为一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自动化生产力的新时代,我们正从一开始本就次于人类的劳动类型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摆脱了残酷的前数字工业化历程的枷锁,并自由地探索我们心灵上的创造性愿景时,人类繁荣的新乐章突然变得可能。正如19世纪的道德进步废除了绝大多数的种族奴隶制,21世纪的技术进步也将废除绝大多数的经济奴隶制。


创立Cent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缓和过渡到这个更少就业(less-employed)的未来。它被设计成为未来创意经济的核心层,它直接将个人提供的基于创造力和观点的价值兑换成收益。

我们创建Cent的方式是独特的,并且我们还希望这个过程是透明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将以一系列相互关联的 “合约”星系的形式呈现。它的合约是一块分布式的代码,旨在协调多用户之间的激励。所谓“分布式”,这里是指代码运行在可编程的开源区块链上(当前在以太坊上运行)。

最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公共共享的数据库,它使用高等数学来确保没有人可以互相欺骗。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架构还允许创建稀缺的数字资产,这一资产使我们能够使用分布式的数字货币,以一种比法定货币更为复杂的方式来调整激励机制。激励,就是我们早上起床的动力;经济激励给了我们一个理由关注某一件事情,并且是以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而不是情绪化的。

数字化激励结构允许程序将人类生活在其中的新社会模式具体化,并创造出新型的人际互动和可能性。“Cent”这一名字正是来源于:它运行在in(cent)ivization(激励)和de(cent)ralization(分布式)这两个核心原则之上。

当我们在一两个月前开始测试我们的 beta 产品时,我们在以太坊上部署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合约。它允许人们请求网络上的任何事(物),并用以太币ETH(以太坊加密货币)提供物质奖赏,以激励最好的回答。我们系统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是用户群(而不是请求者)对哪个回答能获得奖励金进行投票。

最初,我们假设它将主要用作为类似问答的服务。用户会提问并获得答案。然而,我们很快意识到,用户在很多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的方面都使用了这个赏金规则。用户在提出问题,但他们也在委托他人创作自定义内容,并为他们的项目驱动激励流量。

我们意识到,奖励金的核心其实是以物质刺激行为。具体来说,我们赏金合约开始应用于三类行为:回答、创作和反应。回答问题、创作自定义内容和对某人的项目/音乐/视频做出反应,似乎为人们在这些方面发布物质奖赏提供了足够的价值。

除此之外,与这个网络相关的社区已经开始形成。它自我命名,并开始发展它专有的名词和动词。用户自称为“Centians”,而所谓“centing”就像是对某些东西进行悬赏。需要有人把你朋友的脸P在长颈鹿的身体上?Cent it,几小时之内你就会得到几张不同效果的图片。需要50个人(不是你的朋友)来听你的新歌,并在今天内给你一些真实的反馈?Cent it. 需要知道人们是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分叉?Cent你的问题,就会知道了。


当我们发布新合约时,用户将能参与不同的激励架构的实现,这些激励架构允许交换基于创造力和物质的价值。未来的合约是自定义的,它将允许完全不同类型的媒介在用户之间实现共享和货币化——比如音乐/听众、视频/观众,以及作家/读者。

因为部署在区块链应用程序的基础实施还相当不完善,我们从赏金合约入手。我们想创造一些能真正在现实世界运用的东西——today社交链。大多数区块链应用程序仍然处于一个虚拟的状态,只有一个网站和一份白皮书。我们想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灵感来源于有关迭代和精益的老派创业智慧。我们并没有先发布我们的白皮书和融资策略,而是发布了一个测试版产品,并在不断增加用户群,这群用户会告诉我们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等到时机成熟时,我们才会发布白皮书,并公开融资计划。

在我们的白皮书中,我们会详细讨论尚未发布的平台token——CENT。从更高层次上来说,CENT 是一种在发布奖励金之时向用户发行的(ERC-20)token。奖励金额度越大,你收到的 CENT 也会越多。情况其实会比这复杂得多,但在基础层面上,这种发行模式可以激励用户不断地向系统添加重要的奖励金。这一token之后可以用来增强系统内所发布内容的曝光率,从而创建内部的注意力经济。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


我们创建 Cent 的最终愿景,是希望对任何想通过数字网络向社会提供价值的人而言,Cent 能成为他们的收入来源。我们看到,Cent 正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分布式收入的基础合法来源。如果你能通过像 Cent 这样的技术为人际网络提供有创造力或者基于观点的价值,那么你就是通过确定你提供的服务是非算法的方式来证明你未来会对社会所创造的增值。所有这些都同时支持互惠价值的结构,这反映了人类最美好的意愿。最终,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每个用户(或每个价值创造实体)都变成了诸如值得投资的货币之类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再讨论这个问题。

即使你现在需要一些技术知识来使用Cent(理解以太坊的基本用法等等),但很快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Cent的用户体验将会与其他主流应用程序一样简单无缝。

在那之前,你只管尽其所能地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分享你的知识吧,我们会帮你把它变成收益。


链接: https://medium.com/cent-official/cent-income-from-anywhere-519515b396d8

【转】Cent:收益无处不在相关推荐

  1. 《构建高性能web站点》随笔 无处不在的性能问题

    前言– 追寻大牛的足迹,无处不在的"性能"问题. 最近在读郭欣大牛的<构建高性能Web站点>,读完收益颇多.作者从HTTP.多级缓存.服务器并发策略.数据库.负载均衡. ...

  2. 华为云公布2021产品上新计划,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华为云公布2021产品上新计划,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https://mp.weixin.qq.com/s/unDxLpzy5fJxspT4aoGYnQ 2021年4月8日,第二届华为云Tec ...

  3. 盘点:互联网上无处不在的僵尸

    盘点:互联网上无处不在的"僵尸" 你可能听说过僵尸网络DDOS***这个词,2016年底Mirai僵尸网络DDOS***的出现将这个词牢牢地固定在网络安全领域了. 但是,尽管这个词 ...

  4. 惊喜,Windows 11 竟然支持运行安卓应用,而且开发者收益 0 抽成,PC 端摸鱼不是梦...

    loonggg 读完需要 6 分钟 速读仅需 2 分钟 大家好,我是校长. 6 月 24 日,微软正式公布了下一代 Windows,也就是 Windows11,这是微软时隔六年带来的全新一代 Wind ...

  5. OM | 浅谈收益管理与动态定价

    作者:吴迪,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数据驱动运营优化和分析.收益管理和定价,李相勇老师团队 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 RM)关注 ...

  6. 理想照进现实:大量AI项目未见收益,产业方渐归冷静

    全球AI落地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从多数企业豪情万丈回落到更少企业重估曾经期待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给玩家泼上几桶冷水的障碍因素也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来. 如今,匆忙上马的试验可能已被放弃或重新考虑,过去几 ...

  7. #(三)、股市中无处不在的随机性

    图1-2.图1-3,这两张图是笔者学习python时完成的印象派画作――<未来>. 这实际就是一个无聊的数学游戏,当你把x和y同时取1-1000范围内100个随机数,然后做成折线图,就有了 ...

  8. 当AI变得无处不在,人类社会将发生这五大变化!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速崛起,并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来,当AI变得无处不在时,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机器人会拥有自我意识吗?它们能享受与人类相同的权利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 ...

  9. 在建工程费用化处理_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含义和区别

    在融资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概念.那这两者分别是什么含义呢?又有什么区别?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指未收到租金并未 ...

最新文章

  1. jQuery设置样式 css
  2. 阿里广告技术最新突破:全链路联动-面向最终目标的全链路一致性建模
  3. Oracle入门(三B)之11G新特性 SYSASM 角色用来管理ASM
  4. 《操作系统真象还原》-阅读笔记(上)
  5. 随想录(用python预测未来中国的GDP)
  6. 2018年4月10日--python解决乱码和作业
  7. 学习MongoDB 六: MongoDB查询(游标操作、游标信息)(三)
  8. 深入了解字符集和编码
  9. 猫盘onespace x3p系统使用
  10. flutter中的点击事件
  11. python五角星程序显示错误_python画五角星和六角星程序
  12. 跨境电商难做?你需要知道这5个“低成本低风险”跨境电商项目
  13. nvm-node版本控制
  14. web前端高级React - React从入门到进阶之React条件渲染
  15. mt4 虚拟服务器 配置,mt4配置云服务器教程
  16. python安装绘图库_python绘图库Matplotlib的安装
  17. 图片英文翻译成中文转换器-中文翻译英文软件
  18. 用python制作好玩的游戏_太好玩了!我用 Python 制作一款小游戏!
  19. Linux知识分享|Linux目录结构(最全最详细)
  20. android判断主线程_惊天秘密!从Thread开始,揭露Android线程通讯的诡计和主线程的阴谋...

热门文章

  1. IP地址,同一网段,子网掩码,默认网关,添加路由
  2. 怎么才能让自己更优秀!
  3. max日期最大值为0_Excel中的MAX,这5种不一样的使用技巧,看你知道几个
  4. 制作iOS越狱deb插件+dpkg命令行教程
  5. 动态语言开发环境python_GitHub - lcyan26/Script.NET: 脚本语言集成开发环境,支持Tcl、Python、Perl、Ruby、Lua等脚本语言。...
  6. 碧瑶答疑网-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7. 夜天之书 #16 Open Discussion
  8. 夜天之书 #25 Evolving TiDB Governance
  9. Jetpack Compose 深入探索系列二:Compose 编译器
  10. mysql计算年休假天数_如何计算年休假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