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本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

如果说《明朝那些事》是用小说的格调来阐述明朝历史的书,那么《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则是一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重现量子物理的发家历程。

前者用调侃的语气描述了明朝的达官贵族,后者则用轻松的笔调展现了物理大家们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之路。

读这本书前,还在犹豫一件事:量子物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且自己对量子物理不甚了解,能看懂么?

事实证明,作者曹天元做到了,只需初中及少量高中知识,通读此书无任何难度。这也层面说明,对量子物理的理解不需要艰深的理论知识储备。

系好安全带,跟着作者上车即可!

回味经典


物理史最伟大的时代至少有两个:17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前者以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为标志,宣告了近代经典物理学的正式创立;而后者则带来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它彻底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经典已然成为经典,留给我们的是怀旧,但量子论,虽然至今也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但却始终披着一层面纱,普通大众基本只是听说,却道不出所以然来。

其实,说不清道不明并不是问题,因为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也未必能够得出服众的结论。甚至,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曾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没有真正理解量子论”。

读这本书也有遗憾的一点,因为从1887年自然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开始,前期的物理学家压根没有中国人,后期算是进入了科学的圈子,有了几个,也是现代的事了。

从1887年自然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开始,科学界的故事并不比政界的少,也不比政治上的争斗乏味可陈。

我们现在都知道,光是波粒二象性的。但这个最终结论的得出,却也耗费了几代物理学家的心血和跨跃几个世纪的争吵。

以波动说和微粒说形成的两大物理营地,分别以实验、理论为炮弹,向对方攻击。战势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没有哪个理论能覆盖一切。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光的波动说推向了极致,几乎再没有人怀疑光的波动性,直到量子理论的产生。

兔子追不上龟


有一个问题:

假设兔子在乌龟后方100m,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现在兔子开始追乌龟,但是当兔子跑到乌龟现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跑了100m的时候,乌龟已经向前爬了10m。当兔子再追10m的时候,乌龟又向前了1m,兔子再追1m,乌龟又向前了1/10m…

怎么样,不管兔子跑多快,永远只能无限逼近乌龟,而无法“真正”追上乌龟,有没有道理?

这是一个悖论,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现实中,谁都知道,兔子追上乌龟,是极其轻松的事,别说追上,超过也是一眨眼的事。那么,问题是,怎么反驳上面这个推论呢?

其实,这个问题让人困惑的地方就在于,它采用了一种无限分割空间的方法。虽然在数学上无限次的相加会得到有限的值,但现实中的空间是否可以无限次细分就不那么清楚了。

特别是自量子革命以来,学者们越来越多地认为空间未必能无限分割下去,所以上述假设也就不攻自破了。

量子,也就是不连续性,它打破了伽利略和牛顿以来人们用数学驯服自然的规律,后者认为一切自然的过程都是连续不间断的。微积分的基础也是建立在连续平滑性上的。

很多人一度认为,自牛顿等人之后,再无研究物理的必要,因为大家都觉得,人类已经掌握了自然界中的一切,后人所能做的只是修修补补而已。

然而,普朗克的不连续性假设引发了一场大地震,物理学赖以建立的基础开始动摇了。

普朗克点燃了火炬,拉开了帷幕,大戏马上开始,下面演员请就位:

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波恩、德布罗意、泡利、海森堡…

啊哈,这场戏,是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导演的吗?

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是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他的名气来自薛定谔波动方程,并以此创立了波动力学。他的论文被誉为“包含了大部分物理学和全部化学”。

波动力学与海森堡的矩阵力学,都是当时对量子论的解释,然而他们各自为战,形成了两大阵营。但最终证明,他们两个的理论殊途同归,

关于薛定谔方程,有一点要特别说明,就是方程中那个波函数fai,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它到底代表着怎样的物理意义呢?

最终,波恩给出了答案:骰子。是的,就是澳门和拉斯维加斯赌场中才会出现的骰子,摇一下,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样,打开才知道它里面是什么。哈哈,什么?物理学需要你打开才能知道它是什么?

我们只能预言概率?这是物理学的挑战么?千百年来,万事万物都是在物理学定律的约束下严密进行的,物理学不仅能够解释过去和现在,它还能预言未来。

物理学定律和方程能够地预测一个炮弹的运行轨迹和降落地点;能够预测几千年后的日食、时刻精确到秒;根据物理定律制造的仪器设备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照预想的规划工作,不会出现任何的疏忽和不确定…

现在,波恩说,对于这个世界,没有确定性,只有概率性。很快,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就出来了,物理界哗然,世人哗然。

好,薛定谔的猫出场。

既然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原子的衰变也是在我们观察的那一刻才确定,在观察之前一直处于衰变和不衰变的中间态,那么,现在实现不在微观层面进行了,咱们来现实世界里看看吧。

现在有一个不透明的箱子,箱子里有一个原子,还有一种结构巧妙的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的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毒气瓶,而同时,箱子里还有一只可怜的猫。

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毒气瓶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

啊哈,有意思了。自然的推论就是:当它们在箱子里时,由于没有观察,所以原子就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态,因为原子的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只有我们打开箱子看时,事情才最终定论:猫要么死了,要么好好地活着。

于是,问题来了,当我们打开箱子之前,猫处于什么状态呢?跟原子一样处于叠加态,猫处于死/活的叠加态吗?一只既死又活的猫??

更进一步,把一个戴着防毒面具的人也放在箱子里,他会看到什么?当实验结束,记录实验过程时,他只可能记录死猫/活猫,不可能会看到一只处于死活叠加状态的猫。

更更进一步,找一个愿意为了科学而献身的人士,把猫换成人,为了义士少受痛苦,把毒气换成一把枪。怎么样,这位义士如果幸运地没有献身成功,他能否记录下实验过程,说自己处于又死又活的叠加态呢?还是他压根就什么都没有发生(如果有什么发生了,他也没有记录实验结果的机会了)?

哎呀,没法再继续下去了,各位!对此,已经有物理大家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解释各不相同,也没有最终定论,但大家了解了还是可以的:

  • 哥本哈根
  • MWI
  • 隐变量
  • GRM理论
  • DH解释

这些解释也不复杂,各位看官不妨自己试着解释一下这个奇妙而又神奇的现象,说不定,未来的诺贝尔奖名单里,就有你呢!

著名的图像:

你看到的是花瓶还是人脸?为什么同一幅画,会看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尝试解释一下吧!

科学家的闲话


声明:这些内容可能与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正统故事不相容,甚至引起不适,建议慎重阅读,权当饭后闲话。

牛顿与胡克的恩怨

其实,胡克除了中学课本中的胡克定律(弹性定律)之外,还有很多成就,如《显微术》,亲自主持了1666年伦敦大火后的城市重建工作、地质学专家、发明家(显微镜等)。

他和牛顿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对欢喜冤家。两人都在力学、光学、仪器等方面有伟大的贡献,互相启发,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并互相仇视。

看吧,都这么牛叉的人物,还都耍性子呢。哈哈。

泊松亮斑不是泊松发明的

实际上,不但不是泊松发明的,还差点因为泊松而使这个巨大发现石沉大海。

这是1818年法国科学院举办的一个悬赏征文比赛中的一个论文的描述,作者是菲涅耳,他以光的波动性观点为推理,认为在圆盘衍射时,在阴影中间会出现一个亮斑。

对于这一观点,评委之一的泊松(支持光的微粒说)认为是无稽之谈。但在另一评委阿拉果(菲涅耳的同事,但在菲涅耳的论文中未签署自己的名字)的坚持下,做了实验检测,发现果然如论文中描述的一样,后来就有了泊松亮斑。

不为人知的牛顿

没有人不知道牛顿,但有一些故事,可能真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首先是一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通常被认为是对牛顿作出巨大贡献后的谦逊之词。

然而,这句话并非原创,可以追溯到12世纪,伯纳德曾说过:“我们都像是坐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而在牛顿之前,至少有二三十名人说过类似的话,更像是当时的套词。

还有,这句话出现在牛顿写给胡克的信中,当时他们两人已经闹的不可开交,这更像是一种妥协。更有甚者,因为胡克身材矮小,有人把“巨人”解读为讽刺和揶揄。

最著名的当然还是牛顿的苹果。据牛顿自述,1666年,牛顿因为一个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众多家长眼中别人家孩子的技能。

但是,有一个疑点,就是1666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期间一直没有提苹果的事,而直到50多年后的1720年,牛顿才频繁提及此事?大家自行想象吧,哈哈。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

    书是别人推荐看的, 总体不错, 而且对经典物理, 相对论, 量子力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吹牛装逼不成问题.很多时候, 隐隐约约地, 在我脑海中, 会出现绝对时空, 决定论, 概率, 不确定等等东西, 也 ...

  2. 上帝掷骰子吗? 计算机程序构造解释 奇思妙想-摘要

    书籍部分概要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假如一个物理概念是无法测量的,它就是没有意义的.对于这个物我合一的世界来说,任何东西都应该是可以测量和感知的.只有可观测的量才是存在的!(不完全性定理,海森堡 ...

  3. 科学历史也可以写的如此精彩 ——《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网上的电子版本.和大多数消遣书一样,不关心也记不得作者.读了开头和简介后,让我生出一种熟悉感,只想借用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 ...

  4. 把书读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18时28分 终于看完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现在一头雾水,看之前是不了解,看完后是不理解.只好再从头整理一遍这个史话的过程,以便能在这篇晕眩中掘 ...

  5. 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

    最近在读曹天元写的<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虽然不是搞物理的,但是读来还是挺有趣的,也能学到一些知识. 在说道波粒二象性的时候,有几段描述非常精彩: 福尔摩斯是这样说的:" ...

  6.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序篇

    写在前面 爱因斯坦:玻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 玻尔: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霍金: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他们在讲什么呀?想必大家现在也一脸懵了.不急不急,跟 ...

  7. 《上帝掷骰子吗》《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读后感

    <上帝掷骰子吗> 不要抱残守缺,科学在不断的质疑和推翻之中前进: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不管多么伟大都有可能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一个人不管多么有名知识多么丰富,他也有不了解的事物和错误的看法 & ...

  8. 上帝掷骰子吗txt_学物理,男女生差异大吗?该怎么学?杭州三位重高老师这么说...

    跟往年相比,今年浙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面临一些新情况.这一变化,来源于教育部在2018年5月份出台的关于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设置的指导意见,规定19个门类专业,考生必须选考物理.新规定今年开始生效. 浙江省 ...

  9. 量子纠缠——上帝掷骰子吗

    上帝掷骰子吗? 量子理论虽然是许多年轻人创建的集体物理学,但领袖人物还是屈指可数的. 1900 年,普朗克的论文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量子'这个妖精.那年,刚从 瑞士的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的爱因斯 ...

  10. 天问:科学有边界吗?----《三体》与量子物理史话

    <三体>故事与"科学边界" 一.量子物理学的前世今生 量子物理学的不连续概念,从1900年普朗克提出假设至今,已经100多年了: 记得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看过一本科幻书, ...

最新文章

  1. C++基本知识点集锦(2022秋招)
  2. Ext JS图书风暴来袭!
  3. Python学习笔记:Day 7 编写MVC
  4. 云图说丨不同区块链之间如何跨链交互?
  5. python 格式化工具_推荐一个小而美的 Python 格式化工具
  6. coreldraw做生化标志_做一次体检,会“吃”进多少辐射?
  7. linux下scrapy安装教程,linux centos7安装scrapy
  8. iOS-PingFangSC字体
  9. python--下载文件并将文件放到指定文件夹
  10. Java原生实现多线程下载Tim
  11. python的开发环境
  12. 天翼云主机安装php环境,使用PHP空间和天翼云盘搭建私人云盘
  13. 通过LL库初始化STM32的硬件IIC
  14. 【小学】再做一年级算术题
  15. 使用ZED相机识别颜色醒目的水壶并计算与相机的距离
  16. 2017 年终总结 —— 在路上
  17. 安超OS面世:华云数据的雄心与耐心
  18. EPLAN绘图软件:使用技巧--拖拉非坏事
  19. 创客学院知识巩固-04网络
  20. 求最大值最小值c语言指针,用C语言指针如何求最大值最小值

热门文章

  1. 数字电路基础:系统设计优化
  2. win7 旗舰版激活工具(附件下载)
  3. vue 解决跨域问题
  4. 数据采集(三):用XPath爬取腾讯新闻
  5. word2016页码怎么设置从任意指定页开始
  6. Linux上用于Json数据处理并导入Mysql的几个有用Python脚本
  7. 正斜杠 ,又称左斜杠,符号是/;反斜杠,也称右斜杠,符号是\。
  8. 经历没有亮点可讲?你需要做份“详历”
  9. 单片机LED与蜂鸣器原理与实践
  10. 联想服务器忘记系统登录密码,联想路由器登陆密码忘记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