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队列和非阻塞队列

ConcurrentLinkedQueue

适用于高并发场景下的队列,通过无锁的方式,实现了高并发状态下的高性能,通常ConcurrentLinkedQueue性能好于BlockingQueue.它是一个基于链接节点的无界线程安全队列。该队列的元素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头是最先加入的,尾是最近加入的,该队列不允许null元素。

方法:

add 和offer() 都是加入元素的方法(在ConcurrentLinkedQueue中这俩个方法没有任何区别)

poll() 和peek() 都是取头元素节点,区别在于前者会删除元素,后者不会。

ConcurrentLinkedQueue<String> que = new ConcurrentLinkedQueue<>();
que.offer("A1");
que.offer("B1");
que.offer("C1");System.out.println(que.poll());
System.out.println(que.poll());
System.out.println(que.poll());
System.out.println(que.poll());System.out.println(que.size());

结果:

BlockingQueue接口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是一个支持两个附加操作的队列。这两个附加的操作是:

在队列为空时,获取元素的线程会等待队列变为非空。

当队列满时,存储元素的线程会等待队列可用。

阻塞队列常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场景,生产者是往队列里添加元素的线程,消费者是从队列里拿元素的线程。阻塞队列就是生产者存放元素的容器,而消费者也只从容器里拿元素。

BlockingQueue即阻塞队列,从阻塞这个词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对阻塞队列的访问可能会造成阻塞。被阻塞的情况主要有如下两种:

1. 当队列满了的时候进行入队列操作

2. 当队列空了的时候进行出队列操作

因此,当一个线程试图对一个已经满了的队列进行入队列操作时,它将会被阻塞,除非有另一个线程做了出队列操作;同样,当一个线程试图对一个空队列进行出队列操作时,它将会被阻塞,除非有另一个线程进行了入队列操作。

在Concurrent包中,BlockingQueue很好的解决了多线程中,如何高效安全“传输”数据的问题。通过这些高效并且线程安全的队列类,为我们快速搭建高质量的多线程程序带来极大的便利。下文详细介绍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

1、Array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是一个有边界的阻塞队列,它的内部实现是一个数组。有边界的意思是它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在其初始化的时候指定它的容量大小,容量大小一旦指定就不可改变。

ArrayBlockingQueue是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数据,最新插入的对象是尾部,最新移出的对象是头部。

2、Linked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大小的配置是可选的,如果我们初始化时指定一个大小,它就是有边界的,如果不指定,它就是无边界的。说是无边界,其实是采用了默认大小为Integer.MAX_VALUE的容量 。它的内部实现是一个链表。

LinkedBlockingQueue 也是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数据,最新插入的对象是尾部,最新移出的对象是头部。

3、PriorityBlocking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是一个没有边界的队列,它的排序规则和 java.util.PriorityQueue一样。需要注意,PriorityBlockingQueue中允许插入null对象。

所有插入PriorityBlockingQueue的对象必须实现 java.lang.Comparable接口,队列优先级的排序规则就是按照我们对这个接口的实现来定义的。另外,我们可以从PriorityBlockingQueue获得一个迭代器Iterator,但这个迭代器并不保证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迭代。

4、SynchronousQueue

SynchronousQueue队列内部仅允许容纳一个元素。当一个线程插入一个元素后会被阻塞,除非这个元素被另一个线程消费。

线程池

线程池的好处:

第一: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第二: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第三: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地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池可以进行统一分配、调优和监控。但是,要做到合理利用。

线程池的作用:

线程池是为突然大量爆发的线程设计的,通过有限的几个固定线程为大量的操作服务,减少了创建和销毁线程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如果一个线程的时间非常长,就没必要用线程池了(不是不能作长时间操作,而是不宜。),况且我们还不能控制线程池中线程的开始、挂起、和中止。

各个类之间的关系:

Executor类是最顶层的接口,它的最顶层实现是ThreadPoolExecutor类。

Executors类是个工厂类,负责创建各种线程池。Executors工厂类中提供的newScheduledThreadPool、newFixedThreadPool、newCachedThreadPool方法其实也只是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参数不同而已。

1、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可缓存线程池,如果线程池长度超过处理需要,可灵活回收空闲线程,若无可回收,则新建线程。示例代码如下: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for(int i = 0;i<10;i++){final int temp = i;executorService.execute(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emp);}});
}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线程池为无限大,当执行第二个任务时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会复用执行第一个任务的线程,而不用每次新建线程。

2、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可控制线程最大并发数,超出的线程会在队列中等待。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for(int i = 0;i <10;i++){final int temp = i;executorService.execute(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emp);try {Thread.sleep(2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因为线程池大小为3,每个任务输出index后sleep 2秒,所以每两秒打印3个数字。定长线程池的大小最好根据系统资源进行设置。如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3、newSchedul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支持定时及周期性任务执行。延迟执行示例代码如下: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5);for (int i = 0; i < 10; i++) {final int temp = i;newScheduledThreadPool.schedule(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i:" + temp);}}, 3, TimeUnit.SECONDS);
}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表示延迟3秒之后线程池开始执行

4、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线程池,它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保证所有任务按照指定顺序(FIFO, LIFO, 优先级)执行。示例代码如下: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for(int i = 0;i <10;i++){final int temp = i;executorService.execute(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emp);}});
}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注意: 结果依次输出,相当于顺序执行各个任务。

线程池原理剖析

提交一个任务到线程池中,线程池的处理流程如下:

1、判断线程池里的核心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核心线程空闲或者还有核心线程没有被创建)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核心线程都在执行任务,则进入下个流程。

2、线程池判断工作队列是否已满,如果工作队列没有满,则将新提交的任务存储在这个工作队列里。如果工作队列满了,则进入下个流程。

3、判断线程池里的线程是否都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已经满了,则交给饱和策略来处理这个任务。

自定义线程

如果当前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小于corePoolSize,则每来一个任务,就会创建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任务;

如果当前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corePoolSize,则每来一个任务,会尝试将其添加到任务缓存队列当中,若添加成功,则该任务会等待空闲线程将其取出去执行;若添加失败(一般来说是任务缓存队列已满),则会尝试创建新的线程去执行这个任务;

如果队列已经满了,则在总线程数不大于maximumPoolSize的前提下,则创建新的线程

如果当前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达到maximumPoolSize,则会采取任务拒绝策略进行处理;

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大于 corePoolSize时,如果某线程空闲时间超过keepAliveTime,线程将被终止,直至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不大于corePoolSize; 如果允许为核心池中的线程设置存活时间,那么核心池中的线程空闲时间超过keepAliveTime,线程也会被终止。

public class Test000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2,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ArrayBlockingQueue<>(3));for (int i = 1; i <= 6; i++) {TaskThred t1 = new TaskThred("任务" + i);executor.execute(t1);}executor.shutdown();}
}class TaskThre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ring taskName;public TaskThred(String taskName) {this.taskName = taskName;}@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askName);}}

1、CPU密集

CPU密集的意思是该任务需要大量的运算,而没有阻塞,CPU一直全速运行。

CPU密集任务只有在真正的多核CPU上才可能得到加速(通过多线程),而在单核CPU上,无论你开几个模拟的多线程,该任务都不可能得到加速,因为CPU总的运算能力就那些。

2、IO密集

IO密集型,即该任务需要大量的IO,即大量的阻塞。在单线程上运行IO密集型的任务会导致浪费大量的CPU运算能力浪费在等待。所以在IO密集型任务中使用多线程可以大大的加速程序运行,即时在单核CPU上,这种加速主要就是利用了被浪费掉的阻塞时间。

3、配置

要想合理的配置线程池的大小,首先得分析任务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 任务的性质:CPU密集型任务、IO密集型任务、混合型任务。

2. 任务的优先级:高、中、低。

3. 任务的执行时间:长、中、短。

4. 任务的依赖性:是否依赖其他系统资源,如数据库连接等。

对于不同性质的任务来说,CPU密集型任务应配置尽可能小的线程,如配置CPU个数+1的线程数,IO密集型任务应配置尽可能多的线程,因为IO操作不占用CPU,不要让CPU闲下来,应加大线程数量,如配置两倍CPU个数+1,而对于混合型的任务,如果可以拆分,拆分成IO密集型和CPU密集型分别处理,前提是两者运行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如果处理时间相差很大,则没必要拆分了。

若任务对其他系统资源有依赖,如某个任务依赖数据库的连接返回的结果,这时候等待的时间越长,则CPU空闲的时间越长,那么线程数量应设置得越大,才能更好的利用CPU。

Callable

Java提供了使用Callable和Future来实现获取任务结果的操作。Callable用来执行任务,产生结果,而Future用来获得结果。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Future<String> submit = executorService.submit(new TestCallable());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开始");executorService.execute(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try {String s = submit.get();System.out.println(s);}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executorService.shutdown();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结束");}
}
class Test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String>{@Override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正在执行任务。。。。。开始");Thread.sleep(3000);System.out.println("正在执行任务。。。。。结束");return "执行完成";}
}

Future模式

去除了主函数的等待时间,并使得原本需要等待的时间段可以用于处理其他业务逻辑。

处理逻辑:

1、首先我们有一个公共的返回数据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ata {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Request();
}

2、真实的处理事件的部分

public class RealData implements Data {private String result;public RealData(String data) {System.out.println("正在使用data:" + data + "网络请求数据,耗时操作需要等待.");try {Thread.sleep(3000);}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操作完毕,获取结果...");result = "result";}@Overridepublic String getRequest() {return result;}
}

3、要返回的一个包装类,通过这个类能够拿到我们需要的返回值

public class FurureData implements Data {public volatile static boolean ISFLAG = false;private RealData realData;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tRealData(RealData realData) {// 如果已经获取到结果,直接返回if (ISFLAG) {return;}// 如果没有获取到数据,传递真是对象this.realData = realData;ISFLAG = true;// 进行通知notify();}@Overridepublic synchronized String getRequest() {while (!ISFLAG) {try {wait();} catch (Exception e) {}}// 获取到数据,直接返回return realData.getRequest();}
}

4、包装我们真实业务在Client里,并且将返回数据封装在FutureData中返回

public class FutureClient {public Data request(String queryStr) {FurureData furureData = new FurureData();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RealData realData = new RealData(queryStr);furureData.setRealData(realData);}}).start();return furureData;}

5、调用

public class Use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utureClient futureClient = new FutureClient();Data request = futureClient.request("11111111111");System.out.println("请求发送成功!");System.out.println("执行其他任务...");String result = request.getRequest();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结果..." + result);}
}

并发编程--线程池原理相关推荐

  1. Java 并发编程 -- 线程池源码实战

    一.概述 小编在网上看了好多的关于线程池原理.源码分析相关的文章,但是说实话,没有一篇让我觉得读完之后豁然开朗,完完全全的明白线程池,要么写的太简单,只写了一点皮毛,要么就是是晦涩难懂,看完之后几乎都 ...

  2. java线程池_Java 并发编程 线程池源码实战

    作者 | 马启航 杏仁后端工程师.「我头发还多,你们呢?」 一.概述 笔者在网上看了好多的关于线程池原理.源码分析相关的文章,但是说实话,没有一篇让我觉得读完之后豁然开朗,完完全全的明白线程池,要么写 ...

  3.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工作原理与源码解读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线程池的简单介绍 基于多核CPU的发展,使得多线程开发日趋流行.然而线程的创建和销毁,都涉及到系统调用,比较消耗系统资源,所以 ...

  4.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底层工作原理

    线程池底层工作原理 1.线程池的底层工作流程 1.1.线程池的底层工作原理图 1.2.银行办理业务案例 1.3.线程池的底层工作流程总结 2.线程池用哪个?生产中如何设置合理参数 2.1.在工作中单一 ...

  5.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这样频繁创建线程就会大大降低系统 ...

  6. java workerdone_【架构】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前言 如果我们要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这样虽然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这样频繁创建线程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因为 ...

  7. java并发测试 线程池,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

    1.任务与执行策略间的隐性耦合 一些任务具有这样的特征:需要或者排斥某种特定的执行策略.对其他任务具有依赖性的任务,就会要求线程池足够大,来保证它锁依赖任务不必排队或者不被拒绝:采用线程限制的任务需要 ...

  8. 并发编程 | 线程池从入门到成神!

    一.为什么要用多线程 使用多线程,可以把一些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来执行,多个小任务之间互不影响,同时进行,这样,充分利用了cpu资源. 二.java中简单的实现多线程方式 继承Thread类,实现r ...

  9. 并发编程--线程池与进程池

    核心思想 以时间换空间 进程池 进程池:一个容器,这个容器限制住你开启进程的数量,默认是os.cpu_count(),我的电脑是8核,所以能开启8个,第一次肯定只能并行的处理8个任务,只要有任务完成, ...

最新文章

  1. Jenkins用户权限管理
  2. [七月挑选]使用idea创建spring boot 项目
  3. 【微服务】之六:轻松搞定SpringCloud微服务-API网关zuul
  4. bootstrap轮播图自动播放响应式箭头居中
  5. Win7 + VS2015 + Python3.6编译
  6. shell随机数及按行切割文件
  7. 5.8 正则化和数据标准化
  8. WEB消息提醒实现之一 背景
  9. SaltStack之state.sls
  10. 商品包含资源和劳动两部分内容
  11. webpack3 css,webpack3之处理css文件
  12. Soda PDF Desktop Pro(电脑版pdf编辑器软件)官方正式版V12.0.283.16292 | 电脑pdf编辑器哪个好用?
  13. 一张图读懂阿里云数据库架构与选型
  14. 快速上手LaTex,书写美观学术论文
  15. 越权问题解决优化方案
  16. 知识图谱综述及技术地图概览(智能问答系统)
  17. T4 级老专家:AIOps 在腾讯的探索和实践
  18. 微信支付-小程序支付全流程
  19. 免费html5代码,HTML5(示例代码)
  20. windows7旗舰版的好处

热门文章

  1. 【转】Log4j详细使用教程
  2.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互联网人的盛会,大数据文摘来了!
  3. eclipse报错:The project description file (.project) for ‘common‘ is missing.
  4. 关于yolov3.weights文件下载地址的分享
  5. nest中文文档_如何将Nest Cam事件记录到Google文档电子表格
  6. 零基础学习微信小程序(7):组件
  7. 【金猿人物展】树根互联COO黄路川:从“灯塔工厂”到“数字领航”,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助推新型工业化...
  8. 2007noip提高组初赛总结
  9. 从 S7-300/400 软冗余到 S7-1500R/H 冗余系统
  10. Linux安装水星MW150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