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IMO?从SISO到MIMO - 华为 (huawei.com)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

概念: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构成多个信道的天线系统,从而在不增加通信带宽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信道容量(系统容量)、覆盖范围和信噪比。主要应用在WiFi和移动通信;通常讲的M×N MIMO是指发送端有M个天线,接收端有N个天线。
特点: 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效率,但增加了收发端的处理复杂度。

一、从SISO到MIMO

  • SISO:单入单出,容量低、可靠性低
  • SIMO:单入多出,单发多收、接收分集;容量不变可靠性提高
  • MISO:多入单出,多发单收、发射分集;最终合成一路,因而还是发射相同信号、容量不变可靠性提高
  • MIMO:多入多出,可以发射多路独立信号、通过空分复用和空间分集等技术,在不增加占用带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容量、覆盖范围和信噪比。

二、MIMO类型

(1) 单用户MIMO:SU-MIMO(Single-user MIMO)
(2) 多用户MIMO:MU-MIMO(Multi-user MIMO):允许发射端(AP)同时和多个用户传输数据。Wi-Fi 5标准开始支持4用户的MU-MIMO,Wi-Fi 6标准将用户数增加到了8个,用于用户分布密集、多用户大流量并发的场景。
(3)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极大提升了天线的数量,传统MIMO一般使用2~8天线,而Massive MIMO则可达到64/128/256个天线。可大幅提高系统容量和传输效率,是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三、MIMO工作原理

(1) 空间分集:增加传输距离、提高可靠性
制作同一个数据流的不同版本,分别在不同的天线进行编码、调制,然后发送。这个数据流可以是原来要发送的数据流,也可以是原始数据流经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后形成的新数据流。接收机利用空间均衡器分离接收信号,然后解调、解码,将同一数据流的不同接收信号合并,恢复出原始信号。

WiFi 4标准引入的[[Massive MIMO#5G波束赋形|波束赋形]]技术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分集技术。波束成形需要先检测信道状态,对各天线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使信号在接收端方向叠加增强。波束成形能够增加信号传输距离,提高接收端收到的信号质量。

(2) 空分复用:提高传输速率
空分复用技术是指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分为多个数据流,分别通过不同的天线进行编码、调制,然后进行传输,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天线之间相互独立,一个天线相当于一个独立的信道,接收机利用空间均衡器分离接收信号,然后解调、解码,将几个数据流合并,恢复出原始信号。

四、MIMO标准演进

  1. 在802.11n(wifi4)标准中提出MIMO;
  2. 802.11ac Wave2(Wi-Fi 5)引入了MU-MIMO技术,具体而言是指DL MU-MIMO,最大允许AP同时向4个终端发送数据。
  3. 802.11ax(Wi-Fi 6),又引入了UL MU-MIMO技术,解决了上行多用户传输的瓶颈问题,同时还将允许AP同时通信的最大终端数扩大到了8个,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密集场景的传输效率。所以只要Wi-Fi设备支持Wi-Fi 5,就支持DL MU-MIMO,而支持Wi-Fi 6的话,则支持双向的MU-MIMO。

需要注意的是,MU-MIMO要生效,需要通信双方的AP和终端都支持MU-MIMO。如果网络中存在不支持MU-MIMO的终端,则AP和该类终端通信时,仍使用SU-MIMO,和支持MU-MIMO的终端通信时,继续使用MU-MIMO。

五、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

Massive MIMO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研究发现,当小区的基站天线数目趋于无穷大时,加性高斯白噪声瑞利衰落等负面影响全都可以忽略不计,数据传输速率能得到极大提高。换个说法,在单天线对单天线的传输系统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电磁波在空气中经过多条路径传播后在接收点可能相位相反,互相削弱,此时信道很有可能陷于很强的衰落,影响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而当基站天线数量增多时,相对于用户的几百根天线就拥有了几百个信道,他们相互独立,同时陷入衰落的概率便大大减小,这对于通信系统而言变得简单而易于处理。

(1)两个维度

天线数量:4G的2/4/8个,到64/128/256个;
信号覆盖:2D-MIMO只能水平方向移动,垂直方向不动,信号类似一个平面发射出去;而Massive MIMO是3D-MIMO,引入垂直维度的空域,信号的辐射状是个电磁波束。

(2)特点

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MU-MIMO

Massive MIMO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与现有MIMO系统相比显著提高,它能深度挖掘空间维度资源,使得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利用大规模MIMO提供的空间自由度与基站同时进行通信,提升频谱资源在多个用户之间的复用能力,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基站密度和带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频谱效率。

5G波束赋形

Beamforming

增强覆盖、提高能量效率
减少用户间干扰
灵活调整:3D波束赋形

波束赋形:通过调整多天线的幅度和相位,赋予天线辐射图特定的形状和方向,使无线信号能量集中于更窄的波束上,从而可增强覆盖范围和减少干扰。有了波束赋形,可形成精确的用户级超窄波束,并随用户位置而移动,将能量定向投放到用户位置,相对传统宽波束天线可提升信号覆盖,同时降低小区间用户干扰。
同时,还能通过3D波束赋形在垂直维度增加一个可以利用的维度,从而可更灵活的调整小区的垂直覆盖范围,改变传统二维的无线设计方式。

当然,Massive MIMO也面临天线拓扑、信道建模、FDD操作、用户跟踪、天线校准、调度和预编码复杂性等挑战

Massive MIMO相关推荐

  1. 华为持续引领,开辟5G Massive MIMO绿色新赛道

    今日,在华为举办的无线首届媒体沙龙暨MBBF2021预沟通会上,华为无线产品线首席营销官甘斌发表了"华为持续引领,开辟5G Massive MIMO绿色新赛道"的主题发言,分享了M ...

  2. 5G NR — Massive MIMO 与波束赋形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全向天线 定向天线 智能天线 MIMO 传输分集 空间复用 Massive MIMO 有源天线 波束赋型 全向天线 在移动通信最早期的 1G 时代,基站所使用的几乎都是全向天线. ...

  3. 8个问题全面了解5G关键技术Massive MIMO

    本文转自 1 什么是Massive MIMO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亦称为Large Scale MIMO)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的关键技术.它最早由美 ...

  4. 软银宣布启动5G Project:全球首家商用Massive MIMO技术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软银(SoftBank)和旗下的Wireless City Planning昨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面向下一代高速通信标准5G的项目"5G Project" ...

  5. 混合波束成形| 部分连接系统 :Hybrid Precoding for mm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With Partially-Connected Structure

    文章目录 问题背景 系统模型 PCS-HP设计的分析 PCS-HP的分阶段设计 模拟precoding的设计 情况一 情况二 结论 相关阅读 <Hybrid Precoding for mmWa ...

  6. Optimal Design of Energy-Efficient Multi-User MIMO Systems: Is Massive MIMO the Answer?笔记

    Optimal Design of Energy-Efficient Multi-User MIMO Systems: Is Massive MIMO the Answer? MIMO系统能量利用率受 ...

  7. Deep Learning for Massive MIMO CSI Feedback-学习笔记

    文章学习资源:https://sci-hub.do/10.1109/lwc.2018.2818160 学习笔记,不完全翻译,上下文大致理解,大家多多提意见. Abstract: In frequenc ...

  8.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Multiple-Rate Compressive Sensing for Massive MIMO CSI Feedbac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Multiple-Rate Compressive Sensing for Massive MIMO CSI Feedback: ...

  9. 5G Massive MIMO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振子? 天线最基本的作用是进行能量传播方式的转换. 对于基站发射的信号来说,天线把发射机的高频振荡电流转换为可以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天线往外发射电磁波是通过内部的振子来完成的.单个振子 ...

  10. Deep Learning for Massive MIMO CSI Feedback

    这篇文章是自己之前学习论文的一点心得,是源于AI+无线通信这个比赛. 论文百度搜这个,去IEEE官网就可以下载了.[C. Wen, W. Shih and S. Jin, "Deep Lea ...

最新文章

  1. 一起谈.NET技术,自动更新组件分享
  2. Elasticsearch之集群脑裂
  3. struts2中常用Result类型的用法
  4. 轻松解决(,|)和(and,or)之间的区别
  5. Netsparker超轻量级Web安全漏洞扫描工具使用教程介绍
  6. iOS客户端流量统计
  7. 如何使用Docker Swarm管理更多容器
  8. http请求requestUtils
  9. spark学习-75-源代码:Endpoint模型介绍(6)-Endpoint的消息的接收(2)
  10. r矢量球坐标系旋度_三个常用坐标系的认识及矢量旋度表达式的证明
  11. python中ahp的代码_AHP |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Python实现
  12. JavaScript 基础知识个人总结
  13. 华为云APIG限流控制
  14. 那些大学熬过异地恋的人后来怎样了?
  15. 解析两周期货投机过程中的心理端倪
  16. tf.estimator.Estimator解析
  17. 主成分分析-简单人脸识别(二)
  18. Iptables 指南 1.1.19(中文版)(三)
  19. No browser is open都是什么鬼
  20. 【手把手教你51单片机】三极管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热门文章

  1. word替换妙用小技巧:批量去除多余空格、空行、换行
  2. win8虚拟机_老司机教你如何在虚拟机安装win8系统,双系统也可以这样实现
  3. 全站仪数据导入电脑_南方全站仪怎么连接电脑传输数据
  4. 新浪云部署javaweb项目
  5. [ubuntu] 安装五笔输入法
  6. 基于layui2.x的通用后台管理系统
  7. matlab曲线拟合
  8. 制造资源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MRPⅡ)
  9. 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可下载)
  10. 9860计算机测量程序,卡西欧9860测量放样程序-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