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搬运工——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语言。很大程度上来说,语言就是行为,人类语言的研究是各种人性理论的重要领域。
  
  
  因此,无论是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还是神经系统学家,只要他们曾经研究过人类,便会就语言的特性及其功能提出某些理论。我所说的这些学者包括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休莫、洛克、弗洛依德以及斯金纳。而这些理论则包括了计算理论、认知神经科学、进化论以及文化心理学的诸多当代理论。
  
  
  如果你想要理解关于人类本质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就必须得探讨并解释语言。事实上,语言是非常有意思的,与本门课上探讨的其他主题不同,对它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即语言学专业,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各种语言的细微差异及其结构。
  
  
  在详细讨论之前,我想首先下一个定义。当我谈到语言时,我指的是诸如英语、荷兰语、沃皮利语、意大利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这样的语言系统。以及我们在正式上课之前的课堂演示中所看到和听到的语言系统。
  
  
  现在,你可以应用另一种意义上的语言。在此意义上,"语言"可以被用来描述:“狗儿在干什么?”“黑猩猩在干什么?”或是“鸟儿在干什么?”;也可用来描述音乐,即音乐语言,或是去描述艺术或任何的交流系统,都是没问题的。因为并没有什么关于应当如何运用"语言"一词的规定。但问题是如果你无限宽泛地使用"语言"一词,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探究语言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语言能够表示一切,从英语到交通信号,那我们就无法得出各种有趣的概论或是无法对语言进行科学的研究。因此,我想做的是,我想来谈谈语言的科学定义。
  
  
  首先我会将自己限定在诸如英语、荷兰语、美国手语、或迪瓦霍语等语言系统之下,一旦我们在狭义上得出了某些关于语言的概论,那我们就可以发问,诸如动物交流系统之类的其他系统会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这个狭隘的定义呢?我们可以发问,从狭义上说,语言拥有何种特性?然后我们可以接着发问,从广义上说,哪些其他的交流系统也同样拥有那些特性吗?
  
  
  首先温习一些语言的基本事实,我们将会谈及各种语言的共性及语言的发展,以及非人类的语言交流。我用一段演示来开始今天的课。
  
  
  这段演示阐述了语言非常重要的两个事实:
  
  
  其一是:所有语言都共享。一些深层且复杂的共性是所有的语言都至少能够有效地表达抽象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抽象概念能够表达思想,能够表述物体的位置与空间关系。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法谈论抽象概念的语言,所有语言都可以。
  
  
  但这个演示也阐明了语言的另一个事实:即语言如何不同。两个事实听上去是不同的。如果你掌握了一种语言,你就不需要再去掌握其他的语言了,不仅是因为你不能理解另外一种语言,比如说手语看上去会很奇怪或是异常。因此,任何完善的语言理论,都必须谈及不同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这也是心理学和语言认知学所面临的难题。
  
  
  我以达尔文提出的一个有趣的语言观点来作为开始,查尔斯·达尔文写到:"人类拥有说话的本能倾向。我们会看到幼儿含糊吐字,然而儿童却并不具有烘焙、酿酒或是写作的本能倾向"达尔文在此所表达的观点,极具争议而又非常有趣。这个观点认为,语言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总有某些倾向、能力或本能,使得语言与他所举的其他例子有所不同。我们的一切并非都是天生的,但达尔文却认为语言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他的观点呢?达尔文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基本事实的支持。举例来说,所有人类社会都拥有语言。在旅行过程中,文化与文化相互碰撞,而人们通常则会遇到与其自身所处文化截然不同的另一些文化,但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还没有人曾经遇到过没有语言的人类族群。
  
  这是否表明语言就是天生的呢?未必。可能只是文化创新而已。比如说,可能只是因为语言是一个非常棒的创新。所有文化都接受了它,并且发展了它。几乎所有的文化都会使用某些餐具,刀叉、筷子、勺子,之所以都用餐具,并不是因为使用餐具是人类本性,而是因为所有文化都不断发现餐具非常的实用。
  
  我们知道,语言可能并不是这个情况。我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有许多的个案研究都证明了一代人之内是可以创造出语言的,
  
  这些个案研究曾在历史上得到多次验证。典型案例就是奴隶交易中的人们为了获得烟草、棉花、咖啡、或糖块的奴隶交易,会将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奴隶和劳动者们混在一起,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谨慎地避免了可能的造反。这些来自不同文化的被奴役的个体会创造出一种临时的交流系统,以便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这就是所谓的"混杂语言"。他们会使用这种混杂语言来进行交流。而实际上混杂语言并不是一种语言,它只不过是从身边的不同语言当中借用了一些单词串,以随意的方式将它们放在一起。问题是在这种社会中长大的儿童究竟会怎样?你可能会以为他们也将学会这种混杂语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他们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他们用丰富的语法、语态和语音,创造出一种语言。他们创造的这种语言被称为克利奥尔语。而这些叫做克利奥尔语的语言是由混杂语言发展而来的。
  
  这表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的使用、理解以及学习能力,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它无需深远的文化史,甚至任何一个普通的小孩即使并未接触过成熟的语言环境也可以创造语言。
  
  而近期更有些关于儿童学习手语的个案研究,(研究者在尼加拉瓜曾做过一个精彩的手语个案研究)儿童们从本身并不熟悉手语的成年人那里习得手语,他们艰难的学习着第二语言。你可能会认为儿童会使用成人所使用的语言系统,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将语言克利奥尔化。他们继承了成人发展出来的临时交流系统,将这个临时交流系统再次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语言。
  
  这表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造语言是我们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每个正常的人类也都拥有语言。在座各位并不都会骑自行车、在座各位并不都会下国际象棋、但每个人都至少掌握了一种语言。每个人从儿童时代开始,便至少掌握了一种语言,也有些例外。但只是由于某些脑损伤这些例外才得以出现。任何神经上正常的人类,都能够掌握一种语言。
  
  语言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的这个观点得到了神经研究的支持。在之前大家阅读的关于大脑的章节中,对专门负责语言功能脑区的探讨就描述了其中的一些研究。如果这些脑区受到损伤,那就会患上各种语言障碍或失语症,就是说可能会失去理解或创造语言的能力。一些最新的语言遗传基础研究探查了直接影响语言学习及使用能力的基因,证明这些基因起作用的一些证据。是这些基因会在某些不幸的人身上发生点突变,这些人无法学习和使用语言。
  
  总的来说,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本性一部分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一些支持。那么,我们所说的语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讨论语言时,我们到底在讲些什么?比如,我们并不想把自己只局限于英语或法语,所有语言都拥有什么共性呢?
  
  所有语言都是具有创造性的。这表达了几层含义:其中一层便是勒奈·笛卡尔所强调的含义,勒奈·笛卡尔提出人类不只是机器的时候,他最有力的证据便是人类的语言能力,机器并不具备语言能力。因为我们的语言能力是不受控制的、是自由的。
  
  我们可以说任何想说的话,我们拥有自由意志。事实上,语言使得我们能够创造出近乎无限的句子。因此,我们能够创造和理解那些我们未曾听过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非常的多,如果你想估计一下,用二十个英文单词可以组成多少个符合语法的句子?答案会是:"很多。"这也就意味着任何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的理论都无法列出一份句子的清单。当你在理解我所说的一句话时,你必须要拥有理解这句话的能力,即使你在之前从未听到过这句话。这是因为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创造和理解那些世上从未有人说过的句子。
  
  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在你的头脑中有许多的规则,虽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些单词的意思,但却是你所拥有的抽象且无意识的规则,让你认清单词、确认语序,然后在一瞬间让你理解整个句子。这就是语言学家们所研究的内容。
  
  举一些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典型案例:记住,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规则,你无法明确地意识到这些自动的规则和我们将要讨论的视觉感知是类似的,因为它们都是内隐的、无意识的、也是无法清晰了解的。
  
  例如,你快速的阅读了"猪想吃东西"和"猪肉容易吃"这两句话,你在一瞬间就会懂得这两句话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猪想吃东西"意思是我们在说猪吃东西这个事件的状态,"猪肉容易吃"则是在说猪被吃的时候。
  
  "比尔知道约翰喜欢他"你都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但你却知道这句话是在说比尔知道约翰喜欢比尔,或是在说比尔知道约翰喜欢弗雷德,但它的意思不会是比尔知道约翰喜欢约翰。实际上正常的解释就是比尔知道约翰喜欢比尔,这两个词互相指代。而"比尔知道约翰喜欢他自己"这句话就只是意味着"比尔知道约翰喜欢约翰"
  
  这就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问题。如果你听了我的讲解然后说:"我想用我的余生来研究这些东西。"那你该去做一个语言学家,而那些现象则正是我们所关心的。
  
  这些例子都是从语法上来说的,但语言却是有很多结构的。语言拥有自下而上的结构。
  
  所有人类语言都拥有语音。语音是声音或符号系统。语态,也就是词或语素的系统,是意义的基本单位以及语法。是指将词和短语组成有意义表达的规则和原则。
  
  在探讨一些其他问题之前,我想简单的讲一下语言的这三个成分。是语音、语态和语法。非常感谢史蒂芬·平克写了这本精彩的《语言本能》一书,我认为该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极好的讨论,我将会从平克那里借用一些例子。
  
  先说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声音系统,它拥有一个子集,语言使用的可能声音列表是有限的,
  
  英语拥有大约四十个音位,你听到一段演讲、你所听到的每个声音都被归类为这四十个音位中的一个,
  
  例如,英语有"Lu"、"L" 和"R"的音位,所以,英语说话者可以听出"Lip"和"Rip"之间的差别而这两种声音在英语中对应了不同的单词。其他语言并没有这样的差别,所以非英语母语的说话者很难发现这些差别。
  
  因此你在学习语言时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你必须学习你所学语言的各种音位。学习语言的另一个问题是你必须得确定单词之间的界线是什么?你必须要用声音信号来确定单词之间的界线。如果你只接触过英语,那么刚才的问题就看上去非常奇怪了。因为你在听我讲话,而你会在我所说的单词之间听到一个停顿,你并不需要非常聪明才能够确定哪里是单词的开始和结束,但停顿只是一种心理错觉而已。
  
  如果你对着测量声震的示波器讲话,你会发现在单词间并没有停顿。相反,停顿只是由你的心理活动插入的。因为你已经知道了一个单词的开始与另一个单词的结束在什么地方,然后你在这个点上插入停顿。当你听到一种你从未听过的语言时,你便会理解这个现象。
  
  因此,对于那些从未听过法语的人来说,当你听到有人说
  " Je ne sais pas ",你可能会说:"太神奇了,法语在单词之间居然没有停顿,当然,讲法语的人听到时是会感觉到停顿的。
  
  我知道一句希伯来语"Sleecha, eypho ha-sheeruteem",我猜这话的意思是想去卫生间了,但如果你不会希伯来语,你就会觉得没有停顿。事实上,当你们听到例句的时候,没有人能正确地说出例句,因为本来就没人会说。
  
  比如这个句子:"快醒醒 疯狂 自满 拥抱"相反,你们都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像"啦啦啦"
  并未感觉得到任何的停顿。因为我并不懂你的语言。
  
  儿童出生时并不知道任何特定的语言,因此他们需要学会停顿,他们必须学会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声音,有时他们会出现错误的情况,他们会犯些分割句子的问题。
  
  这里有几个例子,如果他们试图重复被社会所熟知的某些东西,那你就可以看到他们的错误了。歌曲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些歌词节选自儿童"我永远都不是你的披萨燃烧"谁知道这改编自哪首歌的歌词?驮畜?[滚石乐队经典歌曲]"驮畜",很好。"一个患结肠炎的女孩从身边走过"有人知道吗? "双眼如万花筒般绚烂的女孩","蚂蚁是我的朋友,它们在随风飘荡",还有一句宗教的:"我们在天上的父和巴特哈罗德”
  
  语音理解实际上说明了语言加工和意识的各个方面。你们记得我之前说过,通常当你听到一个句子时,你会通过心理活动在词与词之间创造出间隔。通常当你听到某些不清楚的单词时,你会填入间隔,并确认那个词是什么。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倾听句子的。
  
  最好的例子还是在出错的时候,经典的例子是瑞克·詹姆斯的"超级怪胎"这首歌,最后一句是"你所读到的女孩",结果没人知道究竟在说什么。很多进行自上而下解释的人,也包括我都将它听为"她是你在《新闻周刊》杂志上所读到的女孩",但你听到你不想"带回家给妈妈"的歌词,你会发现这完全说不通。而实际上,如果你去看歌曲的附注,实际上她是"你在《新潮流》杂志中所读到的女孩"。当你再次听到这句话时,你便知道,你是听到的是这个。这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举例来说,自上而下加工就是当你知道某句话是什么的时候,你便会按照这句话去听。当需要在声音中填入间隔时,自上而下加工是非常有效的。在正常对话中,如果我说"句-句子"你不会听成"句--子",相反你听到的是"句子"。你将间隔填补上了。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玩旷课乐吧"这首歌有关,因为我听过这首歌,我的孩子们问我能不能从iTunes上给他们下载这首歌,他们一个8岁、一个10岁,我之前在听"玩旷课乐吧"时就发现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包含了连续的不和谐歌词,因此我说"不行",然后他们说"这首歌有和谐版"所以我下载了和谐版。很遗憾,在知道了和谐版的歌词之后,我发现和谐版也不怎么和谐。
  
  在你们做笔记之前,我要告诉你们我放的这个是和谐版的"玩旷课乐吧"谢天谢地他们把那些脏话都删掉了。所以,自上而下加工几乎总是会往好的方向影响我们的理解。
  
  实际上,我们下节课讲视觉的时候,还会再来讲讲这个主题。因为自上而下加工也会出现在视觉活动中。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充满了不解与困惑,但我们的知识却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对于声音来说也是这样。更高层次的成分是语态。语音是声音,语态则是词。人类语言使用这些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德·索绪尔称之为"符号任意性"的神奇把戏。符号任意性是指我们可以拿来世间任何想法,比如椅子、故事、或是国家,再发明一种声音或符号来与之相联系,这种联系是任意的,你可以用"汪汪"这个词来表示"狗",因为它听起来像只狗,但你却无法使用一个听起来像国家的词来表示"国家"。你可以用看起来像喝这个动作的手语来表示"喝",但你无法用看起来像国家的手语来表示"国家"。或用看起来像想法的手语来表示"想法"。所以,语言是允许任意命名的,语言允许在符号、比如说出的一个词与我们想要使用的任何想法之间存在着这种映射关系,当我们掌握了这些任意映射时,这些任意映射便组成了某种语言的词汇。但更专业的术语则叫做"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
  
  通常来说,语素和词是一样的。所以"狗"是一个词,"狗"也是一个语素。但词和语素并不总是相同,因为语素是独立的,但词却可以由很多语素组成。因此,"狗狗们"和"抱怨的"都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单一词,这也就意味着你将两个语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词。换个说法,为了知道"狗狗们"的意思,你不需要去学"狗狗们"这个词,你只需知道"狗"这个词以及复数语素'们'。你可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来创造出一个词。
  
  讲话者平均知道多少个语素呢?答案相当惊人。保守估计,说话者平均知道大约六万个词。我认为正确的估计约为八万到十万个。如果你将这个数字平均一下,这意味着儿童从一岁左右,学习第一个词开始,每天学会九个新词,并不是连续的每天学会九个词。但我们所掌握的词量依然令人吃惊。
  
  你们有多少人能熟练掌握不止一门语言?你们当中掌握其他语言的人可能会在头脑中记住两万到三万个词。你们能在瞬间运用它们,这可以被合理地看做是人类所做出的最惊人的事情。
  
  最后一个成分是语法。语言拥有声音系统,也就是语音;语言也拥有词,即语态。但这些词只能让你知道"狗"、"杯子"、"椅子,"、"房子"、"故事"、"想法",我们无法用这些词来进行复杂的思想交流,所以语言的最后一个成分便是语法了。
  
  语法是指使我们将词组合成短语以及将短语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和原则。语法使用了另一种神奇的把戏,威廉·冯·洪堡将之定义为"有限域的无限应用":你的词汇量是有限的,就只有那么多的词,你必须一个个的去学习这些词,但你却可以创造出实际上无限的句子,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你如何使有限的符号变成无限的句子?
  
  答案便是:你有一个组合系统。语言并不是在文化或自然中唯一拥有这种组合系统的事物,音乐也拥有组合系统。音符的数量是有限的,但乐曲的数量却是无限的。脱氧核糖核酸也拥有这种组合系统,你的生物基础或氨基酸数量是有限的,但却能组合出几乎无限的脱氧核糖核酸螺旋结构。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这种无限机制是递归的。你们许多人会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中熟悉这个词,要想解释清这一点还是比较费劲的,但要用语言来说明就很简单了。这里有个简单的语言例子,这个例子和语言学家所描述的正常语言非常接近,但却很简单。
  
  这个例子中有三个名词:"弗雷德"、"巴尼"、"威尔玛",两个动词:"觉得"和"喜欢"。简单的语言,只有一条规则,这个规则的内容是:你这样来创造一个句子,用一个名词,任何一个名词,在名词后跟一个动词,再在动词后跟上一个名词,你按照规则去做之后,比如说你会得到一个句子"弗雷德喜欢威尔玛",按照这种规则能够组成多少个可能的句子?十八个。
  
  这些句子是
  "弗雷德喜欢弗雷德","弗雷德喜欢巴尼","弗雷德喜欢威尔玛","弗雷德觉得弗雷德","弗雷德觉得巴尼","弗雷德觉得威尔玛"等等。名词后接两个动词中的任何一个,动词后再接三个名词中的任何一个,这种语言听起来很没劲。但现在我们来说一种更加复杂的语言,同样的词汇、同样的三个名词、同样的两个动词、同样的句子,但现在却多了另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扩展成了一个名词后跟一个动词,再接刚才的句子,这样就变成了递归。
  
  遵循调用前一个规则的这个规则
  
  这样你就得到了像"弗雷德觉得巴尼喜欢威尔玛"这样的句子。这样你就能得到潜在的无限数量的句子。
  
  但在日常生活和日常用语中,递归的应用极为广泛。你可以说:"约翰讨厌乳酪"、"我的室友听说约翰讨厌乳酪"、"我告诉玛丽我室友听说约翰讨厌乳酪时,玛丽很困扰"、"我告诉玛丽我室友听说约翰讨厌乳酪时玛丽很困扰,这让我很吃惊"。
  
  "布罗姆教授浪费太多时间在他的课上讲我告诉玛丽我室友听说约翰讨厌乳酪时,玛丽很困扰,让我如何吃惊,还可以说"这真的让我很烦--"。。。。。。可以无限下去。你可以不断地嵌入新句子直到你死掉,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之一。
  
  语法规则的一个谜团或问题是:不同规则可以共同作用来产生同一个句子。
  
  举例来说,这是《格劳乔·马克斯》的经典台词:"我曾在我的睡衣里射杀了一头大象,至于它怎么进来的,我就不知道了。"
  
  像这样的幽默正是利用了创造幽默的规则的模糊性。
  
  通常,为了说明模糊性的问题,人们收集了那些未经深思熟虑的、在无意间造成模糊性的新闻标题,比如"对NBA裁判的投诉越越来越多"
  [越来越难听;
  
  
  "孩子做营养快餐"
  [是营养快餐;
  
  "镇政府天然气泄漏导致爆炸,所幸并无一人受伤" [由于镇政府天然气泄漏,因而并无人员在爆炸中受伤;
  
  去年夏天我去首尔的韩国大学访问, "将军因因调戏士兵而被捕" [喜欢士兵要被逮捕。
  
  句子结构和理解中的模糊性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有很多句子通常都很难被表述清楚,实际上有一个完整的法律分支-----应用语言学理论来消除在宪法、法律以及某些刑事案件中句子的歧义。多年前的一桩刑事重案就是依据一句话来定案。
  
  事情是这样的,两兄弟其中一个智力发育迟缓,他们想抢劫,一名警官发现了他们,并用枪指着他们。兄弟中的一个用枪指着警察,警官要求智力正常的兄弟把枪放下,实际上他说的是"把枪给我",发育迟缓的兄弟大喊:"给他一枪!"
  [把枪给他,于是他的兄弟开枪射杀了这名警官。开枪的兄弟很明显是个谋杀犯,那个大喊"给他一枪"的兄弟呢?这取决与你如何解释那句话,因为那句话模糊的近乎完美,可以是说"开枪吧!给他一枪!",也可以是说"给他吧!把枪给他!"事实上,对此案的审理,我猜他是被判有罪了。但这个案件却展现出了句子的模糊性。
  
  现在我想来换下一个话题,说说这些知识都是从哪学到的,
  
  问题一:这里的语法和平时说的语法有何区别?
  
  它们是完全一样的,这里说的语法是更加专业的术语。
  
  问题二:“你刚才说过所有正常的人类新生儿,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某种语言,存不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在一种文化下出生和成长,但却从未说过一种语言?尽管他们在生理上是正常的。”
  
  我之前说过所有神经上正常的人,都会掌握和习得一种语言,但那些神经上正常但却没有语言环境的人又会怎样呢?事实上,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狼或狗抚养儿童的故事、被精神失常或邪恶的父母锁起来的儿童,他们不曾学会说话。还有些关于生活在并无手语的、特定社会下聋人的故事,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语言隔离,他们也不曾学会说话。
  
  这些例子都是极为特殊的,但我们却能通过它们了解一些事情。这些故事说明,对于语言而言,仅仅拥有大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和他人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互动并不需要很多人才行,苏珊·葛丁麦道研究了并无手语环境的失聪儿童,但她的研究发现拥有失聪兄妹的失聪儿童并不会傻坐在那,他们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并不像美国手语或加拿大魁北克手语那样成熟。尽管如此,这种语言依然拥有词、语法和语音。
  
  问题三: "我们创造语法的能力是否存在天生的局限?"
  
  大多数语言学家们都会回答"是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法规则的使用。举例来说,世界上并没有语言能够通过改变句子中词的顺序来构成疑问句。世界上并没有语言规定说第五个词必须是动词,而语言学家们知道这些条件,他们会说"世界上没有语言会这样表达。"这些就是语法的不足。
  
  它们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的自然语言,什么不是人类的自然语言。即使语法有着难以置信的不足,我们却依然可以创造出无限数量的句子。就像如果你把我限制在数字的子集奇数中,但奇数的数量却仍然是无限多的。所以语法是有些局限,但仍然能产生无限可能的句子。
  
  关于语言的起源,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观点,我们曾在讲述行为主义时提到过,他写过篇叫《<言语行为>述评》的论文,乔姆斯基提出:我们完全不应将语言学习视为学习行为,相反我们应当将语言学习视为某种类似的发育过程。没人会相信人体组织通过学习经验长出了手臂而不是翅膀、或者特定器官的基本结构是偶然经验的结果,语言和这些生理结构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不应当像研究某些复杂身体器官那样,去或多或少地研究像语言这样的认知结构的习得?因此你可能学会打棒球、学到关于美国内战的知识,但如果乔姆斯基是对的,那么说英语并不是习得的。你听到了英语,你脑中的英语能力得到增长,这个和手臂、下肢、或是视觉系统的发育很相似。
  
  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这个观点呢?我们知道很明显某些环境作用塑造了语言。因为要理解英语你必须听过英语,要理解荷兰语,你必须学过和听过荷兰语,事实上各种语言在我们所讲的各个方面上都是有所差别的,不同语言中语素表达的意思不同,语法也不同。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学习而且暴露于拥有语言使用者的环境才能习得。
  
  另一方面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语言技能的发展与乔姆斯基所提出的发展方式相类似。
  
  下面是与语言发展有关的一些基本事实是:
  
  所有的正常儿童都能习得语言。
  
  一些语言的特殊损伤也是存在的。我们再一次在讲述大脑前提到了这些损伤,某些损伤可能是由于外伤而导致的,比如失语症、外伤、脑部撞击、中风,都可以让你失去语言能力,但被叫做"特殊言语损伤"的遗传障碍也能使你失去语言能力。就是说有的儿童出生便不具有我们其他人所具有的学习说话的能力。它们阐明了人类语言的某些东西,这表明学习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于其他方面的心理活动的。
  
  
  所以以下的想法:"只要你够聪明你就能学习语言","只要你想要交流你就能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需要社会个体有能力去理解和应付他人"。但是特殊言语损伤的案例表明以上的所有都是错的,因为现在在世界上会有些足够聪明、想要交流、完全社会生物的儿童,他们无法学习语言。
  
  关于这个主题,我们还知道语言是在没有任何反馈或训练的情况下习得的。有很多美国人都认为孩子们的语言需要他们去教授,设计来教授儿童语言DVD和闪存卡以及其他存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我相信很多父母认为如果他们不坚持使用这些东西,他们的孩子将永远也学不会说话。我们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因为在很多社会中家长是不和他们孩子说话的。他们之所以不和孩子们说话,是因为他们觉得和孩子们说话并不重要。
  
  语言学家们会访问住在这些社会中的成人,然后问道:"你为什么不和你的宝宝说话?"这些成人会回答:"和宝宝说话太可笑了,宝宝什么都不会说,就像你在对狗说话一样。"然后这些美国的语言学家会说:"是啊,我们会和我们的狗说话。"美国人和欧洲人会对所有东西所有人说话。其他文化则更加挑剔,直到孩子自己能够开口说话,他们才会和孩子讲话。看起来这对语言学习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受到乔姆斯基《斯金纳<言语行为>述评》的启发,"要是我们只研究美国儿童又会怎样呢?难道这些儿童们得不到反馈信息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既有又没有。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西方家长,确实会根据儿童所说的内容而给予他们反馈,但他们通常不会根据儿童所说话语的语法、或者是否符合语法来给予反馈。
  
  布朗和汉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经典研究中给出了一个例子:
  
  他们做了很多这样的研究,探查儿童的话语和父母的反应,结果表明父母并不会对语法的正确性给出反应,而是会对表达的情感、可爱程度或社会性给出反应。例如,如果孩子对妈妈说:"我爱你,妈妈",很少有家长会说:"不对,动词一致性错了,你多加了一个's'
  [复数,这是不对的"。同样,如果孩子说,"我讨厌你的肠子,妈妈",也不会有家长说:"太棒了,这是主谓宾结构,句子结构非常完整"。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和对他人的反应一样,都是基于表达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表达的语法正确性。儿童们总是会犯些语法错误,但随后这些错误无需纠正也都消失了,这都是一些基本事实。
  
  对于语言的时间进程,我们知道些什么?儿童在出生早期喜欢他们自己语言的旋律。
  
  这些实验在法国对四天大的婴儿进了研究,它们应用了一种吮吸的方法。记住,婴儿们能做的事情有限,他们能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吮吸,这些婴儿听到法语时会去吮吸奶嘴,他们更喜欢听到法语而不是俄语。这些研究者宣称,这是因为他们在出生的头四天里,暴露在了法语环境中。大多数法国的评论者们则反对道:"不对,是因为法语更好听,人人都喜欢法语的"。所以他们又在俄罗斯做了实验,相较于听到法语,俄罗斯的儿童则在听到俄语时,会更加用力的吮吸。婴儿们所听到的并非是词,他们还不理解词、也不懂得语法,这是语言节奏造成的。对你们来说,法语和俄语听起来是不一样的。即使你像我一样,完全不懂这两种语言,它们听起来仍然是不一样的,婴儿们也会听出它们的不同。在法国长大的孩子,或者在俄罗斯长大的孩子,完全能够区分出什么是他的语言、什么不是。
  
  儿童早期对听到的所有音位都非常敏感。在美国出生的讲英语的婴儿,能够区分出诸如"Lip"和"Rip"这样的英语音位上的差别,但他们也能够区分出无法在英语中举例的音位对比,比如在捷克语或是印地语中的音位对比。
  
  问题三:你的婴儿一直咕咕咯咯地说婴儿语,你也那样回应很重要吗?
  
  回答:不,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你用完美的英语表达和你的孩子说话会是非常奇怪的。没有人会对婴儿说:"你好,儿子,现在该换尿布了,给我老实点!"(哈哈)这不是好抚养方法。听上去有些愚蠢,大多数人会说"哦,你真是个可爱的小宝宝啊。"
  
  进化心理学家们在争论,我们为何要以如此好玩的方式来同婴儿讲话?一些人认为这样做有助于婴儿的语言学习;而还一些人则认为这样做能使婴儿冷静。婴儿们喜欢听到拥有平缓声音的音乐等等。但不论你是否选择这样做,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家长跟儿童的说话方式并未对儿童如何学习语言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在对待婴儿的时候。
  
  所以,早期的婴儿对于音位非常的敏感,之后这种敏感便消失了,大约在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就会消失。相比于现在,你在婴儿时对语音更加敏感。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你完全不懂多种语言,你可以听出世上所有语言之间的声音差异;现在,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懂英语。你逐渐缩小敏感的范围,直到只对你所使用的语言敏感。这种敏感范围的缩小,大约发生在婴儿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在大约七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咿呀学语。
  
  我想在这里停一下,回到之前的一个问题上,我说过我会稍微讲一下手语。我现在想要播放一小段电影,展示一系列精彩的实验。这些实验探究了暴露在手语环境中的婴儿是否会进行咿呀学语的问题。
  
  过去的十到二十年间,在我的研究领域里,最令人吃惊的发现之一就是:各种手语的获得过程被证明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据我所知,和口语语言的获得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其实并不用那样去证明,有理由相信口语比手语更加优越。手语或许是成熟的语言,但它们更难学。因为大脑和身体已经适应了口语。这不光是一个个案,手语的发展阶段和口语语言的发展阶段是完全相同的。婴儿们同时开始咿呀学语、他们同时使用第一个词、第一个句子、第一个复杂结构,似乎大脑在如何获得和使用口语语言与如何获得和使用手语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差别。
  
  儿童在大约十二个月大时,开始使用他们的第一个词,都是些表达客体和动作的词,例如"狗"、"向上"和"牛奶",他们开始对词语顺序感到敏感,所以他们知道"狗咬猫"和"猫咬狗"是不同的。在大约十八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学习单词的速度加快,他们开始创造出短小的句子,比如"要饼干"或"奶洒了",而诸如"在内"、"属于"、"一个"、"这个"等短词的功能语素,也开始逐渐出现。
  
  接下来有个坏消息,大约七岁的时候开始,一直到青春期,学习语言的能力逐渐减弱。在这方面最佳的研究是由伊莉萨·纽波特和萨姆·苏普拉所进行的,他们研究了在美国生活了三四十年以上的人们,探究了这些人们讲英语的流利程度,作为移民,你的英语口语究竟有多么流利最大的决定因素,并非你有多么聪明,并非是你此时有多少个家庭成员,也并非是你的动机,最大的决定因素是开始学习语言时的年龄。如果你在出生的头几年里开始学习一门语言,非常努力地学习了第二门语言,那么你一切正常,你会说的和母语一样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逐渐减弱,一旦你到了青春期,学习语言的能力会在突然间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在青春期后才学习英语的人,很少有讲英语是没有口音的,而且问题还不止是口音,还有些在语音、语法和语态方面的其他问题-----就好像负责语言学习的大脑区域,只是在发展的早期比较活跃,如果你没有在这个时候获得语言,那你就没有机会了。
  
  我想在下节课开始的时候讲讲这个问题。这个关于动物的问题,而讲完这个问题语言学习这部分也就讲完了。我要给你们在这里播放的,是你们的第二次阅读要求,我周三的时候还会给大家呈现这个,也许到周三的时候,你们就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了。但周三的时候我还是会接着来讲语言,之后我们还会讲到视觉、注意和记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ailailv/p/5289699.html

耶鲁大学——我们应该如何交流思想相关推荐

  1. 耶鲁大学等机构提出的脑机接口软硬件协同设计,增加脑机的更大潜力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s, BCIs)或脑机接口(brain - machine Interfaces, BMIs)自从被医生和研究人员使用以来,已经为治疗神经系 ...

  2. *转载*耶鲁大学校长给计算机学生的建议

    导读:由于Joel Spolsky的双重身份(昔日耶鲁大学计算机系学长,今日Fog Creek软件公司的CEO),所以听听他的建议,对于当今无数困扰于就业压力的中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学子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

  3. Adam又要“退休”了?耶鲁大学团队提出AdaBelief,却引来网友质疑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要挑战Adam地位的优化器又多了一个. ...

  4. 耶鲁大学宣布推翻了进化论?科学界发文,“进化随机性”或被证伪

    来源:科学的乐园 最近,一条来自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声明引起了科学界不小的争论. 根据两所大学发布的研究成果,科学界一直以来认为的"达尔文进化论随机性"很可能 ...

  5. 耶鲁大学教授:研究生做科研的 11 条 “军规“

    CSDN 叶庭云:https://yetingyun.blog.csdn.net/ 1. 读博,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需要做一点点的 "预",就可以让你在博 ...

  6. 单位公派|消化内科医生赴美国藤校耶鲁大学访学

    N医生依据单位公派要求及本人专业特点,希望申请到美国排名靠前的名校或医疗机构从事一年的访问交流.我们申请到了数个世界知名高校,最终其选择了专业高度匹配的常春藤高校-耶鲁大学. N医生背景: 申请类型: ...

  7. 耶鲁大学心态:送给正在奋斗的人

    ■  耶鲁大学心态 1.要自信,绝对自信,无条件自信,时刻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2.寂寞空虚无聊的时候看点杂志,听听音乐,没事给自己找事干,可以无益,但不能有害. 3.不要想太多,尤其是负面的想法 ...

  8. 世界知名学府--耶鲁大学

    1.40本书奠基的耶鲁 1638年,北美康涅狄格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批英国殖民者乘船飘洋过海来到昆尼皮亚克海湾定居,并使之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纽黑文新港.约翰-达文波特牧师认为教育可以让欧洲文明在美国生 ...

  9.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

    课程类型:心理学 课程介绍: 你的梦应该如何解析?男人和女人在两性需求的性质和程度是否不同?猩猩能否学习手语?为什么我们不能 胳肢自己?本课程试图回答这些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提供了思想和行为科学 ...

最新文章

  1. 剑指offer:面试题05. 替换空格
  2. 链表问题7——判断一个链表是否为回文结构(进阶)
  3. 1.java注释的类型_HappyBKs教你写Java注解(1)——注解的分类、运行机制、作用域及概念汇总...
  4. 捞月狗签约神策数据 数据赋能打造全球玩家生态圈
  5. Linux Shell 简介
  6. 【使用注意】特殊中括号[]的特殊json数组
  7. 为k8s-master节点添加/移除污点taints
  8. 大话深度学习:B站Up主麦叔教你零代码实现图像分类神经网络
  9. 从零开始学keras之使用 LSTM 生成文本
  10. VSCode详细安装教程
  11. java 安全发布对象_Java安全的发布对象
  12. 一亩地等于多少平方米?
  13. pytorch学习笔记(六):softmax回归
  14. 进阶~Qt程序启动画面
  15. python数据归一化代码_Python 数据归一化/标准化
  16. 用Word2007写Blog
  17. xgboost三种特征重要性选择方法
  18. 操作系统课设 Nachos 实验一:Nachos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9. Wps文档文件转换成pdf,支持doc-docx-ppt-pptx-xls
  20. 1079:计算分数加减表达式的值

热门文章

  1. 公司注册购买企业邮箱的意义
  2. Kafka-eagle监控平台
  3. 潮人篮球ios android,潮人篮球ios怎么在电脑上玩?潮人篮球ios电脑版玩法教程!...
  4. 2022级浙大MBA/EMBA/IMBA/MEM/MPA录取数据小结:有一条铁律需要知道!
  5. 【数据结构】之起飞(五)队列 ——你还记得否?(C语言)
  6. 【Elasticsearch】从零开始搭建ES8集群并且集成到Springboot,更好的服务电商类等需要全文索引的项目(二)
  7. Codeforces Round #782 A-D题解
  8. 80老翁谈人生(18):填表何须再发愁?
  9. js编程黑科技,装逼指南,高逼格代码,让你惊叹不已
  10. 影院管理系统的后台(一):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