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读书-20221009

文章目录

  • 国庆读书-20221009
    • 《超单身社会》
    • 《赢回专注力》

《超单身社会》

女性选择不结婚是因为她们担心一结婚就会失去自由,就会切断与朋友、家人以及职场的联系。而选择结婚的人是因为想要通过结婚“进入一个新社会,即家庭”以及实现“经济上更加宽裕”的愿望。也就是说,女性认为,如果因为结婚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社会关系却无法实现相应的“经济上更加宽裕”的愿望,那么,结婚就没有任何好处。坦白说,面对这一问题时,爱情早已没那么重要了。相亲市场上的女性之所以看重对方的收入就是因为想要通过结婚实现经济上更加宽裕的愿望。而男性选择不结婚是因为“想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要说结婚对于男性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也毫不为过。因为,即便是未婚,在如今这个时代男性们也不会失去社会的信任,而且现在早已不是妻子专业为丈夫服务的年代了,即便结了婚生活也没变得多便利。因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就算男性放弃了“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自由,对于他们来说结婚也不是必要的。女性想要通过结婚来掌握对方的收入和经济来源,而男性也极度讨厌因为结婚导致自己的经济受到压迫。总之,在结婚这件事上,男性和女性在意的点都是钱。若女性想结婚的原因是钱的话,那么男性不想结婚的原因也在于钱。正因为男女双方在钱的问题上互不相让,日本社会才会走向非婚化。
妻子是家庭主妇的家庭并不都是家里有钱的。这也就能够推断出,大部分女性都是因为怀孕生子而辞掉工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女性员工生育期间能够继续以正式员工身份雇佣女性员工的企业只占约20%。由于30—34岁女性的正式员工比例约30%,也就是说,至少有约10%的女性辞掉了自己正式的工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企业意识和社会制度就要相应改变。这绝对不是坏事。社会和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分娩后的女性既能安心工作又能照顾孩子。就是因为很多女性生了孩子后就不得不辞掉工作,才导致很多女性选择忍着不生孩子。因此,如果企业意识和相关制度能够改变,应该就能受到女性们的欢迎。然而,事实上想要孩子的女性根本不会在意这些,她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生孩子。
越是工作出色的女性,自己就越能赚钱。本来女性就想找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结婚,自己的收入高了,能供自己选择的结婚对象自然也就少了。年收入600万日元的女性是不会嫁给年收入300万日元的男性的。这不是出于爱或者喜欢这种情感层面的原因,而是经济层面的原因。如今的时代,如何让每个单独的“个体”体会到认同感和成就感才是关键。
展示未完成的产品,对于顾客来说,是一种能够满足精神价值的成就感。我认为这就是“情感消费”的一个切入点.将未完成的状态展示给顾客,完成的工作交给顾客自己来做。
兴趣只不过是一个手段,通过兴趣可以与他人产生联系才是独自生活的能力的力量源泉。
很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自我决定权,人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从而什么也做不好。也就是说,依赖型的人就是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连自己决定的权利都没有,而自立型的人,无论是多小的事情,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作出选择。--"单充"
我们与他人的连接是独自生活的前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我们与他人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就会减轻对一个人或者物的过度依赖,反而能够自主地选择依靠某人或某物,这样我们就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此外,还有一个“独自生活的能力”,那就是“爱自己的能力”。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其所著《爱的艺术》一书中写道:“要首先学会独处,才能更好地爱人。”也就是说,在谈论爱之前,先学会站立,然后再谈爱。依靠他人,或者是让他人依靠,这都不是爱。比起对孩子的爱、夫妇之间的爱、男女之间的爱,更重要的是要先学会爱自己。消费正逐渐从“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并逐步发展为“情感消费”。也就是说,消费从看重物质价值,到看重体验价值,现在正在进入追求精神价值的时代。我们从为了表达自己而消费,发展到为了交流而消费,再到现在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而消费。消费行为的变迁是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从“大家都一样”的社会,发展到后来的“个性化、差别化”社会,再到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多样性”的社会。在社会中生存是不可能不和他人发生关联的。如果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那我们自己就不得不主动作出相应调整,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不得不说文字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作家语言。当我第一次听到平野启一郎提出的“分人”概念时,之前在我脑子里模模糊糊的概念好像突然一下子就清晰明了了。因为,这些事情都是面对自己内心的练习,如果你想要自己独自生活,比起与自己内心对话,还是走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更有效。走出去,邂逅他人,与他人聊天,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可能发掘出很多个自己的“分人”。当然,并不是所有你遇到的人都是对你有积极影响的人,但那也是一种结果。我们不需要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对人作出判断。在相处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对方是对我们有消极影响的人,马上和他断绝来往即可。这也是主动选择关系的一种行为。随着这些行为的不断重复,我们就能够体验到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这个体验毕竟是和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学会了如何爱自己。越是不爱自己的人,越是对自己严格,因为对自己严格,也就会对他人严格。他们会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自己完成了相应的义务”,也就想要求对方尽好相应的义务。爱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同时也要宽容他人,不能以是否履行了义务来判断他人。够让自己有更多的多样性,从而学会爱自己,甚至包容他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同体并不是溶解了,而是其存在意义和解释不一样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社会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正好对家庭作出了定义,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亲人团体,它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让孩子有社会属性,其二是让家庭成员在精神上有安定感。”我完全同意这一说法。在培养孩子社会属性的方面,前文已经讲过,孩子要想掌握“独自生活的能力”,父母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发挥家庭的这一作用,一切的前提都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稳定。创造未来的不是国家和社会,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和行动!--宽容性的社会
“你无法改变他人和过去,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和未来。”这是加拿大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埃里克·伯恩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句非常积极的话,它告诫我们,即使你每天感叹为什么别人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做事,或者为已经过去的事感到懊悔,这都无济于事;与其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还不如用当下的意识和行动来改变自己和未来。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他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人相识、相交的过程中,不要想着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

《赢回专注力》

10年前,微软的前高管琳达·斯通(Linda Stone)发现,人们对所有事情的关注都是“持续的部分注意力”。1我们永远都在搜索寻找着,寻找下一个兴奋点、下一个火花、下一个带来幸福的好消息或者让人痛苦的坏消息,不管那些五花八门的信息能够点亮我们大脑里的哪个角落。我们在电子屏幕面前难以自拔的原因是,我们在期待下面会出现的东西,就像赌徒等着看骰子的点数一样。网络成瘾行为的应对方法
1.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的认知障碍之一。跟其他类似的成瘾或者坏习惯一样,它需要克服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否认。莱斯并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奶嘴儿”——他心爱的电子产品,因为跟自己的真实生活比起来,他更喜欢虚拟世界。
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缺乏基本的自信,并且对事业发展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2.成瘾者往往对自己很不满,对世界也愤愤不已。实际上,成瘾者们往往是社会上最被人轻视的群体之一,不仅妄自菲薄,还要承受他人对自己的嘲弄。我需要做的就是,把莱斯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做的道德评判,也就是那些“你很坏、很软弱、不自律,是个失败者”的想法,替换成中性或者能够带来一些希望的评判,如“你有个重要的礼物尚未开启”。
我会一边告诉莱斯他才华横溢,一边督促他别闲待着浪费天资,干点正经事。他对我怒不可遏反而是个好现象。愤怒能够刺激行动,是一个人不再浑浑噩噩的第一步。但是我需要随时小心翼翼,不能真的伤害到他的感受,否则他会畏缩不前,不再沟通。
3.杜德思继而提出成瘾的功能就是缓解无助感,而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对这种无助感的愤怒,就像是身陷囹圄的囚犯对自己身边铁窗的那种怨恨。这种愤怒如此之强烈,以至于遮盖了合理的判断,甚至置自己的利益于不顾。如果能够感受这种愤怒并且直接将其表达出来,就可以扭转成瘾行为,但是成瘾者们却不愿意这么做,而是宁可采用迂回策略。用杜德思的话来说,就是“每种成瘾行为都是对一种更直接行为的替代”。
4.用一个以减少刷屏时间为目的的行为来改变每天的计划,用更能够刺激他创造能力的活动来代替网络成瘾行为。

解决方法: 减少网络成瘾的10个诀窍


1.诚实评估你每天在这些电子产品上花了多少时间。大多数人的估算过于粗略,而且在数字上严重低估了自己。如果你要做一个电子产品的用量记录,记下开关机的时间或者电子邮箱等软件的登入退出时间就可以了。2.基于你的用量记录或者估算的用量记录,找找看可以从何处下手开始减量。这可能是你数一数二最浪费时间的地方了,因此别浪费这次把那些自己心甘情愿缴械的时间拿回来的机会。3.在日常生活里找几个时间段,专门用来看电子屏幕。早上半小时或者下午半小时,找个对你自己来说合适的时间。在这些专用时间段之外,就把电子产品关机吧。如果你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就让你的助理来提醒你。让你的同事和客户们都知道,你不会随时或者及时回复他们。4.在社交过程中保持电子产品关闭,比如午餐或者跟人喝咖啡的时候。5.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别把电子产品当“奶嘴儿”。干点儿更有效率的事情,比如把自己之前一直想读的文章找出来读,或者给你一直都想要联系的朋友打电话,抑或去写那封你一直因为麻烦而没去写的邮件。6.在手头保留一个“无聊的时候可以做什么”的清单,只要不是上网就行。7.躲避那些容易上瘾或者形成习惯的网页和游戏。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最要命你心知肚明。一旦你习惯了不去碰这些东西,它们就会逐渐淡出你的视线,消失不见。8.鼓励你所在的团队或者部门一起合作,建立一个通信策略:什么时候发信息,什么时候不发;对于邮件或者信息的恢复间隔时间有怎样的期待;一封邮件的长度到多少就算冗长等。9.用更明智的方法来进行人际联结,也就是面对面的沟通。虽然这更加耗费时间且更麻烦,但面对面沟通所带来的丰富内涵是电子产品无可比拟的。10.度量和监控自己的进步。自己进步越大,就越有热情更上一层楼,继续减少刷屏时间。不仅要监控你因此省下了多少时间,还要看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哪些显著提升。

深陷多任务处理时的应对方法(工作是做不完的,多数需要伙伴协助)

1.能量。从小琼就为了做个好孩子而疲于奔命,她事必躬亲而且追求完美。2.情绪。就如同胡乱花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负债累累一样,琼变得越来越愤怒。3.投入。琼投入过度。虽然她尽力想把事情做好,但已经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事情上了。4.结构。琼的气质性格导致她无法为自己维持一个能保护自己的结构和边界。5.控制。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任感,以及讨好他人的强烈冲动,琼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解决方法给深陷于多任务处理人群的10个建议1.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真正的一心二用是不可能的。人们所谓的“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实际上就是在两件事情上来回不停地切换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两个任务都很无聊的话,比如在跟朋友讲电话的同时往洗碗机里放盘子,这么做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你做的事情里有一件或者两件事是那种复杂的任务,比如在跟同事讲电话聊工作的同时写一个很复杂的投资报告,两个任务都会被搞得一团糟,你自己也会状态不佳。2.多任务处理有时候看起来很有趣,而且似乎真的能够帮你节省时间,因此才会有很多人一边打电话一边回邮件一边看新闻。但是你需要意识到: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感到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每增加一个任务,你错失关键信息的可能性就会呈指数性增长。
3.你确实可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可以自我掌控的,如呼吸和在椅子上保持平衡,或者并不需要集中精力的任务,如听着音乐洗澡。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在多任务处理,甚至睡觉的时候也是如此,大脑和身体总是在同时做一些事情。4.只有在一个或者所有任务都需要我们的注意力聚焦于当下的时候,多任务处理才是危险的,并且其危险程度不亚于醉酒驾车。例如,你确实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但是在高速出口附近或者快到出口的时候,你最好把注意力从广播上移开,专注开车,除非你对这条路的熟悉程度跟自动驾驶差不多。但是,如果你是一边开会一边发短消息,甚至是一边开车一边发短消息,后果可能会惨重得多。5.对于很多面子薄和责任心强的人来说,不能说“不”是他们在职场中的一个死穴,会让人永远疲于奔命、一刻不得闲。你需要练习有礼貌地去拒绝他人的要求。6.一个说“不”的好方法,就是跟对方讲“如果有时间的话,我真的很愿意帮这个忙,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我没办法给这件事足够多的关注,不能按照你需要的质量来完成这件事”。7.用正确、良好和得体的理由跟对方解释。如果你总说“好的”,很快就会精疲力竭,也不再有能力去为自己的机构、家庭,或者自己做任何事情。8.学会委派任务。今天的环境不再要求我们必须自力更生,而是需要我们相互依存,为别人做事,也让别人帮我们的忙。9.基本框架里的第三条是投入,而最能够让人投入的环境是你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所长并且做自己喜爱事情的地方。请对这些机会毫不犹豫地说“好的”。10.认识到你说“不”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实际上你是在告诉大家,在此时此刻你并不是这件事的最佳人选。意识到这一点对机构和团队也有好处,他们应该感谢你的坦诚。

从某个角度来看,无限可能性所带来的绝望,就是那种明知道怎么做却从来都没有做到的绝望。然后人们对自己的谴责会让这种绝望感雪上加霜。这其实不是不负责任,恰恰相反,这是试图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达成目标而指责自己。

我们都听说过“认知”(思考)和“情感”(感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三元组里的第三个要素——“意动”(4),也就是你在做事情时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格或方式偏好。下面这个思维实验能够帮助你确定自己的意动风格。假想一下,有个人把一车乱七八糟的东西卸到了你眼前的地面上。你面前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物品:几片破铁皮、几件旧衣服、几个纽扣、一个电灯泡、几个小轱辘、橘子皮、给狗啃的骨头、一条自行车链子、一顶软毡帽、一盒三合一润滑油、一块漂浮木板、几块鸡蛋壳、一本残破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个没有纹理的旧轮胎、一个空相框、一个汽笛、一双带有皮镶边的旧羊毛雪地靴。“从这些东西里面搞出些名堂来。”这是这个人给你下的指令。你接下来会怎么去做,取决于你的意动风格。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需要这么做”,有人则会问“你需要我做出来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有人可能会去探询要求他这么做的人的动机是什么,还有的人可能会立刻开始把这些东西进行分类。有的人会马上动手清理垃圾,把没用的东西都放到一边去,有的人则可能会寻求帮助,并且询问是否允许打电话求助或者查阅参考资料。还有的人会面对这一堆东西一动不动默默思考,另一些人则可能四处游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们。有的人会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自己的工程师朋友们,有的人却开怀大笑,乐不可支。还有人会在自己的手心画一个计划草图。另外,总会有些人立刻就开始动手干活,根本不去想到底要做出什么东西来。顺便说一句,最后这类人往往就是那些创业的企业家们。

思维跳跃带来的危险

1.能量。因为在各种想法之间难以抉择,阿什莉常常感到精疲力竭。她成了自己无尽热情的受害者。2.情绪。阿什莉不停地谴责自己,形成了一种让自己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的消极能量场。3.投入。因为无法专注投入任何一个点子或者项目,阿什莉持续地在投入和撤出的状态之间疲于奔命。4.结构。阿什莉的难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结构,但是她自己力不从心。5.控制。阿什莉的思维总是如影随形地跟她在一起,取得了对她生活的控制权。对她而言,思维控制了她,而不是她控制自己的思维。解决方法给思维跳跃者们的10个建议1.回顾一下基本框架:能量、情绪、投入、结构和控制。想想看这里面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多数思维跳跃者来说,最需要的是结构。2.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到纸上,然后阅读这个清单,看看你的思维对其中哪一个最为情有独钟。如果你下不了决心,那就挑出几个,但不能多于三个。3.搭建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做决定并且实施的结构。从我给阿什莉列出来的那一大堆可能性里挑选一下可能会对你有帮助的方法。4.把有可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选也写在纸上。朋友、专业人士、同事、亲戚,任何你觉得能够并且愿意帮你忙的人,都可以写下来。这种问题大家一起努力效果最好。5.找一个创业教练帮忙。有个很不错的机构叫作“策略教练”,总部设立在多伦多,由丹·沙利文(Dan Sullivan)和他的太太芭步丝(Babs)一起经营,几十年来帮助很多企业家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之所以提到这家公司,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工作有直接的了解,而且现在市场上的高管教练服务系统越来越多。这里的要点是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教练和体系,没有一个体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别掉进那种以为自己能独立搞定一切的陷阱里面。6.找个对你了如指掌并且欣赏你的人一起进行反思,看看到底是什么情绪障碍或者一触即发的“热点”让你止步不前。你是不是也像阿什莉那样因为童年时体验到的威胁感受而害怕取得成功?7.坚持不懈,不要退缩,利用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害怕取得胜利或者伤害对手而逃之夭夭。很多人对自己的力量感到恐惧,宁可将之深埋心底也不愿意全力以赴地去使用它。有时候人们也会害怕如果自己取得成功就必须伤害其他一些人,但是生活并非零和博弈。通常情况下,在你成就自身的时候,其他人也会得到好处。即便你在一个直接的竞争过程里取得了胜利,比如在网球比赛里击败对手,这个比赛的失败者也会从比赛过程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可能会有动力下次打得更好,也可能从你这里学到了一些诀窍,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变得更亲近。有句老生常谈的话说得很好:游戏里唯一真正的输家是那些不参与游戏的人。8.不要掉进妄自菲薄的陷阱里。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对自己所做贡献的评估远低于他们的真正实力。我曾经给哈佛大学化学系做过多年的顾问,在里面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出过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世界级团队,但是其中的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后私下里都觉得自己是因为走运才侥幸进入这个团队的,并非实至名归。很多时候,感到自己能力不足仅仅是一种感受而不是一个事实。要更多地关注那种觉得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感受。假以时日,这种感受就会越来越强。9.有句老话很有道理:不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对的。与此同理,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已经证明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比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对我们更有利。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这么说:“不论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都能找到让自己达成目标的足够资源。”与之相反,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说:“我有太多的限制因素了,智商、收入、外貌、种族、性别,还有其他太多我身上的品质都在限制我的成就。”德韦克的研究证实两种思维模式其实都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和开发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3这确实是个好消息!10.为你的天赋感到欢欣鼓舞:你有很多很多好点子。你只需要跟合适的人组成一个团队,也就是那些没有那么多好点子但是擅长把其他人的点子执行落地的人,这样你就能看到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了。

国庆读书-20221009相关推荐

  1. 国庆读书-20221008

    国庆读书笔记 文章目录 国庆读书笔记 <克服社交焦虑> <投资的原则> <拒绝生病> <幸福曲线> 其他 <克服社交焦虑> 1.低估的内在评 ...

  2. 3D视觉工坊中秋国庆贺礼!

    写在前面 首先,祝大家国庆.中秋节快乐,感谢大家对工坊的一路陪伴与支持!近一年来,工坊茁壮成长,以3D视觉为切入点,逐渐成为一个集干货.咨询.学业.工作为一体的技术交流平台!为了回馈那些和工坊一起成长 ...

  3. 当当网强烈谴责李国庆有关刘强东案言论

    雷帝网 乐天 12月24日报道 当当网今日发布声明,称李国庆是当当网联合创始人,他离开当当网管理层.决策层已有一段时间. "李国庆先生的言论是他的个人观点,当当网已经要求李国庆将当当logo ...

  4. 国庆七天学Linux技能,休闲假期不负时光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秋菊怒放迎风笑,山河雄壮国庆到;华夏神州欢声动,全国人民同庆贺.我们的祖国有着广阔的美好河山和悠久的文明历史.马上就要国庆长假 ...

  5.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却是一生的高贵

    01   几年前,表妹去相亲,对方是一只优质股.帅气,在政府部门上班,工作稳定,所有人都看好这门亲事.虽然只见过一次面,表妹却坚决不同意. 我们问原因,表妹答,没文化. 和他聊天,他努力想表现幽默,讲 ...

  6. “李国庆午餐1小时”12.94万成交!同时对家暴非常自责

    6月13日晚间,当当网创始人.早晚读书总经理李国庆开启淘宝直播首秀,并拍卖自己一小时的午餐时间.最终,"李国庆午餐1小时"以12.94万元成交. 6月11日,李国庆宣布公开拍卖自己 ...

  7. 李国庆夺章后“发配”俞渝,当当网上线“从摔杯到抢章”专题,书目亮了

    今日网上曝光一份当当网人事调整公告,根据曝光的信息,该公告为李国庆签署发布. 公告称,为加快当当网新业务的发展,特聘请王曦出任集团副总裁,负责知识付费.电子书.实体书店和融合出版业务.王曦曾参与创办当 ...

  8. “摔杯一怒为俞渝”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蓄谋已久的阴谋 不吐不快

    近日,"李国庆摔杯一怒为俞渝"一事为网友们热议.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作客访谈节目<进击的梦想家>,节目中回忆起被包括老婆俞渝在内的管理层"逼宫"时,情 ...

  9. 2021年我的读书心得 | 附 TOP 10书单 by 傅一平

    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提到了"35岁职场危机",说35岁的职场人士不适合拿着简历到处去找工作了,因为到了 35 岁的年龄,应该拥有很多资源和人脉, ...

最新文章

  1. 压缩文件夹_怎样压缩文件夹并发送
  2. 搜索(DFS)---好友关系的连通分量数目
  3. Linux中 set、env、declare、export显示shell变量的区别
  4. 地图标绘软件_ArcGIS Pro 2.4 首次亮相,Indoors、Monitor、全新一代地图故事模板,新特性抢先看!...
  5. Spring系列(十三):AOP相关知识笔记
  6. html选择想不能为空,jquery – 属性的CSS3选择器,“具有任何值且不为空或空白”...
  7. openlayers事件类型
  8. 英特尔回应杨笠代言争议;天弘基金称已处理在支付宝上「无故扣款」问题;Eclipse 4.19 发布 | 极客头条...
  9. [Ubuntu18.04]使用snap
  10. 易语言文件夹加密解密助手
  11. 【转】 精密贴片电阻阻值对照表
  12. 支持ldap的邮箱服务器,U-Mail邮件系统LDAP同步邮箱地址簿教程
  13. 深度学习vs深度学习,到底嘛意思?
  14. 高速缓存(cache)存储器
  15. “抛弃 Gmail!”
  16. Java编译环境安装
  17. java osm_OSM初识(三)OSM Data
  18. php获取时间星期几,php 获取当天或某个日期是星期几
  19. ajax angular点击事件_angularjs和ajax的结合使用 (三)
  20. Android实现电量控制降低耗电

热门文章

  1. Android HTTPS请求总结
  2. TD-LTE移动通信技术
  3. Android开发——NFC标签读写
  4. bios 设置定时开机
  5. App渠道推广套路多,三个阶段要认真
  6. thinkphp源码分析(二)—入口篇
  7. buuctf-杂项二维码
  8. 64位Win7环境下,C#无法打开osk.exe解决方法
  9. 从任何字符串中提取IP
  10. Pattern Hatching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