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行将过去,各种年度盘点纷至沓来。日前,媒体发布的2017年BAT投资成绩单在网上大热,从这张榜单上,我们几乎可以得窥中国新经济投资的全貌,而腾讯和阿里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巨头,其投资风格的差异也十分显著:腾讯已经成为中国事实上最大的PE机构,而阿里的投资则围绕既有的商业版图,显示出极强的实业属性。

投早期的腾讯vs投晚期的阿里

从表面上看,腾讯和阿里巴巴都是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在社交和游戏领域独领风骚,而阿里巴巴则在电商领域占有优势,在自身绝对强势的主业之外,腾讯和阿里都纷纷进行对外投资,在中国的投资领域都已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从2017年腾讯和阿里的投资布局来看,两家公司的投资风格完全不同。

先来看投资项目数。腾讯的投资项目数,最近两年都明显多于阿里巴巴,2016年腾讯投资75个项目,阿里投资37个项目;2017年腾讯投资113个项目,阿里投资45个项目。腾讯投资的项目总数都是阿里巴巴的两倍左右。

再来看投资轮次。在2017年可以统计的项目中,腾讯A轮以前的投资占投资项目总数的10%,A轮项目占31%,C轮及以前的项目占56%,超过所有项目的半数。而E轮以后、战略投资和PIPE(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项目合计只占项目总数的25%。

再来看阿里,在可统计的范围中,阿里巴巴2017年投资的项目,E轮以后、战略投资和PIPE投资项目的比例达到59%,而腾讯对应的数字是25%,而A轮及A轮以前项目只占16%,而腾讯对应的比例是41%。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楚的事实,腾讯的投资相对而言贯穿了企业从创业到成长的全过程,尤其是相对重视早期投资,具有明显的成长型投资特征;而阿里巴巴则相对聚焦在中后期甚至上市公司投资,带有明显的实业投资色彩。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腾讯2017年投资案例中至少有二十多家投资金额低于1亿人民币,而阿里投资金额低于1亿人民币的项目在可统计的范围中只有5个。腾讯投的项目相对偏小,而周期偏早;阿里投资的项目相对偏大,周期也偏晚。到底是什么,让腾讯和阿里两家巨头的投资风格如此迥异?

玩投资的腾讯vs做实业的阿里

腾讯的投资逻辑在于,通过流量和资本的优势,快速进入每一个赛道扶持现有的优势企业,推动其快速成长、上市或在资本市场上实现市值增长,从而获取超额的回报,更以收获长期“收税”的“税源”与扩大业务版图互相推进、循环往复。

上图展示了腾讯2017年对项目的投资方式,腾讯独立投资的项目只占投资项目总数的32%,和其他机构联合投资的占68%,其中确认由腾讯领投的只有31%,而跟投的比例高达23%。腾讯的这种投资方式,和典型的PE/VC的投资模式比例结构非常相近。

我们再来看阿里,情形和腾讯完全不同。2017年阿里巴巴投资的项目中,独立投资的占到38%,领投的占40%,二者合计达到78%,远高于腾讯的63%,而阿里巴巴跟投的比例只有4%,几乎只相当于腾讯的零头。阿里对已投企业的话语权总体强于腾讯,但这样相对强势的投资方式,实际上源于实业企业而非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

腾讯营收和利润主要来源于游戏业务,而通过强有力的社交业务,腾讯掌握了全网最大的流量入口,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全网流量的垄断。在社交、游戏、文娱领域之外,腾讯主要通过参股投资的方式和更多的企业达成关系,在投后管理上也比较松散。

而阿里巴巴则不同,阿里的模式相对腾讯要重。从零售、贸易,到数据、物流,阿里巴巴是一整套面向全球的商业基础设施,因而阿里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实业企业。在阿里看来,投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在阿里的投资中,控股投资和持股比例较高的战略投资比较多,阿里的投资不是为了像腾讯一样获得股权的增值,而是为了形成更庞大的实业版图。

“温和”的腾讯vs“苛刻”的阿里?

近年来,关于腾讯和阿里投资风格的讨论从未间断。有种论调认为:腾讯对已投企业的管控相对较少,而阿里对已投企业则表现得比较强势。

这既源于“PE式”与“实业式”的不同投资逻辑,也源于腾讯与阿里迥然不同的商业本质。腾讯以参股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和阿里以战略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必然导致腾讯和阿里在投资领域的形象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也体现两家公司在行业中所处位置的不同。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经济生活,也在深刻地影响投资领域。在全新的时代,流量资源已经是一种特殊的资本,谁掌握流量,谁就成了互联网上的“土地所有者”,或者说是一条“高速公路”。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玩家,要种地就得交地租,要开车就得交买路钱。在这个时代,不仅真金白银可以换得股权,流量更可以换股权。这是腾讯得以快速扩张其投资版图的最大秘密。

在互联网产业链中,腾讯实际上居于所有其他玩家的上游。虽然马化腾说“把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但实际上腾讯对其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在腾讯的核心业务版图社交和游戏领域,腾讯几乎没有对手。而在腾讯着力和阿里开展竞争的领域,投资圈内比喻为“小狼狗”战术,通过京东、新美大等自己参股的企业,和阿里开展竞争,这些企业对腾讯流量的依赖程度其实是很高的。

腾讯做的是股权投资,但利润比股权投资还要厚。因为腾讯在产业链上游,所有的已投企业如果做得不好,对它这个投资机构而言不过是概率上的损失,但已投企业一旦做得好,腾讯因为扼住了上游的流量和数据咽喉,随时可以和已投企业谈分成,至于怎么分,腾讯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简单地说,做蛋糕是已投企业的事,蛋糕做大之后怎么分,谁多分谁少分,基本是腾讯说了算。

与表面上的温情观感不同,“腾讯系”企业其实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腾讯系”企业高度依赖腾讯的流量输入,它们自己在经营上保持一定“独立性”的背后,却是腾讯在资本和流量上对他们的双重绑定。给已投企业的东西,腾讯只要高兴可以随时拿走,正因为如此,公开的秘密是,企业在获取腾讯流量后拼命做的事情正是把流量往外面洗(导流到自己的APP上)。

而阿里巴巴做的是产业投资。阿里巴巴并不是一个流量入口,而是一家商业公司,阿里投资习惯的逻辑是,双方先要有业务合作的空间,然后再做股权上的合作。这种深度合作的达成,需要双方首先厘清在合作中的定位,明确你负责那个环节赚哪个环节的钱,我负责哪个环节赚哪个环节的钱,在这种模式下,做蛋糕是阿里和已投企业双方的事,蛋糕做大之后双方各自该怎么分就怎么分。

平心而论,由于阿里做的更多是产业投资,阿里必然要求与被投资方有强得多的商业绑定,互相之间的业务磨合也更加深入。与腾讯的“PE”式投资不同,由此与被投企业产生更多的摩擦甚至龃龉,也是正常的。

在流量时代,谁控制了流量入口,谁就是大航海时期把握海上商路的西班牙、二战后把握石油与金融命脉的美国。腾讯虽然还未到这一步,但已接近可以对所有迫切需求流量入口的企业尤其是早中期企业“收税”的地位。手握流量的腾讯居于绝对操盘地位,与Pony马在乌镇饭局上的核心座次一模一样。

阿里自成生态,是中国互联网格局中少有的无需给腾讯“交税”的公司,也拥有手淘、支付宝两座流量金山,但基本内部消化并不做流量生意,与被投企业是商业领域的上下游合作关系。

理解到这一点才会发现有意思的地方:与一般观感恰恰相反,对被投企业而言,“温和”的腾讯实际占据了绝对强势的地位,而“苛刻”的阿里实际操控力却相对更弱。

游戏帝国vs商业联盟

事实上,腾讯已经是中国中国最大的股权投资机构,目前腾讯累计投资规模已经超过400亿美元,而在中国PE机构中管理规模居于前列的的高瓴资本(也是腾讯和京东的战略投资者)、鼎晖投资的管理规模也分别只有约300亿和200已美元。腾讯已经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帝国,不过这个帝国最重要的现金来源,不是实业,也不是保险公司,而是游戏业务。

也只有到了游戏(或许还有社交)这个领域,在争夺“小学生的早饭钱”上,腾讯才会亮出牙齿。腾讯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它的游戏版图还在不断扩张。对于市场上的游戏公司,腾讯惯常的做法是,你要么整个公司全部卖给我,要么接受我的流量输入同时以8:2甚至9:1的苛刻条件分成。

以最近最火的“吃鸡”游戏来说,腾讯一边推出仿品,一边和游戏版权方谈判,两手准备、软硬兼施。腾讯在游戏投资这一领域的强势,远远超过阿里在零售领域。正是通过极强的控制力,除了网易等个别玩家还能独立运作以外,整个中国游戏行业几乎为腾讯所垄断。

从“游戏帝国”到“金融帝国”,腾讯将游戏的流量变成了真金白银的股权,并坐享股权快速增值的收益,这的确是个“城会玩”的高明生意。相较腾讯而言,阿里的日子就显得苦哈哈了。

懂投资的人都知道,中后期的实业投资,对产业运营能力的要求远高于腾讯的成长型投资。阿里巴巴的投资正是以实业投资为主的,数据也可以清晰地说明这一点,2017年阿里绝大部分的投资投向了新零售、电商、物流和企业服务等自身核心业务周边,其投资策略和集团的“五新”战略高度吻合。阿里的投资,核心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互联网化改造,本质上是做实体经济。

外界对腾讯阿里投资风格的很多观察流于表象,在表象背后,是游戏起家的腾讯和商业起家的阿里完全不同的基因。打个比方吧,腾讯投资是个典型的做PE的富二代,而阿里投资则更像是个在实业领域耕地种田的。腾讯投资的确已经到了风轻云淡气定神闲的状态,流汗下力的阿里巴巴就不太可能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钛媒体五周年,我们与你同在!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钛媒体APP

腾讯投资帝国 VS 阿里实业版图,投资数据背后有何玄机?相关推荐

  1. 腾讯百度阿里变身天使投资背后:PE估值偏低

    专家表示,中国互联网用户不再关注功能诉求而是社区诉求,社区化是发展终极目标 本报记者 夏芳 进入2011年,互联网行业中多了一道风景,那就是行业巨头开始做天使投资人. 虽然中国概念股在美遭遇集体&qu ...

  2. 1919获阿里20亿投资,独角兽如何搅动酒饮业格局

    古往今来,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美酒,于是乎围绕酒饮的销售就是一门好生意.只不过,而今,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酒饮行业的售卖形式发生了变化,贯穿线上和线下一体的酒饮新零售玩家随之兴起. 就在上周,酒类零 ...

  3. 【转】百度腾讯阿里,其大数据优劣势与策略分析

    阿里巴巴CTO即阿里云负责人王坚博士说过一句话:云计算和大数据,你们都理解错了. 实际上,对于大数据究竟是什么业界并无共识.大数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信息革命带来的除了信息的更高效地生产.流通和消费外 ...

  4. 腾讯入股京东对抗阿里 将改变电商格局

    交易细节 细节一:腾讯电商业务如何发展? QQ网购和拍拍网并入京东,易迅少数股权交由京东 细节二:京东电商业务如何发展? 移动端,京东将接入微信和手机QQ的一级入口位置 细节三:双方资本层面有何动作? ...

  5. 清科创业IPO:倪正东和他的投资帝国

    清科创业IPO:倪正东和他的投资帝国 出品 l 观点财经 作者 l 大钊 日前,中国最大的综合股权投资服务平台清科创业通过聆讯,并于2020年12月16日-12月21日招股,拟发行4000万股,其中公 ...

  6. 百度腾讯阿里,其大数据优劣势与策略分析

     阿里巴巴CTO即阿里云负责人王坚博士说过一句话:云计算和大数据,你们都理解错了. 实际上,对于大数据究竟是什么业界并无共识.大数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信息革命带来的除了信息的更高效地生产.流通和 ...

  7. 转载 百度腾讯阿里,其大数据优劣势与策略分析

    阿里巴巴CTO即阿里云负责人王坚博士说过一句话:云计算和大数据,你们都理解错了. 实际上,对于大数据究竟是什么业界并无共识.大数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信息革命带来的除了信息的更高效地生产.流通和消费外 ...

  8. 阿里2000亿,腾讯5000亿,我们究竟需要多少数据中心?

    近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投资2000亿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腾讯火速跟进5000亿元,也重点投资数据中心项目.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快手宣布在乌兰察布投建首个大数据中心,引起极大关注.面对数据中心建设再次提 ...

  9. 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

    点击上方"CSDN",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作者 | 毛琳Michael 本文经授权转自凤毛麟角 昨天凌晨,潘乱将4万字缩减到1.3万字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组装学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虚拟实验界面设计与制作学位论文 .doc...
  2. 基于python的modbus协议编程_IM5D.6B利用(2.4G)无线模块实现远程控制(基于智能编程任务赛,2019版)...
  3. 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openid
  4. java概述_Java 7功能概述
  5. linux中memcpy实现分析,ARM64 的 memcpy 优化与实现
  6. 【转】敏捷开发,你真的做对了吗?
  7. Pytorch 中 matmul 广播
  8. 浅析jQuery中常用的元素查找方法总结
  9. JS(ES6)、Vue.js、node.js
  10. 安装GPUtil包过程
  11. 工作开不开心,都在钱上
  12. 照相馆里的魔术师-数码照片处理大全二
  13. 手机配置都赶上笔记本了
  14. 为qt程序添加ico图标
  15.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真真切切的感觉
  16. 计算机专业的宣传,计算机专业招生宣传口号
  17. 《经营的本质》1-“经营的基本元素”读后感及读书笔记
  18. 翻译: AWS DeepRacer一步一步详细步骤的自定义航点更快地运行 自定义waypoints
  19. js实现简易HTML动画-----手翻书版
  20. IntelliJ IDEA更换代码字体为Consolas

热门文章

  1. Python的魔法功能,制作雪景图
  2. java实现细胞自动机
  3.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和龙卷风图(tornado diagram)
  4. failed to parse json-----解析json失败
  5. 怎么才能不学习、不工作。(懒人必看)
  6. 计算机类论文在哪里投稿?
  7. Spring Security的配置机制早就变了
  8. UML时序图,安卓开发框架
  9. VISP库IBVS仿真
  10. 蓝桥杯每日一练——按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