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前言
  • 二、摘记
  • 三、小感


一、前言

不记得什么时候突然开始关注罗胖(罗振宇),大概是前年吧,哦,好像也不对,是2019年底,当时还未曾听闻新冠。疫情下的三年,感觉时间都变了样。翻了下历史记录,也不知缘何,那年底听了罗胖的时间的朋友,感觉很震撼,并且顺势买了演讲时推荐的其中两本书《香帅财富报告》和《变量》, 也就此开始,每年自己都会看《变量》和《香帅财富报告》,并且据此知道了何帆,香帅,脱不花,刘润等等大佬。那年的香帅出的书《钱从哪里来》给自己感触很深,借此当年在回家的列车上,写了2019年的一个小结,还给2020立了个50本书和百次户外奔跑的flag。

《阅读的方法》1,映入眼帘,当然是自己最近一年,常听得到头条,每天被罗胖敲击的了吧。(去年买了得到会员)自己也想看看罗胖是怎么阅读的,阅读到底有什么好方法,传言罗胖十来分钟就可以翻阅一本书,并且知其书中梗概。因此,对他出的这本书,就更是好奇了。

二、摘记

一个人的状态,不是由事实和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他此刻的观念决定的。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一个人的世界。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对这个描述,莫名十分赞同。好像处在懵懵懂懂的一个状态,但又好像理解了。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此刻。之前听闻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人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往往都是一瞬间选择的;而反复纠结选择的,反而是不怎么重要的决定。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上一层,看一层的风光。

一楼看的景和十楼看的景,十楼和百楼看的景,登上去看过后,自是体会。

是要当圆润而安适的苹果,还是要当自由、创新,但是必然丑陋的生姜?人类文明的大命题,就通过这两个象征摆在了我们面前。想想看,我们人生的选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没有对错,全乎一心。

面对他人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
——〔日〕渡边淳一:《钝感力》

钝感力,高明的智慧。

每当走到岔路口,无论胜算多大,都务必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看清价格,再做选择。

让子弹飞一会,切勿盲从。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我的足迹会遍布那些遥远的地方。
我知道,在所有通向远方的路径中,阅读是最便捷,也是最有魅力的那一条。
我能否去书里拜访各地风物,将“神山圣湖”收入眼中?
我能否在棋局中观人,品味局外人看不清的复杂性?
我能否借他人之眼窥视历史现场,把头脑中的标签还原成百态众生?
我能否偶尔他顾,寻找书籍中那些被有意隐去的风景?
我能否找到比自己更大、更恒久的事物,寄身其中,让生活充满意义?
我能否将他人极致的行动视为旅行目的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生不过百年。到远方去,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到更多景观,是我们的本能冲动。若有幸能在山水之间行走,又何必青灯黄卷地苦读呢?
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但是,一趟远行,真的能够离开书吗?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前不理解,现在自己想法也变了,但其实也还是不理解的状态,但就是觉得怎么能把二者分离,知行合一才该是它本该的模样!都是远方的风景,你得知道,你也得踩一踩呀,或者你踩一踩,你也得知道呀。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日〕山本耀司

是呢,上下求索,唯求己而已。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

尚不能真正领会,姑且意会之。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反过来也成立:时代的一座山,落在个人眼里,可能不过就是一粒灰。

深表佩服,精辟至极。

在随队行军之外,允许自己出列散步。

时代的洪流,你要跟随,但请不要亦步亦趋!

古人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还能反过来理解:即便只饮一瓢,那也得是从弱水三千的全局里取出来的。否则,我们有可能茫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全新的解读,想起了对“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解读,内涵深邃,寓意深刻。

保护老旧建筑,实际上保护的是人的互动关系。
看起来不错的新格局,一定暗中毁坏了一些原生合理性。
好在,在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找到一条回去的路。

阅读的意义之一吧。

聪明人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意义。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简单点,保持简单点。

意义,没有那么玄虚,不过是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东西,“something biggerthan yourself”,然后把自己放进去。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意义的意义。

文明,是通过“历史先例”获得意义;个人,则是通过“人格模板”获得意义。

先例,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

很多人自小生活在一个地方,听过闹市里的人声,看过街上的店铺,但如果没有翻过地方志,没有找过书本里乡贤的遗迹,那就错过了太多宝藏。

小地方不是地方小,是视野小

文化传播,不只是一份知识从这里拷贝到那里的过程,还是一根根人格火炬彼此点燃、薪尽火传的过程。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就点化哪里,哪里的人就“够得着”那架登天之梯。即使只是让当地人做了一个虚幻的梦,梦醒之后,他们也永远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传播的力量。

一种是学习书中的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现实世界的竞争力;另一种是通过感知历史先例和人格模板,获取意义资源,把自己融入更大的共同体中,找到同盟军,从而获得力量。

读书和读人。

要驱动他人做一件事,说服和恳求都没有什么力量。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对方的情境里植入一个因素,让对方看一眼,就能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方法论有了,怎么落实做还得想想。

“优化”,就是对事物进行量化管理。没有量化,就没有优化可言。

数字化的重要性。

再好的道理,做不到也是空谈。“**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知行合一。

“**每一个人的行动,都有自己特定的约束条件,外人不可能全知。**你给的建议再好,他可能都做不到。”
所有人的建议,都是毒药,而所有人的经历,都是宝藏”。

建议要慎重,谈自己经历,切勿泛泛而谈。经历,就是最好的建议,自行取舍

有用的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具体的行动指令。

莫名想到了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眼下的困扰不过是成长中必然的烦恼。这个烦恼结束了,下一个烦恼会不请自来。习惯就好。

多些不同的经历,会释然,更会淡然,坦然的接受自己,与自己和解。

所谓“计划”,就是从现实条件往未来演进;所谓“战略”,就是从未来目标向现在倒推。

都很好。

直接行动。先干了再说。
有很多书都在告诉我们:这样其实也行。行动本身就是力量。

是呢,行动本身就是力量。

不确定为什么要去,正是出发的理由。——(日)村上春树

和跑者常说的,不想跑所以才去跑,大概同理吧。

“书山有路勤为径。”把书比喻成山,这既是在说书多,也是在说读书的顺序:你必须从低处爬到高处,从入门渐至精通,一步步攀登,一步步进阶。
接着还有下句:“学海无涯苦作舟。”把知识比作一片海,把学习者比作一条船,海面无比辽阔,而又处处相同,除了奋力往前划,没有别的办法。

从来不曾如此思考过这两句话的这种深意,有种顿悟感。

专家的“常识”一粒灰,压到普通孩子头上就是一座山。

形容贴切。

人的阅读兴趣,都是被一个偶然的机缘激发起来的。

同意,自己现在也有所体会,一个兴趣习惯的兴起,都是和某种机缘有关。所谓因果,必有其因。

每一本书,总是会通向很多别的书。它们既是目的,也是道路;既是道路,也是路标。

所以,有句话形容书籍是进步的阶梯。总会带你到另一个岸边。

原来知识世界不是一座由低到高的山峰,也不存在什么登山的唯一道路。就像我在前言提到的,知识世界是一张网。从一个节点可以随时跳到另一个节点,每一本书都和无数的书相关联。在此地碰上的,在别处仍可重逢;在此时错过的,在彼时仍可偶遇。

网状结构,多一条线,就会几何级别的增长。

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就好比是阳光对树木的影响。是一样的,但重要的是,树木在接受阳光的营养,它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成长。不要害怕影响,所有的影响,只会让你越来越像你自己,而不是像别人。

有一个心中的榜样,成长的方向,应该更确切,毕竟这条路,是你自己走的,而不是榜样走的。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美〕史蒂芬·平克

想了一想,着实如此。

“怪谈”之书,既不是人间实相,又和人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呼应关系。
“怪谈”之书,不仅在探查人性的幽深之处,也在探索整个人类文明的边界。

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仰望它们所在的位置,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看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新轮廓。

存在必有其意义。

国家和人一样,历史上的成功会严重地缩小他们的视野,以为只要前提重演,结果就会重演。他们往往忘了,历史的基本“设定”也是会变的。

重演思想,根深蒂固。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空谈。

可以败,但是不认输。

恩,可以败,但不可以输。

人世间的竞争,往往并不是力量和智慧的决胜。博弈双方虽然在下同一盘棋,但是各自脑子里的“设定”并不相通。最后决定胜负的,其实是谁的“设定”更符合时代潮流。

设定、潮流,三分打拼七分天意?偶或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运气。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
——〔德〕尼采

兜兜转转,才是现实。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批评要慎言。

I loveyou该如何翻译。有学生翻译为“我爱你”。夏目漱石说,日本人是不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不如译成“今晚月色真美”。
爱在心头,不如月在树梢头。
因为天上一轮月,人人看得见。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彼此看得见。

享受,是感官接受外来的刺激;而兴趣和爱好,是多了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兴趣—能力”的循环。

好像我们时常混用了享受和爱好。错把消遣当喜欢。

什么是爱好。他哈哈大笑说,“费劲、费时间、挣钱的事,叫上班;费劲、费时间,还花钱的事,叫爱好”。他这两句话的关键词,其实是“费劲”。

嗯嗯,很有道理感觉。

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会无聊。——叔本华

痛苦和无聊,也促使我们行动和改变吧。

无聊不是一段劳累生活的尾声,而是一段崭新旅途的序幕。

真正做的知足常乐,超级难。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英〕毛姆

借他人眼,旁观世间。

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
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
——〔俄〕列夫·托尔斯泰

人为人,情感线!

西方人有“天启四骑士”之说: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人类自古以来共同面对的苦难,也就这四种。而今天,除了死亡仍旧无法避免,其他三者似乎都在渐渐隐去。

我们读过的书,大部分都会遗忘。但如果我们在书中遇到喜欢的人、尊敬的人、有趣的人,他们做事的方式就会留下来,变成清晰的烙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同意,书中的知识真正脑海中记得的,所剩无几,但某些方式,却是伴随着自己的生活。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很难,不过是因为我们身上有过多的、毫无必要的负担。这时,如果换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就可以轻装前进。

学会清零,从零出发,轻装简行。

读这类书的目的,不是看别人怎么做,而是要不断地反躬自问:他如果是我,此时会怎么做?

见——识

读书可使人充实,讨论可使人敏锐,笔记则可使人严谨。——〔英〕弗朗西斯·培根

备齐纸笔吧!

写作,无非就是对现实世界一一对应的描摹。眼前景、心中事,如实表达出来就好。

现实并不都是这样,但能将眼前景心中事能如实表达出来,应该已算不错的写作了吧。

敬重每一段文字。它会让我们的一生从此不同。

恩。

“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

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第八大洲。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会确定地成长、向好、不退行、不逆转。

我相信,并始终相信。

每本书都是一道打开的幻门,我们的身体无法栖居其间,但心思畅游。这才是立即兑现的穿越,我们可以英雄驰骋疆场,可以神仙逍遥江湖,甚至可以体验花的一生、兽的一生、矿物质的一生。
何需羡慕孙悟空七十二变?我们可以七百二十变、七千二百变、七万二千变……通过阅读,我们得以进入万花筒的魔法世界。身体像最缓慢的植物一样安静,头脑像最狂野的动物一样奔行
我们就这样,以文字抵达理想意义的远方。
——周晓枫:《悦读》

“身体像最缓慢的植物一样安静,头脑像最狂野的动物一样奔行”,阅读,悦读。

没有人是孤独的。
我们都在物种或文明的基因库藏中穿行,各自生长,彼此滋养,并沐浴在时光的恩宠之中。

嗯,生在天地间,呼吸同一方空气。

感谢你。我能想见你捧起书之后好看的样子。

哈哈哈哈,最后的彩虹屁,明知是,但尤甚欢喜。

三、小感

好像这本书摘记的内容蛮多的,不知不觉。全书读完了,阅读的方法,我找到了吗?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好像摸到了一点门槛,但又不确定。

全新的视角,带领领略阅读的方法。下半年,纸质版的,还得再看看,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再去找找门槛,看看能否爬进去。


  1. 阅读的方法, 罗振宇,新星出版社,2022-4,9787513348867 ↩︎

《阅读的方法》做一点小努力相关推荐

  1. wxd719() :大大您的方法有一点小问题:我设成每页35行,在分组区用GROUPNUMBER MOD 1 =0强制分组从新页开始,加上你的recordNumber mod

    wxd719()   :大大您的方法有一点小问题:我设成每页35行,在分组区用GROUPNUMBER   MOD   1   =0强制分组从新页开始,加上你的recordNumber   mod   ...

  2. 考研英语十附双语阅读:按点下班惹非议?一点小花招让你看起来超努力(纯阅读,有些方法不普适)

    按点下班惹非议?一点小花招让你看起来超努力 总的来说,早退远比迟到难看得多,所以你不妨经常十一二点再上班,然后工作到晚上8点,这样每个人都会误以为你回到每天工作11小时的模式上了. 想给老板和同事留下 ...

  3. 关于怎么做创新、发paper,自己的一点小感悟

    如何做创新 关于怎么做创新.发paper,自己的一点小感悟 关于怎么做创新.发paper,自己的一点小感悟 初做科研时,听着师兄一个又一个idea,很是佩服,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师兄怎么那么多idea ...

  4. 现在在家做点小生意,在毕业以后工作几年自己手上有一点积蓄

    现在在家做点小生意,在毕业以后工作几年自己手上有一点积蓄,一部分拿出来结婚用了,由于家里面有现成的房子这个不用我担心,手上的一点存款拿出来做点小生意,还在亲戚手上借点钱凑齐了,然后在老家开了店铺,卖一 ...

  5. 他大三就在顶刊发文并被邀成为审稿人:我只是比要求的多做一点

    点击上方,选择星标或置顶,每天给你送干货! 阅读大概需要11分钟 跟随小博主,每天进步一丢丢 转载自:募格学术(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光明日报 >.百度百科) "我没有异于常 ...

  6. 【干货】最高级的运营,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做艺术

    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营销是艺术还是科学? 我们可以认为营销是一门关乎人性.情感,甚至个人价值追求的学问,从这个角度,它无疑是艺术的:但是当Growth Hacker.CMT这样的人创造一个个营销奇迹的 ...

  7. 前端之旅,做一点有回报的事情

    本文是参加前端早读课[同说]做的分享 首先感谢情封对前端圈的辛苦付出,能坚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敬佩这份精神.2天前看到早读课的[同说]活动计划,我觉得想法真的很好,忽然情封微信邀请我参与,听到后 ...

  8. jsoup爬虫简书首页数据做个小Demo

    代码地址如下: http://www.demodashi.com/demo/11643.html 昨天LZ去面试,遇到一个大牛,被血虐一番,发现自己基础还是很薄弱,对java一些原理掌握的还是不够稳固 ...

  9. 硬核,学习 Java 的一点小建议(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CSDN 收到一条读者的私信,情真意切,所以我承诺他今天一定写篇文章好好回复他一下.先来看一下他的私信内容吧. 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这个称呼--"老前辈",我一下子没忍住,笑了! ...

  10. 书籍《阅读的方法》读后感

    整本书,虽然书名为<阅读的方法>,有点类似于罗列各家名言名句,然后再配上,自己对于佳句阅读与感悟,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通过自己的阅读来获取知识的,有时候原本,属于写得太好太精美了,引起我 ...

最新文章

  1. ajax和promise的结合使用
  2. 触发Full GC执行的情况 以及其它补充信息
  3. Win32 串口编程(四)
  4. GBin1分享的10个吸引眼球的jQuery插件
  5. python 定时自动爬取_python实现scrapy爬虫每天定时抓取数据的示例代码
  6. android对象申明,Kotlin中的对象表达式和对象声明的具体使用
  7. Arduino笔记-温度传感器的使用
  8. jQuery - Bootstrap 3 and Youtube in Modal
  9. JavaScript 图片的上传前预览
  10. Linux系统查看各种信息
  11. 给妹子讲python-S01E01好用的列表
  12.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成功安装 Serv-U
  13. ERP天思T8后台SQL批量查询多阶BOM(九层)
  14. 中国互联网是如何起步的
  15. 房屋户型图识别方法AI自适应墙体识别
  16. 体验+营销+云,Adobe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17. HTML网页设计结课作业——基于HTML+CSS仿学校官网页面
  18. java查重_【java】查重类的实现
  19. 跳石头 解题报告【二分答案】
  20. kali linux软件源更新,系统美化

热门文章

  1. 指纹识别传感器市场仍将持续上涨
  2. sketch和zeplin
  3. #!/bin/bash 和 #!/usr/bin/env bash 的区别
  4. outlook邮箱显示一直启动中_outlook邮箱打不开一直在加载
  5. fiddler进行弱网测试
  6. Android7.0 拨号盘应用源码分析(一) 界面浅析
  7. ASP.NET MVC5中局部视图的更新
  8. JSP打开是源码解决
  9. 17track包裹单个物流轨迹抓取(一)
  10. 将H.264封装为FLV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