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欢迎大家来听我的主题演讲。非常高兴今天在慕尼黑与大家汇聚一堂,慕尼黑是多么美丽的一座城市啊!但我想先问一个问题:我一个半导体行业的从业者,怎么就跑到全球最大的车展舞台上来了?我为什么会出现在IAA的舞台上?为什么主办方会邀请我这个半导体行业的极客来到这个舞台上?

简单来说,汽车正在变成带轮子的电脑。正如主持人刚刚在介绍我的时候所说,我是一个在农场长大的孩子。我小时候生活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农场,现在的拖拉机驾驶舱和我小时候开的拖拉机可不太一样,它们看起来更像是电子游戏机,而拖拉机也变得愈加复杂。我们看到,科技已渗透到汽车,农业和出行的方方面面。

大约六个月前,我成为了英特尔的CEO。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下扭转局势。当前我们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一个艰巨任务:如何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但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也显示了芯片的重要性、芯片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的脆弱性。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讨论这些话题。

问题是,英特尔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帮助制造更多的芯片,帮助建立一个更灵活的设计环境,帮助创建更具韧性的可复用至全球的技术能力。我们既能够帮助大家减轻负担,同时也愿意共同成就美好事物。英特尔的核心宗旨是:科技是一种向善的力量。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好坏并非其判断标准。科技如何发挥作用,取决于技术专家及社会如何塑造它。对此,自动驾驶是个很适合开启讨论的话题。它首先有助于安全,能够为货物运输创造更具弹性的环境,并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但它也需要新的技术标准——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它需要受到监管并融入社会,同时也需要开发我们所支持的新商业模式,所有这些都是英特尔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的地方——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未来主要依赖于技术,而英特尔是唯一一家能够将端到端技术平台与各种深度和广度的技术相结合的公司,这将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现代化。

我并不是汽车行业的老兵,而是一名技术极客,但技术恰恰可以让出行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英特尔的宗旨是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作为英特尔CEO,我有幸能够调动全球11万4千名技术专家的创新激情,开发出改变世界的技术——这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娱乐、工作、互动、社交及学习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正影响着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而支持它的正是我们所说的“超级技术力量”。过去我们认为,所谓“超级力量”就是指某些大国。现在,超级力量就是技术,四大超级技术力量让计算变得无处不在。无论是虚拟远程空间、工作场所或还是虚拟学习,甚至每一个电灯开关和每一辆车里都充满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连接。

如今,全球约有60%的居民是保持联网状态的。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90%,预计有超过70亿的地球人处于联网状态。不仅是人,越来越多的物体也组成了网络。我们拥有从云到边缘的基础设施。通过云,我们可以使用有史以来最大的超级计算机;我们还可以将高带宽、低延迟的计算能力扩展到边缘;当然还有人工智能。我们现在有足够的算力来处理足够的数据。大约30-35年前人工智能诞生时,发生了什么?什么也没发生。随着数据变得足够大、算法变得更好、算力变得足够强大,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为一切事物带来智能,这四个超级技术力量中的每一股力量不仅能够各自发挥效力,整合起来更可以事半功倍。更多连接需要更强大的算力,这会产生更多的数据,从而使人工智能变得更出色,而我们又需要更庞大的云服务才能实现更优秀的人工智能。

我们看到,每一种技术都在加速发展,所以,现在是人类有史以来科技发展最迅猛的时代。而科技发展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超级技术力量正在加速技术发展,简言之,得益于这四种超级技术,汽车正在变成带车轮的电脑。

放眼于高端汽车领域,我们会看到两个进行中的巨大转型——汽车电动化转型和汽车自动化转型,两者都是由芯片驱动的。当前,芯片在全新高端汽车物料清单(BOM)中的占比仅为4%,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五倍之多。也就是说,到2030年,芯片将占高端汽车BOM的20%以上。芯片成为创新和汽车供应链各个方面的核心,汽车对芯片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看到汽车芯片的总体市场规模(TAM)为50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50亿美元。因此,不仅是芯片对汽车愈发重要,汽车对芯片也愈发重要,到2030年汽车芯片的市场份额将占整个芯片市场的约11%。

回到我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半导体从业者会出现在慕尼黑车展上?因为我们对你们很重要,你们对于我们也是。此刻我们互相需要。这是一个共生的未来,随着汽车变身“带车轮的电脑”,我们不断创新、提供新的技术。

我们对汽车行业呈现的机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想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英特尔所做的事情,下面一段视频,大家可以看到英特尔晶圆厂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过去30年我们一直投资先进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已然帮助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功能生态系统,其中很多创新支持了欧洲的重要行业,正如视频中看到的医疗、汽车、5G、智能工业等,很多设备和能力来自于欧洲公司。

英特尔爱尔兰成立已经超过30年,截至今年末,我们已经投资了180亿欧元,但必须指出的是,欧洲的半导体行业并不尽如人意。在1990年,欧洲占全球半导体行业的44%,现在只有9%。也就是说,欧洲曾经占全球半导体供应量的44%,几乎一半,目前只有9%,而且还在下滑。对于芯片驱动的数字化未来而言,作为其中一项对经济、对欧洲的安全来说最重要的技术,欧洲却正在失去对它的掌控力。

新冠疫情表明,全球均衡的供应链至关重要。我们和欧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逆转下滑趋势,并在2030年实现欧洲占全球供应量20%的目标。英特尔热切地希望参与其中,助力重建欧洲半导体行业。就像大家在视频中所看到的,我们正为此扩建爱尔兰工厂。我们还希望年底之前公布在欧洲的新厂地址,新建至少两个技术领先的晶圆厂,未来十年可能增加到八个,每个工厂大约投资100亿欧元。也就是说,投资规划预计将达到800亿欧元,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吸引供应链、原材料和设备厂商等企业到来,并推动整个科技行业、高性能计算、量子计算研究以及AI能力的发展。这将作为一个研发中心,团结整个欧洲来逆转这种糟糕的下滑趋势,创造全球更平衡的半导体供应链。

我们已经看到英特尔的努力所产生的涟漪效应。据MIT估计,我们每创造一个工作岗位,将会因此带来超过5个工作岗位的机会,而我们自己的预估是10个。这些都是高级制造业相关的工作,还不包括建筑施工、教师和餐饮等相关就业机会的涌现,这都将使得整个社会得以有序发展,同时促进整个欧洲生态相融合,包括IMEC、Fraunhofer和Letty等做先进研究的公司,ASML和Zeiss等关键供应链公司。光学、化学材料、机器人等领域也会围绕这些中心发展壮大。这不仅有助于复兴欧洲半导体行业,还有助于提升欧洲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今天,我们十分激动地宣布推出“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项目。今年三月我们宣布了IDM 2.0战略。除了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们还敞开大门,为其他产品提供代工服务。今天,我们宣布在爱尔兰工厂推出欧洲代工服务,涵盖Intel 16和其它制程技术的产品。我们相信这会是一个加速化解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困境的机会,我们也正在与汽车和其他行业合作伙伴一道推动这些能力的构建。有人可能会说,当前,不少车用芯片仍需要利用旧的制程工艺来制造,而这一部分芯片仍需要旧制程工艺的晶圆厂。我们希望投资过去还是未来?建设一个新的晶圆厂需要4-5年时间,其产能也无助于解决当下的危机。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投资未来,而不是过去。我们应当把旧设计迁移到更新的先进工艺。新晶圆厂是为了增加未来的供应和灵活性。除了在爱尔兰向欧洲提供英特尔代工服务,我们未来新建的大型晶圆厂也将为欧洲带来领先的代工能力。

“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计划,它将助力加速芯片设计,帮助其利用现代技术,包括Intel 16和其它先进的制程和封装能力。我们致力于为欧洲提升产能。我们的知识产权向客户开放,结合双方的知识产权来制造汽车级芯片,在欧洲为欧洲客户提供制程和设计服务,提升汽车供应链水平。一级和二级行业供应商已经开始利用尖端技术应对欧洲的芯片供应危机。我们讨论了这些战略和计划,得到了业内强烈的支持,他们纷纷为我们描述的发展方向背书。这里也欢迎各行各业的伙伴们加入我们,加速欧洲半导体和科技行业的现代化。

我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是半导体,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我们在汽车领域的业务。我曾经离开英特尔长达11年时间,曾担任EMC总裁以及VMware首席执行官,大概六个月前重回英特尔。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英特尔于2017年收购了Mobileye,收获了这一宝贵的资产。Amnon Shashua教授今天将分享更多这方面的信息。

Mobileye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经被全球超过25家汽车制造商所采用。目前,超过8800万辆汽车使用了Mobileye的安全技术。大多数配备了先进的防撞预警或安全系统的车型可能都采用了Mobileye的技术。

但其实还有很多汽车没有配备这样先进的安全系统。不知道大家是否曾在印度开过车。在印度的德里,大型十字路口几乎可以看到任何形式的交通工具。你可以看到人力车、自行车、牛车等等,一个非常疯狂的出行环境。印度也是众多安全技术渗透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实际上,印度每个小时有17个人因为事故死亡,或者说每三分半钟一个。印度的汽车保有量占全球的1%,但交通死亡人数占11%。简单地说,我们的技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帮助印度解决交通出行的安全问题。

我们可以在车辆嵌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它现在性价比很高,被广泛使用。一般来说,它需要针对某些要求进行特定训练。比如,慕尼黑街道上很少能看到人力车,所以进入印度市场时,ADAS系统需要学习和训练。携手马恒达(Mahindra),我们在印度推出了首批采用先进ADAS系统的汽车。该款汽车配备了Mobileye的技术。对于印度这个价格敏感型市场来说,它性价比很高。对印度市场来说这也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例子,展现了Mobileye在驾驶辅助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我们深信,这不仅仅是大规模创新,也是大规模市场部署的问题。大规模部署是我们的工作核心。我们要做到两件事—尖端创新和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未来,我们有义务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了造福大众。

我们是否能够继续让所有人享受到更安全的自动驾驶体验?当然,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来这里的原因。Mobileye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实力、创新和规模化方面独一无二。我们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规模战略。

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消息。现在,我们要带大家到Mobileye展台,看看我们发布的下一代平台。下面欢迎我的同事JJ,他已经在展台了。让我们放大画面,看看我们的下一代Mobileye自动驾驶汽车。

Johann Jungwirth:Pat你好。大家好。怀着无比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让我们来到揭幕仪式,共同见证它的全球首次亮相——Mobileye自动驾驶出租车。这是Mobileye第一款量产级别的全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它能够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MoovitAV是我们全新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品牌。可以看到,我们把这辆车涂成了橙色,上面有Moovit的品牌标志,方便大家知道需要下载Moovit应用来体验这项全新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款车看上去就像一辆普通的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所有传感器都实现了完美的集成。

我们绕着车走一圈,看看引擎盖下面的情况。可以看到,它有很大的行李舱。这里藏着它的“大脑”,而这个小盒子包含了让一切顺利运转的关键技术。这是Mobileye L4级别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它是车规级的、且拥有真正冗余的能力,所有的一切都是由Mobileye来设计和研发的,包括EyeQ系统集成芯片(SoC)、硬件还有软件。

这就是未来。我希望未来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下面把话筒交给Pat。


帕特·基辛格:谢谢,JJ。我喜欢这辆车,喜欢它的颜色。可以看到,这款车集成了激光雷达。这个小装置轻松地融入了汽车设计中,欢迎大家在展示车上看看它,非常优雅的设计。

下面有请Mobileye杰出的领导人、教授、企业家——Amnon Shashua,他坚信自动驾驶汽车一定会“开出车库,上路驰骋”,在接下来的一段视频中,Amnon将介绍Mobileye团队目前的工作以及对未来的愿景。

Amnon Shashua:谢谢Pat!我非常希望今天能够到现场来。正如你所提到的那样,自动驾驶潜力无穷,甚至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实上,没人知道行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否会统治城市街道?或者,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会成为主流吗?没有人现在能回答这些问题。但通过我们独特的战略和技术解决方案,Mobileye有望实现这样的远景。

考虑到这一点,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技术的主要构建模块。首先是感知系统。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 它将作为Mobileye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主力车型于明年上路。这款车型拥有两套彼此独立的传感器子系统。第一层是摄像头,这款汽车从前到后以及周边总共配备了11个环绕式摄像头。有的摄像头在挡风玻璃背后,有些位于车身和侧后视镜上,还有一些在车辆顶部。第二层是来自合作伙伴Luminar的远距激光雷达和车身上的短距激光雷达,以及几个雷达传感器。这两个感知层独立运行,不互相依赖,能够实现真正冗余。两个子系统独立运转带来了另外一个优势——推动驾驶辅助技术的不断演进。

在我左手边的是吉利集团豪华电动品牌极氪的极氪001车型,该款车型将于今年年底上市。这款车配备了11个超高分辨率摄像头,包括8个百万像素摄像头。它们都隐藏在车身中,有些位于风挡后面,有些位于侧后视镜处,尾翼部分还装有用于泊车的后视摄像头。两个强大的EyeQ5芯片为系统的感知系统提供算力,在一定条件下,驾驶员能够在驾驶时解放双手,但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监督整个驾驶过程。这款车可以在各种道路上行驶,从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连接道路到城市道路,由完全摄像头组成的感知子系统即可实现上述驾驶辅助功能。

我右侧的汽车是能够实现L4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从驾驶辅助到L4自动驾驶,Mobileye的解决方案在技术规模化,成本经济化以及区域可拓展性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我们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第二大支柱是地图。由于全球超过8800万辆汽车配备了Mobileye 的ADAS系统,这些驾驶辅助系统将大量超低带宽数据上传至云端,在云端生成高精度地图。而这些地图就像金矿,让我们能够畅行世界,同时还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人类驾驶员的行为模式。

最近,Mobileye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纽约开跑,这里有全球最具挑战性的驾驶环境。我们还进入了底特律、慕尼黑、东京、中国、巴黎等市场,因为我们的地图能够通过众包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制作和持续更新。我们自动驾驶地图的可扩展性无与伦比。最后是我们的责任敏感安全模型(RSS)驾驶策略,让我们能够快速扩展到驾驶文化各不相同的全球所有地区,让我们实现安全和实用性的平衡,让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得以在全球各地进行部署,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即将面世的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正如Pat所言,Mobileye和英特尔拥有同样的梦想,那就是:“让每个人随时随地享受自动化所带来的便利。”

现在把舞台交还给Pat。

帕特·基辛格:谢谢Amnon。地图就像金矿,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规模战略和地图众包,以及Mobileye核心技术的价位点。昨天,舍弗勒宣布使用Mobileye技术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底盘,这将成为自动驾驶接驳车、货物运输和其他服务的基础。大家看到了Mobileye自动驾驶出租车,相同的系统也会用于消费级汽车。采用相同架构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借助通用技术和平台可以实现规模化。

另外一个是驾驶政策。我们必须平衡交通情况和消费者预期以及安全保障,同时需要有文化意识。来自慕尼黑的驾驶员的驾驶方式与耶路撒冷、纽约、印度或东京的驾驶员不同。对于如何管理风险和责任,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对Mobileye的责任敏感安全模型(RSS)驾驶策略感到非常兴奋。我们正在与业界合作,帮助制定标准,与标准机构合作,将人类驾驶行为公式化,为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行驶提供准则。我们需要标准的支持,才能从测试车迈向全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

下面,我很高兴邀请英特尔院士Jack Weast上台。

我自己也是IEEE会员,因此参与了很多标准制定,包括USB和WiFi以及802.11。我知道这项工作有多重要。这也是我们英特尔的工作,帮助整个行业制定标准。Jack,很高兴你能加入我们的演讲。


Jack Weast:谢谢,很高兴见到你。

帕特·基辛格:Jack,可以跟我们讲讲一些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即将推出的IEEE驾驶标准取得了什么进展吗?

Jack Weast:这确实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当我们在2017年首次向学术界介绍责任敏感安全模型(RSS)时,这个自动驾驶汽车理念是首次出现——驾驶安全需要平衡安全和实用性。

从那时开始,全球数百位科研人员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进一步探索这些概念,最终使得IEEE 2864标准成形。IEEE 2846是第一个致力于解决“多安全才够安全?” 这一问题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标准,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行业和政府一起讨论安全的自动驾驶意味着什么。英特尔很荣幸能够与业内大咖一道引领该标准的制定。在这个幻灯片上可以看到,我们已经聚集了庞大的汽车业内人士,一起制定这项重要标准。

RSS告诉我们,安全不是绝对的。就像最安全的人类驾驶员是从未驾车上路的人,最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是从未离开车库的汽车。驾驶本身就是一项有风险的东西。人们通过预判来规避可能的风险。在驾车时,如果看到人行道上有行人,我们会假设行人会待在人行道上。如果行人在机动车道上,我们会假设行人可能向任何方向移动,因此需要更小心地驾驶。IEEE 2846是第一个将这些假设进行标准化的行业安全标准,目的是让自动驾驶汽车更安全地行驶,也就是维持社会可接受的风险平衡。

帕特·基辛格:是的,Jack,这就是风险平衡的理念。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如何权衡这些风险,背后有没有数学和建模,它的运行原理是什么?

Jack Weast:好的,不过不是听我向大家讲述,让我们来看看在真实世界中的情况。我们制作了一个视频,其中展示了我们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如何利用假设来平衡风险,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行驶。

帕特·基辛格:我们来看看这个视频。

视频旁白: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自动驾驶汽车在拥挤的道路上如何谨慎行驶。
我们以第四条RSS定义的规则为例:在可见度有限的地方小心驾驶。自动驾驶汽车接近十字路口时,这里停着一辆面包车,前面是人行横道。这里,我们应用第四条RSS规则,即假设遮挡物的后面可能有行人。换句话说,面包车可能遮挡了我们的视线,无法看到行人正在进入人行横道。根据第四条规则的定义,自动驾驶汽车开始减速,即使视野内没有看到行人。合理的最坏情况假设是,人行横道上有行人,速度最高2km/h,最大加速度每秒两米。自动驾驶汽车相应地开始减速。在确实检测到有行人通过时,继续减速直至完全停止,以便给行人让路。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没有假设遮挡物后面可能存在什么,一旦看到行人,就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减速。

帕特·基辛格:我喜欢这个例子,它很好地展示了风险评估,以及如何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对这个部分进行建模。但政府在确定“多安全才够安全?”这件事上,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Jack Weast:实际上,政府一直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当建造一条新的道路时,需要规定车速,这代表这条路可接受的风险。自动驾驶汽车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机器合理地预测其它道路用户可能的行为,以便在安全性和实用性之间达到平衡。

帕特·基辛格:太酷了!那么,下一步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做呢?

Jack Weast:有什么地方比德国更适合作为首发地呢?在安全、可扩展的自动驾驶汽车部署方面,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法规框架。利用IEEE 2846作为指引,我们可以选择参数值,令车辆能够按照我们的预期进行安全行驶。

帕特·基辛格:德国最近通过了相关法律,走在了世界其他国家前面。昨天,我见到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主席 Hildegard Müller 女士,我们一起参与了试驾,非常有趣。我们要感谢她推动了这个行业向前发展。我也很高兴看到德国成为自动驾驶安全法规领域的先行者。

Jack Weast:没错。德国在今年6月份通过了全球第一个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可扩展部署的法规框架。重要的是,它为所有部署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厂商设定了清晰的角色和责任预期。

帕特·基辛格:对于出行即服务(MaaS)、货运服务、接驳车等广泛的商业模式,它帮助奠定了基础。

Jack Weast:是的。我们希望在德国部署这项技术,并与所有邻国分享。我们希望这些概念车在全欧洲部署。

帕特·基辛格:Jack,感谢你加入我们的演讲,以及为我们和整个行业的推动所做的贡献。

下面有请SIXT联席CEO Alexander Sixt。SIXT为整个行业奠定了基础,并为新的商业模式打开了大门。德国和欧洲的所有人都知道SIXT。SIXT在德国以出行服务闻名。如果您曾经使用汽车租赁、汽车共享和汽车长租服务,你一定知道SIXT。欢迎Alexander上台。

Alexander Sixt:Pat,你好!

帕特·基辛格:Alexander,你好!

今天还有另一个重大宣布是,我们两家公司将联合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我喜欢SIXT和您的家庭故事以及SIXT的百年历史。在德国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过程中,SIXT是我们完美的技术合作伙伴。你或许可以介绍一下这项工作,以及你们如何计划在德国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Alexander Sixt:当然,Pat,谢谢你邀请我上台。说实话,我超喜欢这个配色。很荣幸能够与英特尔和Mobileye合作,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第一个带到德国,这简直太激动人心了。

站在这里我感到意义非凡。SIXT成立有一百多年了,距离这里只有几个街区。我的父亲和母亲共同壮大了这家公司。我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软件发烧友,在20世纪60年代初为SIXT写下了第一行代码。他一直相信技术的力量。因此,我很高兴在这里延续他的梦想,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在德国率先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让我们的消费者能够率先体验未来的出行生活。

这也证明了通过提供出行服务,我们能够持续不断强化公司在业内的技术领导力。我相信,这是我们出行平台SIXT ONE下一个纪元的开始,SIXT ONE目前接入了超过25万辆汽车、150万名司机和全球1500个出行运营商,刚刚宣布与宝马等公司续签了合作协议,这些都证明了出行的未来不仅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也希望开创这种未来。

帕特·基辛格:听起来令人非常兴奋。那么大家如何享受我们的服务,如何搭乘这些自动驾驶出租车呢?

Alexander Sixt:Pat,这是个好问题。在SIXT平台上,我们计划在慕尼黑投放一个纯电动汽车车队。消费者可以通过SIXT和Moovit应用搭乘这些自动驾驶出租车。

帕特·基辛格:能否展示一下?

Alexander Sixt:当然,这也是我们一直想展示的。

帕特·基辛格:一起来看一下视频。

帕特·基辛格:抵达未来。我喜欢这句话。所以这项服务什么时候会上线呢?

Alexander Sixt:是的,每个人都在问我。我们计划明年初启动试点,然后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开始正式商业运营。

帕特·基辛格:太棒了,只是在慕尼黑么?

Alexander Sixt:我想,与英特尔及Mobileye之间的合作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灯塔式项目,我们可以展示英特尔和我们的出行技术,这是在德国、整个欧洲甚至全球业务扩展的基础。

帕特·基辛格:谢谢,Alexander。很荣幸邀请你上台。我们的合作非常棒。

Alexander Sixt:谢谢!

帕特·基辛格:我期待下次来德国时叫上一辆SIXT自动驾驶出租车。

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为什么英特尔会站在IAA的舞台上?我们是来提供帮助的。

我们在这里,因为我们正在帮助半导体产业化解当前的危机。

我们在这里,因为我们正在帮助欧洲建立新的代工服务。

我们在这里,因为我们正在将关键的新技术带给汽车产业。

我们在这里,因为我们正在帮助建立起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标准,这将促进无人驾驶在慕尼黑、德国、欧洲和全球的普及。

我们在这里激动地展示了Mobileye最新的创新成果。我们同样对与SIXT的合作兴奋不已。我们所在的行业同样会对于将技术真正带给消费者这件事感到激动,就像我们今天宣布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那样,这是我们共同的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精彩。

我谨代表英特尔,作为汽车工业的技术合作伙伴,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上台发表演讲,介绍我们一起要做的这些很棒的事情。英特尔需要你们,你们也需要英特尔,英特尔愿意成为大家并肩奋斗的合作伙伴。

英特尔CEO在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相关推荐

  1. 穿越慕尼黑与耶路撒冷!英特尔 CEO 体验自家无人车

    ​​接任英特尔CEO仅几个月后,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于五月早些时候访问了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位于以色列的总部.基辛格深入了解了Mobileye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的最 ...

  2.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以独特优势抓住巨大的增长机遇

    7月23日,英特尔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就产业趋势.公司战略.产品创新等做了解读,如下是他发言的主要内容: 对于英特尔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 ...

  3. 英特尔CEO重申全球性芯片短缺需要数年才能解决

    5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年初始于汽车领域的全球性芯片短缺,波及到了福特.现代等众多汽车厂商,多座工厂因为芯片短缺而停产,目前仍有持续,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智能手机.家电等领域的芯片,目前也供 ...

  4. 周鸿祎称微软抄袭 360 安全模式后发文否认;​英特尔CEO基辛格回应市值被AMD超越:股价下跌是咎由自取|极客头条...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哇,「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整理 | 梦依丹 出品 | CSDN(ID:CSDNnews ...

  5. 英特尔CEO因职场绯闻突然辞职,CPU巨头遇转型之殇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新智元(ID:AI_era) 6月21日,英特尔官方确认CEO兼董事会主席Brian Krzanich辞职,由CFO Robert Swan接任临时CEO.在英特尔成立50周年之际,这 ...

  6. 来自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的一封信

    近日,英特尔发布了<2021-202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点回顾2021年及2022年初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做出展望.过去一年间,英特尔围绕2030年RISE战略及目标取得了一系列 ...

  7. 英特尔CEO:微软Windows 7是PC更新的催化剂

    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预计,在企业需求强劲拉动下,明年PC市场将继续增长. 他说:"我们坚信PC市场和服务器市场将持续强劲,预计明年将又是一个增长年.&quo ...

  8. 帕特·基辛格被任命为英特尔CEO已有一年

    据国外媒体报道,去年1月13日,芯片巨头英特尔在官网上宣布,董事会已任命曾在公司效力30年.在技术行业有40年领导经验的帕特·基辛格,为新一任CEO,在2月15日正式上任,接替任职不到3年的罗伯特·斯 ...

  9. 立即生效!英特尔 CEO 从云计算巨头 VMware 卸任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心无二用,在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成为英特尔新任 CEO 两个月后,近期,他宣布辞去此前的 VMware 首席执行官的 ...

  10. 台积电嘲讽英特尔CEO:不可能超越我们了,安心退休吧

    英特尔CEO:不应该扶持台积电在美建厂! 台积电创始人:省省吧,你都要退休了,不就是怕我们吗? 英特尔CEO:你等着,下周就去找你! 12月7日消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发表了主题演讲,针对英特尔近期的 ...

最新文章

  1. EasyUI中combotree允许多选的时候onSelect事件会重复触发onCheck事件
  2. php use include区别,php use和include区别总结
  3. WEKA The workbench for machine learning
  4. box-shadow技巧分享
  5. 抽屉之Tornado实战(9)--装饰器实现用户登录状态验证
  6. 解决 No module named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
  7. 用C#读取数码相片的EXIF信息(一)
  8. 导入依赖aspectjweaver以及spring从容器中使用getBean(类名.class)方法获取对象的注意
  9. 大咖说|翼辉丁晓华:我们已经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原始创新带来的巨大价值
  10. C#中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
  11. 解决SQLServer2000安装被挂起的方法
  12. SDN软件定义网络 学习笔记(4)--数据平面
  13. 【论文泛读】ChineseBERT:融合字形与拼音信息的中文预训练模型
  14. IDEA打jar包步骤(详细)
  15. 创客匠人用户分组:用户定向运营,不浪费一滴流量
  16. 全志XR806芯片 固件烧录完成后,程序不是预期烧录程序或者甚至无法启动如何解决?
  17. Studio3T导入导出MongoDB数据
  18. js小技巧:根据身份证号,获取身份信息。如性别、生日、年龄
  19. 第三章 信用/利息/利息率
  20. mac上AnyProxy安装与使用

热门文章

  1. 靶机记录(一):Dina
  2. 机器学习讲堂:分析核函数的原理
  3. Python爬虫之批量获取壁纸
  4. 容器落地案例:TNO如何用容器搭建CI/CD与微服务架构
  5. 牛的学术圈Ⅰ(贪心)
  6. 学习linux只要3天
  7. 全志电源管理芯片AXP813-datasheet芯片规格书
  8. 10年数据老司机的建议:从入门到专家,如何规划数据分析职业生涯
  9. 如何下载ChromeDriver115及其以上版本
  10. Android6.0之AMS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