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华

周末同学聚会,其中有个环节,请一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他的创业计划,看看大家是否有意愿共同投资。可惜这次演讲很不成功,当他讲了近30分钟,翻了几十页PPT,还没有进入正题的时候,被忍无可忍的同学们赶下来了。这个同学的表达能力一直不好,是老毛病了,虽然这个习惯总让我们感觉很亲切。

表达能力 

到今天,大家都明白表达能力的好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国硅谷和以色列我出席过几次创新工场组织的Startup公司推介会议,两个小时左右会议安排了十几家公司来做宣讲,基本上是3分钟时间陈述,3分钟时间回答问题。这就要考验创业者的表达能力了,这么短的时间里,要说清楚创新的方案和价值;还要根据听众的特点,突出重点,迅速吸引投资兴趣,其实是挺难的。还有一种对表达能力更大挑战的场景,也就是销售人员常说的电梯演讲,利用跟客户电梯“偶遇”的那半分钟时间,通过简练陈述,引起客户的兴趣,推广自己的产品。很多时候成功失败就在那几分钟里面。

其实咱们这些工程师是普遍不擅长表达的,尤其是我这代人,这可能跟教育有关,也可能跟文化有关。我们以往的学习主要是应试为主,对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的要求一直不高。这一点跟西方教育差别比较大。在WWRF(世界无线研究论坛)做工作组主席主持国际会议的时候,一个很深的体会是,来自亚洲的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落后于来自于欧美的学生。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来自UCL的学生,个子小小的女生,每次陈述文稿,都好像在演讲,表现出很自信,虽然她的技术能力很一般。而亚洲的学生普遍都是对着PPT读,很少跟听众有目光交流和互动的,有时候会让会场很沉闷。其实,早期很多华为领导和专家出去演讲也存在这个问题,普遍缺乏演讲技巧,气场不够大。但这几年随着历练多了,演讲能力突飞猛进,表达能力都很强,会场就显得越来越小了。这几年面试了一些来自985学校的硕士和博士,有些学生的成绩非常好,但是表达能力很存在问题,挺可惜的。未来在教育儿子上,我准备从小会重点训练他的表达能力。可能有很多人说,我是做工程师的,并不是做销售,为何这么强调表达能力呢?但大家自己想想,表达能力在华为的研发真的不重要吗?

很少人天生就语言表达能力好的,要依赖后天的锻炼和用心准备。我自己就属于不擅长表达的,每次发言都是干巴巴几句, 小时候有点小结巴,加上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读书的时候经常被大家嘲笑。记得做无线20年访谈视频的时候,总共就4句话,我被NG了近30次,让摄制组都快绝望了,据说是NG次数最多的。从小就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同学、同事。所以,每次重要的发言我必须要提前做准备,否则就没有信心。当然,我也有过自豪的时刻的。刚毕业的时候,被分到国营企业,正巧共青团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我没有来得及报名,但又期待自己能够一鸣惊人,所以偷偷的准备了一个演讲,用白话的方式,准备了一些案例和素材。演讲比赛后有一个环节,就是有可能临时点名几个青年上去做即兴演讲,完全依赖领导当时的心情。我是公司唯一的硕士,那天果真被公司领导抽到了,同时被抽到的是另外两个年轻的干部。于是我就有了一次比较成功的“即兴演讲”,甚至比那些正赛的获奖选手更出彩些,因为他们的精心准备更象是朗诵,而我的貌似随口道来,更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演讲的核心是要能够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形成共鸣,否则普通话再好也是耳边风、催眠曲。我那次演讲获得了好评,而另外两个年轻干部因为没有提前准备就很普通了。到现在我给那些老同事留下的印象还是我的口才很不错,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我为了“即兴演讲”偷偷准备了近一周,是作弊的。所以**丝逆袭,背后往往会有没有道出的艰辛和努力,真正的天才总是少的。当然,也有表现非常差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同学结婚,请一些同学小聚,请我做主持人。因为事前没有预案,现场表现非常差,闹了不少笑话。

所以,如果感觉自己表达能力不行,只能通过后天努力去补了,或者通过训练来改变。在我司,如果跟重要客户交流,都会安排一个内部预讲环节,就是通过流程和制度去提前消除表达能力差异出现的风险,表达能力不好的同事会提前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功课。其实这个方法未免不能用在自己在内部汇报上,虽然自己的口才不好,但在汇报前多花些功夫准备,笨鸟先飞,也是有可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逐渐扭转自己的形象,悄悄的构建自己的制胜格局。这些年,我一直很积极的参加华大组织的讲课,就是希望通过一些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己把讲课当作一种修炼。

PPT文化

回到PPT文化。公司反复旗帜鲜明的反对PPT文化,也出过一些规章制度。其实写PPT本身没有错误,存在必然有其道理。虽然公司反对PPT文化,但并不反对使用PPT这个工具。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写出来,表达出来,才能够进行传递。写PPT的过程是整理思路、传递思考和信息、促进理解、达成共识、形成基线的过程。我认为公司反对的是扩大化、低效的、以写PPT为目的的一些不正常的风气和文化,尤其对于基层员工,希望大家减少无效的汇报,聚焦到真正的产出上来,以达成商业价值为目标。

其实写PPT就跟写文章一样,是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这些工程师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不能小视了。但实际上在这方面的能力良莠不齐,其实应该说研发人员是普遍比较差。研发人员写PPT有什么问题呢:

(1)花时太多

提起写PPT,我相信公司内部很多SE和主管都是深恶痛绝。为了20分钟的汇报,抓一大堆人来写几页PPT,反复的讨论和修改,有时候甚至弄到夜里2-3点,即便每页PPT可能只有1分钟的陈述时间,核心观点也很清晰了,也会精益求精的反复修改和讨论,大家都被折腾的精疲力尽。如果这个PPT只是内部汇报,那就成本太高了。有时候花了非常大成本完成的一页PPT,在会议上也就一闪而过,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一些细节的表达形式。所以公司非常反对内部的这种PPT文化,希望大家能够简单、高效,回到PPT传递信息的本质中来。

(2)主题和思路不清晰

有些员工在写材料时候缺乏足够的思考,导致观点不清晰、立据不清晰,目的不清晰。让听众不知所云,不清楚想表达什么。公司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出了一些模板,是希望通过制度和流程去解决这个问题。

(3)堆砌材料,舍不得做减法。

研发人员有个习惯,看到好的PPT,喜欢直接采用,即便跟自己的主题不是很匹配,也舍不得删掉。有一次我请了一个知名技术专家过来给我们做一个报告,议题的时长是30分钟,但是他准备了一个近60页的PPT,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我自己以前也有这个毛病,有时候不是材料围绕着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改变,而是思路匹配PPT进行调整。说根到底就是舍不得删掉那几页,自己重新去写。

另外,内容不精炼,恨不得要把自己想说的内容都体现在PPT里面,文字密密麻麻,重点不清晰,思路不够凝炼。

(4)不看对象

这个现象研发比较普遍。不根据汇报对象情况去调整汇报思路,不匹配交流的目标,汇报的时候不关注听众现场的反应,千遍一律的细致讲述,导致有时候效果比较差。

(5)版面不美观

普通研发人员很少关注PPT的版面,最糟糕的时候是,有些员工将DOC文档里面的大段文字直接拷贝到PPT里面,使得可读性非常差。其他比如字体不统一,字号不统一,没有统一的风格等问题也是普遍现象。

上面罗列的问题肯定是不全的,也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写PPT的大师。不过,写PPT作为一项基本技能,适当的花一些时间去提高,努力做到简洁大方、观点清晰,也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大裨益,也是一种职业化、追求卓越的一种体现。

如何提高写PPT的能力,网上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传递,有一些我也拜读和收藏了,本文就不展开讲了。我自己也是在路上,绝对不敢在这方面好为人师。说到这个话题,我主要想提提自己的一些感受,因为自己平时对写一个好的PPT总有一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多延生思考了一下。当然,这些感受可能跟写PPT没有直接关系,可能是偏题了,大家就当看小故事,思考一下。

记得多年前,有个老家的朋友发了小财,有一次到上海跟我一起吃饭,席间他提出:“黄华,我准备花一万块钱,你能否帮我挑几件衣服。”,我理解他的想法,他是苦于有钱也买不到自己满意的衣服。其实他不知道我同样有这个困惑,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的眼光不行,怎么穿都显土。财力上来了,审美和观念还没有跟上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春节期间,我去乡下走亲戚,有个亲戚进城在镇里买了房子,据说花了大价钱进行了装修。我走进一看,差点滑倒。整个房子内部,除了屋顶,墙上和地板上全用白色瓷砖包起来,包括卧室。说是为了好看和干净,结果是房子里面又冷又滑,放在很多人身上都会感觉这种装修风格很奇特,这又是一个眼界脱节的案例。这些年,有机会出差到欧、美,我一个比较大的爱好就是去观察欧美的建筑之美,对比国内的一些建筑,我感觉我们的国家可能还需要再拆建几次,再花几十年,才能够达成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准。现在很多国内的建筑粗制滥造,哪里有美的感觉?是决心不够?还是花钱不够?记得当年杭州老火车站改建的时候,提出15年不落后的目标,期望很大。可惜三年后就落伍了。这个问题终究还是整体的审美和观念存在差距,国家跟个人的情况是一样的,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摆到自己身上,当年从一个内地小地方到沿海大城市,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有非常多的感触和故事。这也是为何《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共鸣的原因。观念、理念、审美、眼界的提升需要时间和环境。

说了这么多废话,离题千里,其实大家应该明白了我的建议。即便有很多的技巧培训,但大家普遍依然感觉很难写出优秀的材料的原因其实还是技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锻炼,眼界和审美没有跟上来。写PPT其实跟写文章、摄影等是一样的,都是创造性活动,所以也需要不断的训练,多从写得好的材料上吸收经验和精华。老余常挂在口里的“眼界决定境界”,我是非常认同的,而且不只是在业务上,在生活上、教育上也是一样的。有时候子女的教育上大家也是刻意努力提升孩子的眼界,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所以这里刻意多讲一些。当然我这里对于写PPT的要求有些苛求了,有追求道的奢望,大部分人不需要这样。

Less is more 

记得刚进华为的时候,当时的杭研所所长胡信跃说的一段话对我影响至今:“大家发邮件的时候要注意,陈述问题尽量不要超过100字,提高效率,50字内能够说清楚的,就代表水平高。邮件标题要清晰,目的要一目了然。”有一阵子我管无线研究部的技术体系,我对下属就有这个严格要求,邮件尽量简练清晰,杜绝长邮件。 因为技术体系的邮件发放范围比较广,而且都是发给技术专家的,一封垃圾邮件会浪费太多人的时间。听说大连万达的王健林对内部材料有不超过3页PPT的要求,特殊情况5页。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其实公司内部各级的汇报材料也有材料规模的要求,对于基层的组织可以推行3页和5页的制度。 我一直认为能够用几句话说清楚一个技术的价值或者原理不但是能力的体现,而且还是一门艺术。所以我有时候会刻意挑战专家们。

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写了这篇小文,天马行空,没有啥逻辑。希望对新进入职场的同事们有所帮助。平时能够花一点点时间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同时,也是自己的一个小小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团队的人走出去,能够跟别人有所不同。不但要技术好,而且要能说、能写,体现出卓越的职业化能力。而我自己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人在路上,活到老,学到老。

表达能力和PPT文化相关推荐

  1. 为啥有的程序员不爱说话,却表达能力爆表?(附教程)

    很多人常常说别人"不会说话.情商低".其实这些人才需要反思. 人在进化中形成了眼睛.耳朵.嘴巴以及触觉.嗅觉系统等.所有这些系统帮助我们接受&发出信息.人进行自我表达,不仅 ...

  2. data-index在react里怎样表达_如何自我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那么,冰山沉没在海面下面的部分到底有那些呢?简单来说,有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倾听的能力等等方面,一会逐一来分析. 提高表达能力,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提高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有我们脑子里有 ...

  3. 语言条件语序心得_教师心得:提高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我知道你喜欢欢妈了,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欢妈讲故事吧~ 2019/04/07 星期日 欢妈第284条育儿感受 口语表达能力 ?-?-?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 ...

  4. 提高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标题 1. 提高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1.1. 积累素材. 1.2. 多说多写. 1.3. 勤写片段. 1.4. 培养兴趣. 1.4.1. 写作是通用能力 1.4.2. 写作的本质是思维和表达 1.5. ...

  5. 怎样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在工作中沟通有多重要?

    之前曾在微博上向大家推荐过<沟通与说服必读12篇>这本优秀的沟通能力提升教材.这本书做为沟通与社交的专业读物,确实能给职场人士带来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那些曾在沟通上遭遇过挫折的人),看完 ...

  6. 口头表达能力强不强,取决于你有没有做这三方面

    口头表达,必须要清楚,准确传达出你想说的意思,从而避免让别人产生误解. 如果你说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毫无主线,任由对方怎么理解都行,自然就无法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了. 所以,大印文化提醒你:不管我们进 ...

  7. 口才演讲范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接下来大印文化与你分享如何掌握这些技巧,能进 ...

  8. CVPR 2020丨动态卷积:自适应调整卷积参数,显著提升模型表达能力

    编者按: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在较低的计算预算下运行,却也牺牲了模型性能和表达能力.对此,微软 AI 认知服务团队提出了动态卷积,与传统的静态卷积(每层单个卷积核)相比,根据注意力动态叠加多个卷积核不 ...

  9. 深度丨如何理解和评价机器学习中的表达能力、训练难度和泛化性能

    来源: Eric Jang 的个人博客 非常感谢王家兴 (Jiaxing Wang) 把这个博客文章翻译成中文. 当我在阅读机器学习相关文献的时候, 我经常思考这项工作是否: 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 ...

最新文章

  1. r语言平均值显著性检验_8小时整理!t检验原理!R语言实现!一文彻底搞定t检验(上)...
  2. hunnu---11547 你的组合数学学得如何?
  3. 常用的 16 个 Sublime Text 快捷键
  4. mysql 服务器性能,mysql服务器性能配置
  5. TypeScript的class关键字
  6. 树莓派外设开发之控制继电器(组)
  7. 锁底层之内存屏障与原语指令
  8. Windows环境下JDK安装与环境变量配置详细的图文教程
  9. 前端笔试题【1】--从字符串的第二个字符开始对数组进行排序
  10. matlab 多项式画图,matlab多项式画图
  11. 电池测试系统连接服务器失败,电池测试系统服务器的设计与应用
  12. 老式计算机如何设置u盘启动,技嘉主板老式bios设置u盘启动教程
  13. ImageNet ILSVRC2012数据集(分类部分)简要介绍和初步处理
  14. C# AutoCAD图纸插入块(另一个dwg文件)
  15. 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python_使用python的简易图书馆管理系统
  16. 鬼谷八荒流派收集(4)核弹指
  17. 【中文】【吴恩达课后编程作业】Course 5 - 序列模型 - 第三周作业 - 机器翻译与触发词检测
  18. 5G时代IDC数据中心经历变革,分布式云存储服务器将独占鳌头
  19. C/C++编译器错误代码大全
  20. 试题 算法提高 Monday-Saturday质因子

热门文章

  1. 【Java二手交易平台】
  2. 注册VMware Fusion提示错误/验证码无法输入问题
  3. VS2013中编译openssl的步骤和使用设置
  4. 后盾vip php框架,后盾网实战VIP教程之ThinkPHP微博项目系列培训
  5. 数字签名算法的原理与设计
  6. 工业互联网成闪亮“名片”,谁能成为中西部工业第一城?
  7. 向日葵远控软件无法复制粘贴问题 解决方法
  8. CVPR2019点云分割论文解读ASIS:Associatively Segmenting Instances and Semantics in Point Clouds
  9. mt9v034相机ros驱动包
  10. 房地产新项目经济测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