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么磨,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一。
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三.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
   (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
   (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
   (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得此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四.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思维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通过“顿悟”来表现。道家的“悟道”、儒家的“豁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维的具体运用。
    就思维的精确性来看,直觉思维是一种模糊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自然界或宇宙的本质,不可能通过推理或分析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中国人的许多概念、命题歧义丛生,正是这种思维造成的。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谓的心通万物,都是这种思维的必然结果。
 五.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中国古人的整体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

2)宇宙整体和作为整体的具体事物具有统一的结构,遵从相同的演化法则,并由此导出天地一理,万物一马,宇宙全息的结论整体思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嫌诩是巨大的。中国人素有的“大一统”思想,中医的“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整体疗法,以及中国文化偏重综合、弱于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六.意像思维
    意象思维方式亦称为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可分为三类:1)符号意象思维,用某种符号来象征一些神秘的自然法则,如《易经》中的“--”“-”,各种道教,佛教的灵符。2)玄想意象思维,用选择出的意象符号来象征事物本质或某种“形而上”的东西,如老子、庄子的“道”、玄学中的“无”“自然”,朱熹的“太极”、“天理”等。3)审美意象思维,通过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思想境界,如王维的诗、苏轼的词、中国的山水画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B][B]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优点是富于灵感,带有跳跃性和创造性,但它的缺点是不够严密、精确,缺乏科学性。从这种思维可以明白为甚么中国古人长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而乏于科学技术的创新。
 七.循环变易
中国古人认为,“物极必反”只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半路程。如果从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来说,则是一反一复,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的。老子一方面讲"道"生天地万物,同时又讲万物复归于"道",整个宇宙都处在这个大循环之中。《易经》同样也倡导终则有始,反复其道的变化观。中国古人不但用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观解释万物,还用它来解释社会运动和朝代的兴替。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董仲舒的“三正三统”说,把中国的历史纳入一永远的循环往复之中。以至于今天人们还常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帝轮流坐,今朝到我家”。
  八.物极必反
     中国人普遍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易经》:“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那么,事物在什么地步才发生这种转变呢?那就是,无论任何事物,到了盈满或顶点时,便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自汉代《淮南子》明确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后,它便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思维模式。这里的“极”,实际上是一种极限、顶点。之所以发生物极必反,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当一方势力上升,达到顶点时,便转而消退;另一方则相反,由消而长,这时就发生物极必反。
 九.万物一体
    中国先哲,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皆是“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儒家则表现为对万物的仁爱上,认为万物中的一草一木皆与我息息相关。在这种境界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甚至认为虫鱼鸟兽皆有其存在的理由。在这里,已无主客之分,物我之别。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界之所以“鸢飞鱼跃,一片生机,乃是因为在其中投射了人的仁爱胸怀,是主体体验的结果。”在道家则表现为“浑沌”,人与鸟兽同处,与万物并育,不知君子小人之分,亦不知牛马之别。一切皆按各自的本性发展,共同组成自然的整体。自然界之所以自由自在,一片生机,乃是人把自己那超越一切藩篱的精神体验投射到万物之中的结果。

十.天人合一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十一.穷理尽性
     中国古代哲人几乎皆讲穷理和尽性,但他们所穷的“理”却是人心中天赋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所尽的“性”是具有人类社会涵义的“性”或行为准则。其实“理”和“性”是合二而一的。理是从外在或天的角度说,而性是从内在或人的角度讲。二者的结合则通过“命”,故《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其实,“理”在本质上就是“礼”,是社会政治、伦理原则的总称和一切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这种原则本来是人类社会长时期形成的。但先古哲人将之上升为宇宙自然的总原则,再通过“天命”的手段,把它内在于万物中成为万物个体的“性”。穷理尽性就是认识这种“天然的秩序”,并切身践履,达到与自身化而为一的境界。
    因此,中国人讲穷理,虽然于《荀子》、《墨子》、《公孙龙子》、《易经》等之中也表现出外向思维,探求物理的特征,但由于先哲将人生的意义定位于“自身精神境界”的成就,因此,这些人的穷理最终皆归于“尽性以至于命”。虽有惠施对外物的探求,却被庄子批评为“迷于万物而不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科学思维薄弱的原因。
 十二.情感体验
    中国人很注重情感体验层次上的意象思维,个人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和处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使用。由于过分重视情感因素和心灵体验,导致中国人在思维上缺乏概念的明晰性和确定性,没有形成形式化和公理化的思维传统。
   在个人心灵体验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或从具体感受中抽象出一般原则,使中国人很自然地将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之中,使自然万物皆具有人的特点。它不但表现在哲学家认识外物的态度上,如曾点之乐,庄子的鱼之乐,还体现在文学家的创作主题上,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关汉卿的“六月飞雪”,以及曹雪芹的“木石姻缘”。
     此外,中国人认为山川树木皆有灵气,封禅、祭河也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十三.明心见性
    禅宗的思维或成佛方式。自南北朝时竺道生首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佛性便被从神圣的彼岸拉回到每个人的心里。因此,慧能说,“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这个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十四.渐悟思维
    渐悟思维贯穿于中国古代各家思想之中。它的特点在于主体从思维的对象和内容方面作好必要的准备,经过某种契机的引发,突然认识到事物的全体和真相。认识到事物的真相或全体, 在道家称为“悟道”;在儒家称为“豁然贯通”;在佛教称为“成佛。”
     在佛教,渐悟又名“因缘见性”。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积德修道的助缘,才能见性成佛。最著名的是神秀的渐悟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生尘埃。"
 
在儒家,最明显地体现在程颐的“脱然贯通”和朱熹的“豁然贯通”说。他们认为,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秤谌,才能在“用力之久”的工夫中达到“豁然贯通”。故荀子对渐悟总结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灵也,思之极也。”

十五.浑沌思维
    混沌思维最明显地表现是,认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说、也无法说的。.为此,儒、释、道三家皆将对世界的最终认识当作个人的直觉体验.这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为此,庄子曾举出了有趣的“浑沌凿窍”的故事。
 “南海的帝王叫 ,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之国的帝王叫浑沌, 、忽经常到浑沌那里游玩,浑沌对他们很好。忽想报答浑沌的友善。商量说:“人都有七窍用来视听,用来呼息、吃饭,浑沌却没有,咱们给他凿个吧!”两人于是每天凿了一窍,凿了七天,七窍全俱,而浑沌却死了。
  混沌思维的结果就是认识到“万物一体”。这不但是一种认识的结果,还是人格提升的一种精神境界。无论儒、释、道观点上如何相异,但他们的最终境界都是一致的。如庄子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僧肇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等等。
 
十六.躬身践履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在于成就高尚的人格,而高尚的人格不是通过知识积累所能达到的。因此,伴随成德的学问,自然形成一种切身践履圣人之言的思维。它具体表现在如何通过将圣人之教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最终成圣成贤。
故《大学》在列了三纲领,八条目之后,直接道出“一是皆以身为本”。只有个体通过躬身实践,才能成为圣贤,受人尊敬。否则,便会被人斥为赵括马谡之流,不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当然,无论儒家、佛教和道家,所强调的躬身践履都与西方的科学实验俨然是两回事。中国古人的躬身践履是对圣人之言的信仰和执行,在这里不存在怀疑,只存在印证。如果你印证不了,那说明你自身有问题,决不能在圣人之言上找毛病。其目的便是达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思维方式决定成功(古人)相关推荐

  1. 未来编程语言的走向_在编程方面我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以及让我成功的原因

    未来编程语言的走向 In the past 10 years, I've had three separate experiences trying to learn programming. I'v ...

  2. 是什么在主宰着我们自身的行动?

    是什么在主宰着我们自身的行动? 是大脑吗? 应该是大脑中的思维方式. 成功的来临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正确的思维方式, 正确的思维方式会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有了正确的方向,你才知道沿着什么样的路线走 ...

  3. 多益网络_网络安全的未来日益激烈的信息控制之战

    多益网络 Over two decades ago, Alphabet CEO Eric Schmidt noted, "The Internet is the first thing th ...

  4. 产品故事|你所不知道的语雀画板

    1974年的美国,一位名叫阿瑟·拉弗的经济学家,在哥伦比亚的酒吧遇到两名政客,他想要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税率上升,税收并没有随之上涨? 对方并无经济学背景,想在短时间内用语言解释清楚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

  5. 重磅综述:精准精神病学机器学习的现代观点

    1. 全局 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种流行病,给医疗保健系统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迄今为止,仍然缺乏生物标志物和个体化治疗指南.近年来,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在分析精神病学的神 ...

  6. 《谁还能说〈周易〉读不懂、没读懂?》系列论文(之二):《 象数解读:太极-八卦-序卦 》(吉 华)...

    内容摘要: 本文以<周易>原本解卦系辞的"二进制数理"为解读方法,通过对<系辞传>"<易>有太极-"章的综合分析,说明了由太 ...

  7. 学习JavaScript之前,这些知识你应该知道?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程序员,你就需要在你的工具箱中安装 JavaScript. 如今,JavaScript 已成为就业市场上最受欢迎和需求量最大的语言之一.开发人员经常使用它来构建网站.设计游戏和制 ...

  8. 五种思维方式助力商人成功

    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有思维. 而商人群体是人类的精英人群之一,那么,他们的思维和逻辑方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沈阳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对160名商人进行心理调查,发现了商人 ...

  9. 成功人士分析问题的11种思维方式

    1.溯源思维:追根溯源,以过去来衡量现在把握未来,例如全球电商发展史来解读中国电商的现状   2.对比思维: 变换空间/时间维度来解读当前事物,例如以深圳居住证制度来对比北京居住证   3.换位思维: ...

最新文章

  1. R语言编写自定义分组统计函数(customize statistics function)可视化分组箱图并在X轴标签下方添加分组对应的统计值(样本数N、中位数median、四分位数的间距iqr)
  2. jquery对象PHP转换,jQuery对象与DOM对象转换方法详解_jquery
  3.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4. 计算机基础--认识CPU
  5. 阿里开发者招聘节 | 面试题06-07: MySQL的数据如何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6. 隐藏windows任务栏中的窗口显示
  7. 服务器监控页面html_Nmon实时监控并生成HTML监控报告
  8. Linux (转)解析 xinetd.conf
  9. Atitit 互联网行业如何提升收入 经济学概论读后感 attilax总结 1. 收入“四 位一体”的理论(工资、利润、利息、地租) 1 2. 提升收入,就要提升这4个象限的收入 1 3. 如
  10. Jupyter Notebook 添加说明表格Cell
  11. 一个时代的剪影-----汉 (作者:金立扬)
  12. julia linux下载位置,在 Ubuntu 上安装 Julia
  13. Tcl -- proc
  14. iPhone 可以DIY了?苹果推出自助维修计划
  15. CF677C Vanya and Label
  16. 传统安防互联网化无插件直播分析及解决方案
  17. MG动画值得企业参与应用吗?
  18. [Mysql] 多表连接查询
  19. Python+IDM实现百度网盘批量下载
  20. Windows10系统盘清理实用攻略

热门文章

  1. 【竞赛篇-新苗申报立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申报经验
  2. MTK-call history operate
  3. 电子签约B2B供应链,又一个行业发展新动态!
  4. 佩斯大学计算机世界排名,佩斯大学计算机专业详解
  5. 2013.12.27 泡面吧--简单的斐波那契数列
  6. fcntl.py模块
  7. xp计算机怎么共享网络,windows XP下如何实现共享上网的方法
  8. 科技部认定164家独角兽全名单:蚂蚁金服滴滴小米估值领跑
  9. HTTP协议-教程(一)
  10. springBoot项目中Graphics2D在linux上使用Font字体出现乱码或者中文字无法显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