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深度学习篇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Excerpt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AI)一直是媒体大肆炒作的热点话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和人工智能都出现在不计其数的文章中,而这些文章通常都发表于非技术出版物。我们的未来被描绘成拥有智能聊天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虚拟助手,这一未来有时被渲染成可 …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AI)一直是媒体大肆炒作的热点话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和人工智能都出现在不计其数的文章中,而这些文章通常都发表于非技术出版物。我们的未来被描绘成拥有智能聊天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虚拟助手,这一未来有时被渲染成可怕的景象, 有时则被描绘为乌托邦,人类的工作将十分稀少,大部分经济活动都由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体 (AI agent)来完成。对于未来或当前的机器学习从业者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从噪声中识别出信号, 从而在过度炒作的新闻稿中发现改变世界的重大进展。我们的未来充满风险,而你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读完本书后,你将会成为人工智能体的开发者之一。那么我们首先来回答下列问题:到目前为止,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深度学习有多重要?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媒体炒作是否可信? 本章将介绍关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必要背景。

1.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首先,在提到人工智能时,我们需要明确定义所讨论的内容。什么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与深度学习(见图 1-1)?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 1-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1.1.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诞生于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计算机科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少数先驱开始提出疑问: 计算机是否能够“思考”?我们今天仍在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人工智能的简洁定义如下:努力将通常由人类完成的智力任务自动化。因此,人工智能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不仅包括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还包括更多不涉及学习的方法。例如,早期的国际象棋程序仅包含程序员精心编写的硬编码规则,并不属于机器学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专家相信,只要程序员精心编写足够多的明确规则来处理知识,就可以实现与人类水平相当的人工智能。这一方法被称 为符号主义人工智能(symbolic AI),从 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末是人工智能的主流范式。 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热潮中,这一方法的热度达到了顶峰。

虽然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适合用来解决定义明确的逻辑问题,比如下国际象棋,但它难以给出明确的规则来解决更加复杂、模糊的问题,比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和语言翻译。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替代符号主义人工智能,这就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1.1.2 机器学习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埃达 •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是查尔斯 • 巴贝奇的好友兼合作者,后者发明了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即第一台通用的机械式计算机。虽然分析机这一想法富有远见,并且相当超前,但它在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设计出来时并没有打算用作通用计算机, 因为当时还没有“通用计算”这一概念。它的用途仅仅是利用机械操作将数学分析领域的某些计算自动化,因此得名“分析机”。1843 年,埃达 •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对这项发明评论道:“分析机谈不上能创造什么东西。它只能完成我们命令它做的任何事情……它的职责是帮助我们去实现我们已知的事情。”

随后,人工智能先驱阿兰 • 图灵在其1950 年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中,引用了上述评论并将其称为“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异议”。图灵在这篇论文中介绍了图 灵测试以及日后人工智能所包含的重要概念。在引述埃达 •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同时,图灵还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通用计算机是否能够学习与创新?他得出的结论是“能”。

机器学习的概念就来自于图灵的这个问题:对于计算机而言,除了“我们命令它做的任何事情”之外,它能否自我学习执行特定任务的方法?计算机能否让我们大吃一惊?如果没有程序员精心编写的数据处理规则,计算机能否通过观察数据自动学会这些规则?

图灵的这个问题引出了一种新的编程范式。在经典的程序设计(即符号主义人工智能的范 式)中,人们输入的是规则(即程序)和需要根据这些规则进行处理的数据,系统输出的是答案 (见图 1-2)。利用机器学习,人们输入的是数据和从这些数据中预期得到的答案,系统输出的是规则。这些规则随后可应用于新的数据,并使计算机自主生成答案。

图 1-2 机器学习:一种新的编程范式

机器学习系统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明确地用程序编写出来的。将与某个任务相关的许多示例输入机器学习系统,它会在这些示例中找到统计结构,从而最终找到规则将任务自动化。 举个例子,你想为度假照片添加标签,并且希望将这项任务自动化,那么你可以将许多人工 好标签的照片输入机器学习系统,系统将学会将照片与特定标签联系在一起的统计规则。

虽然机器学习在20 世纪90 年代才开始蓬勃发展,但它迅速成为人工智能最受欢迎且最成 功的分支领域。这一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速度更快的硬件与更大的数据集。机器学习与数理统计密切相关,但二者在几个重要方面有所不同。不同于统计学,机器学习经常用于处理复杂的大型数据集(比如包含数百万张图像的数据集,每张图像又包含数万个像素),用经典的统计分 析(比如贝叶斯分析)来处理这种数据集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 呈现出相对较少的数学理论(可能太少了),并且是以工程为导向的。这是一门需要上手实践的 学科,想法更多地是靠实践来证明,而不是靠理论推导。

1.1.3 从数据中学习表示

为了给出深度学习的定义并搞清楚深度学习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的区别,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机器学习算法在做什么。前面说过,给定包含预期结果的示例,机器学习将会发现执行一项数据处理任务的规则。因此,我们需要以下三个要素来进行机器学习。

  • **输入数据点。**例如,你的任务是语音识别,那么这些数据点可能是记录人们说话的声音 文件。如果你的任务是为图像添加标签,那么这些数据点可能是图像。
  • **预期输出的示例。**对于语音识别任务来说,这些示例可能是人们根据声音文件整理生成 的文本。对于图像标记任务来说,预期输出可能是“狗”“猫”之类的标签。
  • **衡量算法效果好坏的方法。**这一衡量方法是为了计算算法的当前输出与预期输出的差距。 衡量结果是一种反馈信号,用于调节算法的工作方式。这个调节步骤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

机器学习模型将输入数据变换为有意义的输出,这是一个从已知的输入和输出示例中进行 “学习”的过程。因此,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核心问题在于有意义地变换数据,换句话说,在于学习输入数据的有用表示representation)——这种表示可以让数据更接近预期输出。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表示?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查看数据(即表征数据或将数据编码)。例如,彩色图像可以编码为RGB(红- 绿 - 蓝)格式或 HSV(色相 - 饱和度 - 明度)格式,这是对相同数据的两种不同表示。在处理某些任务时,使用某种表示可能会很困难,但换用另一种表示就会变得很简单。举个例子,对于“选择图像中所有红色像素”这个任务,使用 RGB 格式会更简单,而对于“降 低图像饱和度”这个任务,使用 HSV 格式则更简单。机器学习模型都是为输入数据寻找合适的表示——对数据进行变换,使其更适合手头的任务(比如分类任务)。

我们来具体说明这一点。考虑x 轴、y 轴和在这个(x, y) 坐标系 中由坐标表示的一些点,如图 1-3 所示。

图 1-3 一些样本数据

可以看到,图中有一些白点和一些黑点。假设我们想要开发一个算法,输入一个点的坐标(x, y),就能够判断这个点是黑色还是白 色。在这个例子中:

  • 输入是点的坐标;
  • 预期输出是点的颜色;
  • 衡量算法效果好坏的一种方法是,正确分类的点所占的百分比。

这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数据表示,可以明确区分白点与黑点。可用的方法有很多,这 里用的是坐标变换,如图 1-4 所示。

图 1-4 坐标变换

在这个新的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可以看作数据的一种新的表示。这种表示很棒!利用这种新的表示,用一条简单的规则就可以描述黑 / 白分类问题:“x>0 的是黑点”或“x<0 的是白点”。 这种新的表示基本上解决了该分类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人为定义了坐标变换。但是,如果我们尝试系统性地搜索各种可能的坐标变换,并用正确分类的点所占百分比作为反馈信号,那么我们做的就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中的学习指的是,寻找更好数据表示的自动搜索过程

所有机器学习算法都包括自动寻找这样一种变换:这种变换可以根据任务将数据转化为更加有用的表示。这些操作可能是前面提到的坐标变换,也可能是线性投影(可能会破坏信息)、平移、 非线性操作(比如“选择所有x>0 的点”),等等。机器学习算法在寻找这些变换时通常没有什么创造性,而仅仅是遍历一组预先定义好的操作,这组操作叫作假设空间(hypothesis space)。

这就是机器学习的技术定义:**在预先定义好的可能性空间中,利用反馈信号的指引来寻找输入数据的有用表示。**这个简单的想法可以解决相当多的智能任务,从语音识别到自动驾驶都能解决。

现在你理解了学习的含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深度学习的特殊之处。

1.1.4 深度学习之“深度”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是从数据中学习表示的一种新方法,强调从连续 的层(layer)中进行学习,这些层对应于越来越有意义的表示。“深度学习”中的“深度”指的并不是利用这种方法所获取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表示层。数据模型中包含多少层,这被称为模型的深度(depth)。这一领域的其他名称包括分层表示学习(layered representations learning)和层级表示学习(hierarchical representations learning)。现代深度学习通常包含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连续的表示层,这些表示层全都是从训练数据中自动学习的。与此相反,其他机器学习方法的重点往往是仅仅学习一两层的数据表示,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浅层学习(shallow learning)。

在深度学习中,这些分层表示几乎总是通过叫作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的模型来学习得到的。神经网络的结构是逐层堆叠。神经网络这一术语来自于神经生物学,然而,虽然深度学习的一些核心概念是从人们对大脑的理解中汲取部分灵感而形成的,但深度学习模型不是大脑模型。没有证据表明大脑的学习机制与现代深度学习模型所使用的相同。你可能会读到一些流行科学的文章,宣称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与大脑相似或者是根据大脑的工作原理进行建模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这一领域的新人来说,如果认为深度学习与神经生物学存在任何关系, 那将使人困惑,只会起到反作用。你无须那种“就像我们的头脑一样”的神秘包装,**最好也忘掉读过的深度学习与生物学之间的假想联系。**就我们的目的而言,深度学习是从数据中学习表示的一种数学框架。

深度学习算法学到的表示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一个多层网络(见图 1-5)如何对数字图像进行变换,以便识别图像中所包含的数字。

图 1-5 用于数字分类的深度神经网络

如图1-6 所示,这个网络将数字图像转换成与原始图像差别越来越大的表示,而其中关于 最终结果的信息却越来越丰富。你可以将深度网络看作多级信息蒸馏操作:信息穿过连续的过滤器,其纯度越来越高(即对任务的帮助越来越大)。

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技术定义:**学习数据表示的多级方法。**这个想法很简单,但事实证明, 非常简单的机制如果具有足够大的规模,将会产生魔法般的效果。

图 1-6 数字图像分类模型学到的深度表示

1.1.5 用三张图理解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

现在你已经知道,机器学习是将输入(比如图像)映射到目标(比如标签“猫”),这一过程是通过观察许多输入和目标的示例来完成的。你还知道,深度神经网络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数据变换(层)来实现这种输入到目标的映射,而这些数据变换都是通过观察示例学习到的。下面来具体看一下这种学习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神经网络中每层对输入数据所做的具体操作保存在该层的权重weight)中,其本质是一串数字。用术语来说,每层实现的变换由其权重来参数化(parameterize,见图1-7)。权重有时也被称为该层的参数parameter)。在这种语境下,学习的意思是为神经网络的所有层找到一组权重值,使得该网络能够将每个示例输入与其目标正确地一一对应。但重点来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可能包含数千万个参数。找到所有参数的正确取值可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考虑到修改某个参数值将会影响其他所有参数的行为。

图 1-7 神经网络是由其权重来参数化

想要控制一件事物,首先需要能够观察它。想要控制神经网络的输出,**就需要能够衡量该输出与预期值之间的距离。**这是神经网络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的任务,该函数也叫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损失函数的输入是网络预测值与真实目标值(即你希望网络输出的结果),然后计算一个距离值,衡量该网络在这个示例上的效果好坏(见图 1-8)。

图 1-8 损失函数用来衡量网络输出结果的质量

深度学习的基本技巧是利用这个距离值作为反馈信号来对权重值进行微调,以降低当前示例对应的损失值(见图1-9)。这种调节由优化器(optimizer)来完成,它实现了所谓的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算法,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算法。下一章中会详细地解释反向传播的工作原理。

一开始对神经网络的权重随机赋值,因此网络只是实现了一系列随机变换。其输出结果自然也和理想值相去甚远,相应地,损失值也很高。但随着网络处理的示例越来越多,权重值也在向正确的方向逐步微调,损失值也逐渐降低。这就是训练循环training loop),将这种循环重复足够多的次数(通常对数千个示例进行数十次迭代),得到的权重值可以使损失函数最小。具有最小损失的网络,其输出值与目标值尽可能地接近,这就是训练好的网络。再次强调,这是一个简单的机制,一旦具有足够大的规模,将会产生魔法般的效果。

1.1.6 深度学习已经取得的进展

虽然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一个相当有年头的分支领域,但在21 世纪前十年才崛起。在随后 的几年里,它在实践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在视觉和听觉等感知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这些问题所涉及的技术,在人类看来是非常自然、非常直观的,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是机器难以解决的。

特别要强调的是,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了以下突破,它们都是机器学习历史上非常困难的领域:

  • 接近人类水平的图像分类
  • 接近人类水平的语音识别
  • 接近人类水平的手写文字转录
  • 更好的机器翻译
  • 更好的文本到语音转换
  • 数字助理,比如谷歌即时(Google Now)和亚马逊 Alexa
  • 接近人类水平的自动驾驶
  • 更好的广告定向投放,Google、百度、必应都在使用
  • 更好的网络搜索结果
  • 能够回答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
  • 在围棋上战胜人类

我们仍然在探索深度学习能力的边界。我们已经开始将其应用于机器感知和自然语言理解 之外的各种问题,比如形式推理。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这可能预示着深度学习将能够协助人类进行科学研究、软件开发等活动。

1.1.7 不要相信短期炒作

虽然深度学习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人们对这一领域在未来十年间能够取得的成就似乎期望过高。虽然一些改变世界的应用(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触手可及,但更多的应用可能在长时间内仍然难以实现,比如可信的对话系统、达到人类水平的跨任意语言的机器翻译、达到人类水平的自然语言理解。我们尤其不应该把达到人类水平的通用智能(human-leve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讨论太当回事。在短期内期望过高的风险是,一旦技术上没有实现,那么研究投资将会停止,而这会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展缓慢。

这种事曾经发生过。人们曾对人工智能极度乐观,随后是失望与怀疑,进而导致资金匮乏。 这种循环发生过两次,最早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在早期的那些年里,人们激动地预测着人工智能的未来。马文 • 闵斯基是符号主义人工智能方法最有名的先驱和支持者之一,他在 1967 年宣称:“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将基本解决创造‘人工智能’的问题。”三 年后的1970 年,他做出了更为精确的定量预测:“在三到八年的时间里,我们将拥有一台具有人类平均智能的机器。”在2016 年,这一目标看起来仍然十分遥远,遥远到我们无法预测需要 多长时间才能实现。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初,一些专家却相信这一目标近在咫尺(正 如今天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几年之后,由于这些过高的期望未能实现,研究人员和政府资金 均转向其他领域,这标志着第一次人工智能冬天(AI winter)的开始(这一说法来自“核冬天”, 因为当时是冷战高峰之后不久)。

这并不是人工智能的最后一个冬天。20 世纪80 年代,一种新的符号主义人工智能——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开始在大公司中受到追捧。最初的几个成功案例引发了一轮投资热潮,进而全球企业都开始设立人工智能部门来开发专家系统。1985 年前后,各家公司每年在这项技术上的花费超过 10 亿美元。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这些系统的维护费用变得很高,难以扩展,并且应用范围有限,人们逐渐对其失去兴趣。于是开始了第二次人工智能冬天。

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人工智能炒作与让人失望的第三次循环,而且我们仍处于极度乐观的阶 段。最好的做法是降低我们的短期期望,确保对这一技术领域不太了解的人能够清楚地知道深度学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1.1.8 人工智能的未来

虽然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短期期望可能不切实际,但长远来看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才刚刚开 始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许多重要的问题,从医疗诊断到数字助手,在这些问题上深度学习都发挥 了变革性作用。过去五年里,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工智能短短的历史中前所未见的资金投入,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进展却很少能够转化为改变 世界的产品和流程。深度学习的大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用,至少尚未应用到它在各行各业 中能够解决的所有问题上。你的医生和会计师都还没有使用人工智能。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 不会用到人工智能。当然,你可以向智能手机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得到合理的回答,也可以在亚 马逊网站上得到相当有用的产品推荐,还可以在谷歌相册(Google Photos)网站搜索“生日” 并立刻找到上个月你女儿生日聚会的照片。与过去相比,这些技术已大不相同,但这些工具仍然只是日常生活的陪衬。人工智能仍需进一步转变为我们工作、思考和生活的核心。

眼下,我们似乎很难相信人工智能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它还没有被广泛地部署应用——正如1995 年,我们也难以相信互联网在未来会产生的影响。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互联网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今天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但不要怀疑:人工智能即将到来。在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你的助手,甚至成为你的朋友。它会回答你的问题,帮助你教育孩子,并关注你的健康。它还会将生活用品送到你家门口,并开车将你从A地送到B地。它还会是你与日益复杂的、信息密集的世界之间的接口。 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将会帮助科学家在所有科学领域(从基因学到数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而帮助人类整体向前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一些挫折,也可能会遇到新的人工智能冬天,正如互联网行业那样,在 1998—1999 年被过度炒作,进而在 21 世纪初遭遇破产,并导致投资停止。但我们最终会实现上述目标。人工智能最终将应用到我们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正如今天的互联网一样。

不要相信短期的炒作,但一定要相信长期的愿景。人工智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这一潜力的范围大到难以想象,但人工智能终将到来,它将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世界。

1.2 深度学习之前:机器学习简史

深度学习已经得到了人工智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公众关注度和产业投资,但这并不是机器学习的第一次成功。可以这样说,当前工业界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机器学习算法都不是深度学习算法。深度学习不一定总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工具:有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深度学习不适用;有时用其他算法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你第一次接触的机器学习就是深度学习,那你可能会发现手中握着一把深度学习“锤子”,而所有机器学习问题看起来都像是“钉子”。为了避免陷入这个误区,唯一的方法就是熟悉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实践。

关于经典机器学习方法的详细讨论已经超出了本书范围,但我们将简要回顾这些方法,并介绍这些方法的历史背景。这样我们可以将深度学习放入机器学习的大背景中,并更好地理解深度学习的起源以及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1.2.1 概率建模

概率建模probabilistic modeling)是统计学原理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它是最早的机器学习形式之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其中最有名的算法之一就是朴素贝叶斯算法

朴素贝叶斯是一类基于应用贝叶斯定理的机器学习分类器,它假设输入数据的特征都是独立的。这是一个很强的假设,或者说“朴素的”假设,其名称正来源于此。这种数据分析方法比计算机出现得还要早,在其第一次被计算机实现(很可能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的几十年前就已经靠人工计算来应用了。贝叶斯定理和统计学基础可以追溯到18 世纪,你学会了这两点就可以开始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了。

另一个密切相关的模型是 logistic 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简称logreg),它有时被认为是 现代机器学习的“hello world”。不要被它的名称所误导——logreg 是一种分类算法,而不是回 归算法。与朴素贝叶斯类似,logreg 的出现也比计算机早很长时间,但由于它既简单又通用, 至今仍然很有用。面对一个数据集,数据科学家通常会首先尝试使用这个算法,以便初步熟悉 手头的分类任务。

1.2.2 早期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早期的迭代方法已经完全被本文所介绍的现代方法所取代,但仍有助于我们了解深度学习的起源。虽然人们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将神经网络作为玩具项目,并对其核心思想进行研究,但这一方法在数十年后才被人们所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训练大型神经网络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发生了变化,当时很多人都独立地重新发现了反向传播算法——一种利用梯度下降优化来训练一系列参数化运算链的方法(后面将给出这些概念的具体定义),并开始将其应用于神经网络。

贝尔实验室于1989 年第一次成功实现了神经网络的实践应用,当时 Yann LeCun 将卷积神经网络的早期思想与反向传播算法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手写数字分类问题,由此得到名为 LeNet 的网络,在 20 世纪 90 年代被美国邮政署采用,用于自动读取信封上的邮政编码。

1.2.3 核方法

上节所述神经网络取得了第一次成功,并在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在研究人员中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这时声名鹊起,很快就使人们将神经网络抛诸脑后。这种方法就是核方法(kernel method)。核方法是一组分类算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虽然Vladimir Vapnik 和 Alexey Chervonenkis 早在1963 年就发表了较早版本的线性公式,但 SVM的现代公式由Vladimir Vapnik和Corinna Cortes于20世纪90年代 初在贝尔实验室提出,并发表于 1995 年。

SVM 的目标是通过在属于两个不同类别的两组数据点之间找到良好决策边界decision boundary,见图1-10)来解决分类问题。决策边界可以看作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将 训练数据 划分为两块空间,分别对应于两个类别。对于新数据点的分类,你只需判断它位于决策边界的哪一侧。

图 1-10 决策边界

SVM 通过两步来寻找决策边界。

  • 将数据映射到一个新的高维表示,这时决策边界可以用一个超平面来表示(如果数据像 图 1-10 那样是二维的,那么超平面就是一条直线)。
  • 尽量让超平面与每个类别最近的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最大化,从而计算出良好决策边界(分割超平面),这一步叫作间隔最大化maximizing the margin)。这样决策边界可以很好地推广到训练数据集之外的新样本。

将数据映射到高维表示从而使分类问题简化,这一技巧可能听起来很不错,但在实践中通 常是难以计算的。这时就需要用到核技巧(kernel trick,核方法正是因这一核心思想而得名)。 其基本思想是:要想在新的表示空间中找到良好的决策超平面,你不需要在新空间中直接计算 点的坐标,只需要在新空间中计算点对之间的距离,而利用核函数(kernel function)可以高效 地完成这种计算。核函数是一个在计算上能够实现的操作,将原始空间中的任意两点映射为这 两点在目标表示空间中的距离,完全避免了对新表示进行直接计算。核函数通常是人为选择的, 而不是从数据中学到的——对于 SVM 来说,只有分割超平面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SVM 刚刚出现时,在简单的分类问题上表现出了最好的性能。当时只有少数机器学习方法得到大量的理论支持,并且适合用于严肃的数学分析,因而非常易于理解和解释,SVM 就是其中之一。由于 SVM 具有这些有用的性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在实践中非常流行。

但是,SVM 很难扩展到大型数据集,并且在图像分类等感知问题上的效果也不好。SVM 是一种比较浅层的方法,因此要想将其应用于感知问题,首先需要手动提取出有用的表示(这叫作特征工程),这一步骤很难,而且不稳定。

1.2.4 决策树、随机森林与梯度提升机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类似于流程图的结构,可以对输入数据点进行分类或根据给定输入来预测输出值(见图1-11)。决策树的可视化和解释都很简单。在21 世纪前十年,从数据中学习得到的决策树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到了 2010 年,决策树经常比核方法更受欢迎。

图 1-11  决策树:需要学习的参数是关于数据的问题。举个例子,问题可能是:
“数据中第 2 个系数是否大于 3.5 ?”

特别是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它引入了一种健壮且实用的决策树学习方法,即 首先构建许多决策树,然后将它们的输出集成在一起。随机森林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任何浅层的机器学习任务来说,它几乎总是第二好的算法。**广受欢迎的机器学习竞赛网站 Kaggle 在 2010 年上线后,随机森林迅速成为平台上人们的最爱,直到 2014 年才被 梯度提升机 所取代。与随机森林类似,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也是将弱预测模型(通常是决策树)集成的机器学习技术。它使用了梯度提升方法,通过迭代地训练新模型来专门解决之前模型的弱点,从而改进任何机器学习模型的效果。将梯度提升技术应用于决策树时,得到的模型与随机森林具有相似的性质,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效果都比随机森林要好。它可能是目前处理非感知数据最好的算法之一(如果非要加个“之一”的话)。和深度学习一样,它也是 Kaggle 竞赛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1.2.5 回到神经网络

虽然神经网络几乎被整个科学界完全忽略,但仍有一些人在继续研究神经网络,并在2010 年左右开始取得重大突破。这些人包括:多伦多大学Geoffrey Hinton 的小组、蒙特利尔大学的 Yoshua Bengio、纽约大学的 Yann LeCun 和瑞士的 IDSIA

2011 年,来自IDSIA 的 Dan Ciresan 开始利用GPU 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赢得学术性的图像分类竞赛,这是现代深度学习第一次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但真正的转折性时刻出现在 2012 年, 当年Hinton 小组参加了每年一次的大规模图像分类挑战赛ImageNet。ImageNet 挑战赛在当时 以困难著称,参赛者需要对 140 万张高分辨率彩色图像进行训练,然后将其划分到 1000 个不同 的类别中。2011 年,获胜的模型基于经典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其 top-5 精度 a 只有 74.3%。到了 2012 年,由 Alex Krizhevsky 带领并由Geoffrey Hinton 提供建议的小组,实现了83.6% 的 top-5 精度——这是一项重大突破。此后,**这项竞赛每年都由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所主导。**到了 2015 年, 获胜者的精度达到了 96.4%,此时 ImageNet 的分类任务被认为是一个已经完全解决的问题。

自 2012 年以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net)已成为所有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首选算法。更 一般地说,它在所有感知任务上都有效。在2015 年和2016 年的主要计算机视觉会议上,几乎所有演讲都与 convnet 有关。与此同时,深度学习也在许多其他类型的问题上得到应用,比如自然语言处理。它已经在大量应用中完全取代了SVM 与决策树。举个例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多年来一直使用基于决策树的方法来分析来自大型强子对撞机(LHC)ATLAS 探测器 的粒子数据,但CERN 最终转向基于Keras 的深度神经网络,因为它的性能更好,而且在大型数据集上易于训练

1.2.6 深度学习有何不同

深度学习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原因在于它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深度学习还让解决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因为它将特征工程完全自动化,而这曾经是机器学习工作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先前的机器学习技术(浅层学习)仅包含将输入数据变换到一两个连续的表示空间,通常使用简单的变换,比如高维非线性投影(SVM)或决策树。但这些技术通常无法得到复杂问题所需要的精确表示。因此,人们必须竭尽全力让初始输入数据更适合用这些方法处理,也必须手动为数据设计好的表示层。这叫作特征工程。与此相反,深度学习完全将这个步骤自动化:**利用深度学习,你可以一次性学习所有特征,而无须自己手动设计。**这极大地简化了机器学习工作流程,通常将复杂的多阶段流程替换为一个简单的、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 你可能会问,如果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多个连续表示层,那么能否重复应用浅层方法,以实现和深度学习类似的效果?在实践中,如果连续应用浅层学习方法,其收益会随着层数增加迅速降低,因为三层模型中最优的第一表示层并不是单层或双层模型中最优的第一表示层。**深度学习的变革性在于,模型可以在同一时间共同学习所有表示层,而不是依次连续学习(这被称为贪婪学习)。**通过共同的特征学习,一旦模型修改某个内部特征,所有依赖于该特征的其他特征都会相应地自动调节适应,无须人为干预。一切都由单一反馈信号来监督:模型中的每一处变化都是为了最终目标服务。这种方法比贪婪地叠加浅层模型更加强大,因为它可以通过将复杂、 抽象的表示拆解为很多个中间空间(层)来学习这些表示,每个中间空间仅仅是前一个空间的简单变换。

深度学习从数据中进行学习时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通过渐进的、逐层的方式形成越来越复杂的表示;**第二,**对中间这些渐进的表示共同进行学习,每一层的变化都需要同时考虑上下两层的需要。**总之,这两个特征使得深度学习比先前的机器学习方法更加成功。

1.2.7 机器学习现状

要想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和工具的现状,一个好方法是看一下 Kaggle 上的机器学习竞赛。 Kaggle 上的竞争非常激烈(有些比赛有数千名参赛者,并提供数百万美元的奖金),而且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机器学习问题,所以它提供了一种现实方法来评判哪种方法有效、哪种方法无效。 那么哪种算法能够可靠地赢得竞赛呢?顶级参赛者都使用哪些工具?

在 2016 年和 2017 年,Kaggle 上主要有两大方法:梯度提升机和深度学习。具体而言,梯度提升机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的问题,而深度学习则用于图像分类等感知问题。使用前一种方法的人几乎都使用优秀的XGBoost 库,它同时支持数据科学最流行的两种语言:Python 和 R。 使用深度学习的 Kaggle 参赛者则大多使用Keras 库,因为它易于使用,非常灵活,并且支持 Python。

要想在如今的应用机器学习中取得成功,你应该熟悉这两种技术:梯度提升机用于浅层学习问题深度学习用于感知问题。用术语来说,你需要熟悉 XGBoostKeras,它们是目前主宰 Kaggle 竞赛的两个库。有了本书,你已经向这个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1.3 为什么是深度学习,为什么是现在

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的两个关键思想,即卷积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在1989 年就已经为人们所知。长短期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算法是深度学习处理时间序列的基础,它在 1997 年就被开发出来了,而且此后几乎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为什么深度学习在 2012 年之后才开始取得成功?这二十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的来说,三种技术力量在推动着机器学习的进步:

  • 硬件
  • 数据集和基准
  • 算法上的改进

由于这一领域是靠实验结果而不是理论指导的,所以只有当合适的数据和硬件可用于尝试新想法时(或者将旧想法的规模扩大,事实往往也是如此),才可能出现算法上的改进。机器学习不是数学或物理学,靠一支笔和一张纸就能实现重大进展。它是一门工程科学。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前十年,真正的瓶颈在于数据和硬件。但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 下面这些事情:互联网高速发展,并且针对游戏市场的需求开发出了高性能图形芯片。

1.3.1 硬件

从 1990 年到2010 年,非定制CPU 的速度提高了约5000 倍。因此,现在可以在笔记本电 脑上运行小型深度学习模型,但在 25 年前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对于计算机视觉或语音识别所使用的典型深度学习模型,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要比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高几个数量级。在20 世纪前十年里,NVIDIAAMD 等公司投资数十亿 美元来开发快速的大规模并行芯片(图形处理器,GPU),以便为越来越逼真的视频游戏提供图 形显示支持。这些芯片是廉价的、单一用途的超级计算机,用于在屏幕上实时渲染复杂的3D场景。 这些投资为科学界带来了好处。2007 年,NVIDIA 推出了 CUDA,作为其 GPU 系列的编程接口。 少量GPU 开始在各种高度并行化的应用中替代大量CPU 集群,并且最早应用于物理建模。深度神经网络主要由许多小矩阵乘法组成,它也是高度并行化的。2011 年前后,一些研究人员开始编写神经网络的 CUDA 实现,而 Dan Ciresana 和 Alex Krizhevskyb 属于第一批人。

这样,游戏市场资助了用于下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的超级计算。有时候,大事件都是从游戏 开始的。今天,NVIDIA TITAN X(一款游戏GPU,在2015 年底售价1000 美元)可以实现单精度6.6 TFLOPS 的峰值,即每秒进行6.6 万亿次 float32 运算。这比一台现代笔记本电脑的速度要快约 350 倍。使用一块 TITAN X 显卡,只需几天就可以训练出几年前赢得 ILSVRC 竞赛 的 ImageNet 模型。与此同时,大公司还在包含数百个 GPU 的集群上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这种类型的GPU 是专门针对深度学习的需求开发的,比如 NVIDIA Tesla K80。如果没有现代GPU, 这种集群的超级计算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深度学习行业已经开始超越GPU,开始投资于日益专业化的高效芯片来进行深度学习。2016 年,Google 在其年度I/O 大会上展示了张量处理器(TPU)项目,它是一种新的芯片设计,其开发目的完全是为了运行深度神经网络。据报道,它的速度比最好的 GPU 还要快 10 倍, 而且能效更高。

1.3.2 数据

人工智能有时被称为新的工业革命。如果深度学习是这场革命的蒸汽机,那么数据就是煤炭, 即驱动智能机器的原材料,没有煤炭一切皆不可能。就数据而言,除了过去20 年里存储硬件的 指数级增长(遵循摩尔定律),最大的变革来自于互联网的兴起,它使得收集与分发用于机器学习的超大型数据集变得可行。如今,大公司使用的图像数据集、视频数据集和自然语言数据集,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根本无法收集。例如,Flickr 网站上用户生成的图像标签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的数据宝库。YouTube 视频也是一座宝库。维基百科则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数据即

如果有一个数据集是深度学习兴起的催化剂的话,那么一定是 ImageNet 数据集。它包含 140 万张图像,这些图像已经被人工划分为1000 个图像类别(每张图像对应1 个类别)。但 ImageNet 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数量之大,还在于与它相关的年度竞赛。

正如 Kaggle 自 2010 年以来所展示的那样,公开竞赛是激励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挑战极限的极好方法。研究人员通过竞争来挑战共同基准,这极大地促进了近期深度学习的兴起。

1.3.3 算法

除了硬件和数据之外,直到20 世纪前十年的末期,我们仍没有可靠的方法来训练非常深的神经网络。因此,神经网络仍然很浅,仅使用一两个表示层,无法超越更为精确的浅层方法, 比如 SVM 和随机森林。关键问题在于通过多层叠加的梯度传播。随着层数的增加,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反馈信号会逐渐消失

这一情况在2009—2010 年左右发生了变化,当时出现了几个很简单但很重要的算法改进, 可以实现更好的梯度传播。

  • 更好的神经层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
  • 更好的权重初始化方案(weight-initialization scheme),一开始使用逐层预训练的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放弃了。
  • 更好的优化方案(optimization scheme),比如 RMSProp 和 Adam。

只有这些改进可以训练 10 层以上的模型时,深度学习才开始大放异彩。

最后,在2014 年、2015 年和2016 年,人们发现了更先进的有助于梯度传播的方法,比如 批标准化残差连接深度可分离卷积。今天,我们可以从头开始训练上千层的模型。

1.3.4 新的投资热潮

随着深度学习于 2012—2013 年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成为新的最优算法,并最终在所有感知任务上都成为最优算法,业界领导者开始注意到它。接下来就是逐步升温的业界投资热潮,远远 超出了人工智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任何投资。

2011 年,就在深度学习大放异彩之前,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风险投资总额大约为 1900 万美元,

几乎全都投给了浅层机器学习方法的实际应用。到了 2014 年,这一数字已经涨到了惊人的3.94 亿美元。这三年里创办了数十家创业公司,试图从深度学习炒作中获利。与此同时,Google、 Facebook、百度、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在内部研究部门进行投资,其金额很可能已经超过 了风险投资的现金流。其中只有少数金额被公之于众:2013 年,Google 收购了深度学习创业公 司 DeepMind,报道称收购价格为5 亿美元,这是历史上对人工智能公司的最高收购价格。2014 年,百度在硅谷启动了深度学习研究中心,为该项目投资3 亿美元。2016 年,深度学习硬件创 业公司 Nervana Systems 被英特尔收购,收购价格逾 4 亿美元。

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已成为这些科技巨头产品战略的核心。2015 年末,Google 首 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 表示:“机器学习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的核心技术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做所 有事情的方式。我们用心将其应用于所有产品,无论是搜索、广告、YouTube 还是 Google Play。 我们尚处于早期阶段,但你将会看到我们系统性地将机器学习应用于所有这些领域。”

由于这波投资热潮,短短五年间从事深度学习的人数从几千人涨到数万人,研究进展也达 到了惊人的速度。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种趋势会在短期内放缓。

1.3.5 深度学习的大众化

有许多新面孔进入深度学习领域,而主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是该领域所使用工具集的大众化。在早期,从事深度学习需要精通C++ 和CUDA,而它们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如今,**具有基本的Python 脚本技能,就可以从事高级的深度学习研究。**这主要得益于 Theano 及随后的 TensorFlow 的开发,以及 Keras 等用户友好型库的兴起。Theano 和 TensorFlow 是两个符号式的 张量运算的 Python 框架,都支持自动求微分,这极大地简化了新模型的实现过程。Keras 等用户友好型库则使深度学习变得像操纵乐高积木一样简单。Keras 在 2015 年初发布,并且很快就 成为大量创业公司、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转向该领域的首选深度学习解决方案。

1.3.6 这种趋势会持续吗

深度神经网络成为企业投资和研究人员纷纷选择的正确方法,它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换句话说,深度学习是否只是难以持续的昙花一现? 20 年后我们是否仍在使用深度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有几个重要的性质,证明了它确实是人工智能的革命,并且能长盛不衰。20 年后 我们可能不再使用神经网络,但我们那时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直接来自于现代深度学习及其核心概念。这些重要的性质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 简单。深度学习不需要特征工程,它将复杂的、不稳定的、工程量很大的流程替换为简 单的、端到端的可训练模型,这些模型通常只用到五六种不同的张量运算。
  • 可扩展。深度学习非常适合在GPU或TPU上并行计算,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摩尔定律。此外, 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小批量数据进行迭代来训练,因此可以在任意大小的数据集上进行 训练。(唯一的瓶颈是可用的并行计算能力,而由于摩尔定律,这一限制会越来越小。)
  • 多功能与可复用。与之前的许多机器学习方法不同,深度学习模型无须从头开始就可以 在附加数据上进行训练,因此可用于连续在线学习,这对于大型生产模型而言是非常重 要的特性。此外,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可用于其他用途,因此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举 个例子,可以将一个对图像分类进行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视频处理流程。这样我 们可以将以前的工作重新投入到日益复杂和强大的模型中。这也使得深度学习可以适用 于较小的数据集。

深度学习数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我们还没有发现其能力的界限。每过一个月,我们都会学到新的用例和工程改进,从而突破先前的局限。在一次科学革命之后,科学发展的速度通常会 遵循一条 S 形曲线:首先是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接着随着研究人员受到严重限制而逐渐稳定下来, 然后进一步的改进又逐渐增多。深度学习在 2017 年似乎处于这条 S 形曲线的前半部分,在未来几年将会取得更多进展。

Python深度学习篇二《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Excerpt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深度学习的历史及概念的介绍。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要理解深度学习,需要熟悉很多简单的数学概念:张量、张量运算、微分、梯度下降等。 本章目的是用不那么技术化的文字帮你建立 …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深度学习的历史及概念的介绍。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要理解深度学习,需要熟悉很多简单的数学概念:张量张量运算微分梯度下降等。 本章目的是用不那么技术化的文字帮你建立对这些概念的直觉。特别地,我们将避免使用数学符号,因为数学符号可能会令没有任何数学背景的人反感,而且对解释问题也不是绝对必要的。

本章将首先给出一个神经网络的示例,引出张量和梯度下降的概念,然后逐个详细介绍。 请记住,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后续章节中的示例至关重要。

读完本章后,你会对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然后就可以学习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了(从第 3 章开始)。

2.1 初识神经网络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神经网络示例,使用Python 的 Keras 库来学习手写数字分类。如果你 没用过 Keras 或类似的库,可能无法立刻搞懂这个例子中的全部内容。甚至你可能还没有安装 Keras。没关系,下一章会详细解释这个例子中的每个步骤。因此,如果其中某些步骤看起来有 些随意,或者像魔法一样,也请你不要担心。下面我们要开始了。

我们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将手写数字的灰度图像(28 像素×28 像素)划分到10 个类别 中(0~9)。我们将使用 MNIST 数据集,它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经典数据集,其历史几乎和这个领域一样长,而且已被人们深入研究。这个数据集包含 60000 张训练图像和 10000 张测试图 像,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即 MNIST 中 的 NIST)在20 世纪80 年代收集得到。你可以将“解决”MNIST 问题看作深度学习的“Hello World”,正是用它来验证你的算法是否按预期运行。当你成为机器学习从业者后,会发现 MNIST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科学论文、博客文章等中。图2-1给出了MNIST数据集的一些样本。

关于类和标签的说明

在机器学习中,分类问题中的某个类别叫作类(class)。数据点叫作样本(sample)。某 个样本对应的类叫作标签(label)。

图 2-1 MNIST 数字图像样本

你不需要现在就尝试在计算机上运行这个例子。但如果你想这么做的话,首先需要安装 Keras,安装方法见 3.3 节。

MNIST 数据集预先加载在 Keras 库中,其中包括 4 个 Numpy 数组。

代码清单 2-1 加载 Keras 中的 MNIST 数据集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mnist.load_data()

train_imagestrain_labels 组成了训练集(training set),模型将从这些数据中进行学习。然后在测试集(test set,即 test_imagestest_labels)上对模型进行测试。

图像被编码为 Numpy 数组,而标签是数字数组,取值范围为 0~9。图像和标签一一对应。

我们来看一下训练数据:

>>> train_images.shape
(60000, 28, 28)
>>> len(train_labels)
60000
>>> train_labels
array([5, 0, 4, ..., 5, 6, 8], dtype=uint8)

下面是测试数据:

>>> test_images.shape
(10000, 28, 28)
>>> len(test_labels)
10000
>>> test_labels
array([7, 2, 1, ..., 4, 5, 6], dtype=uint8)

接下来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将训练数据(train_imagestrain_labels)输入神经网络;其次,网络学习将图像和标签关联在一起;最后,网络对 test_images 生成预测, 而我们将验证这些预测与 test_labels 中的标签是否匹配。

下面我们来构建网络。再说一遍,你现在不需要理解这个例子的全部内容。

代码清单 2-2 网络架构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network = models.Sequential() network.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 28,))) network.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神经网络的核心组件是层(layer),它是一种数据处理模块,你可以将它看成数据过滤器。 进去一些数据,出来的数据变得更加有用。具体来说,层从输入数据中提取表示——我们期望这种表示有助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大多数深度学习都是将简单的层链接起来,从而实现渐进式的数据蒸馏data distillation)。深度学习模型就像是数据处理的筛子,包含一系列越来越精细的数据过滤器(即层)。

本例中的网络包含2 个 Dense 层,它们是密集连接(也叫全连接)的神经层。第二层(也是最后一层)是一个10 路 softmax 层,它将返回一个由10 个概率值(总和为1)组成的数组。 每个概率值表示当前数字图像属于 10 个数字类别中某一个的概率。

要想训练网络,我们还需要选择编译(compile)步骤的三个参数。

  •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网络如何衡量在训练数据上的性能,即网络如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优化器(optimizer):基于训练数据和损失函数来更新网络的机制。
  • 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控的指标(metric):本例只关心精度,即正确分类的图像所 占的比例。

后续两章会详细解释损失函数和优化器的确切用途。

代码清单 2-3 编译步骤

network.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在开始训练之前,我们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其变换为网络要求的形状,并缩放到所有值都在[0, 1] 区间。比如,之前训练图像保存在一个uint8类型的数组中,其形状为 (60000, 28, 28),取值区间为 [0, 255]。我们需要将其变换为一个 float32 数组,其形状为 (60000, 28 * 28),取值范围为 0~1。

代码清单 2-4 准备图像数据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reshape((60000, 28 * 28))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reshape((10000, 28 * 28))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我们还需要对标签进行分类编码,第 3 章将会对这一步骤进行解释。

代码清单 2-5 准备标签

from 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train_labels = to_categorical(train_labels)
test_labels = to_categorical(test_labels)

现在我们准备开始训练网络,在 Keras 中这一步是通过调用网络的 fit 方法来完成的—— 我们在训练数据上拟合(fit)模型。

>>> network.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5, batch_size=128)
Epoch 1/5
60000/60000 [=============================] - 9s - loss: 0.2524 - acc: 0.9273
Epoch 2/5
51328/60000 [=======================>.....] - ETA: 1s - loss: 0.1035 - acc: 0.9692

训练过程中显示了两个数字:一个是网络在训练数据上的损失(loss),另一个是网络在 训练数据上的精度(acc)。

我们很快就在训练数据上达到了0.989(98.9%)的精度。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

>>> test_loss, test_acc = network.evaluate(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print('test_acc:', test_acc)
test_acc: 0.9785

测试集精度为97.8%,比训练集精度低不少。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之间的这种差距是过拟合(overfit)造成的。过拟合是指机器学习模型在新数据上的性能往往比在训练数据上要差,它是第 3 章的核心主题。

第一个例子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刚刚看到了如何构建和训练一个神经网络,用不到 20 行的 Python 代码对手写数字进行分类。下一章会详细介绍这个例子中的每一个步骤,并讲解其背后的原理。接下来你将要学到张量(输入网络的数据存储对象)、张量运算(层的组成要素)和梯度下降(可以让网络从训练样本中进行学习)。

2.2 神经网络的数据表示

前面例子使用的数据存储在多维Numpy 数组中,也叫张量(tensor)。一般来说,当前所有机器学习系统都使用张量作为基本数据结构。张量对这个领域非常重要,重要到Google 的 TensorFlow 都以它来命名。那么什么是张量?

张量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它是一个数据容器。它包含的数据几乎总是数值数据,因此它是数字的容器。你可能对矩阵很熟悉,它是二维张量。张量是矩阵向任意维度的推广[注意, 张量的维度(dimension)通常叫作轴(axis)]。

2.2.1 标量(0D 张量)

仅包含一个数字的张量叫作标量scalar,也叫标量张量、零维张量、0D 张量)。在 Numpy 中,一个 float32float64 的数字就是一个标量张量(或标量数组)。你可以用 ndim 属性来查看一个 Numpy 张量的轴的个数。标量张量有 0 个轴(ndim == 0)。张量轴的个数也叫作阶(rank)。下面是一个 Numpy 标量。

>>> import numpy as np
>>> x = np.array(12)
>>> x array(12)
>>> x.ndim
0

2.2.2 向量(1D 张量)

数字组成的数组叫作向量(vector)或一维张量(1D 张量)。一维张量只有一个轴。下面是 一个 Numpy 向量。

>>> x = np.array([12, 3, 6, 14, 7])
>>> x array([12, 3, 6, 14, 7])
>>> x.ndim
1

这个向量有5 个元素,所以被称为 5D 向量。不要把 5D 向量和 5D 张量弄混!5D 向量只有一个轴,沿着轴有 5 个维度,而 5D 张量有5 个轴(沿着每个轴可能有任意个维度)。维度 (dimensionality)可以表示沿着某个轴上的元素个数(比如 5D 向量),也可以表示张量中轴的个 数(比如 5D 张量),这有时会令人感到混乱。对于后一种情况,技术上更准确的说法是 5 阶张量 (张量的阶数即轴的个数),但 5D 张量这种模糊的写法更常见。

2.2.3 矩阵(2D 张量)

向量组成的数组叫作矩阵(matrix)或二维张量(2D 张量)。矩阵有 2 个轴(通常叫作行和列)。你可以将矩阵直观地理解为数字组成的矩形网格。下面是一个 Numpy 矩阵。

>>> x = np.array([[5, 78, 2, 34, 0],[6, 79, 3, 35, 1],[7, 80, 4, 36, 2]]) >>> x.ndim
2

第一个轴上的元素叫作行(row),第二个轴上的元素叫作列(column)。在上面的例子中, [5, 78, 2, 34, 0] 是 x 的第一行,[5, 6, 7] 是第一列。

2.2.4 3D 张量与更高维张量

将多个矩阵组合成一个新的数组,可以得到一个3D 张量,你可以将其直观地理解为数字 组成的立方体。下面是一个 Numpy 的 3D 张量。

>>> x = np.array([[[5, 78, 2, 34, 0],[6, 79, 3, 35, 1],[7, 80, 4, 36, 2]],[[5, 78, 2, 34, 0],[6, 79, 3, 35, 1],[7, 80, 4, 36, 2]],[[5, 78, 2, 34, 0], [6, 79, 3, 35, 1], [7, 80, 4, 36, 2]]]) >>> x.ndim
3

将多个 3D 张量组合成一个数组,可以创建一个 4D 张量,以此类推。深度学习处理的一般 是 0D 到 4D 的张量,但处理视频数据时可能会遇到 5D 张量。

2.2.5 关键属性

张量是由以下三个关键属性来定义的。

  • 轴的个数(阶)。例如,3D 张量有3 个轴,矩阵有2 个轴。这在 Numpy 等 Python 库中 也叫张量的 ndim
  • 形状。这是一个整数元组,表示张量沿每个轴的维度大小(元素个数)。例如,前面矩阵示例的形状为 (3, 5),3D 张量示例的形状为 (3, 3, 5)。向量的形状只包含一个元素,比如 (5,),而标量的形状为空,即 ()。
  • 数据类型(在Python 库中通常叫作 dtype)。这是张量中所包含数据的类型,例如,张量的类型可以是 float32uint8float64 等。在极少数情况下,你可能会遇到字符 (char)张量。注意,Numpy(以及大多数其他库)中不存在字符串张量,因为张量存储在预先分配的连续内存段中,而字符串的长度是可变的,无法用这种方式存储。

为了具体说明,我们回头看一下 MNIST 例子中处理的数据。首先加载 MNIST 数据集。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mnist.load_data()

接下来,我们给出张量 train_images 的轴的个数,即 ndim 属性。

>>> print(train_images.ndim)
3

下面是它的形状

>>> print(train_images.shape)
(60000, 28, 28)

下面是它的数据类型,即 dtype 属性。

>>> print(train_images.dtype)
uint8

所以,这里 train_images 是一个由 8 位整数组成的 3D 张量。更确切地说,它是60000个矩阵组成的数组,每个矩阵由 28×28 个整数组成。每个这样的矩阵都是一张灰度图像,元素取值范围为 0~255。

我们用 Matplotlib 库(Python 标准科学套件的一部分)来显示这个 3D 张量中的第 4 个数字, 如图 2-2 所示。

代码清单 2-6 显示第 4 个数字

digit = train_images[4]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imshow(digit, cmap=plt.cm.binary)
plt.show()

图 2-2 数据集中的第 4 个样本

2.2.6 在 Numpy 中操作张量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语法 train_images[i] 来选择沿着第一个轴的特定数字。选择张量的特定元素叫作张量切片(tensor slicing)。我们来看一下 Numpy 数组上的张量切片运算

下面这个例子选择第10~100 个数字(不包括第100 个),并将其放在形状为(90, 28, 28) 的数组中。

>>> my_slice = train_images[10:100]
>>> print(my_slice.shape)
(90, 28, 28)

它等同于下面这个更复杂的写法,给出了切片沿着每个张量轴的起始索引结束索引
注意,: 等同于选择整个轴。

>>> my_slice = train_images[10:100, :, :]
>>> my_slice.shape
(90, 28, 28)
>>> my_slice = train_images[10:100, 0:28, 0:28]
>>> my_slice.shape
(90, 28, 28)

一般来说,你可以沿着每个张量轴在任意两个索引之间进行选择。例如,你可以在所有图像的右下角选出 14 像素×14 像素的区域:

my_slice = train_images[:, 14:, 14:]

也可以使用负数索引。与 Python 列表中的负数索引类似,它表示与当前轴终点的相对位置。 你可以在图像中心裁剪出 14 像素×14 像素的区域:

my_slice = train_images[:, 7:-7, 7:-7]

2.2.7 数据批量的概念

通常来说,深度学习中所有数据张量的第一个轴(0 轴,因为索引从0 开始)都是样本轴samples axis,有时也叫样本维度)。在 MNIST 的例子中,样本就是数字图像。

此外,深度学习模型不会同时处理整个数据集,而是将数据拆分成小批量。具体来看,下面是 MNIST 数据集的一个批量,批量大小为 128。

batch = train_images[:128]

然后是下一个批量。

batch = train_images[128:256]

然后是第 n 个批量。

batch = train_images[128 * n:128 * (n + 1)]

对于这种批量张量,第一个轴(0轴)叫作批量轴batch axis)或批量维度(batch dimension)。 在使用 Keras 和其他深度学习库时,你会经常遇到这个术语。

2.2.8 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张量

我们用几个你未来会遇到的示例来具体介绍数据张量。你需要处理的数据几乎总是以下类别之一。

  • 向量数据:2D 张量,形状为 (samples, features)。
  • 时间序列数据或序列数据:3D 张量,形状为 (samples, timesteps, features)。
  • 图像:4D 张量,形状为 (samples, height, width, channels) 或(samples, channels, height, width)。
  • 视频:5D 张量,形状为 (samples, frames, height, width, channels) 或(samples, frames, channels, height, width)。

2.2.9 向量数据

这是最常见的数据。对于这种数据集,每个数据点都被编码为一个向量,因此一个数据批量就被编码为 2D 张量(即向量组成的数组),其中第一个轴是样本轴,第二个轴是特征轴。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 人口统计数据集,其中包括每个人的年龄、邮编和收入。每个人可以表示为包含 3 个值 的向量,而整个数据集包含100 000 个人,因此可以存储在形状为 (100000, 3) 的 2D 张量中。
  • 文本文档数据集,我们将每个文档表示为每个单词在其中出现的次数(字典中包含 20 000 个常见单词)。每个文档可以被编码为包含20 000 个值的向量(每个值对应于 字典中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整个数据集包含500 个文档,因此可以存储在形状为 (500, 20000) 的张量中。

2.2.10 时间序列数据或序列数据

当时间(或序列顺序)对于数据很重要时,应该将数据存储在带有时间轴的3D 张量中。 每个样本可以被编码为一个向量序列(即2D 张量),因此一个数据批量就被编码为一个 3D 张 量(见图 2-3)。

图 2-3 时间序列数据组成的 3D 张量

根据惯例,时间轴始终是第 2 个轴(索引为 1 的轴)。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 股票价格数据集。每一分钟,我们将股票的当前价格、前一分钟的最高价格和前一分钟的最低价格保存下来。因此每分钟被编码为一个3D 向量,整个交易日被编码为一个形 状为 (390, 3) 的 2D 张量(一个交易日有 390 分钟),而 250 天的数据则可以保存在一 个形状为 (250, 390, 3) 的 3D 张量中。这里每个样本是一天的股票数据。
  • 推文数据集。我们将每条推文编码为280 个字符组成的序列,而每个字符又来自于128 个字符组成的字母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字符可以被编码为大小为 128 的二进制向量 (只有在该字符对应的索引位置取值为1,其他元素都为0)。那么每条推文可以被编码 为一个形状为 (280, 128) 的 2D 张量,而包含100 万条推文的数据集则可以存储在一 个形状为 (1000000, 280, 128) 的张量中。

2.2.11 图像数据

图像通常具有三个维度:高度、宽度和颜色深度。虽然灰度图像(比如MNIST 数字图像) 只有一个颜色通道,因此可以保存在2D 张量中,但按照惯例,图像张量始终都是 3D 张量,灰度图像的彩色通道只有一维。因此,如果图像大小为256×256,那么128 张灰度图像组成的批量可以保存在一个形状为 (128, 256, 256, 1) 的张量中,而128 张彩色图像组成的批量则可以保存在一个形状为 (128, 256, 256, 3)的张量中(见图2-4)。

图 2-4 图像数据组成的 4D 张量(通道在前的约定)

图像张量的形状有两种约定:通道在后(channels-last)的约定(在 TensorFlow 中使用)和 通道在前(channels-first)的约定(在 Theano 中使用)。Google 的 TensorFlow 机器学习框架将颜色深度轴放在最后:(samples, height, width, color_depth)。与此相反,Theano 将图像深度轴放在批量轴之后:(samples, color_depth, height, width)。如果采用 Theano 约定,前面的两个例子将变成 (128, 1, 256, 256) 和 (128, 3, 256, 256)。 Keras 框架同时支持这两种格式。

2.2.12 视频数据

视频数据是现实生活中需要用到5D 张量的少数数据类型之一。视频可以看作一系列帧, 每一帧都是一张彩色图像。由于每一帧都可以保存在一个形状为 (height, width, color_ depth) 的 3D 张量中,因此一系列帧可以保存在一个形状为(frames, height, width, color_depth) 的 4D 张量中,而不同视频组成的批量则可以保存在一个5D 张量中,其形状为 (samples, frames, height, width, color_depth)。

举个例子,一个以每秒4 帧采样的60 秒 YouTube 视频片段,视频尺寸为144×256,这个视频共有 240 帧。4 个这样的视频片段组成的批量将保存在形状为 (4, 240, 144, 256, 3) 的张量中。总共有 106168320 个值!如果张量的数据类型(dtype)是 float32,每个值都是 32 位,那么这个张量共有 405MB。好大!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视频要小得多,因为它们不以 float32 格式存储,而且通常被大大压缩,比如 MPEG 格式。

2.3 神经网络的“齿轮”:张量运算

所有计算机程序最终都可以简化为二进制输入上的一些二进制运算(AND、OR、NOR 等), 与此类似,深度神经网络学到的所有变换也都可以简化为数值数据张量上的一些张量运算(tensor operation),例如加上张量、乘以张量等。

在最开始的例子中,我们通过叠加 Dense 层来构建网络。Keras 层的实例如下所示。

keras.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这个层可以理解为一个函数,输入一个 2D 张量,返回另一个 2D 张量,即输入张量的新表示。具体而言,这个函数如下所示(其中 W 是一个 2D 张量,b 是一个向量,二者都是该层的属性)。

output = relu(dot(W, input) + b)

我们将上式拆开来看。这里有三个张量运算:输入张量张量 W 之间的点积运算(dot)、 得到的 2D 张量与向量 b 之间的加法运算(+)、最后的 relu 运算。relu(x)max(x, 0)


注意 虽然本节的内容都是关于线性代数表达式,但你却找不到任何数学符号。我发现,对于没有数学背景的程序员来说,如果用简短的 Python 代码而不是数学方程来表达数学概念, 他们将更容易掌握。所以我们自始至终将会使用 Numpy 代码。


2.3.1 逐元素运算

relu 运算和加法都是逐元素element-wise)的运算,即该运算独立地应用于张量中的每个元素,也就是说,这些运算非常适合大规模并行实现(向量化实现,这一术语来自于 1970—1990 年间向量处理器超级计算机架构)。如果你想对逐元素运算编写简单的 Python 实现,那么可以用 for 循环。下列代码是对逐元素 relu 运算的简单实现。

def naive_relu(x):assert len(x.shape) == 2x = x.copy()for i in range(x.shape[0]):for j in range(x.shape[1]):x[i, j] = max(x[i, j], 0)return x

对于加法采用同样的实现方法。

def naive_add(x, y):assert len(x.shape) == 2assert x.shape == y.shapex = x.copy()for i in range(x.shape[0]):for j in range(x.shape[1]):x[i, j] += y[i, j]return x

根据同样的方法,你可以实现逐元素的乘法、减法等。

在实践中处理 Numpy 数组时,这些运算都是优化好的 Numpy 内置函数,这些函数将大量运算交给安装好的基础线性代数子程序(BLAS,basic linear algebra subprograms)实现(没装的话,应该装一个)。BLAS 是低层次的、高度并行的、高效的张量操作程序,通常用 Fortran 或 C 语言来实现。

因此,在 Numpy 中可以直接进行下列逐元素运算,速度非常快。

import numpy as np
z = x + y
z = np.maximum(z, 0.)

2.3.2 广播

上一节 naive_add 的简单实现仅支持两个形状相同的 2D 张量相加。但在前面介绍的 Dense 层中,我们将一个 2D 张量与一个向量相加。如果将两个形状不同的张量相加,会发生 什么?

如果没有歧义的话,较小的张量会被广播(broadcast),以匹配较大张量的形状。广播包含以下两步。

  1. 向较小的张量添加轴(叫作广播轴),使其 ndim 与较大的张量相同。
  2. 将较小的张量沿着新轴重复,使其形状与较大的张量相同。

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 X 的形状是 (32, 10),y 的形状是 (10,)。首先,我们给 y 添加空的第一个轴,这样 y 的形状变为 (1, 10)。然后,我们将 y 沿着新轴重复 32 次,这样得到的张量 Y 的形状为 (32, 10),并且 Y[i, :] == y for i in range(0, 32)。现在, 我们可以将 X 和 Y 相加,因为它们的形状相同。

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并不会创建新的 2D 张量,因为那样做非常低效。重复的操作完全是虚拟的,它只出现在算法中,而没有发生在内存中。但想象将向量沿着新轴重复 10 次,是一种很有用的思维模型。下面是一种简单的实现。

def naive_add_matrix_and_vector(x, y):assert len(x.shape) == 2assert len(y.shape) == 1assert x.shape[1] == y.shape[0]x = x.copy()for i in range(x.shape[0]):for j in range(x.shape[1]):x[i, j] += y[j]return x

如果一个张量的形状是 (a, b, … n, n+1, … m),另一个张量的形状是 (n, n+1, … m),那么你通常可以利用广播对它们做两个张量之间的逐元素运算。广播操作会自动应用 于从 a 到 n-1 的轴。

下面这个例子利用广播将逐元素的 maximum 运算应用于两个形状不同的张量。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random.random((64, 3, 32, 10))
y = np.random.random((32, 10))
z = np.maximum(x, y)

2.3.3 张量点积

点积运算,也叫张量积(tensor product,不要与逐元素的乘积弄混),是最常见也最有用的张量运算。与逐元素的运算不同,它将输入张量的元素合并在一起。

NumpyKerasTheanoTensorFlow 中,都是用 * 实现逐元素乘积。TensorFlow 中的点积使用了不同的语法,但在 Numpy 和 Keras 中,都是用标准的 dot 运算符来实现点积。

import numpy as np
z = np.dot(x, y)

数学符号中的点(.)表示点积运算。

z=x.y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点积运算做了什么?我们首先看一下两个向量 x 和 y 的点积。其计算过程如下。

def naive_vector_dot(x, y):assert len(x.shape) == 1assert len(y.shape) == 1assert x.shape[0] == y.shape[0]z = 0.for i in range(x.shape[0]):z += x[i] * y[i]return z

注意,两个向量之间的点积是一个标量,而且只有元素个数相同的向量之间才能做点积。

你还可以对一个矩阵 x 和一个向量 y 做点积,返回值是一个向量,其中每个元素是 y 和 x 的每一行之间的点积。其实现过程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def naive_matrix_vector_dot(x, y):assert len(x.shape) == 2assert len(y.shape) == 1assert x.shape[1] == y.shape[0]z = np.zeros(x.shape[0])for i in range(x.shape[0]):for j in range(x.shape[1]):z[i] += x[i, j] * y[j]return z

你还可以复用前面写过的代码,从中可以看出矩阵 - 向量点积向量点积之间的关系。

def naive_matrix_vector_dot(x, y):z = np.zeros(x.shape[0])for i in range(x.shape[0]):z[i] = naive_vector_dot(x[i, :], y)return z

注意,如果两个张量中有一个的 ndim 大于 1,那么 dot 运算就不再是对称的,也就是说, dot(x, y) 不等于 dot(y, x)。

当然,点积可以推广到具有任意个轴的张量。最常见的应用可能就是两个矩阵之间的点积。 对于两个矩阵 x 和 y,当且仅当 x.shape[1] == y.shape[0] 时,你才可以对它们做点积 (dot(x, y))。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形状为 (x.shape[0], y.shape[1]) 的矩阵,其元素为 x 的行与 y 的列之间的点积。其简单实现如下。

def naive_matrix_dot(x, y):assert len(x.shape) == 2assert len(y.shape) == 2assert x.shape[1] == y.shape[0]z = np.zeros((x.shape[0], y.shape[1]))for i in range(x.shape[0]):for j in range(y.shape[1]):row_x = x[i, :]column_y = y[:, j]z[i, j] = naive_vector_dot(row_x, column_y)return z

为了便于理解点积的形状匹配,可以将输入张量输出张量图 2-5 中那样排列,利用可视化来帮助理解。

图 2-5 图解矩阵点积

图 2-5 中,x、y 和 z 都用矩形表示(元素按矩形排列)。x 的行和 y 的列必须大小相同,因此 x 的宽度一定等于 y 的高度。如果你打算开发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可能经常要画这种图。

更一般地说,你可以对更高维的张量做点积,只要其形状匹配遵循与前面 2D 张量相同的原则:

(a, b, c, d) . (d,) -> (a, b, c)
(a, b, c, d) . (d, e) -> (a, b, c, e)

以此类推。

2.3.4 张量变形

第三个重要的张量运算是张量变形(tensor reshaping)。虽然前面神经网络第一个例子的 Dense 层中没有用到它,但在将图像数据输入神经网络之前,我们在预处理时用到了这个运算。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reshape((60000, 28 * 28))

张量变形是指改变张量的行和列,以得到想要的形状。变形后的张量的元素总个数与初始张量相同。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张量变形。

>>> x = np.array([[0., 1.],[2., 3.],[4., 5.]])
>>> print(x.shape)
(3, 2)
>>> x = x.reshape((6, 1))
>>> x
array([[ 0.],[ 1.],[ 2.],[ 3.],[ 4.],[ 5.]])
>>> x = x.reshape((2, 3))
>>> x
array([[ 0., 1., 2.],[ 3., 4., 5.]])

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的张量变形是转置(transposition)。对矩阵做转置是指将行和列互换, 使 x[i, :] 变为 x[:, i]

>>> x = np.zeros((300, 20))
>>> x = np.transpose(x)
>>> print(x.shape)
(20, 300)

2.3.5 张量运算的几何解释

对于张量运算所操作的张量,其元素可以被解释为某种几何空间内点的坐标,因此所有的张量运算都有几何解释。举个例子,我们来看加法。首先有这样一个向量:

A = [0.5, 1]

它是二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见图 2-6)。

图 2-6 二维空间中的一个点

常见的做法是将向量描绘成原点到这个点的箭头, 如图 2-7 所示。

图 2-7 将二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描绘成一个箭头

假设又有一个点:B = [1, 0.25],将它与前面的 A 相加。从几何上来看,这相当于将两 个向量箭头连在一起,得到的位置表示两个向量之和对应的向量(见图 2-8)。

通常来说,仿射变换、旋转、缩放等基本的几何操作都可以表示为张量运算。举个例子,要将一个二维向量旋转 theta 角,可以通过与一个 2×2 矩阵做点积来实现,这个矩阵为 R = [u, v],其中 u 和 v 都是平面向量:u = [cos(theta), sin(theta)]v = [-sin(theta), cos(theta)]

2.3.6 深度学习的几何解释

前面讲过,神经网络完全由一系列张量运算组成,而这些张量运算都只是输入数据的几何变换。因此,你可以将神经网络解释为高维空间中非常复杂的几何变换,这种变换可以通过许 多简单的步骤来实现。

对于三维的情况,下面这个思维图像是很有用的。想象有两张彩纸:一张红色,一张蓝色。

将其中一张纸放在另一张上。现在将两张纸一起揉成小球。这个皱巴巴的纸球就是你的输入数据,每张纸对应于分类问题中的一个类别。神经网络(或者任何机器学习模型)要做的就是找 到可以让纸球恢复平整的变换,从而能够再次让两个类别明确可分。通过深度学习,这一过程 可以用三维空间中一系列简单的变换来实现,比如你用手指对纸球做的变换,每次做一个动作, 如图 2-9 所示。

图 2-9 解开复杂的数据流形

让纸球恢复平整就是机器学习的内容:为复杂的、高度折叠的数据流形找到简洁的表示。 现在你应该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深度学习特别擅长这一点:它将复杂的几何变换逐步分解为一长串基本的几何变换,这与人类展开纸球所采取的策略大致相同。深度网络的每一层都通过变换使数据解开一点点——许多层堆叠在一起,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解开过程。

2.4 神经网络的“引擎”:基于梯度的优化

上一节介绍过,我们的第一个神经网络示例中,每个神经层都用下述方法对输入数据进行 变换。

output = relu(dot(W, input) + b)

在这个表达式中,W 和 b 都是张量,均为该层的属性。它们被称为该层的权重(weight)或 可训练参数(trainable parameter),分别对应 kernelbias 属性。这些权重包含网络从观察 训练数据中学到的信息。

一开始,这些权重矩阵取较小的随机值,这一步叫作随机初始化(random initialization)。 当然,W 和 b 都是随机的,relu(dot(W, input) + b) 肯定不会得到任何有用的表示。虽然得到的表示是没有意义的,但这是一个起点。下一步则是根据反馈信号逐渐调节这些权重。这个逐渐调节的过程叫作训练,也就是机器学习中的学习。

上述过程发生在一个训练循环(training loop)内,其具体过程如下。必要时一直重复这些 步骤。

  1. 抽取训练样本 x 和对应目标 y 组成的数据批量。
  2. 在 x 上运行网络[这一步叫作前向传播(forward pass)],得到预测值 y_pred
  3. 计算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用于衡量 y_pred 和 y 之间的距离。
  4. 更新网络的所有权重,使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略微下降。

最终得到的网络在训练数据上的损失非常小,即预测值 y_pred 和预期目标 y 之间的距离 非常小。网络“学会”将输入映射到正确的目标。乍一看可能像魔法一样,但如果你将其简化为基本步骤,那么会变得非常简单。

第一步看起来非常简单,只是输入 / 输出(I/O)的代码。第二步和第三步仅仅是一些张量运算的应用,所以你完全可以利用上一节学到的知识来实现这两步。难点在于第四步:更新网络的权重。考虑网络中某个权重系数,你怎么知道这个系数应该增大还是减小,以及变化多少?

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保持网络中其他权重不变,只考虑某个标量系数,让其尝试不同的取值。假设这个系数的初始值为 0.3。对一批数据做完前向传播后,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是 0.5。如果你将这个系数的值改为 0.35 并重新运行前向传播,损失会增大到 0.6。但如果你将 这个系数减小到 0.25,损失会减小到 0.4。在这个例子中,将这个系数减小 0.05 似乎有助于使损失最小化。对于网络中的所有系数都要重复这一过程。

但这种方法是非常低效的,因为对每个系数(系数很多,通常有上千个,有时甚至多达上百万个)都需要计算两次前向传播(计算代价很大)。一种更好的方法是利用网络中所有运算都是可微differentiable)的这一事实,计算损失相对于网络系数的梯度gradient),然后向梯度 的反方向改变系数,从而使损失降低。

如果你已经了解可微和梯度这两个概念,可以直接跳到 2.4.3 节。如果不了解,下面两小节 有助于你理解这些概念。

2.4.1 什么是导数

假设有一个连续的光滑函数 f(x) = y,将实数 x 映射为另一个实数 y。由于函数是连续的, x 的微小变化只能导致 y 的微小变化——这就是函数连续性的直观解释。假设 x 增大了一个很小的因子 epsilon_x,这导致 y 也发生了很小的变化,即 epsilon_y:

f(x + epsilon_x) = y + epsilon_y

此外,由于函数是光滑的(即函数曲线没有突变的角度),在某个点 p 附近,如果 epsilon_x 足够小,就可以将 f 近似为斜率为 a 的线性函数,这样 epsilon_y 就变成了 a * epsilon_x

f(x + epsilon_x) = y + a * epsilon_x

显然,只有在 x 足够接近 p 时,这个线性近似才有效。

斜率 a 被称为 fp 点的导数(derivative)。如果 a 是负的,说明 x 在 p 点附近的微小变化将导致 f(x) 减小(如图 2-10 所示);如果 a 是正的,那么 x 的微小变化将导致 f(x) 增大。 此外,a 的绝对值(导数大小)表示增大或减小的速度快慢。

图 2-10 fp 点的导数

对于每个可微函数 f(x)(可微的意思是“可以被求导”。例如,光滑的连续函数可以被求导), 都存在一个导数函数 f'(x),将 x 的值映射为 f 在该点的局部线性近似的斜率。例如,cos(x) 的导数是 -sin(x)f(x) = a * x 的导数是 f'(x) = a,等等。

如果你想要将 x 改变一个小因子 epsilon_x,目的是将 f(x) 最小化,并且知道 f 的导数, 那么问题解决了:导数完全描述了改变 xf(x) 会如何变化。如果你希望减小 f(x) 的值,只 需将 x 沿着导数的反方向移动一小步。

2.4.2 张量运算的导数:梯度

梯度gradient)是_张量运算的导数_。它是导数这一概念向多元函数导数的推广。多元函数是以张量作为输入的函数。

假设有一个输入向量 x、一个矩阵 W、一个目标 y 和一个损失函数 loss。你可以用 W 来计算预测值 y_pred,然后计算损失,或者说预测值 y_pred 和目标 y 之间的距离。

y_pred = dot(W, x)
loss_value = loss(y_pred, y)

如果输入数据 x 和 y 保持不变,那么这可以看作将 W 映射到损失值的函数。

loss_value = f(W)

假设 W 的当前值为 W0fW0 点的导数是一个张量 gradient(f)(W0),其形状与 W 相同, 每个系数 gradient(f)(W0)[i, j] 表示改变 W0[i, j]loss_value 变化的方向和大小。 张量 gradient(f)(W0) 是函数 f(W) = loss_valueW0 的导数。

前面已经看到,单变量函数 f(x) 的导数可以看作函数 f 曲线的斜率。同样,gradient(f) (W0) 也可以看作表示 f(W) 在 W0 附近曲率(curvature)的张量。

对于一个函数 f(x),你可以通过将 x 向导数的反方向移动一小步来减小 f(x) 的值。同 样,对于张量的函数 f(W),你也可以通过将 W 向梯度的反方向移动来减小 f(W),比如 W1 = W0 - step * gradient(f)(W0),其中 step 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因子。也就是说,沿着曲率的反方向移动,直观上来看在曲线上的位置会更低。注意,比例因子 step 是必需的,因为 gradient(f)(W0) 只是 W0 附近曲率的近似值,不能离 W0 太远。

2.4.3 随机梯度下降

给定一个可微函数,理论上可以用解析法找到它的最小值:函数的最小值是导数为 0 的点, 因此你只需找到所有导数为 0 的点,然后计算函数在其中哪个点具有最小值。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神经网络,就是用解析法求出最小损失函数对应的所有权重值。可以通过对方程 gradient(f)(W) = 0 求解 W 来实现这一方法。这是包含 N 个变量的多项式方程, 其中 N 是网络中系数的个数。N=2 或 N=3 时可以对这样的方程求解,但对于实际的神经网络是 无法求解的,因为参数的个数不会少于几千个,而且经常有上千万个。

相反,你可以使用 2.4 节开头总结的四步算法:基于当前在随机数据批量上的损失,一点一点地对参数进行调节。由于处理的是一个可微函数,你可以计算出它的梯度,从而有效地实 现第四步。沿着梯度的反方向更新权重,损失每次都会变小一点。

  1. 抽取训练样本 x 和对应目标 y 组成的数据批量。
  2. 在 x 上运行网络,得到预测值 y_pred。
  3. 计算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用于衡量 y_pred 和 y 之间的距离。
  4. 计算损失相对于网络参数的梯度[一次反向传播(backward pass)]。
  5. 将参数沿着梯度的反方向移动一点,比如 W -= step * gradient,从而使这批数据上的损失减小一点。

这很简单!我刚刚描述的方法叫作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mini-batch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又称为小批量 SGD)。术语随机stochastic)是指每批数据都是随机抽取的(stochastic 是 random 在科学上的同义词 a)。图 2-11 给出了一维的情况,网络只有一个参数,并且只有一个训练样本。

图 2-11 沿着一维损失函数曲线的随机梯度下降(一个需要学习的参数)

如你所见,直观上来看,为 step 因子选取合适的值是很重要的。如果取值太小,则沿着曲线的下降需要很多次迭代,而且可能会陷入局部极小点。如果取值太大,则更新权重值之后 可能会出现在曲线上完全随机的位置。

注意,小批量 SGD 算法的一个变体是每次迭代时只抽取一个样本和目标,而不是抽取一批数据。这叫作真 SGD(有别于小批量 SGD)。还有另一种极端,每一次迭代都在所有数据上运行,这叫作批量 SGD。这样做的话,每次更新都更加准确,但计算代价也高得多。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有效折中则是选择合理的批量大小。

图 2-11 描述的是一维参数空间中的梯度下降,但在实践中需要在高维空间中使用梯度下降。 神经网络的每一个权重参数都是空间中的一个自由维度,网络中可能包含数万个甚至上百万个参数维度。为了让你对损失曲面有更直观的认识,你还可以将梯度下降沿着二维损失曲面可视化, 如图 2-12 所示。但你不可能将神经网络的实际训练过程可视化,因为你无法用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来可视化 1000000 维空间。因此最好记住,在这些低维表示中形成的直觉在实践中不一定 总是准确的。这在历史上一直是深度学习研究的问题来源

图 2-12 沿着二维损失曲面的梯度下降(两个需要学习的参数)

此外,SGD 还有多种变体,其区别在于计算下一次权重更新时还要考虑上一次权重更新, 而不是仅仅考虑当前梯度值,比如带动量的 SGD、Adagrad、RMSProp 等变体。这些变体被称为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method)或优化器(optimizer)。其中动量的概念尤其值得关注,它在许多变体中都有应用。动量解决了 SGD 的两个问题:收敛速度和局部极小点。图 2-13 给出了 损失作为网络参数的函数的曲线。

图 2-13 局部极小点和全局最小点

如你所见,在某个参数值附近,有一个局部极小点(local minimum):在这个点附近,向 左移动和向右移动都会导致损失值增大。如果使用小学习率的 SGD 进行优化,那么优化过程可 能会陷入局部极小点,导致无法找到全局最小点。

使用动量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这一方法的灵感来源于物理学。有一种有用的思维图像, 就是将优化过程想象成一个小球从损失函数曲线上滚下来。如果小球的动量足够大,那么它不会 卡在峡谷里,最终会到达全局最小点。动量方法的实现过程是每一步都移动小球,不仅要考虑当 前的斜率值(当前的加速度),还要考虑当前的速度(来自于之前的加速度)。这在实践中的是指, 更新参数 w 不仅要考虑当前的梯度值,还要考虑上一次的参数更新,其简单实现如下所示。

past_velocity = 0.
momentum = 0.1
while loss > 0.01:w, loss, gradient = get_current_parameters()velocity = past_velocity * momentum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w = w + momentum * velocity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past_velocity = velocityupdate_parameter(w)

2.4.4 链式求导:反向传播算法

在前面的算法中,我们假设函数是可微的,因此可以明确计算其导数。在实践中,神经网 络函数包含许多连接在一起的张量运算,每个运算都有简单的、已知的导数。例如,下面这个 网络 f 包含 3 个张量运算 a、b 和 c,还有 3 个权重矩阵 W1、W2 和 W3。

f(W1, W2, W3) = a(W1, b(W2, c(W3)))

根据微积分的知识,这种函数链可以利用下面这个恒等式进行求导,它称为链式法则(chain rule):(f(g(x)))’ = f’(g(x)) * g’(x)。将链式法则应用于神经网络梯度值的计算,得到的算法叫作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有时也叫反式微分,reverse-mode differentiation)。反 向传播从最终损失值开始,从最顶层反向作用至最底层,利用链式法则计算每个参数对损失值 的贡献大小。

现在以及未来数年,人们将使用能够进行符号微分(symbolic differentiation)的现代框架来实现神经网络,比如 TensorFlow。也就是说,给定一个运算链,并且已知每个运算的导数,这些框架就可以利用链式法则来计算这个运算链的梯度函数,将网络参数值映射为梯度值。对于这样的函数,反向传播就简化为调用这个梯度函数。由于符号微分的出现,你无须手动实现反向传播算法。因此,我们不会在本节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导反向传播的具体公式。你只需 充分理解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的工作原理。

2.5 回顾第一个例子

你已经读到了本章最后一节,现在应该对神经网络背后的原理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回头 看一下第一个例子,并根据前面三节学到的内容来重新阅读这个例子中的每一段代码。

下面是输入数据。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mnist.load_data()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reshape((60000, 28 * 28))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reshape((10000, 28 * 28))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现在你明白了,输入图像保存在 float32 格式的 Numpy 张量中,形状分别为 (60000, 784)(训练数据)和 (10000, 784)(测试数据)。

下面是构建网络。

network = models.Sequential()
network.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 28,)))
network.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现在你明白了,这个网络包含两个 Dense 层,每层都对输入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张量运算, 这些运算都包含权重张量。权重张量是该层的属性,里面保存了网络所学到的知识(knowledge)。

下面是网络的编译。

network.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现在你明白了,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是损失函数,是用于学习权重张量的反馈信号,在训练阶段应使它最小化。你还知道,减小损失是通过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来实现的。 梯度下降的具体方法由第一个参数给定,即 rmsprop 优化器。

最后,下面是训练循环。

network.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5, batch_size=128)

现在你明白在调用 fit 时发生了什么:网络开始在训练数据上进行迭代(每个小批量包含 128 个样本),共迭代 5 次[在所有训练数据上迭代一次叫作一个轮次(epoch)]。在每次迭代过程中,网络会计算批量损失相对于权重的梯度,并相应地更新权重。5 轮之后,网络进行了 2345 次梯度更新(每轮 469 次),网络损失值将变得足够小,使得网络能够以很高的精度对手写数字进行分类。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了解了神经网络的大部分知识。

Python深度学习篇三《神经网络入门》

Excerpt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二《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深度学习的所需的基础知识。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的目的是让你开始用神经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你将进一步巩固在第2 章第一个示例 中学到的知识,还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 …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二《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深度学习的所需的基础知识。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的目的是让你开始用神经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你将进一步巩固在第2 章第一个示例 中学到的知识,还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三个新问题,这三个问题涵盖神经网络最常见的三种 使用场景:二分类问题、多分类问题和标量回归问题。

本章将进一步介绍神经网络的核心组件,即层、网络、目标函数和优化器;还会简要介绍 Keras,它是贯穿本书的Python 深度学习库。你还将建立深度学习工作站,安装好TensorFlowKeras,并支持GPU。最后,我们将用三个介绍性示例深入讲解如何使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这三个示例分别是:

  • 将电影评论划分为正面或负面(二分类问题)
  • 将新闻按主题分类(多分类问题)
  • 根据房地产数据估算房屋价格(回归问题)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使用神经网络解决简单的机器问题,比如对向量数据的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然后,你就可以从第 4 章开始建立对机器学习更加具有原则性、理论性的理解。

3.1 神经网络剖析

前面几章介绍过,训练神经网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 层,多个层组合成网络(或模型)。
  • 输入数据和相应的目标。
  • 损失函数,即用于学习的反馈信号。
  • 优化器,决定学习过程如何进行。

你可以将这四者的关系可视化,如图3-1 所示:多个层链接在一起组成了网络,将输入数据映射为预测值。然后损失函数将这些预测值与目标进行比较,得到损失值,用于衡量网络预 测值与预期结果的匹配程度。优化器使用这个损失值来更新网络的权重。

图 3-1 网络、层、损失函数和优化器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层、网络、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3.1.1 层:深度学习的基础组件

我们在第2章中介绍过,神经网络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层是一个数据处理模块,将一个或多个输入张量转换为一个或多个输出张量。有些层是无状态的,但大多数的层是有状态的,即层的权重。权重是利用随机梯度下降学到的一个或多个张量,其中包含网络的知识。

不同的张量格式与不同的数据处理类型需要用到不同的层。例如,简单的向量数据保存在形状为 (samples, features) 的 2D 张量中,通常用密集连接层[densely connected layer,也叫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或密集层(dense layer),对应于KerasDense 类]来处理。序列数据保存在形状为 (samples, timesteps, features) 的 3D 张量中,通常用循环层(recurrent layer,比如KerasLSTM 层)来处理。图像数据保存在4D 张量中,通常用二维卷积层(Keras 的 Conv2D)来处理。

你可以将层看作深度学习的乐高积木,Keras 等框架则将这种比喻具体化。在 Keras 中,构 建深度学习模型就是将相互兼容的多个层拼接在一起,以建立有用的数据变换流程。这里层兼 容性(layer compatibility)具体指的是每一层只接受特定形状的输入张量,并返回特定形状的输 出张量。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layer = layers.Dense(32, input_shape=(784,))

我们创建了一个层,只接受第一个维度大小为7842D 张量(第0 轴是批量维度,其大小没有指定,因此可以任意取值)作为输入。这个层将返回一个张量,第一个维度的大小变成 了 32。

因此,这个层后面只能连接一个接受32 维向量作为输入的层。使用Keras 时,你无须担心兼容性,因为向模型中添加的层都会自动匹配输入层的形状,例如下面这段代码。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32, input_shape=(784,)))
model.add(layers.Dense(32))

其中第二层没有输入形状(input_shape)的参数,相反,它可以自动推导出输入形状等 于上一层的输出形状。

3.1.2 模型:层构成的网络

深度学习模型是层构成的有向无环图。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层的线性堆叠,将单一输入映射为单一输出。

但随着深入学习,你会接触到更多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一些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 双分支(two-branch)网络
  • 多头(multihead)网络
  • Inception 模块

网络的拓扑结构定义了一个假设空间(hypothesis space)。你可能还记得第1章里 机器学习 的定义:“在预先定义好的可能性空间中,利用反馈信号的指引来寻找输入数据的有用表示。” 选定了网络拓扑结构,意味着将可能性空间(假设空间)限定为一系列特定的张量运算,将输入数据映射为输出数据。然后,你需要为这些张量运算的权重张量找到一组合适的值。

选择正确的网络架构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虽然有一些最佳实践和原则,但只有动手实践才能让你成为合格的神经网络架构师。后面几章将教你构建神经网络的详细原则,也会帮你建立直觉,明白对于特定问题哪些架构有用、哪些架构无用。

3.1.3 损失函数与优化器:配置学习过程的关键

一旦确定了网络架构,你还需要选择以下两个参数。

  1. 损失函数(目标函数)——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将其最小化。它能够衡量当前任务是否已 成功完成。
  2. 优化器——决定如何基于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更新。它执行的是随机梯度下降(SGD) 的某个变体。

具有多个输出的神经网络可能具有多个损失函数(每个输出对应一个损失函数)。但是,梯度下降过程必须基于单个标量损失值。因此,对于具有多个损失函数的网络,需要将所有损失函数取平均,变为一个标量值。

选择正确的目标函数对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的目的是使损失尽可能最小化,因此, 如果目标函数与成功完成当前任务不完全相关,那么网络最终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不符合你的预期。想象一下,利用 SGD 训练一个愚蠢而又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给它一个蹩脚的目标函数:“将所有活着的人的平均幸福感最大化”。为了简化自己的工作,这个人工智能可能会选择杀死绝大多数人类,只留几个人并专注于这几个人的幸福——因为平均幸福感并不受人数的影响。这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请记住,你构建的所有神经网络在降低损失函数时和上述的人工智能 一样无情。因此,一定要明智地选择目标函数,否则你将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幸运的是,对于分类、回归、序列预测等常见问题,你可以遵循一些简单的指导原则来选 择正确的损失函数。例如,对于二分类问题,你可以使用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entropy)损 失函数;对于多分类问题,可以用分类交叉熵(categorical crossentropy)损失函数;对于回归 问题,可以用均方误差(mean-squared error)损失函数;对于序列学习问题,可以用联结主义 时序分类(CTC,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损失函数,等等。只有在面对真正全新的 研究问题时,你才需要自主开发目标函数。在后面几章里,我们将详细说明对于各种常见任务,应选择哪种损失函数。

3.2 Keras 简介

本书的代码示例全都使用Keras 实现。Keras 是一个Python 深度学习框架,可以方便地定 义和训练几乎所有类型的深度学习模型。Keras 最开始是为研究人员开发的,其目的在于快速实验。

Keras 具有以下重要特性。

  • 相同的代码可以在 CPU 或 GPU 上无缝切换运行。
  • 具有用户友好的 API,便于快速开发深度学习模型的原型。
  • 内置支持卷积网络(用于计算机视觉)、循环网络(用于序列处理)以及二者的任意 组合。
  • 支持任意网络架构:多输入或多输出模型、层共享、模型共享等。这也就是说,Keras 能够构建任意深度学习模型,无论是生成式对抗网络还是神经图灵机。

Keras 基于宽松的 MIT 许可证发布,这意味着可以在商业项目中免费使用它。它与所有版本的 Python 都兼容(截至 2017 年年中,从 Python 2.7 到 Python 3.6 都兼容)。

Keras 已有200 000 多个用户,既包括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学术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也包括 研究生和业余爱好者。Google、Netflix、Uber、CERN、Yelp、Square 以及上百家创业公司都在用 Keras 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Keras 还是机器学习竞赛网站 Kaggle 上的热门框架,最新的深 度学习竞赛中,几乎所有的优胜者用的都是 Keras 模型,如图 3-2 所示。

图 3-2 不同深度学习框架的 Google 网页搜索热度的变化趋势

3.2.1 Keras、TensorFlow、Theano 和 CNTK

Keras 是一个模型级(model-level)的库,为开发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高层次的构建模块。 它不处理张量操作、求微分等低层次的运算。相反,它依赖于一个专门的、高度优化的张量库来完成这些运算,这个张量库就是Keras 的后端引擎(backend engine)。 Keras 没有选择单个张量库并将Keras 实现与这个库绑定,而是以模块化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见图3-3)。因此,几个不同的后端引擎都可以无缝嵌入到 Keras 中。目前,Keras 有三个后端实现:TensorFlow 后端、 Theano 后端和微软认知工具包(CNTK,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后端。未来 Keras 可能会扩 展到支持更多的深度学习引擎。

图 3-3 深度学习的软件栈和硬件栈

TensorFlowCNTK 和 Theano 是当今深度学习的几个主要平台。Theano 由蒙特利尔大学的 MILA 实验室开发,TensorFlow 由 Google 开发,CNTK 由微软开发。你用 Keras 写的每一段代码都可以在这三个后端上运行,无须任何修改。也就是说,你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在两个后端之 间无缝切换,这通常是很有用的。例如,对于特定任务,某个后端的速度更快,那么我们就可以无缝切换过去。我们推荐使用TensorFlow 后端作为大部分深度学习任务的默认后端,因为它的应用最广泛,可扩展,而且可用于生产环境。

通过 TensorFlow(或 Theano、CNTK), Keras 可以在 CPU 和GPU 上无缝运行。在 CPU 上运行 时,TensorFlow 本身封装了一个低层次的张量运算库,叫作Eigen;在GPU 上运行时,TensorFlow 封装了一个高度优化的深度学习运算库,叫作 NVIDIA CUDA 深度神经网络库(cuDNN)。

3.2.2 使用 Keras 开发:概述

你已经见过一个Keras 模型的示例,就是 MNIST 的例子。典型的Keras 工作流程就和那个 例子类似。

  1. 定义训练数据:输入张量和目标张量。
  2. 定义层组成的网络(或模型),将输入映射到目标。
  3. 配置学习过程:选择损失函数、优化器和需要监控的指标。
  4. 调用模型的 fit 方法在训练数据上进行迭代。

定义模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使用 Sequential 类(仅用于层的线性堆叠,这是目前最常 见的网络架构),另一种是函数式 API(functional API,用于层组成的有向无环图,让你可以构 建任意形式的架构)。

前面讲过,这是一个利用 Sequential 类定义的两层模型(注意,我们向第一层传入了输入数据的预期形状)。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784,)))
model.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下面是用函数式 API 定义的相同模型。

input_tensor = layers.Input(shape=(784,))
x = 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input_tensor)
output_tensor = 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x) model = models.Model(inputs=input_tensor, outputs=output_tensor)

利用函数式API,你可以操纵模型处理的数据张量,并将层应用于这个张量,就好像这些 层是函数一样。


注意 第7章有关于函数式 API 的详细指南。在那之前,我们的代码示例中只会用到 Sequential 类。


一旦定义好了模型架构,使用 Sequential 模型还是函数式API 就不重要了。接下来的步 骤都是相同的。

配置学习过程是在编译这一步,你需要指定模型使用的优化器和损失函数,以及训练过程中想要监控的指标。下面是单一损失函数的例子,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

from keras import optimizers model.compile(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0.001),               loss='mse',               metrics=['accuracy'])

最后,学习过程就是通过 fit() 方法将输入数据的 Numpy 数组(和对应的目标数据)传 入模型,这一做法与 Scikit-Learn 及其他机器学习库类似。

model.fit(input_tensor, target_tensor, batch_size=128, epochs=10)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你将会在这些问题上培养可靠的直觉:哪种类型的网络架构适合解决 哪种类型的问题?如何选择正确的学习配置?如何调节模型使其给出你想要的结果?我们将在 3.4~3.6 节讲解三个基本示例,分别是二分类问题、多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

3.3 建立深度学习工作站

在开始开发深度学习应用之前,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深度学习工作站。虽然并非绝对必要, 但强烈推荐你在现代NVIDIA GPU 上运行深度学习实验。某些应用,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图 像处理和循环神经网络的序列处理,在 CPU 上的速度非常之慢,即使是高速多核 CPU 也是如此。 即使是可以在 CPU 上运行的深度学习应用,使用现代 GPU 通常也可以将速度提高 5 倍或 10 倍。 如果你不想在计算机上安装 GPU,也可以考虑在 AWS EC2 GPU 实例或 Google 云平台上运行深 度学习实验。但请注意,时间一长,云端 GPU 实例可能会变得非常昂贵。

无论在本地还是在云端运行,最好都使用 UNIX 工作站。虽然从技术上来说可以在 Windows 上使用 Keras(Keras 的三个后端都支持 Windows),但我们不建议这么做。在附录 A 的安装说明中, 我们以安装了 Ubuntu 的计算机为例。如果你是Windows 用户,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安装 Ubuntu 双系统。这看起来可能有点麻烦,但从长远来看,使用 Ubuntu 将会为你省去大量时间和麻烦。 注意,使用 Keras 需要安装 TensorFlow、CNTK 或Theano(如果你希望能够在三个后端之间 来回切换,那么可以安装三个)。本书将重点介绍TensorFlow,并简要介绍一下Theano,不会涉及CNTK。

3.3.1 Jupyter 笔记本:运行深度学习实验的首选方法

Jupyter 笔记本是运行深度学习实验的好方法,特别适合运行本书中的许多代码示例。它广 泛用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笔记本(notebook)是Jupyter Notebook 应用生成的文件,可以在浏览器中编辑。它可以执行Python代码,还具有丰富的文本编辑功能,可以对代码进行注释。 笔记本还可以将冗长的实验代码拆分为可独立执行的短代码,这使得开发具有交互性,而且如果后面的代码出现问题,你也不必重新运行前面的所有代码。

我们推荐使用Jupyter 笔记本来上手Keras,虽然这并不是必需的。你也可以运行独立的 Python 脚本,或者在IDE(比如PyCharm)中运行代码。本书所有代码示例都以开源笔记本的 形式提供,你可以在本书网站上下载:https://www.manning.com/books/deep-learning-with-python。

3.3.2 运行 Keras:两种选择

想要在实践中使用 Keras,我们推荐以下两种方式。

  • 使用官方的 EC2 深度学习 Amazon 系统映像(AMI),并在 EC2 上以 Jupyter 笔记本的方式运行Keras 实验。如果你的本地计算机上没有GPU,你可以选择这种方式。附录B 给 出了详细指南。
  • 在本地UNIX 工作站上从头安装。然后你可以运行本地Jupyter 笔记本或常规的Python 代码库。如果你已经拥有了高端的NVIDIA GPU,可以选择这种方式。附录A 给出了基于 Ubuntu 的详细安装指南。

3.3.3 在云端运行深度学习任务:优点和缺点

如果你还没有可用于深度学习的GPU(即最新的高端NVIDIA GPU),那么在云端运行深度学习实验是一种简单又低成本的方法,让你无须额外购买硬件就可以上手。如果你使用 Jupyter 笔记本,那么在云端运行的体验与在本地运行完全相同。截至 2017 年年中,最容易上手 深度学习的云产品肯定是 AWS EC2。附录 B 给出了在 EC2 GPU 实例上运行 Jupyter 笔记本的详细指南。

但如果你是深度学习的重度用户,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案是难以持续的,甚至几个星期都不行。EC2 实例的价格很高:附录B 推荐的实例(p2.xlarge 实例,计算能力一般)在2017 年 年中的价格是每小时0.90 美元。与此相对的是,一款可靠的消费级GPU 价格在1000~1500 美 元——这个价格一直相当稳定,而这种GPU 的性能则在不断提高。如果你准备认真从事深度学 习,那么应该建立具有一块或多块 GPU 的本地工作站。

简而言之,EC2 是很好的上手方法。你完全可以在EC2 GPU 实例上运行本书的代码示例。 但如果你想成为深度学习的高手,那就自己买 GPU。

3.3.4 深度学习的最佳 GPU

如果你准备买一块GPU,应该选择哪一款呢?首先要注意,一定要买NVIDIA GPU。 NVIDIA 是目前唯一一家在深度学习方面大规模投资的图形计算公司,现代深度学习框架只能 在 NVIDIA 显卡上运行。

截至2017 年年中,我们推荐NVIDIA TITAN Xp 为市场上用于深度学习的最佳显卡。如果预算较少,你也可以考虑GTX 1060。如果你读到本节的时间是在2018 年或更晚,请花点时间在网上查找最新的推荐,因为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模型。

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认为你的计算机已经安装好Keras 及其依赖,最好支持GPU。在继续阅读之前请确认已经完成此步骤。阅读附录中的详细指南,还可以在网上搜索进一步的帮助。 安装 Keras 及常见的深度学习依赖的教程有很多。

下面我们将深入讲解 Keras 示例。

3.4 电影评论分类:二分类问题

二分类问题可能是应用最广泛的机器学习问题。在这个例子中,你将学习根据电影评论的 文字内容将其划分为正面或负面。

3.4.1 IMDB 数据集

本节使用IMDB 数据集,它包含来自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50000 条严重两极分 化的评论。数据集被分为用于训练的 25 000 条评论与用于测试的 25 000 条评论,训练集和测试 集都包含 50% 的正面评论和 50% 的负面评论。

为什么要将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开?因为你不应该将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同一批数据再用于测试模型!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很好,并不意味着它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也会表现得很好, 而且你真正关心的是模型在新数据上的性能(因为你已经知道了训练数据对应的标签,显然不再需要模型来进行预测)。例如,你的模型最终可能只是记住了训练样本和目标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但这对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进行预测毫无用处。下一章将会更详细地讨论这一点。

与 MNIST 数据集一样,IMDB 数据集也内置于 Keras 库。它已经过预处理:评论(单词序列) 已经被转换为整数序列,其中每个整数代表字典中的某个单词。

下列代码将会加载 IMDB 数据集(第一次运行时会下载大约 80MB 的数据)。

代码清单 3-1 加载 IMDB 数据集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train_data, train_labels), (test_data, test_labels) = imdb.load_data(     num_words=10000)

参数 num_words=10000 的意思是仅保留训练数据中前10 000 个最常出现的单词。低频单 词将被舍弃。这样得到的向量数据不会太大,便于处理。

train_datatest_data 这两个变量都是评论组成的列表,每条评论又是单词索引组成 的列表(表示一系列单词)。train_labels 和 test_labels 都是0 和 1 组成的列表,其中0 代表负面(negative), 1 代表正面(positive)。

>>> train_data[0] [1, 14, 22, 16, ... 178, 32] >>> train_labels[0] 1

由于限定为前 10 000 个最常见的单词,单词索引都不会超过 10 000。

>>> max([max(sequence) for sequence in train_data]) 9999

下面这段代码很有意思,你可以将某条评论迅速解码为英文单词。

word_index = imdb.get_word_index()
reverse_word_index = dict([(value, key) for (key, value) in word_index.items()])
decoded_review = ' '.join([reverse_word_index.get(i - 3, '?') for i in train_data[0]])

3.4.2 准备数据

你不能将整数序列直接输入神经网络。你需要将列表转换为张量。转换方法有以下两种。

  • 填充列表,使其具有相同的长度,再将列表转换成形状为 (samples, word_indices) 的整数张量,然后网络第一层使用能处理这种整数张量的层(即 Embedding 层,本书 后面会详细介绍)。
  • 对列表进行 one-hot 编码,将其转换为 0 和 1 组成的向量。举个例子,序列 [3, 5] 将会 被转换为10 000 维向量,只有索引为3 和 5 的元素是1,其余元素都是0。然后网络第 一层可以用 Dense 层,它能够处理浮点数向量数据。

下面我们采用后一种方法将数据向量化。为了加深理解,你可以手动实现这一方法,如下 所示。

代码清单 3-2 将整数序列编码为二进制矩阵

import numpy as np def vectorize_sequences(sequences, dimension=10000):     results = np.zeros((len(sequences), dimension))      for i, sequence in enumerate(sequences):         results[i, sequence] = 1.      return results x_train = vectorize_sequences(train_data)
x_test = vectorize_sequences(test_data)

样本现在变成了这样:

>>> x_train[0]
array([ 0.,  1.,  1., ...,  0.,  0.,  0.])

你还应该将标签向量化,这很简单。

y_train = np.asarray(train_labels).astype('float32')
y_test = np.asarray(test_labels).astype('float32')

现在可以将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

3.4.3 构建网络

输入数据是向量,而标签是标量(1 和 0),这是你会遇到的最简单的情况。有一类网络在这种问题上表现很好,就是带有relu 激活的全连接层(Dense)的简单堆叠,比如 Dense(16, activation=‘relu’)。

传入 Dense 层的参数(16)是该层隐藏单元的个数。一个隐藏单元(hidden unit)是该层 表示空间的一个维度。我们在第2 章讲过,每个带有 relu 激活的 Dense 层都实现了下列张量 运算:

output = relu(dot(W, input) + b)

16 个隐藏单元对应的权重矩阵 W 的形状为 (input_dimension, 16),与 W 做点积相当于 将输入数据投影到16 维表示空间中(然后再加上偏置向量 b 并应用 relu 运算)。你可以将表 示空间的维度直观地理解为“网络学习内部表示时所拥有的自由度”。隐藏单元越多(即更高维 的表示空间),网络越能够学到更加复杂的表示,但网络的计算代价也变得更大,而且可能会导 致学到不好的模式(这种模式会提高训练数据上的性能,但不会提高测试数据上的性能)。

对于这种 Dense 层的堆叠,你需要确定以下两个关键架构:

  • 网络有多少层;
  • 每层有多少个隐藏单元。

第 4 章中的原则将会指导你对上述问题做出选择。现在你只需要相信我选择的下列架构:

  • 两个中间层,每层都有 16 个隐藏单元;
  • 第三层输出一个标量,预测当前评论的情感。

中间层使用 relu 作为激活函数,最后一层使用 sigmoid 激活以输出一个 0~1 范围内的概率 值(表示样本的目标值等于1 的可能性,即评论为正面的可能性)。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 整流线性单元)函数将所有负值归零(见图3-4),而 sigmoid 函数则将任意值“压缩”到 [0, 1] 区间内(见图 3-5),其输出值可以看作概率值。

图 3-4 整流线性单元函数

图 3-5 sigmoid 函数

图 3-6 显示了网络的结构。代码清单 3-3 是其 Keras 实现,与前面见过的 MNIST 例子类似。

图 3-6 三层网络

代码清单 3-3 模型定义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什么是激活函数?为什么要使用激活函数?

如果没有 relu 等激活函数(也叫非线性), Dense 层将只包含两个线性运算——点积 和加法:

output = dot(W, input) + b

这样 Dense 层就只能学习输入数据的线性变换(仿射变换):该层的假设空间是从输 入数据到16 位空间所有可能的线性变换集合。这种假设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利用多个表示 层的优势,因为多个线性层堆叠实现的仍是线性运算,添加层数并不会扩展假设空间。 为了得到更丰富的假设空间,从而充分利用多层表示的优势,你需要添加非线性或激 活函数。relu 是深度学习中最常用的激活函数,但还有许多其他函数可选,它们都有类似 的奇怪名称,比如 prelu、elu 等。

最后,你需要选择损失函数和优化器。由于你面对的是一个二分类问题,网络输出是一 个概率值(网络最后一层使用sigmoid 激活函数,仅包含一个单元),那么最好使用 binary crossentropy(二元交叉熵)损失。这并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比如你还可以使用mean squared_error(均方误差)。但对于输出概率值的模型,交叉熵(crossentropy)往往是最好 的选择。交叉熵是来自于信息论领域的概念,用于衡量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在这个例子中就 是真实分布与预测值之间的距离。

下面的步骤是用 rmsprop 优化器和 binary_crossentropy 损失函数来配置模型。注意, 我们还在训练过程中监控精度。

代码清单 3-4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上述代码将优化器、损失函数和指标作为字符串传入,这是因为rmsprop、binary_ crossentropy 和 accuracy 都是Keras 内置的一部分。有时你可能希望配置自定义优化器的 参数,或者传入自定义的损失函数或指标函数。前者可通过向 optimizer 参数传入一个优化器 类实例来实现,如代码清单 3-5 所示;后者可通过向 loss 和 metrics 参数传入函数对象来实现, 如代码清单 3-6 所示。

代码清单 3-5 配置优化器

from keras import optimizers model.compile(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0.001),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代码清单 3-6 使用自定义的损失和指标

from keras import losses
from keras import metrics model.compile(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0.001),
loss=losse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metrics.binary_accuracy])

3.4.4 验证你的方法

为了在训练过程中监控模型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的精度,你需要将原始训练数据留出 10 000 个样本作为验证集。

代码清单 3-7 留出验证集

x_val = x_train[:10000] partial_x_train = x_train[10000:] y_val = y_train[:10000] partial_y_train = y_train[10000:]

现在使用512 个样本组成的小批量,将模型训练20 个轮次(即对 x_train 和 y_train 两 个张量中的所有样本进行20 次迭代)。与此同时,你还要监控在留出的 10 000 个样本上的损失 和精度。你可以通过将验证数据传入 validation_data 参数来完成。

代码清单 3-8 训练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x_train,
partial_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512,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在 CPU 上运行,每轮的时间不到2 秒,训练过程将在20 秒内结束。每轮结束时会有短暂 的停顿,因为模型要计算在验证集的 10 000 个样本上的损失和精度。

注意,调用 model.fit() 返回了一个 History 对象。这个对象有一个成员 history,它 是一个字典,包含训练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我们来看一下。

>>> history_dict = history.history
>>> history_dict.keys()
dict_keys(['val_acc', 'acc', 'val_loss', 'loss'])

字典中包含4 个条目,对应训练过程和验证过程中监控的指标。在下面两个代码清单中, 我们将使用Matplotlib 在同一张图上绘制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见图3-7),以及训练精度和验 证精度(见图 3-8)。请注意,由于网络的随机初始化不同,你得到的结果可能会略有不同。

代码清单 3-9 绘制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history_dict = history.history
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loss']
val_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loss_values) + 1) plt.plot(epochs, loss_value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_value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3-7 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代码清单 3-10 绘制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plt.clf()
acc = history_dict['acc']
val_acc = history_dict['val_acc']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Accuracy') plt.legend() plt.show()

图 3-8 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如你所见,训练损失每轮都在降低,训练精度每轮都在提升。这就是梯度下降优化的预期结果——你想要最小化的量随着每次迭代越来越小。但验证损失和验证精度并非如此:它们似乎在第四轮达到最佳值。这就是我们之前警告过的一种情况: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越来越好, 但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不一定表现得越来越好。准确地说,你看到的是过拟合(overfit):在第 二轮之后,你对训练数据过度优化,最终学到的表示仅针对于训练数据,无法泛化到训练集之外的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过拟合,你可以在3 轮之后停止训练。通常来说,你可以使用许 多方法来降低过拟合,我们将在第 4 章中详细介绍。

我们从头开始训练一个新的网络,训练 4 轮,然后在测试数据上评估模型。

代码清单 3-11 从头开始重新训练一个模型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4, batch_size=512)
results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最终结果如下所示。

>>> results [0.2929924130630493, 0.88327999999999995]

这种相当简单的方法得到了 88% 的精度。利用最先进的方法,你应该能够得到接近 95% 的 精度。

3.4.5 使用训练好的网络在新数据上生成预测结果

训练好网络之后,你希望将其用于实践。你可以用 predict 方法来得到评论为正面的可能性大小。

>>> model.predict(x_test)
array([[ 0.98006207]
[ 0.99758697]
[ 0.99975556]
...,
[ 0.82167041]
[ 0.02885115]
[ 0.65371346]]
, dtype=float32)

如你所见,网络对某些样本的结果非常确信(大于等于 0.99,或小于等于 0.01),但对其他 结果却不那么确信(0.6 或 0.4)。

3.4.6 进一步的实验

通过以下实验,你可以确信前面选择的网络架构是非常合理的,虽然仍有改进的空间。

  • 前面使用了两个隐藏层。你可以尝试使用一个或三个隐藏层,然后观察对验证精度和测 试精度的影响。
  • 尝试使用更多或更少的隐藏单元,比如 32 个、64 个等。
  • 尝试使用 mse 损失函数代替 binary_crossentropy。
  • 尝试使用 tanh 激活(这种激活在神经网络早期非常流行)代替 relu。

3.4.7 小结

下面是你应该从这个例子中学到的要点。

  • 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大量预处理,以便将其转换为张量输入到神经网络中。单词序 列可以编码为二进制向量,但也有其他编码方式。
  • 带有 relu 激活的 Dense 层堆叠,可以解决很多种问题(包括情感分类),你可能会经 常用到这种模型。
  • 对于二分类问题(两个输出类别),网络的最后一层应该是只有一个单元并使用 sigmoid 激活的 Dense 层,网络输出应该是 0~1 范围内的标量,表示概率值。
  • 对于二分类问题的 sigmoid 标量输出,你应该使用 binary_crossentropy 损失函数。
  • 无论你的问题是什么,rmsprop 优化器通常都是足够好的选择。这一点你无须担心。
  • 随着神经网络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越来越好,模型最终会过拟合,并在前所未见的数据 上得到越来越差的结果。一定要一直监控模型在训练集之外的数据上的性能。

3.5 新闻分类:多分类问题

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如何用密集连接的神经网络将向量输入划分为两个互斥的类别。但如果类别不止两个,要怎么做?

本节你会构建一个网络,将路透社新闻划分为 46 个互斥的主题。因为有多个类别,所以 这是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问题的一个例子。因为每个数据点只能划分到一个类别, 所以更具体地说,这是单标签、多分类(single-label,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问题的一个例 子。如果每个数据点可以划分到多个类别(主题),那它就是一个多标签、多分类(multilabel,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问题。

3.5.1 路透社数据集

本节使用路透社数据集,它包含许多短新闻及其对应的主题,由路透社在 1986 年发布。它是一个简单的、广泛使用的文本分类数据集。它包括 46 个不同的主题:某些主题的样本更多, 但训练集中每个主题都有至少 10 个样本。

与 IMDB 和 MNIST 类似,路透社数据集也内置为 Keras 的一部分。我们来看一下。

代码清单 3-12 加载路透社数据集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reuters
(train_data, train_labels), (test_data, test_labels) = reuters.load_data(num_words=10000)

与 IMDB 数据集一样,参数 num_words=10000 将数据限定为前 10 000 个最常出现的单词。 我们有 8982 个训练样本和 2246 个测试样本。

>>> len(train_data)
8982
>>> len(test_data)
2246

与 IMDB 评论一样,每个样本都是一个整数列表(表示单词索引)。

>>> train_data[10]
[1, 245, 273, 207, 156, 53, 74, 160, 26, 14, 46, 296, 26, 39, 74, 2979,
3554, 14, 46, 4689, 4329, 86, 61, 3499, 4795, 14, 61, 451, 4329, 17, 12]

如果好奇的话,你可以用下列代码将索引解码为单词。

代码清单 3-13 将索引解码为新闻文本

word_index = reuters.get_word_index()
reverse_word_index = dict([(value, key) for (key, value) in word_index.items()])
decoded_newswire = ' '.join([reverse_word_index.get(i - 3, '?') for i intrain_data[0]])

样本对应的标签是一个 0~45 范围内的整数,即话题索引编号。

>>> train_labels[10]
3

3.5.2 准备数据

你可以使用与上一个例子相同的代码将数据向量化。

代码清单 3-14 编码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def vectorize_sequences(sequences, dimension=10000):results = np.zeros((len(sequences), dimension))for i, sequence in enumerate(sequences):results[i, sequence] = 1.return results
x_train = vectorize_sequences(train_data)
x_test = vectorize_sequences(test_data)

将标签向量化有两种方法:你可以将标签列表转换为整数张量,或者使用 one-hot 编码。 one-hot 编码是分类数据广泛使用的一种格式,也叫分类编码(categorical encoding)。6.1 节给出 了 one-hot 编码的详细解释。在这个例子中,标签的 one-hot 编码就是将每个标签表示为全零向量, 只有标签索引对应的元素为 1。其代码实现如下。

def to_one_hot(labels, dimension=46):results = np.zeros((len(labels), dimension))for i, label in enumerate(labels):results[i, label] = 1.return results
one_hot_train_labels = to_one_hot(train_labels)
one_hot_test_labels = to_one_hot(test_labels)

注意,Keras 内置方法可以实现这个操作,你在 MNIST 例子中已经见过这种方法。

from keras.utils.np_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one_hot_train_labels = to_categorical(train_labels)
one_hot_test_labels = to_categorical(test_labels)

3.5.3 构建网络

这个主题分类问题与前面的电影评论分类问题类似,两个例子都是试图对简短的文本片段 进行分类。但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输出类别的数量从 2 个变为 46 个。输出空间的维度要大得多。

对于前面用过的 Dense 层的堆叠,每层只能访问上一层输出的信息。如果某一层丢失了与 分类问题相关的一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无法被后面的层找回,也就是说,每一层都可能成为信息瓶颈。上一个例子使用了 16 维的中间层,但对这个例子来说 16 维空间可能太小了,无法 学会区分 46 个不同的类别。这种维度较小的层可能成为信息瓶颈,永久地丢失相关信息。

出于这个原因,下面将使用维度更大的层,包含 64 个单元。

代码清单 3-15 模型定义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46, activation='softmax'))

关于这个架构还应该注意另外两点。

  • 网络的最后一层是大小为 46 的 Dense 层。这意味着,对于每个输入样本,网络都会输出一个 46 维向量。这个向量的每个元素(即每个维度)代表不同的输出类别。
  • 最后一层使用了 softmax 激活。你在 MNIST 例子中见过这种用法。网络将输出在 46 个不同输出类别上的概率分布——对于每一个输入样本,网络都会输出一个 46 维向量, 其中 output[i] 是样本属于第 i 个类别的概率。46 个概率的总和为 1。

对于这个例子,最好的损失函数是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分类交叉熵)。它用于衡量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这里两个概率分布分别是网络输出的概率分布和标签的真实分布。通过将这两个分布的距离最小化,训练网络可使输出结果尽可能接近真实标签。

代码清单 3-16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3.5.4 验证你的方法

我们在训练数据中留出 1000 个样本作为验证集。

代码清单 3-17 留出验证集

x_val = x_train[:1000]
partial_x_train = x_train[1000:]
y_val = one_hot_train_labels[:1000]
partial_y_train = one_hot_train_labels[1000:]

现在开始训练网络,共 20 个轮次。

代码清单 3-18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x_train,partial_y_train,epochs=20,batch_size=512,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最后,我们来绘制损失曲线和精度曲线(见图 3-9 和图 3-10)。

图 3-9 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图 3-10 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代码清单 3-19 绘制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loss) + 1)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清单 3-20 绘制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plt.clf()
acc = history.history['acc']
val_acc = history.history['val_acc']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Accuracy')
plt.legend()
plt.show()

网络在训练 9 轮后开始过拟合。我们从头开始训练一个新网络,共 9 个轮次,然后在测试 集上评估模型。

代码清单 3-21 从头开始重新训练一个模型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46,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model.fit(partial_x_train,partial_y_train,epochs=9,batch_size=512,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results = model.evaluate(x_test, one_hot_test_labels)

最终结果如下。

>>> results
[0.9565213431445807, 0.79697239536954589]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约 80% 的精度。对于平衡的二分类问题,完全随机的分类器能够得到 50% 的精度。但在这个例子中,完全随机的精度约为 19%,所以上述结果相当不错,至少和随机的基准比起来还不错。

>>> import copy
>>> test_labels_copy = copy.copy(test_labels)
>>> np.random.shuffle(test_labels_copy)
>>> hits_array = np.array(test_labels) == np.array(test_labels_copy)
>>> float(np.sum(hits_array)) / len(test_labels)
0.18655387355298308

3.5.5 在新数据上生成预测结果

你可以验证,模型实例的 predict 方法返回了在 46 个主题上的概率分布。我们对所有测试数据生成主题预测。

代码清单 3-22 在新数据上生成预测结果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x_test)
predictions 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长度为 46 的向量。
>>> predictions[0].shape
(46,)

这个向量的所有元素总和为 1。

>>> np.sum(predictions[0])
1.0

最大的元素就是预测类别,即概率最大的类别。

>>> np.argmax(predictions[0])
4

3.5.6 处理标签和损失的另一种方法

前面提到了另一种编码标签的方法,就是将其转换为整数张量,如下所示。

y_train = np.array(train_labels)
y_test = np.array(test_labels)

对于这种编码方法,唯一需要改变的是损失函数的选择。对于代码清单 3-21 使用的损失函数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标签应该遵循分类编码。对于整数标签,你应该使用 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

这个新的损失函数在数学上与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完全相同,二者只是接口不同。

3.5.7 中间层维度足够大的重要性

前面提到,最终输出是 46 维的,因此中间层的隐藏单元个数不应该比 46 小太多。现在来 看一下,如果中间层的维度远远小于 46(比如 4 维),造成了信息瓶颈,那么会发生什么?

代码清单 3-23 具有信息瓶颈的模型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46,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model.fit(partial_x_train,partial_y_train,epochs=2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现在网络的验证精度最大约为 71%,比前面下降了 8%。导致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你 试图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足够恢复 46 个类别的分割超平面)压缩到维度很小的中间空间。网 络能够将大部分必要信息塞入这个四维表示中,但并不是全部信息。

3.5.8 进一步的实验

  • 尝试使用更多或更少的隐藏单元,比如 32 个、128 个等。
  • 前面使用了两个隐藏层,现在尝试使用一个或三个隐藏层。

3.6 预测房价:回归问题

前面两个例子都是分类问题,其目标是预测输入数据点所对应的单一离散的标签。另一种 常见的机器学习问题是回归问题,它预测一个连续值而不是离散的标签,例如,根据气象数据 预测明天的气温,或者根据软件说明书预测完成软件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注意 不要将回归问题与 logistic 回归算法混为一谈。令人困惑的是,logistic 回归不是回归算法, 而是分类算法。

3.6.1 波士顿房价数据集

本节将要预测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波士顿郊区房屋价格的中位数,已知当时郊区的一些数 据点,比如犯罪率、当地房产税率等。本节用到的数据集与前面两个例子有一个有趣的区别。 它包含的数据点相对较少,只有 506 个,分为 404 个训练样本和 102 个测试样本。输入数据的 每个特征(比如犯罪率)都有不同的取值范围。例如,有些特性是比例,取值范围为 0~1;有 的取值范围为 1~12;还有的取值范围为 0~100,等等。

代码清单 3-24 加载波士顿房价数据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boston_housing
(train_data, train_targets), (test_data, test_targets) = boston_housing.load_data()

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 train_data.shape
(404, 13)
>>> test_data.shape
(102, 13)

如你所见,我们有 404 个训练样本和 102 个测试样本,每个样本都有 13 个数值特征,比如 人均犯罪率、每个住宅的平均房间数、高速公路可达性等。

目标是房屋价格的中位数,单位是千美元。

>>> train_targets
array([ 15.2, 42.3, 50. ... 19.4, 19.4, 29.1])

房价大都在 10 000~50 000 美元。如果你觉得这很便宜,不要忘记当时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 期,而且这些价格没有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

3.6.2 准备数据

将取值范围差异很大的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这是有问题的。网络可能会自动适应这种 取值范围不同的数据,但学习肯定变得更加困难。对于这种数据,普遍采用的最佳实践是对每 个特征做标准化,即对于输入数据的每个特征(输入数据矩阵中的列),减去特征平均值,再除 以标准差,这样得到的特征平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用 Numpy 可以很容易实现标准化。

代码清单 3-25 数据标准化

mean = train_data.mean(axis=0)
train_data -= mean
std = train_data.std(axis=0)
train_data /= std
test_data -= mean
test_data /= std

注意,用于测试数据标准化的均值和标准差都是在训练数据上计算得到的。在工作流程中, 你不能使用在测试数据上计算得到的任何结果,即使是像数据标准化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行。

3.6.3 构建网络

由于样本数量很少,我们将使用一个非常小的网络,其中包含两个隐藏层,每层有 64 个单 元。一般来说,训练数据越少,过拟合会越严重,而较小的网络可以降低过拟合。

代码清单 3-26 模型定义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def build_model():model = models.Sequential()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train_data.shape[1],)))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model.add(layers.Dense(1))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se', metrics=['mae'])return model

网络的最后一层只有一个单元,没有激活,是一个线性层。这是标量回归(标量回归是预测单一连续值的回归)的典型设置。添加激活函数将会限制输出范围。例如,如果向最后一层 添加 sigmoid 激活函数,网络只能学会预测 0~1 范围内的值。这里最后一层是纯线性的,所以 网络可以学会预测任意范围内的值。

注意,编译网络用的是 mse 损失函数,即均方误差(MSE,mean squared error),预测值与 目标值之差的平方。这是回归问题常用的损失函数。

在训练过程中还监控一个新指标:平均绝对误差(MAE,mean absolute error)。它是预测值 与目标值之差的绝对值。比如,如果这个问题的 MAE 等于 0.5,就表示你预测的房价与实际价格平均相差 500 美元。

3.6.4 利用 K 折验证来验证你的方法

为了在调节网络参数(比如训练的轮数)的同时对网络进行评估,你可以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正如前面例子中所做的那样。但由于数据点很少,验证集会非常小(比如大约 100 个样本)。因此,验证分数可能会有很大波动,这取决于你所选择的验证集和训练集。也就是说,验证集的划分方式可能会造成验证分数上有很大的方差,这样就无法对模型进行可靠的评估。

在这种情况下,最佳做法是使用 K 折交叉验证(见图 3-11)。这种方法将可用数据划分为 K 个分区(K 通常取 4 或 5),实例化 K 个相同的模型,将每个模型在 K-1 个分区上训练,并在剩下的一个分区上进行评估。模型的验证分数等于 K 个验证分数的平均值。这种方法的代码实现很简单。

图 3-11 3 折交叉验证

代码清单 3-27 K 折验证

import numpy as np
k = 4
num_val_samples = len(train_data) // k
num_epochs = 100
all_scores = []
for i in range(k):print('processing fold #', i)val_data = train_data[i * num_val_samples: (i + 1) * num_val_samples]val_targets = train_targets[i * num_val_samples: (i + 1) * num_val_samples]partial_train_data = np.concatenate([train_data[:i * num_val_samples],train_data[(i + 1) * num_val_samples:]],axis=0)partial_train_targets = np.concatenate([train_targets[:i * num_val_samples],train_targets[(i + 1) * num_val_samples:]],axis=0)model = build_model()model.fit(partial_train_data, partial_train_targets,epochs=num_epochs, batch_size=1, verbose=0)val_mse, val_mae = model.evaluate(val_data, val_targets, verbose=0)all_scores.append(val_mae)

设置 num_epochs = 100,运行结果如下。

>>> all_scores
[2.588258957792037, 3.1289568449719116, 3.1856116051248984, 3.0763342615401386]
>>> np.mean(all_scores)
2.9947904173572462

每次运行模型得到的验证分数有很大差异,从 2.6 到 3.2 不等。平均分数(3.0)是比单一分数更可靠的指标——这就是 K 折交叉验证的关键。在这个例子中,预测的房价与实际价格平均相差 3000 美元,考虑到实际价格范围在 10 000~50 000 美元,这一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们让训练时间更长一点,达到 500 个轮次。为了记录模型在每轮的表现,我们需要修改训练循环,以保存每轮的验证分数记录。

代码清单 3-28 保存每折的验证结果

num_epochs = 500
all_mae_histories = []
for i in range(k):print('processing fold #', i)val_data = train_data[i * num_val_samples: (i + 1) * num_val_samples]val_targets = train_targets[i * num_val_samples: (i + 1) * num_val_samples]partial_train_data = np.concatenate([train_data[:i * num_val_samples],train_data[(i + 1) * num_val_samples:]],axis=0)partial_train_targets = np.concatenate([train_targets[:i * num_val_samples],train_targets[(i + 1) * num_val_samples:]],axis=0)model = build_model()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train_data, partial_train_targets,validation_data=(val_data, val_targets),epochs=num_epochs, batch_size=1, verbose=0)mae_history = history.history['val_mean_absolute_error']all_mae_histories.append(mae_history)

然后你可以计算每个轮次中所有折 MAE 的平均值。

代码清单 3-29 计算所有轮次中的 K 折验证分数平均值

average_mae_history = [np.mean([x[i] for x in all_mae_histories]) for i in range(num_epochs)]

我们画图来看一下,见图 3-12。

代码清单 3-30 绘制验证分数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range(1, len(average_mae_history) + 1), average_mae_histor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Validation MAE')
plt.show()

图 3-12 每轮的验证 MAE

因为纵轴的范围较大,且数据方差相对较大,所以难以看清这张图的规律。我们来重新绘制一张图。

  • 删除前 10 个数据点,因为它们的取值范围与曲线上的其他点不同。
  • 将每个数据点替换为前面数据点的指数移动平均值,以得到光滑的曲线。

结果如图 3-13 所示。

代码清单 3-31 绘制验证分数(删除前 10 个数据点)

def smooth_curve(points, factor=0.9):smoothed_points = []for point in points:if smoothed_points:previous = smoothed_points[-1]smoothed_points.append(previous * factor + point * (1 - factor))else:smoothed_points.append(point)return smoothed_points
smooth_mae_history = smooth_curve(average_mae_history[10:])
plt.plot(range(1, len(smooth_mae_history) + 1), smooth_mae_histor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Validation MAE')
plt.show()

从图 3-13 可以看出,验证 MAE 在 80 轮后不再显著降低,之后就开始过拟合。

图 3-13 每轮的验证 MAE(删除前 10 个数据点)

完成模型调参之后(除了轮数,还可以调节隐藏层大小),你可以使用最佳参数在所有训练 数据上训练最终的生产模型,然后观察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

代码清单 3-32 训练最终模型

model = build_model()
model.fit(train_data, train_targets,epochs=80, batch_size=16, verbose=0)
test_mse_score, test_mae_score = model.evaluate(test_data, test_targets)

最终结果如下。

>>> test_mae_score
2.5532484335057877

你预测的房价还是和实际价格相差约 2550 美元。

3.6.5 小结

下面是你应该从这个例子中学到的要点。

  • 回归问题使用的损失函数与分类问题不同。回归常用的损失函数是均方误差(MSE)。
  • 同样,回归问题使用的评估指标也与分类问题不同。显而易见,精度的概念不适用于回 归问题。常见的回归指标是平均绝对误差(MAE)。
  • 如果输入数据的特征具有不同的取值范围,应该先进行预处理,对每个特征单独进行 缩放。
  • 如果可用的数据很少,使用 K 折验证可以可靠地评估模型。
  • 如果可用的训练数据很少,最好使用隐藏层较少(通常只有一到两个)的小型网络,以 避免严重的过拟合。

Python深度学习篇四《机器学习基础》

Excerpt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三《神经网络入门》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关于向量数据最常见的机器学习任务。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除分类和回归之外的机器学习形式 评估机器学习模型的规范流程 为深度学习准备数据 特征工程 解 …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三《神经网络入门》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关于向量数据最常见的机器学习任务。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 除分类和回归之外的机器学习形式
  • 评估机器学习模型的规范流程
  • 为深度学习准备数据
  • 特征工程
  • 解决过拟合
  • 处理机器学习问题的通用工作流程

学完第 3 章的三个实例,你应该已经知道如何用神经网络解决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而且 也看到了机器学习的核心难题:过拟合。本章会将你对这些问题的直觉固化为解决深度学习问 题的可靠的概念框架。我们将把所有这些概念——模型评估、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解决过 拟合——整合为详细的七步工作流程,用来解决任何机器学习任务。

4.1 机器学习的四个分支

在前面的例子中,你已经熟悉了三种类型的机器学习问题:二分类问题多分类问题标量回归问题。这三者都是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的例子,其目标是学习训练输入与训练目标之间的关系。

监督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机器学习是非常宽泛的领域,其子领域的划分非常复杂。机器学习算法大致可分为四大类,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四小节中依次介绍。

4.1.1 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是目前最常见的机器学习类型。给定一组样本(通常由人工标注),它可以学会将 输入数据映射到已知目标[也叫标注(annotation)]。本书前面的四个例子都属于监督学习。一 般来说,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深度学习应用几乎都属于监督学习,比如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 图像分类和语言翻译。

虽然监督学习主要包括分类和回归,但还有更多的奇特变体,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 序列生成(sequence generation)。给定一张图像,预测描述图像的文字。序列生成有时 可以被重新表示为一系列分类问题,比如反复预测序列中的单词或标记。
  • 语法树预测(syntax tree prediction)。给定一个句子,预测其分解生成的语法树。
  •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给定一张图像,在图中特定目标的周围画一个边界框。这 个问题也可以表示为分类问题(给定多个候选边界框,对每个框内的目标进行分类)或 分类与回归联合问题(用向量回归来预测边界框的坐标)。
  • 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给定一张图像,在特定物体上画一个像素级的掩模(mask)。

4.1.2 无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是指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寻找输入数据的有趣变换,其目的在于数据可视化、 数据压缩、数据去噪或更好地理解数据中的相关性。无监督学习是数据分析的必备技能,在解 决监督学习问题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数据集,它通常是一个必要步骤。降维(dimensionality reduction)和聚类(clustering)都是众所周知的无监督学习方法。

4.1.3 自监督学习

自监督学习是监督学习的一个特例,它与众不同,值得单独归为一类。自监督学习是没有人工标注的标签的监督学习,你可以将它看作没有人类参与的监督学习。标签仍然存在(因为总要有什么东西来监督学习过程),但它们是从输入数据中生成的,通常是使用启发式算法生成的。

举个例子,自编码器(autoencoder)是有名的自监督学习的例子,其生成的目标就是未经修改的输入。同样,给定视频中过去的帧来预测下一帧,或者给定文本中前面的词来预测下一个词, 都是自监督学习的例子[这两个例子也属于时序监督学习(temporally supervised learning),即用未来的输入数据作为监督]。注意,监督学习、自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之间的区别有时很模糊, 这三个类别更像是没有明确界限的连续体。自监督学习可以被重新解释为监督学习或无监督学 习,这取决于你关注的是学习机制还是应用场景。

注意 本书的重点在于监督学习,因为它是当前深度学习的主要形式,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后续章节也会简要介绍自监督学习。

4.1.4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视,但最近随着 Google 的 DeepMind 公司将其成功应用于学习玩 Atari 游戏(以及后来学习下围棋并达到最高水平),机器学习的这一分支开始受到大量关注。 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agent)接收有关其环境的信息,并学会选择使某种奖励最大化的行动。 例如,神经网络会“观察”视频游戏的屏幕并输出游戏操作,目的是尽可能得高分,这种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强化学习来训练。

目前,强化学习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除游戏外还没有取得实践上的重大成功。但是,我们期待强化学习未来能够实现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资源管理、教育等。 强化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

分类和回归术语表

分类和回归都包含很多专业术语。前面你已经见过一些术语,在后续章节会遇到更多。 这些术语在机器学习领域都有确切的定义,你应该了解这些定义。

  • 样本(sample)或输入(input):进入模型的数据点。
  • 预测(prediction)或输出(output):从模型出来的结果。
  • 目标(target):真实值。对于外部数据源,理想情况下,模型应该能够预测出目标。
  • 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或损失值(loss value):模型预测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 类别(class):分类问题中供选择的一组标签。例如,对猫狗图像进行分类时,“狗” 和“猫”就是两个类别。
  • 标签(label):分类问题中类别标注的具体例子。比如,如果 1234 号图像被标注为 包含类别“狗”,那么“狗”就是 1234 号图像的标签。 真值(ground-truth)或标注(annotation):数据集的所有目标,通常由人工收集。
  • 二分类(binary classification):一种分类任务,每个输入样本都应被划分到两个互 斥的类别中。
  • 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一种分类任务,每个输入样本都应被划分到两个 以上的类别中,比如手写数字分类。
  • 多标签分类(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一种分类任务,每个输入样本都可以分配多 个标签。举个例子,如果一幅图像里可能既有猫又有狗,那么应该同时标注“猫” 标签和“狗”标签。每幅图像的标签个数通常是可变的。
  • 标量回归(scalar regression):目标是连续标量值的任务。预测房价就是一个很好的 例子,不同的目标价格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
  • 向量回归(vector regression):目标是一组连续值(比如一个连续向量)的任务。如 果对多个值(比如图像边界框的坐标)进行回归,那就是向量回归。
  • 小批量(mini-batch)或批量(batch):模型同时处理的一小部分样本(样本数通常 为 8~128)。样本数通常取 2 的幂,这样便于 GPU 上的内存分配。训练时,小批量 用来为模型权重计算一次梯度下降更新。

4.2 评估机器学习模型

在第 3 章介绍的三个例子中,我们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我们没有在训练模型的相同数据上对模型进行评估,其原因很快显而易见:仅仅几轮过后,三个模型都开始过拟合。也就是说,随着训练的进行,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性能始终在提高,但在前所未见的 数据上的性能则不再变化或者开始下降。

机器学习的目的是得到可以泛化(generalize)的模型,即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表现很好的 模型,而过拟合则是核心难点。你只能控制可以观察的事情,所以能够可靠地衡量模型的泛化 能力非常重要。后面几节将介绍降低过拟合以及将泛化能力最大化的方法。本节重点介绍如何 衡量泛化能力,即如何评估机器学习模型。

4.2.1 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评估模型的重点是将数据划分为三个集合: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在训练数据上训练模型,在验证数据上评估模型。一旦找到了最佳参数,就在测试数据上最后测试一次。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两个集合:一个训练集和一个测试集?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然后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这样简单得多!

原因在于开发模型时总是需要调节模型配置,比如选择层数或每层大小[这叫作模型的超 参数(hyperparameter),以便与模型参数(即权重)区分开]。这个调节过程需要使用模型在验 证数据上的性能作为反馈信号。这个调节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在某个参数空间中寻找良好的模型配置。因此,如果基于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来调节模型配置,会很快导致模型在验 证集上过拟合,即使你并没有在验证集上直接训练模型也会如此。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信息泄露(information leak)。每次基于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来 调节模型超参数,都会有一些关于验证数据的信息泄露到模型中。如果对每个参数只调节一次, 那么泄露的信息很少,验证集仍然可以可靠地评估模型。但如果你多次重复这一过程(运行一 次实验,在验证集上评估,然后据此修改模型),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关于验证集的信息泄露 到模型中。

最后,你得到的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非常好(人为造成的),因为这正是你优化的目的。 你关心的是模型在全新数据上的性能,而不是在验证数据上的性能,因此你需要使用一个完全 不同的、前所未见的数据集来评估模型,它就是测试集。你的模型一定不能读取与测试集有关 的任何信息,既使间接读取也不行。如果基于测试集性能来调节模型,那么对泛化能力的衡量是不准确的。

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可用数据很少,还有几种高级方法可以派上用场。我们先来介绍三种经典的评估方法:简单的留出验证、K 折验证, 以及带有打乱数据的重复 K 折验证。

  1. 简单的留出验证

留出一定比例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在剩余的数据上训练模型,然后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 如前所述,为了防止信息泄露,你不能基于测试集来调节模型,所以还应该保留一个验证集。

留出验证(hold-out validation)的示意图见图 4-1。代码清单 4-1 给出了其简单实现。

4-1 简单的留出验证数据划分

代码清单 4-1 留出验证

num_validation_samples = 10000
np.random.shuffle(data)
validation_data = data[:num_validation_samples]
data = data[num_validation_samples:]
training_data = data[:]
model = get_model()
model.train(training_data)
validation_score = model.evaluate(validation_data)
# 现在你可以调节模型、重新训练、评估,然后再次调节……
model = get_model()
model.train(np.concatenate([training_data,validation_data]))
test_score = model.evaluate(test_data)

这是最简单的评估方法,但有一个缺点:如果可用的数据很少,那么可能验证集和测试集 包含的样本就太少,从而无法在统计学上代表数据。这个问题很容易发现:如果在划分数据前 进行不同的随机打乱,最终得到的模型性能差别很大,那么就存在这个问题。接下来会介绍 K 折 验证与重复的 K 折验证,它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方法。

  1. K 折验证

K 折验证(K-fold validation)将数据划分为大小相同的 K 个分区。对于每个分区 i,在剩 余的 K-1 个分区上训练模型,然后在分区 i 上评估模型。最终分数等于 K 个分数的平均值。对于不同的训练集 - 测试集划分,如果模型性能的变化很大,那么这种方法很有用。与留出验证 一样,这种方法也需要独立的验证集进行模型校正。

K 折交叉验证的示意图见图 4-2。代码清单 4-2 给出了其简单实现。

图 4-2 3 折验证

代码清单 4-2 K 折交叉验证

k = 4
num_validation_samples = len(data) // k
np.random.shuffle(data)
validation_scores = []
for fold in range(k):validation_data = data[num_validation_samples * fold:num_validation_samples * (fold + 1)]training_data = data[:num_validation_samples * fold] +data[num_validation_samples * (fold + 1):]model = get_model()model.train(training_data)validation_score = model.evaluate(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scores.append(validation_score)
validation_score = np.average(validation_scores)
model = get_model()
model.train(data)
test_score = model.evaluate(test_data)
  1. 带有打乱数据的重复 K 折验证

如果可用的数据相对较少,而你又需要尽可能精确地评估模型,那么可以选择带有打乱数 据的重复 K 折验证(iterated K-fold validation with shuffling)。我发现这种方法在 Kaggle 竞赛中 特别有用。具体做法是多次使用 K 折验证,在每次将数据划分为 K 个分区之前都先将数据打乱。 最终分数是每次 K 折验证分数的平均值。注意,这种方法一共要训练和评估 P×K 个模型(P 是重复次数),计算代价很大。

4.2.2 评估模型的注意事项

选择模型评估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数据代表性(data representativeness)。你希望训练集和测试集都能够代表当前数据。例 如,你想要对数字图像进行分类,而图像样本是按类别排序的,如果你将前 80% 作为训 练集,剩余 20% 作为测试集,那么会导致训练集中只包含类别 0~7,而测试集中只包含 类别 8~9。这个错误看起来很可笑,却很常见。因此,在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之前,通常应该随机打乱数据。
  • 时间箭头(the arrow of time)。如果想要根据过去预测未来(比如明天的天气、股票走势 等),那么在划分数据前你不应该随机打乱数据,因为这么做会造成时间泄露(temporal leak):你的模型将在未来数据上得到有效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始终确保测试集 中所有数据的时间都晚于训练集数据。
  • 数据冗余(redundancy in your data)。如果数据中的某些数据点出现了两次(这在现实中 的数据里十分常见),那么打乱数据并划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会导致训练集和验证集之 间的数据冗余。从效果上来看,你是在部分训练数据上评估模型,这是极其糟糕的!一 定要确保训练集和验证集之间没有交集。

4.3 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和特征学习

除模型评估之外,在深入研究模型开发之前,我们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重要问题:将数据输入神经网络之前,如何准备输入数据和目标?许多数据预处理方法和特征工程技术都是和特定 领域相关的(比如只和文本数据或图像数据相关),我们将在后续章节的实例中介绍这些内容。 现在我们要介绍所有数据领域通用的基本方法。

4.3.1 神经网络的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原始数据更适于用神经网络处理,包括向量化、标准化、处理缺失 值和特征提取。

  1. 向量化

神经网络的所有输入和目标都必须是浮点数张量(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是整数张量)。无论处理什么数据(声音、图像还是文本),都必须首先将其转换为张量,这一步叫作数据向量化 (data vectorization)。例如,在前面两个文本分类的例子中,开始时文本都表示为整数列表(代 表单词序列),然后我们用 one-hot 编码将其转换为 float32 格式的张量。在手写数字分类和预 测房价的例子中,数据已经是向量形式,所以可以跳过这一步。

  1. 值标准化

在手写数字分类的例子中,开始时图像数据被编码为 0~255 范围内的整数,表示灰度值。 将这一数据输入网络之前,你需要将其转换为 float32 格式并除以 255,这样就得到 0~1 范围内的浮点数。同样,预测房价时,开始时特征有各种不同的取值范围,有些特征是较小的浮点数, 有些特征是相对较大的整数。将这一数据输入网络之前,你需要对每个特征分别做标准化,使 其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一般来说,将取值相对较大的数据(比如多位整数,比网络权重的初始值大很多)或异质 数据(heterogeneous data,比如数据的一个特征在 0~1 范围内,另一个特征在 100~200 范围内) 输入到神经网络中是不安全的。这么做可能导致较大的梯度更新,进而导致网络无法收敛。为 了让网络的学习变得更容易,输入数据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 取值较小:大部分值都应该在 0~1 范围内。
  • 同质性(homogenous):所有特征的取值都应该在大致相同的范围内。 此外,下面这种更严格的标准化方法也很常见,而且很有用,虽然不一定总是必需的(例如, 对于数字分类问题就不需要这么做)。
  • 将每个特征分别标准化,使其平均值为 0。
  • 将每个特征分别标准化,使其标准差为 1。

这对于 Numpy 数组很容易实现。

x -= x.mean(axis=0)
x /= x.std(axis=0)
  1. 处理缺失值

你的数据中有时可能会有缺失值。例如在房价的例子中,第一个特征(数据中索引编号为 0 的列)是人均犯罪率。如果不是所有样本都具有这个特征的话,怎么办?那样你的训练数据 或测试数据将会有缺失值。

一般来说,对于神经网络,将缺失值设置为 0 是安全的,只要 0 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值。网 络能够从数据中学到 0 意味着缺失数据,并且会忽略这个值。

注意,如果测试数据中可能有缺失值,而网络是在没有缺失值的数据上训练的,那么网络不可能学会忽略缺失值。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人为生成一些有缺失项的训练样本:多次复制 一些训练样本,然后删除测试数据中可能缺失的某些特征。

4.3.2 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是指将数据输入模型之前,利用你自己关于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这里指神经网络)的知识对数据进行硬编码的变换(不是模型学到的),以改善模型的效果。多数情况下,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无法从完全任意的数据中进行学习。呈现给模型的数据应该便于模型进行学习。

我们来看一个直观的例子。假设你想开发一个模型,输入一个时钟图像,模型能够输出对应的时间(见图 4-3)。

图 4-3 从钟表上读取时间的特征工程

如果你选择用图像的原始像素作为输入数据,那么这个机器学习问题将非常困难。你需要 用卷积神经网络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训练网络。

但如果你从更高的层次理解了这个问题(你知道人们怎么看时钟上的时间),那么可以为机 器学习算法找到更好的输入特征,比如你可以编写 5 行 Python 脚本,找到时钟指针对应的黑色 像素并输出每个指针尖的 (x, y) 坐标,这很简单。然后,一个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就可以学会这 些坐标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你还可以进一步思考:进行坐标变换,将 (x, y) 坐标转换为相对于图像中心的极坐标。这样 输入就变成了每个时钟指针的角度 theta。现在的特征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机器 学习,因为简单的舍入运算和字典查找就足以给出大致的时间。

这就是特征工程的本质:**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述问题,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容易。**它通常需要深入理解问题。

深度学习出现之前,特征工程曾经非常重要,因为经典的浅层算法没有足够大的假设空间 来自己学习有用的表示。将数据呈现给算法的方式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例如,卷积神经网络 在 MNIST 数字分类问题上取得成功之前,其解决方法通常是基于硬编码的特征,比如数字图像 中的圆圈个数、图像中每个数字的高度、像素值的直方图等。

幸运的是,对于现代深度学习,大部分特征工程都是不需要的,因为神经网络能够从原始 数据中自动提取有用的特征。这是否意味着,只要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就无须担心特征工程呢? 并不是这样,原因有两点。

  • 良好的特征仍然可以让你用更少的资源更优雅地解决问题。例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来 读取钟面上的时间是非常可笑的。
  • 良好的特征可以让你用更少的数据解决问题。深度学习模型自主学习特征的能力依赖于 大量的训练数据。如果只有很少的样本,那么特征的信息价值就变得非常重要。

4.4 过拟合与欠拟合

在上一章的三个例子(预测电影评论、主题分类和房价回归)中,模型在留出验证数据上 的性能总是在几轮后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模型很快就在训练数据上开始过 拟合。过拟合存在于所有机器学习问题中。学会如何处理过拟合对掌握机器学习至关重要

机器学习的根本问题是优化和泛化之间的对立。优化(optimization)是指调节模型以在训 练数据上得到最佳性能(即机器学习中的学习),而泛化(generalization)是指训练好的模型在 前所未见的数据上的性能好坏。机器学习的目的当然是得到良好的泛化,但你无法控制泛化, 只能基于训练数据调节模型。

训练开始时,优化和泛化是相关的:训练数据上的损失越小,测试数据上的损失也越小。 这时的模型是欠拟合(underfit)的,即仍有改进的空间,网络还没有对训练数据中所有相关模 式建模。但在训练数据上迭代一定次数之后,泛化不再提高,验证指标先是不变,然后开始变差, 即模型开始过拟合。这时模型开始学习仅和训练数据有关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对新数据来说是 错误的或无关紧要的。

为了防止模型从训练数据中学到错误或无关紧要的模式,最优解决方法是获取更多的训练 数据。模型的训练数据越多,泛化能力自然也越好。如果无法获取更多数据,次优解决方法是 调节模型允许存储的信息量,或对模型允许存储的信息加以约束。如果一个网络只能记住几个 模式,那么优化过程会迫使模型集中学习最重要的模式,这样更可能得到良好的泛化。

这种降低过拟合的方法叫作正则化(regularization)。我们先介绍几种最常见的正则化方法, 然后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以改进 3.4 节的电影分类模型。

4.4.1 减小网络大小

防止过拟合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小模型大小,即减少模型中可学习参数的个数(这由层 数和每层的单元个数决定)。在深度学习中,模型中可学习参数的个数通常被称为模型的容量 (capacity)。直观上来看,参数更多的模型拥有更大的记忆容量(memorization capacity),因此能 够在训练样本和目标之间轻松地学会完美的字典式映射,这种映射没有任何泛化能力。例如,拥 有 500 000 个二进制参数的模型,能够轻松学会 MNIST 训练集中所有数字对应的类别——我们 只需让 50 000 个数字每个都对应 10 个二进制参数。但这种模型对于新数字样本的分类毫无用处。 始终牢记:深度学习模型通常都很擅长拟合训练数据,但真正的挑战在于泛化,而不是拟合。

与此相反,如果网络的记忆资源有限,则无法轻松学会这种映射。因此,为了让损失最小化, 网络必须学会对目标具有很强预测能力的压缩表示,这也正是我们感兴趣的数据表示。同时请 记住,你使用的模型应该具有足够多的参数,以防欠拟合,即模型应避免记忆资源不足。在容量过大与容量不足之间要找到一个折中。

不幸的是,没有一个魔法公式能够确定最佳层数或每层的最佳大小。你必须评估一系列不 同的网络架构(当然是在验证集上评估,而不是在测试集上),以便为数据找到最佳的模型大小。 要找到合适的模型大小,一般的工作流程是开始时选择相对较少的层和参数,然后逐渐增加层的大小或增加新层,直到这种增加对验证损失的影响变得很小。 我们在电影评论分类的网络上试一下。原始网络如下所示。

代码清单 4-3 原始模型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现在我们尝试用下面这个更小的网络来替换它。

代码清单 4-4 容量更小的模型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图 4-4 比较了原始网络与更小网络的验证损失。圆点是更小网络的验证损失值,十字是原 始网络的验证损失值(请记住,更小的验证损失对应更好的模型)。

图 4-4 模型容量对验证损失的影响:换用更小的网络

如你所见,更小的网络开始过拟合的时间要晚于参考网络(前者 6 轮后开始过拟合,而后 者 4 轮后开始),而且开始过拟合之后,它的性能变差的速度也更慢。

现在,为了好玩,我们再向这个基准中添加一个容量更大的网络(容量远大于问题所需)。

代码清单 4-5 容量更大的模型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图 4-5 显示了更大的网络与参考网络的性能对比。圆点是更大网络的验证损失值,十字是 原始网络的验证损失值。

图 4-5 模型容量对验证损失的影响:换用更大的网络

更大的网络只过了一轮就开始过拟合,过拟合也更严重。其验证损失的波动也更大。

图 4-6 同时给出了这两个网络的训练损失。如你所见,更大网络的训练损失很快就接近于零。 网络的容量越大,它拟合训练数据(即得到很小的训练损失)的速度就越快,但也更容易过拟合 (导致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有很大差异)。

图 4-6 模型容量对训练损失的影响:换用更大的网络

4.4.2 添加权重正则化

你可能知道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原理:如果一件事情有两种解释,那么最可能正确的解释就是最简单的那个,即假设更少的那个。这个原理也适用于神经网络学到的模型:给定一些训练数据和一种网络架构,很多组权重值(即很多模型)都可以解释这些数据。简单模型比复杂模型更不容易过拟合。

这里的简单模型(simple model)是指参数值分布的熵更小的模型(或参数更少的模型,比 如上一节的例子)。因此,一种常见的降低过拟合的方法就是强制让模型权重只能取较小的值, 从而限制模型的复杂度,这使得权重值的分布更加规则(regular)。这种方法叫作权重正则化 (weight regularization),其实现方法是向网络损失函数中添加与较大权重值相关的成本(cost)。 这个成本有两种形式。

  • L1 正则化(L1 regularization):添加的成本与权重系数的绝对值[权重的 L1 范数(norm)] 成正比。
  • L2 正则化(L2 regularization):添加的成本与权重系数的平方(权重的 L2 范数)成正比。 神经网络的 L2 正则化也叫权重衰减(weight decay)。不要被不同的名称搞混,权重衰减 与 L2 正则化在数学上是完全相同的。

Keras 中,添加权重正则化的方法是向层传递权重正则化项实例(weight regularizer instance)作为关键字参数。下列代码将向电影评论分类网络中添加 L2 权重正则化。

代码清单 4-6 向模型添加 L2 权重正则化

from keras import regulariz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 kernel_regularizer=regularizers.l2(0.001),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16, kernel_regularizer=regularizers.l2(0.001),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l2(0.001) 的意思是该层权重矩阵的每个系数都会使网络总损失增加 0.001 * weight_ coefficient_value。注意,由于这个惩罚项只在训练时添加,所以这个网络的训练损失会 比测试损失大很多。

图 4-7 显示了 L2 正则化惩罚的影响。如你所见,即使两个模型的参数个数相同,具有 L2 正则化的模型(圆点)比参考模型(十字)更不容易过拟合。

图 4-7 L2 权重正则化对验证损失的影响

你还可以用 Keras 中以下这些权重正则化项来代替 L2 正则化。

代码清单 4-7 Keras 中不同的权重正则化项

from keras import regularizers
regularizers.l1(0.001)
regularizers.l1_l2(l1=0.001, l2=0.001)

4.4.3 添加 dropout 正则化

dropout 是神经网络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正则化方法之一,它是由多伦多大学的 Geoffrey Hinton 和他的学生开发的。对某一层使用 dropout,就是在训练过程中随机将该层的一些输出特征舍弃(设置为 0)。假设在训练过程中,某一层对给定输入样本的返回值应该是向量 [0.2, 0.5, 1.3, 0.8, 1.1]。使用 dropout 后,这个向量会有几个随机的元素变成 0,比如 [0, 0.5, 1.3, 0, 1.1]。dropout 比率(dropout rate)是被设为 0 的特征所占的比例,通常在 0.2~0.5 范围内。测试时没有单元被舍弃,而该层的输出值需要按 dropout 比率缩小,因为这时比训练时 有更多的单元被激活,需要加以平衡。

假设有一个包含某层输出的 Numpy 矩 阵 layer_output,其形状为 (batch_size, features)。训练时,我们随机将矩阵中一部分值设为 0。

layer_output *= np.random.randint(0, high=2, size=layer_output.shape)

测试时,我们将输出按 dropout 比率缩小。这里我们乘以 0.5(因为前面舍弃了一半的单元)。

layer_output *= 0.5

注意,为了实现这一过程,还可以让两个运算都在训练时进行,而测试时输出保持不变。 这通常也是实践中的实现方式(见图 4-8)。

layer_output *= np.random.randint(0, high=2, size=layer_output.shape)
layer_output /= 0.5

图 4-8 训练时对激活矩阵使用 dropout,并在训练时成比例增大。测试时激活矩阵保持不变

这一方法可能看起来有些奇怪和随意。它为什么能够降低过拟合? Hinton 说他的灵感之一来自于银行的防欺诈机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去银行办理业务。柜员不停地换人,于是我 问其中一人这是为什么。他说他不知道,但他们经常换来换去。我猜想,银行工作人员要想成 功欺诈银行,他们之间要互相合作才行。这让我意识到,在每个样本中随机删除不同的部分神 经元,可以阻止它们的阴谋,因此可以降低过拟合。”a 其核心思想是在层的输出值中引入噪声, 打破不显著的偶然模式(Hinton 称之为阴谋)。如果没有噪声的话,网络将会记住这些偶然模式。

在 Keras 中,你可以通过 Dropout 层向网络中引入 dropout,dropout 将被应用于前面一层 的输出。

model.add(layers.Dropout(0.5))

我们向 IMDB 网络中添加两个 Dropout 层,来看一下它们降低过拟合的效果。

代码清单 4-8 向 IMDB 网络中添加 dropout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ropout(0.5))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ropout(0.5))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图 4-9 给出了结果的图示。我们再次看到,这种方法的性能相比参考网络有明显提高。

图 4-9 dropout 对验证损失的影响

总结一下,防止神经网络过拟合的常用方法包括:

  • 获取更多的训练数据
  • 减小网络容量
  • 添加权重正则化
  • 添加 dropout

4.5 机器学习的通用工作流程

本节将介绍一种可用于解决任何机器学习问题的通用模板。这一模板将你在本章学到的这 些概念串在一起:问题定义、评估、特征工程和解决过拟合。

4.5.1 定义问题,收集数据集

首先,你必须定义所面对的问题。

  • 你的输入数据是什么?你要预测什么?只有拥有可用的训练数据,你才能学习预测某件 事情。比如,只有同时拥有电影评论和情感标注,你才能学习对电影评论进行情感分类。 因此,数据可用性通常是这一阶段的限制因素(除非你有办法付钱让人帮你收集数据)。
  • 你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是二分类问题、多分类问题、标量回归问题、向量回归问题, 还是多分类、多标签问题?或者是其他问题,比如聚类、生成或强化学习?确定问题类 型有助于你选择模型架构、损失函数等。

只有明确了输入、输出以及所使用的数据,你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注意你在这一阶段所做 的假设。

  • 假设输出是可以根据输入进行预测的。
  • 假设可用数据包含足够多的信息,足以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在开发出工作模型之前,这些只是假设,等待验证真假。并非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你收集了包含输入 X 和目标 Y 的很多样例,并不意味着 X 包含足够多的信息来预测 Y。例如,如果 你想根据某支股票最近的历史价格来预测其股价走势,那你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历史价格 并没有包含很多可用于预测的信息。

有一类无法解决的问题你应该知道,那就是非平稳问题(nonstationary problem)。假设你想 要构建一个服装推荐引擎,并在一个月(八月)的数据上训练,然后在冬天开始生成推荐结果。 一个大问题是,人们购买服装的种类是随着季节变化的,即服装购买在几个月的尺度上是一个非平稳现象。你想要建模的对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利用最新数据重新训练模型,或者在一个问题是平稳的时间尺度上收集数据。对于服装购买这种 周期性问题,几年的数据足以捕捉到季节性变化,但一定要记住,要将一年中的时间作为模型的一个输入。

请记住,机器学习只能用来记忆训练数据中存在的模式。你只能识别出曾经见过的东西。 在过去的数据上训练机器学习来预测未来,这里存在一个假设,就是未来的规律与过去相同。 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4.5.2 选择衡量成功的指标

要控制一件事物,就需要能够观察它。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给出成功的定义:精度?准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客户保留率?衡量成功的指标将指引你选择损失函数,即 模型要优化什么。它应该直接与你的目标(如业务成功)保持一致。

对于平衡分类问题(每个类别的可能性相同),精度和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AUC)是常用的指标。对于类别不平衡的 问题,你可以使用准确率和召回率。对于排序问题或多标签分类,你可以使用平均准确率均值 (mean average precision)。自定义衡量成功的指标也很常见。要想了解各种机器学习的成功衡量 指标以及这些指标与不同问题域的关系,你可以浏览 Kaggle 网站上的数据科学竞赛,上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评估指标。

4.5.3 确定评估方法

一旦明确了目标,你必须确定如何衡量当前的进展。前面介绍了三种常见的评估方法。

  • 留出验证集。数据量很大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 K 折交叉验证。如果留出验证的样本量太少,无法保证可靠性,那么应该选择这种方法。
  • 重复的 K 折验证。如果可用的数据很少,同时模型评估又需要非常准确,那么应该使用 这种方法。

只需选择三者之一。大多数情况下,第一种方法足以满足要求。

4.5.4 准备数据

一旦知道了要训练什么、要优化什么以及评估方法,那么你就几乎已经准备好训练模型了。 但首先你应该将数据格式化,使其可以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这里假设模型为深度神经网络)。

  • 如前所述,应该将数据格式化为张量。
  • 这些张量的取值通常应该缩放为较小的值,比如在 [-1, 1] 区间或 [0, 1] 区间。
  • 如果不同的特征具有不同的取值范围(异质数据),那么应该做数据标准化。
  • 你可能需要做特征工程,尤其是对于小数据问题。 准备好输入数据和目标数据的张量后,你就可以开始训练模型了。

4.5.5 开发比基准更好的模型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获得统计功效(statistical power),即开发一个小型模型,它能够打败纯随机的基准(dumb baseline)。在 MNIST 数字分类的例子中,任何精度大于 0.1 的模型都可以说 具有统计功效;在 IMDB 的例子中,任何精度大于 0.5 的模型都可以说具有统计功效。

注意,不一定总是能获得统计功效。如果你尝试了多种合理架构之后仍然无法打败随机基准, 那么原因可能是问题的答案并不在输入数据中。要记住你所做的两个假设。

  • 假设输出是可以根据输入进行预测的。
  • 假设可用的数据包含足够多的信息,足以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这些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样的话你需要从头重新开始。

如果一切顺利,你还需要选择三个关键参数来构建第一个工作模型。

  • 最后一层的激活。它对网络输出进行有效的限制。例如,IMDB 分类的例子在最后一层 使用了 sigmoid,回归的例子在最后一层没有使用激活,等等。
  • 损失函数。它应该匹配你要解决的问题的类型。例如,IMDB 的例子使用 binary_ crossentropy、回归的例子使用 mse,等等。
  • 优化配置。你要使用哪种优化器?学习率是多少?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rmsprop 及其 默认的学习率是稳妥的。

关于损失函数的选择,需要注意,直接优化衡量问题成功的指标不一定总是可行的。有时难以将指标转化为损失函数,要知道,损失函数需要在只有小批量数据时即可计算(理想情况 下,只有一个数据点时,损失函数应该也是可计算的),而且还必须是可微的(否则无法用反向 传播来训练网络)。例如,广泛使用的分类指标 ROC AUC 就不能被直接优化。因此在分类任务 中,常见的做法是优化 ROC AUC 的替代指标,比如交叉熵。一般来说,你可以认为交叉熵越小, ROC AUC 越大。

表 4-1 列出了常见问题类型的最后一层激活和损失函数,可以帮你进行选择。

表 4-1 为模型选择正确的最后一层激活和损失函数

问题类型 最后一层激活 损失函数
二分类问题 sigmoid binary_crossentropy
多分类、单标签问题 softmax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多分类、多标签问题 sigmoid binary_crossentropy
回归到任意值 mse
回归到 0~1 范围内的值 sigmoid mse 或 binary_crossentropy

4.5.6 扩大模型规模:开发过拟合的模型

一旦得到了具有统计功效的模型,问题就变成了:模型是否足够强大?它是否具有足够多的层和参数来对问题进行建模?例如,只有单个隐藏层且只有两个单元的网络,在 MNIST 问题 上具有统计功效,但并不足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请记住,机器学习中无处不在的对立是优化和 泛化的对立,理想的模型是刚好在欠拟合和过拟合的界线上,在容量不足和容量过大的界线上。 为了找到这条界线,你必须穿过它。

要搞清楚你需要多大的模型,就必须开发一个过拟合的模型,这很简单。

(1) 添加更多的层。

(2) 让每一层变得更大。

(3) 训练更多的轮次。

要始终监控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以及你所关心的指标的训练值和验证值。如果你发现模型在验证数据上的性能开始下降,那么就出现了过拟合。

下一阶段将开始正则化和调节模型,以便尽可能地接近理想模型,既不过拟合也不欠拟合

4.5.7 模型正则化与调节超参数

这一步是最费时间的:你将不断地调节模型、训练、在验证数据上评估(这里不是测试数据)、 再次调节模型,然后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模型达到最佳性能。你应该尝试以下几项。

  • 添加 dropout。
  • 尝试不同的架构:增加或减少层数。
  • 添加 L1 和 / 或 L2 正则化。
  • 尝试不同的超参数(比如每层的单元个数或优化器的学习率),以找到最佳配置。
  • (可选)反复做特征工程:添加新特征或删除没有信息量的特征。

请注意:每次使用验证过程的反馈来调节模型,都会将有关验证过程的信息泄露到模型中。 如果只重复几次,那么无关紧要;但如果系统性地迭代许多次,最终会导致模型对验证过程过 拟合(即使模型并没有直接在验证数据上训练)。这会降低验证过程的可靠性。

一旦开发出令人满意的模型配置,你就可以在所有可用数据(训练数据 + 验证数据)上训 练最终的生产模型,然后在测试集上最后评估一次。如果测试集上的性能比验证集上差很多, 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你的验证流程不可靠,或者你在调节模型参数时在验证数据上出现了过拟合。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需要换用更加可靠的评估方法,比如重复的 K 折验证。

Python深度学习篇五《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

Excerpt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四《机器学习基础》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关于向量数据最常见的机器学习任务。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理解卷积神经网络(convnet) 使用数据增强来降低过拟合 使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四《机器学习基础》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关于向量数据最常见的机器学习任务。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 理解卷积神经网络(convnet)
  • 使用数据增强来降低过拟合
  • 使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 微调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
  • 将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内容及其如何做出分类决策可视化

本章将介绍卷积神经网络,也叫 convnet,它是计算机视觉应用几乎都在使用的一种深度学习模型。你将学到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图像分类问题,特别是那些训练数据集较小的问题。 如果你工作的地方并非大型科技公司,这也将是你最常见的使用场景。

5.1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我们将深入讲解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以及它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上为什么如此成功。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示例,即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 MNIST 数字进行分 类,这个任务我们在第 2 章用密集连接网络做过(当时的测试精度为 97.8%)。虽然本例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很简单,但其精度肯定会超过第 2 章的密集连接网络。

下列代码将会展示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它是 Conv2D 层和 MaxPooling2D 层的堆叠。 很快你就会知道这些层的作用。

代码清单 5-1 实例化一个小型的卷积神经网络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28, 1)))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重要的是,卷积神经网络接收形状为 (image_height, image_width, image_channels) 的输入张量(不包括批量维度)。本例中设置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大小为 (28, 28, 1) 的输入张量, 这正是 MNIST 图像的格式。我们向第一层传入参数 input_shape=(28, 28, 1) 来完成此设置。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conv2d_1 (Conv2D) (None, 26, 26, 32) 3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1 (MaxPooling2D) (None, 13, 13, 3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2 (Conv2D) (None, 11, 11, 64) 18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2 (MaxPooling2D) (None, 5, 5,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3 (Conv2D) (None, 3, 3, 64) 36928
=================================================================
Total params: 55,744
Trainable params: 55,744
Non-trainable params: 0

可以看到,每个 Conv2D 层和 MaxPooling2D 层的输出都是一个形状为 (height, width, channels) 的 3D 张量。宽度和高度两个维度的尺寸通常会随着网络加深而变小。通道数量由传 入 Conv2D 层的第一个参数所控制(32 或 64)。

下一步是将最后的输出张量[大小为 (3, 3, 64)]输入到一个密集连接分类器网络中, 即 Dense 层的堆叠,你已经很熟悉了。这些分类器可以处理 1D 向量,而当前的输出是 3D 张量。 首先,我们需要将 3D 输出展平为 1D,然后在上面添加几个 Dense 层。

代码清单 5-2 在卷积神经网络上添加分类器

model.add(layers.Flatten())
model.add(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我们将进行 10 类别分类,最后一层使用带 10 个输出的 softmax 激活。现在网络的架构如下。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conv2d_1 (Conv2D) (None, 26, 26, 32) 3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1 (MaxPooling2D) (None, 13, 13, 3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2 (Conv2D) (None, 11, 11, 64) 18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2 (MaxPooling2D) (None, 5, 5,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3 (Conv2D) (None, 3, 3, 64) 369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atten_1 (Flatten) (None, 576)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1 (Dense) (None, 64) 369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2 (Dense) (None, 10) 650
=================================================================
Total params: 93,322
Trainable params: 93,322
Non-trainable params: 0

如你所见,在进入两个 Dense 层之前,形状 (3, 3, 64) 的输出被展平为形状 (576,) 的 向量。

下面我们在 MNIST 数字图像上训练这个卷积神经网络。我们将复用第 2 章 MNIST 示例中 的很多代码。

代码清单 5-3 在 MNIST 图像上训练卷积神经网络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from 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mnist.load_data()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reshape((60000, 28, 28, 1))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reshape((10000, 28, 28, 1))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train_labels = to_categorical(train_labels)
test_labels = to_categorical(test_labels)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model.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5, batch_size=64)

我们在测试数据上对模型进行评估。

>>>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test_acc
0.99080000000000001

第 2 章密集连接网络的测试精度为 97.8%,但这个简单卷积神经网络的测试精度达到了 99.3%,我们将错误率降低了 68%(相对比例)。相当不错!

与密集连接模型相比,为什么这个简单卷积神经网络的效果这么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 们来深入了解 Conv2D 层和 MaxPooling2D 层的作用。

5.1.1 卷积运算

密集连接层和卷积层的根本区别在于,Dense 层从输入特征空间中学到的是全局模式

(比如对于 MNIST 数字,全局模式就是涉及所有像素的模式),而卷积层学到的是局部模式(见图 5-1),对于图像来说,学到的就是在输入图像的二维小窗口中发现的模式。在上面的例子中, 这些窗口的大小都是 3×3。

图 5-1 图像可以被分解为局部模式,如边缘、纹理等

这个重要特性使卷积神经网络具有以下两个有趣的性质。

  • 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模式具有平移不变性(translation invariant)。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 右下角学到某个模式之后,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识别这个模式,比如左上角。对于密集连 接网络来说,如果模式出现在新的位置,它只能重新学习这个模式。这使得卷积神经网 络在处理图像时可以高效利用数据(因为视觉世界从根本上具有平移不变性),它只需 要更少的训练样本就可以学到具有泛化能力的数据表示。
  • 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学到模式的空间层次结构(spatial hierarchies of patterns),见图 5-2。 第一个卷积层将学习较小的局部模式(比如边缘),第二个卷积层将学习由第一层特征 组成的更大的模式,以此类推。这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学习越来越复杂、越来 越抽象的视觉概念(因为视觉世界从根本上具有空间层次结构)。

对于包含两个空间轴(高度和宽度)和一个深度轴(也叫通道轴)的 3D 张量,其卷积也叫特征图(feature map)。对于 RGB 图像,深度轴的维度大小等于 3,因为图像有 3 个颜色通道: 红色、绿色和蓝色。对于黑白图像(比如 MNIST 数字图像),深度等于 1(表示灰度等级)。卷积运算从输入特征图中提取图块,并对所有这些图块应用相同的变换,生成输出特征图(output feature map)。该输出特征图仍是一个 3D 张量,具有宽度和高度,其深度可以任意取值,因为 输出深度是层的参数,深度轴的不同通道不再像 RGB 输入那样代表特定颜色,而是代表过滤器 (filter)。过滤器对输入数据的某一方面进行编码,比如,单个过滤器可以从更高层次编码这样 一个概念:“输入中包含一张脸。”

图 5-2 视觉世界形成了视觉模块的空间层次结构:超局部的边缘组合成局部的对象, 比如眼睛或耳朵,这些局部对象又组合成高级概念,比如“猫”

MNIST 示例中,第一个卷积层接收一个大小为 (28, 28, 1) 的特征图,并输出一个大 小为 (26, 26, 32) 的特征图,即它在输入上计算 32 个过滤器。对于这 32 个输出通道,每个 通道都包含一个 26×26 的数值网格,它是过滤器对输入的响应图(response map),表示这个过 滤器模式在输入中不同位置的响应(见图 5-3)。这也是特征图这一术语的含义:深度轴的每个 维度都是一个特征(或过滤器),而 2D 张量 output[:, :, n] 是这个过滤器在输入上的响应 的二维空间图(map)。

图 5-3 响应图的概念:某个模式在输入中的不同位置是否存在的二维图

卷积由以下两个关键参数所定义。

  • 从输入中提取的图块尺寸:这些图块的大小通常是 3×3 或 5×5。本例中为 3×3,这是 很常见的选择。
  • 输出特征图的深度:卷积所计算的过滤器的数量。本例第一层的深度为 32,最后一层的 深度是 64。

对于 Keras 的 Conv2D 层,这些参数都是向层传入的前几个参数:Conv2D(output_depth, (window_height, window_width))。

卷积的工作原理:在 3D 输入特征图上滑动(slide)这些 3×3 或 5×5 的窗口,在每个可能 的位置停止并提取周围特征的 3D 图块[形状为 (window_height, window_width, input_ depth)]。然后每个 3D 图块与学到的同一个权重矩阵[叫作卷积核(convolution kernel)]做 张量积,转换成形状为 (output_depth,) 的 1D 向量。然后对所有这些向量进行空间重组, 使其转换为形状为 (height, width, output_depth) 的 3D 输出特征图。输出特征图中的 每个空间位置都对应于输入特征图中的相同位置(比如输出的右下角包含了输入右下角的信 息)。举个例子,利用 3×3 的窗口,向量 output[i, j, :] 来自 3D 图块 input[i-1:i+1, j-1:j+1, :]。整个过程详见图 5-4。

图 5-4 卷积的工作原理

注意,输出的宽度和高度可能与输入的宽度和高度不同。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 边界效应,可以通过对输入特征图进行填充来抵消。
  • 使用了步幅(stride),稍后会给出其定义。

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些概念。

  1. 理解边界效应与填充

假设有一个 5×5 的特征图(共 25 个方块)。其中只有 9 个方块可以作为中心放入一个 3×3 的窗口,这 9 个方块形成一个 3×3 的网格(见图 5-5)。因此,输出特征图的尺寸是 3×3。 它比输入尺寸小了一点,在本例中沿着每个维度都正好缩小了 2 个方块。在前一个例子中你也 可以看到这种边界效应的作用:开始的输入尺寸为 28×28,经过第一个卷积层之后尺寸变为 26×26。

图 5-5 在 5×5 的输入特征图中,可以提取 3×3 图块的有效位置

如果你希望输出特征图的空间维度与输入相同,那么可以使用填充(padding)。填充是在 输入特征图的每一边添加适当数目的行和列,使得每个输入方块都能作为卷积窗口的中心。对 于 3×3 的窗口,在左右各添加一列,在上下各添加一行。对于 5×5 的窗口,各添加两行和两 列(见图 5-6)。

图 5-6 对 5×5 的输入进行填充,以便能够提取出 25 个 3×3 的图块

对于 Conv2D 层,可以通过 padding 参数来设置填充,这个参数有两个取值:“valid” 表 示不使用填充(只使用有效的窗口位置);“same” 表示“填充后输出的宽度和高度与输入相同”。 padding 参数的默认值为 “valid”。

  1. 理解卷积步幅

影响输出尺寸的另一个因素是步幅的概念。目前为止,对卷积的描述都假设卷积窗口的中心方块都是相邻的。但两个连续窗口的距离是卷积的一个参数,叫作步幅,默认值为 1。也可 以使用步进卷积(strided convolution),即步幅大于 1 的卷积。在图 5-7 中,你可以看到用步幅 为 2 的 3×3 卷积从 5×5 输入中提取的图块(无填充)。

图 5-7 2×2 步幅的 3×3 卷积图块

步幅为 2 意味着特征图的宽度和高度都被做了 2 倍下采样(除了边界效应引起的变化)。虽 然步进卷积对某些类型的模型可能有用,但在实践中很少使用。熟悉这个概念是有好处的。

为了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我们不用步幅,而是通常使用最大池化(max-pooling)运算, 你在第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示例中见过此运算。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这种运算。

5.1.2 最大池化运算

在卷积神经网络示例中,你可能注意到,在每个 MaxPooling2D 层之后,特征图的尺寸都 会减半。例如,在第一个 MaxPooling2D 层之前,特征图的尺寸是 26×26,但最大池化运算将 其减半为 13×13。这就是最大池化的作用: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与步进卷积类似。

最大池化是从输入特征图中提取窗口,并输出每个通道的最大值。它的概念与卷积类似, 但是最大池化使用硬编码的 max 张量运算对局部图块进行变换,而不是使用学到的线性变换(卷 积核)。最大池化与卷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最大池化通常使用 2×2 的窗口和步幅 2,其目 的是将特征图下采样 2 倍。与此相对的是,卷积通常使用 3×3 窗口和步幅 1。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对特征图下采样?为什么不删除最大池化层,一直保留较大的特征图? 我们来这么做试一下。这时模型的卷积基(convolutional base)如下所示。

model_no_max_poo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_no_max_pool.add(layers.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28, 28, 1)))
model_no_max_pool.add(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_no_max_pool.add(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该模型的架构如下。

>>> model_no_max_poo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conv2d_4 (Conv2D) (None, 26, 26, 32) 3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5 (Conv2D) (None, 24, 24, 64) 18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6 (Conv2D) (None, 22, 22, 64) 36928
=================================================================
Total params: 55,744
Trainable params: 55,744
Non-trainable params: 0

这种架构有什么问题?有如下两点问题。

  • 这种架构不利于学习特征的空间层级结构。第三层的 3×3 窗口中只包含初始输入的 7×7 窗口中所包含的信息。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高级模式相对于初始输入来说仍然很小, 这可能不足以学会对数字进行分类(你可以试试仅通过 7 像素×7 像素的窗口观察图像 来识别其中的数字)。我们需要让最后一个卷积层的特征包含输入的整体信息。
  • 最后一层的特征图对每个样本共有 22×22×64=30 976 个元素。这太多了。如果你将其展平并在上面添加一个大小为 512 的 Dense 层,那一层将会有 1580 万个参数。这对于 这样一个小模型来说太多了,会导致严重的过拟合。

简而言之,使用下采样的原因,一是减少需要处理的特征图的元素个数,二是通过让连续 卷积层的观察窗口越来越大(即窗口覆盖原始输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从而引入空间过滤器的层 级结构。

注意,最大池化不是实现这种下采样的唯一方法。你已经知道,还可以在前一个卷积层中 使用步幅来实现。此外,你还可以使用平均池化来代替最大池化,其方法是将每个局部输入图 块变换为取该图块各通道的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但最大池化的效果往往比这些替代方法更好。 简而言之,原因在于特征中往往编码了某种模式或概念在特征图的不同位置是否存在(因此得 名特征图),而观察不同特征的最大值而不是平均值能够给出更多的信息。因此,最合理的子采 样策略是首先生成密集的特征图(通过无步进的卷积),然后观察特征每个小图块上的最大激活, 而不是查看输入的稀疏窗口(通过步进卷积)或对输入图块取平均,因为后两种方法可能导致 错过或淡化特征是否存在的信息。

现在你应该已经理解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即特征图、卷积和最大池化,并且也知 道如何构建一个小型卷积神经网络来解决简单问题,比如 MNIST 数字分类。下面我们将介绍更 加实用的应用。

5.2 在小型数据集上从头开始训练一个卷积神经网络

使用很少的数据来训练一个图像分类模型,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如果你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方面的职业,很可能会在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很少的”样本可能是几百张图像,也可能是几 万张图像。来看一个实例,我们将重点讨论猫狗图像分类,数据集中包含 4000 张猫和狗的图像 (2000 张猫的图像,2000 张狗的图像)。我们将 2000 张图像用于训练,1000 张用于验证,1000 张用于测试。

本节将介绍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即使用已有的少量数据从头开始训练一个新模型。 首先,在 2000 个训练样本上训练一个简单的小型卷积神经网络,不做任何正则化,为模型目标设定一个基准。这会得到 71% 的分类精度。此时主要的问题在于过拟合。然后,我们会介绍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它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降低过拟合的技术。使用数据增强之后,网络精度将提高到 82%。

5.3 节会介绍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小型数据集的另外两个重要技巧:用预训练的网络做特征提 取(得到的精度范围在 90%~96%),对预训练的网络进行微调(最终精度为 97%)。总而言之, 这三种策略——从头开始训练一个小型模型、使用预训练的网络做特征提取、对预训练的网络 进行微调——构成了你的工具箱,未来可用于解决小型数据集的图像分类问题。

5.2.1 深度学习与小数据问题的相关性

有时你会听人说,仅在有大量数据可用时,深度学习才有效。这种说法部分正确:深度学 习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能够独立地在训练数据中找到有趣的特征,无须人为的特征工程,而这只在拥有大量训练样本时才能实现。对于输入样本的维度非常高(比如图像)的问题尤其如此。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所谓“大量”样本是相对的,即相对于你所要训练网络的大小和深度 而言。只用几十个样本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就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模型很小, 并做了很好的正则化,同时任务非常简单,那么几百个样本可能就足够了。由于卷积神经网络 学到的是局部的、平移不变的特征,它对于感知问题可以高效地利用数据。虽然数据相对较少, 但在非常小的图像数据集上从头开始训练一个卷积神经网络,仍然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而且 无须任何自定义的特征工程。本节你将看到其效果。

此外,深度学习模型本质上具有高度的可复用性,比如,已有一个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 的图像分类模型或语音转文本模型,你只需做很小的修改就能将其复用于完全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许多预训练的模型(通常都是在 ImageNet 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现在都可以公开下载,并可以用于在数据很少的情况下构建强大的视觉模型。这是 5.3 节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据。

5.2.2 下载数据

本节用到的猫狗分类数据集不包含在 Keras 中。它由 Kaggle 在 2013 年末公开并作为一项 计算视觉竞赛的一部分,当时卷积神经网络还不是主流算法。你可以从 https://www.kaggle.com/ c/dogs-vs-cats/data 下载原始数据集(如果没有 Kaggle 账号的话,你需要注册一个,别担心,很简单)。

这些图像都是中等分辨率的彩色 JPEG 图像。图 5-8 给出了一些样本示例。

图 5-8 猫狗分类数据集的一些样本。没有修改尺寸:样本在尺寸、外观等方面是不一样的

不出所料,2013 年的猫狗分类 Kaggle 竞赛的优胜者使用的是卷积神经网络。最佳结果达到 了 95% 的精度。本例中,虽然你只在不到参赛选手所用的 10% 的数据上训练模型,但结果也和 这个精度相当接近(见下一节)。

这个数据集包含 25 000 张猫狗图像(每个类别都有 12 500 张),大小为 543MB(压缩后)。 下载数据并解压之后,你需要创建一个新数据集,其中包含三个子集:每个类别各 1000 个样本 的训练集、每个类别各 500 个样本的验证集和每个类别各 500 个样本的测试集。

创建新数据集的代码如下所示。

代码清单 5-4 将图像复制到训练、验证和测试的目录

import os, shutil
original_dataset_dir = '/Users/fchollet/Downloads/kaggle_original_data'
base_dir = '/Users/fchollet/Downloads/cats_and_dogs_small'
os.mkdir(base_dir)
train_dir = os.path.join(base_dir, 'train')
os.mkdir(train_dir)
validation_dir = os.path.join(base_dir, 'validation')
os.mkdir(validation_dir)
test_dir = os.path.join(base_dir, 'test')
os.mkdir(test_dir)
train_cats_dir = os.path.join(train_dir, 'cats')
os.mkdir(train_cats_dir)
train_dogs_dir = os.path.join(train_dir, 'dogs')
os.mkdir(train_dogs_dir)
validation_cats_dir = os.path.join(validation_dir, 'cats')
os.mkdir(validation_cats_dir)
validation_dogs_dir = os.path.join(validation_dir, 'dogs')
os.mkdir(validation_dogs_dir)
test_cats_dir = os.path.join(test_dir, 'cats')
os.mkdir(test_cats_dir)
test_dogs_dir = os.path.join(test_dir, 'dogs')
os.mkdir(test_dogs_dir)
fnames = ['cat.{}.jpg'.format(i) for i in range(1000)]
for fname in fnames:src = os.path.join(original_dataset_dir, fname)dst = os.path.join(train_cats_dir, fname)shutil.copyfile(src, dst)
fnames = ['cat.{}.jpg'.format(i) for i in range(1000, 1500)]
for fname in fnames:src = os.path.join(original_dataset_dir, fname)dst = os.path.join(validation_cats_dir, fname)shutil.copyfile(src, dst)
fnames = ['cat.{}.jpg'.format(i) for i in range(1500, 2000)]
for fname in fnames:src = os.path.join(original_dataset_dir, fname)dst = os.path.join(test_cats_dir, fname)shutil.copyfile(src, dst)
fnames = ['dog.{}.jpg'.format(i) for i in range(1000)]
for fname in fnames:src = os.path.join(original_dataset_dir, fname)dst = os.path.join(train_dogs_dir, fname)shutil.copyfile(src, dst)
fnames = ['dog.{}.jpg'.format(i) for i in range(1000, 1500)]
for fname in fnames:src = os.path.join(original_dataset_dir, fname)dst = os.path.join(validation_dogs_dir, fname)shutil.copyfile(src, dst)
fnames = ['dog.{}.jpg'.format(i) for i in range(1500, 2000)]
for fname in fnames:src = os.path.join(original_dataset_dir, fname)dst = os.path.join(test_dogs_dir, fname)shutil.copyfile(src, dst)

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每个分组(训练 / 验证 / 测试)中分别包含多少张图像。

>>> print('total training cat images:', len(os.listdir(train_cats_dir)))
total training cat images: 1000
>>> print('total training dog images:', len(os.listdir(train_dogs_dir)))
total training dog images: 1000
>>> print('total validation cat images:', len(os.listdir(validation_cats_dir)))
total validation cat images: 500
>>> print('total validation dog images:', len(os.listdir(validation_dogs_dir)))
total validation dog images: 500
>>> print('total test cat images:', len(os.listdir(test_cats_dir)))
total test cat images: 500
>>> print('total test dog images:', len(os.listdir(test_dogs_dir)))
total test dog images: 500

所以我们的确有 2000 张训练图像、1000 张验证图像和 1000 张测试图像。每个分组中两个 类别的样本数相同,这是一个平衡的二分类问题,分类精度可作为衡量成功的指标。

5.2.3 构建网络

在前一个 MNIST 示例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小型卷积神经网络,所以你应该已经熟悉这 种网络。我们将复用相同的总体结构,即卷积神经网络由 Conv2D 层(使用 relu 激活)和 MaxPooling2D 层交替堆叠构成。

但由于这里要处理的是更大的图像和更复杂的问题,你需要相应地增大网络,即再增加一 个 Conv2D+MaxPooling2D 的组合。这既可以增大网络容量,也可以进一步减小特征图的尺寸, 使其在连接 Flatten 层时尺寸不会太大。本例中初始输入的尺寸为 150×150(有些随意的选 择),所以最后在 Flatten 层之前的特征图大小为 7×7。

注意 网络中特征图的深度在逐渐增大(从 32 增大到 128),而特征图的尺寸在逐渐减小(从 150×150 减小到 7×7)。这几乎是所有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式。

你面对的是一个二分类问题,所以网络最后一层是使用 sigmoid 激活的单一单元(大小为 1 的 Dense 层)。这个单元将对某个类别的概率进行编码。

代码清单 5-5 将猫狗分类的小型卷积神经网络实例化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150, 150, 3)))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Flatten())
model.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我们来看一下特征图的维度如何随着每层变化。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conv2d_1 (Conv2D) (None, 148, 148, 32) 8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1 (MaxPooling2D) (None, 74, 74, 3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2 (Conv2D) (None, 72, 72, 64) 18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2 (MaxPooling2D) (None, 36, 36,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3 (Conv2D) (None, 34, 34, 128) 738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3 (MaxPooling2D) (None, 17, 17, 128)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4 (Conv2D) (None, 15, 15, 128) 1475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4 (MaxPooling2D) (None, 7, 7, 128)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atten_1 (Flatten) (None, 627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1 (Dense) (None, 512) 32117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2 (Dense) (None, 1) 513
=================================================================
Total params: 3,453,121
Trainable params: 3,453,121
Non-trainable params: 0

在编译这一步,和前面一样,我们将使用 RMSprop 优化器。因为网络最后一层是单一 sigmoid 单元,所以我们将使用二元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提醒一下,表 4-1 列出了各种情况下应该使 用的损失函数)。

代码清单 5-6 配置模型用于训练

from keras import optimizers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1e-4),metrics=['acc'])

5.2.4 数据预处理

你现在已经知道,将数据输入神经网络之前,应该将数据格式化为经过预处理的浮点数张量。 现在,数据以 JPEG 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硬盘中,所以数据预处理步骤大致如下。

  1. 读取图像文件。
  2. 将 JPEG 文件解码为 RGB 像素网格。
  3. 将这些像素网格转换为浮点数张量。
  4. 将像素值(0~255 范围内)缩放到 [0, 1] 区间(正如你所知,神经网络喜欢处理较小的输 入值)。

这些步骤可能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幸运的是,Keras 拥有自动完成这些步骤的工具。Keras 有一个图像处理辅助工具的模块,位于 keras.preprocessing.image。特别地,它包含 ImageDataGenerator 类,可以快速创建 Python 生成器,能够将硬盘上的图像文件自动转换 为预处理好的张量批量。下面我们将用到这个类。

代码清单 5-7 使用 ImageDataGenerator 从目录中读取图像

from 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train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test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train_generator = train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train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20,class_mode='binary')
validation_generator = test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validation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20,class_mode='binary')

理解 Python 生成器

Python 生成器(Python generator)是一个类似于迭代器的对象,一个可以和 for … in 运算符一起使用的对象。生成器是用 yield 运算符来构造的。 下面一个生成器的例子,可以生成整数。

def generator():i=0while True:i += 1yield i
for item in generator():print(item)if item > 4:break
输出结果如下。
1
2
3
4
5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一个生成器的输出:它生成了 150×150 的 RGB 图像[形状为 (20, 150, 150, 3)]与二进制标签[形状为 (20,)]组成的批量。每个批量中包含 20 个样本(批 量大小)。注意,生成器会不停地生成这些批量,它会不断循环目标文件夹中的图像。因此,你 需要在某个时刻终止(break)迭代循环。

>>> for data_batch, labels_batch in train_generator:
>>> print('data batch shape:', data_batch.shape)
>>> print('labels batch shape:', labels_batch.shape)
>>> break
data batch shape: (20, 150, 150, 3)
labels batch shape: (20,)

利用生成器,我们让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我们将使用 fit_generator 方法来拟合,它 在数据生成器上的效果和 fit 相同。它的第一个参数应该是一个 Python 生成器,可以不停地生 成输入和目标组成的批量,比如 train_generator。因为数据是不断生成的,所以 Keras 模型 要知道每一轮需要从生成器中抽取多少个样本。这是 steps_per_epoch 参数的作用:从生成 器中抽取 steps_per_epoch 个批量后(即运行了 steps_per_epoch 次梯度下降),拟合过程 将进入下一个轮次。本例中,每个批量包含 20 个样本,所以读取完所有 2000 个样本需要 100 个批量。

使用 fit_generator 时,你可以传入一个 validation_data 参数,其作用和在 fit 方法中类似。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参数可以是一个数据生成器,但也可以是 Numpy 数组组成的元 组。如果向 validation_data 传入一个生成器,那么这个生成器应该能够不停地生成验证数据批量,因此你还需要指定 validation_steps 参数,说明需要从验证生成器中抽取多少个批次用于评估。

代码清单 5-8 利用批量生成器拟合模型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erator,steps_per_epoch=100,epochs=30,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generator,validation_steps=50)

始终在训练完成后保存模型,这是一种良好实践。

代码清单 5-9 保存模型

model.save('cats_and_dogs_small_1.h5')

我们来分别绘制训练过程中模型在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上的损失和精度(见图 5-9 和图 5-10)。

代码清单 5-10 绘制训练过程中的损失曲线和精度曲线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cc = history.history['acc']
val_acc = history.history['val_acc']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acc) + 1)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legend()
plt.figure()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5-9 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图 5-10 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从这些图像中都能看出过拟合的特征。训练精度随着时间线性增加,直到接近 100%,而验 证精度则停留在 70%~72%。验证损失仅在 5 轮后就达到最小值,然后保持不变,而训练损失则 一直线性下降,直到接近于 0。

因为训练样本相对较少(2000 个),所以过拟合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前面已经介绍过几种 降低过拟合的技巧,比如 dropout 和权重衰减(L2 正则化)。现在我们将使用一种针对于计算 机视觉领域的新方法,在用深度学习模型处理图像时几乎都会用到这种方法,它就是数据增强 (data augmentation)。

5.2.5 使用数据增强

过拟合的原因是学习样本太少,导致无法训练出能够泛化到新数据的模型。如果拥有无限的数据,那么模型能够观察到数据分布的所有内容,这样就永远不会过拟合。数据增强是从现 有的训练样本中生成更多的训练数据,其方法是利用多种能够生成可信图像的随机变换来增加 (augment)样本。其目标是,模型在训练时不会两次查看完全相同的图像。这让模型能够观察到数据的更多内容,从而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Keras 中,这可以通过对 ImageDataGenerator 实例读取的图像执行多次随机变换来实 现。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代码清单 5-11 利用 ImageDataGenerator 来设置数据增强

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otation_range=40,width_shift_range=0.2,height_shift_range=0.2,shear_range=0.2,zoom_range=0.2,horizontal_flip=True,fill_mode='nearest')

这里只选择了几个参数(想了解更多参数,请查阅 Keras 文档)。我们来快速介绍一下这些 参数的含义。

  • rotation_range 是角度值(在 0~180 范围内),表示图像随机旋转的角度范围。
  • width_shift 和 height_shift 是图像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平移的范围(相对于总宽 度或总高度的比例)。
  • shear_range 是随机错切变换的角度。
  • zoom_range 是图像随机缩放的范围。
  • horizontal_flip 是随机将一半图像水平翻转。如果没有水平不对称的假设(比如真 实世界的图像),这种做法是有意义的。
  • fill_mode是用于填充新创建像素的方法,这些新像素可能来自于旋转或宽度/高度平移。 我们来看一下增强后的图像(见图 5-11)。

图 5-11 通过随机数据增强生成的猫图像

代码清单 5-12 显示几个随机增强后的训练图像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image
fnames = [os.path.join(train_cats_dir, fname) forfname in os.listdir(train_cats_dir)]img_path = fnames[3]
img = image.load_img(img_path, target_size=(150, 150))
x = image.img_to_array(img)
x = x.reshape((1,) + x.shape)
i = 0
for batch in datagen.flow(x, batch_size=1):plt.figure(i)imgplot = plt.imshow(image.array_to_img(batch[0]))i += 1if i % 4 == 0:break
plt.show()

如果你使用这种数据增强来训练一个新网络,那么网络将不会两次看到同样的输入。但网 络看到的输入仍然是高度相关的,因为这些输入都来自于少量的原始图像。你无法生成新信息, 而只能混合现有信息。因此,这种方法可能不足以完全消除过拟合。为了进一步降低过拟合, 你还需要向模型中添加一个 Dropout 层,添加到密集连接分类器之前。

代码清单 5-13 定义一个包含 dropout 的新卷积神经网络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150, 150, 3)))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2D((2, 2)))
model.add(layers.Flatten())
model.add(layers.Dropout(0.5))
model.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1e-4),metrics=['acc'])

我们来训练这个使用了数据增强和 dropout 的网络。

代码清单 5-14 利用数据增强生成器训练卷积神经网络

train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rotation_range=40,width_shift_range=0.2,height_shift_range=0.2,shear_range=0.2,zoom_range=0.2,horizontal_flip=True,)
test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train_generator = train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train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32,class_mode='binary')
validation_generator = test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validation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32,class_mode='binary')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erator,steps_per_epoch=100,epochs=100,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generator,validation_steps=50)

我们把模型保存下来,你会在 5.4 节用到它。

代码清单 5-15 保存模型

model.save('cats_and_dogs_small_2.h5')

我们再次绘制结果(见图 5-12 和图 5-13)。使用了数据增强和 dropout 之后,模型不再过拟合: 训练曲线紧紧跟随着验证曲线。现在的精度为 82%,比未正则化的模型提高了 15%(相对比例)。

图 5-12 采用数据增强后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图 5-13 采用数据增强后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通过进一步使用正则化方法以及调节网络参数(比如每个卷积层的过滤器个数或网络中的层数),你可以得到更高的精度,可以达到86%或87%。但只靠从头开始训练自己的卷积神经网络, 再想提高精度就十分困难,因为可用的数据太少。想要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提高精度,下一步 需要使用预训练的模型,这是接下来两节的重点。

5.3 使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

想要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小型图像数据集,一种常用且非常高效的方法是使用预训练网络。 预训练网络(pretrained network)是一个保存好的网络,之前已在大型数据集(通常是大规模图像分类任务)上训练好。如果这个原始数据集足够大且足够通用,那么预训练网络学到的特征 的空间层次结构可以有效地作为视觉世界的通用模型,因此这些特征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计算机视觉问题,即使这些新问题涉及的类别和原始任务完全不同。举个例子,你在 ImageNet 上训练了一个网络(其类别主要是动物和日常用品),然后将这个训练好的网络应用于某个不相干的任 务,比如在图像中识别家具。这种学到的特征在不同问题之间的可移植性,是深度学习与许多 早期浅层学习方法相比的重要优势,它使得深度学习对小数据问题非常有效。

本例中,假设有一个在 ImageNet 数据集(140 万张标记图像,1000 个不同的类别)上训练好的大型卷积神经网络。ImageNet 中包含许多动物类别,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猫和狗,因此可以认为它在猫狗分类问题上也能有良好的表现。

我们将使用 VGG16 架构,它由 Karen SimonyanAndrew Zisserman 在 2014 年开发 a。对于 ImageNet,它是一种简单而又广泛使用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虽然 VGG16 是一个比较旧的模 型,性能远比不了当前最先进的模型,而且还比许多新模型更为复杂,但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的架构与你已经熟悉的架构很相似,因此无须引入新概念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可能是你第一次遇到这种奇怪的模型名称——VGG、ResNet、Inception、Inception-ResNet、Xception 等。 你会习惯这些名称的,因为如果你一直用深度学习做计算机视觉的话,它们会频繁出现。

使用预训练网络有两种方法: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和微调模型(fine-tuning)。两种方法我们都会介绍。首先来看特征提取。

5.3.1 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使用之前网络学到的表示来从新样本中提取出有趣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一个新的分类器,从头开始训练。

如前所述,用于图像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一系列池化层和卷积层,最后是一个密集连接分类器。第一部分叫作模型的卷积基(convolutional base)。对于卷积神经网络而言,特征提取就是取出之前训练好的网络的卷积基,在上面运行新数据,然后在输出上面训练一个新的分类器(见图 5-14)。

图 5-14 保持卷积基不变,改变分类器

为什么仅重复使用卷积基?我们能否也重复使用密集连接分类器?一般来说,应该避免这么做。原因在于卷积基学到的表示可能更加通用,因此更适合重复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图表示通用概念在图像中是否存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计算机视觉问题,这种特征图都可能很有用。但是,分类器学到的表示必然是针对于模型训练的类别,其中仅包含某个类别出现在整 张图像中的概率信息。此外,密集连接层的表示不再包含物体在输入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密集 连接层舍弃了空间的概念,而物体位置信息仍然由卷积特征图所描述。如果物体位置对于问题 很重要,那么密集连接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用的。

注意,某个卷积层提取的表示的通用性(以及可复用性)取决于该层在模型中的深度。模型中更靠近底部的层提取的是局部的、高度通用的特征图(比如视觉边缘、颜色和纹理),而更靠近顶部的层提取的是更加抽象的概念(比如“猫耳朵”或“狗眼睛”)。a 因此,如果你的新数据集与原始模型训练的数据集有很大差异,那么最好只使用模型的前几层来做特征提取,而不是使用整个卷积基。

本例中,由于 ImageNet 的类别中包含多种狗和猫的类别,所以重复使用原始模型密集连接层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能很有用。但我们选择不这么做,以便涵盖新问题的类别与原始模型的类 别不一致的更一般情况。我们来实践一下,使用在 ImageNet 上训练的 VGG16 网络的卷积基从 猫狗图像中提取有趣的特征,然后在这些特征上训练一个猫狗分类器。

VGG16 等模型内置于 Keras 中。你可以从 keras.applications 模块中导入。下面是 keras.applications 中的一部分图像分类模型(都是在 ImageNet 数据集上预训练得到的):

 XceptionInception V3ResNet50VGG16VGG19MobileNet

我们将 VGG16 模型实例化。

代码清单 5-16 将 VGG16 卷积基实例化

from 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conv_base = VGG16(weights='imagenet',include_top=False,input_shape=(150, 150, 3))

这里向构造函数中传入了三个参数。

  • weights 指定模型初始化的权重检查点。
  • include_top 指定模型最后是否包含密集连接分类器。默认情况下,这个密集连接分类器对应于 ImageNet 的 1000 个类别。因为我们打算使用自己的密集连接分类器(只有两个类别:cat 和 dog),所以不需要包含它。
  • input_shape 是输入到网络中的图像张量的形状。这个参数完全是可选的,如果不传入这个参数,那么网络能够处理任意形状的输入。

VGG16 卷积基的详细架构如下所示。它和你已经熟悉的简单卷积神经网络很相似。

>>> conv_base.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input_1 (InputLayer) (None, 150, 150, 3)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1_conv1 (Conv2D) (None, 150, 150, 64) 17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1_conv2 (Conv2D) (None, 150, 150, 64) 369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1_pool (MaxPooling2D) (None, 75, 75,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2_conv1 (Conv2D) (None, 75, 75, 128) 738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2_conv2 (Conv2D) (None, 75, 75, 128) 1475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2_pool (MaxPooling2D) (None, 37, 37, 128)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conv1 (Conv2D) (None, 37, 37, 256) 2951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conv2 (Conv2D) (None, 37, 37, 256) 59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conv3 (Conv2D) (None, 37, 37, 256) 59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pool (MaxPooling2D) (None, 18, 18, 256)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conv1 (Conv2D) (None, 18, 18, 512) 11801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conv2 (Conv2D) (None, 18, 18,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conv3 (Conv2D) (None, 18, 18,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pool (MaxPooling2D) (None, 9, 9, 51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conv1 (Conv2D) (None, 9, 9,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conv2 (Conv2D) (None, 9, 9,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conv3 (Conv2D) (None, 9, 9,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pool (MaxPooling2D) (None, 4, 4, 512) 0
=================================================================
Total params: 14,714,688
Trainable params: 14,714,688
Non-trainable params: 0

最后的特征图形状为 (4, 4, 512)。我们将在这个特征上添加一个密集连接分类器。 接下来,下一步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 在你的数据集上运行卷积基,将输出保存成硬盘中的 Numpy 数组,然后用这个数据作 为输入,输入到独立的密集连接分类器中(与本书第一部分介绍的分类器类似)。这种 方法速度快,计算代价低,因为对于每个输入图像只需运行一次卷积基,而卷积基是目 前流程中计算代价最高的。但出于同样的原因,这种方法不允许你使用数据增强。
  • 在顶部添加 Dense 层来扩展已有模型(即 conv_base),并在输入数据上端到端地运行 整个模型。这样你可以使用数据增强,因为每个输入图像进入模型时都会经过卷积基。 但出于同样的原因,这种方法的计算代价比第一种要高很多。

这两种方法我们都会介绍。首先来看第一种方法的代码:保存你的数据在 conv_base 中的 输出,然后将这些输出作为输入用于新模型。

  1. 不使用数据增强的快速特征提取

首先,运行 ImageDataGenerator 实例,将图像及其标签提取为 Numpy 数组。我们需要 调用 conv_base 模型的 predict 方法来从这些图像中提取特征。

代码清单 5-17 使用预训练的卷积基提取特征

import os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base_dir = '/Users/fchollet/Downloads/cats_and_dogs_small'
train_dir = os.path.join(base_dir, 'train')
validation_dir = os.path.join(base_dir, 'validation')
test_dir = os.path.join(base_dir, 'test')
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batch_size = 20
def extract_features(directory, sample_count):features = np.zeros(shape=(sample_count, 4, 4, 512))labels = np.zeros(shape=(sample_count))generator = 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directory,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batch_size,class_mode='binary')i = 0for inputs_batch, labels_batch in generator:features_batch = conv_base.predict(inputs_batch)features[i * batch_size : (i + 1) * batch_size] = features_batchlabels[i * batch_size : (i + 1) * batch_size] = labels_batchi += 1if i * batch_size >= sample_count:breakreturn features, labels
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 = extract_features(train_dir, 2000)
validation_features, validation_labels = extract_features(validation_dir, 1000)
test_features, test_labels = extract_features(test_dir, 1000)

目前,提取的特征形状为 (samples, 4, 4, 512)。我们要将其输入到密集连接分类器中, 所以首先必须将其形状展平为 (samples, 8192)。

train_features = np.reshape(train_features, (2000, 4 * 4 * 512))
validation_features = np.reshape(validation_features, (1000, 4 * 4 * 512))
test_features = np.reshape(test_features, (1000, 4 * 4 * 512))

现在你可以定义你的密集连接分类器(注意要使用 dropout 正则化),并在刚刚保存的数据 和标签上训练这个分类器。

代码清单 5-18 定义并训练密集连接分类器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optimiz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256, activation='relu', input_dim=4 * 4 * 512))
model.add(layers.Dropout(0.5))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2e-5),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epochs=30,batch_size=20,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features, validation_labels))

训练速度非常快,因为你只需处理两个 Dense 层。即使在 CPU 上运行,每轮的时间也不 到一秒钟。

我们来看一下训练期间的损失曲线和精度曲线(见图 5-15 和图 5-16)。

代码清单 5-19 绘制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cc = history.history['acc']
val_acc = history.history['val_acc']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acc) + 1)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legend()
plt.figure()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5-15 简单特征提取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图 5-16 简单特征提取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我们的验证精度达到了约 90%,比上一节从头开始训练的小型模型效果要好得多。但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虽然 dropout 比率相当大,但模型几乎从一开始就过拟合。这是因为本方法没有使用数据增强,而数据增强对防止小型图像数据集的过拟合非常重要。

  1. 使用数据增强的特征提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特征提取的第二种方法,它的速度更慢,计算代价更高,但在训练期间可以使用数据增强。这种方法就是:扩展 conv_base 模型,然后在输入数据上端到端地运行模型。

注意 本方法计算代价很高,只在有 GPU 的情况下才能尝试运行。它在 CPU 上是绝对难以运行的。如果你无法在 GPU 上运行代码,那么就采用第一种方法。

模型的行为和层类似,所以你可以向 Sequential 模型中添加一个模型(比如 conv_base), 就像添加一个层一样。

代码清单 5-20 在卷积基上添加一个密集连接分类器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conv_base)
model.add(layers.Flatten())
model.add(layers.Dense(256,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现在模型的架构如下所示。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vgg16 (Model) (None, 4, 4, 512) 147146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atten_1 (Flatten) (None, 819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1 (Dense) (None, 256) 20974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2 (Dense) (None, 1) 257
=================================================================
Total params: 16,812,353
Trainable params: 16,812,353
Non-trainable params: 0

如你所见,VGG16 的卷积基有 14 714 688 个参数,非常多。在其上添加的分类器有 200 万 个参数。

在编译和训练模型之前,一定要“冻结”卷积基。冻结(freeze)一个或多个层是指在训练 过程中保持其权重不变。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卷积基之前学到的表示将会在训练过程中被修改。 因为其上添加的 Dense 层是随机初始化的,所以非常大的权重更新将会在网络中传播,对之前学到的表示造成很大破坏。

在 Keras 中,冻结网络的方法是将其 trainable 属性设为 False。

>>> print('This is the number of trainable weights ''before freezing the conv base:', len(model.trainable_weights))
This is the number of trainable weights before freezing the conv base: 30
>>> conv_base.trainable = False
>>> print('This is the number of trainable weights ''after freezing the conv base:', len(model.trainable_weights))
This is the number of trainable weights after freezing the conv base: 4

如此设置之后,只有添加的两个 Dense 层的权重才会被训练。总共有 4 个权重张量,每层 2 个(主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注意,为了让这些修改生效,你必须先编译模型。如果在编译 之后修改了权重的 trainable 属性,那么应该重新编译模型,否则这些修改将被忽略。

现在你可以开始训练模型了,使用和前一个例子相同的数据增强设置。

代码清单 5-21 利用冻结的卷积基端到端地训练模型

from 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from keras import optimizers
train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rotation_range=40,width_shift_range=0.2,height_shift_range=0.2,shear_range=0.2,zoom_range=0.2,horizontal_flip=True,fill_mode='nearest')
test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train_generator = train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train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20,class_mode='binary')
validation_generator = test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validation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20,class_mode='binary')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2e-5),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erator,steps_per_epoch=100,epochs=30,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generator,validation_steps=50)

我们来再次绘制结果(见图 5-17 和图 5-18)。如你所见,验证精度约为 96%。这比从头开 始训练的小型卷积神经网络要好得多。

图 5-17 带数据增强的特征提取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图 5-18 带数据增强的特征提取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5.3.2 微调模型

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模型复用方法是模型微调(fine-tuning),与特征提取互为补充。对于用 于特征提取的冻结的模型基,微调是指将其顶部的几层“解冻”,并将这解冻的几层和新增加的 部分(本例中是全连接分类器)联合训练(见图 5-19)。之所以叫作微调,是因为它只是略微调 整了所复用模型中更加抽象的表示,以便让这些表示与手头的问题更加相关。

图 5-19 微调 VGG16 网络的最后一个卷积块

前面说过,冻结 VGG16 的卷积基是为了能够在上面训练一个随机初始化的分类器。同理, 只有上面的分类器已经训练好了,才能微调卷积基的顶部几层。如果分类器没有训练好,那么训练期间通过网络传播的误差信号会特别大,微调的几层之前学到的表示都会被破坏。因此, 微调网络的步骤如下。

  1. 在已经训练好的基网络(base network)上添加自定义网络。
  2. 冻结基网络。
  3. 训练所添加的部分。
  4. 解冻基网络的一些层。
  5. 联合训练解冻的这些层和添加的部分。

你在做特征提取时已经完成了前三个步骤。我们继续进行第四步:先解冻 conv_base,然 后冻结其中的部分层。

提醒一下,卷积基的架构如下所示。

>>> conv_base.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input_1 (InputLayer) (None, 150, 150, 3)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1_conv1 (Conv2D) (None, 150, 150, 64) 17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1_conv2 (Conv2D) (None, 150, 150, 64) 369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1_pool (MaxPooling2D) (None, 75, 75,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2_conv1 (Conv2D) (None, 75, 75, 128) 738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2_conv2 (Conv2D) (None, 75, 75, 128) 1475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2_pool (MaxPooling2D) (None, 37, 37, 128)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conv1 (Conv2D) (None, 37, 37, 256) 2951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conv2 (Conv2D) (None, 37, 37, 256) 59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conv3 (Conv2D) (None, 37, 37, 256) 59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3_pool (MaxPooling2D) (None, 18, 18, 256)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conv1 (Conv2D) (None, 18, 18, 512) 11801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conv2 (Conv2D) (None, 18, 18,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conv3 (Conv2D) (None, 18, 18,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4_pool (MaxPooling2D) (None, 9, 9, 51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conv1 (Conv2D) (None, 9, 9,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conv2 (Conv2D) (None, 9, 9,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conv3 (Conv2D) (None, 9, 9, 512) 23598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ock5_pool (MaxPooling2D) (None, 4, 4, 512) 0
=================================================================
Total params: 14,714,688
Trainable params: 14,714,688
Non-trainable params: 0

我们将微调最后三个卷积层,也就是说,直到 block4_pool 的所有层都应该被冻结,而 block5_conv1、block5_conv2 和 block5_conv3 三层应该是可训练的。

为什么不微调更多层?为什么不微调整个卷积基?你当然可以这么做,但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卷积基中更靠底部的层编码的是更加通用的可复用特征,而更靠顶部的层编码的是更专业化的特征。微调这些更专业化的特征更加有用,因为它们需要在你的新问题上改变用途。微调更靠底部的层,得到的回报会更少。
  • 训练的参数越多,过拟合的风险越大。卷积基有 1500 万个参数,所以在你的小型数据集上训练这么多参数是有风险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策略是仅微调卷积基最后的两三层。我们从上一个例子结束 的地方开始,继续实现此方法。

代码清单 5-22 冻结直到某一层的所有层

conv_base.trainable = True
set_trainable = False
for layer in conv_base.layers:if layer.name == 'block5_conv1':set_trainable = Trueif set_trainable:layer.trainable = Trueelse:layer.trainable = False

现在你可以开始微调网络。我们将使用学习率非常小的 RMSProp 优化器来实现。之所以让 学习率很小,是因为对于微调的三层表示,我们希望其变化范围不要太大。太大的权重更新可能会破坏这些表示。

代码清单 5-23 微调模型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1e-5),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erator,steps_per_epoch=100,epochs=100,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generator,validation_steps=50)

我们用和前面一样的绘图代码来绘制结果(见图 5-20 和图 5-21)。

图 5-20 微调模型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图 5-21 微调模型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这些曲线看起来包含噪声。为了让图像更具可读性,你可以将每个损失和精度都替换为指数 移动平均值,从而让曲线变得平滑。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实用函数来实现(见图 5-22 和图 5-23)。

代码清单 5-24 使曲线变得平滑

def smooth_curve(points, factor=0.8):smoothed_points = []for point in points:if smoothed_points:previous = smoothed_points[-1]smoothed_points.append(previous * factor + point * (1 - factor))else:smoothed_points.append(point)return smoothed_points
plt.plot(epochs,smooth_curve(acc), 'bo', label='Smoothed training acc')plt.plot(epochs,smooth_curve(val_acc), 'b', label='Smoothed 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legend()
plt.figure()
plt.plot(epochs,smooth_curve(loss), 'bo', label='Smoothed 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smooth_curve(val_loss), 'b', label='Smoothed 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5-22 微调模型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的平滑后曲线

图 5-23 微调模型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的平滑后曲线

验证精度曲线变得更清楚。可以看到,精度值提高了 1%,从约 96% 提高到 97% 以上。

注意,从损失曲线上看不出与之前相比有任何真正的提高(实际上还在变差)。你可能感到 奇怪,如果损失没有降低,那么精度怎么能保持稳定或提高呢?答案很简单:图中展示的是逐 点(pointwise)损失值的平均值,但影响精度的是损失值的分布,而不是平均值,因为精度是 模型预测的类别概率的二进制阈值。即使从平均损失中无法看出,但模型也仍然可能在改进。

现在,你可以在测试数据上最终评估这个模型。

test_generator = test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test_dir,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20,class_mode='binary')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_generator(test_generator, steps=50)
print('test acc:', test_acc)

我们得到了 97% 的测试精度。在关于这个数据集的原始 Kaggle 竞赛中,这个结果是最佳 结果之一。但利用现代深度学习技术,你只用一小部分训练数据(约 10%)就得到了这个结果。 训练 20 000 个样本与训练 2000 个样本是有很大差别的!

5.3.3 小结

下面是你应该从以上两节的练习中学到的要点。

  • 卷积神经网络是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最佳机器学习模型。即使在非常小的数据集上也 可以从头开始训练一个卷积神经网络,而且得到的结果还不错。
  • 在小型数据集上的主要问题是过拟合。在处理图像数据时,数据增强是一种降低过拟合的强大方法。
  • 利用特征提取,可以很容易将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复用于新的数据集。对于小型图像数据集,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 作为特征提取的补充,你还可以使用微调,将现有模型之前学到的一些数据表示应用于新问题。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性能。 现在你已经拥有一套可靠的工具来处理图像分类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型数据集。

5.4 卷积神经网络的可视化

人们常说,深度学习模型是“黑盒”,即模型学到的表示很难用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来提取和呈现。虽然对于某些类型的深度学习模型来说,这种说法部分正确,但对卷积神经网络来说 绝对不是这样。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表示非常适合可视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视觉概念的表示。自 2013 年以来,人们开发了多种技术来对这些表示进行可视化和解释。我们不会在书中全部介绍,但会介绍三种最容易理解也最有用的方法。

  • 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的中间输出(中间激活):有助于理解卷积神经网络连续的层如何 对输入进行变换,也有助于初步了解卷积神经网络每个过滤器的含义。
  • 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过滤器:有助于精确理解卷积神经网络中每个过滤器容易接受的视觉模式或视觉概念。
  • 可视化图像中类激活的热力图:有助于理解图像的哪个部分被识别为属于某个类别,从而可以定位图像中的物体。

对于第一种方法(即激活的可视化),我们将使用 5.2 节在猫狗分类问题上从头开始训练的小型卷积神经网络。对于另外两种可视化方法,我们将使用 5.3 节介绍的 VGG16 模型。

5.4.1 可视化中间激活

可视化中间激活,是指对于给定输入,展示网络中各个卷积层和池化层输出的特征图(层的输出通常被称为该层的激活,即激活函数的输出)。这让我们可以看到输入如何被分解为网络学到的不同过滤器。我们希望在三个维度对特征图进行可视化:宽度、高度和深度(通道)。每个通道都对应相对独立的特征,所以将这些特征图可视化的正确方法是将每个通道的内容分别绘制成二维图像。我们首先来加载 5.2 节保存的模型。

>>>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load_model
>>> model = load_model('cats_and_dogs_small_2.h5')
>>> model.summary() # 作为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conv2d_5 (Conv2D) (None, 148, 148, 32) 8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5 (MaxPooling2D) (None, 74, 74, 3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6 (Conv2D) (None, 72, 72, 64) 18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6 (MaxPooling2D) (None, 36, 36,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7 (Conv2D) (None, 34, 34, 128) 738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7 (MaxPooling2D) (None, 17, 17, 128)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v2d_8 (Conv2D) (None, 15, 15, 128) 1475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_pooling2d_8 (MaxPooling2D) (None, 7, 7, 128)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atten_2 (Flatten) (None, 627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ropout_1 (Dropout) (None, 6272)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3 (Dense) (None, 512) 32117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4 (Dense) (None, 1) 513
=================================================================
Total params: 3,453,121
Trainable params: 3,453,121
Non-trainable params: 0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张输入图像,即一张猫的图像,它不属于网络的训练图像。

代码清单 5-25 预处理单张图像

img_path = '/Users/fchollet/Downloads/cats_and_dogs_small/test/cats/cat.1700.jpg'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image
import numpy as np
img = image.load_img(img_path, target_size=(150, 150))
img_tensor = image.img_to_array(img)
img_tensor = np.expand_dims(img_tensor, axis=0)
img_tensor /= 255.
# 其形状为 (1, 150, 150, 3)
print(img_tensor.shape)

我们来显示这张图像(见图 5-24)。

代码清单 5-26 显示测试图像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imshow(img_tensor[0])
plt.show()

图 5-24 测试的猫图像

为了提取想要查看的特征图,我们需要创建一个 Keras 模型,以图像批量作为输入,并输出所有卷积层和池化层的激活。为此,我们需要使用 Keras 的 Model 类。模型实例化需要两个参数:一个输入张量(或输入张量的列表)和一个输出张量(或输出张量的列表)。得到的类是一个 Keras 模型,就像你熟悉的 Sequential 模型一样,将特定输入映射为特定输出。Model 类允许模型有多个输出,这一点与 Sequential 模型不同。想了解 Model 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7.1 节。

代码清单 5-27 用一个输入张量和一个输出张量列表将模型实例化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layer_outputs = [layer.output for layer in model.layers[:8]]
activation_model = models.Model(inputs=model.input, outputs=layer_outputs)

输入一张图像,这个模型将返回原始模型前 8 层的激活值。这是你在本书中第一次遇到的多输出模型,之前的模型都是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一般情况下,模型可以有任意个输入和输出。这个模型有一个输入和 8 个输出,即每层激活对应一个输出。

代码清单 5-28 以预测模式运行模型

activations = activation_model.predict(img_tensor)
例如,对于输入的猫图像,第一个卷积层的激活如下所示。
>>> first_layer_activation = activations[0]
>>> print(first_layer_activation.shape)
(1, 148, 148, 32)

它是大小为 148×148 的特征图,有 32 个通道。我们来绘制原始模型第一层激活的第 4 个通道(见图 5-25)。

代码清单 5-29 将第 4 个通道可视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matshow(first_layer_activation[0, :, :, 4], cmap='viridis')

图 5-25 对于测试的猫图像,第一层激活的第 4 个通道

这个通道似乎是对角边缘检测器。我们再看一下第 7 个通道(见图 5-26)。但请注意,你的 通道可能与此不同,因为卷积层学到的过滤器并不是确定的。

代码清单 5-30 将第 7 个通道可视化

plt.matshow(first_layer_activation[0, :, :, 7], cmap='viridis')

图 5-26 对于测试的猫图像,第一层激活的第 7 个通道

这个通道看起来像是“鲜绿色圆点”检测器,对寻找猫眼睛很有用。下面我们来绘制网络中所有激活的完整可视化(见图 5-27)。我们需要在 8 个特征图中的每一个中提取并绘制每一个通道,然后将结果叠加在一个大的图像张量中,按通道并排。

代码清单 5-31 将每个中间激活的所有通道可视化

layer_names = []
for layer in model.layers[:8]:layer_names.append(layer.name)
images_per_row = 16
for layer_name, layer_activation in zip(layer_names, activations):n_features = layer_activation.shape[-1]size = layer_activation.shape[1]n_cols = n_features // images_per_rowdisplay_grid = np.zeros((size * n_cols, images_per_row * size))for col in range(n_cols):for row in range(images_per_row):channel_image = layer_activation[0,:, :,col * images_per_row + row]channel_image -= channel_image.mean()channel_image /= channel_image.std()channel_image *= 64channel_image += 128channel_image = np.clip(channel_image, 0, 255).astype('uint8')display_grid[col * size : (col + 1) * size,row * size : (row + 1) * size] = channel_imagescale = 1. / sizeplt.figure(figsize=(scale * display_grid.shape[1],scale * display_grid.shape[0]))plt.title(layer_name)plt.grid(False)plt.imshow(display_grid, aspect='auto', cmap='viridis')

图 5-27 对于测试的猫图像,每个层激活的所有通道

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第一层是各种边缘探测器的集合。在这一阶段,激活几乎保留了原始图像中的所有信息。
  • 随着层数的加深,激活变得越来越抽象,并且越来越难以直观地理解。它们开始表示更 高层次的概念,比如“猫耳朵”和“猫眼睛”。层数越深,其表示中关于图像视觉内容 的信息就越少,而关于类别的信息就越多。
  • 激活的稀疏度(sparsity)随着层数的加深而增大。在第一层里,所有过滤器都被输入图 像激活,但在后面的层里,越来越多的过滤器是空白的。也就是说,输入图像中找不到 这些过滤器所编码的模式。

我们刚刚揭示了深度神经网络学到的表示的一个重要普遍特征:随着层数的加深,层所提取的特征变得越来越抽象。更高的层激活包含关于特定输入的信息越来越少,而关于目标的信息越来越多(本例中即图像的类别:猫或狗)。深度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作为信息蒸馏管道 (information distillation pipeline),输入原始数据(本例中是 RGB 图像),反复对其进行变换, 将无关信息过滤掉(比如图像的具体外观),并放大和细化有用的信息(比如图像的类别)。

这与人类和动物感知世界的方式类似:人类观察一个场景几秒钟后,可以记住其中有哪些 抽象物体(比如自行车、树),但记不住这些物体的具体外观。事实上,如果你试着凭记忆 画一辆普通自行车,那么很可能完全画不出真实的样子,虽然你一生中见过上千辆自行车(见 图 5-28)。你可以现在就试着画一下,这个说法绝对是真实的。你的大脑已经学会将视觉输入完 全抽象化,即将其转换为更高层次的视觉概念,同时过滤掉不相关的视觉细节,这使得大脑很 难记住周围事物的外观。

图 5-28 (左图)试着凭记忆画一辆自行车;(右图)自行车示意图

5.4.2 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过滤器

想要观察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过滤器,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显示每个过滤器所响应的视觉模式。这可以通过在输入空间中进行梯度上升来实现:从空白输入图像开始,将梯度下降应用 于卷积神经网络输入图像的值,其目的是让某个过滤器的响应最大化。得到的输入图像是选定过滤器具有最大响应的图像。

这个过程很简单: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损失函数,其目的是让某个卷积层的某个过滤器的值最大化;然后,我们要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来调节输入图像的值,以便让这个激活值最大化。例如, 对于在ImageNet上预训练的VGG16网络,其block3_conv1层第0个过滤器激活的损失如下所示。

代码清单 5-32 为过滤器的可视化定义损失张量

from 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from keras import backend as K
model = VGG16(weights='imagenet',include_top=False)
layer_name = 'block3_conv1'
filter_index = 0
layer_output = model.get_layer(layer_name).output
loss = K.mean(layer_output[:, :, :, filter_index])

为了实现梯度下降,我们需要得到损失相对于模型输入的梯度。为此,我们需要使用 Keras 的 backend 模块内置的 gradients 函数。

代码清单 5-33 获取损失相对于输入的梯度

grads = K.gradients(loss, model.input)[0]

为了让梯度下降过程顺利进行,一个非显而易见的技巧是将梯度张量除以其 L2 范数(张量 中所有值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来标准化。这就确保了输入图像的更新大小始终位于相同的范围。

代码清单 5-34 梯度标准化技巧

grads /= (K.sqrt(K.mean(K.square(grads))) + 1e-5)

现在你需要一种方法:给定输入图像,它能够计算损失张量和梯度张量的值。你可以定义 一个 Keras 后端函数来实现此方法:iterate 是一个函数,它将一个 Numpy 张量(表示为长度 为 1 的张量列表)转换为两个 Numpy 张量组成的列表,这两个张量分别是损失值和梯度值。

代码清单 5-35 给定 Numpy 输入值,得到 Numpy 输出值

iterate = K.function([model.input], [loss, grads])
import numpy as np
loss_value, grads_value = iterate([np.zeros((1, 150, 150, 3))])

现在你可以定义一个 Python 循环来进行随机梯度下降。

代码清单 5-36 通过随机梯度下降让损失最大化

input_img_data = np.random.random((1, 150, 150, 3)) * 20 + 128.
step = 1.
for i in range(40):loss_value, grads_value = iterate([input_img_data])input_img_data += grads_value * step

得到的图像张量是形状为 (1, 150, 150, 3) 的浮点数张量,其取值可能不是 [0, 255] 区 间内的整数。因此,你需要对这个张量进行后处理,将其转换为可显示的图像。下面这个简单 的实用函数可以做到这一点。

代码清单 5-37 将张量转换为有效图像的实用函数

def deprocess_image(x):x -= x.mean()x /= (x.std() + 1e-5)x *= 0.1x += 0.5x = np.clip(x, 0, 1)x *= 255x = np.clip(x, 0, 255).astype('uint8')return x

接下来,我们将上述代码片段放到一个Python函数中,输入一个层的名称和一个过滤器索引, 它将返回一个有效的图像张量,表示能够将特定过滤器的激活最大化的模式。

代码清单 5-38 生成过滤器可视化的函数

def generate_pattern(layer_name, filter_index, size=150):layer_output = model.get_layer(layer_name).outputloss = K.mean(layer_output[:, :, :, filter_index])grads = K.gradients(loss, model.input)[0]grads /= (K.sqrt(K.mean(K.square(grads))) + 1e-5)iterate = K.function([model.input], [loss, grads])input_img_data = np.random.random((1, size, size, 3)) * 20 + 128.step = 1.for i in range(40):loss_value, grads_value = iterate([input_img_data])input_img_data += grads_value * stepimg = input_img_data[0]return deprocess_image(img)

我们来试用一下这个函数(见图 5-29)。

>>> plt.imshow(generate_pattern('block3_conv1', 0))

图 5-29 block3_conv1 层第 0 个通道具有最大响应的模式

看起来,block3_conv1 层第 0 个过滤器响应的是波尔卡点(polka-dot)图案。下面来 看有趣的部分:我们可以将每一层的每个过滤器都可视化。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查看每一 层的前 64 个过滤器,并只查看每个卷积块的第一层(即 block1_conv1、block2_conv1、 block3_conv1、block4_ conv1、block5_conv1)。我们将输出放在一个 8×8 的网格中, 每个网格是一个 64 像素×64 像素的过滤器模式,两个过滤器模式之间留有一些黑边(见 图 5-30 ~ 图 5-33)。

代码清单 5-39 生成某一层中所有过滤器响应模式组成的网格

layer_name = 'block1_conv1'
size = 64
margin = 5
results = np.zeros((8 * size + 7 * margin, 8 * size + 7 * margin, 3))
for i in range(8):for j in range(8):filter_img = generate_pattern(layer_name, i + (j * 8), size=size)horizontal_start = i * size + i * marginhorizontal_end = horizontal_start + sizevertical_start = j * size + j * marginvertical_end = vertical_start + sizeresults[horizontal_start: horizontal_end,vertical_start: vertical_end, :] = filter_img
plt.figure(figsize=(20, 20))
plt.imshow(results)

图 5-30 block1_conv1 层的过滤器模式

图 5-31 block2_conv1 层的过滤器模式

图 5-32 block3_conv1 层的过滤器模式

图 5-33 block4_conv1 层的过滤器模式

这些过滤器可视化包含卷积神经网络的层如何观察世界的很多信息:卷积神经网络中每一 层都学习一组过滤器,以便将其输入表示为过滤器的组合。这类似于傅里叶变换将信号分解为一 组余弦函数的过程。随着层数的加深,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过滤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

  • 模型第一层(block1_conv1)的过滤器对应简单的方向边缘和颜色(还有一些是彩色 边缘)。
  • block2_conv1 层的过滤器对应边缘和颜色组合而成的简单纹理。
  • 更高层的过滤器类似于自然图像中的纹理:羽毛、眼睛、树叶等。

5.4.3 可视化类激活的热力图

我还要介绍另一种可视化方法,它有助于了解一张图像的哪一部分让卷积神经网络做出了最终的分类决策。这有助于对卷积神经网络的决策过程进行调试,特别是出现分类错误的情况下。 这种方法还可以定位图像中的特定目标。

这种通用的技术叫作类激活图(CAM,class activation map)可视化,它是指对输入图像生成类激活的热力图。类激活热力图是与特定输出类别相关的二维分数网格,对任何输入图像的每个位置都要进行计算,它表示每个位置对该类别的重要程度。举例来说,对于输入到猫狗分类卷积神经网络的一张图像,CAM 可视化可以生成类别“猫”的热力图,表示图像的各个部分 与“猫”的相似程度,CAM 可视化也会生成类别“狗”的热力图,表示图像的各个部分与“狗” 的相似程度。

我们将使用的具体实现方式是“Grad-CAM: visual explanations from deep networks via gradientbased localization”a 这篇论文中描述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简单:给定一张输入图像,对于一个 卷积层的输出特征图,用类别相对于通道的梯度对这个特征图中的每个通道进行加权。直观上 来看,理解这个技巧的一种方法是,你是用“每个通道对类别的重要程度”对“输入图像对不 同通道的激活强度”的空间图进行加权,从而得到了“输入图像对类别的激活强度”的空间图。

我们再次使用预训练的 VGG16 网络来演示此方法。

代码清单 5-40 加载带有预训练权重的 VGG16 网络

from keras.applications.vgg16 import VGG16
model = VGG16(weights='imagenet')

图 5-34 显示了两只非洲象的图像(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可能是一只母象和它的小 象,它们在大草原上漫步。我们将这张图像转换为 VGG16 模型能够读取的格式:模型在大小为 224×224 的图像上进行训练,这些训练图像都根据 keras.applications.vgg16.preprocess_ input 函数中内置的规则进行预处理。因此,我们需要加载图像,将其大小调整为 224×224, 然后将其转换为 float32 格式的 Numpy 张量,并应用这些预处理规则。

图 5-34 非洲象的测试图像

代码清单 5-41 为 VGG16 模型预处理一张输入图像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image
from keras.applications.vgg16 import preprocess_input, decode_predictions
import numpy as np
img_path = '/Users/fchollet/Downloads/creative_commons_elephant.jpg'
img = image.load_img(img_path, target_size=(224, 224))
x = image.img_to_array(img)
x = np.expand_dims(x, axis=0)
x = preprocess_input(x)

现在你可以在图像上运行预训练的 VGG16 网络,并将其预测向量解码为人类可读的格式。

>>> preds = model.predict(x)
>>> print('Predicted:', decode_predictions(preds, top=3)[0])
Predicted:', [(u'n02504458', u'African_elephant', 0.92546833),
(u'n01871265', u'tusker', 0.070257246),
(u'n02504013', u'Indian_elephant', 0.0042589349)]

对这张图像预测的前三个类别分别为:

  • 非洲象(African elephant,92.5% 的概率)
  • 长牙动物(tusker,7% 的概率)
  • 印度象(Indian elephant,0.4% 的概率)

网络识别出图像中包含数量不确定的非洲象。预测向量中被最大激活的元素是对应“非洲象” 类别的元素,索引编号为 386。

>>> np.argmax(preds[0])
386

为了展示图像中哪些部分最像非洲象,我们来使用 Grad-CAM 算法。

代码清单 5-42 应用 Grad-CAM 算法

african_elephant_output = model.output[:, 386]
last_conv_layer = model.get_layer('block5_conv3')
grads = K.gradients(african_elephant_output, last_conv_layer.output)[0]
pooled_grads = K.mean(grads, axis=(0, 1, 2))
iterate = K.function([model.input],[pooled_grads, last_conv_layer.output[0]])
pooled_grads_value, conv_layer_output_value = iterate([x])
for i in range(512):conv_layer_output_value[:, :, i] *= pooled_grads_value[i]
heatmap = np.mean(conv_layer_output_value, axis=-1)

为了便于可视化,我们还需要将热力图标准化到 0~1 范围内。得到的结果如图 5-35 所示。

代码清单 5-43 热力图后处理

heatmap = np.maximum(heatmap, 0)
heatmap /= np.max(heatmap)
plt.matshow(heatmap)

图 5-35 测试图像的“非洲象”类激活热力图

最后,我们可以用 OpenCV 来生成一张图像,将原始图像叠加在刚刚得到的热力图上(见 图 5-36)。

代码清单 5-44 将热力图与原始图像叠加

import cv2
img = cv2.imread(img_path)
heatmap = cv2.resize(heatmap, (img.shape[1], img.shape[0]))
heatmap = np.uint8(255 * heatmap)
heatmap = cv2.applyColorMap(heatmap, cv2.COLORMAP_JET)
superimposed_img = heatmap * 0.4 + img
cv2.imwrite('/Users/fchollet/Downloads/elephant_cam.jpg', superimposed_img)

图 5-36 将类激活热力图叠加到原始图像上
这种可视化方法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

  • 网络为什么会认为这张图像中包含一头非洲象?

  • 非洲象在图像中的什么位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象耳朵的激活强度很大,这可能是网络找到的非洲象和印度象的不 同之处。

Python深度学习篇六《深度学习用于文本和序列》

前言 前期回顾: Python深度学习篇五《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计算机视觉相关。 卷积神经网络是解决视觉分类问题的最佳工具。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模块化模式和概念的层次结构来表示视觉世界。 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表示很容易可视 …


前言

前期回顾: Python深度学习篇五《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计算机视觉相关。

  • 卷积神经网络是解决视觉分类问题的最佳工具。
  •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模块化模式和概念的层次结构来表示视觉世界。
  • 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表示很容易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不是黑盒。
  • 现在你能够从头开始训练自己的卷积神经网络来解决图像分类问题。
  • 你知道了如何使用视觉数据增强来防止过拟合。
  • 你知道了如何使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与模型微调。
  • 你可以将卷积神经网络学到的过滤器可视化,也可以将类激活热力图可视化。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 将文本数据预处理为有用的数据表示
  • 使用循环神经网络
  • 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序列

本章将介绍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处理文本(可以将其理解为单词序列或字符序列)、时间序列 和一般的序列数据。用于处理序列的两种基本的深度学习算法分别是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net),后者是上一章介绍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的 一维版本。本章将讨论这两种方法。

这些算法的应用包括:

  • 文档分类和时间序列分类,比如识别文章的主题或书的作者;
  • 时间序列对比,比如估测两个文档或两支股票行情的相关程度;
  • 序列到序列的学习,比如将英语翻译成法语;
  • 情感分析,比如将推文或电影评论的情感划分为正面或负面;
  • 时间序列预测,比如根据某地最近的天气数据来预测未来天气。

本章的示例重点讨论两个小任务:一个是 IMDB 数据集的情感分析,这个任务前面介绍过; 另一个是温度预测。但这两个任务中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上面列出来的所有应用。

6.1 处理文本数据

文本是最常用的序列数据之一,可以理解为字符序列或单词序列,但最常见的是单词级处 理。后面几节介绍的深度学习序列处理模型都可以根据文本生成基本形式的自然语言理解,并 可用于文档分类、情感分析、作者识别甚至问答(QA,在有限的语境下)等应用。当然,请记住, 本章的这些深度学习模型都没有像人类一样真正地理解文本,而只是映射出书面语言的统计结构,但这足以解决许多简单的文本任务。深度学习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是将模式识别应用于单词、 句子和段落,这与计算机视觉是将模式识别应用于像素大致相同。

与其他所有神经网络一样,深度学习模型不会接收原始文本作为输入,它只能处理数值张量。 文本向量化(vectorize)是指将文本转换为数值张量的过程。它有多种实现方法。

  • 将文本分割为单词,并将每个单词转换为一个向量。
  • 将文本分割为字符,并将每个字符转换为一个向量。
  • 提取单词或字符的 n-gram,并将每个 n-gram 转换为一个向量。n-gram 是多个连续单词 或字符的集合(n-gram 之间可重叠)。

将文本分解而成的单元(单词、字符或 n-gram)叫作标记(token),将文本分解成标记的 过程叫作分词(tokenization)。所有文本向量化过程都是应用某种分词方案,然后将数值向量 与生成的标记相关联。这些向量组合成序列张量,被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见图 6-1)。将向量与标记相关联的方法有很多种。本节将介绍两种主要方法:对标记做 one-hot 编码(one-hot encoding)与标记嵌入[token embedding,通常只用于单词,叫作词嵌入(word embedding)]。 本节剩余内容将解释这些方法,并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将原始文本转换为可以输入到 Keras 网络中的 Numpy 张量。

图 6-1 从文本到标记再到向量

理解 n-gram 和词袋

n-gram 是从一个句子中提取的 N 个(或更少)连续单词的集合。这一概念中的“单词” 也可以替换为“字符”。

下面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考虑句子“The cat sat on the mat.”(“猫坐在垫子上”)。它 可以被分解为以下二元语法(2-grams)的集合。

{"The", "The cat", "cat", "cat sat", "sat","sat on", "on", "on the", "the", "the mat", "mat"}

这个句子也可以被分解为以下三元语法(3-grams)的集合。

{"The", "The cat", "cat", "cat sat", "The cat sat","sat", "sat on", "on", "cat sat on", "on the", "the","sat on the", "the mat", "mat", "on the mat"}

这样的集合分别叫作二元语法袋(bag-of-2-grams)及三元语法袋(bag-of-3-grams)。这里袋(bag)这一术语指的是,我们处理的是标记组成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列表或序列,即标记没有特定的顺序。这一系列分词方法叫作词袋(bag-of-words)。

词袋是一种不保存顺序的分词方法(生成的标记组成一个集合,而不是一个序列,舍 弃了句子的总体结构),因此它往往被用于浅层的语言处理模型,而不是深度学习模型。提 取 n-gram 是一种特征工程,深度学习不需要这种死板而又不稳定的方法,并将其替换为分 层特征学习。本章后面将介绍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都能够通过观察连续的 单词序列或字符序列来学习单词组和字符组的数据表示,而无须明确知道这些组的存在。因 此,本书不会进一步讨论 n-gram。但一定要记住,在使用轻量级的浅层文本处理模型时(比 如 logistic 回归和随机森林),n-gram 是一种功能强大、不可或缺的特征工程工具。

6.1.1 单词和字符的 one-hot 编码

one-hot 编码是将标记转换为向量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在第 3 章的 IMDB 和路透社两 个例子中,你已经用过这种方法(都是处理单词)。它将每个单词与一个唯一的整数索引相关联, 然后将这个整数索引 i 转换为长度为 N 的二进制向量(N 是词表大小),这个向量只有第 i 个元 素是 1,其余元素都为 0。

当然,也可以进行字符级的 one-hot 编码。为了让你完全理解什么是 one-hot 编码以及如何实现 one-hot 编码,代码清单 6-1 和代码清单 6-2 给出了两个简单示例,一个是单词级的 one-hot 编码,另一个是字符级的 one-hot 编码。

代码清单 6-1 单词级的 one-hot 编码(简单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samples = ['The cat sat on the mat.', 'The dog ate my homework.']
token_index = {}
for sample in samples:for word in sample.split():if word not in token_index:token_index[word] = len(token_index) + 1
max_length = 10
results = np.zeros(shape=(len(samples),max_length,max(token_index.values()) + 1))
for i, sample in enumerate(samples):for j, word in list(enumerate(sample.split()))[:max_length]:index = token_index.get(word)results[i, j, index] = 1.

代码清单 6-2 字符级的 one-hot 编码(简单示例)

import string
samples = ['The cat sat on the mat.', 'The dog ate my homework.']
characters = string.printable
token_index = dict(zip(range(1, len(characters) + 1), characters))
max_length = 50
results = np.zeros((len(samples), max_length, max(token_index.keys()) + 1))
for i, sample in enumerate(samples):for j, character in enumerate(sample):index = token_index.get(character)results[i, j, index] = 1.

注意,Keras 的内置函数可以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单词级或字符级的 one-hot 编码。你应该 使用这些函数,因为它们实现了许多重要的特性,比如从字符串中去除特殊字符、只考虑数据集中前 N 个最常见的单词(这是一种常用的限制,以避免处理非常大的输入向量空间)。

代码清单 6-3 用 Keras 实现单词级的 one-hot 编码

from keras.preprocessing.text import Tokenizer
samples = ['The cat sat on the mat.', 'The dog ate my homework.']
tokenizer = Tokenizer(num_words=1000)
tokenizer.fit_on_texts(samples)
sequences = tokenizer.texts_to_sequences(samples)
one_hot_results = tokenizer.texts_to_matrix(samples, mode='binary')
word_index = tokenizer.word_index
print('Found %s unique tokens.' % len(word_index))

one-hot 编码的一种变体是所谓的 one-hot 散列技巧(one-hot hashing trick),如果词表中唯 一标记的数量太大而无法直接处理,就可以使用这种技巧。这种方法没有为每个单词显式分配 一个索引并将这些索引保存在一个字典中,而是将单词散列编码为固定长度的向量,通常用一 个非常简单的散列函数来实现。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避免了维护一个显式的单词索引, 从而节省内存并允许数据的在线编码(在读取完所有数据之前,你就可以立刻生成标记向量)。 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可能会出现散列冲突(hash collision),即两个不同的单词可能具有 相同的散列值,随后任何机器学习模型观察这些散列值,都无法区分它们所对应的单词。如果 散列空间的维度远大于需要散列的唯一标记的个数,散列冲突的可能性会减小。

代码清单 6-4 使用散列技巧的单词级的 one-hot 编码(简单示例)

samples = ['The cat sat on the mat.', 'The dog ate my homework.']
dimensionality = 1000
max_length = 10
results = np.zeros((len(samples), max_length, dimensionality))
for i, sample in enumerate(samples):for j, word in list(enumerate(sample.split()))[:max_length]:index = abs(hash(word)) % dimensionalityresults[i, j, index] = 1.

6.1.2 使用词嵌入

将单词与向量相关联还有另一种常用的强大方法,就是使用密集的词向量(word vector), 也叫词嵌入(word embedding)。one-hot 编码得到的向量是二进制的、稀疏的(绝大部分元素都 是 0)、维度很高的(维度大小等于词表中的单词个数),而词嵌入是低维的浮点数向量(即密集向量,与稀疏向量相对),参见图 6-2。与 one-hot 编码得到的词向量不同,词嵌入是从数据中学习得到的。常见的词向量维度是 256、512 或 1024(处理非常大的词表时)。与此相对,onehot 编码的词向量维度通常为 20 000 或更高(对应包含 20 000 个标记的词表)。因此,词向量可以将更多的信息塞入更低的维度中。

图 6-2 one-hot 编码或 one-hot 散列得到的词表示是稀疏的、高维的、硬编码的, 而词嵌入是密集的、相对低维的,而且是从数据中学习得到的

获取词嵌入有两种方法。

  • 在完成主任务(比如文档分类或情感预测)的同时学习词嵌入。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 是随机的词向量,然后对这些词向量进行学习,其学习方式与学习神经网络的权重相同。
  • 在不同于待解决问题的机器学习任务上预计算好词嵌入,然后将其加载到模型中。这些 词嵌入叫作预训练词嵌入(pretrained word embedding)。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两种方法。

  1. 利用 Embedding 层学习词嵌入

要将一个词与一个密集向量相关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机选择向量。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 得到的嵌入空间没有任何结构。例如,accurateexact 两个词的嵌入可能完全不同,尽管它们在大多数句子里都是可以互换的。深度神经网络很难对这种杂乱的、非结构化的嵌入空间进行学习。

说得更抽象一点,词向量之间的几何关系应该表示这些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词嵌入的作用应该是将人类的语言映射到几何空间中。例如,在一个合理的嵌入空间中,同义词应该被嵌入 到相似的词向量中,一般来说,任意两个词向量之间的几何距离(比如 L2 距离)应该和这两个词的语义距离有关(表示不同事物的词被嵌入到相隔很远的点,而相关的词则更加靠近)。除了距离,你可能还希望嵌入空间中的特定方向也是有意义的。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示例。

在图 6-3 中,四个词被嵌入在二维平面上,这四个词分别是 cat(猫)、dog(狗)、wolf(狼) 和 tiger(虎)。对于我们这里选择的向量表示,这些词之间的某些语义关系可以被编码为几何变换。例如,从 cattiger 的向量与从 dogwolf 的向量相等,这个向量可以被解释为“从宠物到野生动物”向量。同样,从 dog 到 cat 的向量与从 wolf 到 tiger 的向量也相等,它可以被解释为“从犬科到猫科”向量。

图 6-3 词嵌入空间的简单示例

在真实的词嵌入空间中,常见的有意义的几何变换的例子包括“性别”向量和“复数”向量。 例如,将 king(国王)向量加上 female(女性)向量,得到的是 queen(女王)向量。将 king(国王) 向量加上 plural(复数)向量,得到的是 kings 向量。词嵌入空间通常具有几千个这种可解释的、 并且可能很有用的向量。

有没有一个理想的词嵌入空间,可以完美地映射人类语言,并可用于所有自然语言处理任 务?可能有,但我们尚未发现。此外,也不存在人类语言(human language)这种东西。世界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语言,而且它们不是同构的,因为语言是特定文化和特定环境的反射。但从更 实际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词嵌入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任务。英语电影评论情感分析模型的完美词嵌入空间,可能不同于英语法律文档分类模型的完美词嵌入空间,因为某些语义关系的重要性因任务而异。

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对每个新任务都学习一个新的嵌入空间。幸运的是,反向传播让这种学习变得很简单,而 Keras 使其变得更简单。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一个层的权重,这个层就是 Embedding 层。

代码清单 6-5 将一个 Embedding 层实例化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embedding_layer = Embedding(1000, 64)

最好将 Embedding 层理解为一个字典,将整数索引(表示特定单词)映射为密集向量。它接收整数作为输入,并在内部字典中查找这些整数,然后返回相关联的向量。Embedding 层实际上是一种字典查找(见图 6-4)。

图 6-4 Embedding 层

Embedding 层的输入是一个二维整数张量,其形状为 (samples, sequence_length), 每个元素是一个整数序列。它能够嵌入长度可变的序列,例如,对于前一个例子中的 Embedding 层,你可以输入形状为 (32, 10)(32 个长度为 10 的序列组成的批量)或 (64, 15)(64 个长度为 15 的序列组成的批量)的批量。不过一批数据中的所有序列必须具有相同的 长度(因为需要将它们打包成一个张量),所以较短的序列应该用 0 填充,较长的序列应该被截断。

这 个 Embedding 层返回一个形状为 (samples, sequence_length, embedding_ dimensionality) 的三维浮点数张量。然后可以用 RNN 层或一维卷积层来处理这个三维张量 (二者都会在后面介绍)。

将一个 Embedding 层实例化时,它的权重(即标记向量的内部字典)最开始是随机的,与其他层一样。在训练过程中,利用反向传播来逐渐调节这些词向量,改变空间结构以便下游模型可以利用。一旦训练完成,嵌入空间将会展示大量结构,这种结构专门针对训练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将这个想法应用于你熟悉的 IMDB 电影评论情感预测任务。首先,我们需要快速准备数据。将电影评论限制为前 10 000 个最常见的单词(第一次处理这个数据集时就是这么做的), 然后将评论长度限制为只有 20 个单词。对于这 10 000 个单词,网络将对每个词都学习一个 8 维嵌入,将输入的整数序列(二维整数张量)转换为嵌入序列(三维浮点数张量),然后将这个 张量展平为二维,最后在上面训练一个 Dense 层用于分类。

代码清单 6-6 加载 IMDB 数据,准备用于 Embedding 层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preprocessing
max_features = 10000
maxlen = 20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imdb.load_data(num_words=max_features)
x_train = preprocessing.sequence.pad_sequences(x_train, maxlen=maxlen)
x_test = preprocessing.sequence.pad_sequences(x_test, maxlen=maxlen)

代码清单 6-7 在 IMDB 数据上使用 Embedding 层和分类器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Flatten, Dense, Embedding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10000, 8, input_length=maxlen))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
model.summary()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32,validation_split=0.2)

得到的验证精度约为 76%,考虑到仅查看每条评论的前 20 个单词,这个结果还是相当不错 的。但请注意,仅仅将嵌入序列展开并在上面训练一个 Dense 层,会导致模型对输入序列中的 每个单词单独处理,而没有考虑单词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结构(举个例子,这个模型可能会将 this movie is a bomb 和 this movie is the bomb 两条都归为负面评论 a)。更好的做法是在嵌入序列上添 加循环层或一维卷积层,将每个序列作为整体来学习特征。这也是接下来几节的重点。

  1. 使用预训练的词嵌入

有时可用的训练数据很少,以至于只用手头数据无法学习适合特定任务的词嵌入。那么应该怎么办?

你可以从预计算的嵌入空间中加载嵌入向量(你知道这个嵌入空间是高度结构化的,并且具有有用的属性,即抓住了语言结构的一般特点),而不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词嵌入。在自 然语言处理中使用预训练的词嵌入,其背后的原理与在图像分类中使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是一样的: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自己学习真正强大的特征,但你需要的特征应该是非常通用的, 比如常见的视觉特征或语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重复使用在其他问题上学到的特征,这种做法是有道理的。

这种词嵌入通常是利用词频统计计算得出的(观察哪些词共同出现在句子或文档中),用到的技术很多,有些涉及神经网络,有些则不涉及。Bengio 等人在 21 世纪初首先研究了一种思路, 就是用无监督的方法计算一个密集的低维词嵌入空间,但直到最有名且最成功的词嵌入方案之 一 word2vec 算法发布之后,这一思路才开始在研究领域和工业应用中取得成功。word2vec 算法 由 Google 的 Tomas Mikolov 于 2013 年开发,其维度抓住了特定的语义属性,比如性别。

有许多预计算的词嵌入数据库,你都可以下载并在 Keras 的 Embedding 层中使用。 word2vec 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常用的是 GloVe(global vectors for word representation,词表示全局向量),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于 2014 年开发。这种嵌入方法基于对词共现统计矩阵进行因式分解。其开发者已经公开了数百万个英文标记的预计算嵌入,它们都是从维基百科数据 和 Common Crawl 数据得到的。

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在 Keras 模型中使用 GloVe 嵌入。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 word2vec 嵌入或 其他词嵌入数据库。这个例子还可以改进前面刚刚介绍过的文本分词技术,即从原始文本开始, 一步步进行处理。

6.1.3 整合在一起:从原始文本到词嵌入

本节的模型与之前刚刚见过的那个类似:将句子嵌入到向量序列中,然后将其展平,最后在上面训练一个 Dense 层。但此处将使用预训练的词嵌入。此外,我们将从头开始,先下载 IMDB 原始文本数据,而不是使用 Keras 内置的已经预先分词的 IMDB 数据。

  1. 下载 IMDB 数据的原始文本

首先,打开 http://mng.bz/0tIo,下载原始 IMDB 数据集并解压。

接下来,我们将训练评论转换成字符串列表,每个字符串对应一条评论。你也可以将评论 标签(正面 / 负面)转换成 labels 列表。

代码清单 6-8 处理 IMDB 原始数据的标签

import os
imdb_dir = '/Users/fchollet/Downloads/aclImdb'
train_dir = os.path.join(imdb_dir, 'train')
labels = []
texts = []
for label_type in ['neg', 'pos']:dir_name = os.path.join(train_dir, label_type)for fname in os.listdir(dir_name):if fname[-4:] == '.txt':f = open(os.path.join(dir_name, fname))texts.append(f.read())f.close()if label_type == 'neg':labels.append(0)else:labels.append(1)
  1. 对数据进行分词

利用本节前面介绍过的概念,我们对文本进行分词,并将其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因为预训练的词嵌入对训练数据很少的问题特别有用(否则,针对于具体任务的嵌入可能效果更好), 所以我们又添加了以下限制:将训练数据限定为前 200 个样本。因此,你需要在读取 200 个样本之后学习对电影评论进行分类。

代码清单 6-9 对 IMDB 原始数据的文本进行分词

from keras.preprocessing.text import Tokenizer
from keras.preprocessing.sequence import pad_sequences
import numpy as np
maxlen = 100
training_samples = 200
validation_samples = 10000
max_words = 10000
tokenizer = Tokenizer(num_words=max_words)
tokenizer.fit_on_texts(texts)
sequences = tokenizer.texts_to_sequences(texts)
word_index = tokenizer.word_index
print('Found %s unique tokens.' % len(word_index))
data = pad_sequences(sequences, maxlen=maxlen)
labels = np.asarray(labels)
print('Shape of data tensor:', data.shape)
print('Shape of label tensor:', labels.shape)
indices = np.arange(data.shape[0])
np.random.shuffle(indices)
data = data[indices]
labels = labels[indices]
x_train = data[:training_samples]
y_train = labels[:training_samples]
x_val = data[training_samples: training_samples + validation_samples]
y_val = labels[training_samples: training_samples + validation_samples]
  1. 下载 GloVe 词嵌入

打开 https://nlp.stanford.edu/projects/glove,下载 2014 年英文维基百科的预计算嵌入。这是 一个 822 MB 的压缩文件,文件名是 glove.6B.zip,里面包含 400 000 个单词(或非单词的标记) 的 100 维嵌入向量。解压文件。

  1. 对嵌入进行预处理

我们对解压后的文件(一个 .txt 文件)进行解析,构建一个将单词(字符串)映射为其向量表示(数值向量)的索引。

代码清单 6-10 解析 GloVe 词嵌入文件

glove_dir = '/Users/fchollet/Downloads/glove.6B'
embeddings_index = {}
f = open(os.path.join(glove_dir, 'glove.6B.100d.txt'))
for line in f:values = line.split()word = values[0]coefs = np.asarray(values[1:], dtype='float32')embeddings_index[word] = coefs
f.close()
print('Found %s word vectors.' % len(embeddings_index))

接下来,需要构建一个可以加载到 Embedding 层中的嵌入矩阵。它必须是一个形状为 (max_words, embedding_dim) 的矩阵,对于单词索引(在分词时构建)中索引为 i 的单词, 这个矩阵的元素 i 就是这个单词对应的 embedding_dim 维向量。注意,索引 0 不应该代表任何 单词或标记,它只是一个占位符。

代码清单 6-11 准备 GloVe 词嵌入矩阵

embedding_dim = 100
embedding_matrix = np.zeros((max_words, embedding_dim))
for word, i in word_index.items():if i < max_words:embedding_vector = embeddings_index.get(word)if embedding_vector is not None:embedding_matrix[i] = embedding_vector
  1. 定义模型

我们将使用与前面相同的模型架构。

代码清单 6-12 模型定义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Flatten, Dense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max_words, embedding_dim, input_length=maxlen))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3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summary()
  1. 在模型中加载 GloVe 嵌入

Embedding 层只有一个权重矩阵,是一个二维的浮点数矩阵,其中每个元素 i 是与索引 i 相关联的词向量。够简单。将准备好的 GloVe 矩阵加载到 Embedding 层中,即模型的第一层。

代码清单 6-13 将预训练的词嵌入加载到 Embedding 层中

model.layers[0].set_weights([embedding_matrix])
model.layers[0].trainable = False

此外,需要冻结 Embedding 层(即将其 trainable 属性设为 False),其原理和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相同,你已经很熟悉了。如果一个模型的一部分是经过预训练的(如 Embedding 层),而另一部分是随机初始化的(如分类器),那么在训练期间不应该更新预训练的部分,以 避免丢失它们所保存的信息。随机初始化的层会引起较大的梯度更新,会破坏已经学到的特征。

  1. 训练模型与评估模型

编译并训练模型。

代码清单 6-14 训练与评估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32,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model.save_weights('pre_trained_glove_model.h5')

接下来,绘制模型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见图 6-5 和图 6-6)。

代码清单 6-15 绘制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cc = history.history['acc']
val_acc = history.history['val_acc']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acc) + 1)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legend()
plt.figure()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6-5 使用预训练词嵌入时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图 6-6 使用预训练词嵌入时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模型很快就开始过拟合,考虑到训练样本很少,这一点也不奇怪。出于同样的原因,验证 精度的波动很大,但似乎达到了接近 60%。

注意,你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训练样本数太少,所以模型性能严重依赖于你选择的 200 个样本,而样本是随机选择的。如果你得到的结果很差,可以尝试重新选择 200 个不同的随机样本,你可以将其作为练习(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选择自己的训练数据)。

你也可以在不加载预训练词嵌入、也不冻结嵌入层的情况下训练相同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 你将会学到针对任务的输入标记的嵌入。如果有大量的可用数据,这种方法通常比预训练词嵌 入更加强大,但本例只有 200 个训练样本。我们来试一下这种方法(见图 6-7 和图 6-8)。

代码清单 6-16 在不使用预训练词嵌入的情况下,训练相同的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Flatten, Dense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max_words, embedding_dim, input_length=maxlen))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3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summary()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32,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图 6-7 不使用预训练词嵌入时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图 6-8 不使用预训练词嵌入时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验证精度停留在 50% 多一点。因此,在本例中,预训练词嵌入的性能要优于与任务一起学习的嵌入。如果增加样本数量,情况将很快发生变化,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练习。

最后,我们在测试数据上评估模型。首先,你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词。

代码清单 6-17 对测试集数据进行分词

test_dir = os.path.join(imdb_dir, 'test')
labels = []
texts = []
for label_type in ['neg', 'pos']:dir_name = os.path.join(test_dir, label_type)for fname in sorted(os.listdir(dir_name)):if fname[-4:] == '.txt':f = open(os.path.join(dir_name, fname))texts.append(f.read())f.close()if label_type == 'neg':labels.append(0)else:labels.append(1)
sequences = tokenizer.texts_to_sequences(texts)
x_test = pad_sequences(sequences, maxlen=maxlen)
y_test = np.asarray(labels)

接下来,加载并评估第一个模型。

代码清单 6-18 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

model.load_weights('pre_trained_glove_model.h5')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测试精度达到了令人震惊的 56% !只用了很少的训练样本,得到这样的结果很不容易。

6.1.4 小结

现在你已经学会了下列内容

  • 将原始文本转换为神经网络能够处理的格式。
  • 使用 Keras 模型的 Embedding 层来学习针对特定任务的标记嵌入。
  • 使用预训练词嵌入在小型自然语言处理问题上获得额外的性能提升。

6.2 理解循环神经网络

目前你见过的所有神经网络(比如密集连接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都有一个主要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没有记忆。它们单独处理每个输入,在输入与输入之间没有保存任何状态。对于这 样的网络,要想处理数据点的序列或时间序列,你需要向网络同时展示整个序列,即将序列转 换成单个数据点。例如,你在 IMDB 示例中就是这么做的:将全部电影评论转换为一个大向量, 然后一次性处理。这种网络叫作前馈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

与此相反,当你在阅读这个句子时,你是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或者说,眼睛一次扫视一 次扫视地阅读),同时会记住之前的内容。这让你能够动态理解这个句子所传达的含义。生物智 能以渐进的方式处理信息,同时保存一个关于所处理内容的内部模型,这个模型是根据过去的 信息构建的,并随着新信息的进入而不断更新。

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采用同样的原理,不过是一个极其简化的版本:它处理序列的方式是,遍历所有序列元素,并保存一个状态(state),其中包含与已查看内容相关的信息。实际上,RNN 是一类具有内部环的神经网络(见图 6-9)。在处理两个不同的 独立序列(比如两条不同的 IMDB 评论)之间,RNN 状态会被重置,因此,你仍可以将一个序列看作单个数据点,即网络的单个输入。真正改变的是,数据点不再是在单个步骤中进行处理, 相反,网络内部会对序列元素进行遍历。

图 6-9 循环网络:带有环的网络

为了将环(loop)和状态的概念解释清楚,我们用 Numpy 来实现一个简单 RNN 的前向传递。 这个 RNN 的输入是一个张量序列,我们将其编码成大小为 (timesteps, input_features) 的二维张量。它对时间步(timestep)进行遍历,在每个时间步,它考虑 t 时刻的当前状态与 t 时刻的输入[形状为 (input_ features,)],对二者计算得到 t 时刻的输出。然后,我们将 下一个时间步的状态设置为上一个时间步的输出。对于第一个时间步,上一个时间步的输出没

有定义,所以它没有当前状态。因此,你需要将状态初始化为一个全零向量,这叫作网络的初 始状态(initial state)。

RNN 的伪代码如下所示。

代码清单 6-19 RNN 伪代码

state_t = 0
for input_t in input_sequence:output_t = f(input_t, state_t)state_t = output_t

你甚至可以给出具体的函数 f:从输入和状态到输出的变换,其参数包括两个矩阵(W 和 U) 和一个偏置向量。它类似于前馈网络中密集连接层所做的变换。

代码清单 6-20 更详细的 RNN 伪代码

state_t = 0
for input_t in input_sequence:output_t = activation(dot(W, input_t) + dot(U, state_t) + b)state_t = output_t

为了将这些概念的含义解释得更加清楚,我们为简单 RNN 的前向传播编写一个简单的 Numpy 实现。

代码清单 6-21 简单 RNN 的 Numpy 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timesteps = 100
input_features = 32
output_features = 64
inputs = np.random.random((timesteps, input_features))
state_t = np.zeros((output_features,))
W = np.random.random((output_features, input_features))
U = np.random.random((output_features, output_features))
b = np.random.random((output_features,))
successive_outputs = []
for input_t in inputs:output_t = np.tanh(np.dot(W, input_t) + np.dot(U, state_t) + b)successive_outputs.append(output_t)state_t = output_t
final_output_sequence = np.stack(successive_outputs, axis=0)

足够简单。总之,RNN 是一个 for 循环,它重复使用循环前一次迭代的计算结果,仅此而已。 当然,你可以构建许多不同的RNN,它们都满足上述定义。这个例子只是最简单的RNN表述之一。 RNN 的特征在于其时间步函数,比如前面例子中的这个函数(见图 6-10)。

output_t = np.tanh(np.dot(W, input_t) + np.dot(U, state_t) + b)

图 6-10 一个简单的 RNN,沿时间展开

注意 本例中,最终输出是一个形状为 (timesteps, output_features) 的二维张量,其中 每个时间步是循环在 t 时刻的输出。输出张量中的每个时间步 t 包含输入序列中时间步 0~t 的信息,即关于全部过去的信息。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这个所有输出 组成的序列,你只需要最后一个输出(循环结束时的 output_t),因为它已经包含了整 个序列的信息。

6.2.1 Keras 中的循环层

上面 Numpy 的简单实现,对应一个实际的 Keras 层,即 SimpleRNN 层。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SimpleRNN

二者有一点小小的区别:SimpleRNN 层能够像其他 Keras 层一样处理序列批量,而不是 像 Numpy 示例那样只能处理单个序列。因此,它接收形状为 (batch_size, timesteps, input_features) 的输入,而不是 (timesteps, input_features)。

与 Keras 中的所有循环层一样,SimpleRNN 可以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下运行:一种是返回每 个时间步连续输出的完整序列,即形状为 (batch_size, timesteps, output_features) 的三维张量;另一种是只返回每个输入序列的最终输出,即形状为 (batch_size, output_ features) 的二维张量。这两种模式由 return_sequences 这个构造函数参数来控制。我们 来看一个使用 SimpleRNN 的例子,它只返回最后一个时间步的输出。

>>>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SimpleRNN
>>> model = Sequential()
>>> model.add(Embedding(10000, 32))
>>> model.add(SimpleRNN(32))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embedding_22 (Embedding) (None, None, 32) 32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ple_rnn_10 (SimpleRNN) (None, 32) 2080
=================================================================
Total params: 322,080
Trainable params: 322,080
Non-trainable params: 0

下面这个例子返回完整的状态序列。

>>> model = Sequential()
>>> model.add(Embedding(10000, 32))
>>> model.add(SimpleRNN(32, return_sequences=True))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embedding_23 (Embedding) (None, None, 32) 32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ple_rnn_11 (SimpleRNN) (None, None, 32) 2080
=================================================================
Total params: 322,080
Trainable params: 322,080
Non-trainable params: 0

为了提高网络的表示能力,将多个循环层逐个堆叠有时也是很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让所有中间层都返回完整的输出序列。

>>> model = Sequential()
>>> model.add(Embedding(10000, 32))
>>> model.add(SimpleRNN(32, return_sequences=True))
>>> model.add(SimpleRNN(32, return_sequences=True))
>>> model.add(SimpleRNN(32, return_sequences=True))
>>> model.add(SimpleRNN(32))
>>> model.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embedding_24 (Embedding) (None, None, 32) 32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ple_rnn_12 (SimpleRNN) (None, None, 32) 2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ple_rnn_13 (SimpleRNN) (None, None, 32) 2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ple_rnn_14 (SimpleRNN) (None, None, 32) 2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ple_rnn_15 (SimpleRNN) (None, 32) 2080
=================================================================
Total params: 328,320
Trainable params: 328,320
Non-trainable params: 0

接下来,我们将这个模型应用于 IMDB 电影评论分类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代码清单 6-22 准备 IMDB 数据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sequence
max_features = 10000
maxlen = 500
batch_size = 32
print('Loading data...')
(input_train, y_train), (input_test, y_test) = imdb.load_data(num_words=max_features)
print(len(input_train), 'train sequences')
print(len(input_test), 'test sequences')
print('Pad sequences (samples x time)')
input_train = sequence.pad_sequences(input_train, maxlen=maxlen)
input_test = sequence.pad_sequences(input_test, maxlen=maxlen)
print('input_train shape:', input_train.shape)
print('input_test shape:', input_test.shape)

我们用一个 Embedding 层和一个 SimpleRNN 层来训练一个简单的循环网络。

代码清单 6-23 用 Embedding 层和 SimpleRNN 层来训练模型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max_features, 32))
model.add(SimpleRNN(32))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input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split=0.2)

接下来显示训练和验证的损失和精度(见图 6-11 和图 6-12)。

代码清单 6-24 绘制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cc = history.history['acc']
val_acc = history.history['val_acc']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acc) + 1)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legend()
plt.figure()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6-11 将 SimpleRNN 应用于 IMDB 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图 6-12 将 SimpleRNN 应用于 IMDB 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提醒一下,在第 3 章,处理这个数据集的第一个简单方法得到的测试精度是 88%。不幸的是, 与这个基准相比,这个小型循环网络的表现并不好(验证精度只有 85%)。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 输入只考虑了前 500 个单词,而不是整个序列,因此,RNN 获得的信息比前面的基准模型更少。 另一部分原因在于,SimpleRNN 不擅长处理长序列,比如文本。

其他类型的循环层的表现要好得多。我们来看几个更高级的循环层。

6.2.2 理解 LSTM 层和 GRU 层

SimpleRNN 并不是 Keras 中唯一可用的循环层,还有另外两个:LSTM 和 GRU。在实践中总会用到其中之一,因为 SimpleRNN 通常过于简化,没有实用价值。SimpleRNN 的最大问题是, 在时刻 t,理论上来说,它应该能够记住许多时间步之前见过的信息,但实际上它是不可能学 到这种长期依赖的。其原因在于梯度消失问题(vanishing gradient problem),这一效应类似于 在层数较多的非循环网络(即前馈网络)中观察到的效应:随着层数的增加,网络最终变得无 法训练。Hochreiter、Schmidhuber 和 Bengio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研究了这一效应的理论原因 a。 LSTM 层和 GRU 层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先来看 LSTM 层。其背后的长短期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算法由 Hochreiter 和 Schmidhuber 在 1997 年开发 b,是二人研究梯度消失问题的重要成果。

LSTM 层是 SimpleRNN 层的一种变体,它增加了一种携带信息跨越多个时间步的方法。假设有一条传送带,其运行方向平行于你所处理的序列。序列中的信息可以在任意位置跳上传送带, 然后被传送到更晚的时间步,并在需要时原封不动地跳回来。这实际上就是 LSTM 的原理:它 保存信息以便后面使用,从而防止较早期的信号在处理过程中逐渐消失。

为了详细了解 LSTM,我们先从 SimpleRNN 单元开始讲起(见图 6-13)。因为有许多个权 重矩阵,所以对单元中的 W 和 U 两个矩阵添加下标字母 o(Wo 和 Uo),表示输出

图 6-13 讨论 LSTM 层的出发点:SimpleRNN 层

我们向这张图像中添加额外的数据流,其中携带着跨越时间步的信息。它在不同的时间步 的值叫作 Ct,其中 C 表示携带(carry)。这些信息将会对单元产生以下影响:它将与输入连接 和循环连接进行运算(通过一个密集变换,即与权重矩阵作点积,然后加上一个偏置,再应用 一个激活函数),从而影响传递到下一个时间步的状态(通过一个激活函数和一个乘法运算)。从概念上来看,携带数据流是一种调节下一个输出和下一个状态的方法(见图 6-14)。到目前为 止都很简单。

图 6-14 从 SimpleRNN 到 LSTM:添加一个携带轨道

下面来看这一方法的精妙之处,即携带数据流下一个值的计算方法。它涉及三个不同的变换, 这三个变换的形式都和 SimpleRNN 单元相同。

y = activation(dot(state_t, U) + dot(input_t, W) + b)

但这三个变换都具有各自的权重矩阵,我们分别用字母 i、j 和 k 作为下标。目前的模型 架构如下所示(这可能看起来有些随意,但请多一点耐心)。

代码清单 6-25 LSTM 架构的详细伪代码(1/2)

output_t = activation(dot(state_t, Uo) + dot(input_t, Wo) + dot(C_t, Vo) + bo)
i_t = activation(dot(state_t, Ui) + dot(input_t, Wi) + bi)
f_t = activation(dot(state_t, Uf) + dot(input_t, Wf) + bf)
k_t = activation(dot(state_t, Uk) + dot(input_t, Wk) + bk)

对 i_t、f_t 和 k_t 进行组合,可以得到新的携带状态(下一个 c_t)。

代码清单 6-26 LSTM 架构的详细伪代码(2/2)

c_t+1 = i_t * k_t + c_t * f_t

图 6-15 给出了添加上述架构之后的图示。LSTM 层的内容我就介绍完了。不算复杂吧?

图 6-15 剖析 LSTM

如果要更哲学一点,你还可以解释每个运算的目的。比如你可以说,将 c_t 和 f_t 相乘, 是为了故意遗忘携带数据流中的不相关信息。同时,i_t 和 k_t 都提供关于当前的信息,可以 用新信息来更新携带轨道。但归根结底,这些解释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这些运算的实际效果 是由参数化权重决定的,而权重是以端到端的方式进行学习,每次训练都要从头开始,不可能 为某个运算赋予特定的目的。RNN 单元的类型(如前所述)决定了你的假设空间,即在训练期 间搜索良好模型配置的空间,但它不能决定 RNN 单元的作用,那是由单元权重来决定的。同一 个单元具有不同的权重,可以实现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组成 RNN 单元的运算组合,最好被 解释为对搜索的一组约束,而不是一种工程意义上的设计。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这种约束的选择(即如何实现 RNN 单元)似乎最好是留给最优化算法来完成(比如遗传算法或强化学习过程),而不是让人类工程师来完成。在未来,那将是我们构 建网络的方式。总之,你不需要理解关于 LSTM 单元具体架构的任何内容。作为人类,理解它不应该是你要做的。你只需要记住 LSTM 单元的作用:允许过去的信息稍后重新进入,从而解决梯度消失问题。

6.2.3 Keras 中一个 LSTM 的具体例子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使用 LSTM 层来创建一个模型,然后在 IMDB 数据上 训练模型(见图 6-16 和图 6-17)。这个网络与前面介绍的 SimpleRNN 网络类似。你只需指定 LSTM 层的输出维度,其他所有参数(有很多)都使用 Keras 默认值。Keras 具有很好的默认值, 无须手动调参,模型通常也能正常运行。

代码清单 6-27 使用 Keras 中的 LSTM 层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max_features, 32))
model.add(LSTM(32))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input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split=0.2)

图 6-16 将 LSTM 应用于 IMDB 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图 6-17 将 LSTM 应用于 IMDB 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这一次,验证精度达到了 89%。还不错,肯定比 SimpleRNN 网络好多了,这主要是因为 LSTM 受梯度消失问题的影响要小得多。这个结果也比第 3 章的全连接网络略好,虽然使用的数据量比第 3 章要少。此处在 500 个时间步之后将序列截断,而在第 3 章是读取整个序列。

但对于一种计算量如此之大的方法而言,这个结果也说不上是突破性的。为什么 LSTM 不 能表现得更好?一个原因是你没有花力气来调节超参数,比如嵌入维度或 LSTM 输出维度。另 一个原因可能是缺少正则化。但说实话,主要原因在于,适用于评论分析全局的长期性结构(这 正是 LSTM 所擅长的),对情感分析问题帮助不大。对于这样的基本问题,观察每条评论中出现 了哪些词及其出现频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也正是第一个全连接方法的做法。但还有更加困难的自然语言处理问题,特别是问答和机器翻译,这时 LSTM 的优势就明显了。

6.2.4 小结

现在你已经学会了以下内容。

  • 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 长短期记忆(LSTM)是什么,为什么它在长序列上的效果要好于普通 RNN。
  • 如何使用 Keras 的 RNN 层来处理序列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 RNN 几个更高级的功能,这可以帮你有效利用深度学习序列模型。

6.3 循环神经网络的高级用法

本节将介绍提高循环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泛化能力的三种高级技巧。学完本节,你将会掌握用 Keras 实现循环网络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将在温度预测问题中介绍这三个概念。在这个问题中, 数据点时间序列来自建筑物屋顶安装的传感器,包括温度、气压、湿度等,你将要利用这些数据来预测最后一个数据点 24 小时之后的温度。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包含许多处理时间序列时经常遇到的困难。

我们将会介绍以下三种技巧。

  • 循环 dropout(recurrent dropout)。这是一种特殊的内置方法,在循环层中使用 dropout 来降低过拟合。
  • 堆叠循环层(stacking recurrent layers)。这会提高网络的表示能力(代价是更高的计算负 荷)。
  • 双向循环层(bidirectional recurrent layer)。将相同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循环网络, 可以提高精度并缓解遗忘问题。

6.3.1 温度预测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遇到的唯一一种序列数据就是文本数据,比如 IMDB 数据集和路透社数据集。但除了语言处理,其他许多问题中也都用到了序列数据。在本节的所有例子中,我 们将使用一个天气时间序列数据集,它由德国耶拿的马克思 • 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气 象站记录。

在这个数据集中,每 10 分钟记录 14 个不同的量(比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等),其中 包含多年的记录。原始数据可追溯到 2003 年,但本例仅使用 2009—2016 年的数据。这个数据 集非常适合用来学习处理数值型时间序列。我们将会用这个数据集来构建模型,输入最近的一 些数据(几天的数据点),可以预测 24 小时之后的气温。

下载并解压数据,如下所示。

cd ~/Downloads
mkdir jena_climate
cd jena_climate
wget https://s3.amazonaws.com/keras-datasets/jena_climate_2009_2016.csv.zip
unzip jena_climate_2009_2016.csv.zip

来观察一下数据。

代码清单 6-28 观察耶拿天气数据集的数据

import os
data_dir = '/users/fchollet/Downloads/jena_climate'
fname = os.path.join(data_dir, 'jena_climate_2009_2016.csv')
f = open(fname)
data = f.read()
f.close()
lines = data.split('\n')
header = lines[0].split(',')
lines = lines[1:]
print(header)
print(len(lines))

从输出可以看出,共有 420 551 行数据(每行是一个时间步,记录了一个日期和 14 个与天 气有关的值),还输出了下列表头。

["Date Time","p (mbar)","T (degC)","Tpot (K)","Tdew (degC)","rh (%)","VPmax (mbar)","VPact (mbar)","VPdef (mbar)","sh (g/kg)","H2OC (mmol/mol)","rho (g/m**3)","wv (m/s)","max. wv (m/s)","wd (deg)"]

接下来,将 420 551 行数据转换成一个 Numpy 数组。

代码清单 6-29 解析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float_data = np.zeros((len(lines), len(header) - 1))
for i, line in enumerate(lines):values = [float(x) for x in line.split(',')[1:]]float_data[i, :] = values

比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6-18 所示(单位:摄氏度)。在这张图中,你可以清楚地看 到温度每年的周期性变化。

代码清单 6-30 绘制温度时间序列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temp = float_data[:, 1] # 温度(单位:摄氏度)
plt.plot(range(len(temp)), temp)

图 6-18 在数据集整个时间范围内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图 6-19 给出了前 10 天温度数据的图像。因为每 10 分钟记录一个数据,所以每天有 144 个 数据点。

代码清单 6-31 绘制前 10 天的温度时间序列

plt.plot(range(1440), temp[:1440])

图 6-19 数据集中前 10 天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在这张图中,你可以看到每天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最后 4 天特别明显。另外请注意,这 10 天一定是来自于很冷的冬季月份。

如果你想根据过去几个月的数据来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温度,那么问题很简单,因为数据具有可靠的年度周期性。但从几天的数据来看,温度看起来更混乱一些。以天作为观察尺度,这个时间序列是可以预测的吗?我们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6.3.2 准备数据

这个问题的确切表述如下:一个时间步是 10 分钟,每 steps 个时间步采样一次数据,给 定过去 lookback 个时间步之内的数据,能否预测 delay 个时间步之后的温度?用到的参数值如下。

  • lookback = 720:给定过去 5 天内的观测数据。
  • steps = 6:观测数据的采样频率是每小时一个数据点。
  • delay = 144:目标是未来 24 小时之后的数据。 开始之前,你需要完成以下两件事。
  • 将数据预处理为神经网络可以处理的格式。这很简单。数据已经是数值型的,所以不需 要做向量化。但数据中的每个时间序列位于不同的范围(比如温度通道位于 -20 到 +30 之间,但气压大约在 1000 毫巴上下)。你需要对每个时间序列分别做标准化,让它们在 相似的范围内都取较小的值。
  • 编写一个 Python 生成器,以当前的浮点数数组作为输入,并从最近的数据中生成数据批 量,同时生成未来的目标温度。因为数据集中的样本是高度冗余的(对于第 N 个样本和 第 N+1 个样本,大部分时间步都是相同的),所以显式地保存每个样本是一种浪费。相反, 我们将使用原始数据即时生成样本。

预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将每个时间序列减去其平均值,然后除以其标准差。我们将使用前 200 000 个时间步作为训练数据,所以只对这部分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代码清单 6-32 数据标准化

mean = float_data[:200000].mean(axis=0)
float_data -= mean
std = float_data[:200000].std(axis=0)
float_data /= std

代码清单 6-33 给出了将要用到的生成器。它生成了一个元组 (samples, targets),其中 samples 是输入数据的一个批量,targets 是对应的目标温度数组。生成器的参数如下。

  • data:浮点数数据组成的原始数组,在代码清单 6-32 中将其标准化。
  • lookback:输入数据应该包括过去多少个时间步。
  • delay:目标应该在未来多少个时间步之后。
  • min_index 和 max_index:data 数组中的索引,用于界定需要抽取哪些时间步。这有 助于保存一部分数据用于验证、另一部分用于测试。
  • shuffle:是打乱样本,还是按顺序抽取样本。
  • batch_size:每个批量的样本数。
  • step:数据采样的周期(单位:时间步)。我们将其设为 6,为的是每小时抽取一个数据点。

代码清单 6-33 生成时间序列样本及其目标的生成器

def generator(data, lookback, delay, min_index, max_index,shuffle=False, batch_size=128, step=6):if max_index is None:max_index = len(data) - delay - 1i = min_index + lookbackwhile 1:if shuffle:rows = np.random.randint(min_index + lookback, max_index, size=batch_size)else:if i + batch_size >= max_index:i = min_index + lookbackrows = np.arange(i, min(i + batch_size, max_index))i += len(rows)samples = np.zeros((len(rows),lookback // step,data.shape[-1]))targets = np.zeros((len(rows),))for j, row in enumerate(rows):indices = range(rows[j] - lookback, rows[j], step)samples[j] = data[indices]targets[j] = data[rows[j] + delay][1]yield samples, targets

下面,我们使用这个抽象的 generator 函数来实例化三个生成器:一个用于训练,一个用于验证,还有一个用于测试。每个生成器分别读取原始数据的不同时间段:训练生成器读取前 200 000 个时间步,验证生成器读取随后的 100 000 个时间步,测试生成器读取剩下的时间步。

代码清单 6-34 准备训练生成器、验证生成器和测试生成器

lookback = 1440
step = 6
delay = 144
batch_size = 128
train_gen = generator(float_data,lookback=lookback,delay=delay,min_index=0,max_index=200000,shuffle=True,step=step,batch_size=batch_size)
val_gen = generator(float_data,lookback=lookback,delay=delay,min_index=200001,max_index=300000,step=step,batch_size=batch_size)
test_gen = generator(float_data,lookback=lookback,delay=delay,min_index=300001,max_index=None,step=step,batch_size=batch_size)
val_steps = (300000 - 200001 - lookback) //batch_size
test_steps = (len(float_data) - 300001 - lookback) //batch_size

6.3.3 一种基于常识的、非机器学习的基准方法

开始使用黑盒深度学习模型解决温度预测问题之前,我们先尝试一种基于常识的简单方法。 它可以作为合理性检查,还可以建立一个基准,更高级的机器学习模型需要打败这个基准才能 表现出其有效性。面对一个尚没有已知解决方案的新问题时,这种基于常识的基准方法很有用。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不平衡的分类任务,其中某些类别比其他类别更常见。如果数据集中包含 90% 的类别 A 实例和 10% 的类别 B 实例,那么分类任务的一种基于常识的方法就是对新样本 始终预测类别“A”。这种分类器的总体精度为 90%,因此任何基于学习的方法在精度高于 90% 时才能证明其有效性。有时候,这样基本的基准方法可能很难打败。

本例中,我们可以放心地假设,温度时间序列是连续的(明天的温度很可能接近今天的温 度),并且具有每天的周期性变化。因此,一种基于常识的方法就是始终预测 24 小时后的温度 等于现在的温度。我们使用平均绝对误差(MAE)指标来评估这种方法。

np.mean(np.abs(preds - targets))

下面是评估的循环代码。

代码清单 6-35 计算符合常识的基准方法的 MAE

def evaluate_naive_method():batch_maes = []for step in range(val_steps):samples, targets = next(val_gen)preds = samples[:, -1, 1]mae = np.mean(np.abs(preds - targets))batch_maes.append(mae)print(np.mean(batch_maes))
evaluate_naive_method()

得到的 MAE 为 0.29。因为温度数据被标准化成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所以无法直接对这 个值进行解释。它转化成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0.29×temperature_std 摄氏度,即 2.57℃。

代码清单 6-36 将 MAE 转换成摄氏温度误差

celsius_mae = 0.29 * std[1]

这个平均绝对误差还是相当大的。接下来的任务是利用深度学习知识来改进结果。

6.3.4 一种基本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尝试机器学习方法之前,建立一个基于常识的基准方法是很有用的;同样,在开始研究复杂且计算代价很高的模型(比如 RNN)之前,尝试使用简单且计算代价低的机器学习模型也 是很有用的,比如小型的密集连接网络。这可以保证进一步增加问题的复杂度是合理的,并且会带来真正的好处。

代码清单 6-37 给出了一个密集连接模型,首先将数据展平,然后通过两个 Dense 层并运行。 注意,最后一个 Dense 层没有使用激活函数,这对于回归问题是很常见的。我们使用 MAE 作 为损失。评估数据和评估指标都与常识方法完全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

代码清单 6-37 训练并评估一个密集连接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Flatten(input_shape=(lookback // step,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2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我们来显示验证和训练的损失曲线(见图 6-20)。

代码清单 6-38 绘制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loss) + 1)
plt.figure()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legend()
plt.show()

图 6-20 简单的密集连接网络在耶拿温度预测任务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部分验证损失接近不包含学习的基准方法,但这个结果并不可靠。这也展示了首先建立这 个基准方法的优点,事实证明,超越这个基准并不容易。我们的常识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而机器学习模型并不知道这些信息。

你可能会问,如果从数据到目标之间存在一个简单且表现良好的模型(即基于常识的基准 方法),那为什么我们训练的模型没有找到这个模型并进一步改进呢?原因在于,这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训练过程所要寻找的目标。我们在模型空间(即假设空间)中搜索解决方案,这 个模型空间是具有我们所定义的架构的所有两层网络组成的空间。这些网络已经相当复杂了。 如果你在一个复杂模型的空间中寻找解决方案,那么可能无法学到简单且性能良好的基准方法, 虽然技术上来说它属于假设空间的一部分。通常来说,这对机器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 如果学习算法没有被硬编码要求去寻找特定类型的简单模型,那么有时候参数学习是无法找到 简单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案的。

6.3.5 第一个循环网络基准

第一个全连接方法的效果并不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学习不适用于这个问题。前一个方 法首先将时间序列展平,这从输入数据中删除了时间的概念。我们来看一下数据本来的样子: 它是一个序列,其中因果关系和顺序都很重要。我们将尝试一种循环序列处理模型,它应该特 别适合这种序列数据,因为它利用了数据点的时间顺序,这与第一个方法不同。

我们将使用 Chung 等人在 2014 年开发的 GRU 层 a,而不是上一节介绍的 LSTM 层。门控循 环单元(GRU,gated recurrent unit)层的工作原理与 LSTM 相同。但它做了一些简化,因此运 行的计算代价更低(虽然表示能力可能不如 LSTM)。机器学习中到处可以见到这种计算代价与 表示能力之间的折中。

代码清单 6-39 训练并评估一个基于 GRU 的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GRU(32, input_shape=(None,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2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图 6-21 显示了模型结果。效果好多了!远优于基于常识的基准方法。这证明了机器学习的 价值,也证明了循环网络与序列展平的密集网络相比在这种任务上的优势。

图 6-21 使用 GRU 在耶拿温度预测任务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新的验证 MAE 约为 0.265(在开始显著过拟合之前),反标准化转换成温度的平均绝对误 差为 2.35℃。与最初的误差 2.57℃相比,这个结果确实有所提高,但可能仍有改进的空间。

6.3.6 使用循环 dropout 来降低过拟合

从训练和验证曲线中可以明显看出,模型出现过拟合:几轮过后,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就 开始显著偏离。我们已经学过降低过拟合的一种经典技术——dropout,即将某一层的输入单 元随机设为 0,其目的是打破该层训练数据中的偶然相关性。但在循环网络中如何正确地使用 dropout,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早就知道,在循环层前面应用 dropout,这种正则化会 妨碍学习过程,而不是有所帮助。2015 年,在关于贝叶斯深度学习的博士论文中 a,Yarin Gal 确 定了在循环网络中使用 dropout 的正确方法:对每个时间步应该使用相同的 dropout 掩码(dropout mask,相同模式的舍弃单元),而不是让 dropout 掩码随着时间步的增加而随机变化。此外,为 了对 GRU、LSTM 等循环层得到的表示做正则化,应该将不随时间变化的 dropout 掩码应用于层 的内部循环激活(叫作循环 dropout 掩码)。对每个时间步使用相同的 dropout 掩码,可以让网络 沿着时间正确地传播其学习误差,而随时间随机变化的 dropout 掩码则会破坏这个误差信号,并 且不利于学习过程。

Yarin Gal 使用 Keras 开展这项研究,并帮助将这种机制直接内置到 Keras 循环层中。Keras 的每个循环层都有两个与 dropout 相关的参数:一个是 dropout,它是一个浮点数,指定该层 输入单元的 dropout 比率;另一个是 recurrent_dropout,指定循环单元的 dropout 比率。我 们向 GRU 层中添加 dropout 和循环 dropout,看一下这么做对过拟合的影响。因为使用 dropout 正则化的网络总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收敛,所以网络训练轮次增加为原来的 2 倍。

代码清单 6-40 训练并评估一个使用 dropout 正则化的基于 GRU 的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GRU(32,dropout=0.2,recurrent_dropout=0.2,input_shape=(None,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4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结果如图 6-22 所示。成功!前 30 个轮次不再过拟合。不过,虽然评估分数更加稳定,但 最佳分数并没有比之前低很多。

图 6-22 使用 dropout 正则化的 GRU 在耶拿温度预测任务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6.3.7 循环层堆叠

模型不再过拟合,但似乎遇到了性能瓶颈,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增加网络容量。回想一下机 器学习的通用工作流程:增加网络容量通常是一个好主意,直到过拟合变成主要的障碍(假设 你已经采取基本步骤来降低过拟合,比如使用 dropout)。只要过拟合不是太严重,那么很可能 是容量不足的问题。

增加网络容量的通常做法是增加每层单元数或增加层数。循环层堆叠(recurrent layer stacking)是构建更加强大的循环网络的经典方法,例如,目前谷歌翻译算法就是 7 个大型LSTM 层的堆叠——这个架构很大。

在 Keras 中逐个堆叠循环层,所有中间层都应该返回完整的输出序列(一个 3D 张量),而 不是只返回最后一个时间步的输出。这可以通过指定 return_sequences=True 来实现。

代码清单 6-41 训练并评估一个使用 dropout 正则化的堆叠 GRU 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GRU(32,dropout=0.1,recurrent_dropout=0.5,return_sequences=True,input_shape=(None,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GRU(64, activation='relu',dropout=0.1,recurrent_dropout=0.5))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4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结果如图 6-23 所示。可以看到,添加一层的确对结果有所改进,但并不显著。我们可以得 出两个结论。

  • 因为过拟合仍然不是很严重,所以可以放心地增大每层的大小,以进一步改进验证损失。 但这么做的计算成本很高。
  • 添加一层后模型并没有显著改进,所以你可能发现,提高网络能力的回报在逐渐减小。

图 6-23 堆叠 GRU 网络在耶拿温度预测任务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6.3.8 使用双向 RNN

本节介绍的最后一种方法叫作双向 RNN(bidirectional RNN)。双向 RNN 是一种常见的 RNN 变体,它在某些任务上的性能比普通 RNN 更好。它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可谓深度学习 对自然语言处理的瑞士军刀。

RNN 特别依赖于顺序或时间,RNN 按顺序处理输入序列的时间步,而打乱时间步或反转 时间步会完全改变 RNN 从序列中提取的表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顺序对问题很重要(比 如温度预测问题),RNN 的表现会很好。双向 RNN 利用了 RNN 的顺序敏感性:它包含两个普 通 RNN,比如你已经学过的 GRU 层和 LSTM 层,每个 RN 分别沿一个方向对输入序列进行处理 (时间正序和时间逆序),然后将它们的表示合并在一起。通过沿这两个方向处理序列,双向 RNN 能够捕捉到可能被单向 RNN 忽略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本节的 RNN 层都是按时间正序处理序列(更早的时间步在前),这可能是 一个随意的决定。至少,至今我们还没有尝试质疑这个决定。如果 RNN 按时间逆序处理输入序 列(更晚的时间步在前),能否表现得足够好呢?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一下这种方法,看一下会发 生什么。你只需要编写一个数据生成器的变体,将输入序列沿着时间维度反转(即将最后一行 代码替换为 yield samples[:, ::-1, :], targets)。本节第一个实验用到了一个单 GRU 层的网络,我们训练一个与之相同的网络,得到的结果如图 6-24 所示。

图 6-24 对于耶拿温度预测任务,GRU 在逆序序列上训练得到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逆序 GRU 的效果甚至比基于常识的基准方法还要差很多,这说明在本例中,按时间正序处 理对成功解决问题很重要。这非常合理:GRU 层通常更善于记住最近的数据,而不是久远的数据, 与更早的数据点相比,更靠后的天气数据点对问题自然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这也是基于常识 的基准方法非常强大的原因)。因此,按时间正序的模型必然会优于时间逆序的模型。重要的是, 对许多其他问题(包括自然语言)而言,情况并不是这样:直觉上来看,一个单词对理解句子 的重要性通常并不取决于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我们尝试对 6.2 节 IMDB 示例中的 LSTM 应用相 同的技巧。

代码清单 6-42 使用逆序序列训练并评估一个 LSTM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sequence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max_features = 10000
maxlen = 500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imdb.load_data(num_words=max_features)
x_train = [x[::-1] for x in x_train]
x_test = [x[::-1] for x in x_test]
x_train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rain, maxlen=maxlen)
x_test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est, maxlen=maxlen)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Embedding(max_features, 128))
model.add(layers.LSTM(32))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split=0.2)

模型性能与正序 LSTM 几乎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文本数据集上,逆序处理的 效果与正序处理一样好,这证实了一个假设:虽然单词顺序对理解语言很重要,但使用哪种顺 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逆序序列上训练的 RNN 学到的表示不同于在原始序列上学到的表示, 正如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时间倒流(你的人生是第一天死去、最后一天出生),那么你的心智模 型也会完全不同。在机器学习中,如果一种数据表示不同但有用,那么总是值得加以利用,这 种表示与其他表示的差异越大越好,它们提供了查看数据的全新角度,抓住了数据中被其他方 法忽略的内容,因此可以提高模型在某个任务上的性能。这是集成(ensembling)方法背后的直 觉,我们将在第 7 章介绍集成的概念。

双向 RNN 正是利用这个想法来提高正序 RNN 的性能。它从两个方向查看数据(见图 6-25), 从而得到更加丰富的表示,并捕捉到仅使用正序 RNN 时可能忽略的一些模式。

图 6-25 双向 RNN 层的工作原理

在 Keras 中将一个双向 RNN 实例化,我们需要使用 Bidirectional 层,它的第一个参数 是一个循环层实例。Bidirectional 对这个循环层创建了第二个单独实例,然后使用一个实例 按正序处理输入序列,另一个实例按逆序处理输入序列。我们在 IMDB 情感分析任务上来试一 下这种方法。

代码清单 6-43 训练并评估一个双向 LSTM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Embedding(max_features, 32))
model.add(layers.Bidirectional(layers.LSTM(32)))
model.add(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split=0.2)

这个模型的表现比上一节的普通 LSTM 略好,验证精度超过 89%。这个模型似乎也很快就 开始过拟合,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双向层的参数个数是正序 LSTM 的 2 倍。添加一些正则化, 双向方法在这个任务上可能会有很好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尝试将相同的方法应用于温度预测任务。

代码清单 6-44 训练一个双向 GRU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Bidirectional(layers.GRU(32), input_shape=(None,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4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这个模型的表现与普通 GRU 层差不多一样好。其原因很容易理解:所有的预测能力肯定都 来自于正序的那一半网络,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逆序的那一半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非常糟糕(本 例同样是因为,最近的数据比久远的数据更加重要)。

6.3.9 更多尝试

为了提高温度预测问题的性能,你还可以尝试下面这些方法。

  • 在堆叠循环层中调节每层的单元个数。当前取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任意选择的,因此可能 不是最优的。
  • 调节 RMSprop 优化器的学习率。
  • 尝试使用 LSTM 层代替 GRU 层。
  • 在循环层上面尝试使用更大的密集连接回归器,即更大的 Dense 层或 Dense 层的堆叠。
  • 不要忘记最后在测试集上运行性能最佳的模型(即验证 MAE 最小的模型)。否则,你开发的网络架构将会对验证集过拟合。

正如前面所说,深度学习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我们可以提供指导,对于给定问题哪些方法可能有用、哪些方法可能没用,但归根结底,每个问题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必须根据经验对不同的策略进行评估。目前没有任何理论能够提前准确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才能最优地解决问题。你必须不断迭代。

6.3.10 小结

下面是你应该从本节中学到的要点。

  • 我们在第 4 章学过,遇到新问题时,最好首先为你选择的指标建立一个基于常识的基准。 如果没有需要打败的基准,那么就无法分辨是否取得了真正的进步。
  • 在尝试计算代价较高的模型之前,先尝试一些简单的模型,以此证明增加计算代价是有 意义的。有时简单模型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 如果时间顺序对数据很重要,那么循环网络是一种很适合的方法,与那些先将时间数据 展平的模型相比,其性能要更好。
  • 想要在循环网络中使用 dropout,你应该使用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 dropout 掩码与循环 dropout 掩码。这二者都内置于 Keras 的循环层中,所以你只需要使用循环层的 dropout 和 recurrent_dropout 参数即可。
  • 与单个 RNN 层相比,堆叠 RNN 的表示能力更加强大。但它的计算代价也更高,因此不 一定总是需要。虽然它在机器翻译等复杂问题上很有效,但在较小、较简单的问题上可 能不一定有用。
  • 双向 RNN 从两个方向查看一个序列,它对自然语言处理问题非常有用。但如果在序列 数据中最近的数据比序列开头包含更多的信息,那么这种方法的效果就不明显。

注意 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这里没有详细介绍:循环注意(recurrent attention)和序列掩码 (sequence masking)。这两个概念通常对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有用,但并不适用于温度预测 问题。你可以在学完本书后对其做进一步研究。

市场与机器学习

有些读者肯定想要采用我们这里介绍的方法,并尝试将其应用于预测股票市场上证券 的未来价格(或货币汇率等)。市场的统计特征与天气模式等自然现象有很大差别。如果你 只能访问公开可用的数据,那么想要用机器学习来打败市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你很可 能会白白浪费时间和资源,却什么也得不到。

6.4 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序列

第 5 章我们学习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net),并知道它在计算机视觉问题上表现出色,原因 在于它能够进行卷积运算,从局部输入图块中提取特征,并能够将表示模块化,同时可以高效 地利用数据。这些性质让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表现优异,同样也让它对序列处理特 别有效。时间可以被看作一个空间维度,就像二维图像的高度或宽度。

对于某些序列处理问题,这种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效果可以媲美 RNN,而且计算代价通常 要小很多。最近,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通常与空洞卷积核(dilated kernel)一起使用]已经在音 频生成和机器翻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这些具体的成就,人们还早已知道,对于文本分 类和时间序列预测等简单任务,小型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替代 RNN,而且速度更快。

6.4.1 理解序列数据的一维卷积

前面介绍的卷积层都是二维卷积,从图像张量中提取二维图块并对每个图块应用相同的变 换。按照同样的方法,你也可以使用一维卷积,从序列中提取局部一维序列段(即子序列),见 图 6-26。

这种一维卷积层可以识别序列中的局部模式。因为对每个序列段执行相同的输入变换,所 以在句子中某个位置学到的模式稍后可以在其他位置被识别,这使得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具有平 移不变性(对于时间平移而言)。举个例子,使用大小为 5 的卷积窗口处理字符序列的一维卷积 神经网络,应该能够学习长度不大于 5 的单词或单词片段,并且应该能够在输入句子中的任何位置识别这些单词或单词段。因此,字符级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学会单词构词法。

6-26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每个输出时间步都是利用输入序列 在时间维度上的一小段得到的

6.4.2 序列数据的一维池化

你已经学过二维池化运算,比如二维平均池化和二维最大池化,在卷积神经网络中用于对 图像张量进行空间下采样。一维也可以做相同的池化运算:从输入中提取一维序列段(即子序列), 然后输出其最大值(最大池化)或平均值(平均池化)。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一样,该运算也是 用于降低一维输入的长度(子采样)。

6.4.3 实现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Keras 中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是 Conv1D 层,其接口类似于 Conv2D。它接收的输入是形状 为 (samples, time, features) 的三维张量,并返回类似形状的三维张量。卷积窗口是时 间轴上的一维窗口(时间轴是输入张量的第二个轴)。

我们来构建一个简单的两层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熟悉的 IMDB 情感分类 任务。提醒一下,获取数据并预处理的代码如下所示。

代码清单 6-45 准备 IMDB 数据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sequence
max_features = 10000
max_len = 500
print('Loading data...')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imdb.load_data(num_words=max_features)
print(len(x_train), 'train sequences')
print(len(x_test), 'test sequences')
print('Pad sequences (samples x time)')
x_train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rain, maxlen=max_len)
x_test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est, maxlen=max_len)
print('x_train shape:', x_train.shape)
print('x_test shape:', x_test.shape)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与第 5 章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相同,它是 Conv1D 层和 MaxPooling1D 层的堆叠,最后是一个全局池化层或 Flatten 层,将三维输出转换为二维输出,让你可以向模 型中添加一个或多个 Dense 层,用于分类或回归。

不过二者有一点不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可以使用更大的卷积窗口。对于二维卷积层, 3×3 的卷积窗口包含 3×3=9 个特征向量;但对于一位卷积层,大小为 3 的卷积窗口只包含 3 个卷积向量。因此,你可以轻松使用大小等于 7 或 9 的一维卷积窗口。

用于 IMDB 数据集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示例如下所示。

代码清单 6-46 在 IMDB 数据上训练并评估一个简单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Embedding(max_features, 128, input_length=max_len))
model.add(layers.Conv1D(32, 7,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1D(5))
model.add(layers.Conv1D(32, 7,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GlobalMaxPooling1D())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summary()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r=1e-4),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split=0.2)

图 6-27 和图 6-28 给出了模型的训练结果和验证结果。验证精度略低于 LSTM,但在 CPU 和 GPU 上的运行速度都要更快(速度提高多少取决于具体配置,会有很大差异)。现在,你可以 使用正确的轮数(4 轮)重新训练这个模型,然后在测试集上运行。这个结果可以让我们确信, 在单词级的情感分类任务上,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替代循环网络,并且速度更快、计算代价 更低。

图 6-27 简单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在 IMDB 数据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图 6-28 简单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在 IMDB 数据上的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6.4.4 结合 CNN 和 RNN 来处理长序列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分别处理每个输入序列段,所以它对时间步的顺序不敏感(这里所说顺 序的范围要大于局部尺度,即大于卷积窗口的大小),这一点与 RNN 不同。当然,为了识别更 长期的模式,你可以将许多卷积层和池化层堆叠在一起,这样上面的层能够观察到原始输入中 更长的序列段,但这仍然不是一种引入顺序敏感性的好方法。想要证明这种方法的不足,一种 方法是在温度预测问题上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在这个问题中顺序敏感性对良好的预测结果 非常关键。以下示例复用了前面定义的这些变量:float_data、train_gen、val_gen 和 val_steps。

代码清单 6-47 在耶拿数据上训练并评估一个简单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Conv1D(32, 5,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None,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1D(3))
model.add(layers.Conv1D(32, 5,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1D(3))
model.add(layers.Conv1D(32, 5,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GlobalMaxPooling1D())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2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图 6-29 给出了训练和验证的 MAE。

图 6-29 简单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在耶拿温度预测任务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验证 MAE 停留在 0.4~0.5,使用小型卷积神经网络甚至无法击败基于常识的基准方法。同样, 这是因为卷积神经网络在输入时间序列的所有位置寻找模式,它并不知道所看到某个模式的时 间位置(距开始多长时间,距结束多长时间等)。对于这个具体的预测问题,对最新数据点的解 释与对较早数据点的解释应该并不相同,所以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得到有意义的结果。卷积神经 网络的这种限制对于 IMDB 数据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对于与正面情绪或负面情绪相关联的关 键词模式,无论出现在输入句子中的什么位置,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一样的。

要想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速度和轻量与 RNN 的顺序敏感性,一种方法是在 RNN 前面使用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作为预处理步骤(见图 6-30)。对于那些非常长,以至于 RNN 无法处理的序列 (比如包含上千个时间步的序列),这种方法尤其有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将长的输入序列转换为 高级特征组成的更短序列(下采样)。然后,提取的特征组成的这些序列成为网络中 RNN 的输入。

图 6-30 结合一维 CNN 和 RNN 来处理长序列

这种方法在研究论文和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方法非常 有效,应该被更多人使用。我们尝试将其应用于温度预测数据集。因为这种方法允许操作更长 的序列,所以我们可以查看更早的数据(通过增大数据生成器的 lookback 参数)或查看分辨 率更高的时间序列(通过减小生成器的 step 参数)。这里我们任意地将 step 减半,得到时间 序列的长度变为之前的两倍,温度数据的采样频率变为每 30 分钟一个数据点。本示例复用了之 前定义的 generator 函数。

代码清单 6-48 为耶拿数据集准备更高分辨率的数据生成器

step = 3
lookback = 720
delay = 144
train_gen = generator(float_data,lookback=lookback,delay=delay,min_index=0,max_index=200000,shuffle=True,step=step)
val_gen = generator(float_data,lookback=lookback,delay=delay,min_index=200001,max_index=300000,step=step)test_gen = generator(float_data,lookback=lookback,delay=delay,min_index=300001,max_index=None,step=step)
val_steps = (300000 - 200001 - lookback) // 128
test_steps = (len(float_data) - 300001 - lookback) // 128

下面是模型,开始是两个 Conv1D 层,然后是一个 GRU 层。模型结果如图 6-31 所示。

代码清单 6-49 结合一维卷积基和 GRU 层的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Conv1D(32, 5,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None, float_data.shape[-1])))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1D(3))
model.add(layers.Conv1D(32, 5,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GRU(32, dropout=0.1, recurrent_dropout=0.5))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summary()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ae')
history = model.fit_generator(train_gen,steps_per_epoch=500,epochs=20,validation_data=val_gen,validation_steps=val_steps)

图 6-31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GRU 在耶拿温度预测任务上的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从验证损失来看,这种架构的效果不如只用正则化 GRU,但速度要快很多。它查看了两倍 的数据量,在本例中可能不是非常有用,但对于其他数据集可能非常重要。

6.4.5 小结

下面是你应该从本节中学到的要点。

  •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在二维空间中处理视觉模式时表现很好,与此相同,一维卷积神经网 络在处理时间模式时表现也很好。对于某些问题,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它可以替 代 RNN,并且速度更快。
  • 通常情况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很相似, 它将 Conv1D 层和 MaxPooling1D 层堆叠在一起,最后是一个全局池化运算或展平操作。
  • 因为 RNN 在处理非常长的序列时计算代价很大,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代价很小, 所以在 RNN 之前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作为预处理步骤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使序 列变短,并提取出有用的表示交给 RNN 来处理。

Python深度学习篇七《高级的深度学习最佳实践》

Excerpt

前言 前期回顾: Python深度学习篇六《深度学习用于文本和序列》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文本和序列相关。 本章将介绍几种强大的工具,可以让你朝着针对困难问题来开发最先进模型这一目标更近 一步。利用 Keras 函数式 API,你可以构建类图(graph-like)模型、 …


前言

前期回顾: Python深度学习篇六《深度学习用于文本和序列》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文本和序列相关。

本章将介绍几种强大的工具,可以让你朝着针对困难问题来开发最先进模型这一目标更近 一步。利用 Keras 函数式 API,你可以构建类图(graph-like)模型、在不同的输入之间共享某一层, 并且还可以像使用 Python 函数一样使用 Keras 模型。Keras 回调函数和 TensorBoard 基于浏览器 的可视化工具,让你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监控模型。我们还会讨论其他几种最佳实践,包括批标准化、残差连接、超参数优化和模型集成。

7.1 不用 Sequential 模型的解决方案:Keras 函数式 API

到目前为止,本书介绍的所有神经网络都是用 Sequential 模型实现的。Sequential 模型假设,网络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而且网络是层的线性堆叠(见图 7-1)。

图 7-1 Sequential 模型:层的线性堆叠

这是一个经过普遍验证的假设。这种网络配置非常常见,以至于本书前面只用 Sequential 模型类就能够涵盖许多主题和实际应用。但有些情况下这种假设过于死板。有些网络需要多个独立的输入,有些网络则需要多个输出,而有些网络在层与层之间具有内部分支,这使得网络 看起来像是层构成的图(graph),而不是层的线性堆叠。

例如,有些任务需要多模态(multimodal)输入。这些任务合并来自不同输入源的数据,并使用不同类型的神经层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假设有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试图利用下列输入来 预测一件二手衣服最可能的市场价格:用户提供的元数据(比如商品品牌、已使用年限等)、用户提供的文本描述与商品照片。如果你只有元数据,那么可以使用 one-hot 编码,然后用密集 连接网络来预测价格。如果你只有文本描述,那么可以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或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如果你只有图像,那么可以使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但怎么才能同时使用这三种数据呢?一种朴素的方法是训练三个独立的模型,然后对三者的预测做加权平均。但这种方法可能不是最优的, 因为模型提取的信息可能存在冗余。更好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可以同时查看所有可用的输入模态的模型,从而联合学习一个更加精确的数据模型——这个模型具有三个输入分支(见图 7-2)。

图 7-2 一个多输入模型

同样,有些任务需要预测输入数据的多个目标属性。给定一部小说的文本,你可能希望将它按类别自动分类(比如爱情小说或惊悚小说),同时还希望预测其大致的写作日期。当然,你 可以训练两个独立的模型:一个用于划分类别,一个用于预测日期。但由于这些属性并不是统 计无关的,你可以构建一个更好的模型,用这个模型来学习同时预测类别和日期。这种联合模 型将有两个输出,或者说两个头(head,见图 7-3)。因为类别和日期之间具有相关性,所以知道小说的写作日期有助于模型在小说类别的空间中学到丰富而又准确的表示,反之亦然。

图 7-3 一个多输出(或多头)模型

此外,许多最新开发的神经架构要求非线性的网络拓扑结构,即网络结构为有向无环图。 比如,Inception 系列网络(由 Google 的 Szegedy 等人开发)依赖于 Inception 模块,其输入被多个并行的卷积分支所处理,然后将这些分支的输出合并为单个张量(见图 7-4)。最近还有一 种趋势是向模型中添加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它最早出现于 ResNet 系列网络(由微软的何恺明等人开发)。b 残差连接是将前面的输出张量与后面的输出张量相加,从而将前面的表示重新注入下游数据流中(见图 7-5),这有助于防止信息处理流程中的信息损失。这种类图网络还有许多其他示例。

图 7-4 Inception 模块:层组成的子图,具有多个并行卷积分支

图 7-5 残差连接:通过特征图相加将前面的信息重新注入下游数据

这三个重要的使用案例(多输入模型、多输出模型和类图模型),只用 Keras 中的 Sequential 模型类是无法实现的。但是还有另一种更加通用、更加灵活的使用 Keras 的方式,就是函数式 API(functional API)。本节将会详细介绍函数式 API 是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

7.1.1 函数式 API 简介

使用函数式 API,你可以直接操作张量,也可以把当作函数来使用,接收张量并返回张量(因此得名函数式 API)。

from keras import Input, layers
input_tensor = Input(shape=(32,))
dense = 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output_tensor = dense(input_tensor)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示例,并列展示一个简单的 Sequential 模型以及对应的函数 式 API 实现。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Mode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Input
seq_model = Sequential()
seq_model.add(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64,)))
seq_model.add(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seq_model.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input_tensor = Input(shape=(64,))
x = 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input_tensor)
x = 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x)
output_tensor = 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x)
model = Model(input_tensor, output_tensor)
model.summary()

调用 model.summary() 的输出如下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input_1 (InputLayer) (None, 6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1 (Dense) (None, 32) 2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2 (Dense) (None, 32) 10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_3 (Dense) (None, 10) 330
=================================================================
Total params: 3,466
Trainable params: 3,466
Non-trainable params: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只有一点可能看起来有点神奇,就是将 Model 对象实例化只用了一个输入张量和 一个输出张量。Keras 会在后台检索从 input_tensor 到 output_tensor 所包含的每一层, 并将这些层组合成一个类图的数据结构,即一个 Model。当然,这种方法有效的原因在于, output_tensor 是通过对 input_tensor 进行多次变换得到的。如果你试图利用不相关的输 入和输出来构建一个模型,那么会得到 RuntimeError。

>>> unrelated_input = Input(shape=(32,))
>>> bad_model = model = Model(unrelated_input, output_tensor)
RuntimeError: Graph disconnected: cannot
obtain value for tensor Tensor("input_1:0", shape=(?, 64), dtype=float32) at layer
"input_1".

这个报错告诉我们,Keras 无法从给定的输出张量到达 input_1。 对这种 Model 实例进行编译、训练或评估时,其 API 与 Sequential 模型相同。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import numpy as np
x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0, 64))
y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0, 10))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128)
score = model.evaluate(x_train, y_train)

7.1.2 多输入模型

函数式 API 可用于构建具有多个输入的模型。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型会在某一时刻用一个 可以组合多个张量的层将不同的输入分支合并,张量组合方式可能是相加、连接等。这通常利用 Keras 的合并运算来实现,比如 keras.layers.add、keras.layers.concatenate 等。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多输入模型示例——一个问答模型。

典型的问答模型有两个输入:一个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和一个文本片段(比如新闻文章), 后者提供用于回答问题的信息。然后模型要生成一个回答,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个回答只包 含一个词,可以通过对某个预定义的词表做 softmax 得到(见图 7-6)。

图 7-6 问答模型

下面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用函数式 API 构建这样的模型。我们设置了两个独立分支,首先 将文本输入和问题输入分别编码为表示向量,然后连接这些向量,最后,在连接好的表示上添加一个 softmax 分类器。

代码清单 7-1 用函数式 API 实现双输入问答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Input
text_vocabulary_size = 10000
question_vocabulary_size = 10000
answer_vocabulary_size = 500
text_input = Input(shape=(None,), dtype='int32', name='text')
embedded_text = layers.Embedding(text_vocabulary_size, 64)(text_input)
encoded_text = layers.LSTM(32)(embedded_text)
question_input = Input(shape=(None,),dtype='int32',name='question')
embedded_question = layers.Embedding(question_vocabulary_size, 32)(question_input)
encoded_question = layers.LSTM(16)(embedded_question)
concatenated = layers.concatenate([encoded_text, encoded_question],axis=-1)
answer = layers.Dense(answer_vocabulary_size,activation='softmax')(concatenated)model = Model([text_input, question_input], answer)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trics=['acc'])

接下来要如何训练这个双输入模型呢?有两个可用的 API:我们可以向模型输入一个由 Numpy 数组组成的列表,或者也可以输入一个将输入名称映射为 Numpy 数组的字典。当然, 只有输入具有名称时才能使用后一种方法。

代码清单 7-2 将数据输入到多输入模型中

import numpy as np
num_samples = 1000
max_length = 100
text = np.random.randint(1, text_vocabulary_size,size=(num_samples, max_length))
question = np.random.randint(1, question_vocabulary_size,size=(num_samples, max_length))
answers = np.random.randint(answer_vocabulary_size, size=(num_samples))
answers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answers, answer_vocabulary_size)
model.fit([text, question], answers, epochs=10, batch_size=128)
model.fit({'text': text, 'question': question}, answers,epochs=10, batch_size=128)

7.1.3 多输出模型

利用相同的方法,我们还可以使用函数式 API 来构建具有多个输出(或多头)的模型。一 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网络试图同时预测数据的不同性质,比如一个网络,输入某个匿名人士的一系列社交媒体发帖,然后尝试预测那个人的属性,比如年龄、性别和收入水平(见图 7-7)。

代码清单 7-3 用函数式 API 实现一个三输出模型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Input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vocabulary_size = 50000
num_income_groups = 10
posts_input = Input(shape=(None,), dtype='int32', name='posts')
embedded_posts = layers.Embedding(256, vocabulary_size)(posts_input)
x = layers.Conv1D(128, 5, activation='relu')(embedded_posts)
x = layers.MaxPooling1D(5)(x)
x = layers.Conv1D(256, 5, 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Conv1D(256, 5, 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MaxPooling1D(5)(x)
x = layers.Conv1D(256, 5, 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Conv1D(256, 5, 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GlobalMaxPooling1D()(x)
x = 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x)
age_prediction = layers.Dense(1, name='age')(x)
income_prediction = layers.Dense(num_income_groups,activation='softmax',name='income')(x)
gender_prediction = 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name='gender')(x)
model = Model(posts_input,[age_prediction, income_prediction, gender_prediction])

图 7-7 具有三个头的社交媒体模型

重要的是,训练这种模型需要能够对网络的各个头指定不同的损失函数,例如,年龄预测是标量回归任务,而性别预测是二分类任务,二者需要不同的训练过程。但是,梯度下降要求将一个标量最小化,所以为了能够训练模型,我们必须将这些损失合并为单个标量。合并不同损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所有损失求和。在 Keras 中,你可以在编译时使用损失组成的列表或字典来为不同输出指定不同损失,然后将得到的损失值相加得到一个全局损失,并在训练过程中将这个损失最小化。

代码清单 7-4 多输出模型的编译选项:多重损失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mse',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binary_crossentropy'])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age': 'mse','income':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gender': 'binary_crossentropy'})

注意,严重不平衡的损失贡献会导致模型表示针对单个损失值最大的任务优先进行优化, 而不考虑其他任务的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为每个损失值对最终损失的贡献分配 不同大小的重要性。如果不同的损失值具有不同的取值范围,那么这一方法尤其有用。比如, 用于年龄回归任务的均方误差(MSE)损失值通常在 3~5 左右,而用于性别分类任务的交叉熵损失值可能低至 0.1。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平衡不同损失的贡献,我们可以让交叉熵损失的权重 取 10,而 MSE 损失的权重取 0.5。

代码清单 7-5 多输出模型的编译选项:损失加权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mse',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binary_crossentropy'],loss_weights=[0.25, 1., 10.])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age': 'mse','income':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gender': 'binary_crossentropy'},loss_weights={'age': 0.25,'income': 1.,'gender': 10.})

与多输入模型相同,多输出模型的训练输入数据可以是 Numpy 数组组成的列表或字典。

代码清单 7-6 将数据输入到多输出模型中

model.fit(posts, [age_targets, income_targets, gender_targets],epochs=10, batch_size=64)
model.fit(posts, {'age': age_targets,'income': income_targets,'gender': gender_targets},epochs=10, batch_size=64)

7.1.4 层组成的有向无环图

利用函数式 API,我们不仅可以构建多输入和多输出的模型,而且还可以实现具有复杂 的内部拓扑结构的网络。Keras 中的神经网络可以是层组成的任意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无环(acyclic)这个限定词很重要,即这些图不能有循环。张量 x 不能成为生成 x 的某一层的输入。唯一允许的处理循环(即循环连接)是循环层的内部循环。

一些常见的神经网络组件都以图的形式实现。两个著名的组件是 Inception 模块和残差连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函数式 API 来构建层组成的图,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用 Keras 实现这二者。

  1. Inception 模块

Inception 是一种流行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类型,它由 Google 的 Christian Szegedy 及其 同事在 2013—2014 年开发,其灵感来源于早期的 network-in-network 架构。它是模块的堆叠, 这些模块本身看起来像是小型的独立网络,被分为多个并行分支。Inception 模块最基本的形式包含 3~4 个分支,首先是一个 1×1 的卷积,然后是一个 3×3 的卷积,最后将所得到的特征连 接在一起。这种设置有助于网络分别学习空间特征和逐通道的特征,这比联合学习这两种特征更 加有效。Inception 模块也可能具有更复杂的形式,通常会包含池化运算、不同尺寸的空间卷积(比如在某些分支上使用 5×5 的卷积代替 3×3 的卷积)和不包含空间卷积的分支(只有一个 1×1 卷积)。图 7-8 给出了这种模块的一个示例,它来自于 Inception V3。

图 7-8 Inception 模块

1×1 卷积的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卷积能够在输入张量的每一个方块周围提取空间图块,并对所有图块应用相同的变换。极端情况是提取的图块只包含一个方块。这时卷积运算等价于让每个方块向量经过一个 Dense 层:它计算得到的特征能够将输入张量通道中的信息混合在一起,但不会将跨空间的信息混合在一起(因为它一次只查看一个方块)。这种 1×1 卷积[也叫作逐 点卷积(pointwise convolution)]是 Inception 模块的特色,它有助于区分开通道特征学习和 空间特征学习。如果你假设每个通道在跨越空间时是高度自相关的,但不同的通道之间可能 并不高度相关,那么这种做法是很合理的。

使用函数式 API 可以实现图 7-8 中的模块,其代码如下所示。这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四 维输入张量 x。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branch_a = layers.Conv2D(128, 1,activation='relu', strides=2)(x)
branch_b = layers.Conv2D(128, 1, activation='relu')(x)
branch_b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strides=2)(branch_b)
branch_c = layers.AveragePooling2D(3, strides=2)(x)
branch_c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branch_c)
branch_d = layers.Conv2D(128, 1, activation='relu')(x)
branch_d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branch_d)
branch_d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strides=2)(branch_d)
output = layers.concatenate([branch_a, branch_b, branch_c, branch_d], axis=-1)

注意,完整的Inception V3架构内置于Keras中,位置在keras.applications.inception_v3. InceptionV3,其中包括在 ImageNet 数据集上预训练得到的权重。与其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模型是 Xception,a 它也是 Keras 的 applications 模块的一部分。Xception 代表极端 Inception (extreme inception),它是一种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其灵感可能来自于 InceptionXception 将分别进行通道特征学习与空间特征学习的想法推向逻辑上的极端,并将 Inception 模块替换为深度 可分离卷积,其中包括一个逐深度卷积(即一个空间卷积,分别对每个输入通道进行处理)和 后面的一个逐点卷积(即一个 1×1 卷积)。这个深度可分离卷积实际上是 Inception 模块的一种 极端形式,其空间特征和通道特征被完全分离。Xception 的参数个数与 Inception V3 大致相同, 但因为它对模型参数的使用更加高效,所以在 ImageNet 以及其他大规模数据集上的运行性能更好,精度也更高。

  1. 残差连接

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是一种常见的类图网络组件,在 2015 年之后的许多网络架构 (包括 Xception)中都可以见到。2015 年末,来自微软的何恺明等人在 ILSVRC ImageNet 挑战赛中获胜 b,其中引入了这一方法。残差连接解决了困扰所有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两个共性问题: 梯度消失和表示瓶颈。通常来说,向任何多于 10 层的模型中添加残差连接,都可能会有所帮助。

残差连接是让前面某层的输出作为后面某层的输入,从而在序列网络中有效地创造了一条 捷径。前面层的输出没有与后面层的激活连接在一起,而是与后面层的激活相加(这里假设两 个激活的形状相同)。如果它们的形状不同,我们可以用一个线性变换将前面层的激活改变成目 标形状(例如,这个线性变换可以是不带激活的 Dense 层;对于卷积特征图,可以是不带激活 1×1 卷积)。

如果特征图的尺寸相同,在 Keras 中实现残差连接的方法如下,用的是恒等残差连接(identity residual connection)。这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四维输入张量 x。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x = ...
y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x)
y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y)
y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y)
y = layers.add([y, x])

如果特征图的尺寸不同,实现残差连接的方法如下,用的是线性残差连接(linear residual connection)。同样,假设我们有一个四维输入张量 x。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x = ...
y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x)
y = layers.Conv2D(128,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y)
y = layers.MaxPooling2D(2, strides=2)(y)
residual = layers.Conv2D(128, 1, strides=2, padding='same')(x)
y = layers.add([y, residual])

深度学习中的表示瓶颈

在 Sequential 模型中,每个连续的表示层都构建于前一层之上,这意味着它只能访 问前一层激活中包含的信息。如果某一层太小(比如特征维度太低),那么模型将会受限于 该层激活中能够塞入多少信息。

你可以通过类比信号处理来理解这个概念:假设你有一条包含一系列操作的音频处理流 水线,每个操作的输入都是前一个操作的输出,如果某个操作将信号裁剪到低频范围(比如 0~15 kHz),那么下游操作将永远无法恢复那些被丢弃的频段。任何信息的丢失都是永久性的。 残差连接可以将较早的信息重新注入到下游数据中,从而部分解决了深度学习模型的这一问题。

深度学习中的梯度消失

反向传播是用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主要算法,其工作原理是将来自输出损失的反馈信号向下传播到更底部的层。如果这个反馈信号的传播需要经过很多层,那么信号可能会变得非常微弱,甚至完全丢失,导致网络无法训练。这个问题被称为梯度消失(vanishing gradient)。

深度网络中存在这个问题,在很长序列上的循环网络也存在这个问题。在这两种情况下, 反馈信号的传播都必须通过一长串操作。我们已经知道 LSTM 层是如何在循环网络中解决这 个问题的:它引入了一个携带轨道(carry track),可以在与主处理轨道平行的轨道上传播信 息。残差连接在前馈深度网络中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但它更加简单:它引入了一个纯线性 的信息携带轨道,与主要的层堆叠方向平行,从而有助于跨越任意深度的层来传播梯度。

7.1.5 共享层权重

函数式 API 还有一个重要特性,那就是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一个层实例。如果你对一个层实例调用两次,而不是每次调用都实例化一个新层,那么每次调用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权重。这样你可以构建具有共享分支的模型,即几个分支全都共享相同的知识并执行相同的运算。也就是说,这些分支共享相同的表示,并同时对不同的输入集合学习这些表示。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模型想要评估两个句子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这个模型有两个输入(需要比较的两个句子),并输出一个范围在 0~1 的分数,0 表示两个句子毫不相关,1 表示两个句子完全相同或只是换一种表述。这种模型在许多应用中都很有用,其中包括在对话系统中删除 重复的自然语言查询。

在这种设置下,两个输入句子是可以互换的,因为语义相似度是一种对称关系,A 相对 于 B 的相似度等于 B 相对于 A 的相似度。因此,学习两个单独的模型来分别处理两个输入句 子是没有道理的。相反,你需要用一个 LSTM 层来处理两个句子。这个 LSTM 层的表示(即它 的权重)是同时基于两个输入来学习的。我们将其称为连体 LSTM(Siamese LSTM)或共享 LSTM(shared LSTM)模型。

使用 Keras 函数式 API 中的层共享(层重复使用)可以实现这样的模型,其代码如下所示。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Input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lstm = layers.LSTM(32)
left_input = Input(shape=(None, 128))
left_output = lstm(left_input)
right_input = Input(shape=(None, 128))
right_output = lstm(right_input)
merged = layers.concatenate([left_output, right_output], axis=-1)
predictions = 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merged)
model = Model([left_input, right_input], predictions)
model.fit([left_data, right_data], targets)

自然地,一个层实例可能被多次重复使用,它可以被调用任意多次,每次都重复使用一组 相同的权重。

7.1.6 将模型作为层

重要的是,在函数式 API 中,可以像使用层一样使用模型。实际上,你可以将模型看作“更大的层”。Sequential 类和 Model 类都是如此。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一个输入张量上调用模型, 并得到一个输出张量。

y = model(x)

如果模型具有多个输入张量和多个输出张量,那么应该用张量列表来调用模型。

y1, y2 = model([x1, x2])python

在调用模型实例时,就是在重复使用模型的权重,正如在调用层实例时,就是在重复使用 层的权重。调用一个实例,无论是层实例还是模型实例,都会重复使用这个实例已经学到的表示, 这很直观。

通过重复使用模型实例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使用双摄像头作为输入的视觉模型:两个平行的摄像头,相距几厘米(一英寸)。这样的模型可以感知深度,这在很多应用中都很有用。你不需要两个单独的模型从左右两个摄像头中分别提取视觉特征,然后再将二者合并。 这样的底层处理可以在两个输入之间共享,即通过共享层(使用相同的权重,从而共享相同的 表示)来实现。在 Keras 中实现连体视觉模型(共享卷积基)的代码如下所示。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 import applications
from keras import Input
xception_base = applications.Xception(weights=None,include_top=False)
left_input = Input(shape=(250, 250, 3))
right_input = Input(shape=(250, 250, 3))
left_features = xception_base(left_input)
right_input = xception_base(right_input)
merged_features = layers.concatenate([left_features, right_input], axis=-1)

7.1.7 小结

以上就是对 Keras 函数式 API 的介绍,它是构建高级深度神经网络架构的必备工具。本节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 如果你需要实现的架构不仅仅是层的线性堆叠,那么不要局限于 Sequential API
  • 如何使用 Keras 函数式 API 来构建多输入模型、多输出模型和具有复杂的内部网络拓扑 结构的模型。
  • 如何通过多次调用相同的层实例或模型实例,在不同的处理分支之间重复使用层或模型 的权重。

7.2 使用 Keras 回调函数和 TensorBoard 来检查并监控深度学习模型

本节将介绍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访问并控制模型内部过程的方法。使用 model.fit()model.fit_generator() 在一个大型数据集上启动数十轮的训练,有点类似于扔一架纸飞 机,一开始给它一点推力,之后你便再也无法控制其飞行轨迹或着陆点。如果想要避免不好的结果(并避免浪费纸飞机),更聪明的做法是不用纸飞机,而是用一架无人机,它可以感知其环 境,将数据发回给操纵者,并且能够基于当前状态自主航行。我们下面要介绍的技术,可以让 model.fit() 的调用从纸飞机变为智能的自主无人机,可以自我反省并动态地采取行动。

7.2.1 训练过程中将回调函数作用于模型

训练模型时,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无法预测。尤其是你不知道需要多少轮才能得到最佳验证损失。前面所有例子都采用这样一种策略:训练足够多的轮次,这时模型已经开始过拟合,根据这第一次运行来确定训练所需要的正确轮数,然后使用这个最佳轮数从头开始再启动一次新 的训练。当然,这种方法很浪费。

处理这个问题的更好方法是,当观测到验证损失不再改善时就停止训练。这可以使用 Keras 回调函数来实现。回调函数(callback)是在调用 fit 时传入模型的一个对象(即实现特定方法 的类实例),它在训练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都会被模型调用。它可以访问关于模型状态与性能的 所有可用数据,还可以采取行动:中断训练、保存模型、加载一组不同的权重或改变模型的状态。

回调函数的一些用法示例如下所示。

  • 模型检查点(model checkpointing):在训练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保存模型的当前权重。
  • 提前终止(early stopping):如果验证损失不再改善,则中断训练(当然,同时保存在训 练过程中得到的最佳模型)。
  • 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节某些参数值:比如优化器的学习率。
  • 在训练过程中记录训练指标和验证指标,或将模型学到的表示可视化(这些表示也在不 断更新):你熟悉的 Keras 进度条就是一个回调函数!

keras.callbacks 模块包含许多内置的回调函数,下面列出了其中一些,但还有很多没有列出来。

keras.callbacks.ModelCheckpoint
keras.callbacks.EarlyStopping
keras.callbacks.LearningRateScheduler
keras.callbacks.ReduceLROnPlateau
keras.callbacks.CSVLogger

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回调函数,让你了解如何使用它们:ModelCheckpointEarlyStoppingReduceLROnPlateau

  1. ModelCheckpoint 与 EarlyStopping 回调函数

如果监控的目标指标在设定的轮数内不再改善,可以用 EarlyStopping 回调函数来中断训练。比如,这个回调函数可以在刚开始过拟合的时候就中断训练,从而避免用更少的轮次重 新训练模型。这个回调函数通常与 ModelCheckpoint 结合使用,后者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持续 不断地保存模型(你也可以选择只保存目前的最佳模型,即一轮结束后具有最佳性能的模型)。

import keras
callbacks_list = [keras.callbacks.EarlyStopping(monitor='acc',patience=1,),keras.callbacks.ModelCheckpoint(filepath='my_model.h5',monitor='val_loss',save_best_only=True,)
]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model.fit(x, y,epochs=10,batch_size=32,callbacks=callbacks_list,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1. ReduceLROnPlateau 回调函数

如果验证损失不再改善,你可以使用这个回调函数来降低学习率。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 了损失平台(loss plateau),那么增大或减小学习率都是跳出局部最小值的有效策略。下面这个 示例使用了 ReduceLROnPlateau 回调函数。

callbacks_list = [keras.callbacks.ReduceLROnPlateau(monitor='val_loss'factor=0.1,patience=10,)
]
model.fit(x, y,epochs=10,batch_size=32,callbacks=callbacks_list,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1. 编写你自己的回调函数

如果你需要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特定行动,而这项行动又没有包含在内置回调函数中,那么 可以编写你自己的回调函数。回调函数的实现方式是创建 keras.callbacks.Callback 类的 子类。然后你可以实现下面这些方法(从名称中即可看出这些方法的作用),它们分别在训练过 程中的不同时间点被调用。

on_epoch_begin
on_epoch_end
on_batch_begin
on_batch_end
on_train_begin
on_train_end

这些方法被调用时都有一个 logs 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字典,里面包含前一个批量、前 一个轮次或前一次训练的信息,即训练指标和验证指标等。此外,回调函数还可以访问下列属性。

  • self.model:调用回调函数的模型实例。
  • self.validation_data:传入 fit 作为验证数据的值。

下面是一个自定义回调函数的简单示例,它可以在每轮结束后将模型每层的激活保存到硬 盘(格式为 Numpy 数组),这个激活是对验证集的第一个样本计算得到的。

import keras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ActivationLogger(keras.callbacks.Callback):def set_model(self, model):self.model = modellayer_outputs = [layer.output for layer in model.layers]self.activations_model = keras.models.Model(model.input,layer_outputs)def on_epoch_end(self, epoch, logs=None):if self.validation_data is None:raise RuntimeError('Requires 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sample = self.validation_data[0][0:1]activations = self.activations_model.predict(validation_sample)f = open('activations_at_epoch_' + str(epoch) + '.npz', 'w')np.savez(f, activations)f.close()

关于回调函数你只需要知道这么多,其他的都是技术细节,很容易就能查到。现在,你已 经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对一个 Keras 模型执行任何类型的日志记录或预定程序的干预。

7.2.2 TensorBoard 简介:TensorFlow 的可视化框架

想要做好研究或开发出好的模型,在实验过程中你需要丰富频繁的反馈,从而知道模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这正是运行实验的目的:获取关于模型表现好坏的信息,越多越好。取得进展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或循环):首先你有一个想法,并将其表述为一个实验,用于验证 你的想法是否正确。你运行这个实验,并处理其生成的信息。这又激发了你的下一个想法。在 这个循环中实验的迭代次数越多,你的想法也就变得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强大。Keras 可以帮你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想法转化成实验,而高速 GPU 可以帮你尽快得到实验结果。但如何处理实验 结果呢?这就需要 TensorBoard 发挥作用了(见图 7-9)。

图 7-9  取得进展的循环

本节将介绍 TensorBoard一个内置于 TensorFlow 中的基于浏览器的可视化工具。注意,只 有当 Keras 使用 TensorFlow 后端时,这一方法才能用于 Keras 模型。

TensorBoard 的主要用途是,在训练过程中帮助你以可视化的方法监控模型内部发生的一切。 如果你监控了除模型最终损失之外的更多信息,那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模型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并且能够更快地取得进展。TensorBoard 具有下列巧妙的功能,都在浏览器中实现。

  • 在训练过程中以可视化的方式监控指标
  • 将模型架构可视化 将激活和梯度的直方图可视化
  • 以三维的形式研究嵌入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这些功能:在 IMDB 情感分析任务上训练一个一维卷积神经 网络。

这个模型类似于 6.4 节的模型。我们将只考虑 IMDB 词表中的前 2000 个单词,这样更易于 将词嵌入可视化。

代码清单 7-7 使用了 TensorBoard 的文本分类模型

import kera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sequence
max_features = 2000
max_len = 500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imdb.load_data(num_words=max_features)
x_train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rain, maxlen=max_len)
x_test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est, maxlen=max_len)
model = keras.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Embedding(max_features, 128,input_length=max_len,name='embed'))
model.add(layers.Conv1D(32, 7,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MaxPooling1D(5))
model.add(layers.Conv1D(32, 7, 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GlobalMaxPooling1D())
model.add(layers.Dense(1))
model.summary()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在开始使用 TensorBoard 之前,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目录,用于保存它生成的日志文件。

代码清单 7-8 为 TensorBoard 日志文件创建一个目录

$ mkdir my_log_dir

我们用一个 TensorBoard 回调函数实例来启动训练。这个回调函数会将日志事件写入硬 盘的指定位置。

代码清单 7-9 使用一个 TensorBoard 回调函数来训练模型

callbacks = [keras.callbacks.TensorBoard(log_dir='my_log_dir',histogram_freq=1,embeddings_freq=1,)
]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epochs=20,batch_size=128,validation_split=0.2,callbacks=callbacks)

现在,你可以在命令行启动 TensorBoard 服务器,指示它读取回调函数当前正在写入的日志。 在安装 TensorFlow 时(比如通过 pip),tensorboard 程序应该已经自动安装到计算机里了。

$ tensorboard --logdir=my_log_dir

然后可以用浏览器打开 http://localhost:6006,并查看模型的训练过程(见图 7-10)。除了训练指标和验证指标的实时图表之外,你还可以访问 HISTOGRAMS(直方图)标签页,并查看 美观的直方图可视化,直方图中是每层的激活值(见图 7-11)。

图 7-10 TensorBoard:指标监控

图 7-11 TensorBoard:激活直方图

EMBEDDINGS(嵌入)标签页让你可以查看输入词表中 2000 个单词的嵌入位置和空间关系, 它们都是由第一个 Embedding 层学到的。因为嵌入空间是 128 维的,所以 TensorBoard 会使用 你选择的降维算法自动将其降至二维或三维,可选的降维算法有主成分分析(PCA)和 t-分布 随机近邻嵌入(t-SNE)。在图 7-12 所示的点状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簇:正面含义的词和 负面含义的词。从可视化图中可以立刻明显地看出,将嵌入与特定目标联合训练得到的模型是 完全针对这个特定任务的,这也是为什么使用预训练的通用词嵌入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

图 7-12 TensorBoard:交互式的三维词嵌入可视化

GRAPHS(图)标签页显示的是 Keras 模型背后的底层 TensorFlow 运算图的交互式可视化 (见图 7-13)。可见,图中的内容比之前想象的要多很多。对于你刚刚构建的模型,在 Keras 中定义模型时可能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几个基本层的堆叠;但在底层,你需要构建相当复杂的图 结构来使其生效。其中许多内容都与梯度下降过程有关。你所见到的内容与你所操作的内容之 间存在这种复杂度差异,这正是你选择使用 Keras 来构建模型、而不是使用原始 TensorFlow 从 头开始定义所有内容的主要动机。Keras 让工作流程变得非常简单。

图 7-13 TensorBoard:TensorFlow 图可视化

注意,Keras 还提供了另一种更简洁的方法——keras.utils.plot_model 函数,它可以 将模型绘制为层组成的图,而不是 TensorFlow 运算组成的图。使用这个函数需要安装 Python 的 pydot 库和 pydot-ng 库,还需要安装 graphviz 库。我们来快速看一下。

from keras.utils import plot_model
plot_model(model, to_file='model.png')

这会创建一张如图 7-14 所示的 PNG 图像。

图 7-14 将模型表示为层组成的图,由 plot_model 生成

你还可以选择在层组成的图中显示形状信息。下面这个例子使用 plot_model 函数及 show_shapes 选项将模型拓扑结构可视化(见图 7-15)。

from keras.utils import plot_model
plot_model(model, show_shapes=True, to_file='model.png')

图 7-15 带有形状信息的模型图

7.2.3 小结

  • Keras 回调函数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监控模型并根据模型状态自动 采取行动。
  • 使用 TensorFlow 时,TensorBoard 是一种在浏览器中将模型活动可视化的好方法。在 Keras 模型中你可以通过 TensorBoard 回调函数来使用这种方法。

7.3 让模型性能发挥到极致

如果你只是想要让模型具有不错的性能,那么盲目地尝试网络架构足以达到目的。本节中, 我们将为你提供一套用于构建最先进深度学习模型的必备技术的快速指南,从而让模型由“具 有不错的性能”上升到“性能卓越且能够赢得机器学习竞赛”。

7.3.1 高级架构模式

7.1.4 节详细介绍过一种重要的设计模式——残差连接。还有另外两种设计模式你也应该知 道:标准化和深度可分离卷积。这些模式在构建高性能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时特别重要,但在其他许多类型的架构中也很常见。

  1. 批标准化

标准化normalization)是一大类方法,用于让机器学习模型看到的不同样本彼此之间更加 相似,这有助于模型的学习与对新数据的泛化。最常见的数据标准化形式就是你已经在本书中 多次见到的那种形式:将数据减去其平均值使其中心为 0,然后将数据除以其标准差使其标准 差为 1。实际上,这种做法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也叫高斯分布),并确保让该分布的中心为 0, 同时缩放到方差为 1。

normalized_data = (data - np.mean(data, axis=...)) / np.std(data, axis=...)

前面的示例都是在将数据输入模型之前对数据做标准化。但在网络的每一次变换之后都应 该考虑数据标准化。即使输入 Dense 或 Conv2D 网络的数据均值为 0、方差为 1,也没有理由 假定网络输出的数据也是这样。

批标准化batch normalization)是 IoffeSzegedy 在 2015 年提出的一种层的类型 (在 Keras 中是 BatchNormalization),即使在训练过程中均值和方差随时间发生变化,它也可以 适应性地将数据标准化。批标准化的工作原理是,训练过程中在内部保存已读取每批数据均值 和方差的指数移动平均值。批标准化的主要效果是,它有助于梯度传播(这一点和残差连接很 像),因此允许更深的网络。对于有些特别深的网络,只有包含多个 BatchNormalization 层 时才能进行训练。例如,BatchNormalization 广泛用于 Keras 内置的许多高级卷积神经网络 架构,比如 ResNet50Inception V3Xception

BatchNormalization 层通常在卷积层或密集连接层之后使用。

conv_model.add(layers.Conv2D(32, 3, activation='relu'))
conv_model.add(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dense_model.add(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dense_model.add(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BatchNormalization 层接收一个 axis 参数,它指定应该对哪个特征轴做标准化。这 个参数的默认值是 -1,即输入张量的最后一个轴。对于 Dense 层、Conv1D 层、RNN 层和将 data_format 设为 “channels_last”(通道在后)的 Conv2D 层,这个默认值都是正确的。 但有少数人使用将 data_format 设为 “channels_first”(通道在前)的 Conv2D 层,这时 特征轴是编号为 1 的轴,因此 BatchNormalization 的 axis 参数应该相应地设为 1。

批再标准化

对普通批标准化的最新改进是批再标准化(batch renormalization),由 Ioffe 于 2017 年提 出①。与批标准化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代价没有明显增加。写作本书时,判断它能 否取代批标准化还为时过早,但我认为很可能会取代。在此之后,Klamb

Python深度学习篇相关推荐

  1. Python深度学习篇五《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

    前言 前期回顾:Python深度学习篇四<机器学习基础>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关于向量数据最常见的机器学习任务. 好,接下来切入正题.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理解卷积神经网络(convnet) ...

  2. Python深度学习篇六《深度学习用于文本和序列》

    前言 前期回顾: Python深度学习篇五<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 上面这篇里面写了计算机视觉相关. 卷积神经网络是解决视觉分类问题的最佳工具.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模块化模式和概念的层 ...

  3. Python深度学习篇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AI)一直是媒体大肆炒作的热点话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和人工智能都出现在不计其数的文章中,而这些文章通常都发表于非技术出版物.我们的未来被描绘成拥有智能聊天机器人.自动驾驶 ...

  4. 怎么装python的keras库_Keras 教程: Python 深度学习终极入门指南

    在这篇 Keras 教程中, 你将学到如何用 Python 建立一个卷积神经网络! 事实上, 我们将利用著名的 MNIST 数据集, 训练一个准确度超过 99% 的手写数字分类器. 开始之前, 请注意 ...

  5. Python深度学习-快速指南

    Python深度学习-快速指南 (Python Deep Learning - Quick Guide) Python深度学习-简介 (Python Deep Learning - Introduct ...

  6. [学习笔记] python深度学习---第三章 神经网络入门

    一.神经网络剖析 1. 训练神经网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1) 层,多个层组合成网络(或模型). (2)输入数据和相应的目标. (3)损失函数,即用于学习的反馈信号. (4)优化器,决定学习过程如 ...

  7. Python 深度学习架构实用指南:第一、二部分

    原文:Hands-On Deep Learning Architectures with Python 协议:CC BY-NC-SA 4.0 译者:飞龙 本文来自[ApacheCN 深度学习 译文集] ...

  8. Python 深度学习

    Pytorch 一 .深度学习概览 1.工具篇 2.流程介绍 3.基础知识(常用操作) 1.数据结构类型 4.常见名词概念 二.深度学习Pytorch 1.神经网络 1.1 如何构建神经网络 1.2 ...

  9. 我最喜欢的9个 Python深度学习库

    本文为数盟原创译文 如果你对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感兴趣,但是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使用哪种库,那么这里就为你提供了许多帮助. 在这篇文章里,我详细解读了9个我最喜欢的Python深度学习库. ...

最新文章

  1.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核心知识点思维脑图
  2. SparkJavaAPI:join的使用
  3. 5888. 网络空闲的时刻
  4. php spry文本域_Spry框架及验证构件
  5. 坦克游戏服务器未响应,《坦克世界》退出战斗 退出战斗卡死解决办法
  6. 【Error】Less-loader 版本过高,TypeError: this.getOptions is not a function
  7. 2022华为杯 E 题 数学建模思路分享
  8. 使用PID和LQR控制器进行多旋翼飞行器控制
  9. python 乡镇轮廓 高德_Python爬虫终极解决方案-以获取高德地图小区边界为例
  10. Doxygen错误error:failed to run html help compiler on index.hhp
  11. poj 1755 Triathlon (半平面交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切割求半平面交)
  12. SInC的下载及使用
  13. 51 单片机 程序 测量占空比 测量频率 频率计 占空比 proteus
  14. 俄罗斯钓鱼四服务器未响应,俄罗斯钓鱼4《RussianFishing4》sbirolino钓组攻略
  15. Google I/O 2016——人工智能真正的起点
  16. Hexo主题插入音乐之aplayer音乐播放器
  17. [Qt学习笔记]Qt程序加密,实现软件运行次数和硬件信息绑定
  18. golang 安装protoc protoc-gen-go,以及grpc和protocol buffer的一些理解。
  19. 干货 | 5G全面基础知识
  20. java华容道游戏_用java设计一个华容道游戏

热门文章

  1. 优傲机器人UR ROBOTS如何解析 30002 数据表
  2. 【软件与系统安全笔记】八、软件自我保护
  3. 【美】柯蒂斯·费思 - 海龟交易法则(2012年12月25日)
  4. 6轴速度计/陀螺仪MPU6050模块 C51单片机 I2C程序C代码
  5. 多极神经元的手绘图作业,多极神经元的手绘图片
  6. android 界面设计简书,APP界面主要设计规范
  7. 企立方:拼多多场景推广和搜索推广的区别
  8. 你的「在看」有人看,清华研究者发现「看一看」的这些规律
  9. UE4蓝图学习篇(三)---流程控制之Branch
  10. 解题报告 逃跑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