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上每10年就是一代人,我们这一代(70年前后出生)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读书的年代没有互联网,与国际的交往也非常少,听说过ACL/Coling就不错了,都没想过去参加。在这种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要想在一个点上做出国际领先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博士毕业后,多数人都承接前辈,成为课题组的青年掌门,作为掌门,要管理团队,要跑项目,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在点上的钻研不够。台湾苏克毅对于大陆青年学者过多地陷入管理事务深表惋惜,但是国情如此,一时不容易改变。我想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应该是在老一辈的基础上把国家的科研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起来,在“面”上把握住研究方向,带领8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走上国际舞台,在他们中间发现优秀的学术人才,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支持他们在“点”上真正做出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成为世界级的优秀学者。

怎样成为优秀的学者

1、 基本功
无论干哪个行当,基本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级技巧都无非是一些基本招式的组合及变型。基本功不扎实,就会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按下葫芦起了瓢;相反,如果基本功扎实,则可以左右逢源,不受牵绊,日有所进。做研究的基本功包括数学基础、编程能力、专业基本知识、英文阅读、创新能力、写作能力、英文口头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我一口气列出了9项能力,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学者成长过程在不同阶段能力需求的先后次序开列的。

刚入门时,有的同学由于是从外专业转到计算机专业来的,因此可以接着课程学习的时间补一补离散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方面的数学基础。否则一旦进入了课题,发现有的公式看不懂,再回头看数学书,由于心情急迫,就直接翻到相关章节阅读,又看不懂,发现需要前导知识,于是下决心啃整本数学书,啃了头两张,又觉得进度太慢,心里发慌,如此反复,数学基础就越补越夹生了。因此,一定要在课程学习阶段把相关的数学基础打牢,并不需要记住每个公式,但是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要非常清楚,进入课题后,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公式,能够很快地查书解决即可。

编程能力必须尽快过关,否则影响科研速度。编程不能抱着一本编程的书,死学其中的样例,而应该积极地从老师或师兄那里领到很小的编程任务,比如文本的预处理,或者一个演示的界面等,有了实际任务,也就有了压力和动力,同时也便于融入研究小组,得到老师和师兄的指点,这样进步会很快。

导师会帮助你选一些对课题有帮助的研究生专业课,这些课程务必要认真学习。由于很多选修课没有考试的压力,我发现学生们学得不够认真,基础没有打牢,进入课题后很多概念不清楚,还需要再学习,耽误了时间。什么是功底,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将来进入学术界,别的学者提到一些基本概念如果你都不知道,或者模模糊糊,就贻笑大方了。人生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事尽量要在那个阶段完成,如果欠了账,将来想补,则要偿还三倍、五倍的利息,也未必能够补回来。人到中年,猛回头,发现自己的基础如同蜂窝,到处都是漏洞,这样的材料就注定无法做栋梁了,那时悔之晚矣。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阅读能力的强弱差别很大。阅读能力弱的人读英文好似雾里看花,总觉得隔了一层,似懂非懂,读得很慢,却仍然抓不住重点,读完了,一周不看就忘了,仿佛是没有读过的新文章。阅读能力弱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语言问题,另一个是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因此除了多读之外,专业知识的积累对阅读的深入和速度也会有帮助。

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我在前面说的较多,不再赘述。在此谈谈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这个能力是在参加国际会议时才会深切地感到它的重要性的。在国际会议上,各个国家的学者操着不同的英语相互交流,你的听说能力更不上就成了一个聋哑人,异常尴尬。和“说”相比,更困难的是“听”,常常出现一个亚裔学生作完报告后听不懂听众提问的情况,我自己也是如此,印度英语、日本英语、爱尔兰英语,我的天,你必须竖起耳朵,运用你全部的语音信号处理能力和背景知识加推理能力才能够懂个大概。开国际会议,中国人常常聚堆,这更障碍了你提供英语能力的机会,应该主动找外国人攀谈,不要估计自己的面子,要不断地挑战自己,走向国际舞台,而不要退缩在一个角落里。现在的研究生比我们那时候得到了更好的英语训练,只要拿出自信来,即使第一次出国,不少学生就已经具备了和外国人直接交流的能力。实际上,外国人和你说上一两句,就能够判断你的英语水平,他们也会根据你的水平调整他的用词和语速,再加上你们的谈话一般限定在特定的技术话题,因此交流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更深层次的交流是能够了解外国人的文化,进而使谈话范围突破学术,和外国人交上朋友。

有了上面的能力,你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学术单兵”。个人能力强,先做好一个单兵很重要,但随着经验的增长,你开始指导一些本科生或低年级的研究生开展工作了,两三个人就是一个团队,组织能力强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团队带的生龙活虎,“嗷嗷叫”,反之则团队内产生摩擦,反而降低效率。高年级的研究生毕竟不是老师,没有老师的权威,也不能总通过“打小报告”对自己的“小弟”构成威慑,他应该通过自己的为人、才华吸引低年级的同学,首先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让他们意识到跟随自己能够学到知识,然后再用憧憬、鼓励、恳谈、告诫等管理方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带动他们跟随自己一道工作。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时间合理地安排任务,随时给予指导,并从生活上对他们进行关心,和他们成为朋友。

要成为大学者,必须在学术界,以及相关的企业界、政界建立自己的人脉,从而有机会整合更大的资源,做出更大的事业,因此社会活动能力对于大学者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型的人才跨国个人学术原始积累阶段后,会成为学术组织者,此时他们的社交才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学术诚信

我个人是很赞成学术打假的,今天的学术界越来越受到商业的影响,虚的东西太多,需要有“方舟子”这样的人,震慑那些造假蒙事的所谓学者。

作为研究生,要严格避免做犯以下错误:抄袭(包括在文章中混淆自己和他人的工作);一稿多投(包括一篇文章略加修改就另投他刊);编数据,刻意裁减数据,或改数据。我的邻居原是一个学院的副院长,他在编教材时被指整页抄袭了别人的书,受到原著者的追究和学校领导的批评,书生心窄,很快得了肺癌去世了。还有一位同学,把一篇英文论文的主要内容翻译过来,作为其论文的部分内容投往了国内一家重要期刊,结果被该刊物认为是剽窃,申辩无效,她受到学校的通报批评。在治学问题上,不能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否则后果非常严重,不但个人学术前程被阻断,也使导师和你所在的研究机构蒙羞。

也不要做自吹自擂,比如:在文章中说自己“第一个提出了某某方法”;不要打击同行,对同行的工作要客观而委婉地评价,绝不能不负责任地随意针砭;不要没参与工作,随便挂名。

3、学术勇气与耐力

年轻人一定要有学术勇气,敢想敢干,绝不能墨守成规,绝不能迷信权威。权威往往受到已有成见的束缚,他们忙于社会活动,不在研究第一线,他们的观点未必正确。因此,如果你得到了与权威不同的结论,并确信是正确的,要敢于坚持,当仁不让于师。

学术界有很强的马太效应,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在你没有被业内认可以前,你的能力和成绩很可能会超过你获得的回报,在怀才不遇之际,个别学者会踏上脱离学术圈开展独立研究的道路,窃以为不可,要做大事,需要耐住寂寞,脚踏实地地工作,学会与人合作和交往,迟早破壳而出。

4、进入科学共同体
在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通过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的方式进入学术界(科学共同体),这叫做入行了,出道了。在会议上宣读论文,听完别人的报告后当众提问或提出建议,在会间休息时主动结识知名学者,多多结交同龄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等等,都是进入“圈子”的途径。在公众场合,既要虚心地向成了名的“剑客”“侠客”们请教,又不必卑躬屈膝,令人生厌。“弱国无外交”,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是本,学术交往是末,你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别人也乐于和你交往,反之,自己的工作稀松平常,得不到专家们的认可,只知交往,适得其反。

5、满怀研究乐趣

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别人花钱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那就是“研究”。经常有激动人心的发现,充分表现自我,其中的乐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科学家静心从事研究工作时发出阿尔法脑电波,据说和僧人入静时发出的脑电波是一样的,对人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因此很多学者非常长寿,中文信息学会的创始人钱伟长先生今年97岁,用他的名字设立的首届“钱伟长奖”颁给了92岁的“亚伟速录机”的发明人唐亚伟先生。

如果你喜欢旅游,那么更要从事科学研究了,学术会议常常在风景如画的地方举行,阳光沙滩海浪,学者们在阳伞下轻松交谈,没有政界的险恶,没有商场的喧嚣,何等惬意。学者自然不如企业家富有,失去一些财富,换来的是自由。

今天是初九了,我的春节假日彻底结束,啰里啰唆,匆匆忙忙地了这许多文字,能够读到此处的读者一定很辛苦了,希望其中的一两个观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完)

怎样做研究(七) 刘挺相关推荐

  1. [转帖]怎样做研究(刘挺)

      查看文章     [转帖]怎样做研究(1~4)(刘挺) 2007-08-14 16:01 怎样做研究(一) http://ir.hit.edu.cn/~tliu/blog 几年前,我写了一套胶片, ...

  2. 怎样做研究(转载哈工大刘挺教授博客内容)

    几年前,我写了一套胶片,题目是<怎样做研究>,多次在实验室内部给学生们做报告,也曾对外讲过一次,听众反应良好.也有网友读过这套胶片,给我来信称有所收获.然而,胶片中的文字毕竟只是提纲携领, ...

  3. 怎样做研究(一) 刘挺

    几年前,我写了一套胶片,题目是<怎样做研究>,多次在实验室内部给学生们做报告,也曾对外讲过一次,听众反应良好.也有网友读过这套胶片,给我来信称有所收获.然而,胶片中的文字毕竟只是提纲携领, ...

  4. 怎样做研究(五) 刘挺

    怎样思考 1.把问题定义清楚 有的同学做了很长时间的课题,还没有把问题定义清楚.以自动文摘问题,好像就是把一篇文章中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吗,还怎么定义,其实不然.文章是什么样的文章?议论文.记叙文.还是 ...

  5. MLNLP顶会论文发表总榜:谷歌最狂,清北入前十,周明、张岳、刘挺华人前三...

    中美差距何止一丁点! 作者 | 丛末.蒋宝尚 编辑 | 贾伟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著名学者Marek Rei 教授从2016年起,每年都会对ML&NLP相关的会议论文进行统计 ...

  6. MLNLP顶会论文发表总榜:谷歌最狂,清北入前十,周明、张岳、刘挺华人前三

    2020-02-08 16:38 导语:中美差距何止一丁点! 中美差距何止一丁点!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著名学者Marek Rei 教授从2016年起,每年都会对ML&NLP ...

  7. 哈工大百年校庆!为国防航天而生,高文王海峰刘挺等AI大牛都是校友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秉持上述校训,6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百年校庆. 作为国内理工科名校,哈工大诞生于风雨 ...

  8. 建校百年,哈工大计算机学部成立!NLP专家刘挺挑大梁

      新智元报道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编辑:梦佳.永上 [新智元导读]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响应国家新基建的号召成立计算学部,将大力发展计算机学科群.2019QS世界大学计算机H指数排名,哈尔滨工业 ...

  9. 在计算机领域做研究的一些想法-- 转载

    本文关于米国CS计算机的介绍实在是太可爱了,不得不收藏,感谢 Xi Tan # 前言 # 1. 讨论一下计算机领域的牛圈和'带头大哥': 2. 讨论一下科研方法: 3. 讨论一下计算机领域的学术论文( ...

最新文章

  1. Java项目:仓库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java+ssm+springboot+layui)
  2. JS实现HTML标签转义及反转义
  3. 三周第三次课(11月1日) 3.7 su命令 3.8 sudo命令 3.9 限制root远程登录
  4. Hadoop–Task 相关
  5. 告诉你Hadoop是什么
  6. (转)使用Xtrabackup备份MySQL数据库(续)
  7. QTP自动化测试最佳实践
  8. windows 查看局域网内所有已使用的IP
  9. 4g网络标准 计算机网络,4G网络是什么 4G LET是什么?
  10. 计算机的网络命令大全,windows常用网络命令图文详解
  11. 【Power BI】插入文本框且值为度量值替代方案:创建度量值时自定义文本
  12. 中央气象台气象监测数据爬取Python实战分析
  13. 小福利,通过python利用百度ai实现图片识别
  14. 好用的android app,6款好用的Android手机App
  15. 大张伟侮辱了恩克,优酷侮辱了世界杯
  16. 2022-2028全球及中国NTC热敏电阻电缆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17. 火影推荐程序连载14-Vue开源项目使用探索
  18. Android通话录音流程
  19. SWO引脚配置覆盖, 导致ITM信息打印失效
  20. android 模拟器 sdcard权限修改

热门文章

  1. Android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获取位置-刘宇
  2. 用计算机最炫民族风乐谱,最炫民族风简谱
  3. vue开发饿了吗外卖app①——最新的vue没有dev-server.js,如何进行后台数据模拟?
  4. 回归算法的应用——信用卡欺诈检测案例
  5.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2018复试,武汉理工大学2018计算机研究生考试(初试加复试详细情况)...
  6. altium designer 的模板
  7. SSRS日期参数的初始化-设计 SQL
  8. 修改IP,提示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cmd设置自动获取ip
  9. 优化网站的几种常见手段 大幅度降低Load time时间
  10. 滴滴滴...解析服务器报警音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