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享过一次关于Hadoop技术主题的演讲,由于接触时间不长,很多技术细节认识不够,也没讲清楚,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本着追根溯源的精神,还是有必要吃透,也为自己的工作沉淀一些经验总结。网上关于Hadoop HA的资料多集中于怎么搭建HA,对于HA为什么要这么做描述甚少,所以本文对于HA是如何搭建的暂不介绍,主要是介绍HA是怎么运作,QJM又是怎么发挥功效的。

一、Hadoop 系统架构

1.1 Hadoop1.x和Hadoop2.x 架构

在介绍HA之前,我们先来看下Hadoop的系统架构,这对于理解HA是至关重要的。Hadoop 1.x之前,其官方架构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1.x版本之前只有一个Namenode,所有元数据由惟一的Namenode负责管理,可想而之当这个NameNode挂掉时整个集群基本也就不可用。
Hadoop 2.x的架构与1.x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下2.x的架构:

2.x版本中,HDFS架构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即引入双NameNode架构,同时借助共享存储系统来进行元数据的同步,共享存储系统类型一般有几类,如:Shared NAS+NFS、BookKeeper、BackupNode 和 Quorum Journal Manager(QJM),上图中用的是QJM作为共享存储组件,通过搭建奇数结点的JournalNode实现主备NameNode元数据操作信息同步。通过ZKFC 选举Active ,监控状态,自动备援。DN会同时向ActiveNN和StandbyNN发送心跳。

Active NameNode:接受client的RPC请求并处理,同时写自己的Editlog和共享存储上的Editlog,接收DataNode的Block report, block location updates和heartbeat
Standby NameNode:同样会接到来自DataNode的Block report, block location updates和heartbeat,同时会从共享存储的Editlog上读取并执行这些log操作,使得自己的NameNode中的元数据(Namespcaeinformation + Block locations map)都是和Active NameNode中的元数据是同步的。所以说Standby模式的NameNode是一个热备(Hot Standby NameNode),一旦切换成Active模式,马上就可以提供NameNode服务
JounalNode:用于Active NameNode,Standby NameNode同步数据,本身由一组JounnalNode结点组成,该组结点基数个,支持Paxos协议,保证高可用,是CDH5唯一支持的共享方式(相对于CDH4 促在NFS共享方式)
ZKFC(单独进程):
a.监控NN的健康状态
b.向ZK定期发送心跳,使自己可以被选举,当自己被ZK选为主时,active FailoverController通过RPC调用使相应的NN转换为active
c.自动备援

1.2 Hadoop 2.x元数据

Hadoop的元数据主要作用是维护HDFS文件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相关信息。元数据的存储形式主要有3类:内存镜像、磁盘镜像(FSImage)、日志(EditLog)。在Namenode启动时,会加载磁盘镜像到内存中以进行元数据的管理,存储在NameNode内存;磁盘镜像是某一时刻HDFS的元数据信息的快照,包含所有相关Datanode节点文件块映射关系和命名空间(Namespace)信息,存储在NameNode本地文件系统;日志文件记录client发起的每一次操作信息,即保存所有对文件系统的修改操作,用于定期和磁盘镜像合并成最新镜像,保证NameNode元数据信息的完整,存储在NameNode本地和共享存储系统(QJM)中。

如下所示为NameNode本地的EditLog和FSImage文件格式,EditLog文件有两种状态: inprocess和finalized, inprocess表示正在写的日志文件,文件名形式:editsinprocess[start-txid],finalized表示已经写完的日志文件,文件名形式:edits[start-txid][end-txid]; FSImage文件也有两种状态, finalized和checkpoint, finalized表示已经持久化磁盘的文件,文件名形式: fsimage_[end-txid], checkpoint表示合并中的fsimage, 2.x版本checkpoint过程在Standby Namenode(SNN)上进行,SNN会定期将本地FSImage和从QJM上拉回的ANN的EditLog进行合并,合并完后再通过RPC传回ANN。

data/hbase/runtime/namespace
├── current
│ ├── VERSION
│ ├── edits_0000000003619794209-0000000003619813881
│ ├── edits_0000000003619813882-0000000003619831665
│ ├── edits_0000000003619831666-0000000003619852153
│ ├── edits_0000000003619852154-0000000003619871027
│ ├── edits_0000000003619871028-0000000003619880765
│ ├── edits_0000000003619880766-0000000003620060869
│ ├── edits_inprogress_0000000003620060870
│ ├── fsimage_0000000003618370058
│ ├── fsimage_0000000003618370058.md5
│ ├── fsimage_0000000003620060869
│ ├── fsimage_0000000003620060869.md5
│ └── seen_txid
└── in_use.lock

上面所示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就是seen_txid,保存的是一个事务ID,这个事务ID是EditLog最新的一个结束事务id,当NameNode重启时,会顺序遍历从edits_0000000000000000001到seen_txid所记录的txid所在的日志文件,进行元数据恢复,如果该文件丢失或记录的事务ID有问题,会造成数据块信息的丢失。

HA其本质上就是要保证主备NN元数据是保持一致的,即保证fsimage和editlog在备NN上也是完整的。元数据的同步很大程度取决于EditLog的同步,而这步骤的关键就是共享文件系统,下面开始介绍一下关于QJM共享存储机制。

二、QJM原理

2.1 QJM背景

在QJM出现之前,为保障集群的HA,设计的是一种基于NAS的共享存储机制,即主备NameNode间通过NAS进行元数据的同步。该方案有什么缺点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 定制化硬件设备:必须是支持NAS的设备才能满足需求
  • 复杂化部署过程:在部署好NameNode后,还必须额外配置NFS挂载、定制隔离脚本,部署易出错
  • 简陋化NFS客户端:Bug多,部署配置易出错,导致HA不可用

所以对于替代方案而言,也必须解决NAS相关缺陷才能让HA更好服务。即设备无须定制化,普通设备即可配置HA,部署简单,相关配置集成到系统本身,无需自己定制,同时元数据的同步也必须保证完全HA,不会因client问题而同步失败。

2.2 QJM原理

2.2.1 QJM介绍

QJM全称是Quorum Journal Manager, 由JournalNode(JN)组成,一般是奇数点结点组成。每个JournalNode对外有一个简易的RPC接口,以供NameNode读写EditLog到JN本地磁盘。当写EditLog时,NameNode会同时向所有JournalNode并行写文件,只要有N/2+1结点写成功则认为此次写操作成功,遵循Paxos协议。其内部实现框架如下:

从图中可看出,主要是涉及EditLog的不同管理对象和输出流对象,每种对象发挥着各自不同作用:

  • FSEditLog:所有EditLog操作的入口
  • JournalSet: 集成本地磁盘和JournalNode集群上EditLog的相关操作
  • FileJournalManager: 实现本地磁盘上 EditLog 操作
  • QuorumJournalManager: 实现JournalNode 集群EditLog操作
  • AsyncLoggerSet: 实现JournalNode 集群 EditLog 的写操作集合
  • AsyncLogger:发起RPC请求到JN,执行具体的日志同步功能
  • JournalNodeRpcServer:运行在 JournalNode 节点进程中的 RPC 服务,接收 NameNode 端的 AsyncLogger 的 RPC 请求。
  • JournalNodeHttpServer:运行在 JournalNode 节点进程中的 Http 服务,用于接收处于 Standby 状态的 NameNode 和其它 JournalNode 的同步 EditLog 文件流的请求。

下面具体分析下QJM的读写过程。

2.2.2 QJM 写过程分析

上面提到EditLog,NameNode会把EditLog同时写到本地和JournalNode。写本地由配置中参数dfs.namenode.name.dir控制,写JN由参数dfs.namenode.shared.edits.dir控制,在写EditLog时会由两个不同的输出流来控制日志的写过程,分别为:EditLogFileOutputStream(本地输出流)和QuorumOutputStream(JN输出流)。写EditLog也不是直接写到磁盘中,为保证高吞吐,NameNode会分别为EditLogFileOutputStream和QuorumOutputStream定义两个同等大小的Buffer,大小大概是512KB,一个写Buffer(buffCurrent),一个同步Buffer(buffReady),这样可以一边写一边同步,所以EditLog是一个异步写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批量同步的过程,避免每写一笔就同步一次日志。

这个是怎么实现边写边同步的呢,这中间其实是有一个缓冲区交换的过程,即bufferCurrent和buffReady在达到条件时会触发交换,如bufferCurrent在达到阈值同时bufferReady的数据又同步完时,bufferReady数据会清空,同时会将bufferCurrent指针指向bufferReady以满足继续写,另外会将bufferReady指针指向bufferCurrent以提供继续同步EditLog。上面过程用流程图就是表示如下:

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EditLog是异步写的,怎么保证缓存中的数据不丢呢,其实这里虽然是异步,但实际所有日志都需要通过logSync同步成功后才会给client返回成功码,假设某一时刻NameNode不可用了,其内存中的数据其实是未同步成功的,所以client会认为这部分数据未写成功。

第二个问题是,EditLog怎么在多个JN上保持一致的呢。下面展开介绍。

1.隔离双写:

在ANN每次同步EditLog到JN时,先要保证不会有两个NN同时向JN同步日志。这个隔离是怎么做的。这里面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Epoch Numbers,很多分布式系统都会用到。Epoch有如下几个特性:

  • 当NN成为活动结点时,其会被赋予一个EpochNumber

  • 每个EpochNumber是惟一的,不会有相同的EpochNumber出现

  • EpochNumber有严格顺序保证,每次NN切换后其EpochNumber都会自增1,后面生成的EpochNumber都会大于前面的EpochNumber

QJM是怎么保证上面特性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这样就能保证主备NN发生切换时,就算同时向JN同步日志,也能保证日志不会写乱,因为发生切换后,原ANN的EpochNumber肯定是小于新ANN的EpochNumber,所以原ANN向JN的发起的所有同步请求都会拒绝,实现隔离功能,防止了脑裂。

  • 第一步,在对EditLog作任何修改前,QuorumJournalManager(NameNode上)必须被赋予一个EpochNumber
  • 第二步, QJM把自己的EpochNumber通过newEpoch(N)的方式发送给所有JN结点
  • 第三步, 当JN收到newEpoch请求后,会把QJM的EpochNumber保存到一个lastPromisedEpoch变量中并持久化到本地磁盘
  • 第四步, ANN同步日志到JN的任何RPC请求(如logEdits(),startLogSegment()等),都必须包含ANN的EpochNumber
  • 第五步,JN在收到RPC请求后,会将之与lastPromisedEpoch对比,如果请求的EpochNumber小于lastPromisedEpoch,将会拒绝同步请求,反之,会接受同步请求并将请求的EpochNumber保存在lastPromisedEpoch

2. 恢复in-process日志

为什么要这步呢,如果在写过程中写失败了,可能各个JN上的EditLog的长度都不一样,需要在开始写之前将不一致的部分恢复。恢复机制如下:

  1. ANN先向所有JN发送getJournalState请求;
  2. JN会向ANN返回一个Epoch(lastPromisedEpoch);
  3. ANN收到大多数JN的Epoch后,选择最大的一个并加1作为当前新的Epoch,然后向JN发送新的newEpoch请求,把新的Epoch下发给JN;
  4. JN收到新的Epoch后,和lastPromisedEpoch对比,若更大则更新到本地并返回给ANN自己本地一个最新EditLogSegment起始事务Id,若小则返回NN错误;
  5. ANN收到多数JN成功响应后认为Epoch生成成功,开始准备日志恢复;
  6. ANN会选择一个最大的EditLogSegment事务ID作为恢复依据,然后向JN发送prepareRecovery; RPC请求,对应Paxos协议2p阶段的Phase1a,若多数JN响应prepareRecovery成功,则可认为Phase1a阶段成功;
  7. ANN选择进行同步的数据源,向JN发送acceptRecovery RPC请求,并将数据源作为参数传给JN。
  8. JN收到acceptRecovery请求后,会从JournalNodeHttpServer下载EditLogSegment并替换到本地保存的EditLogSegment,对应Paxos协议2p阶段的Phase1b,完成后返回ANN请求成功状态。
  9. ANN收到多数JN的响应成功请求后,向JN发送finalizeLogSegment请求,表示数据恢复完成,这样之后所有JN上的日志就能保持一致。数据恢复后,ANN上会将本地处于in-process状态的日志更名为finalized状态的日志,形式如edits[start-txid][stop-txid]。

3.日志同步

这个步骤上面有介绍到关于日志从ANN同步到JN的过程,具体如下:

通过上面一些步骤,日志能保证成功同步到JN,同时保证JN日志的一致性,进而备NN上同步日志时也能保证数据是完整和一致的。

  1. 执行logSync过程,将ANN上的日志数据放到缓存队列中
  2. 将缓存中数据同步到JN,JN有相应线程来处理logEdits请求
  3. JN收到数据后,先确认EpochNumber是否合法,再验证日志事务ID是否正常,将日志刷到磁盘,返回ANN成功码
  4. ANN收到JN成功请求后返回client写成功标识,若失败则抛出异常

2.2.3 QJM读过程分析

这个读过程是面向备NN(SNN)的,SNN定期检查JournalNode上EditLog的变化,然后将EditLog拉回本地。SNN上有一个线程StandbyCheckpointer,会定期将SNN上FSImage和EditLog合并,并将合并完的FSImage文件传回主NN(ANN)上,就是所说的Checkpointing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下Checkpointing是怎么进行的。

在2.x版本中,已经将原来的由SecondaryNameNode主导的Checkpointing替换成由SNN主导的Checkpointing。下面是一个CheckPoint的流向图:

总的来说,就是在SNN上先检查前置条件,前置条件包括两个方面:距离上次Checkpointing的时间间隔和EditLog中事务条数限制。前置条件任何一个满足都会触发Checkpointing,然后SNN会将最新的NameSpace数据即SNN内存中当前状态的元数据保存到一个临时的fsimage文件( fsimage.ckpt)然后比对从JN上拉到的最新EditLog的事务ID,将fsimage.ckpt_中没有,EditLog中有的所有元数据修改记录合并一起并重命名成新的fsimage文件,同时生成一个md5文件。将最新的fsimage再通过HTTP请求传回ANN。通过定期合并fsimage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避免EditLog越来越大,合并成新fsimage后可以将老的EditLog删除
  2. 可以避免主NN(ANN)压力过大,合并是在SNN上进行的
  3. 可以保证fsimage保存的是一份最新的元数据,故障恢复时避免数据丢失

三、主备切换机制

要完成HA,除了元数据同步外,还得有一个完备的主备切换机制,Hadoop的主备选举依赖于ZooKeeper。下面是主备切换的状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切换过程是由ZKFC来控制的,具体又可分为HealthMonitor、ZKFailoverController和ActiveStandbyElector三个组件。

  1. ZKFailoverController: 是HealthMontior和ActiveStandbyElector的母体,执行具体的切换操作
  2. HealthMonitor: 监控NameNode健康状态,若状态异常会触发回调ZKFailoverController进行自动主备切换
  3. ActiveStandbyElector: 通知ZK执行主备选举,若ZK完成变更,会回调ZKFailoverController相应方法进行主备状态切换

在故障切换期间,ZooKeeper主要是发挥什么作用呢,有以下几点:

  1. 失败保护:集群中每一个NameNode都会在ZooKeeper维护一个持久的session,机器一旦挂掉,session就会过期,故障迁移就会触发
  2. Active NameNode选择:ZooKeeper有一个选择ActiveNN的机制,一旦现有的ANN宕机,其他NameNode可以向ZooKeeper申请排他成为下一个Active节点
  3. 防脑裂: ZK本身是强一致和高可用的,可以用它来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活动节点

那在哪些场景会触发自动切换呢,从HDFS-2185中归纳了以下几个场景:

  1. ActiveNN JVM奔溃:ANN上HealthMonitor状态上报会有连接超时异常,HealthMonitor会触发状态迁移至SERVICE_NOT_RESPONDING, 然后ANN上的ZKFC会退出选举,SNN上的ZKFC会获得Active Lock, 作相应隔离后成为Active结点。
  2. ActiveNN JVM冻结:这个是JVM没奔溃,但也无法响应,同奔溃一样,会触发自动切换。
  3. ActiveNN 机器宕机:此时ActiveStandbyElector会失去同ZK的心跳,会话超时,SNN上的ZKFC会通知ZK删除ANN的活动锁,作相应隔离后完成主备切换。
  4. ActiveNN 健康状态异常: 此时HealthMonitor会收到一个HealthCheckFailedException,并触发自动切换。
  5. Active ZKFC奔溃:虽然ZKFC是一个独立的进程,但因设计简单也容易出问题,一旦ZKFC进程挂掉,虽然此时NameNode是OK的,但系统也认为需要切换,此时SNN会发一个请求到ANN要求ANN放弃主结点位置,ANN收到请求后,会触发完成自动切换。
  6. ZooKeeper奔溃:如果ZK奔溃了,主备NN上的ZKFC都会感知断连,此时主备NN会进入一个NeutralMode模式,同时不改变主备NN的状态,继续发挥作用,只不过此时,如果ANN也故障了,那集群无法发挥Failover, 也就不可用了,所以对于此种场景,ZK一般是不允许挂掉到多台,至少要有N/2+1台保持服务才算是安全的。

五、总结

上面介绍了下关于HadoopHA机制,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块:元数据同步和主备选举。元数据同步依赖于QJM共享存储,主备选举依赖于ZKFC和Zookeeper。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能理解Paxos协议,那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关于HA方面的知识。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qcloud1001/p/7693476.html

Hadoop-HA(高可用)架构原理相关推荐

  1. Hadoop HA 高可用集群搭建

    Hadoop HA 高可用集群搭建 一.首先配置集群信息 1 vi /etc/hosts 二.安装zookeeper 1.解压至/usr/hadoop/下 1 tar -zxvf zookeeper- ...

  2. Hadoop HA高可用集群搭建(Hadoop+Zookeeper+HBase)

    一.服务器环境 主机名 IP 用户名 密码 安装目录 master 192.168.142.124 root xxx /usr/hadoop-2.6.5/ slave1 192.168.142.125 ...

  3. Hadoop HA 高可用集群启动报错 Encountered exception loading fsimage 解决方案

    笔者在搭建好Hadoop HA 高可用集群启动时报如下错误,后面是解决方案. 报错信息: 2018-08-24 11:18:07,475 INFO org.apache.hadoop.hdfs.ser ...

  4. (五)Hadoop HA高可用集群的配置-Hadoop HA集群模式的安装

    目录 一.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二.环境要求: 集群规划: 三.具体步骤: 项目一:Hadoop的基本安装配置 项目二:Hadoop高可用完全分布模式配置 项目三:同步安装和配置 项目 ...

  5. Hadoop组件搭建-Hadoop HA高可用

    在操作之前请先确保java成功安装 并且把前置要求完成 安装HA需要zookeeper组件 请先安装好Zookeeper 组件 解压Hadoop 将hadoop-2.6.0.tar.gz解压到root ...

  6. 搭建Hadoop的HA高可用架构(超详细步骤+已验证)

    一.集群的规划 Zookeeper集群: 192.168.182.12 (bigdata12)192.168.182.13 (bigdata13)192.168.182.14 (bigdata14) ...

  7. Hadoop HA高可用集群搭建(2.7.2)

    1.集群规划: 主机名        IP                安装的软件                            运行的进程 drguo1  192.168.80.149 j ...

  8. Mycat高可用架构原理_Mycat集群搭建_HA高可用集群_高可用_单表存储千万级_海量存储_分表扩展---MyCat分布式数据库集群架构工作笔记0027

    技术交流QQ群[JAVA,C++,Python,.NET,BigData,AI]:170933152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对于数据库来说,mycat可以,我们通过搭建一主一从,双主双从,来实现数据库集群 ...

  9. Centos7.6+Hadoop 3.1.2(HA)+Zookeeper3.4.13+Hbase1.4.9(HA)+Hive2.3.4+Spark2.4.0(HA)高可用集群搭建

    本文转自https://mshk.top/2019/03/centos-hadoop-zookeeper-hbase-hive-spark-high-availability/,因为原链接打不开,故在 ...

  10. Hadoop 3.1.2(HA)+Zookeeper3.4.13+Hbase1.4.9(HA)+Hive2.3.4+Spark2.4.0(HA)高可用集群搭建

    目录 目录 1.前言 1.1.什么是 Hadoop? 1.1.1.什么是 YARN? 1.2.什么是 Zookeeper? 1.3.什么是 Hbase? 1.4.什么是 Hive 1.5.什么是 Sp ...

最新文章

  1. linux socket 错误 Connect error: No route to host(errno:113) 解决方法
  2. P2837 晚餐队列安排
  3. 做报表必看!一个工具就可搞定中国式复杂报表需求
  4. python 编码问题之终极解决
  5. Open Source Drives IOT From Device to Edge
  6. 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考试终端学号,万维全自动网络考试系统
  7. 在计算机上配置超级终端,超级终端设置步骤【详细步骤】
  8. HBase常用命令(超全超详细)
  9. 青花瓷 下载App Store上历史版本的App的ipa的包
  10. 拆t460拆机图解_雷神st pro怎么拆机?雷神st pro拆解详细评测图解
  11. 酷软正在连接服务器,蜗牛星际:我的B款双网口机箱PVE+爱快+LEDE 双软路由 保姆级教程...
  12. Python求方阵的逆矩阵与求非方阵的伪逆矩阵
  13. java maven导入_Eclipse导入Maven项目详解(新手初学)
  14. 内外边距问题(清除、合并、塌陷)
  15. 双非硕士211,阿里(蚂蚁)技术四面:技术一面+技术二面+主管三面+HR面
  16. 南阳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数线,2017南阳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数
  17. 数据库课程设计(电脑配件库存管理系统)
  18. 装机大神:教你看明白cpu后边数字及字母的意思。
  19. java面试一般提问的问题,详细说明
  20. pccad无法找到所需的动态链接库_快帮忙啊,pccad中的问题!

热门文章

  1. 软件测试面试2017
  2. 中国速度之二神山建设(1):坚强的领导核心,“小团队大后台”组织结构 | IDCF DevOps案例研究...
  3. 2018清北学堂普及组冲刺班6连考总结反思
  4. 华为EchoLife HG522-C猫破解过程
  5. 全球与中国孕妇维生素和补充剂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6. 实现小康的路上“麦芽糖”厚积薄发
  7. android中的C2DM
  8. 北交大研究生计算机专硕好考么,北京交通大学考研难度 北交的研究生好
  9. Java课堂作业 Day2
  10. 代码审计--CatfishCMS文件上传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