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加密艺术是近期的热门话题。不少人啧啧称奇,区块链和艺术什么时候打得如此火热?我们回溯加密艺术的历史,发现区块链与艺术的羁绊乃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10年前,人们不止可以用比特币买披萨,也可以买画。7年前,一张狗头图片成为一个全新币种的Logo,后来市值一度超过20亿美元。6年前,艺术品结合了纸钱包,成了加密货币的载体。5年前,第一款区块链游戏诞生了。近两年,这项艺术也不再局限于静态的画,它们能动、有声音甚至可编程,共同点是储存或确权在区块链上。本文层层考据,剥丝抽茧,梳理加密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飨诸位加密艺术爱好者。

“Async Art的First Supper全画被以300多ETH的价格售出。”

作者 | Jason

编辑 | 子涵

策划 | Vincent

2020年,加密艺术品卖出天价的新闻不绝于耳。许多人对加密艺术品就两个感觉:“贵”,“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但这不妨碍加密艺术圈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那么什么是加密艺术(CryptoArt)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DappReview混迹于加密艺术社区和NFT圈子多年的经验,如果我们按照社区和用户的共识来进行定义,加密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去中心化:由区块链技术支撑,艺术品确权或者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由持有者真正拥有,艺术家可以不受限于第三方或中间人进行发行

  • 无需许可:任何人(无论种族国籍地理位置)可以进行交易,转移,甚至销毁

  • 宽泛的艺术形式:不拘泥于图片形式,可以是动图gif,影像,目前也已经发展出了可编程的艺术品形态

  • 开放和有效的价值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取决于用户的喜好以及开放交易市场的自由交易价格

加密艺术品不分高低贵贱

别急着把这些特点奉为圭臬,不如先听听历史故事,也许你会得出自己的答案。这个故事,让我们从十年前说起。

披萨交易 —— 一切的开始

2008年是个多事之秋:次贷危机、汶川地震、俄罗斯进军格鲁吉亚... 这一年的10月31日,比特币的白皮书正式发布。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的创世区块诞生。

转眼到了2010年5月,一个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员在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上花1万个比特币买了约25美元的披萨。这可能是第一笔用比特币交易实物的案例,为当年平静的加密货币圈(以下简称“币圈”)激起了一圈涟漪。

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137.0

这笔交易当年并没有引发比特币价格的大幅波动,因为著名的MtGox交易所(国人戏称“门头沟交易所”)7月才开业,当时能交易比特币的渠道用起来也并不方便。人们关于比特币的讨论,主要还是围绕在对比特币未来的想象和技术原理上。但披萨交易事件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在人们的脑海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埋下了一颗“比特币可以用来交易物品”的种子,静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

币圈的人都知道,币价的涨跌就是圈子的晴雨表。那么合适的时机除了暴涨还能是什么呢?

2010年7月,MtGox交易所开业时,比特币价格为0.05 - 0.07美元左右。同年第四季度,价格逐步上涨,到2011年2月与美元等价时,不少人回想起了那笔披萨交易。币价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既然比特币可以用来交易披萨,那其他东西为什么不行呢?比特币从4月份开始继续上涨,到6月份达到顶峰——接近32美元。在这比特币的第一个大牛市到来之际,BitcoinTalk论坛上出现了大量比特币交易帖:域名、设计服务、课程、DVD、游戏... 不一而足,当然也包括艺术品。

艺术品就以这样的方式与比特币扯上了关系。暴涨也刺激着人们对区块链扩展性的想象。

https://www.reddit.com/r/Bitcoin/comments/hf8cj/can_virtual_goods_be_packaged_into_bitcoins_or_do/

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2718.0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技术确实与理想相去甚远,他们所描绘的景象在今天都已实现。但在当时,他们得到的回复多是否定和疑问,这样的想法还太超前了。

Colored Coin(彩色币)—— NFT的萌芽

2011年6月,BTC价格触顶后掉头向下,直到同年11月跌至2美元左右才止住跌势,跌幅超90%。

国内加密领域从业者圈子里有句调侃的话:牛市赚钱,熊市做事。

牛市的疯狂大大提高了比特币的知名度,让许多人在熊市加入了这个圈子。2012年,不少与区块链相关的公司相继成立,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Coinbase。也是在这一年,彩色币(Colored Coin)的想法出现了。

2012年3月底,一个名为Yoni Assia的人在自己的网站里写下了《bitcoin 2.X (aka Colored Bitcoin) – initial specs》(比特币2.X(又名染色比特币)——初始介绍)的文章,描述了他关于Colored Bitcoin的想法。炒股的同学可能听说过eToro这间公司,这位Yoni正是eToro的CEO。

https://yoniassia.com/coloredbitcoin/

在这篇文章里,Colored Bitcoin的设想局限于在比特币网络上创建新的代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Colored Coin的功能被不断扩充,由一个简单的想法变成了一份完整的白皮书。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的大名也赫然出现在白皮书的作者中

被完善后的彩色币核心思想是:如果能对比特币做上标记,且这些被标记的比特币能被追踪到,那么这些特殊的比特币就能产生许多其他的用法。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功能,打个比方,如果人们给一张空白的纸片上打上不同的标记,这张纸片就能产生不同的用途:填上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和住址,它就是疫情期间的小区出入证;如果这个纸片由不同的国家打上标记并发行,它还能变成不同国家的纸币。

按照白皮书的想法,一旦这个技术实现,比特币就可以被用作商品证书,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发行其他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加密货币。

可能会有人发问:这跟加密艺术有什么关系呢?

所有权、版权一直是网络虚拟产品的痛。而区块链最出名的特点,除了去中心化,就是无法篡改了。一旦比特币可以被打上标记并且与虚拟产品绑定在一起,确权的问题似乎就能被解决。

不管这种形式的确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至少它能在相信这个故事的人们之间建立起信任。有了这层信任关系,行业才能继续发展。

彩色币曾一度引起比特币社区的热议,但它当年迟迟没有落地。有人说是因为当年彩色币的需求不大,也有人说是社区的注意力被比特币区块链的拥堵所转移。不过没关系,受它的启发,诞生了对加密艺术发展而言影响重大的两个技术项目:Counterparty和以太坊。 

Internet Meme —— 网络文化对区块链的第一次冲击

估计许多国人是第一次见到meme这个词,中文似乎也没法简练地翻译它。简单来说,meme泛指短时间内在网上被广泛传播,突然火起来的网络爆红事物。我们熟知的段子,表情包以及b站盛传的“名场面”都是meme中的一种。

meme往往自带娱乐属性,来得快去的也快。但它来时来势汹汹,如果把它比作传染病,那么恐怕它的“基本传染数”将高得令人发指。

这只柴犬是家喻户晓的了,英文称之为doge,中文叫它神烦狗。其实这只柴犬的图片在2010年2月就已经出现,直到13年中旬都在网上流传。但让它真正爆红的是一次让人哭笑不得的“爆吧”事件。

先来说说这次“爆吧”的始作俑者:4chan。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Doge、暴漫和佩佩蛙的成名路上都有它的一份功劳。2013年8月的一天晚上,或许是闲得蛋疼,来自4chan的一帮用户突袭了国外著名贴吧Reddit的Murica板块。他们用各种p了狗头的图片刷爆了这个板块,并且在突袭中表现出了不俗的毅力,一直刷到了第二天中午。

Google Trends的数据显示,“爆吧”之后,Doge的搜索热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持续飙升。

于是Doge彻底火了,火到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专门为它做了一个彩蛋。

火得早不如火得巧,当年的比特币市场正好处于第二个牛市,比特币价格从13年初的十多美元上涨到了11月的1100多美元,让币圈彻底疯狂。这个时期币圈的山寨币层出不穷,大家都想自己发个币,万一火了此生岂不衣食无忧?

当时在Adobe任职的Jackson Palmer十分关注加密货币,发现币圈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币。于是在一个下班后闲得蛋疼的晚上,他顺手买了Dogecoin.com的域名,随便P了个Logo放在了网站上.

他还在Twitter上开玩笑说:“投资狗狗币吧,它绝壁会是下一个大事件呐。”

没想到玩笑成真,IBM的软件工程师Billy Markus联系上了他。两人一拍即合,并在12月6日挖出了狗狗币的创世区块。

狗狗币曾一度跻身为市值前十的加密货币,还在2018年初时突破了20亿美元市值。

狗狗币曾跻身加密货币市值前十

这是网络文化对币圈的首次冲击。13年的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这次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市值上。除了故事比较有意思之外,并没有值得一提的玩法。不过正如本段标题暗示的那样,将来还会有第二次冲击。在区块链技术有了一定发展后,会与网络文化产生什么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咱们后面再聊。

Cryptoart —— 纸钱包与艺术品的联姻

虽然那时的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将艺术品与区块链联系起来的尝试不曾停止。

一天,有十多年艺术品经销经验的Troy Fearnow在打印纸钱包时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把纸钱包与物理艺术品结合应该会很有趣。2014年年初他全职投入到这个想法的实现中来。

3月,他发布了一个网站 —— cryptoart.com,专门出售结合了纸钱包的艺术品。

早期的纸钱包艺术品

艺术品画作正面的左下角有一个二维码,这是纸钱包的公钥。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往纸钱包中转账。钱包的私钥则隐藏在画作的背面。

每件画作都是由艺术家设计,手工组装而成,且限量发售。高级用户还可以在不损害画作的前提下更换钱包地址。

不难发现,在Troy Fearnow的眼里,艺术品是储存加密货币的载体。

我们把这种想法带入到那时的时代背景:以太坊还没诞生;Troy Fearnow开始筹划这件事时,Counterparty也还没上线。在区块链的扩展性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以这种方式把艺术品与加密货币联系起来可能是最能落地的方式了。再加上他多年的艺术品经销经验,他会做这种尝试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从Troy Fearnow当年接受的采访中可以得知,他寄予了Cryptoart的产品几个期望:

  1. 从黑客手中保护加密货币

  2. 创造可以储存,交易和接收加密货币的收藏品

  3. 在币圈引起更广泛的讨论

咱们粗略地逐个点评一下:

  1. 防黑客本来就是纸钱包存在的意义,并非纸钱包+艺术品的特权

  2. 只有好奇的用户和爱好者才会买账,一张画至少要几百人民币,并不便宜

  3. Cryptoart确实被不少媒体报道了,但这个项目缺乏能讲故事的空间

纸钱包艺术品现在的价格,从50 - 1100美元不等

话说回来,虽然Cryptoart只是单纯将纸钱包与画作结合起来,但这恐怕是第一次有正儿八经的艺术品与区块链间接地结合,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Spells of Genesis —— 第一个区块链游戏

许多人知道区块链游戏是在2017-18年加密猫大火的时候。然而第一个上链的游戏早在2015年就诞生了,上的还是比特币区块链。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游戏的开发团队,先在08年开发了一款名叫Moonga的卡牌游戏。这个游戏算是有点成绩,根据Bitcoin.com 16年的报道,它有超过25万次下载。据说它还在日本App Store的RPG游戏分类中排过第一。

Bitcoin.com 2016年对它的报道

渐渐地,开发团队发现有人用Paypal交易游戏中的卡牌。但这种交易方式让很多人面临受骗的风险。于是开发团队想,为游戏开发一个卡牌交易市场似乎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同时,他们也受到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精神的感召,相信着区块链能把游戏资产所有权归还给玩家的愿景。

2014年初,一个名叫Counterparty的项目上线。前文已经两次提到了它,它不仅将Colored Coin的思想快速落地,而且还做得不错。Counterparty通过在比特币交易的空白处写入信息,来完成一般比特币软件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让用户发行并交易代币,编写数字协议或智能合约程序,并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执行。

Counterparty的出现让Moonga的游戏开发团队看到了通往愿景的康庄大道。于是他们决定:我们要搞一款卡牌上链的游戏!这个游戏就是Spells of Genesis(以下简称SoG)。他们在14年10月底发布了SoG的Pre-Alpha视频,并于15年上半年在游戏Moonga中实现了卡牌上链,这些上链的卡牌可在两款游戏中使用。

SoG官方公告

既然卡牌要上链,那么不同的卡牌之间就必须得做出区分。当时的方法是用一种卡牌对应一种代币来进行区分。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第一个上链的游戏其实是Moonga。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SoG像是下一个版本的Moonga:两个都是卡牌游戏;上链的卡牌可在两个游戏中使用;而且开发团队一直在Moonga的社交媒体中宣传SoG;Moonga在2018年也像是终于完成了用户过渡的使命一般停止了更新。不过当时的区块链媒体都大肆宣扬,SoG就是第一个区块链游戏,也没人在意这些细节。

SoG的开发团队作为链游的开山鼻祖,要面临一个无数后来者都为之头疼的问题:许多游戏玩家并不了解区块链,怎么让这些玩家在不了解区块链知识的情况下就能直接上手玩游戏?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把上链的卡和未上链的卡以及老玩家们熟悉的游戏系统结合在一起,先用未上链的卡牌进行游戏,等你真的想拥有这些卡牌时再来了解区块链知识——这正是如今SkyWeaver这款链游的解决策略。不仅如此,SoG在15年8月进行了游戏代币BitCrystals的销售,把游戏经济也上了链。

有的人说SoG的卡牌是艺术品... 对此我持保留态度。总之,圈内人只把SoG视为虚拟资产上链的先锋,而Rare Pepe Wallet才是他们心中的加密艺术开拓者。

Rare Pepe Wallet —— 加密艺术的开拓者

成大事者多顺势而为。那么Rare Pepe Wallet顺了什么势?大多数读者应该已经猜到了答案:Meme —— Pepe The Frog(佩佩蛙)。

2005年,这只奇丑无比的青蛙在Mett Furie创作的漫画《Boy’s Club》中出现。2008年,Pepe被它生命中的贵人4chan相中,作为反应表情包在4chan上传播开来。

啥是反应表情包?看看下面这个几年前国内常用的GIF图你就知道了。

但是,只有一种反应怎么够用?于是从09年开始,人们加入到Pepe表情包的创作中来,让它越来越丰富。

2014年10月25日,Reddit上开设了Pepe The Frog板块。

同月,4chain上的人又闲得蛋疼了,开始将一些原创和PS过的Pepe称为“Rare Pepe”,有的图片为了证明它的稀有还在上面打了水印。而打水印正说明,它的稀有无法被保证,透露着图片创作者的需求和无奈。

水印:稀有佩佩蛙,请勿保存

2014年11月,Pepe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著名歌手Katy Perry和Nicki Minaj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使用了Pepe表情包。

2015年3月,另一个更闲的网友发了个主题帖,声称要在这里囤积各种Rare Pepe的图片,提高市场供给,让Rare Pepe贬值...

3月底,有网友分享了储存在Imgur上的1200多张Rare Pepe图片。紧接着在4月初,这批图片被放到eBay上拍卖。也不知是真的有人感兴趣还是想开个玩笑,拍卖的最高出价达到了99,166美元,随后拍卖被eBay下架。

虽然这看起来就像是一群极度无聊的人上演的闹剧。但在这之后,“Rare Pepe”的谷歌搜索热度爆发式地增长。

一天,一个叫Joe Looney的外国友人在Counterparty的电报群里看到有人发了一张Pepe的图片,说他正在卖Pepe,有没有人想要?结果所有正在群里聊天的人都说,哦太好了,我想要。也是机缘巧合,Joe Looney刚好在不久前开发了一个Counterparty的网页版钱包,这段对话让他看到了钱包后续开发的方向。

2016年9月,比特币价格已经从15年1月的不到200美元,上涨到600美元左右。这时Joe Looney和他的朋友推出了Rare Pepe Wallet。人们能在这里提交,交易并向他人赠送Pepe的图像。所有通过审核的图像都会借助Counterparty的功能上链。每种Pepe有自己的发行数量,从而保证它的稀缺性。

不是所有的图像都会被收录,用户提交新Pepe时要遵循以下9个规定。除此之外,Rare Pepe Wallet还有专家专门负责检查新Pepe的稀有性。

所有被收录的Pepe都会被记录在Pepe字典中。http://rarepepedirectory.com/

早期的Pepe大都被设计成卡牌,做工比较粗糙。后来的Pepe不再拘泥于这种风格,被设计得更加精细。

早期的Rare Pepe

后来的Rare Pepe

有的Rare Pepe比较特殊,会附带一些额外的内容。比如:DJPEPE,只有卡牌的拥有者才有SoundCloud链接的听歌访问权限。

http://rarepepedirectory.com/?p=814

PEPEBALT,可以玩玩小游戏。

http://rarepepedirectory.com/?p=3959

网络文化对区块链的第二次冲击,就是Rare Pepe的稀有性从空话变成现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还有点小花絮。DappReview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没错!你在CryptoKitties里凉凉的猫咪升级成海盗喵啦!》的文章介绍过区块链游戏的资产复用(在A游戏中使用B游戏的资产)

Rare Pepe的社区早就想过这个玩法了——他们当年计划开发一个名叫Rape Pepe Party的卡牌战斗游戏,游戏可以使用Rare Pepe的资产。不过尴尬的是,这个游戏做了这么多年都没开发出来...

RarePepeParty电报群2020年5月1日的聊天记录

差点忘了提,知道最贵的Rare Pepe值多少钱吗?2018年1月这个比特币第三轮牛市顶峰刚刚过去的时间节点,在纽约举办了一个稀有数字艺术节(Rare Digital Art Festival)。在这次活动中,融合了美国知名动画人物荷马·辛普森和Pepe而创造出的“Homer Pepe”在拍卖中以39,000美元的价格被售出。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也能卖三万九千美元?

别着急,我们不妨先来听听球星卡的故事。小时候喜欢看球的人应该都知道球星卡的存在。不知道球星卡的同学也知道以前的小浣熊干脆面里会送一张小卡片吧。国外把这些收藏卡统称为Trading Card(交易卡),球星卡只是体育主题Trading Card中的一类。其实Trading Card一开始跟干脆面送的卡一样,是免费的。

Trading Card在国外已经有长达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75年,美国的 Allen&Ginter 烟草公司就发行了女演员、运动员、国旗、野生动物等主题的卡片来宣传自己的品牌。这时候的卡片也被称为Cigarette card(香烟卡),20世纪初许多外国人和民族资本家在中国开设了香烟公司,也沿用了赠送香烟卡的宣传方式,只不过在中国它被叫做烟画。

老上海的烟画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棒球、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运动逐渐成为职业。这让球星应运而生,Trading Card也与粉丝经济挂了钩。

左图:1909年发行的Honus Wagner棒球球星卡,2007年以280万美元售出

右图:勒布朗·詹姆斯签名球衣卡,2016年以30多万美元售出

虽然没有查到具体的数字,不过单纯体育类交易卡就至少应该有十亿美元级别的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Trading Card早已成为粉丝经济的惯用模式。举个例子:著名的Steam游戏平台上,许多游戏有电子版的Trading Card,而且能在市场上交易。

极乐迪斯科和怪物猎人世界游戏的Trading Card

这种普遍的Trading Card文化毫无疑问在Rare Pepe的发展路上帮了他一把。前面提到,早期的Rare Pepe大都被设计成卡牌的样式,说明在那时人们的理解中,就把Rare Pepe当做是一种Trading Card,是有收藏和炒作价值的。

有人觉得这些Pepe就是简单的涂鸦,有人说这是艺术,那么Rare Pepe到底是不是艺术?

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可以给出艺术的名词解释,但给不了艺术的判断标准。哪怕是在艺术圈价格不菲的作品,也会让不少不了解艺术的人觉得“我上我也行”。

《彩色蒙娜丽莎》(左)《猫王三重影》(右)——安迪·沃霍尔

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在1917年向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提交了一个署了名的小便池,起名为《喷泉》。但理事会认为这不是艺术,拒绝将它展出。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喷泉》也成了极具争议性的作品。

《喷泉》

许多人会认为这件作品很可笑,而这正是《喷泉》被创作出来的目的。它被用来讽刺过去艺术家的作品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作品的内涵的现象。这种思想逐渐被艺术世界接受,许多艺术作品不再以那么高高在上的姿态存在,拉近了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

“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人类简史》

现在,杜尚被视为现代艺术的鼻祖,《喷泉》也被当做开启了现代艺术的作品。

所以Rare Pepe到底是不是艺术,或者说哪些Rare Pepe算是艺术,还是留给各位判断。

就像杜尚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件事物的历史地位,得由后来者来评价。Rare Pepe Wallet有两点最受后来加密艺术圈的认可:

  • 让虚拟作品与区块链结合,保证其稀有性和所有权,进而保证其价格和作者的权益,解决了虚拟作品的痛。

  • 建立了一个能够自由创作和交易作品的社区。让社区自由创作,意味着Rare Pepe Wallet包容的态度,为社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氛围。这也是SoG作为卡牌游戏无法做到的一点。

浅谈你不知道的加密艺术史(二)预告

在币价牛熊交替和技术发展的必然下,偶然的想法和热点与区块链发生碰撞,跌跌撞撞磨合了许多年才算成了个加密艺术的圈子。

2016年,Rare Pepe Wallet诞生在牛市的路上,而2017年底就是比特币的第三轮牛市顶峰,面对Rare Pepe Wallet已经打通的前往区块链艺术的路,谁能在这个好时候乘上币价和先行者的势?加密艺术品的圈子是怎么发展壮大的?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给圈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咱们第二篇文章再聊。

--------------

NFT讨论群

NFT(非同质化代币)一直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其落地场景包括从游戏道具,门票,票据凭证到收藏品及艺术品等等。围绕NFT的服务商及生态在过去几年中也百花齐放,诸如协议标准ERC721及ERC1155,NFT铸造服务mintbase,交易平台Opensea和NiftyGateaway,加密艺术平台SuperRare和MakersPlace等等。DappReview将在接下来一系列的文章中带大家了解NFT生态下各个细分的场景,以及一些奇闻逸事。感兴趣的读者请关注DappReview近期的更新,后台回复“NFT”,加入DR的NFT讨论分享群。

NFT系列#1 - 浅谈你不知道的加密艺术史(一)相关推荐

  1. NFT系列#2 - 浅谈你不知道的加密艺术史(二)

    导读:2016年诞生的Rare Pepe Wallet开辟了通往加密艺术的路.到了2017年,随着比特币第三轮牛市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加密艺术项目乘着币价的东风崭露头角.不同的是,它们抛弃了比特币网络, ...

  2. 红蓝对抗系列之浅谈蓝队反制红队的手法一二

    红蓝对抗系列之浅谈蓝队反制红队的手法一二 取证反查 针对ip 溯源一二 一般来说,红队大部分都是使用代理节点进行测试,假如我们捕获或者从样本里面分析拿到了真实ip ,那么以下操作场景就有用了,或者使用 ...

  3. 【NXP DN 系列】浅谈 DPAA1 Software Architecture 工作原理

    浅谈 DPAA1 Software Architecture 工作原理 一.介绍 DPAA1 的主要目的是在片上系统( SOC )的 IO 部分内提供智能处理,以进行路由和管 理与流量相关的处理工作, ...

  4. 【技术系列】浅谈GPU虚拟化技术(第一章)

    摘要: GPU深度好文系列,阿里云技术专家分享 第一章 GPU虚拟化发展史 GPU的虚拟化发展历程事实上与公有云市场和云计算应用场景的普及息息相关.如果在10年前谈起云计算,大部分人的反应是" ...

  5. 浅谈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在数字加密算法中,通过可划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一:什么是对称加密?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同一把钥匙,即:使用相同的密匙对同一密码进行加密和解密: 加密过程如下: 加密:原文 + ...

  6. 浅谈RSA2加密原理

    RSA2加密解密原理分析 一.相关定义 RSA2签名 加密与签名 摘要 非对称加密 RSA和RSA2签名算法区别 PKCS1与PKCS8格式的小知识 签名类型划分 国密 二.加密原理 1.求幂再求余 ...

  7. MyBatis系列之浅谈SQL执行流程分析

    目录 独立使用Mybatis Mybatis执行流程 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 MapperProxy Excutor 独立使用Mybatis 这篇文章主要以分析Myb ...

  8. 【自爆系列】浅谈我前端开发的那些糗事

    其实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NET北方程序员,使用c#就像吃面一样习惯,很少写js,直到上班后. 场景1:新来员工那个谁,你去把这个js写下,很简单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然后就有一堆一堆的不知道是简单还是复 ...

  9. 推荐系统工程系列(1):浅谈推荐系统架构

    1.前言 本文同步发表于 知乎专栏: 知乎专栏: 推荐系统工程实践 微信公众号: yanianthe的公众号 欢迎一起订阅一起学习成长! 为什么会有这个专栏? 相信跟大多数人一样,我的技术启蒙书籍,也 ...

最新文章

  1. html大作业_杜绝家长作业 关键是如何监督
  2. VNC下安装Oracle报错--Could not execute auto check for display colors
  3. python第三方库排行-Python常用第三方库总结
  4. VTK:RenderMan之PolyDataRIB
  5. OpenCV手写数字字符识别(基于k近邻算法)
  6.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2007 BIBF
  7. Shell_Oracle Erp和其他系统Interface资料传输通过Shell进行控制(案例)
  8. 收藏 | 机器学习中常用的5种回归损失函数
  9. system进程总是100%
  10. android 中LayoutInflater 的使用
  11. Synchronized底层实现--概论
  12. pandas的离散化,面元划分
  13. 拓端tecdat|数据预处理之异常值处理
  14.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display() on a non-object。。。。
  15. 计算机复试读研规划,【图片】2020考研,老学长教你如何规划!【计算机考研吧】_百度贴吧...
  16. matlab中wavread函数,关于wavread函数的用法
  17. 李一男起伏人生如高速过山车 栽大跟头后还回得来吗
  18. javascript中的Strict模式
  19. 哪种机械键盘更适合打游戏? 机械键盘5种常用机械轴详细介绍
  20. Array.prototype.pop()

热门文章

  1. input事件和change事件的区别
  2. 模型评价ROC\AUC\查准率\查全率\F-score\混淆矩阵\KS曲线\PR曲线等
  3. swustoj 291: 老鼠与猫的交易
  4. 【python 爬虫】豆瓣评论全爬取含展开
  5. 达梦数据库常用SQL之公共同义词改为私有同义词
  6. 硅谷正在泡沫中,以及什么会刺破它?
  7. 86 js获取元素样式值
  8. Android 传感器概述(一)
  9. Hector-SLAM初使用
  10. 蓝牙解码格式哪个最好_无线蓝牙耳机不要瞎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