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29例10及做一做和练习五第

7、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能力。

3、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事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 教学难点

发现商的规律。

第一步 课前准备计算器

第二步 教学实施

复习导入

2、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循环小数,知道两个数的商有些是有限小数,有些是循环小数。 比一比,看谁能很快知道下面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不是循环小数。 板书:1.59÷17=

19.89÷5.2= 学生反馈。

3、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较麻烦的数学计算的时候,可以使用计算器。 导入课题,揭题。

二、自主探究

1、用计算器计算。

1÷11 =

提问 : 你看到这些题有什么想法?

2 ÷11 =

学生: 计算太麻烦,用计算器算又准又快。

3 ÷11 =

老师:尊重你们意见,可以使用计算器,但要求计算后 4 ÷11 =

观察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 5 ÷11 = 观察发现规律。 1÷11 = 0.0909 ……

2 ÷11 = 0.1818 ……

3 ÷11 = 0.2727 „„

(1)自己观察。独立发现。

4 ÷11 = 0.3636 „„

(2)小组交流、互相借鉴 5 ÷11 =0.4545 „„

(3)全班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板书规律

商的规律是:都是循环小数,且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引导学生观察。

1÷11= 0.0909 „„

的循环节是09;

2 ÷11 = 0.1818 „„

的循环节是18; 3 ÷11 = 0.2727 „„ 的循环节是27; 根据这一规律,不计算,你们能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吗?

用规律写商。 6÷11 = 7÷11= 8÷11 =

9÷11 =

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商。独立完成,略有困难的,可结伴完成。 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引导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拓展练习

探究乘法的计算规律。

3×7 = 21

3.3×6.7 = 22.11

3.33×66.7 = 222.111

3.333×666.7 = 2222.1111 3.3333×6666.7 =

3.33333×66666.7 =

要求: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试着写出后2题。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写出这些题的结果的?根据积的规律,写出了它的计算结果 积的规律: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个3,积中就有几个2与几个1组成。

5、课题练习

(1)教材31页第

7、

8、9题。

(2)用计算器计算,写出结果,找出规律。 111111111÷9 = 222222222÷18 = 333333333÷27 = 555555555÷45 = 888888888÷72 = 999999999÷81 = 第三步

课后反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根据低年级学生都对小动物比较喜欢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帮小猴找规律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教学设计教学层次清晰,注意合理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几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9页。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与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感悟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发现数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数字“1~9”)同学们,这些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先记在心里,并在计算器上连续输入9个这样的数字,然后除以“12345679”(因为其中缺少数字“8”,有人称为“缺8数”)。除完以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大家信不信?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

师:同学们知道诀窍在哪儿吗?今天,我们就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有趣而又“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

[设计意图:“猜数字游戏”,一方面是借助计算器让学生发现一些数运算的奇妙,另一方面与教材第31页第8题相呼应,适当变换形式,由乘变除,更加巧妙地彰显了用计算器计算的优势。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提高探索规律的兴趣。]

二、亲历过程。探索规律

1 探索商的变化规律。

教师出示:1÷11= 2÷11=

(1)计算:先用计算器准确地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然后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比较:这两题有什么联系?

(出示:3÷11= 4÷11=5÷11=)

(3)仔细观察,猜一猜这三个算式的商是怎样变化的呢?你是根据什么写出这些商的?

(4)验证:先用计算器算出结果,然后同桌交流各自算出的结果是否与猜想的一致,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出示:3÷11=0.2727……4÷11=0.3636……5÷11=0.4545……)

(5)推理: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如,2÷

11、3÷

11、4÷11等与1÷11相比较,除数不变,被除数分别扩大了

2、

3、4倍,那么商也就相应扩大了

2、

3、4倍,从而解释“规律”。

(6)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接着往下写吗?(同桌交换,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并验证同桌的计算是否正确。)谁来说说你验证的过程?

(7)O除以11,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你是怎么想的?

(8)归纳:刚才我们通过猜想、观察、发现、验证规律,最后确认了规律。今后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索许多数学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探索商的变化规律时,先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1÷

11、2÷11”的商,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感知规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解释并举例说明,从而抽象和概括出相应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这样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为他们借鉴同伴的发现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出示: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1)请你先观察算式,再用计算器计算出前4题的结果。

(2)不用计算器,你能完成最后两题的计算吗?(让学生根据数字出现的规律直接写出结果。)

(3)说说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探索积的规律时,让学生经历类似的发展过程。学生有了探索规律的经历,就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从而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知

1 寻找“奥秘”。

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出第31页第7题的前3题后,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并跟同桌说说计算中的发现。

师:现在,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猜到你喜欢的数字是几的奥秘了吗?(学生简单说明推理过程与结果。)

2 考考你的眼力。

(1)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第31页第8题。)

(2)找出规律并填一填。

142857×1=142857

1÷7=0.142857……

142857×2=285714

2÷7=0.285714……

142857×3=428571

3÷7=0.428571……

142857×4= 4÷7=

142857×5= 5÷7=

142857×6= 6÷7=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地出现。)

(指导学生从以下的计算中认识142857的奇妙特性:

A 把它(1428577)乘7,积是多少?(999999)

B 把“142857”拆分求和:

142+857=999 14+28+57=99

C 142857×142857= 20408122449(拆分求和)

20408+122449=142857

师:“142857”看似平常,却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数,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说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按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越加越大,每超过一个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们去发现!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如果你们发现了它的神奇秘密,请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教学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悠久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四、运用规律。挑战自我

1 用计算器计算:111111111×111111111

(1)学生计算后发现计算器显示不完整。

(2)说明:计算器的屏幅有限,常用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个或9个数字。

(3)设问:这题真的不能用计算器来算了吗?你能想办法算出正确的答案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4)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四年级探索过上面算式的规律(如果忘了,用计算器算一算),利用规律能写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积吗?再根据上式的积。试着写出555555555×222222222=?555555555×444444444=?

(5)归纳: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发现规律,再用规律去解决计算器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聪明才智。]

2 认识“数字黑洞”(神奇的6174)。

(1)小组合作(用计算器)探索。

任意给出四个不完全相同的数字,分别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不包括四个完全一样的数字组成的数如22

22、3333等),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数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讨论发现。择一例展示:数字

6、

8、

4、1

8641-1468=7173

→7731-1377=6354

→6543-3456=3087

→8730-378=8352

→8532-2358=6174

→7641-1467=6174(重复出现,掉进了“黑洞”。)

(3)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上述的计算方法称为“卡布列克运算”,是由数学家卡布列克研究出来的。经过反复实验后,发现最多经过七步运算便可以得到6174这个答案,仿佛掉进了“数字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神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数字黑洞”的存在。并在验证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和信心。]

(4)拓展。

四位数存在着这样的数字黑洞,那么三位数、五位数有没有数字黑洞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探索。

五、总结质疑。拓展延伸(略)

责任编辑:李瑞龙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碾庄镇中心小学

张金茹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42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七中的第6题。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的第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过商不变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会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计算器的引入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研究和探索数学规律的空间,使一些有趣的、有关计算的简单规律得以成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素材。为了让学生切实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教材安排了例3。例3以“26640”分别除以1

11、2

22、333„„为例,引导学生经历“计算器计算---提出问题---描述规律---类比求商---计算器检验”的探索过程,初步体验除法算式中商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感悟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增强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同时体会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积累一些探索和发现简单规律的经验,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结构美,激发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趣。

教材在练习中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类似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以及探索并归纳规律的过程。练习七的第6题,提供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洛书”(世界上最古老的三阶幻方),引导学生照样子根据图中数字的排列特点写出相等且对称的加法算式,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类比提出猜想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又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和神奇,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

2、

3、 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一个计算器 师问:这是什么? 板书:计算器

提问:计算器有什么用?(生口答)

指出:计算器不仅能帮助计算,还能帮助我们探索规律。(板书:探索规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经历探索过程,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示题中的三道算式 ①

26640 ÷

111 = ②

26640 ÷

222 = ③

26640 ÷

333 = 问:观察这三道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答) (2)、提问:猜猜商可能会怎样变化? (3)、谈话:猜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得数,把结果填在学习单上。(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4)、生口答结果. 师引导学生感知: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反而越小。

【设计说明:由于这三道算式的被除数不变,除数分别是1

11、2

22、333,学生很容易被这种特定的结构所吸引,这就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这样的算式中应该是有一定规律的。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后,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反而越小”,进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欲望。】

2、发现规律: (1)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第一题和第二题比较(多媒体课件箭头显示),观察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又是怎样变化的? 把第一题和第三题比较呢?

师:想一想,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口答发现情况,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并适时引导、板书:

被除数

除数

商 不变

乘2

除以2

乘3

除以3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发现的这两种情况? 结合学生回答,擦去“乘

2、3”板书:乘几

擦去“除以

2、3”板书:除以几 (3)、小结: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多媒体出示)

2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将第

二、三题分别与第一题比较,自己去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知识分享意识。】

3、类比求商: (1)、谈话: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出下面的得数吗? (多媒体出示后面的4道算式)

26640÷444=

26440÷555= 26640÷666=

26640÷888= 师:请在学习单上利用规律直接填出四题的结果。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填好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2)组织交流:

学生汇报得数,说说其中个别题填写得数时的思考过程。

4、计算器验证

谈话:利用发现的规律填出的结果对不对呢?(板书:?)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验算一下结果。(同桌合作,一人读数,一人按计算器) 完善规律:通过验算证明了规律的合理性(去掉?)。

【设计说明:学生从一组具有特定结构的算式出发,已经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归纳出了算式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此时紧接着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一组具有相同结构算式的得数。这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切实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积累一些归纳、类比等活动经验,感受学习成功的愉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回顾反思:

谈话: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探索出规律的? 结合幻灯片引导学生回顾上面发现规律的探索过程: (1)、遇到一组算式,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 (2)、分别观察比较

1、2和

1、3两道算式,总结、猜想出规律。 (3)、利用规律算出类似题的得数。 (4)、计算器验证,进一步证明了规律的合理性。

【设计说明:回顾发现规律的过程,是一个被思考、被反思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探索规律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思考的过程提炼成一种思维的经验】

三、自主探索 谈话::除法算式中,除了这条规律以外,还有一些规律,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的探索方法进行再次探索呢?请看大屏幕(出示“练一练”)

1、逐步出示探索提示:

3 (1)、用计算器算出前3题的得数。

111111÷37037= 222222÷37037= 333333÷37037= (2)、观察、比较前面3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我组发现的规律是:在除法算式中,除数(

),被除数(

),商就(

)。 (3)、直接填出下面3题的得数。

444444÷37037= 666666÷37037= 999999÷37037= (4)、用计算器验算,看作对了没有。

2、请学生读一读每一步的探索要求,师做适当的提示、解说,让学生明确任务。

3、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按探索提示一项项进行,小组长负责组织交流。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并对个别需要帮助的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4、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各组的探索情况,希望在每个小组汇报时,大家都能认真听。本组同学可以及时补充,其他同学可随时向他们提出问题。哪一个小组愿意先来和大家交流。

小组汇报,教师适时引导、补充。 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并板书:

被除数

除数

商 乘几

不变

乘几

5、总结、延伸: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了除法算式中的两条规律,回顾一下,我们以前还学过除法算式中的什么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结合学生口答,板书:

被除数

除数

乘几

乘几

不变 小结:这三条规律统称为“商的变化规律”。它们变中有不变的量,不变中也有变的量。变与不变往往同时蕴含在同一个除法算式中。数学就是那么神奇,神奇的数学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

【设计说明:自主探索中呈现的是一组除数不变,被除数具有倍数关系的算式。要求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3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并用计算器验证,总结从中发现的规律。这样,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并再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受计算器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 巩固、提高

多媒体出示九宫格。

1、谈话:这幅图有几行?有几列?一共几个格子?

(3行、3列,共9个格子)

4 说明:这是一个神奇的格子,利用方格中的数,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不同的算式。

2、多媒体涂色选中不同行或列,教师说明一定的顺序后随后出现算式。

前两竖行生成算式:

49+35+81

18+53+94 第1和3竖行生成算式:42+37+86

68+73+24 第2和3横行生成算式:38+51+76

67+15+83 按照3横行的顺序:

492 +357+816

618+753+294

3、用计算器计算每组算式的和,看看有什么神奇的? (同桌合作,一生读数,一生按计算器)

4、学生尝试写出类似的一组算式,用计算器验证是否相等。 说明:这个神奇的格子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洛书”。 多媒体出示“你知道吗”,介绍我国有关“洛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自由阅读,了解)

【设计说明:第6题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洛书”,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幻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学时依次呈现按方格中数字的排列规律写出的4道算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算式中的数和方格中数字的对应关系以及算式的特点,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具有同样特点的算式,看它们的得数是否相等。经历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类比、归纳等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课堂总结:

数学就是那么的神奇和美妙。我国古代的“洛书”中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感受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设计的本课教学思路是: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经历“计算器计算---提出问题---描述规律---类比求商---计算器验算”的探索过程,得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的规律。探索后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探索规律的过程。教学中,对于学情预设不足,认为教材中的问题“将第一题分别与下面两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对于学生有难度,主动分解为“除数怎样变化了?商又怎样变化了?”的问题,感觉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很容易回答,但课堂上却一片安静,通过教师引导后才有个别不够完整的说出。(至今不明白是问题不明确,还是自己的课件引导出了问题,认为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当时教学机智不够,处理有些欠缺)。反思后认为:

1、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表扬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同时把他不规范的语言引导的规范些,紧接着问:“谁能说的更完整些”点名其余生口答,激励总结,这时把第2题与第1题比较的发现:除数×2和商÷2及时板书,肯定学生的发现,而不是两问题回答后一起板书,也许更有利于学生回答

5 第一题与第三题比较的结果。同一问题,后面学生的回答,不应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鼓励学生让其说的越来越完善。

2、个人低估了“用一句话概括出发现的两种情况”的难度,没安排到小组讨论中去,导致问题一出,孩子反应不好。以后教学,要对学情预设更充分些,更准确些。语言组织得要简洁、严密,对于学生出现的未料情况处理要合理,锻炼出好的教学机智。

第三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觉学生经历并回顾了例3 的探索过程,应该能独立完成探索。课堂效果表明,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习惯与人合作、小组交流,大多是自己完成了探索,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合作能力不强的小组,反思后认为此处可减少合作要求,可以先组织交流“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放手让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发现规律、根据规律直接填写得数,利用计算器验证会更好一些。小组交流时,教师要真正的巡视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同时,组织小组全班交流时,由于习惯了在小的教室上课,未能考虑到大教室内,学生汇报时声音较小,后面学生听不清楚,也许无法达到学习的效果。教学时要注意实际情况,注意孩子们的上课反应,及时应对。

完成本课教学后,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要让学生在充分经历中感悟。本课教学中抓住了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注意这一点,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商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中去体会商的变化规律。注意合理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但有时有些教学语言组织得不够简洁、严密,过渡语言不够自然,对于学生出现的未料情况处理不够合理,教学机智不足,以后要多学习。

2、 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提供“探索提示”让学生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语言描述上还欠缺,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不强,以后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适时的体现魅力教学

6 要使孩子们感悟小学数学中蕴含的丰富美,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过程。“数学是奇妙的王国”,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依据我国“洛书”而来的“九宫格”中等式的奥妙,感悟数学中的“神奇美”,奇妙数学现象被发现,会令学生感到兴奋和自豪,引起学生审美喜悦。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

2、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

3、在独立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今天上课之前先做个游戏怎么样? 课件出示: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但别说出来,接下来呢,在你的计算器上连输九次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得到的结果告诉老师,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比如你最喜欢“3”,就输入9个“3”,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算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同学们,相信吗?(很多学生对此持怀疑态度)不信的话,请你试一试。

当学生尝试过后,抽生谈体会。 学生:太神奇了!

教师:确实非常神奇,数学王国中,像这样神奇的事情还特别多,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今天就要带着同学们去找找数学王国中的一些规律。好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10:先用计数器计算下面各题,然后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有趣的规律。

1÷11= 2÷11= 3÷11= 4÷11= 5÷11=

(2)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教师组织活动、讨论)

(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6÷11= 7÷11= 8 ÷11= 9÷11=

(4)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商的规律是: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被除数的9倍)

三、实践应用

1. 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6×0.7=4.2 6.6×6.7=44.22 6.66×66.7= 6.666×666.7= 2.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3.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7= 2÷7= 3÷7= 4÷7= 5÷7= 6÷7=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用计算机探索商的变化规律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5篇)...相关推荐

  1. 用计算机探索商的变化规律教案,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商不变的规律 葵英小学 耿业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始动阶段,设疑激趣 以 ...

  2. 计算机拼图形 比创意教案,拼图形比创意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第八课拼图形,比创意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八课--<拼图形,比创意>.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及填充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延伸 ...

  3. 小学计算机教案 插入艺术字,【插入艺术字教学设计】_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插入艺术字》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2.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过程与方法: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培养对封面框架的合 ...

  4. 小学计算机打字基础知识教案绿色圃,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认识键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2.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能在"写字板"中输入字符: 3.通过认识键盘,感受成功,让学生体 ...

  5.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的思维导,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第八册83-84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 ...

  6. 计算机教案检查结果评语,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

    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 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有利于指导思想梳理培训内容的线条,提出部分内容整合的建议.如下是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 一:教学设计的成果 教学 ...

  7. 计算机专业美术课教案,教案《电脑美术》教学设计

    教案<电脑美术>教学设计 教案<电脑美术>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上学期学过电脑美术,本学期巩固学习画板程序.运用画图板中的方和圆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绘制 ...

  8. 计算机英语教学设计反思,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概述 本课进一步通过句型What'syour favourite?谈论食物话题,学会请别人吃完东西的句型Help yourself(to some)用单数第三人称动词 ...

  9. 计算机课gif,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 认识GIF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 认识GIF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第7课 认识GIF动画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GIF动画的基本原理.2.认识"Ulead GI ...

  10. 计算机公开课教学反思,[反思]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精选5篇

    <[反思]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精选5篇(1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反思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精 ...

最新文章

  1. My blog please navigate to http://hi.baidu.com/248828412
  2. [汇编] 001基础知识-什么是汇编
  3. Linux守护进程简介
  4. Leetcode题库169.多数元素(c实现)
  5. android下创建文件夹和修改其权限的方法
  6. laravel关闭crsf
  7. 中关村win11 32位全新官方版镜像v2021.07
  8. 【网站】给网站添加一个夜间模式切换按钮
  9. create-react-app 脚手架工具完善自己所需要的入口文件
  10. SpringCloud 从菜鸟到大牛之九 服务跟踪 spring CLoud sleuth + Zikpin
  11. python字典成绩_python字典总结
  12. Notepad2-mod,轻量级文本编辑器、代替记事本的最佳选择
  13. keil(MDK) 5官方下载教程
  14. 【王者荣耀】入门战斗经验
  15. C盘用户里的文件夹改名
  16. My Thirty-sixth - 合并二叉树 - By Nicolas
  17. 接口整理——对接“外联网关”
  18. Linux环境下获取硬盘序列号
  19. 《欧洲文学名著导读》——读书笔记
  20. sqlserver笔记

热门文章

  1. python语言标识符首字符不能是汉字_python二级电子教案 第2章 Python语言基本语法元素...
  2. 【用Python对全职高手小说分析分词词频词性,小说人物出场次数排序,小说中食物排序,小说人物关系等等】
  3. 曹雪芹的诗歌鸿蒙,曹雪芹的诗
  4. 三角网格剖分工具 Triangle 安装及使用
  5. 腾讯云上攻防战事(一)| 云上听风,不战而屈人之兵
  6. 第二章:硬件访问服务(4)-HAL编写
  7. 生成对抗网络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GAN)详解
  8. HaaS EDU K1 快速搭建Python开发环境
  9. 联想拯救者u盘安装linux系统,联想拯救者Y7000 U盘装系统win8教程
  10. hotmail手机端_如何在安卓手机上设置Hot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