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分治思想

二、归并排序

三、快速排序

四、归并排序与快速排序的区别

五、课后思考


一、分治思想

1.分治思想:分治,顾明思意,就是分而治之,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小的子问题来解决,小的子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2.分治与递归的区别:分治算法一般都用递归来实现的。分治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处理思想,递归是一种编程技巧。

二、归并排序

1. 算法原理
先把数组从中间分成前后两部分,然后对前后两部分分别进行排序,再将排序好的两部分合并到一起,这样整个数组就有序了。这就是归并排序的核心思想。如何用递归实现归并排序呢?写递归代码的技巧就是分写得出递推公式,然后找到终止条件,最后将递推公式翻译成递归代码。递推公式怎么写?如下
递推公式:merge_sort(p…r) = merge(merge_sort(p…q), merge_sort(q+1…r))
终止条件:p >= r 不用再继续分解
2. 性能分析
1)算法稳定性:
归并排序稳不稳定关键要看merge()函数,也就是两个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的那部分代码。在合并的过程中,如果 A[p…q] 和 A[q+1…r] 之间有值相同的元素,那我们就可以像伪代码中那样,先把 A[p…q] 中的元素放入tmp数组,这样 就保证了值相同的元素,在合并前后的先后顺序不变。所以,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
2)时间复杂度:分析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就是分析递归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如何分析递归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递归的适用场景是一个问题a可以分解为多个子问题b、c,那求解问题a就可以分解为求解问题b、c。问题b、c解决之后,我们再把b、c的结果合并成a的结果。若定义求解问题a的时间是T(a),则求解问题b、c的时间分别是T(b)和T(c),那就可以得到这样的递推公式:T(a) = T(b) + T(c) + K,其中K等于将两个子问题b、c的结果合并成问题a的结果所消耗的时间。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结论:不仅递归求解的问题可以写成递推公式,递归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也可以写成递推公式。套用这个公式,那么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就可以表示为:
T(1) = C; n=1 时,只需要常量级的执行时间,所以表示为 C。
T(n) = 2*T(n/2) + n; n>1,其中n就是merge()函数合并两个子数组的的时间复杂度O(n)。
T(n) = 2*T(n/2) + n
     = 2*(2*T(n/4) + n/2) + n = 4*T(n/4) + 2*n
     = 4*(2*T(n/8) + n/4) + 2*n = 8*T(n/8) + 3*n
     = 8*(2*T(n/16) + n/8) + 3*n = 16*T(n/16) + 4*n
     ......
     = 2^k * T(n/2^k) + k * n
     ......
当T(n/2^k)=T(1) 时,也就是 n/2^k=1,我们得到k=log2n。将k带入上面的公式就得到T(n)=Cn+nlog2n。如用大O表示法,T(n)就等于O(nlogn)。所以,归并排序的是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就是O(nlogn)。
3)空间复杂度:归并排序算法不是原地排序算法,空间复杂度是O(n)
为什么?因为归并排序的合并函数,在合并两个数组为一个有序数组时,需要借助额外的存储空间。为什么空间复杂度是O(n)而不是O(nlogn)呢?如果我们按照分析递归的时间复杂度的方法,通过递推公式来求解,那整个归并过程需要的空间复杂度就是O(nlogn),但这种分析思路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实际上,递归代码的空间复杂度并不是像时间复杂度那样累加,而是这样的过程,即在每次合并过程中都需要申请额外的内存空间,但是合并完成后,临时开辟的内存空间就被释放掉了,在任意时刻,CPU只会有一个函数在执行,也就只会有一个临时的内存空间在使用。临时空间再大也不会超过n个数据的大小,所以空间复杂度是O(n)。

三、快速排序

1.算法原理
快排的思想是这样的:如果要排序数组中下标从p到r之间的一组数据,我们选择p到r之间的任意一个数据作为pivot(分区点)。然后遍历p到r之间的数据,将小于pivot的放到左边,将大于pivot的放到右边,将povit放到中间。经过这一步之后,数组p到r之间的数据就分成了3部分,前面p到q-1之间都是小于povit的,中间是povit,后面的q+1到r之间是大于povit的。根据分治、递归的处理思想,我们可以用递归排序下标从p到q-1之间的数据和下标从q+1到r之间的数据,直到区间缩小为1,就说明所有的数据都有序了。
递推公式:quick_sort(p…r) = quick_sort(p…q-1) + quick_sort(q+1, r)
终止条件:p >= r
2.代码实现(参见下一条留言)
3.性能分析
1)算法稳定性:
因为分区过程中涉及交换操作,如果数组中有两个8,其中一个是pivot,经过分区处理后,后面的8就有可能放到了另一个8的前面,先后顺序就颠倒了,所以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比如数组[1,2,3,9,8,11,8],取后面的8作为pivot,那么分区后就会将后面的8与9进行交换。
2)时间复杂度:最好、最坏、平均情况
快排也是用递归实现的,所以时间复杂度也可以用递推公式表示。
如果每次分区操作都能正好把数组分成大小接近相等的两个小区间,那快排的时间复杂度递推求解公式跟归并的相同。
T(1) = C; n=1 时,只需要常量级的执行时间,所以表示为 C。
T(n) = 2*T(n/2) + n; n>1
所以,快排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logn)。
如果数组中的元素原来已经有序了,比如1,3,5,6,8,若每次选择最后一个元素作为pivot,那每次分区得到的两个区间都是不均等的,需要进行大约n次的分区,才能完成整个快排过程,而每次分区我们平均要扫描大约n/2个元素,这种情况下,快排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n^2)。
前面两种情况,一个是分区及其均衡,一个是分区极不均衡,它们分别对应了快排的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和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那快排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T(n)大部分情况下是O(nlogn),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是退化到O(n^2),而且我们也有很多方法将这个概率降低。
3)空间复杂度:快排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空间复杂度是O(1)

四、归并排序与快速排序的区别

归并和快排用的都是分治思想,递推公式和递归代码也非常相似,那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1.归并排序,是先递归调用,再进行合并,合并的时候进行数据的交换。所以它是自下而上的排序方式。何为自下而上?就是先解决子问题,再解决父问题。
2.快速排序,是先分区,在递归调用,分区的时候进行数据的交换。所以它是自上而下的排序方式。何为自上而下?就是先解决父问题,再解决子问题。

五、课后思考

1.O(n)时间复杂度内求无序数组中第K大元素,比如4,2,5,12,3这样一组数据,第3大元素是4。
我们选择数组区间A[0...n-1]的最后一个元素作为pivot,对数组A[0...n-1]进行原地分区,这样数组就分成了3部分,A[0...p-1]、A[p]、A[p+1...n-1]。
如果如果p+1=K,那A[p]就是要求解的元素;如果K>p+1,说明第K大元素出现在A[p+1...n-1]区间,我们按照上面的思路递归地在A[p+1...n-1]这个区间查找。同理,如果K<p+1,那我们就在A[0...p-1]区间查找。
时间复杂度分析?
解答:第一次分区查找,我们需要对大小为n的数组进行分区操作,需要遍历n个元素。第二次分区查找,我们需要对大小为n/2的数组执行分区操作,需要遍历n/2个元素。依次类推,分区遍历元素的个数分别为n、n/2、n/4、n/8、n/16......直到区间缩小为1。如果把每次分区遍历的元素个数累加起来,就是等比数列求和,结果为2n-1。所以,上述解决问题的思路为O(n)。

2.有 10 个接口访问日志文件,每个日志文件大小约 300MB,每个文件里的日志都是按照时间戳从小到大排序的。你希望将这 10 个较小的日志文件,合并为 1 个日志文件,合并之后的日志仍然按照时间戳从小到大排列。如果处理上述排序任务的机器内存只有 1GB,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思路,能“快速”地将这 10 个日志文件合并吗?

解答:分制思想;因为每个文件已经是排好序的,所有用到归并排序的合并算法原理;

1.申请10个40M的数组和一个400M的数组。
2.每个文件都读40M,取各数组中最大时间戳中的最小值。
3.然后利用二分查找,在其他数组中快速定位到小于/等于该时间戳的位置,并做标记。
4.再把各数组中标记位置之前的数据全部放在申请的400M内存中,
5.在原来的40M数组中清除已参加排序的数据。[可优化成不挪动数据,只是用两个索引标记有效数据的起始和截止位置]
6.对400M内存中的有效数据[没装满]做快排。
将排好序的直接写文件。
7.再把每个数组尽量填充满。从第2步开始继续,知道各个文件都读区完毕。
这么做的好处有:
1.每个文件的内容只读区一次,且是批量读区。比每次只取一条快得多。
2.充分利用了读区到内存中的数据。曹源 同学在文件中查找那个中间数是会比较困难的。
3.每个拷贝到400M大数组中参加快排的数据都被写到了文件中,这样每个数只参加了一次快排。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排序(下):如何用快排思想在O(n)内查找第K大元素?相关推荐

  1. 12 | 排序(下):如何用快排思想在O(n)内查找第K大元素?

    算法对比: 算法 时间复杂度 适合场景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 O(n2) 小规模数据 归并排序.快速排序 O(nlogn) 大规模数据 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都用到了分治思想,非常巧妙.我们可以借 ...

  2.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排序(下)

    分治思想 分治思想 分治,顾明思意就是分而治之,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小的子问题来解决,小的子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分治与递归的区别 分治算法一般都用递归来实现的.分治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处理思想, ...

  3. 常考数据结构与算法:查找第K大元素算法

    题目描述 有一个整数数组,请你根据快速排序的思路,找出数组中第K大的数.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a,同时给定它的大小n和要找的K(K在1到n之间),请返回第K大的数,保证答案存在. 扩展思考:如何处理数组中 ...

  4. mysql索引用trie树_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完整版】

    资源目录: ├─01-开篇词 (1讲) │ ├─00丨开篇词丨从今天起,跨过"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道坎.html │ ├─00丨开篇词丨从今天起,跨过"数据结构与算法&qu ...

  5.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目录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_算法实战_算法面试 开篇词 (1讲)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学习指导手册 开篇词 | 从今天起,跨过"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道坎 入门篇 (4讲) 01 ...

  6. 数据结构与算法:选择排序

    数据结构与算法:选择排序 雪柯 大工生物信息 提笔为写给奋进之人 已关注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引用自算法图解,作者[美] Aditya Bhargava 译袁国忠 特别备注:本书非原创,但部分内容自己 ...

  7.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一):概论

    最近在极客时间上面学习王争老师的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以前虽然学过一些皮毛,但是不够精,作为程序员的基本内功,还是要继续学习.至此通过总结的方式,把这门课的要点记录下来,供自己思考回 ...

  8. 极客时间 自我提升第二天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应该掌握 / 趣谈网络原理 /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 思维导图

    菜鸟今天又来完成所说的诺言,也希望大家督促,在今天的学习中,菜鸟有了新的认知,我会将上一篇中理解不完善的一些地方进行补充,学习本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如果思考都不做,何来的知识的积累 文章目录 数据 ...

  9. 王争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开篇问题整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笔记整理 为什么大多数编程语言中数组从 0 而不是从 1 开始编号? 从数组存储的内存模型上来看,"下标"最确切的定义应该是"偏移(offset)&qu ...

最新文章

  1. C++的STL队列实现栈
  2. 如何将深度学习研究论文实现为代码的几个要点
  3. CodeForces - 993E Nikita and Order Statistics
  4. PL/SQL学习笔记-循环控制与顺序控制
  5. 周五话营销 | 健身房花式卖卡,诠释点击营销流
  6. 码农干货系列【17】--Wind.js与Promise.js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4个角度解读京东3C新方向
  8. h264的码率控制 JVT-G012
  9. 御用导航提示提醒_四维图新推出商用车专用导航“货车通”
  10. 矩阵连乘 动态规划_利用动态规划解LeetCode第62题:不同路径
  11. ENVI入门系列教程---一、数据预处理---8.图像裁剪
  12. gunicorn: No module named 'fcntl'
  13. python绘制女孩_[宜配屋]听图阁
  14. 如何用计算机录视频,怎么用电脑录制视频
  15. python相对导入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16.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形成,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17. Java之~~包(package)
  18. python中bytes的用法_Python bytes类型及用法详解
  19. 流量/访客数/曝光量/浏览量/pv/uv
  20. Chrome浏览器保存微信公众号文章中的图片

热门文章

  1. 网上图书购买系统(建模)
  2. 亚马逊与Visa握手言和:亚马逊英国用户能继续使用Visa信用卡
  3. 海思多媒体(MPP)开发(1)——nvp6134驱动介绍
  4. 数学建模-商人过河问题
  5. Linux-网络服务04-DNS 域名解析服务(一)
  6. 盘点缺货又涨价的ST MCU的国产替代(附具体厂家及其具体MCU型号)
  7. Mysql进阶三板斧(一)带你彻底搞懂View视图的原理及应用
  8. 用友T3登陆服务器为空,用友t3用ip地址登陆服务器
  9. 短视频质量提升(包装)——Ins风格漫画特效短视频特效模板
  10. matlab中交流电源,嵌入Matlab/Simulink平台的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