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库和缓存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先写数据库,后删缓存”、”先写数据库,后更新缓存”、”先删缓存库,后写数据库”以及”先更新缓存库,后写数据库”这四种。

那么,到底是应该删除缓存好呢,还是更新缓存好呢?到底应该先操作数据库呢还是先操作缓存呢?哪种方案更好呢?又该如何选择呢?

本文就来展开分析一下。

删除还是更新

为了保证数据库和缓存里面的数据是一致的,很多人会很多人在做数据更新的时候,会同时更新缓存里面的内容。但是我其实告诉大家,应该优先选择删除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

首先,我们暂时抛开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单独来看看更新缓存和删除缓存的复杂的的问题。

我们放到缓存中的数据,很多时候可能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值,他还可能是一个大的JSON串,一个map类型等等。

举个栗子,我们需要通过缓存进行扣减库存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从缓存中查出整个订单模型数据,把他进行反序列化之后,再解析出其中的库存字段,把他修改掉,然后再序列化,最后再更新到缓存中。

可以看到,更新缓存的动作,相比于直接删除缓存,操作过程比较的复杂,而且也容易出错。

还有就是,在数据库和缓存的一致性保证方面,删除缓存相比更新缓存要更简单一点。

我们在《》中介绍过的"写写并发"的场景中,如果同时更新缓存和数据库,那么很容易会出现因为并发的问题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

先写数据库,再更新缓存

先更新缓存,后写数据库:

但是,如果是做缓存的删除的话,在写写并发的情况下,缓存中的数据都是要被清除的,所以就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但是,更新缓存相比删除缓存还是有一个小的缺点,那就是带来的一次额外的cache miss,也就是说在删除缓存后的下一次查询会无法命中缓存,要查询一下数据库。

这种cache miss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缓存击穿,也就是刚好缓存被删除之后,同一个Key有大量的请求过来,导致缓存被击穿,大量请求访问到数据库。

但是,通过加锁的方式是可以比较方便的解决缓存击穿的问题的。

总之,删除缓存相比较更新缓存,方案更加简单,而且带来的一致性问题也更少。所以,在删除和更新缓存之间,我还是偏向于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删除缓存。

删除还是更新

在确定了优先选择删除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之后,留给我们的数据库+缓存更新的可选方案就剩下:"先写数据库后删除缓存"和"先删除缓存后写数据库了"。

那么,这两种方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呢?该如何选择呢?

先写数据库 因为数据库和缓存的操作是两步的,没办法做到保证原子性,所以就有可能第一步成功而第二步失败。

而一般情况下,如果把缓存的删除动作放到第二步,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缓存删除失败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除非是网络问题或者缓存服务器宕机的问题,否则大部分情况都是可以成功的。

还有就是,先写数据库后删除缓存虽然不存在"写写并发"导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但是会存在"读写并发"情况下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我们知道,当我们使用了缓存之后,一个读的线程在查询数据的过程是这样的:

1、查询缓存,如果缓存中有值,则直接返回
2、查询数据库
3、把数据库的查询结果更新到缓存中

所以,对于一个读线程来说,虽然不会写数据库,但是是会更新缓存的,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并发场景中,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读写并发的时序如下: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读线程,在读缓存的时候没查到值,他就会去数据库中查询,但是如果自查询到结果之后,更新缓存之前,数据库被更新了,但是这个读线程是完全不知道的,那么就导致最终缓存会被重新用一个"旧值"覆盖掉。

这也就导致了缓存和数据库的不一致的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其实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因为一般一个读操作是很快的,数据库+缓存的读操作基本在十几毫秒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而在这期间,更好另一个线程执行了一个比较耗时的写操作的概率确实比较低。

先删缓存

那么,如果是先删除缓存后操作数据库的话,会不会方案更完美一点呢?

首先,如果是选择先删除缓存后写数据库的这种方案,那么第二步的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样不会有脏数据,也没什么影响,只需要重试就好了。

但是,先删除缓存后写数据库的这种方式,会无形中放大前面我们提到的"读写并发"导致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因为这种"读写并发"问题发生的前提是读线程读缓存没读到值,而先删缓存的动作一旦发生,刚好可以让读线程就从缓存中读不到值。

所以,本来一个小概率会发生的"读写并发"问题,在先删缓存的过程中,问题发生的概率会被放大。

而且这种问题的后果也比较严重,那就是缓存中的值一直是错的,就会导致后续的所以命中缓存的查询结果都是错的!

延迟双删

那么,虽然先写数据后删除缓存的这种情况,可以大大的降低并发问题的概率,但是,根据墨菲定律,只要有可能发生的坏事,那就基本上会发生。越是庞大的系统发生的概率越高。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来解决一下这种情况带来的不一致的问题呢?

其实是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案的,在很多公司内用的也比较多,那就是延迟双删。

因为"读写并发"的问题会导致并发发生后,缓存中的数被读线程写进去脏数据,那么就只需要在写线程在写数据库、删缓存之后,延迟一段时间,在执行一把删除动作就行了。

这样就能保证缓存中的脏数据被清理掉,避免后续的读操作都读到脏数据。当然,这个延迟的时长也很讲究,到底多久来删除呢?一般建议设置1-2s就可以了。

当然,这种方案也是有一个弊端的,那就是可能会导致缓存中准确的数据被删除掉。当然这也问题不大,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只是增加一次cache miss罢了

如何选择

前面介绍了几种情况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那么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觉得主要还是根据实际的业务情况来分析。

比如,如果业务量不大,并发不高的情况,可以选择先删除缓存,后更新数据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案更加简单。

但是,如果是业务量比较大,并发度很高的话,那么建议选择先更新数据库,后删除缓存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并发问题更少一些。但是可能会引入加锁、延迟双删等更多机制,使得整个方案会更加复杂。

其实,先操作数据库,后操作缓存,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设计模式——Cache Aside Pattern。

这种模式的主要方案就是先写数据库,后删缓存,而且缓存的删除是可以在旁路异步执行的。

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我们说的,他可以解决"写写并发"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并且可以大大降低"读写并发"的问题,所以这也是Facebook比较推崇的一种模式。

优化方案

Cache Aside Pattern 这种模式中,我们可以异步的在旁路处理缓存。其实这种方案在大厂中确实有的还蛮多的。

主要的方式就是借助数据库的binlog或者基于异步消息订阅的方式。

也就是说,在代码的主要逻辑中,先操作数据库就行了,然后数据库操作完,可以发一个异步消息出来。

然后再由一个监听者在接到消息之后,异步的把缓存中的数据删除掉。

或者干脆借助数据库的binlog,订阅到数据库变更之后,异步的清除缓存。

这两种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延时,通常在毫秒级别,一般用于在可接受秒级延迟的业务场景中。

设计模式

前面介绍过了Cache Aside Pattern这种关于缓存操作的设计模式,那么其实还有几种其他的设计模式,也一起展开介绍一下:

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在这两种模式中,应用程序将缓存作为主要的数据源,不需要感知数据库,更新数据库和从数据库的读取的任务都交给缓存来代理。

Read Through模式下,是由缓存配置一个读模块,它知道如何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写入缓存。在数据被请求的时候,如果未命中,则将数据从数据库载入缓存。

Write Through模式下,缓存配置一个写模块,它知道如何将数据写入数据库。当应用要写入数据时,缓存会先存储数据,并调用写模块将数据写入数据库。

也就是说,这两种模式下,不需要应用自己去操作数据库,缓存自己就把活干完了。

Write Behind Caching Pattern

这种模式就是在更新数据的时候,只更新缓存,而不更新数据库,然后再异步的定时把缓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这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明显,那就是读写速度都很快,但是会造成一定的数据丢失。

这种比较适合用在比如统计文章的访问量、点赞等场景中,允许数据少量丢失,但是速度要快。

没有银弹

《人月神话》的作者Fred Brooks在早年有一篇很著名文章《No Silver Bullet》 ,他提到:

在软件开发过程里是没有万能的终杀性武器的,只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才是解决之道。而各种声称如何如何神奇的理论或方法,都不是能杀死“软件危机”这头人狼的银弹。

也就是说,没有哪种技术手段或者方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如果有的话,我们这些工程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任何的技术方案,都是一个权衡的过程,要权衡的问题有很多,业务的具体情况,实现的复杂度、实现的成本,团队成员的接受度、可维护性、容易理解的程度等等。

所以,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只有"适合"的方案。

但是,如何能选出一个适合的方案,这里面就需要有很多的输入来做支撑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为你日后的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面试老大难的数据库缓存一致性问题相关推荐

  1. 两次被裁之后,我终于解决了数据库缓存一致性问题

    一 我是一名毕业两年的程序员. 算上实习,工作三年了,正是一个程序员的黄金时代,这让我普通而自信. 但是从实习期,我就被辞退两次了. 今天是我的又一场面试,而且是大厂面试.我要一洗前耻,证明自己. 好 ...

  2. 再有人问你数据库缓存一致性的问题,直接把这篇文章发给他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会出现数据库和缓存不一致的问题>中,我们介绍过缓存和数据库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几种情况. 我们提到过,在数据库和缓存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先写数据库,后删 ...

  3. 数据库缓存一致性问题

    在数据库和缓存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先写数据库,后删缓存"."先写数据库,后更新缓存"."先删缓存库,后写数据库"以及"先更新缓 ...

  4. Redis与数据库缓存一致性问题

    一.Redis 数据一致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 Redis和数据库的操作有 2 种方案: 1.先操作(删除) Redis,再操作数据库 2.先操作数据库,再操作(删除) Redis 上述二种方案,都希望 ...

  5. redis 数据库 缓存一致性

    1.常用的缓存图如下: 高频查找某数据时,可以考虑使用redis缓存.当查找时,首先从redis中查找,如果已存在就直接从redis读取返回,如果redis中不存在,就从数据库中查找,再写入Redis ...

  6. 数据库缓存双写一致性的一些个人想法

    数据库缓存双写一致性的一些个人想法 有这么个问题,还是经典面试题: 说我们有个数据库,他的读请求特别多,以至于要在数据库上加一层缓存来抗压,这个都能理解吧. 这里的缓存,可能是和数据库一样的数据,也可 ...

  7. 4 种数据库缓存最终一致性的优缺点对比?最终选择方案四!

    点击上方"方志朋",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666"获取新整理的面试资料 叶不闻 jjuejin.im/post/5d5c99b66fb9a ...

  8. 数据库缓存最终一致性的四种方案

    数据库缓存最终一致性的四种方案 背景 缓存是软件开发中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数据库缓存更是在项目中必然会遇到的场景.而缓存一致性的保证,更是在面试中被反复问到,这里进行一下总结,针对不同的要求,选择恰到 ...

  9. 缓存淘汰、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数据库缓存双写一致性

    缓存淘汰 为什么需要缓存淘汰?你需要缓存30G的数据,但是Redis本身只能使用10G的内存,那你就得做个取舍了,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为了利益最大化肯定要保留最重要的10个G. Redis本身提供了 ...

最新文章

  1. dell 服务器系统6,dell C6100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8R2系统
  2. CloudCompare基础教程(1)-介绍
  3. 什么闭包,有什么特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用闭包
  4. c++find函数_Excel中八大经典函数组合,帮你整理齐了
  5. 聊一聊:下班后的消息,要不要回?
  6. 基于Promise对象的新一代Ajax API--fetch
  7. 20169219 使用Metaspoit攻击MS08-067实验报告
  8. Python实现机器学习
  9. 管理之道(七) - 不可奖励员工错误的行为
  10. 勾股定理的html代码,有趣的数学——勾股定理
  11. SPSS软件做方差分析
  12. OpenCV 模板匹配(Template Match)
  13. 初探Spring Cloud-Netflix
  14. 宁宛 机器人_全文阅读 .001 忠犬机器人
  15. 【翠花学Vue】每日打卡——vue打卡6
  16. 【原创】快速估算和管理
  17. 一文读懂PRBS定义、生成办法、作用
  18. 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
  19. Java 中 String 字符串可以有多长?65535?
  20. 基于支付宝小程序合成海报

热门文章

  1. spring boot 引用 shiro 认证AD域
  2. 15支持哪些数据库版本 tfs_版本和支持的功能 - SQL Server 2016 | Microsoft Docs
  3. MacBook文本转语音代码
  4. 一切从游戏开始-完整的一个python to hack 实例
  5. 实验十五 Java Swing 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应用
  6. nginx之配置文件解读及虚拟主机配置
  7. html 闪电的动态效果图,HTML5 CSS3实现的街道雷雨闪电动画
  8. 矩形连乘问题c语言,矩阵连乘问题
  9. win10 系统更新(window update)
  10. 什么是堡垒机?堡垒机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