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新篇章:Linux网络编程。

基础知识:

套接字概念

Socket本身有"插座"的意思,在Linux环境下,用于表示进程间网络通信的特殊文件类型。本质为内核借助缓冲区形成的伪文件。

既然是文件,那么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使用文件描述符引用套接字。与管道类似的,Linux系统将其封装成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接口,使得读写套接字和读写文件的操作一致。区别是管道主要应用于本地进程间通信,而套接字多应用于网络进程间数据的传递。

套接字的内核实现较为复杂,不宜在学习初期深入学习。

在TCP/IP协议中,"IP地址+TCP或UDP端口号"唯一标识网络通讯中的一个进程。"IP地址+端口号"就对应一个socket。欲建立连接的两个进程各自有一个socket来标识,那么这两个socket组成的socket pair就唯一标识一个连接。因此可以用Socket来描述网络连接的一对一关系。

套接字通信原理如下图所示:

套接字通讯原理示意

在网络通信中,套接字一定是成对出现的。一端的发送缓冲区对应对端的接收缓冲区。我们使用同一个文件描述符收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即:一个socket文件描述符对应一个接收端和发送端。

TCP/IP协议最早在BSD UNIX上实现,为TCP/IP协议设计的应用层编程接口称为socket API。本章的主要内容是socket API,主要介绍TCP协议的函数接口,最后介绍UDP协议和UNIX Domain Socket的函数接口。

网络编程接口

网络字节序

我们已经知道,内存中的多字节数据相对于内存地址有大端和小端之分,磁盘文件中的多字节数据相对于文件中的偏移地址也有大端小端之分。网络数据流同样有大端小端之分,那么如何定义网络数据流的地址呢?发送主机通常将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按内存地址从低到高的顺序发出,接收主机把从网络上接到的字节依次保存在接收缓冲区中,也是按内存地址从低到高的顺序保存,因此,网络数据流的地址应这样规定:先发出的数据是低地址,后发出的数据是高地址。

TCP/IP协议规定,网络数据流应采用大端字节序,即低地址高字节。例如上一节的UDP段格式,地址0-1是16位的源端口号,如果这个端口号是1000(0x3e8),则地址0是0x03,地址1是0xe8,也就是先发0x03,再发0xe8,这16位在发送主机的缓冲区中也应该是低地址存0x03,高地址存0xe8。但是,如果发送主机是小端字节序的,这16位被解释成0xe803,而不是1000。因此,发送主机把1000填到发送缓冲区之前需要做字节序的转换。同样地,接收主机如果是小端字节序的,接到16位的源端口号也要做字节序的转换。如果主机是大端字节序的,发送和接收都不需要做转换。同理,32位的IP地址也要考虑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问题。

为使网络程序具有可移植性,使同样的C代码在大端和小端计算机上编译后都能正常运行,可以调用以下库函数做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转换

Htonl(小端转大端)函数

#include <arpa/inet.h>

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 //将主机数转换成无符号长整型的网络字节顺序。本函数将一个32位数从主机字节顺序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小端转大端

uint16_t htons(uint16_t hostshort);// htons是将整型变量从主机字节顺序转变成网络字节顺序,就是整数在地址空间存储方式变为高位字节存放在内存的低地址处。

uint32_t ntohl(uint32_t netlong);

uint16_t ntohs(uint16_t netshort);

h表示host,n表示network,l表示32位长整数,s表示16位短整数。

如果主机是小端字节序,这些函数将参数做相应的大小端转换然后返回(小端转大端),如果主机是大端字节序,这些函数不做转换,将参数原封不动地返回。

IP地址转换函数(inet_pton/ inet_ntop)

#include <arpa/inet.h>

int inet_pton(int af, const char *src, void *dst);// 该函数将字符串src转换为网络地址结构。然后将网络地址结构复制到dst。

const char *inet_ntop(int af, const void *src, char *dst, socklen_t size);

支持IPv4和IPv;可重入函数;其中inet_pton和inet_ntop不仅可以转换IPv4的in_addr,还可以转换IPv6的in6_addr。因此函数接口是void *addrptr。

sockaddr数据结构

strcut sockaddr 很多网络编程函数诞生早于IPv4协议,那时候都使用的是sockaddr结构体,为了向前兼容,现在sockaddr退化成了(void *)的作用,传递一个地址给函数,至于这个函数是sockaddr_in还是sockaddr_in6,由地址族确定,然后函数内部再强制类型转化为所需的地址类型。

sockaddr数据结构

struct sockaddr {

sa_family_t sa_family;         /* address family, AF_xxx */

char sa_data[14];            /* 14 bytes of protocol address */

};

使用 sudo grep -r "struct sockaddr_in {" /usr 命令可查看到struct sockaddr_in结构体的定义。一般其默认的存储位置:/usr/include/linux/in.h 文件中。

struct sockaddr_in {

__kernel_sa_family_t sin_family;             /* Address family */     地址结构类型

__be16 sin_port;                             /* Port number */        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nternet address */    IP地址

/* Pad to size of `struct sockaddr'. */

unsigned char __pad[__SOCK_SIZE__ - sizeof(short int) -

sizeof(unsigned short int) - sizeof(struct in_addr)];

};

struct in_addr {                        /* Internet address. */

__be32 s_addr;

};

struct sockaddr_in6 {

unsigned short int sin6_family;         /* AF_INET6 */

__be16 sin6_port;                     /* Transport layer port # */

__be32 sin6_flowinfo;                 /* IPv6 flow information */

struct in6_addr sin6_addr;            /* IPv6 address */

__u32 sin6_scope_id;                 /* scope id (new in RFC2553) */

};

struct in6_addr {

union {

__u8 u6_addr8[16];

__be16 u6_addr16[8];

__be32 u6_addr32[4];

} in6_u;

#define s6_addr         in6_u.u6_addr8

#define s6_addr16     in6_u.u6_addr16

#define s6_addr32         in6_u.u6_addr32

};

#define UNIX_PATH_MAX 108

struct sockaddr_un {

__kernel_sa_family_t sun_family;     /* AF_UNIX */

char sun_path[UNIX_PATH_MAX];     /* pathname */

};

Pv4和IPv6的地址格式定义在netinet/in.h中,IPv4地址用sockaddr_in结构体表示,包括16位端口号和32位IP地址,IPv6地址用sockaddr_in6结构体表示,包括16位端口号、128位IP地址和一些控制字段。UNIX Domain Socket的地址格式定义在sys/un.h中,用sock-addr_un结构体表示。各种socket地址结构体的开头都是相同的,前16位表示整个结构体的长度(并不是所有UNIX的实现都有长度字段,如Linux就没有),后16位表示地址类型。IPv4、IPv6和Unix Domain Socket的地址类型分别定义为常数AF_INET、AF_INET6、AF_UNIX。这样,只要取得某种sockaddr结构体的首地址,不需要知道具体是哪种类型的sockaddr结构体,就可以根据地址类型字段确定结构体中的内容。因此,socket API可以接受各种类型的sockaddr结构体指针做参数,例如bind、accept、connect等函数,这些函数的参数应该设计成void *类型以便接受各种类型的指针,但是sock API的实现早于ANSI C标准化,那时还没有void *类型,因此这些函数的参数都用struct sockaddr *类型表示,在传递参数之前要强制类型转换一下,例如: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bind(listen_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initialize servaddr */

网络套接字函数

socket模型创建流程图

socket API

socket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 See NOTES */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作用:创建一个socket

参数:

domain:

AF_INET 这是大多数用来产生socket的协议,使用TCP或UDP来传输,用IPv4的地址

AF_INET6 与上面类似,不过是来用IPv6的地址

AF_UNIX 本地协议,使用在Unix和Linux系统上,一般都是当客户端和服务器在同一台及其上的时候使用

type:

SOCK_STREAM 这个协议是按照顺序的、可靠的、数据完整的基于字节流的连接。这是一个使用最多的socket类型,这个socket是使用TCP来进行传输。

SOCK_DGRAM 这个协议是无连接的、固定长度的传输调用。该协议是不可靠的,使用UDP来进行它的连接。

SOCK_SEQPACKET该协议是双线路的、可靠的连接,发送固定长度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必须把这个包完整的接受才能进行读取。

SOCK_RAW socket类型提供单一的网络访问,这个socket类型使用ICMP公共协议。(ping、traceroute使用该协议)

SOCK_RDM 这个类型是很少使用的,在大部分的操作系统上没有实现,它是提供给数据链路层使用,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

protocol:

传0 表示使用默认协议。

返回值:

成功:返回指向新创建的socket的文件描述符,失败:返回-1,设置errno

socket()打开一个网络通讯端口,如果成功的话,就像open()一样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应用程序可以像读写文件一样用read/write在网络上收发数据,如果socket()调用出错则返回-1。对于IPv4,domain参数指定为AF_INET。对于TCP协议,type参数指定为SOCK_STREAM,表示面向流的传输协议。如果是UDP协议,则type参数指定为SOCK_DGRAM,表示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协议。protocol参数的介绍从略,指定为0即可。

bind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 See NOTES */

#include <sys/socket.h>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sockfd:

socket文件描述符

addr:

构造出IP地址加端口号

addrlen:

sizeof(addr)长度

返回值: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设置errno

服务器程序所监听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客户端程序得知服务器程序的地址和端口号后就可以向服务器发起连接,因此服务器需要调用bind绑定一个固定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

bind()的作用是将参数sockfd和addr绑定在一起,使sockfd这个用于网络通讯的文件描述符监听addr所描述的地址和端口号。前面讲过,struct sockaddr *是一个通用指针类型,addr参数实际上可以接受多种协议的sockaddr结构体,而它们的长度各不相同,所以需要第三个参数addrlen指定结构体的长度。如: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6666);

首先将整个结构体清零,然后设置地址类型为AF_INET,网络地址为INADDR_ANY,这个宏表示本地的任意IP地址,因为服务器可能有多个网卡,每个网卡也可能绑定多个IP地址,这样设置可以在所有的IP地址上监听,直到与某个客户端建立了连接时才确定下来到底用哪个IP地址,端口号为6666。

listen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 See NOTES */

#include <sys/socket.h>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sockfd:

socket文件描述符

backlog:

排队建立3次握手队列和刚刚建立3次握手队列的链接数和

查看系统默认backlog

cat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典型的服务器程序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客户端,当有客户端发起连接时,服务器调用的accept()返回并接受这个连接,如果有大量的客户端发起连接而服务器来不及处理,尚未accept的客户端就处于连接等待状态,listen()声明sockfd处于监听状态,并且最多允许有backlog个客户端处于连接待状态,如果接收到更多的连接请求就忽略。listen()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accept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 See NOTES */

#include <sys/socket.h>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sockdf:

socket文件描述符

addr:

传出参数,返回链接客户端地址信息,含IP地址和端口号

addrlen:

传入传出参数(值-结果),传入sizeof(addr)大小,函数返回时返回真正接收到地址结构体的大小

返回值:

成功返回一个新的socket文件描述符,用于和客户端通信,失败返回-1,设置errno

三方握手完成后,服务器调用accept()接受连接,如果服务器调用accept()时还没有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就阻塞等待直到有客户端连接上来。addr是一个传出参数,accept()返回时传出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号。addrlen参数是一个传入传出参数(value-result argument),传入的是调用者提供的缓冲区addr的长度以避免缓冲区溢出问题,传出的是客户端地址结构体的实际长度(有可能没有占满调用者提供的缓冲区)。如果给addr参数传NULL,表示不关心客户端的地址。

我们的服务器程序结构是这样的:

while (1) {

cliaddr_len = sizeof(cliaddr);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addr_len);

n = read(connfd, buf, MAXLINE);

......

close(connfd);

}

整个是一个while死循环,每次循环处理一个客户端连接。由于cliaddr_len是传入传出参数,每次调用accept()之前应该重新赋初值。accept()的参数listenfd是先前的监听文件描述符,而accept()的返回值是另外一个文件描述符connfd,之后与客户端之间就通过这个connfd通讯,最后关闭connfd断开连接,而不关闭listenfd,再次回到循环开头listenfd仍然用作accept的参数。accept()成功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出错返回-1。

connect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 See NOTES */

#include <sys/socket.h>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sockdf:

socket文件描述符

addr:

传入参数,指定服务器端地址信息,含IP地址和端口号

addrlen:

传入参数,传入sizeof(addr)大小

返回值: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设置errno

客户端需要调用connect()连接服务器,connect和bind的参数形式一致,区别在于bind的参数是自己的地址,而connect的参数是对方的地址。connect()成功返回0,出错返回-1。

基础知识是我摘抄的。自己做了一些改动。现在来时实现服务器的创建:将客户端发来的小写字符改为大写字符并传回显示到屏幕上。上面已经说了写服务器程序的一般步骤,现在我针对本题目提炼一下步骤:

1. socket() 建立套接字: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2. bind() 绑定IP 端口号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初始化)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这里的sockaddr已废弃使用,不能直接用sockaddr定义变量,需要用sockaddr_in;但是让人蛋疼的是这里的类型就是sockaddr,所以我们需要将sockaddr_in强制转化位sockaddr;socklen_t可以看成int类型的。

3. listen() 指定最大同时发起连接数;

是同时,不是上限。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第一个是服务器socket文件描述符

4. accept() 阻塞等待客户端发起连接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5. read()

6. 小--大(小写转大写,这实际上是要实现的功能)toupper()

7. write 给 客户端

8. close();

上代码吧: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SERV_PORT 9527 //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int main(void)

{

int sfd; //服务器的socket文件描述符

int cfd; //客户端的socket文件描述符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服务器的地址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clie_addr; //客户端的地址结构体

socklen_t clie_len; //客户端的地址结构的大小

char buf[BUFSIZ]; //用于储存客户端发来的信息

//第一个参数是指定IPV4协议族,第二个参数是指定TCP协议,第三个参数是使用默认的协议,一般都是用0

s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创建服务器的socket文件

//赋值服务器地址结构体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选择协议族位IPV4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绑定我们自定义的端口号9527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监听本地所有的IP地址;INADDR_ANY表示的是一个服务器上所有的网卡(服务器可能不止一个网卡)多个本地ip地址都进行绑定端口号,进行侦听。

//第一个参数是服务器的socket文件描述符,第二个参数要强转为sockaddr,原因后面会说;第三个参数是服务器地址结构体的大小

bind(sfd,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绑定服务器地址结构体

//服务器能够同时接受多少个客户端连接,默认128.

listen(sfd, 32);

//确定客户端地址结构大小,用于accept函数使用

clie_len = sizeof(clie_addr);

//连接客户端,返回一个新的socket文件描述符。第一个参数时服务器socket文件描述符,第二个时客户端地址结构体,这里也要强转,第三个是客户端地址的大小,注意的是:第二个是传出参数,第三个是传入传出参数

cfd = accept(sfd, (struct sockaddr*)&clie_addr, &clie_len);//第三个参数是指针,需要单独用一个变量。不像socket函数那样直接传值

while (1)

{

int n = read(cfd, buf, sizeof(buf));//从客户端读

for (int i = 0; i < n; i++)

buf[i] = toupper(buf[i]);

write(cfd, buf, n);//写到客户端

}

//关闭文件描述符

close(sfd);

close(cfd);

}

我觉得我的注释写的很详细了。主要是第一次接触网络这方面,啥都不懂。服务器是搞定了,但是客户端呢?光有服务器貌似不能验证服务器写的对不对啊。没事,我们先编译运行这个服务器程序,然后新建一个终端,然后输入nc 127.0.0.1 9527 回车。解释一下这个命令,nc(netcat),在网络工具中有"瑞士军刀"美誉,其有Windows和Linux的版本。因为它短小精悍(1.84版本也不过25k,旧版本或缩减版甚至更小)、功能实用,被设计为一个简单、可靠的网络工具,可通过TCP或UDP协议传输读写数据。同时,它还是一个网络应用Debug分析器,因为它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127.0.0.1是我们自己随意的一个ip地址。可以不是这个,9527是哦我们子啊服务器中定义的端口,端口是进程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必须一样。然后看结果:

服务器程序运行后会阻塞,客户端这边也一样。结果完美。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ove-DanDan/p/8729383.html

Linux:写一个简单的服务器相关推荐

  1. 用C++写一个简单的服务器和客户端

    我们将创建一个服务器节点add_two_ints_server,它将会收到两个整数,并且返回它们的和.切换目录到之前建立的beginner_tutorials包下: cd ~/catkin_ws/sr ...

  2. ROS的学习(十六)用C++写一个简单的服务器(service)和客户端(client)

    我们将创建一个服务器节点add_two_ints_server,它将会收到两个整数,并且返回它们的和.切换目录到之前建立的beginner_tutorials包下: cd ~/catkin_ws/sr ...

  3. samp服务器信息获取,手把手教你写一个简单的服务器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八步,玩家杀人得分得金钱,死亡扣分扣金钱 public OnPlayerDeath(playerid, killerid, reason)//玩家被 ...

  4. ipad php mysql_如何用PHP/MySQL为 iOS App 写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译) PART1

    原文:http://www.raywenderlich.com/2941/how-to-write-a-simple-phpmysql-web-service-for-an-ios-app 作为一个i ...

  5. linux下Qt编写串口调试助手,如何在linux下用QT写一个简单的串口调试助手

    如何在linux下用QT写一个简单的串口调试助手 QT5串口类 在QT5以前,编写串口一般使用的是qextserialport类,但在QT5之后有了QT自带的串口类SerialPort(串口基础类)和 ...

  6. node.js request get 请求怎么拿到返回的数据_从零开始用nodejs写一个简单的静态服务器

    nodejs搭建服务器第一步 const http = require("http")const PORT = 8000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 ...

  7. ios php mysql实例_如何用PHP/MySQL为 iOS App 写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译) PART1

    原文:http://www.raywenderlich.com/2941/how-to-write-a-simple-phpmysql-web-service-for-an-ios-app 作为一个i ...

  8. 用python写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简洁高效,这才是理想的语言啊 分享一点python的学习经验-----如何用python写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网络通信协议,这里用白话介绍一 ...

  9. 如何用PHP/MySQL为 iOS App 写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译) PART1

    原文:http://www.raywenderlich.com/2941/how-to-write-a-simple-phpmysql-web-service-for-an-ios-app 作为一个i ...

  10. 如何搭建python框架_从零开始:写一个简单的Python框架

    原标题:从零开始:写一个简单的Python框架 Python部落(python.freelycode.com)组织翻译,禁止转载,欢迎转发. 你为什么想搭建一个Web框架?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 有一个 ...

最新文章

  1. 彻底卸载 RAD Studio 2009/2010/XE+ 的步骤
  2. 边缘计算技术发展与对策研究
  3. python flask实现博客系统_基于Flask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实现
  4. 苹果手机透明桌面_苹果官网上,一个透明手机壳卖300多块钱,是不是在耍我们?...
  5. sell02 展现层编写
  6. TRIE - Data Structure
  7. android多语言编码格式,在Android中使用国家/地区代码以编程方式更改语言
  8. 使用 SAP Business Application Studio 开发 Vue 应用
  9. linux内核配置usb虚拟串口,Linux USB虚拟串口设备
  10. 【Proxy SwitchyOmega】Chrome安装插件【提示程序包无效:“CRX_HEADER_INVALID“】【解决方法】
  11. s8050三极管经典电路_电子电路-闪瞎你的眼!爆闪警示灯超简单原理介绍!
  12. jquery 源码分析
  13. Java web 第一天
  14. 16. 反转链表(C++版本)
  15. 【优化预测】基于matlab蝙蝠算法优化SVM预测【含Matlab源码 141期】
  16. 计算机机房里面难闻的气味,新装中央空调气味刺鼻为什么?怎么办?-中央空调 异味 刚开...
  17. mysql默认端口号_什么是MySQL默认端口号?
  18. Win10安装Nek5000
  19. 计算机打开查看方式默认是什么样,设置图片查看方式|两个设置图片默认打开方式方法...
  20. 一级计算机手机试题app,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

热门文章

  1. android让文本输入框默认不获取焦点,android EditText 默认情况下不获取焦点(不弹出输入框)...
  2. c# xml文件新增同级节点_C# xml文件的创建,修改和添加节点 。
  3. HTML 变形(transform)、转换(transition)和动画(animation)
  4. 十八、JAVA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
  5. 每日一技|巧用 Telnet 调试 Dubbo 服务
  6. Java学习笔记-Java概述和环境配置
  7. Java8与传统的日期和时间类详解
  8. js获取image中src属性的方法语句
  9. php接口和多态的概念以及简单应用
  10. IE9 pinned sites for Wi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