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的目标---团队凝聚力的开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Jack Zhai
人要有志向,才不会迷失努力的方向;做事要有平常心,不急不燥,集每一个小进步才有大成功。志向就是人给自己立的目标,有了目标,才算踏走上成功的起跑线。建立团队也需要目标,目标是团队的灵魂,是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黏合剂,有了目标,团队才有生命力,才可以避免人性弱点带来的团队内讧,并最终统一思想、步调一致。
所谓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团队就生成了;“志同”就是大家有同样的想法,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大家奋斗的目标,如何确立团队的目标,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往往是一个团队能做多大、能坚持多久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团队随时会分崩离析。
团队初期的凝聚力尤为重要,团队建立的开始,人的情绪激昂,百事待兴,但新组成的团队也面临困难的考验,渡过生存关是团队能继续的前提。
能成为团队初期凝聚力的一般有两种能力:
1、               个人魅力:一个领袖的个人历史,往往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阶段历史,人们都有“跟随”的天性、有崇拜的心理。当有人能带领大家的时候,人自己的思考常常就会惰化,“伟人的做法肯定是对的”。人们都有需求庇护的想法,忠于领袖,领袖就会保护你,领袖就是方向,具有领袖般的威望,跟随者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团体。很多宗教的起源大多都是如此,宗教的领袖是神的化身,是代表上帝的意志,是带领大家走向美好生活的。
2、               共同的目标:农民辛苦耕作是为了获得收成,养活家人;工人加班生产是为了多挣薪水,支付家用;士兵打仗是为了保护家里的财产不被别人抢走…你建立团队,让大家跟你一起干,就要把你的目标变成大家的目标,是大家都想做的事,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团队才有更为强大的力量。
个人魅力属于少数情况,不仅要具有领袖的才能,还要具有领袖的背景(人们相信你)。领袖的吸引力要展现,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大家知道跟你做什么。三国中刘备首先把自己打扮成黄族后裔,才可以带领大家“复兴汉业”,关、张舍命跟随,孔明在刘备困难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刘备“有大志向”,也是因为“名正言顺”,否则以刘备的才能与实力,统一大业选择曹操与孙权都比刘备强。
秦始皇聪明,但他的统治也算残暴,秦国却能吸引大量的人才,赶都不愿意走,著名的就是“谏逐客令”事件,我认为其原因如下:一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超强,是其他六国难以比拟的,人才们要想建立业绩,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又可以获得荣耀与富足的最好选择是秦国,而秦国的领导是秦始皇,所以跟随他是最佳选择。二是秦始皇虽然不仁慈,但志向明确而远大,目标就是统一六国,另外法令严明,也能采纳谏言,具有领袖之风,是其他六国的统治者不可比的。既然是做臣子,建功立业,当然能选择好的领袖是最佳的。“良禽择木而栖”也是古人的经验吗。
企业是团队的一种,是关系比较松散的一种,不能建立宗教、政党、军队那样严格的纪律,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合约的遵守关系,不是生存的保证关系;企业的凝聚依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主要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感与金钱的拥有。金钱的吸引有时还受到“梦想与道德”的约束,在很多情况下,“品德高尚、心态平常”的人会把兴趣、志向放在金钱的前面,为了追求“人生的梦想”而离开你的团队。
先看一个个人魅力的例子。威廉.肖克莱是晶体管的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本人就是企业竞争的王牌,大家认为能成为领袖的人,所以他在硅谷开办公司时,公司一时成为天才的聚集地,肖克莱实验室成为当时世界顶级晶体管专家的团队,其中Intel公司的创始人罗波特.诺伊斯就在其中。若不是因为肖克莱对企业管理工作不擅长,也没有委托专业的人员,也许现在CPU霸主就不是Intel了。同样也是这个肖克莱,当公司的员工发现老板没有管理的才能,不具备领袖的素质,不能带领大家走向辉煌,就发生了著名的八人帮叛逆事件,不仅成就了仙童公司,而且造就了硅谷开发区半导体公司老板的摇篮。
所以在现代管理的学说里:一方面是企业选择有才能的员工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员工选择有领袖才能的老板跟随。聪明的打工者往往优先选择好的老板,有领袖才能的老板,不仅在跟随领袖的同时,迅速积累经验与财富,而且随着企业的扩大,能较快地接触高层的管理与社会交际圈,无论将来是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己创业都缩短了“学习”的时间。
若个人的魅力还无法得到大家认可,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就是共同目标。大家都想做的事情,自然就形成一个利益整体。三国中十八诸侯讨伐董卓时,大家都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早已愤慨,曹操一呼百应,虽然没有做统帅,但曹操就此积累了自己的实力,走向事业的开始。秦末陈胜起兵是因为大家按律法都难免一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在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带领下,义军迅速壮大。
那么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又如何把它与大家的目标一致,进而形成一个团队呢?
1、               目标要远大
目标远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吸引有才能的人×××。秦始皇的志向是统一六国,所以六国内的栋梁之才争相跟随;三国里公孙赞只是为了部分土地而战,所以赵云看见刘备就想跟随。袁绍拥有四个州的疆土,却没有统一天下的目标,只是操心眼前的鸡毛蒜皮,最终虽有谋臣良将,千军万马却败给了曹操。目标是要得到大家的赞同,没有理想性、不远大的目标很难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没有人支持你,就谈不上同心协力。
对于企业来说,赚钱是必然的,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都要以金钱做支持,但要赚多少才算赚钱,是很多小企业的领导者搞不清楚的。所以,国内的很多企业创业起步时很团结,但刚要发展就先内部分裂,有了钱就害怕别人算计自己,忘记了原来的目标,造成每个人的目标不再统一,团队就失去了凝聚力。
2、               目标要清晰
目标是团队奋斗的希望,在前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若目标不清晰,员工就会动摇,目标没有错吧?这种怀疑是企业致命的管理问题。在竞争对手的打击与威胁下,人都是容易变化的,并且人的变化往往内在而含蓄,等发现他采取行动时,就很难再说服了。
让企业的员工时刻铭记企业的目标,员工就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就不会在痛苦、疲惫、内心恍惚时迷失方向。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往往“再坚持一下”,你就是成功者,企业就会成功。
3、               目标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
目标要成为团队的凝聚力,除了目标是大家认可外,还需要跟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否则大家会支持你、同情你,但不会跟随你,更谈不上“以身相许”。与人为善是大家都希望的,但作为慈善家需要有殷实的金钱作基础,因为让别人吃饱肚子只是小善,让人脱离苦海才是大善,宗教的教化具有凝聚力,因为是大善;街头赊粥的只是做好人而已,因为是小善。要达到目标是要付出努力的,甚至自己的生命,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怎么会跟你“辛苦劳作”,因此,把企业的目标分解得与每个员工相关,目标才具有团队的凝聚力。
现代企业中流行的全员持股就是一种利益相关,百度公司上市了,前台×××都成了富翁,它的员工能没有动力吗?销售人员的奖金与他的销售额度成正比,卖得多,个人就多获益,销售才会充满了活力。
风险与利益对等,商业的法则是不变的。利益相关不是把老板的钱财送给大家,而是要大家一起创造财富,在利益挂钩的同时,明确的规则要遵守。员工留,留得心甘情愿,即使吃苦贴钱也愿意;员工走,走得清清楚楚,心里没有遗憾。这一点是很多创业中的企业老总难以做到的,因为管理者没有大目标,容易算小帐,往往自己践踏规则,让员工无法相信你的规则,利益相关就成了空话,凝聚力就没有了。
规则的执行,不仅是对现有员工的,也是对将要×××人员的,之所以走得人感谢企业,新来的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很多×××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等到企业的目标实现,但目标的凝聚力就在于它能不断地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员×××,×××的参考是好散才有好合;团队管理的魅力,就是让团队保持、不断增强它的吸引力。而作为团队的组织者,信守规则,对目标执着,你就具有领袖魅力的光环了。
4、               目标要宣传
再好的东西,要吸引人就要为人所知。让别人理解你的目标,才谈得上是否一起奋斗。所以确立目标、制定规则后,对目标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要做的。要宣传,不是对每个人都讲一遍,你有精力,别人未必有时间听。目标宣传也象产品推销一样,要精确提炼,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不仅让人一听就有兴趣,而且觉得懂得它、参与它都有一种优越感。
很多人认为小企业不需要企业文化,我认为恰恰相反,小企业处在创业的阶段,需要推销自己,吸引别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了解你,理解你什么?当然是文化的内涵。一方面,让大家知道你的目标,你的规则,才会让人×××你。另一方面,有一个友好、团结的环境很重要,沟通顺畅,目标明确,人人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围绕企业的目标来凝聚企业的员工。对于大的企业,人员多,部门多,对员工吸引的往往不是它的文化,而是它的实力。就算秦始皇残暴,但国力强大,还是能吸引人才。
宣传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目标精练成口号,让人容易记忆,不断重复,有些还印在员工的名片上,挂在公司的门廊上。
建立企业的目标,就是建立企业的文化,建立企业的规则,用精神的力量团结企业的每个员工,让大家发挥最大的潜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企业凝聚力量,吸引各种优秀的人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信息化时代里,竞争已经远远超过从前任何时候,要想在这种情况下独树一帜,异军突起,建立你的企业,你的团队,就从确立企业的目标,凝聚你的“同志”开始吧。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haisj/48101

建立企业的目标---团队凝聚力的开始相关推荐

  1. 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的四步法

    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我总结了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四个方面,也就是领导力.绩效激励制度建立.塑造团队文化和加强思想教育,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步:领导力 一个企业领导者人格魅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领导者以身 ...

  2. 团队管理者是团队凝聚力的维系者。

    团队管理者是团队凝聚力的维系者.国共内战中蒋委员长老是在关键环节掉链子,国军有"嫡系与非嫡系之分",其因任人唯亲所产生的恶果,战场上经常"嫡系与非嫡系"互不卖帐 ...

  3. 专访企业QQ SaaS团队,谈企业级LNMP架构设计

    对比IaaS和PaaS,SaaS得到的关注显然要少一些.究其根本,不仅因为SaaS关注的是功能方面的探索,更偏向于某个领域或层面的实际应用,还归结于相较前两者,软件的云化已基本趋于成熟,些许突破并不能 ...

  4. 企业网络安全保障团队建设构想

    实战化的网络安全运行体系是保障业务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企业必须建立实战化的安全运行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实战化的网络安全运行体系涵盖网络安全保障团队.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网络安全制度流程.网络 ...

  5. 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生产力的 7 种策略

    "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但是很多根筷子放在一起却不容易折断",这便体现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多个人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可见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对于高效工作和取得成果都 ...

  6. 建立高效的测试团队 (转自关河)

    曾经和一位担任测试经理不久的朋友和我谈到过他们部门建设的问题.刚开了个头,这位经理就急不可耐地倒起了苦水: " 部门的工作真是不好开展,员工没有劲头 --"" 某某员工简 ...

  7. 企业应该深思团队来自不易

    由于本人最近在工作中一直不太顺利,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周围的环境变化的原因:时间过的真快来公司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公司发展的飞快,开发人员比去年翻了近两倍,公司的盈利据说也比上一年翻了许多:我们也为 ...

  8. 十种经济的方法帮你建立企业品牌

    十种经济的方法帮你建立企业品牌 很多小公司很善于发展客户,但他们并不懂得如何维护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关系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和加强客户的品牌忠诚度.这将帮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举个例子,你的竞争对手可 ...

  9. wiki源码_一个轻量级的企业Wiki和团队知识分享平台:MM-Wiki搭建教程

    最近好像看到了个MM-Wiki,感觉还不错,一个轻量级的企业知识分享与团队协同软件,可用于快速构建企业Wiki和团队知识分享平台.部署方便,使用简单,帮助团队构建一个信息共享.文档管理的协作环境,安装 ...

最新文章

  1. 清华「暗黑破坏神」夺超算世界冠军,暨南大学首次参赛就跻身前三 | ISC21
  2. 欧拉路径 之 poj 2513 Colored Sticks
  3. DataTable某一列的值转化成集合
  4. 云原生一体化数仓发布
  5. JavaScript-Array操作
  6. spring学习(50):延迟加载
  7. python空列表添加_Python列表的简单操作
  8. 线性分组码c语言实验报告,C语言线性分组码(附注释).doc
  9. C# 入门笔记(脚本)
  10. UDP方式的网络通信【示例】
  11. Win7安装Mysql8.0步骤
  12. 制版经验分享—使用AD18
  13. ROS--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网口压线顺序_RJ45水晶头排线顺序
  15. hdu 5773 (The All-purpose Zero)
  16. 东鹏饮料如何站稳千亿市值?
  17. 记一次投稿springer期刊,利用tex排版文稿
  18. 华硕电脑 计算机管理员,华硕笔记本BIOS怎么用管理员密码清除用户密码...-卓优商学问答...
  19. cpu计算机词汇中文意思是,CPU计算机口译词汇中英文对照1
  20. TCP协议与UDP协议详解

热门文章

  1. 《基础会计学》|绪论二 - 会计核算环节与会计核算方法
  2. 什么是非功能性测试?
  3. 转型架构师之路——郑天民
  4. Ubuntu系统如何进入tty模式
  5. 我叫mt2微信新服务器,我叫MT2手游开服表_我叫MT2手游开服时间表_新服新区预告_第一手游网...
  6. Linux统计文件夹下的文件数量
  7. linux内核 猪头 作用,Linux内核驱动之一些重要数据结构
  8. STM32开发(11)----CubeMX配置独立看门狗(IWDG)
  9. 连接wifi推送广告
  10.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论,转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