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1. 开篇说的便是命运,命取决于时代背景,要顺势而为,方能走得更远,每个人的运气都会有好的时候和坏的时候,不能一昧埋冤自己的运气,感觉运气一直不好的时候就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没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行事。
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这些方法需要自己不断总结精进,不要企图做一个全才,不要企图赚所有的钱,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也就是赚命里的钱。也许长期的坚持不如行一次大运挣得多,但认知范围内的钱是可以做到长期复合增长的,就像一个人凭技术工作一辈子和买一辈子彩票都可能挣够一千万,但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上政治课的时候,有一句话,很能描述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虽说比较官方,却也实用,认清时代发展的方向,顺势而为,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理智选择。
作者引用了一个邻家女孩超水平发挥考上清华,之后在清华却并不顺利,命运似乎变化也不大的故事。以此论证仅靠一时运气是不足以改变命运的,并指出改变命运取决于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且不论这个故事是否恰当,我们确实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我们大多经历过选择大学及专业,和选择工作地点及工作内容,选择的结果很多时候和自己预期相差不小,无论现实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白,环境一时难以改变,我们能做的,是要制定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应该由自己决定的。
第一章商业的本质
2.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对大部分人来说,节省下来的时间被用来娱乐了,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或者生活质量,提前做好计划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想想大家有钱之后会干些什么,说不定就找到一条赚钱之道了。
3. 苹果手机给大家的选择很少,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样的策略不仅有利于专注某产品的开发,同时也减少了消费者在选择时的纠结。不给顾客太多选择,不仅在对外经营上可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在对内管理上也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员工的幸福感。比如给两个旅游目的地,选了一个,总会对另一个心存幻想,影响旅行心情。
对于同学聚会这种事情,几个核心同学商量一下,定一个时间,然后通知大家就可以了,不要给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因为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所有人都方便的时间。如果有的同学真的不能来,因为自己的其他安排与此冲突了,他更多的也只是遗憾,而不是抱怨。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者会想办法引导顾客,而不会去做迎合每一个顾客的事情。同样,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简单有效,同时还能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的制度,并给予大部分人觉得有用的福利,但是没有必要试图在每一件事情上取悦每一个员工。
4. 论共享经济。如何判断共享行业会不会成功:该行业是否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是否让经济萎缩。网约车本来是大家拿出闲置资源共享,但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汽车,当起了专职网约车司机。由此看来,网约车的利润是足够大的,符合了做大经济规模的原则。民宿方面,大家因为民宿价格低,增加了出游时间,同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外,共享是为了带来便利,而不是为了节省资源。为什么不共享大众的自行车:那些品质差异巨大、毛病一大堆的自行车,骑起来没有面子,更重要的是紧急的时候不能保证它们不掉链子,损毁了以后也没有人维修,看似节省资源的做法其实无法给大家带来便利性。另为,像电动工具,割草机这种共享起来不方便的东西,也是不适合共享的。
不论是什么形式,要想对哪一种物品或者服务成功实现共享,从根本上来讲,都需要通过共享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更多的需求。无利不起早,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偶尔会做出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但是人多起来之后,往往还是利益为主导了。
第二章创业不等于从0到1
5.给初创公司的三个意见:
  • 任何一个公司招人,都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录用的人应该高出现有员工的平均水平,否则公司越大,人员的平均素质越低。公司走下坡路,常常就是从乱招人开始的。
  • 起到刹车的作用,而不是引擎的作用:
  • 确立公司的价值观或企业文化
对我们个人来说,有得选的时候,要选那些与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相契合的公司,工作起来也会开心很多。只要是合适的人,再假以时日培养,他们最终都能够做得比你好。颇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感觉。
6.如果某人在某个平台很优秀,首先,他们的人脉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有的组织,无论是在高盛还是在高端家具店,一旦没有了原有组织的光环,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就不那么值钱了。其次,他们过去在开展业务时,使用了大量的原来组织的隐含资源。虽然大部分人在离职时,会考虑到原来组织资源的作用,但是他们忽视了隐含资源。对我们个人来说,要把公司的光环和自己的实力区分开。可能剥离平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
7. 叛逆与坚持是初创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尽管我现在所处的环境不鼓励叛逆,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之外,多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要光想着顺从,把生活过得精彩些,也不要禁锢自己的能力。
第四章拒绝伪工作
8. 效率的提升不在于你是否一直在做事,而在于你最后取得的效果。切莫用伪装的努力掩盖自己的无能。要提高效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要想着什么事情都做,选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多花点时间,做到极致。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9. 如何防止员工成为伪工作者
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这样,他们才能在做不完的工作中动脑筋去寻找那些对公司最有帮助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简单应付老板派下来的任务,然后向老板交差。在一个知识型企业中,管理者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员工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因为员工的主动性很重要。
其次,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已。公司里不免有员工对自己、环境、周围人的态度、所给予的机会等存在不满意的情绪,此时他们会消极对待工作,不自觉地成为不动脑筋的伪工作者。有些鬼精的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任劳任怨的态度,也不和老板争执,被动地从老板指派的工作中找一些容易的工作来做,而不是拣那些有影响力却比较难的工作去完成。当老板问起来时,他们会讲自己在认真工作,工作量也看似很满。至于为什么很多重要的工作没有做,他们会推说是因为时间实在是不够。对于这样的人,一般老板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在考评时只好让他及格。但是这些人实际上在坑自己,因为那些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10. 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舍弃一些事情也未尝不可。再宽泛地讲,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常常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所以,当你因为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试试看,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
11. 关于10000小时的4个误区,即简单重复、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式的困境和狗熊辦棒子,作者总结了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走出这些误区,或许也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这三个方法称为破局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一目标一道路”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12.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年轻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
13.对于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可以选择出高价,只要他足够好,特别是那种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投资机会。花钱也是如此,请人吃饭,给人送东西等等,都是如此。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求多花钱,是在具有时效性,能够带来更大收益的地方多花钱。
14.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在10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3~5倍的收入,这样你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不要指望着第一份工作就干一辈子,第一份工作应该选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平台,如果已经在工作,自己就要主动寻找成长的机会。这一点很值得刚参加工作的人看,快速自我成长不能仅仅依靠平台,还得有自觉心。
15. 职场的“四个误区”和“四个破法”
  •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工作是谋生手段,做事拿钱,职业是一辈子的事业,成为领域专家,于个人于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 误区二: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有了过客的心态,就会浪费时间,不再主动锻炼,失掉上进心。
  •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要注意防一些无益的批评,保护好自己,不要轻易反击,要想法化解。
  • 误区四:疏于沟通。一方面是不要擅自作主,另一方面是要多问,节省时间。
  • 破法一: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地沟通。
  • 破法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
  • 破法三:永远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大方向。
  • 破法四: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16. 将工作与职业分开理解,工作对应着单位,而职业则对应着个人。我们当然可以选定一个职业并终生从事,但不一定一直待在某家公司,所以自己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提升职业所需的技能。也许自己目前并不知道要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但应该能发现哪些人身上可以学习的东西比较多,多和厉害的人接触,多向他们学习。要判断自己的价值,就要将自己与团队、平台剥离开, 看还剩些什么。
工作中,我们需要有贝尔这样的主动性,在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我们经常说以正压邪,实际上如果没有行动,以正压邪是不会实现的。我在前面讲,上帝喜欢主动的人。即使上帝想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通过行动得到这种帮助。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凸显出大度和境界,这样不仅会带动团队整体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团队的支柱。
对于是非曲直这样原则性的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委屈求全,或者充当老好人,要聚焦于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维护关系,即使在解决问题时,关系受到了破坏,也可以在事后进行修补,实在无法修补,也无需自责。
第六章理性的投资观
17. 吴军的金钱观:
  •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 4.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 5.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机完。
18. 一些投资建议:
  • 1.彻底忘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比如在“投资101”中我们提到的投资工具的后三种,即风险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和高价值实物,大部分人不用考虑,因为它们不适合一般的老百姓。
  • 2.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决定在一座城市居住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住房(不是投资房),还是应该买房的。虽然很多一线城市房价非常贵,但是大家要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它的投资价值。
  • 3.除了住房和其他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只剩下两种了,即股票和债券。
  • 4.当投资工具只剩下股票和债券两种之后,资产配置的策略其实也就一目了然了。首先要选择一个历史上表现比较好的指数基金投资。在找好了股票的指数基金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一组好的债券。
  • 5.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
  • 6.如果大家在股票投资上运气比较好,投资组合中股票这部分收益的比例会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我们最初设定了7:3的比例,现在可能会变成8:2了,这时大家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的股民在股市一路狂奔。
19. 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
很多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家境不好,父母层次也不算太高,他们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看到大城市里一些家境好的孩子从小就有更多的资源,日后在社会上靠各种关系混得如鱼得水,心里很是不平。给一两个人提供机会并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这些人最后的命运其实要靠自己解决。
20. 作者认为的幸福来源:爱情和婚姻、对未来的期望、生活态度。
21. 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地做事情。思危,思退,思变。
22.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构成了你这一个人,每一段经历都有可能在日后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好好去过,不要抱怨,体验总结生活。
23.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交什么样的朋友,构造什么样的朋友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24. 有些时候,考察一个人只要看看他(她)的朋友圈就行了。
25. 巴菲特的建议,不该做什么:一、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二、永远不要做空股票,三、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26. 太史公开篇讲了人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天性。他说,自从舜帝和大禹的夏朝之后,人就开始喜欢好听的音乐和美色,喜欢美食,喜欢享受,喜欢炫耀,这种习惯已经很久了,无法改变它。因此,好的统治者就随国民去了,差一点的(统治者)动之以利引导他们,再差一点的试图教化他们,更差的约束管理他们,最差的要和他们作对。因为这段原文太重要了,我还是写出原文吧。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27. 给创业者在选择地点(城市)上的一个普遍性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那些商业风气不浓的二线城市。那些地区的领导可能在一开始为了招商引资,给出一点小恩小惠,即所谓“利道之”;等你真的去了,它就开始“教诲”你,然后“整齐”你,甚至让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做一件和你相同的事情来争利。
28. 在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原则其实和销售也差不多。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男生为了追求一个女生,绞尽脑汁、极尽努力地去讨好对方、迁就对方,对方就是爱搭不理。这对被追求的女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被强制推销的感觉。如果她没有产生买东西的快乐,一切都是白搭。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
最后做个总结:如果我们能够顾及别人的面子,生意就能做好,事情就能做好;如果我们为别人提供价值,而不是一味地推销,我们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就会受到欢迎。

3. “见识--吴军”读后感相关推荐

  1. 《见识》吴军——读后感

    没事鸡汤鸡汤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人生是一条河 做人要学习莫扎特的心态,认认真真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社会是分层的,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心态,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 ...

  2. 【读书笔记】见识——吴军

    五月的第二本书,吴军老师的<见识>,认知升级类的好书,强烈推荐. 读书笔记如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rigth-9V/p/9182370.html

  3. 吴军三部曲见识(一) 幸福是目的 成功是手段

    人生是一条河 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其实连河都算不上,只是一条小溪,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只流行于当下,有些人却是不朽的. 拿音乐做比方,这十几年来,我们听过许多流行歌曲,很多听着听着就是腻了,但周杰 ...

  4. 吴军三部曲见识(五) 拒绝伪工作者

    1. 不做伪工作者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很忙,但是忙了一天,似乎好像又没干什么,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我们的精力,意志力是有限的,当然一天过完,第二天就会补充,但是每天会因为一些琐事消耗太多的精力 ...

  5. 吴军三部曲见识(四) 大家智慧

    论朋友 我们的生活中都缺少不了朋友,但是交朋友我们也要有一些准则,其实一个人,看起来和很多人都能打成一片,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你很羡慕他,但实际上很难有至交,酒肉朋友一堆,真正有难却帮不了他. 吴军先生 ...

  6. 吴军三部曲见识(二) 人生需要做减法

    不做选择的幸福 印度人在欧美的大公司,处于高层的人很多,虽然有时候我们觉得印度社会乱,还有种姓制度,社会制度不全,但是有时候他们确实做的比我们好. 好在什么方面呢,首先英文水平普遍比中国人好,在交流方 ...

  7. 2018年阅读书物列表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富爸爸穷爸爸 罗伯特•清崎    莎伦•莱希特 四川文艺出版社 黑匣子思维 马修•萨依德 江西人民出版社 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万维钢 中国工信出版社 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 ...

  8. 吴军博士人生进阶三部曲:《见识》

    吴军博士人生进阶三部曲:<见识>

  9. 读吴军博士的《见识》有感

    在这本书中吴军认为一个人的见识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并且提出了一些关于个人自己的看法. 比如作者认为李广一生对匈奴打赢了很多次,但是最终没有被封侯,说明他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也就是说看问题的方法.处 ...

最新文章

  1. python操作系统-Python操作系统
  2. vs中如和根据项目生成类图_迁移WPF项目到.NET Core
  3. Python安装第三方模块总结 转载的
  4. 一块GPU模拟猴子大脑,普通台式机变超算,英国大学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5. kindeditor图片服务器php,kindeditor 粘贴网络图片保存到服务器
  6. centos6.5 tomcat开机启动
  7.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 流程图 (一目了然)
  8. linux redis-连接命令
  9. Ceres Solver:从入门到使用
  10. 世界上第一个便便数据库需要您的帮助!【智能快讯】
  11. STM32 USB Host 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样例(如鼠标和键盘)--原创
  12. 此CA证书不受信任的解决办法
  13. 微信小程序如何改变icon标签的颜色
  14. 2014年中国十大移动O2O热门服务!
  15. 四元数和欧拉角的个人理解
  16. Python·pip升级失败报异常之解决方案
  17. mysql不停機添加節點_MySQL 5.7主从不停机添加新从库
  18. 2021-03-11 舒尔特方格 python3 pyqt5
  19. nes网页服务器怎么改ip,virtuanes联机(怎么用VirtuaNES联网)
  20. 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手记)

热门文章

  1. 推荐系统的UI交互与视觉展示
  2. foxmail服务器邮箱登录,Foxmail进行远程邮箱管理
  3. 在html中加下划线
  4. vxlan报文 wireshark_配置 VXLAN
  5. 华为od统一考试B卷【字符串排序】C++实现
  6. SuperSlide轮播插件滚动高度或宽度不对的问题解决
  7. ArcGISVSQGIS——两者之间的27点比较上篇(译)
  8. python字符串反码输出_python 反码
  9. 熊猫烧香背后黑客社会3
  10. 浏览器限制文件上传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