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自:http://www.xiaolai.net/?p=461

1. 时间相对论 的经典解释:

心理学家可以用特别简单、准确而又非常精巧的方法清楚地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20%;而对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前进的。这不是什么“相对论”。爱因斯坦确实曾用这样的一个比喻解释相对论:“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呆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想要说明的并不仅仅是“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而是更进一步的“观测者的精神状态也许是对时间流逝感知的一个附加因素”。然而,对爱因斯坦来说是想当然的所谓“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的这个事实,即,我们刚刚说的“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前进的”,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却是从未认真考虑过的。

整篇文章:

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前进的。这不是什么“相对论”。爱因斯坦确实曾用这样的一个比喻解释相对论:“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呆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想要说明的并不仅仅是“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而是更进一步的“观测者的精神状态也许是对时间流逝感知的一个附加因素”。然而,对爱因斯坦来说是想当然的所谓“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的这个事实,即,我们刚刚说的“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前进的”,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却是从未认真考虑过的。

只要你正在阅读这段文字,没什么意外的话,就可以推断你的岁数致应该超过12岁。因为普遍来看,12岁前后,就是抽象的文字理解能力真正开始发展的阶段。于是,当听到老狼的《同桌的你》中的歌词不可能没有共鸣——“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得太慢”。你也肯定有过罗大佑有过的感受——“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一样有着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经验的存在会大大提高理解能力。可是,小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那么缓慢甚至令人难以忍受,怎么现在就“光阴它匆匆似流水”了呢?

心理学家可以用特别简单、准确而又非常精巧的方法清楚地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20%;而对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讲,对这个事实的提早认知也许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可惜,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真正亲自体验到的经验,大多数人只有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才真正有深刻的体会。可是,到了那个时候,这种“经验”对自己来说已经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起什么作用了——因为最好的时光早已消逝。于是,这种特殊的经验无论多么丰富准确都不大可能给经验获得者带来什么解脱,能带来的反而更可能是更加厚重的枷锁——懊恼将时时刻刻伴随在其后他们做每件事的过程中。无奈之下,这些人无一例外地想把这种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子女,结果往往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像他们自己的父母曾经尝试过的那样以一败涂地告终——懊恼之余,又平添了无尽的烦恼和怨恨。

反思能力,几乎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因为人类拥有了反思能力,才慢慢拥有了另外一种能力,类比能力。而类比能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理解能力高低之关键。于是,我们理解新事物的时候,往往通过反思类比现有的经验。类似的现有经验的存在,极可能会大大提高我们对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效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流行了千百年。很令人怀疑的是,这句话在这千百年的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少壮努力”的人数,或者多大程度上减少了“老大伤悲”的人数。这么有道理的话,为什么总是并不起作用呢?合理的解释是,需要太长时间才可以获得的经验很难传递,就是因为缺乏现有的经验作为支撑。而想让一个孩子去真正理解“时间终究会越来越快”的这样一个道理之所以无比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类似的现有经验”,还恰好有着相反的“现存经验”。

事实上,我的观察是,几乎所有失败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为粗暴简单而又愚昧地无视孩子们所拥有的“现存经验”和“现存经验的作用”而造成的。如果,你是教育失败的受害者,恭喜你,也请你谢谢我——这真的不是开开玩笑而已——因为刚刚的那一点点的文字已经给了你一个难得而又宝贵的“重生的机会”。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拜托,一定请你回头反复阅读刚刚那一点点的文字,仅仅多一点点的耐心,就可以开始尝试着运用你的心智,你和你的孩子都将仅仅因为你刚刚这几分钟的努力和挣扎获得解放。

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简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游,更可以是买一件让他惊喜的礼物——反正一定要让他印象极度深刻。而后,你自己在日记里记录清楚这件事情,当然包括时间、地点与事件,而后千万要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他有一天开始觉得并抱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这么做的要点只有一个,耐心。首先,起点最好应该在大约七岁前后;其次,重点应该起码两三年之后。而后再过三五年,再提醒一次。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将因此对你无比感激,充满崇敬。因为他终将明白,这种宝贵的“相对优势”根本就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只需要大致看看我们自己身边有多少人对此茫然并无所知晓你就很容易想象这个结果了。

接下来要理解的是另外一件更重要的道理,就是这小节的标题——“越早醒悟越好”。更早的时候,我们已经讨论过人们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人生差异,时间质量差异——只有这四个字来修饰才是准确的:“难以估量”。

其实,科学家们早就给了我们非常合理而又清晰的解释。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亨利彭加勒[1] 用他的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一个极小的差异将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一个极大的差异。前者发生一个微小错误,后者的错误就会十分巨大。事实上,某种意义上,即便是线性关系也最终表现相同,两条射线从同一点出发,即便方向上相差一点点,那么在两条线无限延伸之后,两个射线的终点之间也将有无限的距离。古人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对此类现象的朴素观察。

而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2]) 更是用“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形象地说明了混沌学的核心内容——“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地球上某一地方的蝴蝶是否会拍动翅膀,甚至会影响到另一个地方是否会发生飓风。”还有人以冰球的运动轨迹来说明“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如果最初冰球放置角度发生了哪怕微乎其微的变化,那么在撞击次数增加的时候,最终位置的差异会呈指数形式增长。

所以,在真正能够理解混沌理论的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命运就有了另外的解释。初始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最终天壤之别的结果。人们大多对此缺乏完整的理解,又由于自身感知的局限,只能把那些遗憾归结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者“命中有时当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或者是什么“造化弄人”等等。可是有这样的感受或者想法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改变结局的机会,只不过时间无法倒流的属性已经把一切变成了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实。

小时候,读苏东坡的《留侯论》中的文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志者,卒然临之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者远也。”读过了之后,只是羡慕那些豪杰之士,竟然可以达到那样至高的境界,无法想象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而现在看来,这样解释倒也简单:那些豪杰之士都是早已醒悟了很久的人。所以,他们可以运用心智的力量忽略眼前的纷纷扰扰,专注于别人看不到的许多年之后的精彩。

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而又正确地反思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尴尬,最终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是因为我们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或有意,或无意。那么,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被无穷地放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

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然而重生并不直接等于幸福。

知易行难。想到“想”居然是要通过“想”很多遍才能学会的,多不容易啊!在没想到之前,“想”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然而,想到之后,却马上要用最直接的方式面临痛苦——接受现实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不是我们最初以为的那个样子,也不是我们任何时候向往的那个样子。现实难以接受的同时,更难接受的是已经在现实中浑然不知地浸泡了许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所以,很多人害怕思考,常常说,“想那么多干嘛,多累啊?”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并为之奇怪,慨叹道,“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3]

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仅仅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爱因斯坦说,“用当年我们制造它们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麻烦 。”[4]

越早醒悟越好。

时间相对论的解释(李笑来)相关推荐

  1. 1.《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我是通过知乎用户弗兰克扬,才开始尝试读李笑来的书的,本来是打算随便读读但是感觉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让我对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这本书,他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我也基本看完 ...

  2. [1-3] 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Chapter 3 【提高心智,和时间做朋友】 摘录

    1. 精确感知时间 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默默陪了二十多年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因为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而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 ...

  3. [1-6] 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Chapter 6 【更多思考】 摘录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 他们的效率很差.根源在于,他们其实只做简单的事情,而回避那些有难度的工作. 好像丢钱包的人都不是"故意"丢的一样, ...

  4. 李笑来和 stormzhang,其实是一类人

    大前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 很多朋友问:哪一类人?展开讲讲. 这个问题,我确实思考了一段时间. 因为前几天,我在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推荐了 stormzhang 的社群.所以搜集了一些他的素材.而 ...

  5. 李笑来对《把时间当朋友》的高度概括

    最近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一书,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的操作系统(大脑)已经非常落伍了,亟待升级,自己的心智似乎从未打开过,发现自己简直蠢到不行,笑来老师自己用了两句精妙 ...

  6. 推荐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推荐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过年这几天闲着没事,把这本书看完了,不过是网络版的,好像跟正式出版的有一些出入,上班后打算买几本送给朋友看看,真的很棒. 这里提供网络版 ...

  7. 李笑来登顶 GitHub TOP 榜!币圈大佬要教程序员如何自学编程

    币圈红人李笑来,何许人也? --从英语老师.作家,到比特币首富.投资人,李笑来的身上有着众多广为人知的标签.因"录音门"事件让人哗然不已的他近来频频神隐,最近却又带着登顶 GitH ...

  8. 自学python入门训练营 李笑来_1901090043-自学训练营学习9群-PYTHON入门

    自学往事 如果人一生中最应该掌握的技能就是自学能力,多年来对学习有相当的信仰,只是李笑来老师把自学能力当做一种能力,并且掌握和变现了这种能力,令人震惊!在对一件事情上执着,并努力做到世界水平,这是每个 ...

  9. 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笔记

    文章目录 "韭菜"究竟是谁 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交易者们最应该掌握的能力 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 ...

最新文章

  1. C语言 —— 关键字(C语言标准定义的32个关键字:auto、register、static、sizeof、signed、unsigned 、break 、 continue 、void)
  2. Web安全1沙箱隔离
  3. python_目录结构
  4. Python入门教学之(转义字符与原字符)
  5. 这是一段关乎你的代码:你的未来 我们正在参与
  6. java File_encoding属性
  7. JS中的事件委托/事件代理详解
  8. 26.卷1(套接字联网API)---线程
  9. 【NLP】10其它词、句向量生成方法——腾讯AI实验室汉字词句嵌入语料库与gensim Doc2Vec
  10. 学计算机必记代码语言,c语言必背代码有哪些
  11. 恢复chrome浏览器书签
  12. 四阶魔方初级玩法公式
  13. Ubuntu18.04配置运行Kintinuous
  14. Blender物理效果教学:如何自制“牛顿摆”
  15. 分享若何利用博客做外链的心得寻味
  16. STM32L476rg 低功耗模式关系梳理以及stm32duino Lowpower库的调用关系梳理
  17. 自动驾驶地图中的深度学习
  18. 查询英文期刊缩写的网站
  19. 跳出IT运维“死循环” 看河南省统计局如何“运”筹“维”幄
  20. 相控阵基础之1-波束倾斜(Beam Squint)

热门文章

  1. 记录下vue中使用canvas:给漂浮的圆球加阴影(发光边)
  2. 关于对国内360杀毒的一点原理剖析(看法)
  3. RHEL/CentOS Linux 安装VLC播放器
  4. 技术大学教授评估高中生3D打印机教育工作 创想三维
  5. 华为虚拟home键关闭_华为P20怎么隐藏虚拟键?前置指纹键可轻触返回!
  6. 学习笔记_ClickHouse
  7. SAP MM 已使用物料启用批次管理
  8. 堡垒机、跳板机JumpServer的搭建,以及使用,图文详细
  9. 安卓植物大战僵尸 金币修改成6万2千多
  10. linux搭建资产管理系统,GitHub - SuperLandy/cmdb: IT资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