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3.14 % 的人已经关注了

数据与算法之美

大概两周前回加拿大的航班上,我在机舱尾部跟一位空姐聊了很久。大概两周前回加拿大的航班上,我在机舱尾部跟一位空姐聊了很久。

看到浮标沉下去了,我却把鱼竿放回地上,难道我是素食主义者?

并不是这样,事实更加残酷,我是学习经济的人。

我这样做是在牺牲流动性来换取更高的收益,因为稳定的恋爱关系需要付出自由的代价。为了一段短暂的艳遇,我需要很多补救措施来防止被女朋友发现,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了,而我并不愿意承担分手的风险。由于空姐作为收益无法抵消风险成本,我选择终止交易。当然,如果把空姐换成竹内结子,我。。。我当然还是不会,毕竟说真话也是有成本的。很不幸,用经济逻辑的理性来指导日常生活,就是会把人变得这样不潇洒。

如果在我用这样惨痛的教训告诫之后,题主还是想变成无聊的人,下面的一些经济理论可以供你参考。

我相信这个题目下面,会有很多人提到“沉没成本”,“机会成本”,“风险分散”等等可以广泛使用在恋爱中的经济原则。所以我想谈谈更加有操作性的理论。

经济学中,有一个博弈叫做秘书问题,是由Merrill M. Flood在上世纪提出,光看名字就知道似乎可以用在择偶中。首先,我们可以假设题主打算谈 n次荡气回肠的恋爱,你可以选择随时放弃或接受一段感情,但是一旦决定放弃就不能回头再找前男友。那么,怎么样才能选到最优秀的男友呢

稍微想一下你就会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先玩几次,体验一下男生的平均品质,再开始认真选择,一旦出现比前面都优秀的男生就马上留下。

假设作为样品的男人是k个,则在k以内的男人就算是吴彦祖也要选择放弃,然后从k+1开始,一旦出现比吴彦祖更帅的男人(比如我)就终止博弈。那么,k的大小就至关重要了。既不能太小,让人没试出深浅;也不能太大造成选择变少。则公式为

其中n是恋爱次数,i是遇到王子的时刻。

具体的演算在这里不赘述了,直接告诉你答案是

k=n/欧拉数e = n/2.71

比如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决定最多谈30次恋爱,则前面的30/2.71=11次恋爱是练习赛,前11个男友将注定成为你人生实验的小白鼠。从第12个人开始,如果遇到比前面11个好的,就务必要抓住机会了。

看到经济学家们殚精竭虑的为你抛弃屌丝男友找到了理论依据,你是不是觉得劈起腿来姿势都自然了许多?然而你还是太年轻了,恋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男同胞也有对应的决定权。

对于男生,在以前的知乎答案中,我曾经提及在择偶时对美貌,身材和性格内涵的取舍。对于男生,在以前的知乎答案中,我曾经提及在择偶时对美貌,身材和性格内涵的取舍。假如你25岁结婚,则在40岁时和你老婆只在一起15年,至此她的外貌“红利”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接下来到80岁,你们还要共度40年,这40年的幸福则完全取决于她是温柔体贴,还是不断在提醒你她已经把最漂亮的年华交给了你,你需要为此负责。

这里有一个美貌成本的佐证。有经济学家丧心病狂的利用阿里巴巴的内衣产品购买记录做了数据分析,并根据她们在其他领域的开销得出了结论:胸越大的女生越会花钱。所以请珍惜身边的平胸妹子,不仅平但是真,而且还省钱。(这也可能是由于大胸妹子能嫁给有钱的土豪。)

根据上面的理论,女同胞们择偶时不能太早就纠结于是选吴彦祖还是我,男同胞们择偶时需要清楚自己的需求,理智的分析更适合自己的特质。仔细挑选,不要急躁。

我骗你的。残酷的真相是,你不但无法慢慢选,而且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你可能根本找不到对象,最后只能孤独终老或者相亲。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三个理论:禀赋效应 (它的类似理论在心理学上有另一个名字叫达克效应)。这个理论是说人们对自己和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往往产生错误的高估。这是一种认知偏差,也是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这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使人们觉得自己比大多数人优秀,在前文涉及吴彦祖的部分我已经亲自证明了这一点,毕竟我和他的帅大概只能四六开。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幽默有趣?不,你并没有。下图中的虚线部分是人们的实际幽默感,实线部分是人们对自己的感觉。你看,大多数人的自我感觉比实际结果好,而且越无趣的人自我认知的偏差越大。只有当你真的很幽默的时候,你才可能低估自己的幽默,比如我在看到这篇论文之后,就常常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有趣。

就算没有那么幽默,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至少聪明又爱思考?不,你并没有,你看看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甚至觉得自己比那些真正聪明的人更有智慧。而真正聪明的人(第四组)却以为人人都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反而低估了自己。

对自己外貌的认知也有类似情况,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照片怎么那么难看?有没有想过,那或许就是事实。

总而言之,从理论上说,你有极大的可能并没有你自己认为的那么好。所以择偶时如果不断遇挫时,不妨放低标准,否则就会因为对自己行情的错误估算而使得交易始终无法达成。因为在经济学中,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全竞争市场里,你的单身,是必然的并且合情合理的单身。

以上就是一些择偶的经济学解释。至于如何用经济学理论和姑娘聊天,在场面中呲大蜜等等,我猜随着我的退隐,绝技业已绝迹江湖。

References:

1. Bearden, J.N. (2006)."A new secretary problem with rank-based selection and cardinal payoff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50: 58–9.

2. Kruger, Justin; David Dunning.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 -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 (6): 1121–34

3. Morewedge, Carey K.; Giblin, Colleen E.(2015-06-01). 'Explanations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an integrative review'.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9 (6): 339–348.

4. Vikas Shukla.'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Uses Women’s Bra Size To Predict Shopping Habits power?'November 14, 2014 Value Walk Journal

via:温义飞(知乎)

作者:温义飞

文章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08594/answer/69528321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学习使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感谢合作。

------

用数据解决不可能

有哪些经济学理论可以用在谈恋爱上?相关推荐

  1. 鱼塘经济学理论又有新发展!

    鱼塘经济学理论又有新发展! 1:前天一个鱼塘新开张,钓费100块.钓了一整天没钓到鱼,老板说凡是没钓到的就送一只鸡,我很多朋友都去了,回来的时候每人拎着一只鸡,大家都很高兴!觉得老板很够意思!!!-- ...

  2. 《国富论》精髓:亚当·斯密提出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个经济学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

    <国富论>书中的精髓:亚当·斯密提出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个经济学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 我们先来说说<国富论>诞生的背景.<国富论>出版于 ...

  3. 三分钟了解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

    一.时代背景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当时的英国可是欧洲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国,尚且是领先其它国家的工业国.18世纪前期欧陆的法国和的德国,尚停留在幼稚的封 ...

  4. 计算机跨考应用经济学,【干货】学渣谈计算机跨考经济学是怎么复习的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一名二战的考生,去年由于自己是三跨生,同时准备不充分,所以没考上.但是我是个执着的人,所以毅然决然的5月份准备二战,这个时间相对 ...

  5. 读博会改变人的性格吗?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自|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读博二年级中.因为科研底子一般,所 ...

  6. 平凡的80后 不平凡的人生路

    平凡的80后 不平凡的人生路 狭义的80后是指80-89年出生的人. 广义的80后是指80年后出生的人.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以前老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 ...

  7. 关于读写论文的那些神网站

    作为一名小白一个水硕要想快速读论文写论文总是遇到很多问题,大浪淘沙找到你要的信息总是难的,作为一名资深入坑人,就讲讲我遇到的那些坑,顺便告诉大家桥在哪 1.下论文 sci-hub必选,网址在这 (1) ...

  8.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现实·理论·证据 ──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陆 铭* 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 ...

  9. 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理论计算机在物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些经典的学科可能没有太多的变化.事实并非如此.过去,证明(推导)与实验是科学发现中最重要的两个方式,现在计算已经越来越成为科学 ...

最新文章

  1. 量子不可克隆 计算机,量子不可克隆证明及推理
  2. 【alibaba-cloud】sentinel的使用
  3. 作为iOS开发者不得不follow的52人
  4. 数据结构(3) -- 栈和队列
  5. 2018/7/11-纪中某C组题【jzoj1293,jzoj1294,jzoj1295】
  6. 经典 HTML5 Javascript 俄罗斯方块游戏
  7. javaee 中文帮助文档_从中游公司跳槽阿里必知:K8s、Nginx、Redis、微服务面试文档...
  8. Win10蓝屏原因分析记录
  9. 发那科冲压直线搬运机器人_发那科直线七轴软件配置
  10. pycharm新建python文件快捷键_Pycharm快捷键
  11. 【CSS】浅谈 CSS 中常用的相对长度单位 em, rem
  12. VMware | Workstation中如何进入恢复模式(Recovery)?
  13. 关于谷歌浏览器的禁止autoplay政策 - Kaiqisan
  14. 基于Vue+Element Plus实现快速导航
  15. SpringBoot 接口数据加解密技巧
  16. 币圈暴涨暴跌有这五大技巧就够了
  17. Keras Conv1d 参数及输入输出详解
  18. Debian 8桌面安装Nvidia GTX960显卡驱动
  19. 直播 | 企业级应用Service Management Automation X(SMAX)的微服务之路
  20. 手机换号各种绑定账号换解绑记录

热门文章

  1. ASP.NET Core Web API基于RESTFul APIs的集合结果过滤和分页
  2. 程序员修神之路--容器技术为什么会这么流行(记得去抽奖)
  3. 分享一次与SharpDX坑爹Bug刚正面的过程
  4. .Net Core3.0使用gRPC
  5. Ocelot简易教程(二)之快速开始2
  6. .Net Core应用框架Util介绍(一)
  7. 下一个计划 : .NET/.NET Core应用性能管理
  8. 浅析C#中单点登录的原理和使用
  9. [Asp.Net Core轻量级Aop解决方案]AspectCore Project 介绍
  10. Visual Studio 15 Preview 5 发布 大幅提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