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3GPP最新发布的5G NSA标准采用LTE与5G NR新空口双连接(LTE-NR DC)的方式,以4G作为控制面的锚点(同时也为用户面的锚点,可以见下图3),4G基站(eNB)为主站,5G基站(gNB)为从站,并沿用4G核心网。
关键就得从这个“双连接”说起。
3GPP R12版本中提出了LTE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技术,它类似于R10版本提出的LTE-A载波聚合技术,但两者在本质上有不同之处:
①LTE双连接下数据流在PDCP层分离和合并,随后将用户数据流通过多个基站同时传送给用户,而载波聚合下数据流在MAC层分离和合并。

②LTE双连接是发生在不同站点之间的聚合(通常为一个宏基站和一个微基站,两者间通过X2接口相连)。

到了5G时代,由于5G NR是新的无线技术,LTE-NR双连接就是要实现不同无线技术之间的聚合,它与LTE双连接必然是有区别的。
区别在哪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功能扩展。
1 承载分离扩展

双连接引入了MCG(Master Cell Group)和 SCG(Secondary Cell Group)概念,即主从基站分别形成的服务小区簇。在LTE双连接下,R12规定由MCG分离承载,简单点说,就是主站是分离点,下行数据流或者从主站直接传送到手机,或者由主站通过X2接口传送到从站,再传送到手机。
对于5G早期部署,LTE-NR双连接模式下,LTE eNB(4G基站)为主站,gNB(5G基站)为从站,但传统LTE双连接难以满足这种部署方式,主要原因是:
由于5G NR的带宽更大,这就要求支持MCG分离承载的4G基站具备更强的处理和缓冲能力。
因此,为了避免4G基站处理能力的瓶颈,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来的4G基站升级,尽可能地降低设备研发和建网成本,LTE-NR双连接另辟蹊径,规定也可由SCG分离承载,即下行数据流即可从5G从站直接传送到手机,也可由5G从站传送到4G主站,再传送到手机。

▲5G NR非独立组网选项3x
2 独立RRC连接

在LTE双连接中,主站和手机之间建立RRC协议,即RRC消息仅在主站和手机间传送。但主站和从站各自执行无线资源管理(RRM),RRM功能在主站和从站之间通过X2接口交互协同,比如从站分配资源后通过X2接口与主站交互,再由主站将包含从站资源配置的RRC消息发送给手机。
简单的说,手机只能看到唯一来自主站的RRC消息,并且只会回复给主站。
现在,在LTE-NR双连接中,不仅主站和从站各自执行RRM,而且,RRC协议也独立建立于主站和从站与手机之间。
也就是说,从站不再通过X2接口与主站进行RRM交互协同,而是通过RRC消息直接从从站传送到手机。
另外,独立的RRC连接也意味着主站和从站可独立设置RRC测量。
不过,从站不能释放手机的RRC连接,也不能使手机迁移到RRC_IDLE状态,这是因为UE RRC连接和上下文依然由主站存储和管理。
在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相较于4G LTE只有RRC IDLE和RRC CONNECTED两种RRC状态,5G NR引入了一个新状态——RRC INACTIVE。

新引入RRC INACTIVE状态的目的是降低连接延迟、减少信令开销和功耗,以适应未来各种物联网场景。
在RRC INACTIVE状态下,RRC和NAS上下文仍部分保留在终端、基站和核心网中,此时终端状态几乎与RRC_IDLE相同,因此可更省电,同时,还可快速从RRC INACTIVE状态转移到RRC CONNECTED状态,减少信令数量。
3 RRC分集

如上所述,在传统LTE双连接下,仅从主站发送RRC消息,这样做不适用于LTE-NR双连接。
由于5G NR频段更高,早期的5G基站可能主要是以微蜂窝的形式补盲和补热点,在这种情况下,手机与5G基站的距离比4G基站更近,这意味着,当5G从站发送RRC消息时,手机接收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主站的RRC消息可以被复制,并通过主站和从站向手机发送相同的消息,以RRC分集的方式提升手机接收RRC消息的成功率。
此外,除了RRC消息重复发送,在用户面,为了应对5G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场景,在PDCP层上的重复传输方案也在讨论之中。
这种方案以在多个无线链路上传输相同的数据的方式,来提升通信的可靠性。

关于5G NR NSA(非独立组网)相关推荐

  1. 5G标准——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

    5G是未来大势所趋,但4G仍是主流 5G要来了,带着期许的每秒上G的网速. 但对于5G的到来,我们似乎并没有像对当初3G和4G那样殷切地期待. 3G和4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如今这座大厦已经建成, ...

  2. 5G独立组网(SA)和 非独立组网(NSA)

    1. 5G网络部署方式 2. 独立组网与非独立组网 SA 独立组网(SA):5G无线网与核心网之间的NAS信令(如注册,鉴权等)通过4G基站传递,5G可以独立工作: 非独立组网(NSA): 5G依附于 ...

  3. 解读5G非独立组网(NSA)方案

    5G NR架构演进分为: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在2016年3GPP釜山会议上,德国电信提出了12种组网选项.其中选项3/3a/3x.7/7a/7x.4/4a为非独立组网构架,选项2. ...

  4. 5G组网和非独立组网

    5G是未来大势所趋,但4G仍是主流 5G要来了,带着期许的每秒上G的网速. 但对于5G的到来,我们似乎并没有像对当初3G和4G那样殷切地期待. 3G和4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如今这座大厦已经建成, ...

  5. 什么叫组网_5G中,啥是独立组网(SA)与非独立组网(NSA)

    年初,中国移动在北京就已经成功完成业内首个多厂商.多省市的5G SA外场端到端业务验证和带宽测试,顺利实现了首批基于5G SA外场真实环境的多方视频通话.8K全景直播.切片VR等5G业务验证.预计5G ...

  6. 华为高管余承东认为5G非独立组网很快被淘汰,现实会如此么?

    华为近期在国内上市的mate20 X5G手机为全球第一款支持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5G双模手机,因此其消费者BG CEO余承东认为NSA组网会很快被淘汰,可是如果回顾国内的移动通信技术 ...

  7. 5G 非独立组网链路预算公式(笔记)

    目录 一. 无线网 1. 无线覆盖 最大允许路损 : 终端与基站的直线距离 : 单扇区覆盖半径: 本市无线站点规划数: 2. 无线容量 计算单时隙时长 计算上行符号比 计算下行符号比 计算上行理论峰值 ...

  8. 2021-2027全球与中国5G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基础设施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1-2027全球与中国5G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基础设施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国市场5G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基础设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 ...

  9. 2021-2027全球与中国5G非独立组网架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1-2027全球与中国5G非独立组网架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国市场5G非独立组网架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要企业,同时对比北美.欧洲.日本.中国.东南 ...

最新文章

  1. 配置MUX VLAN示例(汇聚层设备)
  2. Part 2 — Making Sense of Smart Contracts
  3. linux命令详解——iostat
  4. 批量读入一个文件夹中文件的数据操作实例
  5. 如何选择程序设计语言
  6. Elastic Jeff Yoshimura:开源正在开启新一轮的创新 | 人物志
  7. 区块链安全-以太坊智能合约静态分析
  8. WORD中如何添加复选框控件?
  9. 波卡生态项目Polkalokr将在Polkastarter进行IDO
  10. 目标检测(三) Fast R-CNN
  11. Raki的读paper小记:SimCSE: Simple Contrastive Learning of Sentence Embeddings
  12. python-小米-句子反转
  13. kaggle之员工离职分析
  14. neko虚拟机对象文档与扩充
  15. 关于大数据,需要你读懂的10个小故事
  16. 【独家】谁是钉钉最大的反对派?
  17. 基于野火stm32指南者的中断函数编写过程总结
  18. 微信小程序自定义表格样式
  19. win10解除usb禁用_win10 禁用了usb设备功能怎么处理
  20.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热门文章

  1. [C#脚本]-荒岛逃生游戏制作
  2. 宏基因组分箱整合工具 DAS Tool从零学起笔记
  3. 2020-2021中国门窗百强榜单正式公布
  4. 历年软考案例分析背景中的明显错误总结(六)
  5. javascript时间处理函数
  6. 快速选择算法-基于快排
  7. 为什么手游服务器一般将登陆服务器和游戏服务器分开?
  8. 什么是loader? (webpack学习篇4)
  9. 高端设计门窗厂家网站搭建模板
  10. 线性八叉树_八叉树模型(体素)分解简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