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竞争力背后的力量支撑。而我国工业目前的现状是,位居世界第一,但却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较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大,这些是工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中国工业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和高价值产品欠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中低端状态。虽然不少中小型制造企业实现了机械化,但仍有很多农业机械装备企业没有达到工业2.0阶段。制造企业整体的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发展不一、参差不齐,中国工业企业急需转型和升级。

一份来自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制造企业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后,其生产成本能够降低10%—15%,大数据对于工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层面的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大数据策略,才能离“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更近一步。

工业大数据发展背景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各国制造业创新战略的实施都是基于工业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并以此为制造系统搭建应用环境。

“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没有大数据就一定不能达到吗?美林工业大数据业务总监李琼接受数据猿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工业大数据不是一切,有了工业大数据不一定就可以做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大数据,实现智能制造就会比较困难。换句话说,工业大数据是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先进制造企业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还能够形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主动反馈机制,为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整体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可行路径,同时能够提升产品服务价值,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新途径。

从数据来源方面看,工业数据源愈来愈丰富,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机器设备数据和外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指传统工业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系统产生的数据,如ERP、MES等。机器设备数据来源于工业生产线设备、机器、产品等方面,多由传感器、设备仪器仪表产生。外部数据是指来源于工厂外部的数据,主要包括互联网市场、环境、客户、政府、供应链等外部环境产生的信息和数据。

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超算科技HPC事业部总监丁峻宏认为,如今工业企业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环节,很多工具软件和流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这样就可以记录海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将发生一些转变,工厂生产完产品以后,后期还要关注其运维、维修情况,传统制造业在向服务化转变。另外,在企业生产各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工业大数据的应用

发展大数据是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大数据,对工业企业起到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冷静思考,坚持以业务应用为驱动,才能最大化实现数据价值。

其中,工业大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三大关键问题需要企业关注:

一,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仍然存在问题,例如2014年某大型机车企业ERP系统中有近20%物料存在“一物多码”问题;

二,多源数据关联问题。针对装备物联网数据和外部互联网数据,可以根据其绑定的物理对象(零部件或产品)与相应的BOM节点相关联,从而以BOM为桥梁,关联3个不同来源的工业大数据;

三,大数据系统集成问题。工业大数据来源广泛,并且装备物联网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外部互联网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都要与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化数据)进行集成,因此要重构数据支撑平台,甚至替换“旧”系统。

美林工业大数据业务总监李琼告诉数据猿记者,在工业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提供信息决策支持,在产品的生产流程、上游供应链、产品质量、生产管理控制、研发设计、下游供应链、远程维修维护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

1,生产流程:有些企业在各生产环节的状态并非最优,导致开机率不高。为了提高产品生产线的运转效率,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和收益;

2,上游供应链:在工业领域上游供应链中,如果产品零部件生产过多,不仅会产生大量库存,还会占用企业现金流,资产产生损失。大数据可以帮其预测订单量,降低产品库存压力和生产成本;

3,产品质量:以某企业为例,以前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为95%,存在一定量不合格产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找出产品不合格的生产环节和原因,从而改善生产流程或原材料;

4,生产管理控制:很多大型制造企业有多条产品生产线,从企业核心管理角度来看,把不同工厂的产品数据汇集在一起,用可视化分析方式呈现给核心管理层,帮助其调整企业的生产安排和生产策略,大数据在里面能够起到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作用;

5,研发设计: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很多企业的研发设计不成体系和流程,很多设计图纸的数据化程度不高,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知识有效积累。当企业招募新工程师后,可以通过以往设计数据,接受新的工作知识和任务。

6,下游供应链:即在产品生产完以后,给到客户的环节。对于大中型制造企业来说,当客户下完订单以后,可以积累产品备料时间、出库时间、物流公司等数据,让客户知道订单状态。从下游供应链来说,这也是对制造企业的提升;

7,远程维修维护:在产品售后服务和产品改进过程中,利用传感器、互联网产生的数据,将产品故障实时诊断变为现实。以工程机械中的液压系统为案例,当企业的液压系统油缸密封套出现腐蚀故障后,可以依据信息系统记录的液压系统维修历史数据,比对相关状态工况数据(装备物联网数据),以及引入互联网上的历年工程建设数据,推断出密封套腐蚀故障的主要诱因。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以上工业场景中,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技术优势和抢占市场先机,为企业创造价值。宝信软件项目总监王奕表示,在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价值、价格是永恒的话题。在利用大数据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要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可持续的控制产品成本。

另外,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必然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搭建用户画像,得知用户心理,企业做产品时才能快速做出决策,提供给客户高品质的产品。同时,通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够柔性生产、组织产品,满足整个产业链的需求,才能提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工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竞争力背后的力量支撑。而我国工业目前的现状是,位居世界第一,但却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较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大,这些是工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中国工业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和高价值产品欠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中低端状态。虽然不少中小型制造企业实现了机械化,但仍有很多农业机械装备企业没有达到工业2.0阶段。制造企业整体的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发展不一、参差不齐,中国工业企业急需转型和升级。

一份来自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制造企业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后,其生产成本能够降低10%—15%,大数据对于工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层面的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大数据策略,才能离“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更近一步。

工业大数据发展背景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各国制造业创新战略的实施都是基于工业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并以此为制造系统搭建应用环境。

“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没有大数据就一定不能达到吗?美林工业大数据业务总监李琼接受数据猿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工业大数据不是一切,有了工业大数据不一定就可以做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大数据,实现智能制造就会比较困难。换句话说,工业大数据是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先进制造企业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还能够形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主动反馈机制,为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整体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可行路径,同时能够提升产品服务价值,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新途径。

从数据来源方面看,工业数据源愈来愈丰富,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机器设备数据和外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指传统工业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系统产生的数据,如ERP、MES等。机器设备数据来源于工业生产线设备、机器、产品等方面,多由传感器、设备仪器仪表产生。外部数据是指来源于工厂外部的数据,主要包括互联网市场、环境、客户、政府、供应链等外部环境产生的信息和数据。

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超算科技HPC事业部总监丁峻宏认为,如今工业企业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环节,很多工具软件和流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这样就可以记录海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将发生一些转变,工厂生产完产品以后,后期还要关注其运维、维修情况,传统制造业在向服务化转变。另外,在企业生产各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工业大数据的应用

发展大数据是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大数据,对工业企业起到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冷静思考,坚持以业务应用为驱动,才能最大化实现数据价值。

其中,工业大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三大关键问题需要企业关注:

一,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仍然存在问题,例如2014年某大型机车企业ERP系统中有近20%物料存在“一物多码”问题;

二,多源数据关联问题。针对装备物联网数据和外部互联网数据,可以根据其绑定的物理对象(零部件或产品)与相应的BOM节点相关联,从而以BOM为桥梁,关联3个不同来源的工业大数据;

三,大数据系统集成问题。工业大数据来源广泛,并且装备物联网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外部互联网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都要与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化数据)进行集成,因此要重构数据支撑平台,甚至替换“旧”系统。

美林工业大数据业务总监李琼告诉数据猿记者,在工业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提供信息决策支持,在产品的生产流程、上游供应链、产品质量、生产管理控制、研发设计、下游供应链、远程维修维护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

1,生产流程:有些企业在各生产环节的状态并非最优,导致开机率不高。为了提高产品生产线的运转效率,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和收益;

2,上游供应链:在工业领域上游供应链中,如果产品零部件生产过多,不仅会产生大量库存,还会占用企业现金流,资产产生损失。大数据可以帮其预测订单量,降低产品库存压力和生产成本;

3,产品质量:以某企业为例,以前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为95%,存在一定量不合格产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找出产品不合格的生产环节和原因,从而改善生产流程或原材料;

4,生产管理控制:很多大型制造企业有多条产品生产线,从企业核心管理角度来看,把不同工厂的产品数据汇集在一起,用可视化分析方式呈现给核心管理层,帮助其调整企业的生产安排和生产策略,大数据在里面能够起到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作用;

5,研发设计: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很多企业的研发设计不成体系和流程,很多设计图纸的数据化程度不高,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知识有效积累。当企业招募新工程师后,可以通过以往设计数据,接受新的工作知识和任务。

6,下游供应链:即在产品生产完以后,给到客户的环节。对于大中型制造企业来说,当客户下完订单以后,可以积累产品备料时间、出库时间、物流公司等数据,让客户知道订单状态。从下游供应链来说,这也是对制造企业的提升;

7,远程维修维护:在产品售后服务和产品改进过程中,利用传感器、互联网产生的数据,将产品故障实时诊断变为现实。以工程机械中的液压系统为案例,当企业的液压系统油缸密封套出现腐蚀故障后,可以依据信息系统记录的液压系统维修历史数据,比对相关状态工况数据(装备物联网数据),以及引入互联网上的历年工程建设数据,推断出密封套腐蚀故障的主要诱因。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以上工业场景中,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技术优势和抢占市场先机,为企业创造价值。宝信软件项目总监王奕表示,在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价值、价格是永恒的话题。在利用大数据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要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可持续的控制产品成本。

另外,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必然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搭建用户画像,得知用户心理,企业做产品时才能快速做出决策,提供给客户高品质的产品。同时,通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够柔性生产、组织产品,满足整个产业链的需求,才能提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智能制造:有大数据不一定能成,但没有一定不能成相关推荐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大数据与智能制造融合应用

    5月5日,"2017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峰会以"数据驱动创新 融合引领变革"为主题,围绕工业大数据展开分享与交流.中国科学 ...

  2. 徐宗本院士:智能制造的大数据机遇与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 作为一个数学家,用现在的话讲,应该是一个数据科学家.今天,我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从基础上演讲.在听了各位领导致辞和专家演讲后,我讲两个观点: 第一,我非常欣赏萧山区 ...

  3. 【观察】从鞍钢数字化转型升级,看如何打造智能制造数据坚实底座?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过去几年,随着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逐步完成,钢铁行业逐步由规模性调整进入质量效益性调整的新阶段,同时行业由增量竞争逐渐进入存量竞争,低成本.高效率和优质服务以及 ...

  4. 【智能制造】李培根院士45页PPT解读「数据.互联.智能」

    来源:数字化企业 授权 产业智能官 转载. ◎文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以下精彩PPT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e-works承办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制造业+ ...

  5. MES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呼唤新理念

    智能制造如火如荼的开展,MES系统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众多品牌的MES系统.但因MES定义的不严谨,导致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影响了用户的正确抉择.基于以上现状,分析了MES市场乱象 ...

  6. 【MES】智能制造背景下MES的发展方向

    精准化.精细化.协同化是MES的重要特点,否则生产无法高效.高质的运行.那种通过凭经验.靠感觉进行计划制订.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称之为MES,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名不副实的. 在MES定义不严谨,理念不 ...

  7. 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战略性的技术趋势,是实现信息物理融合的有效手段.智能制造是多技术集成创新的产物,如何深入理解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的关系与趋势,正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数字孪生在智能 ...

  8. 数字化?智能化?中国企业智能制造现状究竟如何 李炳积 工信头条 昨天

    来源:先进制造业 各国智能制造现状 30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各国从早期侧重于智能设计的数值模型和离线模型,发展到以智能制造过程优化为目标在线智能系统,从传统行业进军新兴行业.欧美技术基础较好,对高端 ...

  9. 破局智能制造的 9 个场景 | 战略地图

     关注ITValue,看企业级最新鲜.最价值报道! 向数字化的智能制造要生产力,是各国应对产业升级转型的共同选择.基于深耕制造行业七年的成功实践,阿里云对于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提炼了九大场景,以及对应 ...

  10. 开启工业新时代,OFweek 2019智能制造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

    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工厂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挑战,而消费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并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行业正在呼唤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而落后的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 ...

最新文章

  1. 特征选择之嵌入法、嵌入法、排列重要性
  2. jquery easy drag
  3. unity能连jsp吗_Unity3D与JSP TomCat服务器传递数据和文件( 一 ) 建立Java服务器
  4. OpenGL Compute Shader Image Processing计算着色器图像处理的实例
  5. 微信浏览器打开网页被拦截了?Mindjump快速解决微信屏蔽网址用户打不开的难题...
  6. C# 线程问题之死锁
  7. P2756,ssl2601-飞行员配对问题【网络流24题,最大匹配,dinic】
  8. python求商和余数 考虑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_python面试题
  9. Java实现DFA算法敏感词过滤
  10. 饿了么UI库--Vue开发必备神器--让你轻松设计出好看的页面
  11. 快速制作index.html,介绍一个h5快速制作平台鲁班H5
  12. webpack output.publicPath
  13. 树形动态规划(树状DP)小结
  14. 【邮件处理】邮件eml文件解析
  15. (适配方案总结)客户薅公司两台ipad,我还要给做适配?
  16. [USACO 4.2.2] The Perfect Stall 完美的牛栏
  17. 淘宝店铺将导航和店招修改成通栏
  18. 循环神经网络-高级篇RNN Classifier
  19. 免费银行卡验证API接口
  20. 现代企业管理——【ERP管理】

热门文章

  1. 2020数学建模高教社杯建模思路笔记
  2. python dataframe打乱行
  3. Eclipse JDT--ASTParser介绍
  4. 职场必杀技之思辨能力
  5. unity videoplayer视频播放无声音
  6. arduino新手入门详细教程系列之《Ⅰ:初识Arduino》
  7. H3CSE园区-组播转发机制
  8. 网速被限制?不存在的-破解网络限速
  9. 常用的35个Linux命令合集
  10. [技巧]用js生成日志文件、获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