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I网络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即开放系统互联

1.1 OSI的七层划分

OSI的七层划分,是人为的一种划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七层划分,自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现层、应用层

  • 物理层

    物理层就是布线、光纤、网卡和其他用来将两台网络通信设备连在一起的东西。网关工作在这一层!这层传输的数据是bite流。

    其作用有:

    • 0)定义物理设备的标准,如:网线的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 1)提供数据传输的通路

    • 2) 传输bite流的数据

  •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帧数据,所采用的协议是Ethernet协议,即以太网协议。Ethernet协议将一组电信号称为一个数据包,即帧!帧由帧头、帧数据、帧尾构成。交换机工作在这一层!该层传输的数据是帧。

    帧头包括:

    • 发送者地址
    • 接收者地址
    • 数据类型

    其作用:

    • 1)封装成帧,即实现如何格式化数据
    • 2) MAC寻址
  • 网络层

    网络层采用ip协议,其有一个ip地址,表一个网络子网。路由器工作这一层!这层传递的数据包。

    其作用:

    • 0)将网络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 1)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 2)路径选择及中继

    • 3)网络连接与重置,报告不可恢复的错误

  • 传输层

    提供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端口的范围为065535,01023为系统占用端口。端口即应用程序与网卡关联的编号。

    采用的协议有: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协议,可靠传输,包长没有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在分割。

    UDP协议,不可靠传输,报头部分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65535,正好放进一个IP数据包。

  • 会话层

    作用:建立、管理 、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和数据交换。

  • 表现层

    作用:获取数据并格式以供网络通信使用

  • 应用层

    该层使用的http协议。

    作用: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存在数据的封装和拆包过程。

2、TC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2.1、TCP的特点

  • 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
  • 将应用层的数据流分割成报文段并发送给目标节点的TCP层
  • 数据包都有序号,对方收到则发送ACK确认,未收到则重传
  • 使用校验和来检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有误

2.2、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 第一次握手:A客户进程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首部的同步位SYN=1,初始序号seq=x),(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此时TCP客户进程进入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
  • 第二次握手:B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建立连接,则向A发送确认,在确认报文段中(SYN=1,ACK=1,确认号ack=x+1,初始序号seq=y),TCP服务器进程进入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
  • 第三次握手:TCP客户进程收到B的确认后,要向B给出确认报文段(ACK=1,确认号ack=y+1,序号seq=x+1)(初始为seq=x,第二个报文段所以要+1),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TCP连接已经建立,A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当B收到A的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

简单描述TCP的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1)数据,携带seq=x到服务器,此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后,服务端确定客户端的SYN包,向客户端发送SYN+ACK包数据(SYN=1,ACK=1),携带seq=y,ack=x+1(确认编号=发送过来数据的seq+数据长度+1),此时服务端进入SYN_RECV状态;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的SYN+ACK包后,向服务器发送ACK包数据(ACK=1),携带ack=y+1,此时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收到后也将进入ESTABLISHED状态,此时三次握手完成。
2.2.1 TCP三次握手中存在的问题
2.2.1 SYN Flood攻击

SYN Flood 攻击:

TCP连接建立时,客户端通过发送SYN报文发起向处于监听状态的服务器发起连接,服务器为该连接分配一定的资源,并发送SYN+ACK报文。对服务器来说,此时该连接的状态称为半连接(Half-Open),而当其之后收到客户端回复的ACK报文后,连接才算建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服务器一直没有收到ACK报文(比如在链路中丢失了),服务器会在超时后重传SYN+ACK。

如果经过多次超时重传后,还没有收到, 那么服务器会回收资源并关闭半连接,仿佛之前最初的SYN报文从来没到过一样!

这看上一切正常,但是如果有坏人故意大量不断发送伪造的SYN报文,那么服务器就会分配大量注定无用的资源,并且从backlog的意义 中可知,服务器能保存的半连接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当服务器受到大量攻击报文时,它就不能再接收正常的连接了。换句话说,它的服务不再可用了!这就是SYN Flood攻击的原理。

SYN Cookie技术可以让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时,不分配资源保存客户端信息,而是将这些信息保存在SYN+ACK的初始序号和时间戳中。对正常的连接,这些信息会随着ACK报文被带回来。

2.3、TCP数据传输

建立连接后,两台主机就可以相互传输数据了。如下图所示:

上图给出了主机A分2次(分2个数据包)向主机B传递200字节的过程。首先,主机A通过1个数据包发送100个字节的数据,数据包的 Seq 号设置为 1200。主机B为了确认这一点,向主机A发送 ACK 包,并将 Ack 号设置为 1301。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到达,目标机器在收到数据包(包括SYN包、FIN包、普通数据包等)包后必须立即回传ACK包,这样发送方才能确认数据传输成功。

此时 Ack 号为 1301 而不是 1201,原因在于 Ack 号的增量为传输的数据字节数。假设每次 Ack 号不加传输的字节数,这样虽然可以确认数据包的传输,但无法明确100字节全部正确传递还是丢失了一部分,比如只传递了80字节。因此按如下的公式确认 Ack 号:Ack号 = Seq号 + 传递的字节数 + 1与三次握手协议相同,最后加 1 是为了告诉对方要传递的 Seq 号。

2.4、TCP的四次挥手

  • 1)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客户端单方面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 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 2)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端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器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要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 3)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 4)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 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就进入了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客户端的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P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 6)**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P后,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挥手过程简述:

  •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一个FIN包(FIN=1),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的数据传送,并携带一个序列号seq=u,此时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终止等待1状态)
  •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客服端发送的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ACK=1)给客服端,并携带ack=u+1(确认编号)、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关闭等待)状态
  • 第三次挥手,服务待最后报文发送完毕后,向客服端发送一个FIN+ACK包(FIN=1,ACK=1),用来关闭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数据传送,并携带一个序列号seq=w、确认序列号ack=u+1,此时服务器进入LAST_ACK(最后确认)状态
  • 第四次挥手,客服端收服务器发送的FIN+ACK包后,客服端进入TIME_WAIT(时间等待)状态,并向服务器发一个ACK(ACK=1),并携带一个确认编号ack=w+1,序列号seq=u+1。服务器收到ACK包后,进入CLOSE状态,断开TCP连接。客服端经过2*MSL(2个最长报文生存时间)后,进入CLOSE状态,断开TCP连接。

常见面试题
【问题1】 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答:因为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

【问题2】 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答:虽然按道理,四个报文都发送完毕,我们可以直接进入CLOSE状态了,但是我们必须假象网络是不可靠的,有可以最后一个ACK丢失。所以TIME_WAIT状态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在Client发送出最后的ACK回复,但该ACK可能丢失。Server如果没有收到ACK,将不断重复发送FIN片段。所以Client不能立即关闭,它必须确认Server接收到了该ACK。Client会在发送出ACK之后进入到TIME_WAIT状态。Client会设置一个计时器,等待2MSL的时间。如果在该时间内再次收到FIN,那么Client会重发ACK并再次等待2MSL。所谓的2MSL是两倍的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MSL指一个片段在网络中最大的存活时间,2MSL就是一个发送和一个回复所需的最大时间。如果直到2MSL,Client都没有再次收到FIN,那么Client推断ACK已经被成功接收,则结束TCP连接。

【问题3】 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

答: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S和C之间的通信,假定C给S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S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 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S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C在S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S 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S建立什么样的序列号,C甚至怀疑S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C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发来的任何数据分 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S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问题4】 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TCP还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显然,客户端如果出现故障,服务器不能一直等下去,白白浪费资源。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端的请求后都会重新复位这个计时器,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两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秒钟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

OSI网络模型及TCP简介相关推荐

  1. OSI网络模型与TCP/IP协议族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 ...

  2. OSI网络模型,IO模型,BIO模型,NIO模型,AIO模型,TCP/IP协议

    文章目录 一.OSI网络模型 1.1.网络的7层架构 1.1.1.七层架构的网络图 1.1.2 七层架构的功能和作用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 ...

  3. OSI七层网络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介绍

    1.OSI七层网络模型介绍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 ...

  4. 网络模型——OSI模型与TCP/IP模型

    文章目录 一.OSI七层模型 二.TCP/IP协议 五层体系 三.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的区别 四.`TCP/IP`五层协议的通信方式 OSI模型与TCP/IP模型 对比如下: ...

  5. 网络编程知识预备(1) ——了解OSI网络模型

    参考:简单了解OSI网络模型 作者:丶PURSUING 发布时间: 2021-03-18 20:07:09 网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42824/artic ...

  6. nginx的4层和7层代理的区别(附OSI网络模型)

    目录 问题现象: 问题分析: 代理原理: 总结: 拓展: 问题现象: 最近在复习nginx的时候看到一个面试题:         nginx的4层和7层代理的区别? 问题分析: 4层和7层指的是什么呢 ...

  7. 【详细七层】OSI 网络模型,七层网络模型

    OSI 网络模型 在讲到Nginx负载均衡的时候,其实Nginx是七层负载均衡,后续我们还会涉及到LVS,是四层负载均衡,七层和四层是什么概念呢?这就必须提到网络模型.网络模型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的一部分 ...

  8.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 一.分层思想 1.分层背景 由于各个计算机厂商都采用私有的网络模型,因此给通信带来诸多麻烦,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 ...

  9.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比较研究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比较研究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比较研究 摘要: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是网际互联中的两个重要协议体系.本文从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协议体系的产生 ...

最新文章

  1. linux写命令时方便的快捷键以及Vim必备命令
  2. java聊天程序源代码_java聊天程序源代码
  3. 第三十二讲 ASP.NET网络打印
  4. c语言24点程序,C语言24点问题
  5. 基本权限管理框架,开通淘宝支付
  6. 更新整理本人所有博文中提供的代码与工具(Java,2013.11)
  7. 谷歌guava_Google Guava v07范例
  8. WebMagic爬取58同城租房数据
  9. 21天学通Visual.Basic pdf
  10. 计算机网络 --- 数据链路层CSMA/CD协议
  11. 飞秋官方下载 访问我博客也有近一半的用户
  12. 基于JAVA+SpringMVC+Mybatis+MYSQL的在线问卷答题系统
  13. html网页设计需求分析,网页设计需求分析方法
  14. php 精准定位到街道,ip地址查询精确到街道_ip查询详细地址带地图
  15. 大学机器人类公选课(ROS机器人高效编程)申请表、大纲、部分教案、进度表等材料分享
  16. 西威变频器avo下载调试资料_小白妙招 | G120/G120C 变频器模拟量断线速度保持
  17. 51定时器PWM调节
  18. Google Docs 简介
  19. win7右键计算机死机,win7系统右键死机的解决方法
  20. Java提取身份证照片数据,so easy

热门文章

  1. Openstack组件部署 — Networking service_安装并配置Controller Node
  2. RiskCloud-基于Markov算法精准的SIL验证模块
  3. 渐变 -- QBrush
  4. python josn文件
  5. GoAccess日志分析工具,适用于Nginx/Apache/IIS 等
  6. 台湾与大陆编程术语对照表(一)
  7. 传统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挑战
  8. OrangePi PC 玩Linux主线内核踩坑之旅(三)之设置静态IP地址
  9. 5.7 维吉尼亚密码(project)
  10. 批量检测商品是否下架,批量查询商品信息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