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 的基础配置命令 - 创建Vlan

创建Vlan

[Huawei] vlan vlan-id

通过此命令创建VLAN并进入VLAN视图,如果VLAN已存在,直接进入该VLAN的视图。
vlan-id是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4094。

[Huawei] vlan batch {vlan-id1[to vlan-id2]}

通过此命令批量创建VLAN。其中:
batch:指定批量创建的VLAN ID。
vlan-id1:表示第一个VLAN的编号。
vlan-id2:表示最后一个VLAN的编号。


Access 接口的基础配置命令

1. 配置接口类型

[Huawei-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接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

2.配置Access接口的缺省VLAN

[Huawei-Ethernet0/0/1] port default vlan vlan-id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接口的缺省VLAN并同时加入这个VLAN。
vlan-id:配置缺省VLAN的编号。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4094。


Trunk 接口的基础配置命令

1.配置接口类型

[Huawei-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trunk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接口的链路类型为Trunk。

2.配置Trunk接口加入指定VLAN

[Huawei-Ethernet0/0/1]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vlan-id1[to vlan-id2]|all}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Trunk类型接口加入的VLAN。

*3.配置Trunk接口的缺省VLAN

[Huawei-Ethernet0/0/1] port trunk pvid vlan vlan-id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Trunk类型接口的缺省VLAN。 默认为VLAN 1


Hybrid 接口的基础配置命令

1.配置接口类型

[Huawei-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hybrid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接口的链路类型为Hybrid。

2.配置Hybrid接口加入制定VLAN

[Huawei-Ethernet0/0/1]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vlan-id1[to vlan-id2]}|all}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Hybrid类型接口加入的VLAN,这些VLAN的帧以Untagged方式通过接口。

[Huawei-Ethernet0/0/1] port hybrid tagged vlan {{vlan-id1[to vlan-id2]}|all}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Hybrid类型接口加入的VLAN,这些VLAN的帧以Tagged方式通过接口。

*3.配置Hybrid接口的缺省VLAN

[Huawei-Ethernet0/0/1] port hybrid pvid vlan vlan-id

在接口视图下,配置Hybrid类型接口的缺省VLAN。


VLAN的基础配置命令 - MAC地址与Vlan

1.关联MAC地址与VLAN

[Huawei-vlan10] mac-vlan mac-address mac-address[mac-address-mask|mac-address-mask-length]

通过此命令配置MAC地址与VLAN关联。
mac-address:指定与VLAN关联的MAC地址。格式为H-H-H。其中H为4位的十六进制数,可以输入1~4位,如00e0、fc01。当输入不足4位时,表示前面的几位为0,如:输入e0,等同于00e0。MAC地址不可设置为0000-0000-0000、FFFF-FFFF-FFFF和组播地址。
mac-address-mask:指定MAC地址掩码。格式为H-H-H,其中H为1至4位的十六进制数。
mac-address-mask-length:指定MAC地址掩码长度。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48。

2.使能MAC地址与VLAN

[Huawei-vlan10] mac-vlan enable

通过此命令使能接口的MAC VLAN功能


验证配置

[Huawei] display vlan

【HCIA】实验笔记-VLAN相关推荐

  1. 【Packet Tracer 实验笔记5】

    [测试目的] 1.拓扑配置:交换机为各个VLAN提供统一的Trunk链路实现VLAN成员的跨交换机通信 2.实验目的:了解跨交换机VLAN的内部主机之间通信机制 3.测试方法:PC3 ----ping ...

  2. Cisco VTP protocol   实验笔记

    Cisco  VTP protocol    实验笔记 实验目标: 使用vtp(vlan trunk protocol 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实现交换机之间相互传递vlan信息.实现vlan的统一配置及 ...

  3. BUAA 计网实验笔记 3

    BUAA 计网实验笔记 3 -第三周网络层实验 这周实验还是挺繁琐的,尤其是VLAN间通信,重点理解一下.要不然你可能也像我一样,实验4小时 实验(1) ARP分析 ARP协议是用来建立mac地址和i ...

  4. Openstack实验笔记

    Openstack实验笔记 制作人:全心全意 Openstack:提供可靠的云部署方案及良好的扩展性 Openstack简单的说就是云操作系统,或者说是云管理平台,自身并不提供云服务,只是提供部署和管 ...

  5. 深度学习入门教程UFLDL学习实验笔记三:主成分分析PCA与白化whitening

     深度学习入门教程UFLDL学习实验笔记三:主成分分析PCA与白化whitening 主成分分析与白化是在做深度学习训练时最常见的两种预处理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我们用的很多的降维的一种手段,通 ...

  6. 深度学习入门教程UFLDL学习实验笔记一:稀疏自编码器

     深度学习入门教程UFLDL学习实验笔记一:稀疏自编码器 UFLDL即(unsupervised featur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这是斯坦福网站上的一篇 ...

  7. 考oracle ocm,Oracle数据库OCM考试系列教程与总结_OCM考试实验笔记

    oracle数据库OCM考试系列教程与总结_OCM考试实验笔记 以下包括OCM考试系列的文章,在以下各章节中基本的内容都已经涉及到,在这些文章中,将对之前的OCM考试系列文章进行汇总,对一些之前没提到 ...

  8. 实验三——vlan间路由

    实验三--vlan间路由 主机1配置ip地址192.168.30.1 主机2的ip地址192.168.40.1.   创建vlan30和40,让主机1在vlan 30,主机2在vlan40.之后进入接 ...

  9. CS144 lab4 计算机网络实验 笔记

    CS144 lab4 计算机网络实验 笔记 介绍 本实验中,我们将组合TCP sender和TCP receiver实现一个完整的TCP connection TCP是全双工连接,所以两方可以同时接收 ...

最新文章

  1. Windows Server 2012
  2. mysql 和 mongo db 语法对比
  3. ionic项目相关的操作命令
  4. ubuntu java 全屏显示_java 在ubuntu下实现全屏,上面的状态栏依然显示。如下图,不想要上面的状态栏...
  5. createjs中shape的属性regX和regY
  6. VB6的后期绑定和前期绑定
  7. ElasticSearch Group by Multi Field,多字段聚合
  8. 数据结构——第十章 排序
  9. 布客·ApacheCN 编程/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2020.1
  10. python批量生成excel文件_实例1:用Python自动批量生成Excel档物料标签
  11. 什么是无线网桥?全方位解析无线网桥及应用场景
  12. 重装系统后必装的5大软件,让你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13. 连接 HTTPS 证书二三事
  14. Linux 设备树(Device Tree)简介
  15. JAVA安卓4.4.4_Android源码4.4.4_r1下载和编译
  16. 抽油烟机CCC认证介绍以及CCC认证申请
  17. Vue动态加载ECharts图表数据小结
  18. USB Mass Storage 6.7 The Thirteen Cases章节的理解
  19. 不少专车司机考虑退出
  20. 《Android Studio实战 快速、高效地构建Android应用》--二、在Android Studio中编程

热门文章

  1. MATLAB机器人工具箱 1
  2. PyMC3 - GLM之分层线性回归
  3. 通过ssh代理连接内网MySQL
  4. 最短路算法(Floyd,Dijkstra,.Bellman-Ford)
  5. 成语答题小程序运营系列二
  6. 【Leetcode】997. Find the Town Judge(找到小镇法官) - 社会名流问题
  7. 屏蔽ViewPager的左右滑动和切换时的滚动动画
  8. echo -n 和 echo -e 参数意义
  9. 用批处理bat mklink 创建软连接
  10. 《Qua Vadis, Action Recognition? A New Model and the Kinetics Dataset》论文解读之Two-Stream I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