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自1912年由韦特海墨(M,Wetheimer)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苛勒(K,Kohler)和考夫卡(K,Koffka)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格式塔理论是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理论之一。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

  理论的创始人与解决的问题:

  

 

  Wolgang Köhler:
  Why do we see some things as foreground and others as background?
  为什么我们在观看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当做前景,其余部分当做背景?

  Kurt Koffka:
  How is it possible that we can distinguish shapes?
  为什么我们能区分形状?

  Max Wertheimer:
  What’s a good shape?
  什么形状是好的?

  All:
  How do we see consistency of things?
  我们怎样看待事物的一致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那我们如何组合处理事物,以服从格式塔的结论呢?

  创始人们提出了五项法则:
  Proximity (接近)
  Similarity (相似)
  Closure (闭合)
  Continuity (连续)
  Simplicity (简单)

 

接近

  接近强调位置,实现统一的整体。正如下图所呈现的,当你第一眼看到10条白色竖线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把它们知觉为5组双竖线,接近的每两条线由于接近,眼脑会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设计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可以说接近是实现整体的最简单常用的法则

 

相似

  相似,听起来跟接近非常类似,但是他们确实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接近强调位置,而相似则强调内容。人们通常把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性(如形状、运动、方向、颜色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请看下图,你会怎样判断下面竖线之间的关系呢?他们好像是塞进去的一样,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从颜色上我们已经把他们作为单独的整体,跟白色线条区分开来。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黄色线条与白色线条位置上是接近的,也是相似的,但是通过颜色变化很清楚的区分了不同的内容,而且我们很容易关注黄色线条。因此,相似中的逆向思维是获取焦点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在导航强调信息部分属性的设计上有着广泛地应用。提供以下例子供大家参考。

 

闭合

  闭合可以实现统一整体,这不难理解。但是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去观察和思考,就是不闭合时候也会实现统一的整体,更确切的说,这种现象是一种不完全的关闭。这些图形与设计给人以简单,轻松、自由的感觉。所以,完全的闭合是没有必要的

 

连续性

  连续理解起来是很简单的,但连续却解决了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找到非常微小的共性将两个不同的环连接成一个整体。如下图中的字母H和叶子,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图形。但即使这样还是可以通过横线和叶脉这个非常微小的共性连接成一个整体。

 

简单

  简单可以说是设计的目标。实现简单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都在简单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The laws of simplicity》是豆瓣里推荐人气很高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看。

  那么究竟我们如何做到简单呢?习惯的做法是删除、重组、放弃、隐藏。对于原本内容就很少的设计,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我们经常要面对的,却是一些内容非常复杂的问题,正如一个充满数据的表格,我们应该如何一步一步的把它简单化呢?如下图:

  腾讯产品中也有简单化的案例可以参考,如QQ商城、腾讯网等内容信息内容丰富的网站。

 

  通过例子可以发现,这5项法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简单更像是追求的目标,而接近、相似、关闭和连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另外,格式塔学派后来还总结了更多的关于知觉的法则,如图形-背景感知,对称性,尺寸恒定律等等等,超过了100条。

格式塔心理学5项法则的学习与思考相关推荐

  1. [转]格式塔心理学5项法则的学习与思考

    格式塔理论自1912年由韦特海墨(M,Wetheimer)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苛勒(K,Kohler)和考夫卡(K,Koffka)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 ...

  2. 探索格式塔心理学法则:打造令人愉悦的界面设计!

    人的大脑总是倾向于通过以往的经验或视觉模式来理解.感知这个世界,并将这些信息连接起来.例如:天空中出现的一团"怪异"的云朵,我们会将其看作成某种动物或某个熟悉的物体. 那么,为什么 ...

  3. 格式塔心理学在UI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为"完形"."整体".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诞生于德国.它以反对冯特的 ...

  4.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和基本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和基本观点 格式塔学派(德语:Gestalt theorie)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魏特海默(M.Wetheimer,1880~1943).苛勒(W.koh ...

  5. 翻译:审美体验的8项法则(8 Laws of Artistic Experience)

    引言 原视频链接:8 Laws of Artistic Experience - YouTube Review of Ramachandran and Hirstein's publication o ...

  6. 成功运营一款 iPhone 应用的六项法则

    成功运营一款 iPhone 应用的六项法则 2010-10-22 16:30 0评论 阅读数:2134 单独窗口打印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昨天下午,Tapulous 联合创始人 CEO Bart Decr ...

  7. 朋友间相处的七项法则

    原帖地址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446559.html 朋友间相处的七项法则 2009-03-23 16:43:51 归档在 杂谈 | 浏览 7013 次 |  ...

  8. 心理学之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1.心理学之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的定义 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 舒适区(comfort-zone), 学习区(stretch-zone), 和恐慌区(stress-z ...

  9. 高端人脉圈子里的10项法则和10大相处秘诀

     一.十大相处秘诀 第一大秘诀:拥有大人物的思想 首先,是你的思想境界和阅历已经达到可以和他们沟通的水平,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这也说明了不断充实自己内存的重要性. 第二大秘诀:进入大人物的环境 你 ...

最新文章

  1. 多线程学习-基础(四)常用函数说明:sleep-join-yield
  2. C语言 malloc动态申请内存,存放数组
  3. vue点击弹窗自动触发点击事件的解决办法
  4. 从其他文件夹导入文件
  5. 【CSS】Table样式
  6. 数据血缘关系图 工具_如何在论文中画出漂亮的插图?用它!丨城市数据派
  7. vscode中vue-cli项目es-lint的配置
  8. Hadoop2.2.0中HDFS的高可用性实现原理
  9. 创建图表_三种建立Excel图表的方法,谁用谁知道
  10. html限制显示字数其余用...代替,html实现钝角效果;html实现限制一行字数的显示,超出的部分用省略号(....)来代替...
  11. PHP数据表没有保存数据,PHP未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12. 三大代码审计工具对比
  13. SPSS教程—实现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14. 实验一 Matlab语音处理基本指令
  15. Golang优秀开源项目汇总
  16. 将linux系统移动硬盘,着手打造你的随身系统---将linux装进移动硬盘
  17. Tensorflow + 基于CNN神经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
  18. 时间子系统10_hpet时钟初始化
  19. jquery在线扫雷
  20. 北师大计算机在线作业9,北师大网络教育《计算机动画》在线作业-20210614020942.pdf-原创力文档...

热门文章

  1. Explaining and Harnessing Adversarial Examples——论文的学习笔记01
  2. windows10 javac错误:javac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 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
  3. 净化实验室设计系统原理是什么样的
  4. Labview 编写TCP/IP 客户端断线重连机制程序,亲测可用
  5. 将word文档中的图片批量导出到文件夹中的办法
  6. 官方文档 恢复备份指南一 恢复备份介绍
  7. Hypervisor定义、种类及产品介绍
  8. 【Linux内核】内存管理——内存回收机制
  9. 培训python的学校
  10. [MOVE]-音频翻唱检索论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