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eM4fpxjQQadnENEwjT0ulg


昨天晚上发了一条推送,跟大家科普了「季节性情绪失调」,建议大家多出去走走,放松心情。

有点以外的是 ,后台收到好几百倾诉。

这才发现:原来,好像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在经历着一些有点难熬的日子。

也许是工作,也许是家庭,也许是学业,也许是感情,也许是个人的方向……似乎,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坎,横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难免被绊一跤、停下来。

所以今天想写一写这个话题。

也许没有办法给你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但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多多少少给你一些启发,思考,安慰,帮你度过生命中可能的低谷和彷徨。

在未来的生活中,万一有某一时刻,你觉得生活很艰难(衷心希望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打开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一点力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让我们连接起来,一起点亮光明。


首先,我想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时刻,会感到沮丧,觉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尽管从漫长的一生来看,很多事情在事后都是小事,但在当下,它就是会让我们沉侵进去,陷入进去,难以自拔,难以挣扎。

每个人都一样。在理性的人,也会陷入情绪的泥淖里。你是如此,别人是如此,我也是如此。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焦虑、压力、空虚、无望……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一次并非它们不存在,只是每个人都要独立承担罢了。

所以,当你感到难捱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并不存在「为什么是我」,你所经受的,正是 这个世界加之于人类整个群体的普遍困境。

每一个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都是我们伙伴和战友。

我们也许无法理解彼此的痛苦,但我们能够理解这种困境。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世界加之于人类的普遍困境呢?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你也许会说: 生命没有意义的,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是先有了存在,再去探寻意义,给存的赋予意义——这是存在主义的观点。

但是,知道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你能够真正的接受这一点。

接受「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没有目的的。我们偶然得来,有终将偶然的离开。而在这个过程中, 并没有哪一个人,哪一条法则,那一套规律,指引你「必须」如何去做。

换言之,世界赋予我们的,是绝对的自由——但绝对的自由一定是好事吗?也许未必。有时候, 绝对的自由也许意味着无序,亦即无限的可能性。但生命作为熵减的有序体,这本质上就是互相对立的。

而绝对的自由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价值的相对性。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在遵从自己定下的游戏规则而已。就像在沙滩上堆城堡的孩子——我们觉得它是有价值的,只是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它是有价值的。

并不存在一个超越所有客体之外的主体,来评断它(以及我们)存在的价值。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 「存在主义危机」。

它指向的是存在的荒谬性,亦即:
如果存在没有意义,那我们为什么而存在?
如果存在没有价值,那我们可以走向何方?


但是生活还是要过。

一次,许多人对抗存在主义危机的策略,就是 把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锚定在某一个目标上面。

这个目标,可能是工作,事业,家庭,行业,领域……诸如此类。通过专注于这个目标,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们的存在、付出和努力,可以确切有效地对这个世界作出改变,干预和影响这个世界。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 我们太过于聚焦了,常常会无限放大这个目标,误以为,我们的生活里,只有「它」这么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唯一寄托。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我们把所有价值锚定在一个东西上面时,我们所有得到注意力,就都放在它的身上——就像一个特写一样,我把它称为 「特写效应」。

我们会期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所有的举动,都能有即时的、期望中的反馈,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回路里面。

但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都会有意外,越复杂的系统,就越容易因为微小的扰动,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因此,在我们漫长的一生里,一定会有大大小小各种打破预期的意外发生。而这些意外,就特别容易被我们的「特写效应」放大,进而冲击到我们存在的价值感、意义感。

最常见的就是什么呢?失去反馈。

我们总是会有一个念头:要尽可能的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事物。那么,当我们所锚定的目标,因为正常的波动而失去反馈时,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之中,产生巨大的失控感,从而产生一连串的负面后果。

比如:

  • 兢兢业业,从不犯错,但工作一直没有起色;
  • 每天起早贪黑,费尽心力,但人家还是不理解自己;
  • 该做的都做了,但一直不到想要的结果,就像面对一个无底深渊;

实际上,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的这种锚定,始终是一种幻觉,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它依靠切实的、即时的反馈存在着。

现在,反馈丢失了,就像我们手里紧紧拽着的缰绳突然断开了,把我们抛在一个陌生、没有方向的原野里。我们被抛回到了原点,重新体验到了存在的荒谬性。

如果你觉得有点复杂的话,我在帮你梳理一下:

  • 生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导致了无序。
  • 为了让无序变成有序,我们需要锚定于某个目标。
  • 这种锚定依靠切实的即时反馈而存在,被我们感知到。
  • 但一切系统必然存在波动和意外,所以一定有某一时刻,这种反馈会丢失。
  • 一旦反馈丢失,这种失控感就会被为我们的「特写效应」放大,从而将我们抛回存在的荒谬原野。
  • 而这种无-得-失的落差,会对我们造成更强烈的冲击,令我们产生沮丧、无望、焦虑、压力……

因此,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在充实和空虚之间来回切换,在意义和荒谬之间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感受的一连串体验和记忆,一连串至属于自己的起起落落,就是我们的生活。


看出问题了吗?

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特写镜头」遮蔽一切,让我们只能看到很小很小的局部,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当你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某个事物上面时,它一丝一毫的微小波动,对你拉说就是巨大的冲击。

但是,如果你退一步,让镜头囊括更多的对象,让自己看到更大的视野,你也许会发现:
原来世界这么。在我所认识的边界之外,还有这么多我可以去关注,可以去「锚定」的东西。

我们的锚定和特写,很多时候往往来自于什么?来之于环境的限定和灌输。在我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之时,我们往往会遵从身边的圈子,所接受到的事物,乃至于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和圈层的规训。

但这些东西为我们所设定好的路,是不是一定适合我们?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走?

千万不要忘了:并没有哪一条法则,规定你一定要走某一条路。路,是我们用来摆脱生存荒谬、确认价值感的工具。 它是依附于我们而存在的,而不是我们依附于它而存在。

并不是说:你一定要走这条路,你的存在有价值。而是:我们的存在本来就有其价值,只是我们需要一个衡量的工具,这才选择了这条路。

举个例子:一定要获取世俗的成功,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吗?不是的,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塑造的最大幻觉。

世俗的成功当然不坏,但它并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它也绝不能消除痛苦。如同叔本华所说:生活是由一个有一个的欲望构成的。我们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会空虚,产生新的欲望,又会进入这个循环……就像一个摆钟。欲望不息,钟摆不停。

我们之所以会把世俗的成功当成唯一的指向和目标,只是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那个层级的痛苦和空虚而已。

所以,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好的生活一定要有一个必备条件,是什么呢? 多元化

你把意义感和价值感,锚定在越多的对象上面,分摊到每一个对象上面的负担就越小。同样,任何一个对象出现波动,对你造成的冲击也就越低——你总是能从其他对象上面获得反馈和能量,用来抵抗失败、重新获得掌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世俗的成功,所能带给我们的,也不过就是更多一点的选择而已——这当然是好的,但绝不是唯一。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决定自己的视角,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元。

一阵风可以轻易扑灭一根蜡烛,但是谁能扑灭一个星空呢?

试着把你的人生镜头,从特写,拉远一点,再远一点,让自己看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世界这么美好,充满着这么多可能性,为什么只看到眼前的不足呢?


过渡的追逐某一个目标,陷入「特写效应」,还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过分关注「未来」而非「现在」。

实际上,幸福来自于什么呢?很多时候并非来自未来,而是来至于现在。

许多存在主义的学者,都把自我意识过剩视为存在主义危机的诱因。比如,挪威思想家扎普夫认为:人类意识悲剧性地过渡发展,导致存在主义焦虑。意识的过剩使得人类不断地追问意义,但是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导致了这个需求永远无法满足。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则认为:我们总是过着不真实的生活,沉侵在日常琐事、家长里短之中。唯有当我们从中摆脱出来,拒绝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共同幻想时,我们才会看到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种真实面貌显露于自我意识高度过剩的情况下,也正是它导致了焦虑。

如果说自我意识本身加剧了存在主义危机,那么,如果消除这种焦虑,获得内心的幸福和富足呢?

你也许已经想到了:那就是 让自我意思跟外在的世界融合,消除这种「过剩」。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心流。当你聚精会神处理某件感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时,就会进入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自我意识跟手头的任务是高度耦合的——它就像一张网,跟你的自我意识相互交融、纠缠,融为一体。

所以,为什么说心流总是伴随着满足感和幸福感呢?就是因为:心流可以消除自我意识过剩,让我们感受到足够充实感和控制感,从而从这种焦虑和荒谬之中摆脱出来。

这也是我们多次强调「去创造,而非消费」的原因: 心流只会出现在创造的过程中。

像写一篇文章,拍一个视频,做一桌菜,设计一张海报……无论你在做的是什么,只要它满足「足够感性趣」和「适当的难度」,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这种高度沉浸、思维高度激发、充满及时反馈的成就感。

当然,不仅限于心流。实际上,当你的注意力,从未来——也就是「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抽离出来,转而投注在「现在」之上,去关注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情绪、想法,关注自己身处的场景,关注包裹着自己的这个世界树——

也正是你的自我意识和外在世界互相融合的过程。

比如:观赏路边的风景,体会阳关打在身上的温度,倾听流水和风吹过的声音,跟新朋友聊聊一个不了解的领域……这些细节,都可以是一个「融合自我意识」的机会。

这种融合的耦合性越高,你就越能感受到「全身心投入」的体验,从而放下焦虑、压力和烦恼。

这也正是许多人烦劳的来源。我们总是脚步匆匆,总是抬头望着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计算着跟目标之间的距离;却经常忘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从中寻找到坚实、有力的支撑和快乐。

有时候,停下来,慢一点,会更好。


最后,分享几个有效的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力量。

1.多元化

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这永远是保持风险最小的好方式。

从高到低,大致有这个几个层次:

方向上:要理解,你的方向绝对不仅仅只有一种可能性。大城市,小城市,大公司,小公司,旧行业,新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不一定适合你,但永远都存在尝试和探索的空间。

事业上:多接触一些不同的领域,让自己紧跟一线,了解环境和趋势的变化,时刻拥有重新开始的选择和可能性。

生活上:多培养一种爱好,多接触一些不同圈子的人,也许杂某些时候,这些无心播下的种子就会开花。

思维上:永远不要过度看中某一样东西,不妨多问问自己:它对我来说最本质的意义是什么?我还有其他替代方式吗?我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达到相似的效果吗?

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个 「能量仓库」。平时,你可以把你的能量、希望和快乐寄存在里面,在从里面取出来,用来对抗失衡和虚无。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系统,让它具备足够的弹性,这将会是你面对生活的荒谬感,保持不被打垮和摧毁的最佳方式。

2.需求联系

我一直强调一点:要去需求跟这个世界、跟其他人的联系。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对抗的是这个世界本身的虚无,所以,当你跟其他人联系起来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足以跟它抗衡的、群体的力量。

能够对抗黑夜的,只有黑夜里连成一片的灯光。

无论是社交也好,交流也好,去创作也好,本质上,都是去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自己成为一张巨大的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把这种力量和精神链接传递下去,触及更多的节点。

是什么让一条河流不会干涸?不是它本身,而是更多的河流。

3.拉长视野

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放到漫长的一生里、放到整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群里看,你会发现:它其实也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我们的烦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一个事物的 「灾难性想法」——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从一个失控开始,引发一连串的负面联想,最终到达深渊。

而灾难性想法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的「特写效应」。正因为它在我们的心智世界里占据的空间如此之大,我们才会把它任意一个微小的波动无限放大。

因此,我有一个小习惯:每当遇到一些难受的事情,就会从两个视角来看待它:

  • 这件事情,过3年、5年、10年之后,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
  • 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样感受?我会如果开导他们?

很多时候,拔高自己的视角,拉长自己的视野,你会发现:很多当下耿耿于怀的泥淖,其实,也无非就是尘埃罢了。

4.积累甜点

我的任务管理清单里面,有一个标签,叫做Desert。平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或者是可以轻易完成的小事,我都会把它们放在这个清单里,留待我精力低谷、状态不好时去做。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你可以非常容易地从这些事情里面,获取到即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快速补充自己的精力,让自己感受到价值感、控制感和成就感——就像甜点一样。

这些事情可以是什么呢?比如:

  • 一些短小精悍的好玩视频
  • 整理文件、资料、网站
  • 一些一直想尝试的美食
  • 平时记录下来的「开心的事」……

诸如此类。

不一定非要有用,也不一定要有结果,重点在于,他可以在你情绪低落、怀疑人生的时候,为你提供一个坚实有力的「支点」,让你快速从低谷中挣脱出来。

5.积极日记

最后,分享一个比较实用的小技巧:每天定期一份「积极日记」。

什么叫积极日记呢?我自己的习惯,是记录这三样东西:

1)今天有什么事情,是我感到开心?

有研究指出(McCullough&Emmons,2003):做感恩日记,记录下「今天我最感恩的事」,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压力、提升幸福感。单感恩这个概念过于西方导向,我们使用的话,可以把它改成「开心」。

每当你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情时,打开这本日记,翻出这些点点滴滴,你一定能从中再次找到力量。

2)我操心的事情是什么?有什么是我可以去做的?

心理学上把这种做法称为「表达性写作」,亦即把使你感到烦恼的事情写下来。这可以有效减轻我们的压力(Koschwanez,et al., 2013)。

原因很简单:当一件未被解决的事情萦绕在大脑时,我们会经常想到它,反刍它(契可尼效应);但每一次想起和反刍,大脑就会给它增加一点权重——久而久之,它就会如同跗骨之蛆,不断散播着负面的念头,让我们难以摆脱。

而把它写下来,实际上就是把它清除出大脑,再用理性去剖析它,来消除你所产生的、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妄想和杂念。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释放大脑的认知资源,也让大脑从焦虑和不安中解放出来。

3)今天我感受到了什么?(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每一天,专注去打开你的感官,记录下你所感受到的细节,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聚焦到「现在」,使内心平静下来,更好地贴近内在的平和和安宁。

比如:

秋天的风吹过行道树发出的沙沙声;
泡一杯茶,感受它的香气,试着描述出你脑海中想到的画面;
在浴室里,调好合适的温度,体会水打在身上的感受,体验那种让思绪到处漫游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无需贪多,每天一个细节就可以,哪怕只记录一句话也好,重点是去感受,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而不是为了记录而应付了事。

坚持这个习惯,你会从生活的细节里,获得更多的「平静的力量」。

能让我们足以对抗生活的荒谬与虚无的,
唯有将生活本身,变成一场有趣的冒险。


—— 闲聊时刻 ——

1)尽管存在主义危机看起来很无望,但实际上它告诉我们的是:生活的底色可能是一篇漆黑,但我们可以在上面点缀点点星光。

所以,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希望,因为放弃希望,就相当于掐断了未来的所有可能性。

只要灯不灭,路就始终会在。

2)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幸福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平稳和长期的快乐,亦即 稳定的期望差

因此,不妨调低自己的期望,专注去做好手上的事情,不要计较太多得失,而是把结果当作是一种赠品,一种顺其自然的东西,感受会好很多。

3)情绪是一种系统性的事物。对待情绪,不是说要追求「把他扑灭」,而是要接受「他是我的一部分」这个事实,从自己整个生活方式触发,慢慢去微调、改善,让自己变得更稳健。

打个比方:我们无法把水抽干,但是我们可以筑起大坝,建起护堤,让它无法兴风作浪。

这比「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消除情绪」更重要。

也祝愿所有人,能够克服生活中所有的艰难和坎坷。

共勉。

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相关推荐

  1. 人生虽然很艰难,但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3219970102vhz5.html 如果你每工作一个小时就要回报,那你只能当小时工.如果你每工作一天就要回报,那你只能当 ...

  2. 当生活真的过得很艰难的时候,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内容来自知乎,用于自省)...

    当生活真的过得很艰难的时候,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内容来自知乎,用于自省)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我自省这样的文章,并不是因为我状态差,事实上,我状态超好,只是因为忧患意识,在需要的时候自省一下 1.都 ...

  3. 我的一百个2019(六):2019真的很艰难,2020会轻松一点吗?

    作者 | 黎明 唐亚华 闫丽娇 孔明明 赵磊 金玙璠 魏佳 苏琦 周昶帆 孟亚娜 来源 | 燃财经(ID:rancaijing) "100个2019"年终策划,100位受访者,10 ...

  4. 人生最艰难的日子,你是怎么度过的

    我从天桥经过的时候,一位没有双腿的残疾人,伏在地上拿粉笔作画. 我很好奇,也站在了围观的人群之中,当时地上已经有了两幅成品,一幅猛虎下山,一幅蒙娜丽莎.画得很传神,旁边的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的人拿 ...

  5. 仟叶学校:武汉老师最燃演讲“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这两天,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一席演讲击败鸡汤文章,瞬间火遍了众多家长的朋友圈-- 这名老师是武汉六中的杨幼萍,她在高三誓师大会上的发言,被大家称为"最燃"演讲,不少学生.家长都希望保 ...

  6. 一个很艰难的 Java 核心面试问题!

    一个很艰难的 Java 核心面试问题,这个 Java 问题也常被问: 什么是线程安全的单例,你怎么创建它. 好吧,在Java 5之前的版本, 使用双重检查锁定创建单例 Singleton 时,如果多个 ...

  7. 计算机相关美文摘抄,半途而废的人生很美美文摘抄

    半途而废的人生很美美文摘抄 我最怕一句叫做"度日如年"的成语. 怀小孩的时候,我着手写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写了六七万字,后来,再也写不下去了,那些字就躺在我的计算机里,像被封藏的木乃 ...

  8. 生活都不容易,如果你感觉生活很苦,那就说明你在吃苦,同样,如果你感觉生活有奔头,那就是在努力。

    国庆,回家,跟老伙计聊天,总结了一句话. 生活都不容易,如果你感觉生活很苦,那就说明你在吃苦,同样,如果你感觉生活有奔头,那就是在努力. 所以,要努力的生活.

  9. 好嗨呦是谁_抖音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出自哪里?谁唱的?

    相信最近玩抖音的朋友们肯定有听过:"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这是什么歌呢?出自于谁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段网友自制的Bgm,不过旋律有点类似英文歌<tr ...

最新文章

  1. boost::mp11::mp_replace_second相关用法的测试程序
  2. 基于Visual C++2013拆解世界五百强面试题--题5-自己实现strstr
  3. java五子棋实训训心得,java五子棋实习报告
  4. 【常见错误】--Nltk使用错误
  5. C#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绑定到dataGridView
  6. 51单片机学习笔记(清翔版)(23)——红外通讯
  7. 滚动条组件,react-custom-scrollbars
  8. wxpython 显示mdi界面_wxPython中Icon, MDI, HtmlWindow使用示例
  9. 计算机顶级会议Rankings 英文投稿的一点经验
  10. python数据分析(六)—数据清洗2
  11. ASUS R556L华硕老笔记升级,换固态硬盘,鸟枪换炮记:买固态硬盘的纠结和艰辛的系统迁移(前后花了三天时间)
  12. [生存志] 第59节 仲尼弟子座次
  13. AngularJS博友的笔记教程
  14. Gibbs Sampler
  15. MySQL表连接查询
  16. 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
  17. 计算机网络 408大纲,408计算机考研大纲.pdf
  18. 常见小票打印机打印故障及解决方法汇总视频教程
  19. 整理c语言运算符优先级表
  20. Silvaco TCAD 2018在Windows系统的安装教程

热门文章

  1. 新手安装R以及Rstudio软件
  2. Blender无法找到安装的插件
  3. 基于Java实现在线翻译【100010578】
  4. 06人月神话读书笔记之二
  5. [19保研]西湖大学2018年理学与工学夏令营公告
  6. 《Python黑帽子》python3代码实现(第四章)
  7. flex弹性布局教程-03-项目属性flex-basis
  8. 相对论到底说了些什么,你也能看懂
  9. 大学物理复习笔记——相对论
  10. Verilog中三态门(高阻态)的理解与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