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然垄断:中国电信行业的变化
案例内容
我国的电信化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进入了大规模的尝试性
应用阶段,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快速建设时期。2006年后由于信息化融
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中国电信行业进入规模爆发
式的增长阶段。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2.7亿户,跃居全球首位。
相比2000年增长了10.4亿户,累计增长454%。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2.85亿户,较
2000年增长1.41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9.86亿,较2000年增长8.97亿,用户增长
超过2000年用户总数10倍以上。此外,3G电话用户达到1.28亿户。同时我国网民
数量达到了5.1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了3.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了38.3%。中国电信业近20年间发展迅速,经历了多次改革,从一家独大的自然
垄断逐步向竞争市场过渡,形成了现在的3家基础电信企业全业务运营竞争的格
局。
1987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我国的通信业(主要是电话)都是由邮
电部独家垄断经营。当时中国电话资费由月租费和通话费组成,因为用户基数小
导致收益过低,从而使得电话业的赢利甚少乃至亏损,所以其发展只能依靠国家
投入。而电信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因而其发展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入。但是那个时候国家财政一直处于不理想的情况,于是国务院出台了165号文
件,同意收取电话初装费,以此来缓解电信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时,电话
初装费大多数都在5000元左右,再加上昂贵的电话资费,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
言,电话是一种奢侈的消费。
由于邮电部既是国家电信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又是国家唯一授权的
经营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电信体制的转型和进程。为了摆脱邮电部
政企不分所带来的市场混乱局面,1988年,国家提出了“三步走”的电信改革方案,
即第一步将施工、器材与工业等支持系统分离;第二步将电信业务管理与政府职
能分离;第三步进行邮电分营和电信业重组。这样才推动了中国电信业现代化的
进程。
1994年7月,中国联通有限责任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打破了“老中国电信”
的垄断地位。1995年中国电信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9
年2月,国务院批准中国电信改革方案,将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
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同时,网通公司、吉通公司
和铁通公司获得了电信运营许可证,形成“数网竞争”的经营格局。2002年5月国
务院对电信又进行了南北拆分重组,北方九省一市划归中国网通,成立新的中国
电信集团公司。
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电信行业资费得到大幅度下降,加之电话初装费的取
消,使得大众都能消费得起,这样电信市场容量就变得很大。从2001年开始中国
手机用户就以每年上亿的速度迅速扩大,而这些增长着的手机用户中,有将近80%
来自于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无疑成为了移动通信的新垄断者。为了平衡电信企业
之间的市场势力,2008年6月,六大通信运营商整合为电信集团、联通集团和移
动集团。
案例分析
通过回顾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电信行业的建立需要大量的
固定资本投入,使其成为一个自然垄断行业。最初只能由国家进行投资,并只有
邮电部有运营资格。由于电话的资费昂贵,虽然存在着潜在的巨大市场,却无法
开发。当然那个时代还有计划经济制度上的原因导致电信行业运营绩效差。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不断增长、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人们收入持
续增加,对电信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意味着即使电信业投入巨大,当所面临的市
场不断扩大时,这个市场也允许存在着第二家或者第三家公司开展经营,而且仍
然是有效率的。但是问题是,中国特有的利益集团阻止了第二家固定电话业务的
出现。虽然以前的铁通和网通想借助于中国电信的网络来开展固定电话尤其是长
途固定电话业务,可是被无情地绞杀了。绞杀的方式很简单,接通的权力掌握在
电信手中,多制造几次接通故障,消费者就不愿意再使用铁通和网通的业务了。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业务慢慢起了变化。最早只有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经营,
然后中国联通加入进来,再后来中国电信也加入进来。当然,这些也都是在政府
的主导下完成的。但是,它还是反映了一个事实:规模经济的要求和不断扩大的
市场容量使得自然垄断慢慢被溶解。移动通讯同样需要大量的投入,在最初市场
容量有限时,一家公司足矣。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它可以容纳多家需要大规
模投入的企业同时营业,因此联通加入进来,中国电信也加入进来。
当中国电信市场采用市场机制,并引入第二家联通公司时,消费电话或者手
机有了替代性的选择,这样电信行业价格就普遍被拉低。由于资费被拉低,更多
的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电话手机了,于是电信行业的市场容量继续不断扩大。人们
对于手机电话的强烈需求,使得其他电信企业有了进入的空间,这样就出现了“数
网竞争”的格局。但是由于电信行业的特殊性,即网络之间不兼容,导致市场份
额小的公司最终逃不了被收购的命运。最终我国电信行业由3家势力相当的企业
主宰。
问题讨论

  1. 形成自然垄断的原因有哪些?你能一一举例说明吗?
  2. 为什么垄断竞争相对于垄断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理论提示
    1.自然垄断;
    2.垄断竞争;
    3.寡头垄断;
    4.自由竞争。
    7.2 寡头垄断:高铁与民航的寡头之间的竞争与垄断
    案例内容
    《长江商报》在2013年1月4日的一篇报道称:“自京汉高铁开通当天起,武
    汉至北京、西安等地机票开始’缩水’。去年12月27日,携程旅行网上北京飞武汉
    航线的最低票价为300元;12月29日,武汉飞北京的航线上,票价更是低至1.4
    折的150元。即便是加上燃油附加费,以上机票的总价格也与高铁二等座票差不
    多。”
    案例分析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来,客运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应该是比较接近寡头垄
    断的。一方面,高铁占据较大的陆路客运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由于民航管制的
    原因,一条航线上的航空公司数也屈指可数。因此它们之间有竞争,由此导致价
    格下降。但是高铁运输和航空运输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各自形成不同的客源
    结构,这构成了垄断。因此,在此轮竞争中,那些暂时投奔高铁的高端旅客最终
    还会回归机舱的。
    在高铁没有加入时,武汉到北京的航线也是寡头垄断:多家航空公司飞同一
    条航线。但是,因为缺乏高铁的强有力的竞争,看起来多家航空公司达成了缄默
    的串谋,折扣非常少,最低只有5折6折,而且转瞬即逝。即使有很多空位,到最
    后24小时内,票价仍然维持全价。当高铁加入竞争时,这一状态得到暂时扭转。
    武汉飞北京低至1.4折的机票已经比较接近竞争的结果。但是这只是它们之间竞
    争的第一步,还未形成最后的均衡。
    那么它们最终能够达成一种什么样的均衡呢?一个合理的预测是,民航的价
    格将高于1.4折,但是低于高铁未介入时的水平。而且,也可以预测,高铁最终
    会以某种方式改变一成不变的价格,会像机票一样打折。一方面高铁与航空客运
    各有自己的核心旅客,因此可以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另一方面,随着高铁的加
    入,航空公司之间以及航空公司和高铁之间暗中串谋以维持垄断高价的难度就更
    大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高铁发展的福利意义:是否有人从中受损呢?是的,低收入
    者受损失。对中高端乘客而言,高铁的加入降低了航空运输票价,增加了他们的
    选择,带来了福利改善。但是,对低端客户而言,少了一项适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不再有方便的低价普通列车可供选择。铁路运输在长距离地面运输中仍然居垄断
    地位,它们凭借这种垄断地位,减少普通客运,将所有乘客都赶到高铁运输上去。
    这增加了铁路的利润,但是损害了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问题讨论
  3. 高铁最终会不会像航空公司一样在不同的班次不同的季节对票价进行浮
    动?
  4. 高铁加入竞争后,运输市场的效率是否有所改善?

理论提示

  1. 寡头垄断;
  2. 古诺模型;
  3. 福利经济学。
    7.3 如何判断垄断的存在: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票价上浮案
    案例内容
    中国铁路系统一直因为运输能力不足而广为诟病。2001-2006年间,铁路部
    分直通客车实行春运价格上浮,春节前自广州(集团)公司、北京、上海铁路局
    始发,节后为成都、郑州、南昌、上海铁路局始发的部分直通客车中,新型空调
    列车上浮20%,其他列车上浮30%。乘客乔占祥认为铁道部关于涨价的通知侵害
    了其合法权益,在向铁道部申诉未果的情况下,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
    行政诉讼,最终败诉。显然是受此影响,2002年铁道部就春运涨价举行了价格听
    证。
    案例分析
    怎么看待这样的价格上浮呢?我们知道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铁路基
    础设施未变化的前提下,铁路在春运期间增加运力是会提高平均成本的,因此据
    此提高价格无可厚非。因此,看起来铁路春运票价上浮是否合理就在于其成本是
    否提高。如果是存在着充分的市场竞争,则无论价格如何调整,都会逼近成本,
    价格上调也一定是反映成本的上升的,厂商不会有超额利润的空间。但是,如果
    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那么价格调整完全可能脱离成本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
    不能指望用市场机制来约束企业行为,政府必须介入。铁路春运票价上浮就属于
    这种类型,应该在政府管制垄断的框架下讨论问题。因此,听证会的形式是必要
    的。
    问题是,2002年铁路春运票价上浮听证会仅仅是形式,缺乏内容,是我国一
    直以来的“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再次展现。实际上,听证会应该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是否存在着垄断的问题。铁路部门声称其是和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展
    开竞争,因此不应视作垄断。是否如此呢?需要具备一个可操作的规则来判定,
    这就是利用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通过计算铁路春运票价的上浮1个
    百分点会引起空运和公路运输需求量增加多少个百分点,可以判断出竞争是否存
    在和激烈与否。但是,听证会根本就没有从这个角度着想。
    第二,如果铁路存在着垄断——事实很可能就是这样,那么价格上浮是否合
    理,就要看其春运期间的运营成本是否上升,要看两者是否一致。同样,这也不
    是拍脑袋能够解决的,否则必定是口水仗——铁道部认为合理,乘客认为不合理,
    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必须对成本变化有一个专业的令人信服的评估。可是听
    证会仍然没有朝这方面努力。有一点必须提醒,计算成本时,还必须考虑平时运
    力过剩带来的浪费。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方面,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的,政府职能
    部门需要有接受系统理论训练尤其是经济学训练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理论的
    指导应该转化成可以操作的方案,如提出测度垄断与否的标准。前者属于经济学,
    后者就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了。
    问题讨论
  4. 请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判断,铁路运输价格上调是否合理?
  5. 哪些企业的价格调整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
    理论提示
  6.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交叉价格弹性;
  7. 垄断程度的确定;
  8. 反垄断的理论与实践。
    7.4 为什么卡特尔不稳定?
    案例内容
    航空业往往是一个典型的卡特尔勾结。以中国民航业为例,1997年底以来,
    民航总局实行“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办法。但是到1998年初,民航亏损额高达
    24亿元,民航总局认为这是因为机票打折带来的恶性价格大战导致的。所以1998
    年5月,民航总局上收企业定价权利,严格禁止民航公司的机票折扣行为。然而
    航空公司的各种暗中折扣行为使得民航总局的禁令流于形式。2000年4月,民航
    总局在多次禁止机票打折均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又推出了航线联营的政策,选择
    了102条航线,将同飞一条航线的航空公司联合起来,按照民航总局统一核定的
    票价售票,再由民航总局进行统一结算。2001年3月,联营航线增至150多条,占
    民航航线总量的60%以上。如此大规模的价格联盟,真的有起到作用吗?答案很
    明显,这个价格联盟本质上还是一个卡特尔勾结,而卡特尔勾结注定是一个不稳
    定的均衡结果。实际上,航空公司各种暗中折扣的行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只不
    过是改变了暗中折扣的形式。民航总局最终在2002年11月宣布不再实行航线联营。

案例分析
当市场上企业数量不多时,经济学称这种市场为寡头。在寡头市场中,企业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会直接影响其利润收入,这时他们将面临合作和不合作的行为
选择。而企业的行为又将决定市场的竞争程度。如果为数不多的企业都以不合作
的方式共处,它们就处于竞争关系,这会形成价格大战,其结果就是每个企业的
利润最终都会受损。而当它们设法将彼此之间的竞争程度降到最低时,它们实际
上就是以一种合作的方式相互勾结起来。这时它们共同确定价格或产量,明确自
己占有的市场份额以维持一个较高的产品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卡特尔就是这种生产相似产品的独立企业联合起来以限制产量和提高价格
的一种组织。卡特尔的结果虽然能够给寡头企业都带来更高的收益,却是一个不
稳定的组织,因为每一个成员都有违约的动机。当对方遵守卡特尔协议制定的价
格或者产量时,单方面的违背协议,降低价格或者增加产量都将获得对方的市场
份额从而赚钱更多的利润。所以卡特尔的勾结形式很难长期维持,往往只能在短
期起到作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就是一个长期勾结失败的例子。OPEC规定
其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以维持一个较高的石油价格。在1973年,OPEC就成功地限制
了石油产量,导致石油供给量的急剧下降和石油价格的飞涨。但此后,每隔几年
一些OPEC的成员国家就会做出无视规定的配额而增加产量的行动,导致价格竞争
战爆发,比如沙特阿拉伯在1986年将其石油价格从每桶28美元降低到10美元以下。
问题讨论

  1. 为什么卡特尔勾结是一个长期不稳定的组织?
  2. 你还能给出一个现实中卡特尔勾结的例子吗?
    理论提示
  3. 寡头市场理论;
  4. 卡特尔与串谋;
  5. 囚徒困境。
    7.5 电信业的寡头市场:电信、联通、移动
    案例内容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系列的资费套餐,套餐的设计
    也让人眼花缭乱。每家公司往往根据目标客户设计相应的套餐,下面就以套餐的
    最低来做个比较。
    A.上网套餐
    通话时长 上网流量 可视电话 超出通话 超出流量
    中国移动
    58元上网版套餐
    50分钟 200M 无 0.25元 0.0005元/KB
    中国联通
    46元套餐
    50分钟 150M 5分钟 0.25元 0.0003/KB
    如果按照国内主叫时间 50 分钟,上网流量 200M 的标准计算,两款套餐的
    资费分别为:
    中国移动:58 元
    中国联通:46 元+50M0.0003 元/K1000=61 元
    通常来说,每个月的电话时间会超出 50 分钟,但超出部分的通话收费联通
    和移动的标准是一样的;200M 上网流量对于只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和挂 QQ
    等操作是足够了,所以在此项对比中中国移动在资费上并没有体现出多大的优势。
    同时中国联通还包含了 5 分钟的视频通话,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它的性价比。可以
    说,联通和移动旗鼓相当。
    B.国内通话套餐
    通话时

    上网流量 可视电话 超出通话 超出流量
    中国移动58元
    本地版套餐
    260分钟 30M 无
    本地主叫0.25元/
    分钟;漫游主叫
    0.29/分钟
    0.0005元/KB
    中国联通46元
    套餐C计划
    260分钟 40M 5分钟 0.20元/分钟 0.0003/KB
    如果按照 260 分钟主叫通话+40M 上网流量的标准计算,两款套餐的资费为:
    中国移动:58 元+10M0.0005 元/K1000=63 元
    中国联通:46 元
    由此看出,如果是以拨打电话为主的用户,中国联通的套餐比中国移动的套
    餐还是有不小的优势。
    案例分析
    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打破了中国通信市场上邮电部一统天下的局面。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和中
    国卫通相继挂牌。2001年,中国联通的用户数占整个市场的28%,此后移动通信
    市场形成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此后,虽然有中国网络
    通信有限公司、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相继成立,但中国电信市场上的双寡
    头垄断格局并未改变。2008年,中国电信业再度重组,原来的六大运营商变为中
    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全业务运营商, 他们分别占据移动通信市场份
    额的70% , 22%和8% 。中国电信的加入,无疑是对双寡头垄断市场格局的冲击,
    这将带来市场效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改进。但目前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
    的移动通信市场仍然是双寡头垄断的。
    通常来说,双寡头之间的竞争以两种形式来进行:产量或价格。移动通信市
    场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竞争。本
    案例中的套餐,其实就是两家公司用隐蔽而巧妙的手段降低手机使用资费来吸引
    更多的用户。中国的通信市场上,最早成立的中国移动集团占有主导地位,因而
    我们可以用古诺模型对两家公司的产量来进行分析。
    假定用户数是两家公司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勾结,存在相同的平均固定
    成本和边际成本,市场信息完全。如果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同时预测对方的产量,
    把自己的产量(用户数量和业务收入)分别设为q1、q2;生产成本为c,产品价格
    为p;市场需求函数为:p=a-b(q1+q2),其中a、b均大于0;企业的反需求函数为:
    p=p(q1+q2)。两家公司都依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产量,结果是中国移动和
    中国联通应该平分整个行业的总产量。两家公司的产量选择都是给定对方产量选
    择的预期情况下的最优选择,因而构成纳什均衡。此时,双寡头之间的市场份额
    达到稳定。
    当然,在双寡头竞争中,如果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行串谋,组成卡特尔,
    两家企业共同决定使整个行业利润达到最大的产量,然后再分割利润,对两家企
    业来说都更有利。然而,卡特尔组织的不稳定性决定了这种串谋即使存在,也不
    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问题讨论
    1.如果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行价格竞争,会出现什么结果?
    2.古诺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吗?
    理论提示
    1.博弈的相关理论:纳什均衡;古诺均衡;串谋;卡特尔等;
    2.寡头市场理论;
    3.效率;
    4.消费者剩余。
    7.6 囚徒困局与纳什均衡:禁放香烟广告背后的逻辑
    案例内容
    在美国的六十年代,很多电视节目都是由一些大烟草品牌赞助的。比如那个
    时代有名的一句烟草广告词“香烟就选云斯顿(Winston tastes good like a
    cigarette should!)”就出自云斯顿(Winston)烟草公司。又比如美国一个固
    定电视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篷车》就是由骆驼(Camel)烟草公司赞助的,所
    以在新闻主播台上会有一个明显的烟缸摆设,同时背后就是一个大型骆驼烟草商
    标背景。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和醒目的广告标识使得香烟公司企图洗脑消费者的策
    略(抽烟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非常成功。但是这引起了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忧
    虑,因为在电视上讨论吸烟与健康话题的效果完全不足以抵消烟草广告的“神奇
    魔力”。于是1967年联邦通讯委员会推动法案支持电视台无偿播放“吸烟有害健康”
    的公益广告,烟草广告也因此成为了国会关注的一个议题。
    在1970年4月,国会通过了《公共健康吸烟法案》,正式禁止烟草公司在电视
    上或者广播中放广告。奇怪的是这些大型烟草公司居然没有动用自己的政治游说
    能力去阻碍法案的通过。难道是这些烟草巨头忽然有了社会责任感,也觉得不应
    该误导消费者的价值观吗?其实不然,因为法案的颁布实际上把他们从一种“过
    度广告”的囚徒困境中解救出来了。

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烟草巨头的广告策略是如何陷入囚徒困境的,而法案的颁
布又是如何解决这个囚徒困境的。
烟草行业并不是自由竞争而是寡头垄断的行业,所以烟草公司制定广告策略
除了要宣传自己的产品,还有和对手竞争的目的。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行业
中只有两家大型烟草公司:云斯顿和骆驼。如果两家公司都不做广告,那么他们
将平分市场,比如各自赚得4亿美元的利润。如果两家公司都做广告,那么他们
仍然将平分市场,但是此时各自都只能赚得3亿美元的利润(因为电视广告是有
成本的)。如果只有一家公司做广告,而另一家公司不做,那么做广告的公司就
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样它的利润可以高达5亿美元;而没有做广告的公司
就会损失这部分的市场份额,最后只能赚得2亿美元。如果我们把这个博弈过程
转换成如下的博弈矩阵形式,那么很快就能找出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
如上图所示,下划线标识的(3,3)是纳什均衡的结果。从骆驼公司的角度
出发,它首先会考虑如果云斯顿选择打广告,自己的最优反映策略是打广告(因
为打广告的收益3大于不打广告时的收益2);接着它还会考虑如果云斯顿选择不
打广告,自己的最优反映策略是打广告(因为此时打广告的收益是5大于不打广
告时的4)。也就是说,无论对手云斯顿的策略是什么,打广告的收益都将大于不
打广告的收益,所以对于骆驼公司来说打广告是一个占优策略。从支付矩阵的数
值组合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对称的支付分布。所以从云斯顿的角度出发,他也会进
行和骆驼一样的分析决策。于是双方都会选择打广告这个占优策略,最后达到
(3,3)的纳什均衡结果。
仔细观察上图,我们会发现(3,3)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最优的,而
波浪线标识的(4,4)是一个更好的结果。(4,4)其实是一个合作或者勾结的结
果,即双方能够一起达成某种共识,承诺不会打广告。但是当双方处于(4,4)
的位置时,都有“出卖”对方的诱惑。因为“出卖”对方独自打广告就能“偷取”对方
的市场份额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样就导致(4,4)这个更好的结果不能达到,
而最后达到的确实是次优的(3,3)均衡。这种博弈是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不
难发现“禁止烟草公司打广告”法案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强制执行这种“合作或者
勾结”的承诺。所以法案的颁布使得烟草公司能够逃离广告的囚徒困境均衡(3,3)
而达到获益更多的合作均衡(4,4)。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个例子也体现了“囚徒困境”以外的经济学原理:第一,
它说明市场是有缺陷的,烟草市场降低了整体社会福利,因此需要政府干预,美
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就是为此设立的,国会也要为此采取相应的立法行动;
( 3, 3 ) ( 2, 5 ) ( 5, 2 ) ( 4, 4 )
打广告 不打广告
云斯顿
打广告
不打广告
骆驼
注 : 单 位
(亿美元)
第二,既然立法禁止广告反而导致各烟草商利润增加,这说明烟草产品是一种低
弹性的商品,即使没有广告,人们的需求也不会减少多少;第三,立法禁止广告
起到了两个积极的作用,其一是减少了广告开支的资源浪费,其二是对减少吸烟
者和吸烟量多多少少起到了作用。
问题讨论

  1. 面对这种囚徒困境,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解决这种困境吗?
  2. 囚徒困局是不是纳什均衡?是否也可以通过占优策略找到均衡结果,而
    且这个结果具有纳什均衡的性质?
  3. 你能说明为什么占优策略一定是纳什均衡吗?
  4. 纳什均衡是否必然具有帕累托效率?
    理论提示
  5. 纳什均衡;
  6. 囚徒困局;
  7. 占优策略与占优策略均衡。
    7.7 序贯博弈与纳什均衡:杜邦公司抢占市场的图谋
    案例内容
    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化工产品,又称钛白粉,可以起到漂白的作用,可以
    用于颜料之中。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市场上生产钛白粉的企业主要是由杜
    邦公司和全国铅业公司(National Lead,后更名为NL工业公司)以及另外的七家
    公司生产,杜邦公司和NL工业公司各占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另外七家公司合
    起来占据了另外三分之一的份额。从1972年开始,杜邦公司预期钛白粉市场会出
    现三个变化:环保条款趋于严厉,原料价格会上涨,市场需求会增加。杜邦公司
    认为,相对而言,自己的技术能轻易适应更严格的环保标准,能消化原料价格的
    上涨。因此,它准备扩大生产,抢占更多的市场。怎样才能做到将其他公司排除
    在外呢?杜邦公司的计划是抢先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到1985年将生产能力扩大到
    占当时市场量64%的份额。
    案例分析
    杜邦公司的这种计策能够将其他公司阻止在新增市场之外吗?当然可以,因
    为此案例的关键在于沉没成本。钛白粉的生产设备是专用的,除了生产钛白粉之
    外没有其他用处,也就是说,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投资是沉没成本,其机会成本
    为零。这就意味着,在竞争过程中杜邦公司会舍命相拼,除此再无退路。如果有
    其他公司加入进来,杜邦公司会打价格战,其价格制定不会顾及已经变成沉没成
    本的先期固定投资,只会考虑新增成本如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作为制定价格的
    底线。这对其他尚未进入或者说尚未建成生产能力的企业就构成了威胁,而且这
    个威胁是可信的,因为,相比而言,在对方进入后进行价格战要好于维持既定价
    格以容纳对方。存于其中的道理是:如果容纳对方进入,维持先前的价格,则市
    场销售会大幅减少,因此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单位成本会非常高;如果在
    对方进入后大幅降低价格,虽然也可能低于成本,但是可以保持更多的销售,从
    而得以利用既定生产能力带来的规模经济,以降低成本。
    我们可以将上述逻辑转换成博弈论的语言,以报酬矩阵的形式呈现出来。参
    与者是杜邦公司和潜在竞争者。杜邦公司的策略是什么时候选择高价,什么时候
    选择低价。竞争对手的策略是加入市场和呆在市场外面。
    在扩产之前,双方的收益矩阵用下表说明:
    扩产前杜邦公司与潜在竞争对手的收益矩阵
    利润
    竞争对手的策略
    不进入市场 进入市场
    杜 邦
    的策略
    维持高价
    杜邦:100
    对手:0
    杜邦 :60
    对手 :40
    低价(价格战)
    杜邦 :50
    对手 :0
    杜邦:50
    对手 :-5
    由于这是一个序贯博弈,是竞争对手先行,杜邦公司作出反应。因此,潜在
    竞争对手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不进入市场”和“进入市场”。但是杜邦公司的
    策略就要复杂一些,不是“维持高价”或“低价”,而是“什么时候维持高价,
    什么时候进行价格战”。其中的一个具体策略是“如果潜在竞争对手不进入,就
    维持高价;如果进入就减价进行价格战”,这实际上是一个威胁。检查一下收益
    矩阵可以看到,如果这个威胁策略可信的话,潜在竞争对手就不会加入,只能选
    择“不进入市场”,因为前者利润为0,而后者利润为-5,是亏损。问题是这个策
    略是不可信的!如果潜在竞争对手选择“进入市场”,杜邦公司会按照宣称的那
    样进行价格战吗?当然不会。这是因为,如果保持高价、容忍对方加入,可以获
    得60的利润;但是如果打价格战的话,只能得到50的利润,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注意,假设前提是这些产品只销售一季就不再有生产,因此不存在着通过价格
    战将对方赶出去后再提价的后续步骤)。此时的纳什均衡是(杜邦:高价;潜在
    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准确点说,纳什均衡应该是(杜邦公司:无论对方进入
    与否都选择高价;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那么杜邦公司有没有方法让威胁策略可信,从而拒对手于门外呢?有,杜邦
    公司选择了扩大产能的方法。当杜邦公司将自己的产能扩大到整个市场的64%时,
    上述收益矩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下表表明了这个变化:
    扩产后杜邦公司与潜在竞争对手的收益矩阵
    利润
    竞争对手的策略
    不进入市场 进入市场
    杜邦的策略
    维持高价
    杜邦:200
    对手:0
    杜邦 :20
    对手 :50
    低价(价格战)
    杜邦 :100
    对手 :0
    杜邦:60
    对手 :-50
    矩阵显示,当对方加入市场时,杜邦公司维持高价的话就意味着容纳对方,
    但是自己要失去一半的市场,从而扩大了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由此导
    致利润骤减为20;如果此时降价竞争,可以保有大部分的市场,将生产能力充分
    利用起来,降低了成本,因此,虽然价格降低了,但是成本降低更快,从而利润
    反而为60,而对方则转盈为亏了,损失50。这说明,杜邦公司的威胁是可信的,
    按照威胁策略做是符合其利益的。此时的纳什均衡为(杜邦公司:高价;潜在竞
    争对手:不进入市场)。(准确地说,纳什均衡是(杜邦公司:不进入市场就高价,
    进入市场就低价;潜在竞争对手:不进入市场)。)
    真实的结果是什么呢?其他企业当然没有进入,也没有扩大生产能力。但是,
    其他企业不进入的原因不是因为杜邦公司抢先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确立了可信的
    威胁,而是因为经济形势的发展与杜邦公司的预期相悖,钛白粉市场对其他公司
    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随后的事件演变表明,杜邦公司预期的三个变化都不显著:
    市场需求没有显著的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管制做了调整,但是严格程度低于预
    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也很有限。由于市场并没有扩大多少,杜邦公司出现产
    能过剩,未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不仅如此,杜邦公司这个计划独占市场
    的意图太过明显,因此后来招致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可谓得不偿失。显然,
    杜邦公司在这个决策上是失误的,但是失误的原因在于其预测,而不在于策略设
    计。不考虑反垄断调查的话,它所设计的策略是正确的。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美国司法部会关注杜邦公司的商业行动?
    2.杜邦公司的做法是否具有普遍性?我们还可以从哪些例子中看到这样的
    操作?
    理论提示
  8. 沉没成本;
  9. 可信的威胁或承诺;
  10. 反垄断;
  11. 序贯博弈与纳什均衡。
    7.8 高速公路免费政策逾越了政府与市场的合理界限
    今年(2013)的劳动节即将来临,私家车主们又在翘首期盼节日期间免费同
    行高速公路。
    2012 年 8 月,国务院颁布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
    规定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四大节日实行高速公路免费政策。该政策
    于 2012 年国庆节生效,到今年清明节已经实行了三次免费通行,到劳动节后,
    就运行了一个完整的轮回。统计显示,2012 年中秋国庆 8 天长假中,全国免收
    小客车通行费共计达 65.4 亿元,七座及以下小客车的出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
    1.5 倍。与此同时,免费政策也导致高速公路拥堵和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营收下降。
    免费政策引来种种争论,然而其罪与非罪却多没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论证,
    因此仍然流于一场口水四溅的论战。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措施绝不妥当,是明显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高
    速公路就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其经营者是一个企业,通行其上的车主是顾客。一
    般情形下,政府是没有权利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让企业让利于消费者的,
    除非企业涉嫌垄断,或者关系到重大国计民生问题。目前的免费放行做法是对市
    场机制的破坏,是政府干预过度。
    那么,是否就可以说,高速公路不需要政府管制了呢?当然不是。在下述四
    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干预市场:出现外部性如发生环境污染,存在信息不对称
    导致假冒伪劣商品出现,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时不够充足,企业凭借市场势力压
    榨了消费者利益。在高速公路的例子里,经营方显然是具有市场势力的,可以凭
    借垄断权力收取高额通行费,而这也正是我国高速公路经营的现状。以武汉市为
    例,机场高速全程 17 公里(其中有 5 公里是市政府投资修建),2012 年 5 月 1
    日之前竟收费高达 15 元;即使现在降为 10 元,还是远远高于湖北省物价局高速
    公路每公里 0.4 元左右的标准,还不用说这个标准是否合理。其他高速公路也都
    存在类似的现象。究其背后的原因,是脱不开政商勾结的嫌疑的。凤凰古城捆绑
    收费,逻辑如出一辙。
    因此,政府当然有必要对高速公路收费进行管制,但是应该采取正确的管制
    措施。目前的做法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错误的,是干预适当。第一,免费的目
    的站不住脚。看起来免费是要让利于车主,但是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让利于车主。
    我们实在看不出节假日免费的依据是什么。事实上,政府出台过的很多政策都是
    莫名其妙的。这也正好说明,政府政策的形成机制过于随意,不够科学和规范。
    第二,在节假日免费通行,这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商品价格应该顺应供给与需
    求变化情况,随着供给增加而下降,随需求增加而上涨。在节假日高峰时段,高
    速公路车流量大,增加了路网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因此价格应该上涨。在低峰时
    段,车辆通行量少,高速公路应该减免收费。这样才能让高速公路有效运转。法
    国的很多高速公路也收费,即使是在节假日也从来不免费的。第三,高速公路节
    假日免费破坏了价格的信号作用,导致资源错误配置,降低了社会福利。虽然免
    费政策节省了小客车车主的费用,但是也带来拥堵,降低通行速度,增加了耗油
    量。因此免费政策在对一些车主有利的同时,对另外一些车主而言可能就是得不
    偿失的,这部分车主是愿意付费换取快速通行的,却被强制性地以降低速度换取
    免费。换言之,免费政策破坏了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的信号作用。第四,通行速度
    降低和耗用量增加还增加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带来巨大的负外部性。
    降低收费是应该的,但节假日免费是错的。那么应该如何对具有垄断性质的
    高速公路收费进行管制呢?正确的做法是,在反垄断的框架吓,对高速公路进行
    常规性的价格监管。高速公路具有垄断性质,因此其收费必需加以监管,让其透
    明。监管高速公路收费应该遵循如下原则:第一,高速公路经营机构有暴利的嫌
    疑,它必需自证自己收支相抵而没有暴利,否则就应该降低收费标准,由政府相
    关部门如物价局或发改委等机构予以强制。这些应该采取公开透明的程序完成,
    应该在核定成本的基础上确定费率。第二,高速公路收费还贷应该有一个期限,
    应该在收回贷款后实行免费。第三,从实际情况看,必需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这样对高速公路管理方而言只是降低了暴利,而不是促其亏损,而对社会而言则
    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经济繁荣,有利于降低弱势群体生活成本(日用品物价会
    因物流成本下降而降低),也有利于解决货车超载的问题。第四,遵循服务与收
    费对等原则,应该要求高速公路提供充足优质的服务。例如,因为道路路障导致
    的事故,因为雨雾天气未封路导致的事故,因为雨雪湿滑引起的事故,因为行人
    穿行导致的事故,等等,这些应该由高速公路经营方负起必要的责任。
    回到高速公路免费问题上,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有收费有不收费的,但是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会强制性地采取节假日免费政策,也没有任何一个经营方自动地在
    节假日免费。我们应该纠正错误的节假日免费政策,不应该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采取作秀式的政策,回到常规性的反垄断价格监管上来。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七)相关推荐

  1.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四)

    4.1 中国的生育率在下降吗?为什么? 案例内容 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日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中国人太多了吗?> 研究报告,该报告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梁建章,北京大学 ...

  2.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第二章)

    2.1 学习理论的重要性:非专业人员易犯错误 案例内容 据报道,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的香槟酒行业因为成功的营销活动而收获大 量订单,利润大涨,因此各酒庄极其高兴,一些酒庄还举行了庆典.可是其中有 一 ...

  3. 软考高级之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七重奏-《7》

    本文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管理师案例分析 项目立项管理 可行性研究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 (3)财务可行性 (4)组织可行性 (5) 经济可行性 (6) 社会可行性 ...

  4.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六)

    6.1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春节的洗车服务涨价 案例内容 <楚天金报>2013年2月3日报道:今年春节假日,武汉洗车价格普涨到每台 60元,不少网友发帖抱怨洗车店"趁节打劫& ...

  5.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第三章)

    3.1 农产品缺乏弹性的后果:谷贱伤农 案例内容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 面占卜他们的命运."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 ...

  6. 软考高级之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七重奏-《1》

    本文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管理师案例分析 一.项目章程的内容. 审约描目假权总+风险 1.审批的要求: 2.项目约束: 3.项目描述和产品描述: 4.项目的目的和启动项目的理由: 5.项目目标和干系人的期望 ...

  7. 软考高级之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七重奏-《5》

    五十.项目需求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1.未制定项目需求管理计划: 2.项目沟通存在问题: 3.项目经理缺乏必要的项目管理经验: 4.没有有效地管理需求变更控制: 5.没有有效地维护对需求进行跟踪管理: ...

  8. 软考高级之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七重奏-《2》

    十一.项目冲突产生的原因. 1.多个上级领导: 2.高压环境: 3.责任模糊: 4.新科技. 十二.PMI确定的7种冲突源. 1.人员: 2.进度: 3.成本: 4.技术: 5.资源: 6.项目优先级 ...

  9. 软考高级之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七重奏-《3》

    三十一.加快项目进度的方法. 赶快使减改为加 1.赶工: 2.快速跟进: 3.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有经验的人员: 4.减小范围或降低要求: 5.改进方法或技能,提高生产率: 6.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 ...

最新文章

  1. TVM自定义数据类型
  2. mysql insert concat_MySQL常用内置函数说明+concat+insert(str,m,n,inser_str)+week(now())+ | 学步园...
  3. [Grid Layout] Specify a grid gutter size with grid-gap
  4. caffe的prototxt文件
  5. 用Jmeter进行接口测试及乱码问题
  6. 《单页Web应用:JavaScript从前端到后端》——1.4 小结
  7. 通过常用监控命令快速发现性能问题
  8. GJM:C# WinForm开发系列 - DataGridView 使用方法集锦 [转载]
  9. 《Flask 入门教程》第 3 章:模板
  10. 32位jdk_详解在Linux系统中安装JDK
  11. LogServer日志详解
  12. C++信息学奥赛一本通_2060
  13. 为什么重复率高的字段不适合作为索引
  14. python用户画像_研究用户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构建用户画像模型?
  15. 怎么利用计算机自带功能删除垃圾,如何清理电脑垃圾,教您如何彻底清除系统垃圾...
  16. mysql ndb存储引擎_Cluster的NDB存储引擎
  17. tp6 thinkswoole 使用极光curl请求时报错
  18. Leetcode#183. Customers Who Never Order
  19.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写作规范
  20. KOBAS数据库使用指南

热门文章

  1. linux下QT开发串口通信助手
  2. 面积小的展厅布局和设计的改进思路
  3. ssm毕设项目校园快递代取系统20f19(java+VUE+Mybatis+Maven+Mysql+sprnig)
  4. 100种思维模型之反作用力思维模型-031
  5. 命令行查看公网IP地理位置 使用curl
  6. 解析英国最有前途专业之一:大数据分析技术
  7. web开发网上培训,jquery显示与隐藏动画
  8. 【工具】让开发更高效-Firefox Developer Edition
  9. Html5+CSS3+EL表达式问题集锦
  10. 前景可期,区块链纳入北京“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 产业区块链发展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