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般我们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思想。

我写易经相关的文章也有十几篇了,有些文章很受欢迎,有些文章看的人比较少。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总会有些朋友说看不太懂,或者看得头晕。现在我的blog主要是写给程序员来看,所以如果我用软件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易经,这样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一、易经很简单

上次我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很受欢迎。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几个朋友读了读。其中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不出去了,主要在于文字太晦涩,看不懂。什么阴啊、阳啊、乾啊、坤啊的,完全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一听,这个事情严重了。因为我写读易系列主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道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结果有人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后来我叫那位朋友仔细读一读,如果发现什么不懂的地方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又把文章仔细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她告诉我,写得很清楚,文章里面讲的都读懂了。其实刚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些专有名词弄得人有点晕晕乎乎的,但仔细读还是能明白的。听到这话,我终于放下心来——还好不用请她吃饭了:)

1.1 术语

读易经首先第一点就是易经中的术语。比如说阴阳,爻,卦等。这些在前面的文章都有介绍过。其实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所以觉得很玄。但术语就是术语,一个代号而已。不要将阴阳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就行了。

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的等式,不等式,方程,变量,指数这些术语,算起来比易经中的只多不少。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都是因为接触多了,理解了它们含义的缘故。对待易经中的术语我们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1.2 思想

易经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否极泰来,以终为始,阴阳相生相克等。都是很贴近生活的。易经中的道理都是用这些很实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些在我的文章中会逐渐有介绍。

我们学习易经要注意三点:理、象、数。理指的就是易经中包含的道理,如物极必反等。象就是指的易经和现实世界中的对应关系,如坎代表水、代表困难等。数就是易经中的数理演算,如卜卦的流程、河图洛书的结构等。

理象数这三点体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二、易经系统架构

这篇文章说是要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是怎么样的。

软件的系统架构分为三个维度:面向对象、面向方面、面向服务。这三点在易经中同样有体现。

2.1 易经中的对象

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六爻,属于对象内部的结构。卦象有自己的特征,类似于对象的属性。卦象内的爻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对应到对象中就是对象内部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卦的外部可以看到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它想告诉我们的易理。同样也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观察它的实现结构。为什么这一卦会是这个意思,可以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也就是各爻之间互动关系得知。

这样说来,在学习每一卦的时候,第一步是研究卦的本身。分为两点,卦对外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卦内部的成因。内外两点一起把握,可以了解这一卦的本身的信息。这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研究方法。

2.2 易经中的方面

对于某一卦,仅研究它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中国人的思路,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东西。易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自然易经中的卦象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在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完卦本身的含义之后,另外还有更多的知识包含在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上。单独研究某个卦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在这一卦上,是一种纵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研究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关注点会同时在多个卦上面,这是横向的关注点分离技术。就前面介绍过的面向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卦与卦之间关系的部分就是采用面向方面的方法。

单从数量上讲,易经中方面的数量要比对象的数量大得多。

所以说,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能一个卦一个卦的单独研究,应该多多采用面向方面的思想来看整个易经系统。

2.3 易经中的服务

服务是系统发布功能的一种方式。易经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教我们自然界运转的规律,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算卦是发现服务,使用服务的一个过程。在Web Service中有同样的概念,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回我可是给“算卦”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义了。

通过算卦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自己的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卦象。然后以这一个或多个卦象为入口点,寻找我们需要的服务,就是问问我们想要问的前程、钱途、婚姻等等事情。

有极少数高人,能够达到未卜先知的程度,照我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这些服务集成到自己脑子里面了,随要随拿,根本不需要找50根竹签子来算命。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现在还远不能理解高人的那种层次的东西。

三、算命的软件能做出来吗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小软件,可以通过Windows界面将易经中的每个卦象、卦辞展示出来。其实也就是写了几个控件、搭了些界面。加上前面算卦的那一段,就和网上的那些算命小程序差不多了。

有人看到我做这个东西,问道,你是不是想编一个会算命的程序啊。

笑话!我自己都不会算命呢,电脑这么笨,怎么可能算得出来呢。

易经有三个要点:理象数。计算机只会处理“数”这个层面,也就是能代替古时候的“蓍草”、“石头”、“竹签”等工具。如果要想让计算机懂得“象”,那就需要等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但如果想让它懂得“理”,我这辈子肯定是等不到了。

卜卦其实非常简单,大家依据我写的文章按照算法一步步地做,虽然麻烦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卦象。算命真正难的是解卦的部分。易经的精髓也就体现在解卦这个过程上。我们需要分析卦象,结合现实世界来给出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一点点“灵”性。两个人得到同一个卦象,但是解释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同一个卦象,解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易经不能学死了,要灵活多变。

最后,简单说说我理解的未卜先知。我们说的“卜”就是依据外界工具得出卦象的过程,比如说用蓍草或铜钱算卦。未卜先知,就是指不需要卜卦的过程就能得到卦象。这个怎么讲呢?

比如说在有个项目团队中,上级提升了一个能力不是很强,处事比较柔弱的人做领导,手下的人能力都很强。看到这个情景,似乎就和睽卦中描述的相似:“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那些高人们就可以直接用睽卦来预言这个现象的发展情况,是吉是凶。高人们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集成了很多易经的服务,不需要借助外力查找罢了。

读易[15]·用软件的角度理解易经相关推荐

  1. 汇编c 易语言编程软件,这些汇编用易语言怎么写?

    .版本 2 .支持库 TianSin .子程序 移动CALL_支持库 .参数 文本型数据X80, 文本型 .参数 文本型数据基础数据7C, 文本型 .参数 文本型数据H84, 文本型 .参数 文本型数 ...

  2. 【优化软件】对优化软件的一些理解

    现在市场上很多专业的优化软件,lingo软件大家都很熟悉,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是IBM公司出的CPLEX和例外一个和CPLEX并驾齐驱的Gurobi,还有一个mosek软件.对一个优化软件的选择可以从以下 ...

  3. 读《Scrum敏捷软件开发》笔记

    读<Scrum敏捷软件开发>笔记 目录 读<Scrum敏捷软件开发>笔记 第I部分 启动 第II部分 个体 第iii部分 团队 第四部分 组织 第四部门 下一站 第I部分 启动 ...

  4. 1、从软件开发角度看待PCI和PCIe

    1.从软件开发角度看待PCI和PCIe 转载教程 01 1. 最容易访问的设备是什么 2. 地址空间的概念 3. 理解PCI和PCIE的关键 3.1 地址空间转换 3.2 PCI接口速览 3.3 PC ...

  5. 从易经中看软件开发之道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罗万象,自然不会漏掉软件开发这个行当的. 从软件开发者角度去看易经,其实就是一个高层级的软件架 ...

  6. 应用角度理解H264码流

    应用角度理解H264码流 前言 1.NAL 2.SPS.PPS 2.1 SPS 2.2 PPS 3.Slice&MB 3.1.Slice 3.2.MB 4.RTP负载 5.AUD 6.文献 前 ...

  7. 码易众包:软件开发众包的未来不能只靠等待和呐喊

    软件众包从开始起步到如今已近三年,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大批以"软件众包"为"标签"的软件众包服务平台,但对于软件众包的概念而言,只有小众程序员团体知道,而真正的服务 ...

  8. 以吃货的角度理解 IaaS,PaaS,SaaS 是什么

    转载自 以吃货的角度理解 IaaS,PaaS,SaaS 是什么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采用云服务.越来越多的概念也随之而来.云服务只是一个统称,可以分成三大类. IaaS:基础设施 ...

  9. 视频教程-C语言-从汇编角度理解C语言的本质-C/C++

    C语言-从汇编角度理解C语言的本质 擅长JavaWeb开发,游戏逆向外挂与反外挂,游戏保护对抗 孙冉 ¥49.00 立即订阅 扫码下载「CSDN程序员学院APP」,1000+技术好课免费看 APP订阅 ...

最新文章

  1. clientdataset 用法
  2. wordpress中文乱码处理方法
  3. linux yum仓库建立 createrepo 命令简介
  4. MySQL中变量的定义和变量的赋值使用(转)
  5. 【转】ABP源码分析三十八: ABP.Web.Api.OData
  6. BeanUtils工具的使用(转载)
  7. rsr分档matlab,matlab练习程序(dubins曲线)
  8. Atitit 艾提拉音频资源列表与统计 t6 六月份战果与7月份规划.docx 目录 1. 第一层次 原始资源类 采集资源类 1 1.1. K歌类采集资源 整理 1 1.2. K歌类资源初步分类
  9. paip.图片文件上传功能总结
  10. Rust: 如何读写中文字符?
  11. IDEA牛逼!900行又臭又长的类重构,几分钟搞定
  12. android 自定义圆形头像,android自定义圆形头像
  13. matlab中strcmp函数的使用
  14. FCN训练不收敛的原因分析和最详细的FCN训练与测试自己的数据程序配置
  15. 如何精确设计压铸模具的溢流槽和排气槽?| 智铸超云干货分享
  16. python作业火车票订购系统_Python实现12306火车票查询系统
  17. fastdfs启动tracker启动不起来也不报错
  18. 文件无法粉碎解决办法
  19. 大鹏半岛海边团建烧烤野炊上岛赶海一日游全攻略
  20. WIN10 锐炬核显 屏幕显示方向快捷键设置 启用/关闭

热门文章

  1. MAC怎么安装brew
  2. 中国向东盟产业链转移背后的故事
  3. Android资源之String (四): plurals
  4. db2 - 一个bigint问题
  5. TP5框架的三种安装方式
  6. VMware Ubuntu创建共享文件夹
  7. VS产生sdf和ipch文件太大处理方案
  8. 单片机中无符号数运算出现的问题
  9. Facebook发布 Wedge 100 ToR 交换机及光模块规范
  10. 浪子回头——关于人性的叩问